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山东农业工程学报招聘网

发布时间:

山东农业工程学报招聘网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保证山东农业工程学院2020年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及省招生主管部门有关2020年招生政策规定,结合学校招生工作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录取工作。第三条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招生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第四条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第二章 学校概要第五条 学校全称: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校代码:14439。第六条 办学性质及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第七条 办学层次:本科,同时举办专科教育。第八条 学校地址:济南校区:济南市历城区农干院路866号,邮编:250100。北校区:德州市齐河县齐晏大街699号,邮编:251100。淄博校区: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鲁泰大道西路6666号,邮编:255000。第九条 学校概况: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是经 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1971年6月组建的山东省“五七”干部学校,历经山东省省级机关“五七”干部学校、山东省农林干部学校、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4月改建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建校近五十年来,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学校现有三个校区,设有15个教学院部,45个本专科招生专业,涵盖工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农业工程为特色,以服务现代农业为主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2600余人,专任教师541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63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29人,特聘工程院院士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省农业领域“653工程”专家1名,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2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27余万元,建有83个实验室和实训中心,拥有实习教学基地109个。学校高度重视质量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改革,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建设与改革成效突出,现有省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以上教改试点、特色专业、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等12个,建有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门省级一流课程、22门省级精品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9项。学校有2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19年与山东省山东水控发展集团公司共建“朱玉贤院士工作站”;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94项,制定国家或地方标准26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学生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等国家级和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30余人次,学生社团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84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拥有一百多个遍布全省各地的校外就业基地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设有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指导、联系、推荐就业,每年定期举办招聘会、双选会、企业座谈会等,年均180余场,近年来学生就业率、考研率保持较高水平。第三章 组织机构第十条 学校成立由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专科招生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并对重大事宜做出决策。第十一条 学校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实施招生及相关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学校日常的招生工作。第十二条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对招生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第四章 招生计划第十三条 学校按照山东省教育厅核定的2020年度招生规模,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条件,结合往年的招生录取、专业培养、就业等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本年度的招生计划。第十四条 学校招生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批后,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招生简章、学校招生网站等形式向考生和社会公布。具体分专业招生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公布的为准。第五章 录取规则第十五条 学校招生录取规则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招生委员会、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执行。第十六条 录取批次以专业计划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学校各专业录取批次为准。第十七条 按照教育部及各招生省份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德智体美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第十八条 专业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各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在未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录取时,对进档考生,优先录取分数较高考生所填报的第一专业志愿,若第一专业志愿分数不能满足时,安排第二专业志愿,依此类推,对于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调剂到计划未满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予以退档;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录取时,各专业按照选考科目要求,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高考成绩、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对进档考生依次录取。不符合国家及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录取资格的进档考生予以退档。学校在招生录取和安排专业时,成绩相同时将参考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关科目成绩进行择优录取考生。第十九条 艺术类专业报考及录取:按照《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山东农业工程学院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艺术类招生章程》及省相关招生政策执行,学校美术类专业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档考生按综合成绩(综合分数按照专业成绩占 70%、文化成绩占 30%计算)确定录取专业。第二十条 语种:学校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专科商务英语专业外语语种须为英语,其它专业外语语种不限,但学校公共外语科目为英语(入学后,除语言类专业外,其他专业小语种录取的学生不单独授课)。第二十一条 男女比例:各专业男女比例不限。第二十二条 学校同意并执行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在教育部规定的项目范围内出台的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第二十三条 录取结果的查询与公布:山东省教育招生考生院网站查询;学校招生网站查询;寄发录取通知书等形式。第二十四条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执行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第六章 收费退费及资助政策第二十五条 收费标准:按照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退费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鲁政办字[2018]98号)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六条 资助政策:根据《山东省普通高校国家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山东省普通高校省政府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山东省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山东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学校建立了融多种形式于一体的学生奖励资助体系,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以及国家助学金、校助学金、企业助学金等不同等级的助学金,构建了以国家奖助学金为依托、以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勤工助学为辅助、以“绿色通道”等其他措施为补充的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第七章 资格审查及证书颁发第二十七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入学体检和新生入学资格审查,若发现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取消其入学资格。第二十八条 颁发证书: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颁发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学历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本科毕业生,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第八章 附则第二十九条 学校联系方式招生咨询电话:(0531)88913864(0531)85593864传真:(0531)88913864邮编:250100学校网址:第三十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办理招生相关事宜,不收取国家规定之外的任何费用。对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个人或机构,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若有与国家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国家有关政策为准;未尽事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二条 本章程由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负责解释。

林学系——历史沿革林学是百年农大建校之初的三个专业之一。一个世纪以来,林学系为国家林业高等教育和林业科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几代人的奋斗, 特别是近几十年, 在以梁玉堂、龙庄如和许慕农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林学家的不懈努力下, 林学系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在以山东省为中心的区域林业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科建设本系设有“森林培育”博士点、同时拥有林学一级硕士点,下设“森林培育”和“林木遗传育种”两个硕士点,有林学和林学师范两个本科专业。现有生态与环境工程实验室,林木栽培生理研究室,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林木种质资源研究室,拥有压力室、PCR仪、蛋白质检测仪、光合速测仪等先进设备。——师资队伍本系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博士7人,硕士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科研水平近10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科委、林业部、省科委、省教委及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2项,厅(地)级奖38项。在《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林业科学》、《遗传学报》、《园艺学报》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共计280余篇。出版《种苗学》、《经济林培育学》等专著及教材30余部。 ——教学水平本系共承担院(校)内外课程30余门,共获教学成果奖10余项。本科生、研究生、函授生、推广硕士教育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丰富的理论、实践教学经验。为全省唯一一个具有培养林学专业高等人才的学科。共培养本专科生近万人。校内教学基地40亩,校外固定基地5处。学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学术交流与合作近几年来,先后派多名教师去美国、法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国家进行研修或合作研究。1名教师成为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同时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山东省林科院等单位进行了联合科研攻关,并外聘教授5名,联合培养研究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历史沿革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起步于1989年,1990年经山东省教委批准创建了水土保持专业,1991年开始招收水土保持专科,199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招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2000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同时,于2004年开始与森林培育学科合作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专业特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多学科结合的交叉性学科,属农学门类中的环境生态类专业,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三个环境生态类专业之一,与国家环境建设、生态安全和国土资源保护密切相关。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水保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保、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植物学、测量与遥感技术、工程制图、土壤学、环境科学概论、水文学与水资源、水力学、土壤侵蚀原理、林业生态工程学、水土保持工程学、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水土保持规划学、水土保持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土保持信息技术、流域管理学、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防治、监测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教师8人,博士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其中45岁以下且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75%以上;教授占25%,副教授63%,讲师12%。具有学历高年青化、活力强、潜力大的师资队伍优势。另外从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院聘请5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作为学科兼职教授。——教学水平本专业共承担院(校)内外课程20余门本科生、研究生、推广硕士教育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丰富的理论、实践教学经验。是我国华东地区和淮河流域唯一一个具有培养水土保持专业高等人才的学科。至2005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8人,本科生300余人,专科生180人;历届本科生考研率在55%以上,位居全国同类学科的领先水平;学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科研水平本专业紧密结合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领域开展研究,现承担国家林业部、水利部、省科技厅、中国博士后基金、校博士基金、市科技局及横向研究课题项目20余项。已形成流域治理与信息技术、植被重建与生态修复、流域水文与水资源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近10年来,该专业获得省科技进步奖3项,市科技进步奖3项;在《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水土保持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农业工程学报》、《水利学报》、《山地学报》、《植物生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等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6部,主编教材6部。在北方土石山区的植被重建与生态修复、库区水源林和旱地水保林的水文与生态生理特性、旱地水文水资源循环规律与集蓄利用以及黄河故道沙地治理等领域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验条件本专业设有水土保持林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设计2个实验室和1个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所,实验室面积 54m2 ;主要仪器设备有全自动微型气象站、CIRAS-2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植物冠层分析仪、露点水势仪、土壤水分测定仪、土壤渗透仪、数字化仪等。具有平邑县资邱乡、山西王家庄镇退耕还林科研示范点、泰安黄前流域、淄博市淄川区峨庄流域、肥城市潮泉镇、泰安下港乡马蹄峪小流域等实习与科研基地。同时,具有《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乙级资格证书》和《水土保持监测国家乙级资格证书》两个证书的资质条件。园林系 总论 :几年来,我们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深入探索新概念园林教学的模式,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更新,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传统教学任务的改革,技术类课程的调整,新兴学科的融入与实践,景观规划设计与理论的强化。二是教学方法的探讨,包括七个方面的工作--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应用复合式活页教材,注重技术知识的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构筑新的评价方法,建立研讨会计划,注重培养的阶段性与整体性之间的贯通。三是努力抓好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调整工作。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教学研究成果园林专业三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李鹏波、赵兰勇等)于2000年11月获山东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同时,2001年承担校级教学研究课题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综合改革的研究(陈东田、赵兰勇),目前,课题进展顺利。专业研究方向:一园林植物栽培及生理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花卉、观赏树木及草坪植物的繁殖及栽培理论与技术,以及抗性生理、花卉采后生理、花期调控等方面。关于该方向的研究工作,我们已经开展了多年,其中,切花植物引种选育及开发技术研究、切花种苗脱毒技术研究除选育出了一批优秀切花品种外,在切花的微体快繁、保护地栽培技术、鲜切花保鲜等方面,将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以取得更加重要的研究成果。预计今后几年,将先后承担省级课题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篇,获省级成果奖3项。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本研究方向以国际名花及中国传统观赏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手段,重点研究园林植物的观赏性状、适应性、抗逆性等的遗传物质基础、数量遗传规律及种质资源评价,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的利用,通过辐射、加倍、基因工程等方式培育新品种。通过本方向的研究,制定传统名花的育种策略、新方法、新手段,采用传统育种及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具有新的观赏性状、并具有高适应性、高抗逆性的新品种。预计今后几年,将先后承担省级课题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获省级成果奖2项。三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现代环境设计方法及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其主要特色是涉及面广、研究内容多、创新能力强,能及时为城市建设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预计今后几年,将先后承担省内横向课题5项,完成各类规划设计项目21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获市级成果奖5项。四现代景观设计及风景旅游区开发规划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景观建筑学、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旅游学、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规划、旅游度假地及旅游开发区、高科技园区等规划理论、方法、技术及工程设计。主要特色是涉及面广、研究内容多、创新能力强,能及时为城市建设和风景旅游区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预计今后几年,将先后承担国家及山东省20余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承担国家及省内课题研究5项,先后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篇,参编教材2部,获山东省级优秀勘察设计成果三等奖5项。五CAD工程及现代景观技术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CAD工程及相关现代景观技术,已进行了多年研究,并取得了Autodesk公司的授权和认证,主要特色是应用性强、创新能力强,能及时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指导。预计今后几年,将先后承担山东省10余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承担省内课题研究2项,先后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参编教材1部。人才培养方案: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园林公司、花卉企业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管理及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计算机、外语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的技术;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三、学制与学位1.学制:学制4年2.学位:农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生物学、林学、建筑学。2.主要课程:生态学、观赏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园林史、设计初步(包括形态构成与表现技法)、环境艺术学、植物造景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理论。五、学时、学分总体安排1.课程学时、学分①课程总学时2700学时,总学分185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150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②必修课学时、学分:必修课共计1998学时,111学分,占总学分74%。③选修课学时、学分:选修课共计702学时,39学分,占总学分26%。2.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共计35学分)①基础实践(8学分)(1)军事理论及训练1周,计1学分;(2)生产或公益劳动1周,计1学分;(3)体育俱乐部训练课2学分;(4)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两课)4学分。②专业实践(12学分)(1)美术实习2周,计1学分;第二学期。(2)园林植物分类学实习1周,计1学分;第二学期。(3)测量学实习1周,计1学分;第三学期。(4)普通生态学实习5周,计5学分;第三学期。(5)园林树木学实习1周,计1学分;第四学期。(6)花卉学实习1周,计1学分;第六学期。(7)园林种苗学实习5周,计5学分;第六学期。(8)园林综合教学实习6周(含园林建筑、工程、规划设计),计6学分;第七学期。③综合实践(15学分)(1)毕业及生产实习,计10分;(2)毕业论文(设计),计5分六、教学进程表 (点击查看) 园林本科专业必修课教学进程表 园林本科专业选修课教学进程表 园林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计划进程表 园林本科专业计算机模块课程教学进程表七、毕业标准与要求 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85学分。 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蚕学系 历史沿革蚕学专业始建于 1906 年的山东高等农林学堂,是当时仅有的农林蚕三个专业之一,招收本科生至解放前,之后停办。 1972 年恢复招生,隶属山东农学院蚕学系, 1979 年调整为林学系蚕桑专业, 1995 年调整为林学院蚕学系。 1995 年获 “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6 年、 2002 年列为山东农业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近百年来,蚕学专业为我国蚕丝业输送了大批的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人才不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更以操作能力强、适应性强而著称,一直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恢复招生以来,本专业共培 养 博士生 7 人,硕士生 52 人,农业推广硕士 22 人,本科生 1200 余人,本、专科函授生 1000 余人,为蚕桑生产部门培养技术人员 2000 余人,目前是全国同类专业中招收本科生最多的专业点之一。目前在校博士生 6 人,硕士生 26 人,本科生 180 人。目前,本专业在蚕病发生流行规律与防治技术、家蚕食性生理与人工饲料养蚕实用化、速生丰产省力化蚕桑综合技术研究、生物制药和桑树转基因技术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山东农业工程学报招聘

一般如果到了校样阶段就相当于已经接收了,只是在最后排版了。基本不会被拒了。除非编辑心情超级差。。。。。望采纳,谢谢

不用,这个没有硬性要求。第一作者只能是一人,即其一。至于第一作者应是导师或者学生,每个学校的要求可能不一样,有的学校也可能不作要求。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发表的论文,前2篇一定是导师为第一作者。为了对论文负责,学生为第一作者的,导师要为通讯作者。这些并不是硬性规定的,各校具体操作可能会不同的。

山东农业工程学报招聘信息

2022年3月17日9:00;3月31日17:00。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请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人事招聘管理信息系统”报名应聘。应聘人员首次使用招聘系统需注册新用户,填写注册信息时要真实、完整、准确。注册成功后可在“人事招聘管理信息系统”中查看招聘岗位并报名应聘。报名成功后,请务必及时关注“人事招聘管理信息系统”,以免错过通知。每人限报一个岗位,兼报者取消应聘资格,2022年3月31日17:00后,尚未初审或者初审未通过的,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不能再修改、补充报名信息。初审时间:2022年3月18日9:00;4月1日24:00学校依据应聘人员的报名信息进行资格初审,资格初审结果通过“人事招聘管理信息系统”通知。

综合性大学的学报Q--综合性生物科学 1、生态学报 2、应用生态学报 3、生物多样性 4、生物工程学报 5、遗传 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7、微生物学报 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9、水生生物学报 10、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1、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2、生态学杂志 13、微生物学通报 14、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5、生物物理学报 16、古脊椎动物学报 17、古生物学报 18、微体古生物学报 19、生物数学学报 20、生物技术 21、生命的化学 22、实验生物学报(改名为: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3、生物技术通报 24、生命科学 25、生物学通报 Q94--植物学 1、植物生态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西北植物学报 4、植物分类学报 5、云南植物研究 6、植物学通报 7、武汉植物学研究 8、菌物学报 9、植物研究 10、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1、广西植物 Q95/96--动物学/昆虫学类 1、动物学报 2、昆虫学报 3、动物学研究 4、动物分类学报 5、兽类学报 6、动物学杂志 7、昆虫知识 8、昆虫分类学报 9、人类学学报 10、四川动物 下面还有一些是农业和食品的看能不能靠上第六编 农业科学S--综合性农业科学 1、中国农业科学 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华北农学报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6、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3、西南农业学报 14、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6、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安徽农业科学 18、上海农业学报 19、中国农学通报 20、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西北农业学报 22、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江苏农业科学 25、江苏农业学报 26、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浙江农业学报 29、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广东农业科学 31、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湖北农业科学 33、新疆农业科学 34、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6、贵州农业科学 37、河南农业科学 38、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 1、土壤学报 2、水土保持学报 3、土壤 4、土壤通报 5、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水土保持通报 7、水土保持研究 8、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9、生态环境 10、中国水土保持 11、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农业工程 1、农业工程学报 2、灌溉排水学报 3、农业机械学报 4、节水灌溉 5、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农机化研究 8、中国农机化 S3,5--农学、农作物 S4--植物保护 1、植物病理学报 2、中国生物防治 3、植物保护学报 4、植物保护 5、农药 6、昆虫天敌(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7、植物检疫 8、中国植保导刊 S6--园艺 1、园艺学报 2、果树学报 3、中国蔬菜 4、北方园艺 5、食用菌学报 6、中国果树 7、中国食用菌 8、中国南方果树 S7--林业 1、林业科学 2、林业科学研究 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4、 福建林学院学报 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6、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7、浙江林学院学报 8、西北林学院学报 9、世界林业研究 10、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11、竹子研究汇刊 12、中国森林病虫 13、林业资源管理 14、浙江林业科技 15、林业实用技术 S8--畜牧、动物医学 1、畜牧兽医学报 2、中国兽医学报 3、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4、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中国兽医科学) 5、中国兽医杂志 6、草业学报 7、中国草地(改名为:中国草地学报) 8、草地学报 9、动物营养学报 10、蚕业科学 11、黑龙江畜牧兽医 12、草业科学 13、中国家禽 14、动物医学进展 15、中国饲料 16、畜牧与兽医 17、饲料工业 18、中国畜牧杂志 19、饲料研究 20、中国畜牧兽医 S9--水产、渔业TS2--食品工业 1、食品科学 2、食品与发酵工业 3、食品工业科技 4、中国油脂 5、中国粮油学报 6、食品科技 7、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8、中国乳品工业 9、食品工业 10、茶叶科学 11、食品与机械 12、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中国调味品 14、粮食与油脂 15、粮食与饲料工业 16、中国食品添加剂 17、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改名为:粮油加工) 18、中国食品学报 19、中国酿造 20、食品研究与开发

山东农业工程学报招聘要求

林学系——历史沿革林学是百年农大建校之初的三个专业之一。一个世纪以来,林学系为国家林业高等教育和林业科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几代人的奋斗, 特别是近几十年, 在以梁玉堂、龙庄如和许慕农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林学家的不懈努力下, 林学系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在以山东省为中心的区域林业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科建设本系设有“森林培育”博士点、同时拥有林学一级硕士点,下设“森林培育”和“林木遗传育种”两个硕士点,有林学和林学师范两个本科专业。现有生态与环境工程实验室,林木栽培生理研究室,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林木种质资源研究室,拥有压力室、PCR仪、蛋白质检测仪、光合速测仪等先进设备。——师资队伍本系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博士7人,硕士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科研水平近10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科委、林业部、省科委、省教委及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2项,厅(地)级奖38项。在《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林业科学》、《遗传学报》、《园艺学报》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共计280余篇。出版《种苗学》、《经济林培育学》等专著及教材30余部。 ——教学水平本系共承担院(校)内外课程30余门,共获教学成果奖10余项。本科生、研究生、函授生、推广硕士教育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丰富的理论、实践教学经验。为全省唯一一个具有培养林学专业高等人才的学科。共培养本专科生近万人。校内教学基地40亩,校外固定基地5处。学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学术交流与合作近几年来,先后派多名教师去美国、法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国家进行研修或合作研究。1名教师成为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同时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山东省林科院等单位进行了联合科研攻关,并外聘教授5名,联合培养研究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历史沿革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起步于1989年,1990年经山东省教委批准创建了水土保持专业,1991年开始招收水土保持专科,199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招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2000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同时,于2004年开始与森林培育学科合作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专业特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多学科结合的交叉性学科,属农学门类中的环境生态类专业,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三个环境生态类专业之一,与国家环境建设、生态安全和国土资源保护密切相关。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水保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保、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植物学、测量与遥感技术、工程制图、土壤学、环境科学概论、水文学与水资源、水力学、土壤侵蚀原理、林业生态工程学、水土保持工程学、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水土保持规划学、水土保持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土保持信息技术、流域管理学、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防治、监测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教师8人,博士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其中45岁以下且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75%以上;教授占25%,副教授63%,讲师12%。具有学历高年青化、活力强、潜力大的师资队伍优势。另外从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院聘请5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作为学科兼职教授。——教学水平本专业共承担院(校)内外课程20余门本科生、研究生、推广硕士教育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丰富的理论、实践教学经验。是我国华东地区和淮河流域唯一一个具有培养水土保持专业高等人才的学科。至2005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8人,本科生300余人,专科生180人;历届本科生考研率在55%以上,位居全国同类学科的领先水平;学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科研水平本专业紧密结合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领域开展研究,现承担国家林业部、水利部、省科技厅、中国博士后基金、校博士基金、市科技局及横向研究课题项目20余项。已形成流域治理与信息技术、植被重建与生态修复、流域水文与水资源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近10年来,该专业获得省科技进步奖3项,市科技进步奖3项;在《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水土保持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农业工程学报》、《水利学报》、《山地学报》、《植物生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等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6部,主编教材6部。在北方土石山区的植被重建与生态修复、库区水源林和旱地水保林的水文与生态生理特性、旱地水文水资源循环规律与集蓄利用以及黄河故道沙地治理等领域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验条件本专业设有水土保持林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设计2个实验室和1个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所,实验室面积 54m2 ;主要仪器设备有全自动微型气象站、CIRAS-2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植物冠层分析仪、露点水势仪、土壤水分测定仪、土壤渗透仪、数字化仪等。具有平邑县资邱乡、山西王家庄镇退耕还林科研示范点、泰安黄前流域、淄博市淄川区峨庄流域、肥城市潮泉镇、泰安下港乡马蹄峪小流域等实习与科研基地。同时,具有《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乙级资格证书》和《水土保持监测国家乙级资格证书》两个证书的资质条件。园林系 总论 :几年来,我们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深入探索新概念园林教学的模式,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更新,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传统教学任务的改革,技术类课程的调整,新兴学科的融入与实践,景观规划设计与理论的强化。二是教学方法的探讨,包括七个方面的工作--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应用复合式活页教材,注重技术知识的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构筑新的评价方法,建立研讨会计划,注重培养的阶段性与整体性之间的贯通。三是努力抓好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调整工作。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教学研究成果园林专业三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李鹏波、赵兰勇等)于2000年11月获山东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同时,2001年承担校级教学研究课题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综合改革的研究(陈东田、赵兰勇),目前,课题进展顺利。专业研究方向:一园林植物栽培及生理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花卉、观赏树木及草坪植物的繁殖及栽培理论与技术,以及抗性生理、花卉采后生理、花期调控等方面。关于该方向的研究工作,我们已经开展了多年,其中,切花植物引种选育及开发技术研究、切花种苗脱毒技术研究除选育出了一批优秀切花品种外,在切花的微体快繁、保护地栽培技术、鲜切花保鲜等方面,将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以取得更加重要的研究成果。预计今后几年,将先后承担省级课题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篇,获省级成果奖3项。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本研究方向以国际名花及中国传统观赏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手段,重点研究园林植物的观赏性状、适应性、抗逆性等的遗传物质基础、数量遗传规律及种质资源评价,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的利用,通过辐射、加倍、基因工程等方式培育新品种。通过本方向的研究,制定传统名花的育种策略、新方法、新手段,采用传统育种及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具有新的观赏性状、并具有高适应性、高抗逆性的新品种。预计今后几年,将先后承担省级课题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获省级成果奖2项。三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现代环境设计方法及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其主要特色是涉及面广、研究内容多、创新能力强,能及时为城市建设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预计今后几年,将先后承担省内横向课题5项,完成各类规划设计项目21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获市级成果奖5项。四现代景观设计及风景旅游区开发规划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景观建筑学、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旅游学、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规划、旅游度假地及旅游开发区、高科技园区等规划理论、方法、技术及工程设计。主要特色是涉及面广、研究内容多、创新能力强,能及时为城市建设和风景旅游区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预计今后几年,将先后承担国家及山东省20余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承担国家及省内课题研究5项,先后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篇,参编教材2部,获山东省级优秀勘察设计成果三等奖5项。五CAD工程及现代景观技术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CAD工程及相关现代景观技术,已进行了多年研究,并取得了Autodesk公司的授权和认证,主要特色是应用性强、创新能力强,能及时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指导。预计今后几年,将先后承担山东省10余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承担省内课题研究2项,先后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参编教材1部。人才培养方案: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园林公司、花卉企业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管理及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计算机、外语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的技术;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三、学制与学位1.学制:学制4年2.学位:农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生物学、林学、建筑学。2.主要课程:生态学、观赏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园林史、设计初步(包括形态构成与表现技法)、环境艺术学、植物造景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理论。五、学时、学分总体安排1.课程学时、学分①课程总学时2700学时,总学分185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150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②必修课学时、学分:必修课共计1998学时,111学分,占总学分74%。③选修课学时、学分:选修课共计702学时,39学分,占总学分26%。2.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共计35学分)①基础实践(8学分)(1)军事理论及训练1周,计1学分;(2)生产或公益劳动1周,计1学分;(3)体育俱乐部训练课2学分;(4)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两课)4学分。②专业实践(12学分)(1)美术实习2周,计1学分;第二学期。(2)园林植物分类学实习1周,计1学分;第二学期。(3)测量学实习1周,计1学分;第三学期。(4)普通生态学实习5周,计5学分;第三学期。(5)园林树木学实习1周,计1学分;第四学期。(6)花卉学实习1周,计1学分;第六学期。(7)园林种苗学实习5周,计5学分;第六学期。(8)园林综合教学实习6周(含园林建筑、工程、规划设计),计6学分;第七学期。③综合实践(15学分)(1)毕业及生产实习,计10分;(2)毕业论文(设计),计5分六、教学进程表 (点击查看) 园林本科专业必修课教学进程表 园林本科专业选修课教学进程表 园林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计划进程表 园林本科专业计算机模块课程教学进程表七、毕业标准与要求 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85学分。 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蚕学系 历史沿革蚕学专业始建于 1906 年的山东高等农林学堂,是当时仅有的农林蚕三个专业之一,招收本科生至解放前,之后停办。 1972 年恢复招生,隶属山东农学院蚕学系, 1979 年调整为林学系蚕桑专业, 1995 年调整为林学院蚕学系。 1995 年获 “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6 年、 2002 年列为山东农业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近百年来,蚕学专业为我国蚕丝业输送了大批的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人才不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更以操作能力强、适应性强而著称,一直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恢复招生以来,本专业共培 养 博士生 7 人,硕士生 52 人,农业推广硕士 22 人,本科生 1200 余人,本、专科函授生 1000 余人,为蚕桑生产部门培养技术人员 2000 余人,目前是全国同类专业中招收本科生最多的专业点之一。目前在校博士生 6 人,硕士生 26 人,本科生 180 人。目前,本专业在蚕病发生流行规律与防治技术、家蚕食性生理与人工饲料养蚕实用化、速生丰产省力化蚕桑综合技术研究、生物制药和桑树转基因技术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中国农学通报》和《农学学报》都是农业综合类中文科技核心期刊,投稿到刊出一般半年左右,流程规范,学术影响逐年提升,是发文的较好选择

山东农业杂志社招聘

您好,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符合岗位需求的应聘人员按要求如实填写应聘材料,以附件形式发送至各二级招聘单位电子信箱(详见附件1)。邮件主题为“应聘岗位+应聘专业+姓名”(如:教师1作物学专业张三),邮件附件大小不得超过5M。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报名时间:自信息发布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详情咨询:2020年山东农业大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27人)

山东农业大学人事处。可以山东农业大学人事处看招聘公告,有招聘信息就是有人事需求的,建议持续关注防止漏掉信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