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编辑出版专业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编辑出版专业毕业论文

一、毕业设计(论文)书写规范 文档格式要求(1)页面设置A4纸纵向打印;页边距:上5cm、下6cm、左3cm、右6cm;页眉:4 cm、页脚:2cm、装订线:0cm;页眉内容为:“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页眉,宋体、四号,居中排列,字间距加宽5磅;页脚内容为页码,宋体、五号,居中排列。(2)文档格式一级标题:宋体、三号、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正文部分:宋体、小四;标题行间距32磅,正文行间距:22磅;字间距:加宽5磅。2.标题序号标号一级标题:1 2 3 ……二级标题:1 2 3 ……三级标题:1 2 3 ……正文中一级标题居中,二、三级标题居左对齐;目录中一级标题居左对齐,下一级标题依次向右缩进一格。3.图、表标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按章依序编码。图1-1 图1-2 …… 图2-1 图2-2 ……表1-1 表1-2 …… 表2-1 表2-2 ……图表居中,图注标在图下方,表头标在表上方,宋体、5号、居中,图表与上下文之间各空一行。4.公式标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按章依序编码。(1-1) (1-2)…… (2-2) (2-2)……公式标注应于该公式所在行的最右侧。对于较长的公式只可在符号处(+、-、*、/、≤≥等)转行。在文中引用公式时,在标号前加“式”,如式(1-2)。5.参考文献书写规范参考国标【GB7714-87】,参考文献书写规范如下:(1)文献类别代码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期刊: 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专利: 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2)不同类别文献书写规范要求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XX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普通图书[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80-115.会议论文集[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张为民编.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5]张和生.嵌入式单片机系统设计[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1998.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6]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5]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5]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地址用文字表述),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21]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 关于参考文献的未尽事项可参考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 附录附录是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为了体现整篇论文的完整性,写入正文又可能有损于论文的条理性、逻辑性和精炼性,这些材料可以写入附录段,但对于每一篇论文并不是必须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比正文更为详尽的理论根据、研究方法和技术要点,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的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2)由于篇幅过长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宜写入正文的材料; (3)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4)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附录依次用大写正体英文字母A、B、C……编序号,如附录A,附录B。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用阿拉伯数字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文献[A-4]等。

上网搜啊 可以网上搜得到 要么就借鉴别人一下

什么学校?

编辑出版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看如何写,什么题目都好

以中学的教育角度出发,有如下题目:1、中学XX探究学习方法运用的研究2、将研究学科性学习引入中学XX教学初探3、范例教学法在XX课堂中运用的研究4、中学XX学科反思教学促进教师成长的研究5、中学XX情景---体验教学法6、初高中XX学科衔接的研究7、初中XX活动课的研究8、中学XX课堂情景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9、常规教学中如何发挥好自学指导的教学功能10、XX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信息技术整合11、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研发与应用1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验1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指导与效果检测研究14、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的方法、途径研究15、教学环节的高效创新研究16、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研究17、营造班级良好XX学习氛围的研究

选题原则:1、问题导向原则。从事学术研究的主要成果是通过学术论文的形式来展现的,在从事学术研究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科学问题、工作问题、方法问题等需要解决,一篇学术论文能够解决其中的一个小问题即可。在确定学术论文的题目的时候,就要坚持问题导向,这篇论文要解决一个在学术研究中遇到的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一定要做到在下笔之前心中有数,否则,写出来的论文如果自己都不清楚写了些什么东西,审稿专家看了后更会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2、科学性原则。论文是学术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学位论文,不是领导的讲话稿,不是随笔,一定要让人看到题目就能感受到其学术价值含量。3、精准性原则。学术论文的题名要精准地将解决的问题、方法体现出来,不能太宽泛、太笼统。宽泛、笼统的题目只能说是研究领域或者研究方向,不能作为学术论文的题目,学术论文的题名要聚焦到问题的本质和核心,聚焦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4、适合性原则。这里讲的适合性,主要是从论文选题涉及到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要适合作者自己。好的题目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写出来的。你所选择的学术论文题目必须要与你的学科、专业相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必须是你自己能够驾驭的、熟练掌握的才行。论文题目与自己的知识积累、智力储备和研究经验积累不匹配的话,“一切皆是浮云”。选题方法:1、浏览捕捉法。通过对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题目。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论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全面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从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之后,就会有所发现,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自己的论题。2、追溯验证法。这种方法要求同学们先有一个初步的想法或思路,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同学们应该先有自己的主观论点,即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初步确定准选题范围,然后通过阅读别人的成果验证自己的初步想法或思路是否对别人成果的简单重复。是否对别人的观点有补充作用;如果自己的初步想法或思路虽然别人还没有谈到,暂时还没有成果出版,但自己尚缺乏足够的理由来加以论证,那就应该中止,再作重新构思。要善于捕捉一闪之念,抓住不放,深入研究。在阅读文献资料或调查研究中,有时会突然产生一些思想火花,尽管这种想法很简单、很朦胧,也未成型,但对这种“灵光一现”的思想千万不可轻易放弃,要反复阅读、论证。3、小题大做法。著名学者胡适主张从小题目做起,他说:“题目越小越好,在小题大做上可以得到训练。千万不可作大题目。”研究生的学术论文选题有大小、广狭之分,大的题目可以大到需要众多研究生通力合作方可完成,小的题目可以小到只研究具体的工作问题,甚至小到一个指标的确定、变量的赋权等。只要研究深入,能提出新见解、采用新方法、提出新思路,小题目也可能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小题目反而能写出有价值的大文章,大题目倒难以驾驭,容易写得肤浅,没有价值。4、知识迁移法。通过多年的学习积累,我们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的理论知识一般已经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但有时候本学科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成熟的理论、方法可能一时不能有效解决新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鉴相近学科、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这是对已有知识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是一种有效的迁移。我们经常鼓励同学们跨学科阅读文献,就在于为同学们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将相近学科、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来感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从而形成一些新的观点,迁移得当往往会激发同学们思维的创造力和开拓性。5、旧瓶装新酒法。学术论文的创新一般体现在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和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三个方面,旧瓶装新酒法就是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旧瓶指的是相对陈旧的选题,即针对同一选题已经有许多文章了,新酒指的是相对较新的观点、理论或者作者通过调研原始采集的数据和案例。扩展资料:论文是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面临的一大作业,论文的基础就是选题。要能够正确而恰当地选题,首先要明确选题的原则,明确了选题原则,就能比较容易地选定一个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符合自己志趣,适合个人研究能力,因而较有成功把握的题目。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十分广泛,各个学科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为实践服务,所以科学研究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首先,我们要注意本课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论文的实用价值就是指我们所选的题目应该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是大众所关心的问题。这种问题反映了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阶段人民生活的重点和热点,是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的问题。第二,要注意主体的理论价值。上面说道我们要注意课题的实用价值,但是就不等于是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不是提倡必须要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一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形式和内容与总结调查报告有着本质的区别。

要看你具体内容,也就是研究思路、方法。如果你是以调查研究为研究切入点,是F如果你是以基本点品牌理论、商标理论为研究基础解决发现的一些问题,是G

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编辑出版专业论文

现在的期刊投稿很容易的,注意不要一稿多投,选择最有优势的期刊投石问路一下,等待结果,录用最好,没有种地就另投一家,祝你好运!坚持就是胜利!

那就看要看你单位的要求,貌似好像是没有这个的。

:《中华读书报》2003年4月23日头版头条刊登了《编辑出版专业面临就业市场考验》一文。文中指出,当前的中国出版业对编辑出版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几乎所有的业界人士都在表示“求贤若渴”。但是,当前国内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时却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出版社不爱要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文章提出,为什么“科班出身”的毕业生没有分享到做大了的“奶酪”,这样的尴尬究竟又该如何解决呢?这个问题值得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文章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在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师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当前我国编辑出版教育的一系列问题。2003年5月7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的部分学生在肖东发教授主持下,针对这一问题,在网络论坛上开展了一次热烈的讨论。参与讨论者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和有见地的观点,对于认识当前编辑出版教育的诸多问题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下面择要发表这次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出版业需要  怎样的人才  肖东发:首先要看我国当前的出版业是否需要人才。我想强调的是我国当前的出版业不是人才太多,而是亟需要高层次多方面的人才。例如懂得经营之道的管理人才,熟悉法律和外文的版权贸易人才,了解读者熟悉市场的策划宣传人才,了解海外出版业现状能开发华文出版业的人才,熟悉我国传统文化,能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弘扬到海外的优秀人才。如张元济、王云五、胡愈之、叶圣陶、邹韬奋等都是杰出的出版人,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的时代的确需要这样的人才,这给我们的教育和出版单位都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具体到国内的出版社、期刊社和音像、电子出版社,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呢?针对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回归线(真实姓名不详):我现在某出版社工作,很想跟肖老师和各位交流探讨。  出版社作为一个经营企业,可以说是多工种协同配合运营的整体,就每个环节层面上说,每个环节都有学可研,都需要专门人才,就整体层面上说,又需要宏观管理人才。  就出版社具体工作而言,不懂出版专业知识的人肯定做不好出版工作,可是只懂出版专业知识的人也肯定做不好出版工作。我这里只就编辑工作而言,编辑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最能体现编辑工作价值的一面,就是对选题的策划和文稿内容的加工。如果一个编辑对某一学科知识没有基本的了解、对学科的发展脉搏不能有所把握,那这个编辑很难策划出到位的选题,即使只是做文字编辑,也无法判断出书稿的优劣和提出具体的加工意见。编辑加工工作,不应只是限于一般技术层面,如标点、错别字的订正、版式等,更重要的是订正内容的纰漏。  殷明慧:不知出版人才是否能大概划分为管理方面的和业务方面两种?这两种人需要的知识是不同的。前者是要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后者需要搞编辑加工,注意的是内容校对、版式设计等微观问题。  杨 虎:恐怕没有必要分得那么细吧,现在的从业者应该有业务“一条龙”的能力,而不是仅仅熟悉出版业的某一个环节。那种懂市场而不懂业务,或者懂业务而不了解市场的人,都不可能做好出版工作。所以,从业者都应该成为出版行业的通才。  周 娟:我感觉出版业很需要杂家和通才,因为要出版的东西是不确定的,覆盖多个领域。从业者不仅要了解出版物的内容(这就包罗万象了),还要讲究经营之道,熟悉市场。所以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也就决定了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肖东发:以前我曾组织同学围绕“新时期中国出版人应具备的素质”这个话题进行过讨论,大家从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经营管理能力、学术修养、知识视野等各方面对出版人的素质提出了不同看法。从理论上讲,新时期对出版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说来,就是特别需要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出版单位招聘人才几乎众口一词地说:“我们更愿意选择有某一学科背景知识的毕业生,而不是纯编辑出版专业出身的人才,当然优秀的人才例外。”这就是客观现实,我们只能正视用人单位的这一要求,想办法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出版的复合型人才。  二、当前的编辑出版教育  应该怎么办  肖东发:现在国内编辑出版专业教学点已近40家,数量十分可观。但业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思路:一种观点认为,学科点办得太多,发展太快,应该控制规模,限制招生人数;另一种观点认为,要拓展学科领域,搞“大出版”“大编辑”,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适用于图书、报纸、期刊、广播、影视、音像、电子和网络传播各个传媒系统,拓宽就业市场,不愁学生无用武之地。  在教育模式上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强调通才教育,认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是当今世界大学教育的潮流;另一个思路是强调特色化、专业化,他们认为人不能成为全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是有分工的。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都有一定道理。就学生而言,应鼓励他们兼修其他专业课程,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又要学有专长,成为复合型人才,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编辑出版专业的独立性  丁 佳:既然编辑出版学的发展壮大是大势所趋,那么就需要认真考虑这门专业  究竟要办成什么样子。  我想借电影的例子做个比较。电影诞生之初,大致走了两条路:商业化操作和依附文学。一些人不齿于商业制作,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书商攒书;一些人高喊电影也是一门艺术,但他们总爱说电影是综合艺术,似乎把文学、美术、音乐、摄影、舞台艺术等糅合起来就是电影,糅的越多越好。而这样做的结果恰恰使电影失去独立性,迟迟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庆幸的是那些可以名垂电影史的大师们终于从种种艺术中解放出来,拍摄纯粹的电影,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编辑学是否也有类似特点?当编辑需要具备各种学科的知识,但编辑学如果作为  独立的学科来发展的话,必须找到它本身作为学科存在的特质,像历史上人类学  、社会学等学科的诞生成长一样。  曹晓明:出版产业有一套自己运行的机制、规律,这些正是出版人应该掌握而其他专业的人不具备的,我们对出版人才的教育也应建立一套适应出版实践的体系来。比如,在学习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时候,不仅要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还要逐渐将其发展成为出版领域的应用学科,强调这些学科在出版业的实用性。当然,这些知识的提炼、知识体系的建立不可一蹴而就,还要面临我国目前兼具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实践经验的人才不足的问题,谁来做这样的事业,谁有能力做这样的事业,都是培养我国出版人才要解决的问题。  “有所专长的通才”教育  陈 喆:关于编辑出版教学的重点,确实存在一个专还是通的选择问题,但时代对于编辑出版人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需要“专”,也需要“通”。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相关院校授课的重点各有不同,但恰恰形成了互补,这样的形势,既有利于用人单位有目的地选择人才,也有利于毕业生择业的供求相对平衡。但是编辑出版人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式自然还是“有所专长的通才”。  李 萌:在人才培养中,应该注意博与精的结合。对我们专业的同学而言,在了解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对其他的知识面做一个扩展,但是我觉得要求我们通晓各个学科的知识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较为感兴趣的一个相关专业进行深入学习,或许会对我们的学习有帮助作用。  蓝艳玲:出版业的产品是出版物,出版物是具有科学文化属性的特殊产品,出版业是具有浓厚文化意蕴和文化教育功能的产业。这就决定出版人一定要具有很高的知识素养和人文意识。现在的问题是具有知识素质和人文意识的人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技能太弱,即使看了有关方面的书,到了实践还是不行,而真正懂经营的人又对编辑出版业务不甚了了。所以还是主张通才教育——人文与商业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雷向晴:我比较认同以“大编辑”“大出版”的理念为指导拓展我们的学科建设。出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行业,在当代信息社会里,出版业是繁荣发展的大众传媒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优势在于为互相之间密切关联的各种传播媒介提供内容,也就是经过加工的信息。因此我认为,我们专业一个值得考虑的切入点,应当是提高我们处理信息、管理信息的能力。   办学方式与效果感言  罗 康:我认为北大编辑出版专业的培养思路就值得总结。就我们2000级和1999级来说,一年级和二年级作为文科实验班,学习文史哲基础课,三四年级学习编辑出版专业课。之前的基础课虽然学得比较浅,但是我认为还是很有好处的,接触的东西很广,眼界也开阔了很多,而且文史哲对于一个编辑来说是基本功,学了这些基本知识给我们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此后的专业课虽然很多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也颇有收获。只要认真地修好每一门课程,对自己的学科思维的培养还是很有好处的。  赵 晨:反思一下我们前两年跟着文科实验班上课,确实学了很多东西,有其可取的一面。但是文史哲什么都学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很浅,毕竟个人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门门精通。关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我比较倾向于这样一种模式,即学生大一入学先在其他院系如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英语系等学习,两年以后再回到院里学习专业知识,毕业时拿两个学位。这样做可能学习会辛苦点,但大学四年过得充实其实是每个学生的希望,而且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以后,大家在学习中会有自己的侧重点,不至于像直接接触专业时那么懵懂,自己学习也有了针对性,毕业后也可以避免缺乏其他专业背景知识的劣势。  罗 康:虽然整体情况还不错,但是现在的课程好像还不是很充实,还需要改进。好些专业基础课,我学完后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知识上还是有很多空缺。比如出版史,一个学期的时间要讲那么多的知识,我觉得有点紧,是不是可以考虑开设一些专题研究方面的课程,比如断代出版史等,然后就是工具书。我认为对一个编辑来说查找资料,学会运用传统和现代工具书都非常重要,上肖老师的课的时候学到了好多东西,但是我觉得因为时间的限制还有很多没有接触到。自己有过写论文查资料的经验,我认为自己在检索利用文献资料方面的能力还是很不足的。  罗 康:以前出版案例等课尝试过邀请出版界人来讲课,这种形式我认为是很好的。现在出版经营管理的课也还在做。我考虑是否可以跟出版界的人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定期邀请他们过来讲课而不是随机性的,在话题的设置上也要有安排,这样大家可以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也会比较方便。想起2002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时候就有很多专题讲座,包括国外出版从业者和研究人员的讲座,我们专业也可以考虑开这样的讲座和沙龙,总之有一个辩难和讨论的气氛,对专业课的学习肯定大有好处!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赵 晨:对于编辑出版这个学科来说,除了理论的研究以外,实践也非常重要。我老觉得我们平常的讨论由于缺乏实践,不仅像纸上谈兵而且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实际是什么样子的。有一句话我很赞同,即“理论都是实用的”,对于实践性这么强的一门学科而言,如果我们讨论的理论对于实践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那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性了。  肖东发:几位同学的观点都涉及到编辑出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我一直都坚持理论要与实践结合的做法。从办学者角度来说,我认为,编辑出版教育应该与出版产业互相支持,紧密配合,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利用出版单位的人才资源和基地优势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事实上,现在学界和业界在这一方面都有很多举措,如我们专业与北大出版社,武汉大学与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就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单位为学生实习提供基地和指导,社长、总编与教师一道讲课,为培养出版人才做出实际贡献。这种做法是很值得提倡的。  杨 虎:编辑出版行业的实践性是很强的,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联合业界人士办学以外,教师给同学提供较多的参观机会也很有必要,参观对象包括优秀出版社、国际图书博览会、书市、书店,等等。还有必要引导学生参与一些业界和学界重要的学术研讨会,让学生了解前沿的学术课题,并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出版业的感性认识,也能激发他们进行理论研究和参与实践锻炼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同时,多参加与编辑出版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有些同学在本科阶段就到出版社、期刊社和报社兼职,从校稿、组稿等基本工作做起,慢慢也就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有些同学还参与出版社的选题策划活动,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一方面说明同学们的能力并不差,潜力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实践的重要性。  5.增列博士、硕士点,提升专业教育层次  肖东发:出版业十分需要高层次人才,这一点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坚持除了本科教育以外,还应该在有条件的院校里增列编辑出版学博士、硕士点,以提高专业教育层次,健全专业教育体系。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并不这么认为,以致增列编辑学博士、硕士点困难重重。虽然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已经培养了10届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已有十多篇以编辑出版课题为研究方向的博士论文获得通过,但总感到“名不正言不顺”。这些以编辑出版为研究方向的硕士或博士,大多是在相关专业下以“挂靠”形式培养出来的,很多人将这一现象无奈地比喻为“借鸡孵蛋”。  回归线(真实姓名不详):我首先承认编辑有学、出版有学,在高校设立博士、硕士点非常有必要,而且只有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才能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高校在培养方向上就应明确为出版培养哪一层面的人才。在校的学生应选读第二、第三学位,并不一定都要读到硕士或博士;正在从事出版工作的,也应不断充实自己的出版专业知识,学校和出版社如果能有一个良性的互动渠道是最好的。从整个学科的发展和产业的发展后劲来说,我觉得应扩大对博士、硕士高层次人  才的培养。

论文不是随便能发的,发论文是需要花钱的。就像看别人的论文一样,也是需要花钱的。毕竟,这是别人的劳动成果。还有就是各大网站也需要运营费用的。也需要文字编辑,把你的论文发表到网上去。所以也是需要花钱的。

编辑出版专业

就业现状及就业前景1、就业现状: 目前,中国的新闻出版业随着市场经济进行了改革,目的就是要建立新的出版方针,让出版走向市场化,当今的世界,奋斗和竞争渐成主流,出版要发展要繁荣,就必须如此,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各个出版社进行了机构改革,把人才提到了主导的地位,因而本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的机遇很多,但竞争也十分激烈。2、就业前景:(1)就业方向:编辑出版工作是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以选择和加工为特征的社会文化活动。本专业多为培养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的记者、编辑、编务、策划、发行等专业人才,也有的到一些出版公司或网络公司做网络编辑,领域十分广泛。(2)就业方向职业的岗位职责: 毕业生可以到出版部门从事编辑出版、书刊发行工作,也可以选择到文化宣传部门进行文化传播与创作,或是到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也可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 毕业后到出版、新闻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工作。 编辑分为很多种,工作内容差别很大,如书刊编辑、电台编辑、影视编辑等。同是编辑,可以选择: 出版社——做图书编辑; 杂志社——做刊物编辑; 报社——做专栏或版面编辑,也可能兼作记者; 文化、广告公司、网站——做内容编辑。(3)就业方向职业的能力素质要求(任职资格):①掌握编辑与出版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②掌握市场分析、选题策划、文字加工、宣传促销的知识与方法; ③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④了解我国有关编辑与出版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法规; ⑤了解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基本知识。

编辑出版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该专业立足编辑出版学科内在规律,着眼编辑出版事业发展实践,从社会文化生产、文化传承、文化积累的需要出发,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能胜任书刊编辑、出版、数字出版等领域的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本专业立足编辑出版学科内在规律,着眼编辑出版事业发展实践,从社会文化生 产、文化传承、文化积累的需要出发,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 神,能胜任书刊编辑、出版、数字出版等领域的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2]搜狗百科编辑出版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共2个含义编辑出版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该专业立足编辑出版学科内在规律,着眼编辑出版事业发展实践,从社会文化生产、文化传承、文化积累的需要出发,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能胜任书刊编辑、出版、数字出版等领域的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主干课程编辑学原理、出版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出版法律基础、数字版权、世界出版产 业、出版选题策划、出版物市场营销与管理、数字出版、期刊设计与出版、网络编辑。[2]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编辑出版学科内在规律,着眼编辑出版事业发展实践,从社会文化生 产、文化传承、文化积累的需要出发,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 神,能胜任书刊编辑、出版、数字出版等领域的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2]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编辑学、出版与发行学的基本知识,受到编辑与出版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知识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编辑与出版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掌握市场分析、选题策划、文字加工、宣传促销的知识与方法;3.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4.了解我国有关编辑与出版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法规;5.了解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基本知识。

编辑出版学的就业前景挺好的,学生毕业后可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随着人们精神消费的日益增长,各类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市场对编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但综合类文字编辑没有过多的知识、技术门槛,市场供应量也很大。这就对个人的要求较高,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求学者必须具有扎实的知识及素质功底,要求严谨、细致,有相当强的政治和社会责任感。实践说明实践对于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各院校可以适当地增加实践、研讨类的教学内容,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授课原则出发,传授学生业内知识,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审稿、改稿和校对。还可以和当地的出版单位联合办学,将产学结合起来。由学校和出版单位联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到出版单位去实习,参与策划选题、校对稿件,了解编辑出版流程,掌握最基本的出版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扎实基础、宽口径的编辑出版人才,既掌握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具备广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的新一代编辑出版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