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论文

发布时间:

农村人居环境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省农村的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农村环境问题应运而生,就此陈述我省农村的现状,并分析其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人均收入翻了几番。农村的发展固然可喜,但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农村环境问题是其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与城市相比较,农村从规模、基本生活资料与能源的获取方式到治理方式都有很大差异。基础设施除了少数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外一般都是通过内部集资逐渐建设的,其生活废弃物因为环境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其生活的环境中。私以为,要使我省农村经济继续稳步发展,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着手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一、我省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 首先是规划落后于发展,造成污染物难处理和污染源影响大。 其次是缺少污染治理的监管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投融资、收费体制,环境治理缺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我省农村的规划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不仅对人群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也造成了农民诸多需求难以调动:在我省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城乡人均收入已开始缩小,但在人居环境上的城乡差别仍在拉大,所谓城市绵延带一直无法真正形成。这种情况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大规模实施我省农村环境整治已有必要性。 二、我省农村环境问题的制度和技术经济成因 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及服务属于公共服务,具有正外部性。而我省农村的环境问题属于目前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一问题既有制度成因,也有技术经济成因。 制度成因 我省农村环境问题的制度成因可一言以蔽之:“自下而上”的筹资机制和“自上而下”的用资机制导致与环境有关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当。 技术经济成因 相对其它农村公共服务而言,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还有两个特点。 (1) 社会效益显著大于个人效益 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属于有显著外部正效益的公共服务,社会收益是个人收益与对社区的外部正效益之和。这类公共服务,其市场需求只体现个人效益,而不能充分体现社会效益,因此市场生产的产量就会低于使社会净收益最大化的产量,在自发的市场上倾向于供给不足。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办法是最大的受益方代表――政府出资。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论证的就是这个道理。 (2) 规模有限并且很难阻止搭便车现象 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技术经济特点是明显的:这类设施从技术经济角度而言有比较严格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很难阻止搭便车现象,还需要较高的运行成本和专业化管理。而我省农村规模有限,污染治理设施即便能够满足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也很难有较好的规模效益,难以承担产权界定、价格等排他性技术所需费用,因此难以像有些公共服务一样采用市场机制供给。 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这两个技术经济特点决定了其只能是一种主要由政府出资并直接供给的公共服务。 三、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及“十一五”期间的对策 必要条件 目前我省发达地区的农村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供给并进行我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体制条件和发展基础。 体制有利条件是目前正在进行公共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这些宏观改革使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以及环境监管有了国家层面的财政资金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克服制度障碍。 发展基础则是这些地区的农村已经发展到了需要且能够大规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阶段,有利于克服技术经济障碍。可以利用现有统计口径中的三个指标来确证这一点: 一是人均GDP。我省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的农村居民已经接近1000美元/人/年。二是人口集中居住比例。只有这个数值够大,才可能克服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障碍。 三是环境污染的强度。只有在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规模足够大、城镇人口密度足够大的地方才会达到足够的环境污染强度,此时规划和治理是恢复的主要手段,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治理的主要方式。 “十一五”期间的对策 在满足必要条件的情况下,对应于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种特点鲜明的公共服务,借鉴浙江省实施“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的经验,要解决缺少规划、资金供给不足和服务供给效率不高这两方面问题,“十一五”期间,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 规划环节的对策 规划是政府最基本的责任之一,县乡政府应以“三生统筹”理念为指导,在规划环节采取以下措施,解决污染物难处理和污染源影响大的问题: 首先是加强区域环境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协调。县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内容应是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控制性规划,有条件的可考虑编制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规划或环境容量规划,将污染控制在“发生前”。 其次,应从三方面加强我省农村的环境保护规划:①布局规划。②污染综合治理规划。③绿化规划。 (2) 克服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制度和技术经济障碍的对策 首先是建立“自上而下”的开源机制。 改善农村公共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的难点在于资金筹集。考虑“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政策倾向,高层政府应该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筹资主体。 其次要建立“自下而上”的节流机制。 我省农村将长期存在公共服务财政资金不足的约束,因此必须通过节流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包括两方面: 一是建立相关财政资金使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 在具有“准政府”性质的村集体成为农村真正的自治组织后,应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地决定农村环境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的优先顺序和相关服务费的收取标准等,确保财政资金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的消费者支付意愿。 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单一的政府供给或市场供给,在解决公共服务供给效率问题上的失灵都是客观存在的。应当根据不同农村环境公共服务的具体经济属性建立多元化的供给主体结构,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等。同时,要转换认识,正确看待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的公益性质,从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税费减免、土地优惠等方面大力扶持,调动民间及海外资本投资农村公共服务的的积极性。

奥古特国际机构在中国新市镇,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过多方面的调研分析。特别是在分析欧洲国家,我们看到了整个欧洲的社会状况、气候、土地等等都跟中国有神似之处。再拿欧洲其中一个发达国家德国来举例,现在德国的农村,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建设的城市化,而是呈现出外在朴素、内部软硬件建设全面发展的现象。也就是说农村的建设是完全在尊重已有环境的基础上,以不改变既有资源,着重于如何进一步保护、高效利用已有空间的理念下面开展的。德国,一个在世界大战中重创了的国家,发展的速度是如此的惊人,其中的建设思路是否很有待探询?现在的中国要发展到发达国家现有水平,至少还要有50年的道路要走,50年不长,可是却不能以50年的资源为代价,实现短期繁荣和增长。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也不同于韩国,而是更应该像欧洲一样,重视真正实力,也就是实质的提高,避免单纯的表面形式主义是必须克服的问题。防微杜渐,保证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正确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工作目标,也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这不仅是沿海发达地区的重大历史任务,更是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与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 二、坚持生态优先,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 奥古特国际机构一直致力于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企业战略管理规划,使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构建立有庞大的专家顾问网络,与众多国内外企业家、经济学家、管理专家、政府官员、技术专家等建立和保持着良好的知识网络关系,建立和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库和咨询案例库。在企业运营管理、区域战略规划、高科技园区发展、产业发展战略和信息化规划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咨询策划经验,在行业内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任务、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强力推进,用科学规划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用全新视角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位列我国未来五年科学规划的十大方略之首,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必须以全新的视角、系统的思维审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新内涵和新特征。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文章。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时代特征。这次新农村概念的提出,是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三大理念引领下的创新,是新农村最富时代特色的标志。二是综合特征。新农村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生产领域或者某个环节,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综合协调的发展。三是联动特征。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和工作部署,是城乡融为一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的,而不是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抓农业。四是渐进特征。新农村的建设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的情况和状况都不一样,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科学制定规划来推进永续实施,有效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五是动态特征。新农村建设立意十分高远、内容非常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将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新的内容,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宽新的思路和新的眼界。 二、充分认识科学规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科学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任何重大建设事项的前提和基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农村的发展更离不开规划的指导。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充分认识科学规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一)规划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作用越来越重要。规划是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法律依据及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手段,具有配置空间资源、保护公共利益和协调社会利益的重要职能,关系到整体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影响作用。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宏观调控引导各项建设、保障城市和区域健康快速发展的职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城乡规划给予了高度重视,对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和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一再强调,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完善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曾培炎副总理在讲城乡规划时指出,“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促进城乡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可以说,规划就是生产力,规划已成为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关键而重要的手段,是国家重要的公共政策和实施项目的依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规划的引领作用为国内外的成功实践经验所证明。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城乡规划的主要职能是培育和促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构筑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景观和文化氛围,代表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追求。科学到位的城乡规划工作,是指导城乡建设,推动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规划的引领作用为国内外无数成功的实践经验所证明。例如:韩国的新村运动取得了很好的预期效果,成为不少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其成功经验之一就在于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上世纪60年代,在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政策的作用下,韩国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在其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却引发了城乡之间发展严重失衡、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韩国通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新村运动,在最近30多年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这为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长足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也有大量生动实例,如新疆的抗震安居工程、江西省的村庄整治试点、浙江省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活动、广东省的建设生态文明村试点等,由于坚持规划先行,典型引路,投入资金和劳力虽然不多,但成效却很显著,受到农民广泛拥护,这些都彰显出科学规划的显著功能作用,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和先导。城乡规划是城乡发展的蓝图,是城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统一的科学规划,有全面系统的整体规划,有科学具体的建设规划,用科学规划引领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起点低甚至严重滞后,就无法改变“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现状,无法改变“走进房内过城市生活、走出屋外是农村环境”的现状,无法改变“走进去是城市、走出来是农村”的现状,甚至会陷入建了拆、拆了建的不良循环怪圈,过去是一代人建房三代人住,现在一代人建三次房,造成重复建设、反复建设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引起了社会不满,留下了历史遗憾。这种情况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都曾出现,教训十分深刻。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先导作用,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要素市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预测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要站在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的角度,尊重农村的实际和特点,因地制宜,突出农村特点和地方特色,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农村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南阳市农村发展带来大好发展机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而长远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吃透中央精神,用足用好政策,顺应南阳发展的潮流,乘势而上,实现新农村建设新突破。 (一)正确看待南阳市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央实施了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富民政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免交提留款,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南阳市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看,南阳市农村建设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中心村地位日益凸现。随着镇、村合并,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及地方经济的发展,一些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及经济强村因基础条件较好,正越来越多地集聚村民,凸现出中心村的明显地位,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场所。二是农村面貌迅速变化。南阳市村级经济逐步增长,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日渐增强,带动了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面貌大为改观。三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成为近年来南阳市村级建设的重点,村级主干道路修建、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电网改造等有了新的进展。四是农民参与热情高涨。广大农民对党的农村政策衷心拥护,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农村生产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中来,农村形势一片大好,这些都为南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南阳市农村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南阳市农村建设,纵向比,成绩很大;但横向比,尤其与先进地方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突出表现:一是村庄布局不尽合理,规模小、建设乱,土地资源使用粗放;二是村级建设无序,空间布局杂乱无章,造成社会资源和个人财产的巨大浪费;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各项管理很难有序推进;四是建筑品位普遍不高,缺乏人文内涵,没有地方特色;五是人居环境不优,农村生活质量欠佳,脏、乱、差状况亟待改变。应当说,这些都是由于没有很好地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致使农村建设到处是“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规划的引导和带动。 (三)南阳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空前机遇。南阳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2.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乡镇总数212个、行政村4651个、自然村40131个,农村人口、农村经济所占比重很大,“农”字的分量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跃上一个新的战略起点,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去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城镇化率已超过30%,已经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建设新农村的条件日臻成熟。同时,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已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谋划和加强“三农”工作。从全国宏观环境看,中央明确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行了一系列更加有力的扶持政策措施,并在宏观调控中把“三农”作为重点加强的环节,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惠农政策,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政策机遇。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越是面临千载难逢的黄金发展机遇期,越要更加重视搞好规划,用科学规划统领新农村建设,全力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四、搞好科学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按照适度超前、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科学制定镇(乡)域规划,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镇(乡)域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应着重从区域规划角度出发,对镇(乡)域村庄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和合理布局,科学制定镇(乡)域规划。要根据镇(乡)域村庄分布状况和相互依存关系,预测合理的农村人口容量,通过改造镇中村、拆除空心村、撤并行政村、合并自然村,建立合理的镇、中心村、基层村体系,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分析研究本地域经济发展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引导乡村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区集中;合理确定镇(乡)域道路交通、电力通信体系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明确功能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建共享,引导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健康发展。各类建设活动都要纳入镇(乡)域规划统筹安排,通过科学的镇(乡)域规划,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协调发展的镇村发展体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统筹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凸现新农村发展特色。科学的村庄规划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前提。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村庄的不同类型,在镇(乡)域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村庄分布的调整以及自然地理条件、耕作半径等因素,合理确定村庄规模;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住宅美化、过道净化、路灯亮化、环境洁化、服务强化为主要内容,统筹规划村庄布局;根据村庄规模与等级,统筹安排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凸现新农村建设特色。通过统筹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因地制宜,依山傍水,依山就势,突出地方特色,创造体现农村建设特色的村庄空间形态。 (三)合理制定配套设施规划,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重要保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主要是规划和建设好“三大中心”、“三大场所”和“六条管线”。“三大中心”是指文化活动中心、村民休闲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以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推进农村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三大场所”是指托儿所、敬老院和超市市场,通过教育、养老、购物进村,以满足农民生活需要,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社会保障体系与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六大管线”是指公交线、宽带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自来水管、排水管,做到适度超前,预埋铺设,以保证农村可持续发展。通过高水平制定配套设施规划,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让农民分享现代文明成果,实现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强化居住建筑设计,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突出重点就是要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在镇(乡)域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农村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传统习俗,结合不同村庄的实际情况,因势就利,合理布局宅基地,使农民新居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相映成趣;农居建筑设计要符合现代住宅理念,大小高低、内部结构、光照、保暖、通风等方面都要实用;要突出地方民居特色,充分体现地域风情,按高中低档为农民免费设计各种户型的住宅,满足不同类型农民的建房需要,同时注意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住宅。通过强化居住建筑设计,提高建筑艺术水平,优化乡村人居面貌和环境。 (五)注重搞好生态规划,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增长和城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进行生态规划,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尊重和悉心呵护自然环境,继承村民们尊重周边生态环境、与之共存的传统思想,突出保护历史风貌和自然生态,严格控制村庄周边土地使用与开发强度,形成农田、林地、山体、河流池塘等生态复合系统。加强环境整治,实施“三改三清”工程,加快普及农村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动员农民治理脏乱差,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高效集约利用资源,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 五、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政府引导、依靠群众,试点示范、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开创性、探索性的宏伟事业,是为广大农民谋利造福的千秋功业。我们要深入领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质,正确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统一提高思想认识,勇于探索实践。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南阳市农村地广人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生活习俗千差万别,新农村规划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要坚持为民服务的思想,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要区分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布局、地形地貌、乡土风情、历史文化、产业结构、自然资源、发展前景,立足适度聚集,突出特色,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要区分轻重缓急,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供水、安全、环境卫生、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实际问题入手,让农民得到实惠。 (三)以人为本,尊重民意。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帮助农民改变那些农村最基本的、最基础的、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选择,制定农民参与的途径,以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开展工作的主要标准;要通过村庄建设规划与行动计划的编制予以引导和规范,防止简单粗暴、强迫命令,层层下指标,浪费财力物力。 (四)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必须先行试点,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逐步推进。要选择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移民村、新建村、近郊村和一些富裕户先行试点,集中规划新建一批高标准的小康新村示范点,引导农民有序建设美好家园;要积极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动,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践,通过分析对比,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抓点带面,创造模式,逐步推开。 (五)加强领导,常抓不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必须超前谋划,统筹安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狠抓落实。要正确处理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客观条件和建设目标的关系,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确立长期行动计划,明确建设的重点、时序和组织领导方式。要坚持全市一盘棋,各级各部门都要积极跟进,凝心聚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场重大活动中去。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投入,抓紧组织编制科学、规范、合理、操作性较强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效指导全市新农村建设。各级规划部门要站在全局高度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导则》和《农村住宅通用图集》,积极开展农村规划培训,普及农村规划知识,启动实施“千人千村工程”,组织广大规划建筑设计人员入驻广大农村,宣传、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具体指导新农村建设。要通过坚强有力的措施,组织动员全市上下迅即行动,扎实推进,努力谱写南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

人居环境乡村环境治理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省农村的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农村环境问题应运而生,就此陈述我省农村的现状,并分析其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人均收入翻了几番。农村的发展固然可喜,但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农村环境问题是其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与城市相比较,农村从规模、基本生活资料与能源的获取方式到治理方式都有很大差异。基础设施除了少数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外一般都是通过内部集资逐渐建设的,其生活废弃物因为环境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其生活的环境中。私以为,要使我省农村经济继续稳步发展,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着手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一、我省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 首先是规划落后于发展,造成污染物难处理和污染源影响大。 其次是缺少污染治理的监管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投融资、收费体制,环境治理缺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我省农村的规划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不仅对人群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也造成了农民诸多需求难以调动:在我省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城乡人均收入已开始缩小,但在人居环境上的城乡差别仍在拉大,所谓城市绵延带一直无法真正形成。这种情况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大规模实施我省农村环境整治已有必要性。 二、我省农村环境问题的制度和技术经济成因 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及服务属于公共服务,具有正外部性。而我省农村的环境问题属于目前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一问题既有制度成因,也有技术经济成因。 制度成因 我省农村环境问题的制度成因可一言以蔽之:“自下而上”的筹资机制和“自上而下”的用资机制导致与环境有关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当。 技术经济成因 相对其它农村公共服务而言,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还有两个特点。 (1) 社会效益显著大于个人效益 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属于有显著外部正效益的公共服务,社会收益是个人收益与对社区的外部正效益之和。这类公共服务,其市场需求只体现个人效益,而不能充分体现社会效益,因此市场生产的产量就会低于使社会净收益最大化的产量,在自发的市场上倾向于供给不足。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办法是最大的受益方代表――政府出资。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论证的就是这个道理。 (2) 规模有限并且很难阻止搭便车现象 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技术经济特点是明显的:这类设施从技术经济角度而言有比较严格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很难阻止搭便车现象,还需要较高的运行成本和专业化管理。而我省农村规模有限,污染治理设施即便能够满足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也很难有较好的规模效益,难以承担产权界定、价格等排他性技术所需费用,因此难以像有些公共服务一样采用市场机制供给。 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这两个技术经济特点决定了其只能是一种主要由政府出资并直接供给的公共服务。 三、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及“十一五”期间的对策 必要条件 目前我省发达地区的农村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供给并进行我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体制条件和发展基础。 体制有利条件是目前正在进行公共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这些宏观改革使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以及环境监管有了国家层面的财政资金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克服制度障碍。 发展基础则是这些地区的农村已经发展到了需要且能够大规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阶段,有利于克服技术经济障碍。可以利用现有统计口径中的三个指标来确证这一点: 一是人均GDP。我省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的农村居民已经接近1000美元/人/年。二是人口集中居住比例。只有这个数值够大,才可能克服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障碍。 三是环境污染的强度。只有在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规模足够大、城镇人口密度足够大的地方才会达到足够的环境污染强度,此时规划和治理是恢复的主要手段,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治理的主要方式。 “十一五”期间的对策 在满足必要条件的情况下,对应于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种特点鲜明的公共服务,借鉴浙江省实施“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的经验,要解决缺少规划、资金供给不足和服务供给效率不高这两方面问题,“十一五”期间,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 规划环节的对策 规划是政府最基本的责任之一,县乡政府应以“三生统筹”理念为指导,在规划环节采取以下措施,解决污染物难处理和污染源影响大的问题: 首先是加强区域环境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协调。县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内容应是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控制性规划,有条件的可考虑编制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规划或环境容量规划,将污染控制在“发生前”。 其次,应从三方面加强我省农村的环境保护规划:①布局规划。②污染综合治理规划。③绿化规划。 (2) 克服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制度和技术经济障碍的对策 首先是建立“自上而下”的开源机制。 改善农村公共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的难点在于资金筹集。考虑“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政策倾向,高层政府应该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筹资主体。 其次要建立“自下而上”的节流机制。 我省农村将长期存在公共服务财政资金不足的约束,因此必须通过节流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包括两方面: 一是建立相关财政资金使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 在具有“准政府”性质的村集体成为农村真正的自治组织后,应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地决定农村环境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的优先顺序和相关服务费的收取标准等,确保财政资金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的消费者支付意愿。 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单一的政府供给或市场供给,在解决公共服务供给效率问题上的失灵都是客观存在的。应当根据不同农村环境公共服务的具体经济属性建立多元化的供给主体结构,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等。同时,要转换认识,正确看待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的公益性质,从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税费减免、土地优惠等方面大力扶持,调动民间及海外资本投资农村公共服务的的积极性。

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管理的新途径——以江苏省灌南县为例江苏省灌南县位于连云港市的南大门,濒临黄海,四县交界。县域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人口73万,其中县城区12万。2003年灌南城区按照“38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新城市规划,形成了目前的老城区、新城区、开发区三位一体、功能分区的新格局。灌南作为全省14个扶贫县中的重点扶贫县之一,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是苏北洼地的“锅底”。城市功能配套不完善,城管经费十分困难,城管执法难度相当大。对此,灌南县城管局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管理的新途径,使一个昔日“脏、乱、差”的苏北小县城迅速提升了形象。去年,灌南县分别荣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和政府创新、中小城市和谐发展五十强称号。城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同许多欠发达地区一样,灌南的城市管理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空间太小、失业人员太多、市民文明意识太差、管理体制不顺、城管装备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连,主要集中在“四多”、“五难”上。“四多”:一是乱停乱放车辆多。从灌南城区来看,主次干道14条,其中繁华商业区4条,总长不到20公里,因没有一个固定的停车场,每天在街道两侧停留的自行车、机动三轮车、人力车达5万多辆次,汽车、摩托车达1万多辆次,节假日要增加一倍多。二是乱倒垃圾、抛撒滴漏渣土多。街道两侧有零散型住宅楼、沿街住家户2800户,加之其他个体经商户,每天产生近百吨废物。每天沿街乱倒垃圾不少于200起。三是流动摊点、店外店、占道经营多。由于经济相对滞后,就业岗位少,摆摊设点自谋职业人员相当多。每条街道上每天都有30多个流动摊点出现。四是乱贴乱画的“牛皮癣”多。“牛皮癣”整治难、回潮快。每天均有上百条“牛皮癣”出现。“五难”:一是经营业主管理难。城管主要对象是广大经营业主。在这个群体中,处于弱势的人员较多。一些经营业主自恃有经济实力、有关系,藐视城管队员,工作不予配合,还有一些外地客商,把自己作为政府引进的“上帝”,既不服从管理,违规后又给政府部门施压。二是齐抓共管形成难。城市管理只有全社会齐抓共管,各部门密切配合才能搞好。而实质上城管工作仍然是多头管理,多头执法,有利的事争着管,无利的事无人管,有麻烦的事推诿扯皮,存在管理空档,综合部门的协调缺乏必要的手段。三是基础设施配套难。在城市14条主次干道两侧裸露的地面颇多,路面破损严重,城区无一座星级公厕,无一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这些问题引发了乱洒、乱倒、乱停放、乱张贴等管理中的突出矛盾,让管理者无可奈何。四是城管处罚兑现难。实施处罚必然涉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有一部分违章业主对行政处罚软拖硬抗,还辱骂执法队员,更有甚者,竟无中生有地到政府、纪检监察等部门诬告执法队员,使执法工作处于两难境地。五是执法水平提高难。城管执法人员绝大多数是退伍军人安置,还有的是其他单位调入的,这些人基本上没有参加过系统的法律、法规培训,很难掌握执法程序,处于干中学、学中干的状态。抓好城管采取的相应对策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治本之策是提高市民的素质,创新工作机制,突破管理瓶颈。作为经济落后地区,灌南县城管局在认真分析影响城管根源的同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从创新机制入手,开拓进取、谋求突破,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创新管理载体,营造执法氛围。一是强化部门协调,实行齐抓共管。由“孤军作战”向“兵团作战”转变。由政府牵头、领导挂钩,将城管任务按区域、路段、场所分解落实到部、委、办、局及企事业单位、所在地乡镇政府、社区,分工负责,逐层逐级地明确目标责任,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近年来,灌南县政府在城市管理齐抓共管方面共下发了8个红头文件,每年年初将城管工作纳入各单位全年目标考核,每月发一期督查简报。二是加强城管法规宣传,增强市民城管意识。利用电台、电视、简报、标语、广播、竖警示牌等形式广泛宣传,以提高市民城管意识。取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化解管与被管之间的矛盾,使其自觉服从管理。对严重违反城市管理规定和屡教不改的违法违章者,及时曝光,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先后有12名被管理者因不服从管理,抗拒、阻碍城管执法而依法被行政拘留,其中6名被逮捕。三是强化社会监督,转变工作作风。经常邀请执法对象的代表、社区、相关部门及人大、政协、信访、纪检、监察等部门代表,召开座谈会,宣传城管工作思路,介绍城管工作情况,广泛征求意见,虚心听取建议,改进管理方法,转变工作作风,从而为城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管理平台。(二)创新环卫机制,激发工作活力。一是在用人机制上变依赖型为竞争型。近几年,在环卫行业的改革中,先后有23名正式工待岗、轮岗,2名被辞退。二是在经营机制上变福利型为经营型。应用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大力提倡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充分利用环卫行业优势,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对垃圾清扫、清运、渣土抛洒滴漏等项目进行有偿服务改革,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人人有事干,个个把钱赚”的浓烈创收氛围。三是在作业机制上变供给型为市场型,打破常规,强力推进环卫工作改革。把城区的14条主干道共计97万平方米的清扫面积分为9个标段,对道路清扫保洁权进行公开招标拍卖,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对城区居民、沿街店面和有偿服务单位的卫生费用以60万元实行总承包,同时成立渣土管理办公室,把渣土管理从环卫管理中剥离出来,统一扎口管理,每年创收10多万元。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薪”的原则,改变分配方式,每半年开展一次“市民满意的清扫保洁员”和“红旗路段”评选活动;搞好市场运作,不断增添环卫基础设施。近年来,通过市场化运作配套设备,增加环卫硬性投入200多万元,新购置1台吸尘车和两辆垃圾清运车、四只集装式垃圾斗,建立新公厕,改造旧公厕,使其达到水冲式标准,对一些主要道路新装了600只垃圾筒,减少垃圾乱弃现象。(三)创新城管理念,转变管理模式。一是实行定路段、定责任、定时间、定人员、定效果的管理。将任务层层分解、全面铺开,采取全天候“拉网式”不间断的巡查监控。二是采取集中式管理。每周一次组织100多人,开展声势浩大的“兵团式作战”,针对“钉子户”、“难缠户”等有影响的违章户,在摸底调查、说服教育的基础上,依法办事。三是采取服务式管理。把文明执法和热情服务寓于管理之中,变单纯的“驱赶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这样既达到管理效果,又树立了队伍良好形象。仅今年,就先后无偿制作了手推式流动摊点车26辆,摊点群5处120多个摊位,广告信息栏15个,自行车、摩托车停车挡栏1000多米。既改变了户外摊位乱摆乱放、阻碍交通、影响市容问题,又解决了600多名下岗职工、弱残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四是采取占领式管理。在违章户未出摊前就提前到位占领阵地,使其无空可钻。五是采取示范式管理。在主干道上先画好停车线,在人员密集的地方设置停车栏,人力车统一发证挂牌、统一装修,机动三轮车、人力车禁止在城区主干道行驶。六是采取曝光式管理。严格制定了“日巡、周查、月考”制度,局督察组和各路段长每天都有路段管理情况记录本,采取记录在案的办法,对违章者记录在案;违章一次,予以警告,违章两次书面检查保证,违章三次电视曝光,违章四次依法扣压其违章物品并处罚。七是采取市场化管理。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以广告位价抵冲方式,对主次干道整治“牛皮癣”工作实行承包管理。对承包管理路段,保证人员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除。(四)创新队伍建设,树立城管形象。一是严格制度整顿作风。对全体城管人员实行军事化、人性化管理。每年城管队伍都要自觉接受一个月的思想作风整顿,查找问题,认真整改、建章立制,出台了执法公示制、错案追究制、禁酒令、文明执法等10多个红头文件,用良好的形象、优质的服务赢得市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用制度规范队员行为,使每个队员都能爱岗敬业、文明执法、遵纪守法,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二是文明执法树新风。围绕“教育为主、文明执法、严管重罚、强行入轨”的工作方针,要求每一位队员文明执法、礼貌纠章、以理服人、以法服人、以情感人,以自己的文明行为和服务态度感化人、教育人、树形象。三是练好内功强素质。按照“治队先治人”的要求,结合行风评议、民主测评,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每年请法制办人员集中授课培训不少于4次,集中考试不少于2次,从而使灌南城管局从成立到现在无一例违法执法案件发生。对所有队员实行末位淘汰制,高标准、严要求,以工作实效来衡量每个队员,对思想观念落后、工作无实效、业务不精通、同行不认可,考核得分排到末位的实行一次警告、二次待岗、三次辞退。五是服务群众树形象。面对城管信访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矛盾突出、问题处理难的特点,需要认真受理、文明接待、诚信服务,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使每月结案率和满意率达到100%。(五)创新融资渠道、提升城市档次。灌南长期控、管理和引导。合理调整城中村用地布局,加强对城中村内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经营行为的查处,坚决遏止乱搭乱建行为。同时,努力改善城中村的公共服务,积极探索对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改造措施,为空间形态改造营造良好的政策和舆论氛围,为远期实现城中村全面改造奠定基础。三是围绕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对城中村积累的巨大财富实施有效开发,针对不同的建筑状况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贯彻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要求,努力实现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的目标。四是对于一些改造难度巨大,而对城市规划的实施影响不大的村庄,通过完善市政设施、打通消防通道、实施村庄改制等措施,将其纳入城市的统一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环境卫生和社会治安状况,解决人们关心的“城中村”问题。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建设局村镇办戴着扶贫“帽子”,去年的财政收入不到3亿元,是典型的“吃饭”型财政,城管的投入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创新运作方式,靠市场化运作手段加大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采取市场化运作,以广告位抵冲隔离栏造价、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等方法,先后融资6000万元,对县城的主次干道的2万多米隔离栏、防护栏进行了更换,新建25座跨路灯桥、新建雕塑一座,新添垃圾筒600只、新建公厕3座。还在人民广场、人民桥以及主次干道两侧安装大型户外广告和轮廓灯等,实现了“白天见景,晚上见灯”的美化亮化。资料来源: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论文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明有了很大的改进。好好生态文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省农村的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农村环境问题应运而生,就此陈述我省农村的现状,并分析其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人均收入翻了几番。农村的发展固然可喜,但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农村环境问题是其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与城市相比较,农村从规模、基本生活资料与能源的获取方式到治理方式都有很大差异。基础设施除了少数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外一般都是通过内部集资逐渐建设的,其生活废弃物因为环境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其生活的环境中。私以为,要使我省农村经济继续稳步发展,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着手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一、我省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 首先是规划落后于发展,造成污染物难处理和污染源影响大。 其次是缺少污染治理的监管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投融资、收费体制,环境治理缺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我省农村的规划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不仅对人群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也造成了农民诸多需求难以调动:在我省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城乡人均收入已开始缩小,但在人居环境上的城乡差别仍在拉大,所谓城市绵延带一直无法真正形成。这种情况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大规模实施我省农村环境整治已有必要性。 二、我省农村环境问题的制度和技术经济成因 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及服务属于公共服务,具有正外部性。而我省农村的环境问题属于目前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一问题既有制度成因,也有技术经济成因。 制度成因 我省农村环境问题的制度成因可一言以蔽之:“自下而上”的筹资机制和“自上而下”的用资机制导致与环境有关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当。 技术经济成因 相对其它农村公共服务而言,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还有两个特点。 (1) 社会效益显著大于个人效益 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属于有显著外部正效益的公共服务,社会收益是个人收益与对社区的外部正效益之和。这类公共服务,其市场需求只体现个人效益,而不能充分体现社会效益,因此市场生产的产量就会低于使社会净收益最大化的产量,在自发的市场上倾向于供给不足。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办法是最大的受益方代表――政府出资。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论证的就是这个道理。 (2) 规模有限并且很难阻止搭便车现象 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技术经济特点是明显的:这类设施从技术经济角度而言有比较严格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很难阻止搭便车现象,还需要较高的运行成本和专业化管理。而我省农村规模有限,污染治理设施即便能够满足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也很难有较好的规模效益,难以承担产权界定、价格等排他性技术所需费用,因此难以像有些公共服务一样采用市场机制供给。 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这两个技术经济特点决定了其只能是一种主要由政府出资并直接供给的公共服务。 三、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及“十一五”期间的对策 必要条件 目前我省发达地区的农村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供给并进行我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体制条件和发展基础。 体制有利条件是目前正在进行公共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这些宏观改革使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以及环境监管有了国家层面的财政资金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克服制度障碍。 发展基础则是这些地区的农村已经发展到了需要且能够大规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阶段,有利于克服技术经济障碍。可以利用现有统计口径中的三个指标来确证这一点: 一是人均GDP。我省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的农村居民已经接近1000美元/人/年。二是人口集中居住比例。只有这个数值够大,才可能克服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障碍。 三是环境污染的强度。只有在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规模足够大、城镇人口密度足够大的地方才会达到足够的环境污染强度,此时规划和治理是恢复的主要手段,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治理的主要方式。 “十一五”期间的对策 在满足必要条件的情况下,对应于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种特点鲜明的公共服务,借鉴浙江省实施“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的经验,要解决缺少规划、资金供给不足和服务供给效率不高这两方面问题,“十一五”期间,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 规划环节的对策 规划是政府最基本的责任之一,县乡政府应以“三生统筹”理念为指导,在规划环节采取以下措施,解决污染物难处理和污染源影响大的问题: 首先是加强区域环境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协调。县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内容应是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控制性规划,有条件的可考虑编制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规划或环境容量规划,将污染控制在“发生前”。 其次,应从三方面加强我省农村的环境保护规划:①布局规划。②污染综合治理规划。③绿化规划。 (2) 克服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制度和技术经济障碍的对策 首先是建立“自上而下”的开源机制。 改善农村公共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的难点在于资金筹集。考虑“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政策倾向,高层政府应该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筹资主体。 其次要建立“自下而上”的节流机制。 我省农村将长期存在公共服务财政资金不足的约束,因此必须通过节流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包括两方面: 一是建立相关财政资金使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 在具有“准政府”性质的村集体成为农村真正的自治组织后,应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地决定农村环境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的优先顺序和相关服务费的收取标准等,确保财政资金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的消费者支付意愿。 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单一的政府供给或市场供给,在解决公共服务供给效率问题上的失灵都是客观存在的。应当根据不同农村环境公共服务的具体经济属性建立多元化的供给主体结构,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等。同时,要转换认识,正确看待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的公益性质,从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税费减免、土地优惠等方面大力扶持,调动民间及海外资本投资农村公共服务的的积极性。

原创的 我帮忙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文供参考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乡走在家乡宽阔干净的马路上,漫步在家乡鸟语花香的花园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迷人的花香,这一切是多么美好。然而,在许多我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角落,垃圾却如影随形。每当我走在街道、超市、游乐园……总会看见垃圾,尽管这些地方安装了许多垃圾桶,可依旧有人视而不见。不信你看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垃圾桶旁的“小山”,正肆虐地向着周围散着臭气;每到街天,天空中飞舞着的“白色蝴蝶”正在嘲笑人类的无知;你看,村前的那条小河正在呻吟着;你闻,空中的有毒物质正在横行着……这一切无不在警示我们:保护环境,急不可待。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多走一步,把垃圾送回它的家;弯一弯腰,把地上变为净土;不要使用一次性袋子,不要用一次性餐盒,不往小河里投废弃物……其实,做到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应该提升人们的文明,提高人们的素质,增强人们环保的意识。这就需要我们有关部门多做一些环保的宣传,多开展保护环境知识讲座,多制定一些奖励措施,多进行一些榜样示范,如我们学校老师每个月月底就会上街大扫除,这样做都是为了带动群众行动起来,爱护卫生,提高我们的人居环境。那么,对于提升人居环境,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成立“环境保护小队”,分片区定时检查周围环境,定期进行垃圾清理;还可以写一些标语提醒人们爱护环境,如果看到有人乱认垃圾叫他捡起来,看到有人把垃圾丢在垃圾桶旁,提醒他“文明——只差一步”,看到有人往小河里乱人生活垃圾,告诉他这样做的危害……总之,要想提升我们的人居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乡服务。有帮助请及时采纳哦⊙∀⊙! 谢谢

人居环境乡村环境治理论文结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在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确定不同地区的具体目标、重点、方法和标准。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和创造性,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可能,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项目,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防止大拆大建。——城乡统筹、突出特色。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弘扬传统文化,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方便生产生活,与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相结合,不搞形象工程。广泛动员农民参与项目组织实施,保障农民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政府大包大揽,不得强制或变相摊派,增加农民负担。(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二、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一)加快编制村庄规划。编制和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根据镇、村人口变化等情况,科学论证,明确重点镇和一般镇、中心村和一般村的布局;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与建设标准,明确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依据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加快编制建设活动较多以及需要加强保护村庄的规划。(二)提高村庄规划可实施性。村庄规划要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体现乡村特色。规划编制要深入实地调查,坚持问题导向,保障农民参与,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衔接,防止强行拆并村庄。规划内容要明确公共项目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村民建房质量和风貌管控的要求;充分结合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合理区分生产生活区域,统筹安排生产性基础设施。规划成果要通俗易懂,主要项目要达到可实施的深度,相关要求可纳入村规民约。

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管理的新途径——以江苏省灌南县为例江苏省灌南县位于连云港市的南大门,濒临黄海,四县交界。县域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人口73万,其中县城区12万。2003年灌南城区按照“38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新城市规划,形成了目前的老城区、新城区、开发区三位一体、功能分区的新格局。灌南作为全省14个扶贫县中的重点扶贫县之一,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是苏北洼地的“锅底”。城市功能配套不完善,城管经费十分困难,城管执法难度相当大。对此,灌南县城管局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管理的新途径,使一个昔日“脏、乱、差”的苏北小县城迅速提升了形象。去年,灌南县分别荣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和政府创新、中小城市和谐发展五十强称号。城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同许多欠发达地区一样,灌南的城市管理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空间太小、失业人员太多、市民文明意识太差、管理体制不顺、城管装备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连,主要集中在“四多”、“五难”上。“四多”:一是乱停乱放车辆多。从灌南城区来看,主次干道14条,其中繁华商业区4条,总长不到20公里,因没有一个固定的停车场,每天在街道两侧停留的自行车、机动三轮车、人力车达5万多辆次,汽车、摩托车达1万多辆次,节假日要增加一倍多。二是乱倒垃圾、抛撒滴漏渣土多。街道两侧有零散型住宅楼、沿街住家户2800户,加之其他个体经商户,每天产生近百吨废物。每天沿街乱倒垃圾不少于200起。三是流动摊点、店外店、占道经营多。由于经济相对滞后,就业岗位少,摆摊设点自谋职业人员相当多。每条街道上每天都有30多个流动摊点出现。四是乱贴乱画的“牛皮癣”多。“牛皮癣”整治难、回潮快。每天均有上百条“牛皮癣”出现。“五难”:一是经营业主管理难。城管主要对象是广大经营业主。在这个群体中,处于弱势的人员较多。一些经营业主自恃有经济实力、有关系,藐视城管队员,工作不予配合,还有一些外地客商,把自己作为政府引进的“上帝”,既不服从管理,违规后又给政府部门施压。二是齐抓共管形成难。城市管理只有全社会齐抓共管,各部门密切配合才能搞好。而实质上城管工作仍然是多头管理,多头执法,有利的事争着管,无利的事无人管,有麻烦的事推诿扯皮,存在管理空档,综合部门的协调缺乏必要的手段。三是基础设施配套难。在城市14条主次干道两侧裸露的地面颇多,路面破损严重,城区无一座星级公厕,无一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这些问题引发了乱洒、乱倒、乱停放、乱张贴等管理中的突出矛盾,让管理者无可奈何。四是城管处罚兑现难。实施处罚必然涉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有一部分违章业主对行政处罚软拖硬抗,还辱骂执法队员,更有甚者,竟无中生有地到政府、纪检监察等部门诬告执法队员,使执法工作处于两难境地。五是执法水平提高难。城管执法人员绝大多数是退伍军人安置,还有的是其他单位调入的,这些人基本上没有参加过系统的法律、法规培训,很难掌握执法程序,处于干中学、学中干的状态。抓好城管采取的相应对策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治本之策是提高市民的素质,创新工作机制,突破管理瓶颈。作为经济落后地区,灌南县城管局在认真分析影响城管根源的同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从创新机制入手,开拓进取、谋求突破,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创新管理载体,营造执法氛围。一是强化部门协调,实行齐抓共管。由“孤军作战”向“兵团作战”转变。由政府牵头、领导挂钩,将城管任务按区域、路段、场所分解落实到部、委、办、局及企事业单位、所在地乡镇政府、社区,分工负责,逐层逐级地明确目标责任,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近年来,灌南县政府在城市管理齐抓共管方面共下发了8个红头文件,每年年初将城管工作纳入各单位全年目标考核,每月发一期督查简报。二是加强城管法规宣传,增强市民城管意识。利用电台、电视、简报、标语、广播、竖警示牌等形式广泛宣传,以提高市民城管意识。取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化解管与被管之间的矛盾,使其自觉服从管理。对严重违反城市管理规定和屡教不改的违法违章者,及时曝光,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先后有12名被管理者因不服从管理,抗拒、阻碍城管执法而依法被行政拘留,其中6名被逮捕。三是强化社会监督,转变工作作风。经常邀请执法对象的代表、社区、相关部门及人大、政协、信访、纪检、监察等部门代表,召开座谈会,宣传城管工作思路,介绍城管工作情况,广泛征求意见,虚心听取建议,改进管理方法,转变工作作风,从而为城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管理平台。(二)创新环卫机制,激发工作活力。一是在用人机制上变依赖型为竞争型。近几年,在环卫行业的改革中,先后有23名正式工待岗、轮岗,2名被辞退。二是在经营机制上变福利型为经营型。应用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大力提倡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充分利用环卫行业优势,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对垃圾清扫、清运、渣土抛洒滴漏等项目进行有偿服务改革,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人人有事干,个个把钱赚”的浓烈创收氛围。三是在作业机制上变供给型为市场型,打破常规,强力推进环卫工作改革。把城区的14条主干道共计97万平方米的清扫面积分为9个标段,对道路清扫保洁权进行公开招标拍卖,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对城区居民、沿街店面和有偿服务单位的卫生费用以60万元实行总承包,同时成立渣土管理办公室,把渣土管理从环卫管理中剥离出来,统一扎口管理,每年创收10多万元。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薪”的原则,改变分配方式,每半年开展一次“市民满意的清扫保洁员”和“红旗路段”评选活动;搞好市场运作,不断增添环卫基础设施。近年来,通过市场化运作配套设备,增加环卫硬性投入200多万元,新购置1台吸尘车和两辆垃圾清运车、四只集装式垃圾斗,建立新公厕,改造旧公厕,使其达到水冲式标准,对一些主要道路新装了600只垃圾筒,减少垃圾乱弃现象。(三)创新城管理念,转变管理模式。一是实行定路段、定责任、定时间、定人员、定效果的管理。将任务层层分解、全面铺开,采取全天候“拉网式”不间断的巡查监控。二是采取集中式管理。每周一次组织100多人,开展声势浩大的“兵团式作战”,针对“钉子户”、“难缠户”等有影响的违章户,在摸底调查、说服教育的基础上,依法办事。三是采取服务式管理。把文明执法和热情服务寓于管理之中,变单纯的“驱赶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这样既达到管理效果,又树立了队伍良好形象。仅今年,就先后无偿制作了手推式流动摊点车26辆,摊点群5处120多个摊位,广告信息栏15个,自行车、摩托车停车挡栏1000多米。既改变了户外摊位乱摆乱放、阻碍交通、影响市容问题,又解决了600多名下岗职工、弱残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四是采取占领式管理。在违章户未出摊前就提前到位占领阵地,使其无空可钻。五是采取示范式管理。在主干道上先画好停车线,在人员密集的地方设置停车栏,人力车统一发证挂牌、统一装修,机动三轮车、人力车禁止在城区主干道行驶。六是采取曝光式管理。严格制定了“日巡、周查、月考”制度,局督察组和各路段长每天都有路段管理情况记录本,采取记录在案的办法,对违章者记录在案;违章一次,予以警告,违章两次书面检查保证,违章三次电视曝光,违章四次依法扣压其违章物品并处罚。七是采取市场化管理。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以广告位价抵冲方式,对主次干道整治“牛皮癣”工作实行承包管理。对承包管理路段,保证人员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除。(四)创新队伍建设,树立城管形象。一是严格制度整顿作风。对全体城管人员实行军事化、人性化管理。每年城管队伍都要自觉接受一个月的思想作风整顿,查找问题,认真整改、建章立制,出台了执法公示制、错案追究制、禁酒令、文明执法等10多个红头文件,用良好的形象、优质的服务赢得市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用制度规范队员行为,使每个队员都能爱岗敬业、文明执法、遵纪守法,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二是文明执法树新风。围绕“教育为主、文明执法、严管重罚、强行入轨”的工作方针,要求每一位队员文明执法、礼貌纠章、以理服人、以法服人、以情感人,以自己的文明行为和服务态度感化人、教育人、树形象。三是练好内功强素质。按照“治队先治人”的要求,结合行风评议、民主测评,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每年请法制办人员集中授课培训不少于4次,集中考试不少于2次,从而使灌南城管局从成立到现在无一例违法执法案件发生。对所有队员实行末位淘汰制,高标准、严要求,以工作实效来衡量每个队员,对思想观念落后、工作无实效、业务不精通、同行不认可,考核得分排到末位的实行一次警告、二次待岗、三次辞退。五是服务群众树形象。面对城管信访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矛盾突出、问题处理难的特点,需要认真受理、文明接待、诚信服务,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使每月结案率和满意率达到100%。(五)创新融资渠道、提升城市档次。灌南长期控、管理和引导。合理调整城中村用地布局,加强对城中村内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经营行为的查处,坚决遏止乱搭乱建行为。同时,努力改善城中村的公共服务,积极探索对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改造措施,为空间形态改造营造良好的政策和舆论氛围,为远期实现城中村全面改造奠定基础。三是围绕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对城中村积累的巨大财富实施有效开发,针对不同的建筑状况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贯彻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要求,努力实现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的目标。四是对于一些改造难度巨大,而对城市规划的实施影响不大的村庄,通过完善市政设施、打通消防通道、实施村庄改制等措施,将其纳入城市的统一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环境卫生和社会治安状况,解决人们关心的“城中村”问题。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建设局村镇办戴着扶贫“帽子”,去年的财政收入不到3亿元,是典型的“吃饭”型财政,城管的投入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创新运作方式,靠市场化运作手段加大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采取市场化运作,以广告位抵冲隔离栏造价、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等方法,先后融资6000万元,对县城的主次干道的2万多米隔离栏、防护栏进行了更换,新建25座跨路灯桥、新建雕塑一座,新添垃圾筒600只、新建公厕3座。还在人民广场、人民桥以及主次干道两侧安装大型户外广告和轮廓灯等,实现了“白天见景,晚上见灯”的美化亮化。资料来源:

人居环境论文

人们的居住环境是靠人们自觉保护的若大家都自觉,那么我们人人都会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的!!!要从我做起哟

自己写

绿色建材的概念和意义  摘要: 绿色材料的概念是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首次提出。1992年国际学术界给绿色材料定义为: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  关键词: 绿色建材 建筑材料  1-1 绿色建材的概念  绿色材料的概念是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首次提出。1992年国际学术界给绿色材料定义为: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  70年代末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就己着手研究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对人体健的危害性,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基础研究。到了90年代对绿色建材的发展、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思路逐渐明确,制定出一些有机挥发物散发量的试验方法,并推行低散发量标志认证,同时积极鼓励开发生产绿色建材新产品和建造健康住宅。我国环境污染程度处在世界前列,首都北京的污染程度又处在世界十大严重污染城市之列。我国在1992年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把保护环境、发展绿色产品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环保总局正在抓环境标志产品及认证工作。目前,住宅室内装修热方兴未艾,人们除了讲究装修格局、色调、材质、做工和价格外,更关注所用装修材料对人体健康有无危害。近一段时期一些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时有报导入住新装修的房主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对某些装修材料的危害性也有说法,如花岗石衰变会产生氡气,人长期处在高浓度的氡气环境中会有致癌的危险;木材类复合板的生产,多用脲醛树脂、酚醛树脂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胶粘剂,在使用过程会释放出游离甲醛,它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硬化,人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甲醛气体会导致癌症的产生;涂料所用成膜助剂主要是毒性较大的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和苯甲醇等;油性涂料中的氯化物溶液或芳香类碳氢化合物以及塑料制品中使用的铅类热稳定剂等对人体都有很大的危害性等等。这些说法一方面提高了人们选材的环保意识,提醒厂家生产中少用有害物质,另一方面也使百姓在选用装修材料时不知所措,因此,已经到了为绿色建材建立正确概念的时候了。  然而,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仅是绿色建材内涵的一个方面,而作为绿色建材的发展战略,应从原料采集、产品的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方能界定是否称得上绿色建材。众所周知,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人类不断开采地球上的资源后,地球上的资源必然越来越少,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也为了地球生物的生存,人类必须改变观念,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由一味向自然索取转变为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在积极地寻找新资源的同时,目前最紧迫的应是考虑合理配置地球上的现有资源和再生循环利用问题,走既能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又不致危害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到发展与环境的统一,眼前与长远的结合。  1-2 绿色建材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1、绿色建材的定义  1992年,国际学术界明确提出绿色材料的定义: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为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亦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是天然资源和能源资源消耗最高、破坏土地资源最多、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  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2、绿色建材的分类  在制造和使用总过程中,对地球环境负荷相对最小的材料称为\"环境材料\"或\"绿色材料\";而有益于环境健康的材料称为\"保健环境材料\"或\"环保型材料\"然而,环保型建材在国际上却仍处于研究阶段。  传统天然材料及大多数人造新材料均属于\"绿色建材\"的范畴。\"健康材料\"的概念系指具有特定的环保功能和有益于健康功能的材料,可具有空气净化、抗菌、防霉功能或电化学效应、红外幅射效应、超声和电场效应等。\"绿色建材\"主要针对地球环境负荷,而\"保健材料\"是指直接与健康有关的居室内小环境,也有人把二者总称为\"生态环境材料\"  \"生态环境\"是指气、水、地球环境及光和热等自然条件之外,微生物、动植物等与人类有关的一切环境。因此,把\"生态环境材料\"分为如下几种:  (1)气环境材料-净化空气材料  (2)水环境材料-净化水材料  (3)地环境材料-改良土地、利用废渣  (4)循环材料-零排放废气、废水和废渣  (5)保健环境材料  1)空气净化建材  2)饮水净化材料  3)保健抗菌材料  4)健康功能材料  3、绿色建材的基本特征  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可归纳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其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  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3、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铅、镉、铬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  4、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灭菌、防霉、除臭、隔热、阻燃、防火、调温、调湿、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  5、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绿色建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做到了发展与环境的统一,现代与长远的结合。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安居乐业,健康长寿,又不损害后代人对环境、资源的更大需求。总之,建材工业的发展、绿色化进程,不但关系到建材工业目前的发展问题,还关系到能否和国际市场接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大事,关系到功在当代,造福千秋的大事。因此要以战略的眼光、时代的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努力促进各种绿色建材的发展,以绿色建材建造健康-安全-舒适-美观的建筑和室内环境,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1-3 发展绿色建材的意义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们已逐步认识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已不再只是政府、民间团体、科研机构的事情,每个人都应以自己的行动来直接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作为建筑材料而言,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和环境,另一方面,使用中会挥发出有害气体,对长期居住的人来说,会对健康产生影响。鼓励和倡导生产、使用绿色建材,对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的居住质量,作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据资料介绍,自然界中每年大约有400-500亿吨的 CO2被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消耗,同时每年动植物呼吸、微生物的分解及燃烧等,又把数量相当的CO2释放到大气中去,所以千百年来大气中的CO2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长期稳定在03%这个水平上。但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和运输业迅猛发展,大量化学燃料被燃烧,数以百万吨的CO2释放到大气中去,严重干扰了大气中的CO2循环的动态平衡。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报告,大气中CO2的浓度已经从1800年的280PPm,上升到1995年的364PPm,增长了30%目前正以每年8PPm的速度继续增加,预测新世纪时为600PPm以上,这将给地球大气的变化带来严重后果。  为了解决温室效应,降低CO2排放量并回收排放的CO2,因而提出了许多治理CO2方法。例如:  (1)节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2)开发氢能、原子能等无污染的能源;  (3)CO2的分离、吸附和再利用;  (4)CO2的化学和生物法固定;  (5)海洋固定;  (6)地下或海洋中储存等。  在以上这些方法中,虽然用化学、物理方法可以回收CO2,如气体吸收或膜分离技术等。问题是回收后如何处理,即如何把它变成其它无害甚至有用的物质。另外把回收的CO2送入大海或废弃的天然井中,不但所需费用昂贵,而且储存在海洋里的CO2还不知道对地下水资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据日本Ounma的估计,不论是采用太阳能发电、CO2的分离和海洋储存,还是种植物等各种方法处理,每吨CO2要花掉3-4万日元。所以,用以上方法处理CO2问题,目前从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很难达到降低CO2排放量和有效利用的水平。我国每年排放CO2量为23亿吨,12亿人口和居室小环境中CO2排放量为6亿吨,占总排放量的1/4左右。  除了CO2以外,更为严重的是燃烧和机动车排放的NO2和SO2等气体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可产生酸雨及光化学烟雾。  谈到空气污染,人们往往只意识到大环境中的大气污染,却对居室内空气污染认识不足,其实,居室内的污染对人体的侵害更为直接。这种小环境是大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与人们朝夕相伴,与健康息息相关。  居室内污染物质有化学物质、放射物质、细菌等生物性物质。据美国环保局对各类建筑物室内空气连续五年的监测结果表明,迄今已在室内空气中发现有数千种化学物质,其中某些有毒化学物质含量比室外绿化区多20倍,已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新建筑物完工的的前6个月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比室外完工后有害物质含量高100倍。因而致使许多人患上\"厌恶建筑物综合症\",即眼鼻不适、头痛、疲劳、恶心和其它一些不适症状,甚至致癌。  因此,解决小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健康环境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