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编辑部

早上9点。从兰州理工大学官网查询得知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上班时间为早上9点。兰州理工大学(LanzhouUniversityofTechnology),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49];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111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6要搬到新区了,首先说位置,顾名思义,在兰州新区,兰州新区虽然是国家五大新区之一,但完全不能与另外四家比,很荒凉,新校区就在边缘处,的大学城里,相对大学城其他大学来说位置不错,不像理工大的三本,直接在山沟沟底部,他是在(平原)上,说一下大学城,里面正经的本科就是甘政法和兰工业学院兰州新区,其他的都是三本或者大中专,这也一方面说明了学校的实力,像兰大,兰理工,兰交大,师大,甘农大,就连城市学院,没事谁会班到新区这个地方呢,去兰州得两个小时,周边环境嘛,新建的,看着还可以,就是少绿化,再说说学校内部,学校实力有限。就是没钱了,只建了基础的一些教学楼,体育场,只能以后慢慢建了。好的嘛,是个做学问的好地方。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好好学习,毕业考研可以试试,给我说嘛,还不如呆在龚家湾,虽然两个校区只有四百亩,但最少在兰州市啊,接触的稍微好点,来到新区去兰州没有两个小时是不可能的,你星期天去个兰州来回四小时,也是绝了,也许你会说可以在新区逛嘛,但新区的商业娱乐也就是一个县的水平,你的大学要在这里,那就真是好好学习了。

兰州工业学院代码是11807。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兰州工业学院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省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甘肃省首批应用技术型大学试点转型院校、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合作院校、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建设试点学校、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成员单位。学校前身是由新西兰路易艾黎于1942年建立的培黎工艺学校,1958年改建为举办中等专业教育的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1962年与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5所中专合并组建了甘肃省工业学校;1974年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1989年改建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升格为兰州工业学院。截至2021年10月,学校现有兰州七里河校区、兰州新区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亩,校舍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历史沿革1940年,学院前身陕西凤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开始筹建。1942年,陕西凤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隶属于原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领导。1944年,学院西迁至甘肃省山丹县,改名为“山丹培黎工艺学校”。1951年,改名为“西北石油管理局培黎工业学校”,划归西北石油管理局领导,属中专性质。1953年,划归西北石油钻探局领导,学院迁址兰州安宁区十里店邱家湾,改名为“培黎石油技工学校”。1956年,石油部决定,将学院交由兰州炼油厂筹建处直接领导,学院更名为“兰州石油技工学校”。1957年,石油部决定,广州石油机械安装技工学校并入学校。1958年,改为中等专业性质的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1962年,将原机械、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局管理的邮电学校合并为甘肃省工业学校。1974年,学院在经历了四年多的“撤校办厂”后恢复办校,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院系专业截至2019年9月,兰州工业学院开设13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31个、专科专业13个。师资力量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共有教职工646人,专任教师529人,高级职称教师264人,其中教授6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56人,其中博士68人。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3支,省领军人才1名,省“园丁奖”11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优秀专家1名,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23名,省师德标兵3名,省“技术能手”2名。质量工程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于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厅级教学成果奖37项;建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特色专业2个。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视觉传达设计省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机械电子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省级特色专业(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10月,学校建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国际交流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先后与英国、德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斯洛文尼亚、瑞士、古巴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展在校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开展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赴国外研修项目,有近百名外籍专家学者应邀来校交流讲学;开展与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大学的交流合作;发起成立并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科研平台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建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培育基地1个、6个校级研究所。科研成就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获各类课题立项27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技项目立项51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奖励87项,其中,甘肃省科技进步奖7项。取得专利45项。学校教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2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31篇。馆藏资源截至2020年9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为95万册,购置了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平台、联图随书光盘发布系统、汇文馆藏书目数据库、书香校园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中科UMajor大学专业课学习数据库、博看人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历代馆藏书画数字资源库、百度文库、智云服务平台(外文)等17个数据库和电子图书29万册。学术期刊《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兰州工业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3年,自2009年改为双月刊,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2269,国内统一刊号CN62-1209/Z。主要刊登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论文和有价值的社科类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科技开发与应用、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企业管理研究、社科论坛、图书馆建设等。《兰州工业学院学报》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颁发的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特色期刊及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优秀学报等14个奖项,每年被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单位订购收藏,同时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收录,由《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信息机构全文收录并上网。校徽校徽以“兰”的艺术图案为标志,形似展翅飞翔。1942是建校时间。校徽整体是红色为主色调,象征充满希望、热烈奔放的大学气息。校徽外环是兰州工业学院的繁体字和其英文名称。校训开物成务、启智求真开物成务出自《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开:开通,了解;务:事务。通晓万物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开物:通晓万物的道理,与“启智”相对;成务:办成各种事情,与“求真”相对;整体意义跟“实事求是”接近。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兰州工业学院代码是11807。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兰州工业学院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省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甘肃省首批应用技术型大学试点转型院校、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合作院校、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建设试点学校、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成员单位。学校前身是由新西兰路易艾黎于1942年建立的培黎工艺学校,1958年改建为举办中等专业教育的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1962年与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5所中专合并组建了甘肃省工业学校;1974年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1989年改建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升格为兰州工业学院。截至2021年10月,学校现有兰州七里河校区、兰州新区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亩,校舍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历史沿革1940年,学院前身陕西凤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开始筹建。1942年,陕西凤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隶属于原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领导。1944年,学院西迁至甘肃省山丹县,改名为“山丹培黎工艺学校”。1951年,改名为“西北石油管理局培黎工业学校”,划归西北石油管理局领导,属中专性质。1953年,划归西北石油钻探局领导,学院迁址兰州安宁区十里店邱家湾,改名为“培黎石油技工学校”。1956年,石油部决定,将学院交由兰州炼油厂筹建处直接领导,学院更名为“兰州石油技工学校”。1957年,石油部决定,广州石油机械安装技工学校并入学校。1958年,改为中等专业性质的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1962年,将原机械、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局管理的邮电学校合并为甘肃省工业学校。1974年,学院在经历了四年多的“撤校办厂”后恢复办校,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院系专业截至2019年9月,兰州工业学院开设13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31个、专科专业13个。师资力量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共有教职工646人,专任教师529人,高级职称教师264人,其中教授6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56人,其中博士68人。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3支,省领军人才1名,省“园丁奖”11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优秀专家1名,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23名,省师德标兵3名,省“技术能手”2名。质量工程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于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厅级教学成果奖37项;建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特色专业2个。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视觉传达设计省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机械电子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省级特色专业(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10月,学校建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国际交流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先后与英国、德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斯洛文尼亚、瑞士、古巴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展在校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开展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赴国外研修项目,有近百名外籍专家学者应邀来校交流讲学;开展与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大学的交流合作;发起成立并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科研平台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建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培育基地1个、6个校级研究所。科研成就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获各类课题立项27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技项目立项51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奖励87项,其中,甘肃省科技进步奖7项。取得专利45项。学校教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2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31篇。馆藏资源截至2020年9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为95万册,购置了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平台、联图随书光盘发布系统、汇文馆藏书目数据库、书香校园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中科UMajor大学专业课学习数据库、博看人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历代馆藏书画数字资源库、百度文库、智云服务平台(外文)等17个数据库和电子图书29万册。学术期刊《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兰州工业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3年,自2009年改为双月刊,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2269,国内统一刊号CN62-1209/Z。主要刊登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论文和有价值的社科类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科技开发与应用、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企业管理研究、社科论坛、图书馆建设等。《兰州工业学院学报》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颁发的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特色期刊及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优秀学报等14个奖项,每年被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单位订购收藏,同时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收录,由《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信息机构全文收录并上网。校徽校徽以“兰”的艺术图案为标志,形似展翅飞翔。1942是建校时间。校徽整体是红色为主色调,象征充满希望、热烈奔放的大学气息。校徽外环是兰州工业学院的繁体字和其英文名称。校训开物成务、启智求真开物成务出自《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开:开通,了解;务:事务。通晓万物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开物:通晓万物的道理,与“启智”相对;成务:办成各种事情,与“求真”相对;整体意义跟“实事求是”接近。

知道啦!

在报考的那本书里面有,学校代号7020,位置在该书的第284页。

有可能是最新的更改还没反映上来吧,目前CNKI里也查不到后者,前者有的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6要搬到新区了,首先说位置,顾名思义,在兰州新区,兰州新区虽然是国家五大新区之一,但完全不能与另外四家比,很荒凉,新校区就在边缘处,的大学城里,相对大学城其他大学来说位置不错,不像理工大的三本,直接在山沟沟底部,他是在(平原)上,说一下大学城,里面正经的本科就是甘政法和兰工业学院兰州新区,其他的都是三本或者大中专,这也一方面说明了学校的实力,像兰大,兰理工,兰交大,师大,甘农大,就连城市学院,没事谁会班到新区这个地方呢,去兰州得两个小时,周边环境嘛,新建的,看着还可以,就是少绿化,再说说学校内部,学校实力有限。就是没钱了,只建了基础的一些教学楼,体育场,只能以后慢慢建了。好的嘛,是个做学问的好地方。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好好学习,毕业考研可以试试,给我说嘛,还不如呆在龚家湾,虽然两个校区只有四百亩,但最少在兰州市啊,接触的稍微好点,来到新区去兰州没有两个小时是不可能的,你星期天去个兰州来回四小时,也是绝了,也许你会说可以在新区逛嘛,但新区的商业娱乐也就是一个县的水平,你的大学要在这里,那就真是好好学习了。

1997年9月至2000年6月师从胡大浚、尹占华先生于西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师从詹福瑞、刘崇德先生于河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师从蒋寅先生从事博士后项目研究,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博士后证书,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北京大学师从杜晓勤先生作访问学者。1989年起先后在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食品工程、经济管理、法学、中文等专业。2004年晋升副研究员,2005年起担任硕士生导师,2007年晋升研究员,2009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2013年晋升三级教授。通过大学英语六级(CET-6),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和责任编辑资格证书。2005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迄今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人,博士研究生3人。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任兰州市食品工业研究所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甘肃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厅科员,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调研室主任科员、副调研员,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助理,钦州市三娘湾旅游管理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钦州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湖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琴园学者”特聘教授等职。系中国孟浩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韩愈研究会理事、中国柳宗元研究会理事、广西思维科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李白研究会理事。曾兼任广西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5-2011)、广西师范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5-2009)、西华师范大学兼职教授(2006-2007)。

陈文源(山原)中国数学家。1931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54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数学系,同年到兰州大学数学系任教,1978年被评为教授,1983年被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兰州大学数学系名誉系主任、兰州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甘肃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甘肃省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评委、《数学年刊》、《数学研究与评论》和《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等刊编委。曾任兰州大学数学系系主任、甘肃省数学学会理事长、兰州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国家教委学科组评委、甘肃省普通高校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数学进展》及《东北数学》编委。陈文源先生长期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与非线性分析方向的科研工作,并做过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中有关应用的研究。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现已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4人。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代表性专著有《非线性泛函分析》、《隐函数定理》和《甘肃省战略规划可行性定量分析》;主编的论文集有《Nonlinear Analysis》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泛函分析会议论文集》;发表有关分歧理论、非线性积分方程、近似方法、拓扑度理论等方面的论文40余篇。曾获1978年和1984年甘肃省科技成果奖、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1988年全国第一届优秀教育图书奖、1989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92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甘肃省高校第二届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优秀图书一等奖等多项奖励。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陈建兰 供稿)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

早上9点。从兰州理工大学官网查询得知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上班时间为早上9点。兰州理工大学(LanzhouUniversityofTechnology),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49];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111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可能你输错了。

兰州工业学院在哪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1997年9月至2000年6月师从胡大浚、尹占华先生于西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师从詹福瑞、刘崇德先生于河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师从蒋寅先生从事博士后项目研究,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博士后证书,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北京大学师从杜晓勤先生作访问学者。1989年起先后在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食品工程、经济管理、法学、中文等专业。2004年晋升副研究员,2005年起担任硕士生导师,2007年晋升研究员,2009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2013年晋升三级教授。通过大学英语六级(CET-6),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和责任编辑资格证书。2005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迄今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人,博士研究生3人。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任兰州市食品工业研究所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甘肃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厅科员,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调研室主任科员、副调研员,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助理,钦州市三娘湾旅游管理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钦州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湖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琴园学者”特聘教授等职。系中国孟浩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韩愈研究会理事、中国柳宗元研究会理事、广西思维科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李白研究会理事。曾兼任广西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5-2011)、广西师范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5-2009)、西华师范大学兼职教授(2006-2007)。

没事的,只要不是食品专业及特殊的不适合乙肝病人工作的专业,其他的专业只要肝功正常,就可以继续读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