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统一战线刊物办刊方针是什么

发布时间:

统一战线刊物办刊方针是什么

《理论学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

《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  1、黄远生  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大量揭露军阀政府黑暗统治的通讯,大受读者欢迎,黄远生的政治态度反对国民党,支持进步党对袁世凯抱幻想,1915年被人认作帝党刺杀于旧金山。提出新闻记者应该“四能”(能想、能听、能跑、能写)并身体力行。  2、于右任  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活动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同盟会第一家大型日报“神州日报”1909年至1910年在上海相继创办“民吁日报”、“民吁主报”。他创办的报纸在揭露贪官污吏,揭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3、章太炎  和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和报亓政治家,早年担任《时务报》、《经世报》等报刊的编辑和主笔。1903年在“苏报案”中名声大噪。1906年后主编《民报》成为“以文章排满的骁将”。晚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  4、梁发  第一个参加近代化中文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人。基督教徒宣传基督教,1815年参加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出版编辑工作,著有《救世撮要解略》?ⅰ度笆懒佳浴贰ⅰ妒タ问薄返龋�渲小度笆懒佳浴范院樾闳�泻艽笥跋臁?BR>  5、王韬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合众谈》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主要著作有《遁叟谰言》、《弓叟园文录》、《 园文录外编》等。  6、梁启超  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  7、邹韬奋  1922年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年6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1938年7月担任《全民抗战》主编,他是一名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著名的新闻记者。  8、陈独秀  1903年8月参加编辑由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明报》,1904年又和别人合办《安徽俗话报》,1914年在日本3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后改编成《新青年》,1918年12月22日又和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1930年又主办了托物派刊物《无产者》,后又创办了《火花》、《热潮》两个刊物。  9、范长江  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此平的《晨报》、《世界日?ā泛吞旖虻摹兑媸辣ā纷�澹�罄闯晌�洞蠊�ā仿眯屑钦咦�迦耍��巍缎禄�毡ā飞绯ぷ鼙嗉��饕��鳌吨泄�奈鞅苯恰贰ⅰ度�闲小返取?BR>  10、马礼逊  第一家近代化中文报刊创办人,英国基督教(新教)派遣到中国来的第一位传教士,1815年在士米怜的协助下,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曾担任在广州出版的英文《广州纪录报》、中国丛报》等报刊主笔,曾编有《华英字典》、《中文法程》等书,在沟通中英文化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11、郑贯公  清末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1901年终孙中山介绍任《中国日报》记者,1903年与人合创《世界公益报》于香港,后又创办了《广东日报》、《有所谓报》、表面对国家兴之采取无所谓态度,实际采用文艺形式宣传民主革命。  12、徐宝璜  民初著名新闻系学家和教育家,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1918年开办新闻班,由徐宝璜、邵飘萍担任导师,并担任过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任,所著的《新闻学纲要》是我国最早新闻学著作之一,当时的新闻界称他为“新闻学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13、苏报案  1903年《苏报》聘请章士钊为笔,接连发表,章太炎等人,鼓吹民主革命,抨击帝制的文章,清朝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查封报馆,逮捕章太炎等8人。经过租界审判,章太炎、邹容2人被判监禁,其余释放,《苏报》永远停刊。章邹2人利用法庭宣传革命思想,清政府则在这场审判中丢尽了脸,想要杀害章邹的阴谋未得逞。  14、癸丑报灾  1913年(癸丑年),袁世凯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派人刺杀宁教仁,解散国民党,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与此同时,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和其他反袁报纸进行摧残,大批报馆被查封,大批报人被杀害。到1913年底,全国报纸由年初的五百多家减少到一百三十多家,史称“癸丑报灾”。  15、早期《大公报》  1902年创办于天津,创办人英华。早期《大公报》的主要政治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早期《大公报》以“敢言”报风严肃和“替劳苦大众说话”而风重于时。  16、中央通讯社  中国国民党主办的通讯社,1924年4月1日在广州创办。1927年随北代军迁往汉口。1928年迁往南京。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  17、新华日报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38 年1月11日在汉口出版。同年10月25日迁往重庆。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封闭。主编潘梓年。  18、四大副刊  北京的《晨报》副刊(第七版)晨报副镌。北京的《京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海的《时务新报》副刊《学灯》。  19、新华通讯社  我国的国家通讯社。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化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2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我国的国家广播电台。它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创办。1949年12月5日,由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了广播电台。  21、中央日报  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6年在广筹办。1927年2月至汉口发行。1928年出版上海《中央日报》,1929年出版南京《中央日报》,1949年迁台湾至今出版。  22、红色中华通讯社  中国共产党的机关通讯。1931上11月7日在江本瑞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23、万国公报  1869年9月创刊于上海,由林乐?�屠钐崮Υ窗熘鞅啵�饕�谌菰��诮蹋�笤黾诱�涡阅谌荩�蔷芍泄�霭媸奔渥畛ぃ�⑿凶罟阌跋熳畲蟮慕袒岜?�?BR>  24、申报  1872年创刊于上海,由美查创办,创刊时聘请中国人主笔,标榜要为中国兴利除弊,对清末基层官吏有所揭露,政治上持亲英立场,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大的中文日报。  25、时务报  1896年创办人梁启超,以宣传维新思想的变法主张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为其宗旨,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  26、循环日报  1874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  27、中国日报  1900年1月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报纸,主办人陈少白。  28、民报  孙中山亲自主持创办的同盟会最重要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为大型政论型月刊,以“三民主义”为其宣传中心,前身是留日学生创办的《二十世纪支那》,主编胡汉民、章太炎。  29、新青年  原名《青年杂志》,1915 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1918年迁到北京,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合办,1919年又随陈独秀迁到上海,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休刊,1923年在广州复刊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后来又由瞿秋白主编。  30、每周评论  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于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是一份政治性很强的报刊,第25期前,由陈独秀和李大钊主编,第26期起由胡适主编,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报刊之一。  31、向导周报  中国共产党第一中央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主编先是蔡和森,后是瞿秋白,始终把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放在首要地位,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报纸。  32、政治周刊  1925年12月5日创办于广州,先后由毛泽东和沈雁冰任主编,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机关报,是宣传反军阀和揭露国民党右派,团结左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思武器发挥了极大作用。  问答题:  1、对兴中会时期的革命报刊应如何评价?  答:有三大贡献:1、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议论上的准备。2、对当时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作了初步批判,使一些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转而支持革命派。3、宣传了资产阶级的论理道德观念,批判了“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有三个缺点:1、缺乏统一指挥,各唱各的调。2、过分强调了汉满民族间的矛盾,不利于民族团结。3、宣传内容没有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脱离了劳动群众。  2、为裁此滴夜�糯�ㄖ讲��谔拼�?BR>  答:1、根据是:A、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读形杂报”的记载。B、英国伦敦图书收有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2、唐代具务了产生报纸的客观条件:A、唐代的藩镇割据局面使各个地方势力迫切需要了解朝廷的动态,(唐代已经具备了发行报纸的物质条件。B、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关心仕途信息。  3、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何贡献?  答: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掀起了中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迫使光绪皇帝下诏书允许和鼓励民间办报。2、开政治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业和报人的社会地位,以后政治家办报成了我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3、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4、陈独秀在编辑新青年的过程中有何贡献?  答:1、制定办刊的方针。2、提出了开展思想斗争的原则。3、组织写作者队伍。4、既当主编又当记者,勤奋写作。  5、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答:1、1946年5月15日在邯郸创刊,当时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2、1948年6月15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局机关报》。3、1949年3月15日移至北平出版。4、1949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一直至今天。  6、瞿秋白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贡献?  答:1、五四时期,他创办了《新社会》旬刊。2、1920年,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道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况,并写下《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报衙文学作品。3、1923年回国后,主编《向导》、《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4、1925年主编《热血日报》。5、1927年主编《布尔塞维克》周刊。6、1931年到1932年参加并指导中国新闻学研?炕岬幕疃�椭泄�笠硇挛偶钦吡�说某锉腹ぷ鳌?、1932年担任中国工农通讯社的领导工作。8、1934年担任《红色中华》报社长、编委。  7、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1、在思想政治上肃清了五明错误思想的影响。2、在组织上加强了党对报纸的领导,加强了报社的领导力量。3、在办报方针上依群众路线,号召“全党办报”。4、在作风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5、在新闻理论上,强调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  8、廖承志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  答:1、1929年领导出版中国海员总会的《中国海员》合刊,创办《赤光》。2、1936年担任红中社外交编译工作。3、1937年创办《解放》周刊,并负责编辑《斗争》杂志。4、1941年4月在香港创办《华商报》。5、1946年7月至1949年3月任新华社社长。6、1947年7月在山西领导建立第三个“陕北新华广播电台”。7、还任过《解放日报》社长,8、1949年6月任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处长。  9、为什么说《共产党》月刊是我国的第一份无产阶级的刊物?  答:1、这里是与改组后的《新青年》比较而言的。2、区别在于改组后的《新青年》仍保持着过去的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合作的形式,并刊登他们的文章,以反映他们的思潮,登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介绍苏俄革命和建设的文章还不占主要地位。3、《共产党》周刊专门并着重宣传共产党知识布尔什维克的建党经验及列宁的有关学说。4、编辑人员是由共产党发起组的成员担任。  10、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有四点:一、他们先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后来又披着商业的外衣在中国办报,实际上是在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和维护这些国家的在华利益摇旗呐喊。二、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大多数是中国通,他们的中文都很好,有的还能讲流利的奥、闽、沪等方言,有的能翻译中国的古文和古典小说,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风土人情都非常熟悉,这些都为他们办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三、有些在中国办报的个国人直接参与了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有的干预中国维新运动,有的出面干涉租界的诉讼等。四、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他们所办的报纸大多聘请中国人当主笔或编辑工作,按照中国读者的习惯的书册或直行排字,尽使报刊中国化,在宣传上大唱古俭经,标榜“替中国人讲话”,以搏得中国读者的好感。  ??1、应该怎样评价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及其所办的报刊?  答:1、办报的外国人不都是文化特务政治间谍。2、所办报刊也有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所办报刊有:美国人鲍威尔父子的《密勒比评论报》、美查的《申报》等。)3、4、所办报刊也在中国传播了知识。4、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12、宋朝小报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发行有何意义?  答:宋朝小报盛行的原因是:1、封建王朝内忧外患交加,无暇顾及。2、人民群众关心抗金斗争时局。宋朝小报发行的意义是:1、冲破了封建王朝垄断新闻事业的局面。2、开始使报纸成为商品。3、使报业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事业。  13、《时报》在报刊业务上做过哪些改革?  答:1、在报纸上首创“时评”专栏。2、首创报纸周刊。3、编排“务求醒目”4、首创一张报纸分为一版、二版、三版、四版两面印刷的这种形式。  14、梁启超提出的四项办报原则是什么,有无现实意义?  答:四项办报原则是:1、宗旨定而高。他认为报纸的最高宗旨是“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二、思想新而正。他认为报纸宣传的思想“不可不新”。三、材料富而当。  15、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短暂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答:1、旧法律的废驰与新法律的保护。2、南方各省新政权支持的原因。3、民国以后成立的形形色色政党,一部分资本家纷纷办报来宣传自已,希图在新政权中捞到好处和借机发财。  1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开展过哪些活动?  答:举办新闻班,聘请徐宝璜为教授主讲新闻学,聘请邵飘萍讲采访学,开始了大学新闻学教育,创办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研究会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份新闻学研究刊物《新闻周刊》,出版了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是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第一本新闻采访专著是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17、《新青年》是怎样的一份刊物?它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什么?  答:1、《新青年》分为三人阶段来分析它:(1、1915年-1918年是急进的民主主义刊物。2、1918年-1921年是社会主义刊物。3、从1921年-1926年是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2、它的?��谌菔牵海?、提倡民主反对封建。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3、《新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早期地宣传提倡了科学民主是反对封建主义的前期的亲文化运动的堡垒,是急进的民主主义者的战斗堡垒,它所全力进行的反对封建主义思想斗争,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扫清道路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在五四运动中的宣传又为五四运动指出了方向。  18、《每周评论》是怎样一份刊物?它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什么?  答:《每周评论》是报导和评论事实的刊物,它的宣传内容:1、大力宣传十月革命,反映了世界革命交潮。2、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3、揭露和攻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4、报导了劳工生活,使人们了解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每周评论》在宣传过程中注意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和《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报刊之一,在五四运动的思想准备方面起了极大作用。  19、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的突破性改革?  答:1: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2、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得到了广泛运用。3、副刊有了很大?、中国记者走向世界。5、开始了新闻学研究。  20、邹韬奋办过哪些报刊?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答:六刊一报:《教育与职业》1922年、《生活》1926年、《大众生活》1935年、《生活星期刊》1936年、《抗战》三月刊上海、《全民抗战》三月刊重庆、《生活日报》1936年香港。邹韬奋永远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做人民的喉舌,强烈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对读者来信十分重视,总是用“全副精神”答复,他还教育编者要站得高看得远,交待要清楚,选择要精当,他在选择原稿时,一视同仁不搞照顾,对刊物的内容和格式坚持统一的观点,此外他的严肃的工作作风还表现在不许刊物上有错别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1、《新华日报》是怎样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  答:1、坚持合法斗争和不合法斗争相结合。2、有理有利有节有所为有所斥为。3、违检混检暴检。  22、反“客里空”是怎么回事?  答: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了萧之翻译的苏联话剧《前线》,剧中有个特派记者叫客里空,此人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以客里空为题,向读者作了个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坏的新闻通讯及作者,在我们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设过程中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统一战线刊物办刊方针是

联络各个民主政党、社会团体、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结成统一战线。

《团结》杂志是由民革中央主办的时政类刊物,初名《民革汇刊》,1985年改名叫《民革工作》,1987年改名为《团结》,为国内发行的正式出版物。刊号CN11-2445/D,为双月刊,每双月下旬出刊。现任主编为民革中央宣传部部长吴先宁。《团结》杂志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针,以“紧密配合民革中央的重点工作,为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服务”为宗旨,定位于“参政党角度,大学术视野,关注国家社会重大问题,为民革参政议政、自身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大力宣传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及时报道和研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新成就、新进展,及时报道和研究民革作为参政党在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工作中的新贡献和自身建设中的新问题、新现象。从参政议政角度,关注当前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结合、指导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可读性与文化品位相结合为其特色。

《中国统一战线》统战工作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就其狭义而言,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战略策略,主要是无产阶级自身团结和同盟军问题。统战工作的职责:调查研究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向中央反映统一战线全面情况,提出开展统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检查统战政策执行情况,协调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关系。

统战部工作人员属公务员系列,统战部是隶属各级党委的工作部门,它不是国家的部门,中央统战部是正部级,中央统战部长一般兼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副国级)。 统战部从中共中央统战部到最基层的县(区)委统战部,主要负责统一战线工作,它的工作对象包括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侨胞侨眷、台胞台眷、归国华侨和留学生等十多个类别。

统一战线刊物办刊方针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The United Front Work Department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是党中央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党中央在统战工作方面的参谋和助手。中国共产党建立专门的统战工作机构是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开始的。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组织中共代表团驻国民党统治区武汉,专门负责与国民党的联系和谈判工作,这是最早的统战工作性质的机构。主要职责(职能):1、调查研究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向中央反映统一战线全面情况,提出开展统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检查统战政策执行情况,协调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关系。2、负责联系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及时通报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贯彻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落实中央关于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的工作;为党中央同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做好组织联系工作;受中央委托,向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通报中央精神;支持、帮助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选拔培养新一代代表人物;协助有关部门帮助民主党派改善工作条件。3、负责调查研究、协调检查有关民族和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联系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举荐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对达赖集团等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祖国活动的斗争。4、负责开展以祖国统一为重点的海外统战工作;联系香港、澳门和海外有关社团及代表人士;协助有关部门对香港、澳门地区统战工作方针、政策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台胞、台属的有关工作。5、负责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培养、考察、选拔、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工作;做好党外后备干部和新的代表人物队伍的建设工作;协助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协助有关部门管理省级党委统战部部长。6、调查研究并反映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情况,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团结、帮助、引导、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7、调查研究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反映意见,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联系并培养党外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8、负责开展海内外统一战线的宣传工作。9、负责指导地方党委统战工作和统战部门负责人的培训工作,协调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统战工作;受中央委托,领导全国工商联党组,指导工商联工作;代管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黄埔军校同学会、欧美同学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宋庆龄基金会;领导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指导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管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10、完成党中央交办的其他任务。扩展资料:根据职责,中央统战部设以下局级机构:1、办公厅负责部内外联系及综合协调工作,保证机关业务和行政工作的正常运转;负责文书处理,承担督查和部分信息工作;负责公务、信访、档案、财务、接待、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基建、保密、保卫及办公自动化工作。2、政策理论研究室负责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和历史的综合性研究;组织、协调统战部门的大型调研活动;主管部内刊物;收集处理统一战线的信息;承担统战工作重要文件、重要文章的起草。宣传办公室负责统一战线的宣传工作,组织、协调统战部门和系统单位的宣传活动;联系并利用各种社会宣传媒介宣传统一战线,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海外统战宣传工作;了解全国统战报刊情况,进行宏观指导。3、一局(党派工作局)负责联系各民主党派中央及民主党派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工作骨干,反映意见和建议;对坚持、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主党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意见,贯彻执行党对民主党派的工作方针和政策;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各项措施,协助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培养新一代代表人物;负责联系中华职业教育社。4、二局(民族、宗教工作局)负责对民族、宗教工作进行调研并提出政策性建议;联系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举荐工作;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处理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的重大问题。5、三局(港澳台、海外联络局)负责联系香港、澳门和海外有关社团及代表人士;做好台胞、台属工作;对台胞回祖国大陆定居提出政策性意见,并检查贯彻落实情况;负责中华海外联谊会的工作;联系、指导、协调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统战系统有关团体的对台和海外统战工作。6、四局(干部局)负责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和担任政府、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的培养、选拔、考察、推荐等工作;负责党外后备干部和新的代表人物队伍建设;联系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馆员;负责党外干部、统战干部培训和党内领导干部统战理论、方针、政策培训的综合协调、规划、指导,指导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工作;协助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进行干部管理;协助有关部门管理省级统战部长;负责部机关和统战系统单位机构、编制和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收集、管理党外人物档案资料。负责联系党外人士遗孀、遗属工作。7、五局(经济局)负责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的调研并提出政策性建议;联系工商联工作,反映意见和建议;联系、培养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联系港澳台及海外工商社团和代表人士;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推动民主党派、工商联开展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智力支边扶贫工作,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光彩事业。8、六局(无党派、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局)负责联系和培养无党派代表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物;负责开展对无党派代表人士工作调研并提出政策性意见;调查了解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反映动态;提出制定党外知识分子政策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检查贯彻落实情况;负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国有大型企业以及知识密集型社会中介组织中的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9、七局负责对西藏的统战、民族、宗教工作进行调研并提出政策性建议,协调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联系国外藏胞,联系并协调藏学研究工作,协调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10、八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局)负责联系和培养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物,了解思想状况,反映意见建议;开展相关领域工作调研并提出政策性意见;统筹协调有关单位,联系指导有关人民团体、统战团体、社会组织等开展具体工作;承担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11、九局负责新疆工作的形势分析、政策研究、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推动中央涉疆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12、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统战系统单位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纪律检查工作,领导机关工、青、妇等工作;负责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日常工作。13、离退休干部办公室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离、退休人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对离、退休人员实行统一管理;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并有组织、有领导地发挥离、退休人员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承担其他有关离、退休人员工作。中央统战部所属事业单位有:机关服务中心、台湾会馆、华兴经济咨询服务中心、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中国西藏杂志社、光彩事业指导中心、信息中心、台湾同学学术交流中心、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办公室、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统战部

简单的说就是管联系的

回答 方法很简单,看期刊的主管和主办单位,其中只要有一个是国家级单位,那么这个期刊就是国家级期刊,否则就是省级期刊,而主管、主办单位,只要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询一下便知。 1、主办单位的区别,国家级期刊一般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主办,省级期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期刊上注明为全国性期刊的也算是国家级期刊,另外核心级期刊也是国家级的。 2、主管单位的区别,省级期刊的主管单位一般是省级单位,国家级期刊的主管单位一般是国家级单位,比如教育部。 3、期刊性质的区别,省级期刊的性质一般是公开发行的期刊,而国家级期刊的性质则是国家级重点刊物,国家级期刊的地位和价值更高一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方便的话,可以给我一个赞哦,祝您生活愉快! 更多3条 

“国家级”是指全国性报纸、期刊,即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报纸、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会刊发表的专业论文。 “省级”是指地方性报纸、期刊,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报纸、期刊以及本科院校学报。 其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并未真正规定省级和国家级期刊之分,只是传统意义上,我们按照以上方法来鉴别刊物的级别。

统一战线刊物办刊方针是指

统战部

浙江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是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领导下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和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该会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统战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深入调查研究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开创统战理论研究的新局面,为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党和国家在新世纪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其主要任务是制订学术活动规划;组织和推动统一战线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建立和扩大统一战线理论研究队伍;积极开展统战理论政策的宣传;组织本市统战理论研究会成员之间的协作,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经验,评选优秀的研究成果;编辑出版刊物和资料。努力探讨统战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把统一战线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联络各个民主政党、社会团体、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结成统一战线。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能力。

统一战线刊物是什么

统一战线,不同集团的人为了相同目的结成的共同阵营,多用于战争时期。也可用于比喻。在中国的统一战线就是不分政党,一些共同抗日为目的的人集合的一个战线联盟。国民大革命国共统一战线。由广大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统一战线。土地革命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非劳动者的联盟。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第二次合作)。包括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解放战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包括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广大华侨、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爱国分子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地方实力派。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国民大革命国共统一战线。由广大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不同集团的人为了相同目的结成的共同阵营,多用于战争时期。土地革命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非劳动者的联盟。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第二次合作)。包括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解放战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包括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广大华侨、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爱国分子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地方实力派。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统一战线》统战工作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就其狭义而言,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战略策略,主要是无产阶级自身团结和同盟军问题。统战工作的职责:调查研究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向中央反映统一战线全面情况,提出开展统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检查统战政策执行情况,协调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关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