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赣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赣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格式

毕业论文要求及其书写格式 1、毕业论文是每位学生四年大学学习成绩的体现,同时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 因此,各位指导教师和学生要引起高度重视。 要彻底改变以前那种只有少数人参加答辩,其余的论文全部通过的局面。 此次我系所有的95年级学生都要参加答辩,对于答辩效果差的要重新答辩,以致于延迟毕业。 2、系里不定期将抽查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度和教师指导情况并通报全系。 3、每位学生要独立完成论文,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论文题目的, 要求每个学生要完成一部分,否则不予通过。 4、论文最后上交日期为:6月18日。无特殊理由,延迟上交者,不予以答辩,一切责任自负。 5、上交毕业论文时,要上交存放有论文涉及到的软件、文档、图片等一切和论文有关文件的 磁盘和论文文档(格式见后),系里在论文答辩后,在公布最后成绩前要指派专人检查这些文档、 有关的程序等。有出入或信息不全的要在最后的成绩中适当扣除。 6、论文答辩日期:1999年6月21日-6月25日,具体时间和答辩顺序另定。 7、论文书写格式。 论文全部要采用word 7来书写,文件名统一为“report95�0�7 �0�7 doc”,其中�0�7 �0�7 代表自己的学号。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 论文首页格式如图所示: 其中学位论文题目用黑体二号字,其余用宋体四号字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 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 学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计算机系 本科生学号: 学位论文题目 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 本科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位评定委员会 年月 摘要(粗宋体居中四号字) (空一行) 摘要内容(宋体5号左对齐) 空一行) 关键词:词1、词2 目录: 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格式如下: 计算机概论…1 1 计算机产生……1 2 计算机的发展…2 3 计算机中的进制 …3 一 二进制表示法…3 第二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6 其中:“章”部分使用宋粗体四号字;“节”部分采用宋体5号字 引言(或序言)(宋体5号字b5排版):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要求采用宋体5号字b5排版。每页36行,每行32个字。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 论文装订后尺寸为标准b5复印纸的尺寸。页眉部分奇数页使用“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 学士学位论文”,偶数页使用论文题目的名称。 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 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 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论文字数控制在1万字至3万字之间。 宋体3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1 宋体4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粗宋体5号字左起 正文部分宋体5号字,语言要简练,不能有错字、别字。也不能有错误的观点。 参考文献: 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 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论文打印日期: 系里提供打印机供学生集中打印论文。打印日期6月14日�0�6 6月18日 计算机科学系 1999年6月 毕业论文规范写作问答

这个每个学校应该有自己的要求吧,像我们学校就改来改去。 1、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毕业论文中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论文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3、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4、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5、论文格式的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图、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页码,下面居中。 7、论文打印纸张规格:A4 210×297毫米。 8、在文件选项下的页面设置选项中,“字符数/行数”选使用默认字符数;页边距设为 上:3厘米;下:5厘米;左:8厘米;右:8厘米;装订线: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页眉:8厘米;页脚8厘米。 9、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选0厘米,“间距”选0磅,“行距”选5倍,“特殊格式”选(无),“调整右缩进”选项为空,“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格线”选项为空。

你可以问下你得老师呀。。呵呵

赣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主要内容与基本格式要求题目题目应该简短、明确,要有概括性,让人看后能大致了解文章的确切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题目的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中外文摘要摘要也称内容提要,应当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应反映整个论文的精华。中文摘要约300字左右为宜,同时要求写出250个实词左右的外文摘要。摘要应写得扼要、准确,一般在毕业论文全文完成后再写摘要。在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达,每项内容均不宜展开论证。(2)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3)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是摘要的重点内容,在文字上用量较多,以加深读者的印象。(4)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雷同。(5)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行文活泼,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采,以唤起读者对全文的阅读的兴趣。目录论文编写完成后,为了醒目和便于读者阅读,可为论文编写一个目录。目录可分章节,每一章节之后应编写页码。前言前言是全篇论文的开场白。它包括:(1)选题的缘由。(2)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的评述。(3)说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手段、方法。(4)概括成果及意义。作为摘要和前言,虽然所定的内容大体相同,但仍有很大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摘要一般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前言则可以稍微具体些;摘要的某些内容,如结论意见,可以作为笼统的表达,而前言中所有的内容则必须明确表达;摘要不写选题的缘由,前言则明确反映;在文字量上前言总是多于摘要。正文正文是作者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较多篇幅。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结果和意义的阐明;理论论证,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等等。根据课题的性质,论文正文允许包括上述部分内容。正文的写作要求:(1)理论分析部分应写明所作的假设及其合理性,所用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哪些是别人用过的,哪些是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这部分所占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字概略表达。(2)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分别用以下几种方法说明。用实验方法研究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用的装置、仪器、原材料的性能是否标准,并应对所有装置、仪器、原材料做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或操作方法,力求叙述得简明扼要,对人所共知的或细节性的内容不必详述。用理论推导的手段和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这方面内容一定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习惯与程序。换言之,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以论点为中枢,组织成完整而严谨的内容整体。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调查目标、对象、范围、时间、地点、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等,这些内容与研究的最终结果有关系,但不是结果本身,所以,一定要简述。但对调查所提供的样本、数据、新的发现等则应详细说明,这是结论产生的依据。若写得抽象、简单、结论就立之不牢,分析就难以置信,写作中应特别予以重视。结论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以及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它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和主张,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一般写得概括、篇幅较短。撰写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结果要简单、明确。在措辞上应严密,容易被人领会。(2)结果应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属于前人和他人已有过的结论可不提。(3)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研究的成果,切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因为对科学问题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注释如有引用他人成果的,一定要有注释。不管在论文的哪一部分,采用到前人的观点、方法、结论、成果时,都必须注明其来源。如不这样做,就有抄袭、剽窃、侵权之嫌。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与附录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及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引用参考文献时,必须注意写法的规范性。此外,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如果论文中引用的符号较多,为了节省论文的篇幅,并且便于读者查对,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谢辞谢辞是在论文的结尾处,以简短文字,对课题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曾给予支持的人员,如指导老师及其他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毕业论文要求及其书写格式 1、毕业论文是每位学生四年大学学习成绩的体现,同时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 因此,各位指导教师和学生要引起高度重视。 要彻底改变以前那种只有少数人参加答辩,其余的论文全部通过的局面。 此次我系所有的95年级学生都要参加答辩,对于答辩效果差的要重新答辩,以致于延迟毕业。 2、系里不定期将抽查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度和教师指导情况并通报全系。 3、每位学生要独立完成论文,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论文题目的, 要求每个学生要完成一部分,否则不予通过。 4、论文最后上交日期为:6月18日。无特殊理由,延迟上交者,不予以答辩,一切责任自负。 5、上交毕业论文时,要上交存放有论文涉及到的软件、文档、图片等一切和论文有关文件的 磁盘和论文文档(格式见后),系里在论文答辩后,在公布最后成绩前要指派专人检查这些文档、 有关的程序等。有出入或信息不全的要在最后的成绩中适当扣除。 6、论文答辩日期:1999年6月21日-6月25日,具体时间和答辩顺序另定。 7、论文书写格式。 论文全部要采用word 7来书写,文件名统一为“report95�0�7 �0�7 doc”,其中�0�7 �0�7 代表自己的学号。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 论文首页格式如图所示: 其中学位论文题目用黑体二号字,其余用宋体四号字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 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 学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计算机系 本科生学号: 学位论文题目 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 本科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位评定委员会 年月 摘要(粗宋体居中四号字) (空一行) 摘要内容(宋体5号左对齐) 空一行) 关键词:词1、词2 目录: 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格式如下: 计算机概论…1 1 计算机产生……1 2 计算机的发展…2 3 计算机中的进制 …3 一 二进制表示法…3 第二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6 其中:“章”部分使用宋粗体四号字;“节”部分采用宋体5号字 引言(或序言)(宋体5号字b5排版):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要求采用宋体5号字b5排版。每页36行,每行32个字。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 论文装订后尺寸为标准b5复印纸的尺寸。页眉部分奇数页使用“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 学士学位论文”,偶数页使用论文题目的名称。 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 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 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论文字数控制在1万字至3万字之间。 宋体3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1 宋体4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粗宋体5号字左起 正文部分宋体5号字,语言要简练,不能有错字、别字。也不能有错误的观点。 参考文献: 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 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论文打印日期: 系里提供打印机供学生集中打印论文。打印日期6月14日�0�6 6月18日 计算机科学系 1999年6月 毕业论文规范写作问答

这个是要看学校的要求来的 。每个学校都是不一样的,还有就是要把自己的文章写好。

赣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

那个登陆学校的里的教务管理系统,然后输入学号和密码,就可以查到了~不过那上面只能查到一些公共课的考试吧~具体可以问老师,老师会不会说就看他的心情喽~~

赣南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原名政治教育系,创办于1983年,曾易名为经济与法律系、政治与历史系,2003年学院进行系部调整,改为政治与法律系,2006年更名为政治与法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隶属于政治与法律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公共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和法律事务、公共事务管理两个专科专业。现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点。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江西省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900余人。 我院(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法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等六个教研室。我院资料室藏书丰富,拥有相关学科教学科研所需的图书19000余册。我院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齐全,拥有模拟法庭实训室等教学设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承担了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 我院现有专兼职教师7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1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1人, 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和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0人。  我院以服务基础教育和社会急需人才培养为宗旨,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改善师资队伍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为龙头,以优化课程体院为重点,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教学实践环节,先后在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赣州市人民检察院、江西省赣州监狱、章贡区人民法院、章贡区人民检察院、南芳律师事务所、海融律师事务所、赣州市行政审批中心、章贡区东外街道办事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地设立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所培养的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专业介绍编辑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多学科基本理论,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标准修业年限四年,弹性学制3-6年。在校期间学生必须至少修读5学分。修满相关课程学分且符合《赣南师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可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 1、大学通修课程: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大学英语等 2、专业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逻辑学、法学基础理论、政治学、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现代社会学、行政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等。 3、专业指定选修课:社会调查的理论与实践、毕业论文写作、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现代西方哲学、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师口语与书法、教育统计与测量、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英语等。 4、专业任选课程:管理学、民法学、高等数学、刑法学、美学、经济法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民事诉讼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刑事诉讼法、西方政治思想史、行政法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法律实务、西方文化概论、国际私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   5、公共选修课课程:文科数学、大学语文、公共艺术与公共美术等。 6、实践教学环节:军事教育、入学教育、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专业见习、微机教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教育以及课程实验等。 法学专业(本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具有法律人品格和法律专业技能,能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标准修业年限四年,弹性学制3-6年。在校期间学生必须至少修读163学分。修满相关课程学分且符合《赣南师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可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 1、大学通修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大学英语等。 2、专业必修课程:宪法学、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史、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等。 3、专业指定选修课:专业英语、逻辑学、婚姻家庭法、合同法、公司法、WTO与政府法制、法律实务、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司法口才学等。 4、专业任意选修课程:金融法、外国民商法、犯罪心理学、外国法制史、房地产交易法、证券法、港澳台民商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环境法、保险法、证据学、票据法、中国法律思想史、海商法、担保法、仲裁法、组织法、税法、侵权行为法、国际民事诉讼法与商事仲裁、会计法、乡土法治化研究、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国涉外贸易法等。   5、公共选修课课程:文科数学、人文自然科学、大学语文、公共音乐与公共美术等。 6、实践教学环节:军事教育、入学教育、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教育以及课程实验等。 公共管理专业(本科) 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能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等部门、机构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标准修业年限4年,弹性学制3--6年。在校期间学生至少必须修满175学分,修满相关课程学分且符合《赣南师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可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 1、大学通修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大学英语等。 2、专业必修课程:西方管理思想史、行政法学、社会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管理、政治学原理、政府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家公务员管理、市政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管理定量分析、管理信息系统、行政伦理学、绩效管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管理文秘、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3、专业指定选修课: 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统计学、公共财务、领导科学与艺术、文书与档案管理、社会工作导论、经济法学、社交礼仪、成本管理、企业管理等。 4、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市场营销、MBA管理、商务谈判学、运筹学、社会管理与服务、公共关系、公共项目评估、办公自动化、中外社区管理比较研究、证券市场管理等。 5、公共选修课课程:人文自然科学、大学语文、公共音乐与公共美术等。 6、实践教学环节:军事教育、入学教育、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教育以及课程实验等 法律事务专业(专科)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具备法律基础理论和实务能力,适宜在企事业单位、各类经济组织从事法律咨询、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标准修业年限3年。 课程设置: 1、大学通修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大学英语等。 2、专业必修课程:法学基础理论、民法学、商法学、刑法、行政法、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律师实务、涉外贸易、涉外投资、涉外保险、涉外税收、涉外诉讼与仲裁、涉外金融、报关实务、涉外企业法律制度、司法文书写作等。 3、公共选修课课程:文科数学、人文自然科学、大学语文、公共音乐与公共美术。 4、实践教学环节:军事教育、入学教育、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教育以及课程实验等。TOP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专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现代公共管理的方法、技术和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政府机构、非政府的公共组织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决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党政机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社区管理部门、物业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宣传及政策分析工作的专门人才。标准修业年限3年。 课程设置: 1、大学通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列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 2、专业必修课:高等数学、应用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导论、行政管理学、社区管理概论、市政学、公共部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公共政策学、社会工作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绩效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法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等。 3、专业选修课:经济法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基础会计学、公共关系学、领导科学、档案学、企业管理概论、西方经济学等。 4、公共选修课:人文自然科学、大学语文,其他课程任选,公共选修课不少于3门。 5、实践教学环节:入学教育,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教育及课程实验等。 我转载的,望对你有帮助。

赣南师范大学论文格式

1 、承传与择取:面对传统的两类中国知识分子 《鲁迅研究月刊》 1994 年 1 期(独立)2 、物态化与意志化的消长 《学习与探索》 1994 年第 1 期(独立)3 、老舍与中国生存文化的现代化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1994 年第 1 期(独立)4 、“何其芳特征”与东方色彩 《东方丛刊》 1994 年第 1 辑(独立)5 、协畅与拗峭:中国现代新诗的音韵特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4 年第 2 期(独立)6 、卞之琳与后期象征主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4 年第 2 期(独立)7 、论中国现代新诗的歌谣化运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4 年 3 期(独立)8 、中国诗文化的自由形态与自觉形态《郭沫若学刊》 1994 年第 3 期(独立)9 、物态化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文化取向《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4 年第 3 期(独立)10 、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江海学刊》 1994 年第 4 期(独立)11 、论戴望舒与中西诗歌文化 《中州学刊》 1994 年第 5 期(独立)12 、论中国现代新诗艺术自觉的传统渊源 《文艺研究》 1994 年第 5 期(独立)13 、走向文化时代的诗歌与诗学 《青年思想家》 1994 年第 5 、 6 期(独立)14 、十五年来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之断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5 年第 1 期(独立)15 、胡适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新论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5 年第 1 期(独立)16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郭沫若研究 《郭沫若学刊》 1995 年第 1 期(独立)17 、传统心理结构的自我拆解 《贵州社会科学》 1995 年第 2 期(独立)18 、宋诗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反传统趋向《海南师院学报》 1995 年第 2 期(独立)19 、本体的召唤: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东方丛刊》 1995 年第 2 辑(独立)20 、现代四川文学研究的地域文化视野——中国现代文学与巴蜀文化之一 《宁德师专学报》 1995 年第 2 期(独立)21 、火辣辣的川妹子:一个典型的巴蜀意象——四川现代文学与巴蜀文学之二 《宁德师专学报》 1995 年第 3 期 (独立)22 、鸦片·茶馆·川味——四川现代文学与巴蜀文化之三 《宁德师专学报》 1995 年第 4 期(独立)23 、论现代巴蜀文学的生态背景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5 年第 3 期(独立)24 、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的难题与选择 《海南师院学报》 1995 年第 4 期(独立)25 、巴蜀文化的二十世纪体验者 《郭沫若学刊》 1996 年第 1 、 2 期(独立)26 、传统:误读中的生长 《诗探索》 1996 年第 1 期(独立)27 、从移民到漂泊——现代四川文学与巴蜀文化之四 《宁德师专学报》 1996 年第 1 期(独立)28 、巴蜀派、农民派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四川文学与巴蜀文化之五 《宁德师专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29 、中国 / 西方: 20 世纪中国诗歌的难题与选择《三峡学刊》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0 、论现代四川文学“洄水沱”景观的地域文化内涵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1 、多重文化的冲撞和交融——论现代外省作家的入蜀现象 《贵州社会科学》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2 、重审中国新诗发展的启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3 、巴蜀调笑传统与现代四川文学的幽默趣尚《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4 、盆地文明·天府文明·内陆腹地文明——论现代四川文学的文化背景 《社会科学研究》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5 、锻造文学的筋骨 《渝州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6 、“辨 / 忘”模式与中国新诗文法追求的民族特色 《东方丛刊》 1996 年第 2 辑(独立)37 、穆旦研究评述 《诗探索》 1996 年第 4 期(独立)38 、研讨现代作家与乡土文化的两个问题 《郭沫若学刊》 1996 年第 4 期(独立)39 、王富仁与中国 20 世纪晚期的启蒙文化思潮 《当代作家评论》 1997 年 4 期(独立)40 、论穆旦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 《文学评论》 1997 年 5 期(独立)41 、鲁迅旧诗新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7 年 2 期(独立)42 、中西交融的理想与现实 《江海学刊》 1997 年 2 期 (独立)43 、马克思主义文艺的输入与中国文学批评范畴论的确立 《中州学刊》 1997 年 1 期(第一)44 、地方志—龙门阵文化与四川现代文学的写实取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7 年 2 期 (独立)45、 鲁迅、梁实秋论争新议 《赣南师院学报》 1997 年 1 期(独立)46、“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年 6 期(独立)47、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的新开拓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8 年 2 期(独立)48、 从童真到“莽汉”的艺术史价值 《贵州社会科学》 1998 年 5 期 (独立)49、 作为马克思主义批评群体的创造社 《郭沫若学刊》 1998 年 2 期(第一)50、 来自巴蜀的反叛与先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 2 期 (独立)51、 青春的诗情与年轻的文化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 4 期 (独立)52、艾青:中国传统的“弃儿”与叛逆 《东方丛刊》 1998 年 2 期 (独立)53、 田间新论 《赣南师院学报》 1998 年 2 期(独立)54、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人大复印资料 文艺理论》 155、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新华文摘》 256、鲁迅人生体验中的《故事新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357、对于“后新诗潮”的多种阐释 《天津社会科学》 358、巴蜀文化的阐扬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责任 《社会科学研究》 359、诗人穆旦的痛苦与中国读者的财富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 360、 后新诗潮:时间的延续与空间的定位 《淮北煤师学院学报》 361、巴渝文化与诗人傅天琳 《涪陵师专学报》 162、重庆文学、地域文学与文史学 《涪陵师专学报》 463、 历史的意义与学术的魅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64、 评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 《文学评论》 565、 寻找和建立中国新诗发展的内在“理念” 《海南师院学报》 366、 任洪渊与中国学院派诗人的选择 《西南师大学报》 267、 任洪渊与中国学院派诗人的选择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568、 无法圆满的悲剧 《西南师大学报》 569、 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的消长 《诗探索》 1-2 辑70、 现代文化的读本:中国新诗的几个文本 《名作欣赏》 271、 标准与尺度:关于中国新诗的总体评价 《学习与探索》 272、 文学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内在关系 《社会科学战线》 473、 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刍议 《荆州师院学报》 374 、穆旦研究:折射出现代中国诗学的艰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75 、 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解析吴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76 、“为人生”与新世纪鲁迅研究展望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1 年 4 期77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与 21 世纪中国文论建设的若干问题《涪陵师专学报》 478 、我们究竟有着怎样的“现代性”?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年 11 期79 、 2000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1 年 4 期80 、时空的自由与郭沫若的感受方式 《社会科学研究》 2002 年 2 期81 、中国“反现代性”思潮:世界意义的保守主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 年 2 期82 、 21 世纪郭沫若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郭沫若学刊》 2002 年 2 期83 、芜乱来自于真正的批评家的“缺席” 《诗刊》 2002 年 3 期84 、现代文化的读本:中国新诗的几个文本(连载二) 《名作欣赏》 2002 年 4 期(独立)85 、现代文化的读本:中国新诗的几个文本(连载三) 《名作欣赏》 2002 年 5 期(独立)86 、“重估现代性”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再认识 《文学评论》 2002 年 4 期87 、反现代性:从学衡派到“后现代” 《中州学刊》 2002 年 5 期88 、鲁迅旧诗新论 收入《鲁迅其书》,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2 年 标准与平台 《诗刊》 2003 年 2 期89 、《甲寅》月刊: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3 年 4 期90 、从进化论到地理学 (香港)《新亚论丛》 2003 年 1 期91 、西部的“空间”与东部的“时间” 《唐都学刊》 2003 年 1 期92 、文化反思时代的文体学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年 1 期93 、日本生存体验与清末“小说界革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年 6 期94 、“民族”与“革命”:日本之于中国的关键词《理论与创作》 2003 年 4 期95 、关于“世界”的学说 《徐州师大学报》 2003 年 4 期96 、 王富仁的“九十年代” 《中国文学研究》 2003 年 2 期(独立)97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年 1 期98 、历史的散失与当代的“新考据研究” 《学习与探索》 2004 年 1 期99 、日本生存的实感与中国诗歌的近代变革 《社会科学研究》 2004 年 1 期100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庆视野 《红岩》 2004 年 2 期101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年 3 期102 、意志化之路上的梁宗岱诗歌与诗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4 年 3 期103 、“走向世界”、“现代性”与“全球化” 《南京大学学报》 2004 年 3 期104 、关于中国新诗的两种“传统” 《江汉大学学报》 2004 年 4 期105 、西方文论在中国如何“化”? 《河北学刊》 2004 年 5 期106 、论中国现代诗论的现代性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年 6 期107 、日本体验与中国散文的近现代嬗变 《文学评论》 2004 年 6 期108 、日本体验与中国散文的近现代嬗变 人大复印资料 2005 年 1 期109 、 从起点处“正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 年 1 期(合作,第一)110 、传统与现代:二元如何对立? 《江汉论坛》 2005 年 1 期(川)11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文献史料:问题与方法 《汕头大学学报》 2005 年 1 期112 、他山之石:作为现代中国文学思想重要资源的西方文论《兰州大学学报》 2005 年 2 期113 、中国现代诗歌与当代中国读者的需要《钦州师专学报》 2005 年 2 期(合作,第一,川)114 、“新民”与“心力”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 3 期115 、 “新民”与“心力”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 2005 年 4 期116 、现实的感受与文本的感受 《天津社会科学》 2005 年 3 期117 、 1907 :鲁迅“入于自识”的选择 《中山大学学报》 2005 年 3 期(川)118 “问题”与“前沿” 《陕西师大学报》 2005 年 5 期(川)119 、抗战文化、抗战文学与郭沫若研究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 6 期120 、 1907 :周作人的“协和”体验及与鲁迅的异同 《贵州社会科学》 2005 年 4 期(川)121 、 1907 :周作人的“协和”体验及与鲁迅的异同 人大复印资料 2005 年 4 期(川)122 、抗战作为中国文学的资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年 9 期 (川)123 、巴金的愿望与我们的姿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年 11 期124 、现实的感受与文本的感受 《天津社会科学》 2005 年 3 期125 、我们在什么意义上讨论“文学感受” 《中国文学研究》 2005 年 3 期126 、失落了文学感受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 4 期127 、文学的阐释:从文化关联的发现到文学感受的发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 3 期128 、多重概念的歧义与中国文学“现代性”阐释的艰难《社会科学研究》 2005 年 5 期(川)129 、 20 世纪 50 年代与“二元对立思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 年 5 期(川)130 、生命体验、生存感受与现代中国的文化创造 ?《社会科学战线》 2005 年 6 期(川)131 、“重估现代性”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再认识《现代性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132 、 “Re-evaluation of Modernity”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Excerpts) Critical Zone 1,2005133 、心中的“海”——胡续冬《海魂衫》,《诗探索》 2005 年 2 期(独立)134 、国家主义的批判与个人主义的倡导 ——从《甲寅》到《新青年》的思想流变 《江汉论坛》 2006 年 1 期(独立)135 、文学博士谈《名作欣赏》的学术贡献,独立,《名作欣赏》 2006 年 1 期(独立)136 、论中国新诗的“传统” 《诗探索》 2006 年 1 期(独立)137 、人文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福建论坛》 2006 年 1 期(第一)138 、抗战:中国文化的资源与重庆文化的资源《涪陵师院学报》 2006 年 2 期(独立)139 、巴蜀学派与当代批评 《当代文坛》 2006 年 2 期(第一)140 、“问题”与“前沿”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年 1 期(独立)141 、 传统 : 中国新诗问题的一个关键词《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6 年 2 期( 独立)142 、当代诗歌批评的历史建构 《江汉论坛》 2006 年 4 期(第一)143 、大众传媒与中国新诗的生成 《学术月刊》 2006 年 4 期,(第一)144 、多重概念的歧义与中国文学“现代性”阐释的艰难,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 2006 年 3 期( 独立)145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的挑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 年 5 期,(独立)146 、今天我们如何纪念鲁迅逝世? 《钦州师专学报》 2006 年 5 期(独立)147 、 中国抗战文学研究的新的可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年 6 期(第二)148 、 重绘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概念谱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6 年 6 期(独立)149 、 自我体验、自我意识与现代中国文化的“问题”《福建论坛》 2006 年 7 期(独立)150 、鲁迅:现代中国文化之“结”,《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 年 8 期(独立)151 、从中国抗战文化研究看郭沫若研究的新思路 独立, 收入《文化与抗战》,巴蜀书社 2006152 、 清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概念的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 2007 年 1 期( 独立)153 、文学批评的本土意义:从自我的清理开始 《贵州社会科学》 2007 年 1 期( 独立)154 、重庆文学史与普通话写作 《红岩》 2007 年 1 期( 独立)155 、命题的意义 《红岩》 2007 年 2 期( 独立)156 、寻找我们自己的语言 《红岩》 2007 年 3 期( 独立)157 、体制与生存 《红岩》 2007 年 4 期( 独立)158 、《红岩》 2007 年 5 期( 独立)159 、《红岩》 2007 年 6 期( 独立)160 、鲁迅的“五四”与“新青年”的“五四”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年 1 期(独立)161 、鲁迅的“五四”与“新青年”的“五四” 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 2007 年 5 期162 、重绘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概念谱系,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2007 年 4 期163 、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本土化”建设的三大内涵 《新华文摘》 2007 年 7 期164 、中国新诗研究的世纪性工程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新诗卷第三辑

平均绩点不能低于2,分数68。赣南师范大学学分制及学分的计算原则:第一条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课程学习量的计量单位,进行教学管理的一种制度。学分是课程内容难易、多少的一种量化表示,也是学生修读课程所需时间的反映。学分制的本质特征是自主选课和选择学习方式,强调个性发展,实行目标管理。第二条学分的计算按以下原则进行:(一)人才培养方案内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的计算。1、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每16学时计1学分,必要时可根据该课程在形成专业素质中的作用大小酌情增减。2、独立设课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实验课、习题课、公共体育课、体育专业的技术课、艺术类专业的技能课等,每24~30学时计1学分,也可视具体情况酌情增减。3、公共选修课程一般一门课程计1学分。4、集中安排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如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每周计算1学分,也可根据活动的性质要求、重要程度等因素酌情增减。5、入学教育、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生产劳动、毕业教育等各计1学分。

赣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多少字

学校又要求规定的啊 看各个学校的

第一,论文一般写多少字,首先是题目,题目应该要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并能恰当,准确的概括论文的研究内容,题目不能超过25个字,一般不设副标题的。第二,摘要是论文的内容简单的陈述,是一篇需要具有杜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包括创新的见解,主要是论文的论点,及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一般写多少字。第三,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词条,一般3到5个就可以了第四,接下来就是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的部分。推荐阅读:论文一般多少字论文一般写多少字,一般的高校对论文写多少字,都是有规定的,按照规定来写就可以了

这个学校都是有规定的,这个的是要看你发的是什么期刊,每个学校都是不一样的

一般的本科毕业论文是8000字有的学校要求2万字有的2万字,不过最一般的是1万字左右就ok了。(我们这里都是发的纸让写的,写满即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