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医学信息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发布时间:

医学信息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相信这个问题肯定困扰过很多为了毕业,为了评职称的朋友,本站从事论文发表多年,写一下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论文的目的比较多,有的为了发表自己的创作,有的为了炒作自己,但是大多数是为了评职称或者毕业;这样说可能太直接了,但是这是不争的事实。中文期刊投稿热线发展多年,为不同需要的朋友发表过很多文章,可以说90%的都是为了毕业和评职称。本站不褒贬任何人或者任何观点,之所以存在,必有其存在的理由,本站处于中立立场,不代表任何观点,只是写一些心得,希望对大家所有帮助。  言归正传,发表文章第一关就是写作,这也是很重要的,怎样写医学论文?  1、论文就是论述不需要任何修饰,一些华丽的辞藻就可以省掉了。  2、如果你的文章是写实验数据的,那就很简单 就把文章内容都写上去就行  3、如果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有证据……  以上这些理论相信每位作者都知道,就不细讲了;下面说一下一些写作技巧:  文章是写给编辑看的,是给编辑审核的,所有文章写的再好也不如编辑看着好,这就需要根据相应期刊的栏目和文章类型来决定写哪方面,提前去图书馆看看 相应期刊的栏目和文章,然后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文章来写,这样被录用的成功几率就会大大提高。还有,就是新颖,能写最新的科研内容最好,切莫写一些老古董的内容,会很乏味的。  写好文章了下一步就是发表,怎么发表论文呢?  “兔子是怎样打败狼”的这个关于论文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文章的作者很重要,如果您只是一个研究生或者是刚刚做老师,那么不妨找一个职称高的,最好是教授做第二作者,这样的文章录用率还能高一些。  以上内容来自辑文编译

首先找医学类比较好一点的期刊吧,听听大家的建议,然后联系期刊编辑,了解相关的事宜,将你的稿件投过去审稿,审稿通过就好办了,之后就是期刊编辑们的工作了,到最后出版交版面费就可以了,试下《临床医学进展》是核心oa期刊

论文都写了,心得还难吗?自己写吧,加油!

楼主想发表在医学类的核心期刊,确实是比较困难,是多重原因导致的:1、发表论文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投稿、审稿、录用/被退稿、修改润色、终审、定稿、校对、排版、印刷、出刊、邮寄。正常审稿时间为1-7天,或者1个月-1年不等。2、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合并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期刊品质的审核愈发严格,杂志社对稿件的要求也对应提高,在审稿及修改等流程上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3、外部出版环境变化剧烈,一批品质差的杂志相继倒闭,原本已经定稿的一批文章无法正常见刊,可发表期刊的减少,大批量稿件的转投,导致发表竞争更加激烈。4、为了评审核心期刊,应对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各类审核,多数想要寻求发展的期刊,不断压缩版面,稿件质量精益求精,这导致论文被退稿或返修的几率大幅增加。5、面对年审等突发时间,杂志的刊期会出现突发变动,可能原本已经计划出刊的文章会推迟见刊,作者应为各种因素预留时间,避免因意外情况导致的延期出刊。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找些代理机构还是要快些。我去年评职称,就找了中文期刊在线,发了篇临床的,见刊还是蛮快的。

医学信息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楼主想发表在医学类的核心期刊,确实是比较困难,是多重原因导致的:1、发表论文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投稿、审稿、录用/被退稿、修改润色、终审、定稿、校对、排版、印刷、出刊、邮寄。正常审稿时间为1-7天,或者1个月-1年不等。2、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合并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期刊品质的审核愈发严格,杂志社对稿件的要求也对应提高,在审稿及修改等流程上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3、外部出版环境变化剧烈,一批品质差的杂志相继倒闭,原本已经定稿的一批文章无法正常见刊,可发表期刊的减少,大批量稿件的转投,导致发表竞争更加激烈。4、为了评审核心期刊,应对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各类审核,多数想要寻求发展的期刊,不断压缩版面,稿件质量精益求精,这导致论文被退稿或返修的几率大幅增加。5、面对年审等突发时间,杂志的刊期会出现突发变动,可能原本已经计划出刊的文章会推迟见刊,作者应为各种因素预留时间,避免因意外情况导致的延期出刊。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找些代理机构还是要快些。我去年评职称,就找了中文期刊在线,发了篇临床的,见刊还是蛮快的。

做为一个过来人,给你三点建议:一、事先了解和熟悉各类期刊信息中文医学期刊和SCI期刊众多,不同的期刊其内容定位、办刊宗旨、栏目分类以及对投稿论文的具体要求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在投稿前,一定要多多了解各种期刊的信息。想要了解各种期刊信息,推荐常笑医学网的中文投稿和SCI投稿工具,除了收录权威详细的期刊信息外,还支持根据所属目录、审核周期、录用比例、出版周期、杂志级别、审稿费、影响因子这些条件去检索,能满足医学工作者论文投稿、职称评定等各方面的需求。二、不要“一稿多投”和“一刊多投”期刊编辑部对于“一稿多投”和“一刊多投”大都非常抵触。对于这些的作者,各个期刊编辑部都有自己的黑名单。一旦上了黑名单,别说稿件录用,就连审核都基本上不会受理。三、作者联系方式要详细、准确期刊编辑在审稿时,有时会因稿件修改需要和作者联系商讨。如果投稿时没有详细、准确的留下联系方式,很可能会失去投稿发表的最好机会。建议作者一定要留下详细、准确的联系方式。同时在投稿审核期间注意来电和邮件,一定不要错过期刊的联系。四、认真对待退修相关的意见对于退修的稿件,作者一定要仔细阅读退修单上的说明及审稿人和编辑部的具体意见。认真修改,逐条落实。如果作者有认为确实难以修改或不妥的地方最好另页说明,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五、及时了解稿件的处理进度建议作者通过与期刊联系,及时了解稿件的处理情况,及时跟进处理进度。

首先找医学类比较好一点的期刊吧,听听大家的建议,然后联系期刊编辑,了解相关的事宜,将你的稿件投过去审稿,审稿通过就好办了,之后就是期刊编辑们的工作了,到最后出版交版面费就可以了,试下《临床医学进展》是核心oa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SCI医学论文投稿发表技巧】1、正确选择对口的SCI期刊,可以自行选择期刊。原则上是先投递高影响因子的杂志,然后不断降低级别。2、不能进行一稿两投,这是严格禁止的。3、正确选择必须推荐的审稿人:除杂志有要求,或你研究的领域非常狭窄外,不推荐编辑。如果必须选择推荐的审稿人,应尽量选择同行中的专家。4、催稿应根据这个杂志通常审稿周期来定。具体审稿周期,可以参考投稿系统。5、提高一次投稿的成功率:文章本身的创新性是第一位因素,对口期刊选择、文章格式完美、语句通顺(符合英文习惯)等也很重要。6、版权协议和利益冲突表格要谨慎填写。签名时尽量不要代签,以免被编辑发现时的尴尬。7、尽可能参照投稿说明,认真修改手稿格式。这一点是衡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严谨程度,建议大家认真阅读《提交简介》,逐条地改正,以防延误同行评审时间。8、修改后投稿一定要核对初稿中改正的地方:标题、摘要、简历等。

非三言两语就能解答,建议你还是找专业的SCI论文服务公司吧,沃登编辑就不错,先评估后服务,改善文章质量,投稿这块效率要比自己投稿来的高吧。

楼主想发表在医学类的核心期刊,确实是比较困难,是多重原因导致的:1、发表论文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投稿、审稿、录用/被退稿、修改润色、终审、定稿、校对、排版、印刷、出刊、邮寄。正常审稿时间为1-7天,或者1个月-1年不等。2、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合并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期刊品质的审核愈发严格,杂志社对稿件的要求也对应提高,在审稿及修改等流程上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3、外部出版环境变化剧烈,一批品质差的杂志相继倒闭,原本已经定稿的一批文章无法正常见刊,可发表期刊的减少,大批量稿件的转投,导致发表竞争更加激烈。4、为了评审核心期刊,应对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各类审核,多数想要寻求发展的期刊,不断压缩版面,稿件质量精益求精,这导致论文被退稿或返修的几率大幅增加。5、面对年审等突发时间,杂志的刊期会出现突发变动,可能原本已经计划出刊的文章会推迟见刊,作者应为各种因素预留时间,避免因意外情况导致的延期出刊。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找些代理机构还是要快些。我去年评职称,就找了中文期刊在线,发了篇临床的,见刊还是蛮快的。

这个是不一定的,文章要写的好,然后就是文章是要符合期刊的要求

解放军医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综述、讲座一般由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的专家撰写或由本刊约稿。专家论坛、专题研究、综述、讲座一般由本刊约稿。

1请作者投稿前仔细阅读该稿约。一旦投稿,即被自动认为全部作者已阅读该稿约,并已理解和接受本稿约的内容和要求。2 该刊现已采用网上稿件处理系统,作者请登陆该刊网站进行在线投稿。首次投稿需先注册,然后按提示步骤投送稿件。来稿须经作者所在单位审查(注明材料真实可靠,无一稿多投和无机密资料泄密等),并附证明材料或书面声明。作者可推荐2~3名审稿人,并附推荐审稿人的通讯地址或联系方式。该刊设有论文发表快速通道,对于审稿认定有重要创新的论文将以最快的速度刊出;对于基金资助课题论文,审稿通过后将优先发表。3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发出稿件处理意见。超过3个月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的作者请及时向编辑部查询。如欲另投他刊,请及时和该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将立即退稿;如果发现一稿两用,该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两年内拒绝该论文作者以第一作者身份的任何来稿。4 来稿一经接受,作者需签署论文投稿承诺书。来稿文责一律由作者自负。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该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涉及对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1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而事先未申明原因者,视作自动撤稿。5 该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全文数据库系统。凡被该刊录用的稿件,将由该刊统一纳入上述信息服务系统。如不同意将自己的稿件纳入光盘版或因特网传送交流的作者,请在投稿时书面声明。6 确定刊用的稿件将依所占版面与插图数量收取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请在收到付费通知后半个月内付款;文稿刊出后酌致稿酬(已含光盘版、网络版稿酬),并赠送当期杂志2册。7 地址:上海市翔殷路800号《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邮编:200433

生态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认知生态学囊括了生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应用认知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行为生态学诸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它使认知的研究更全面、更具体、更深刻。这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是认知生态学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    认知生态学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旨在将生物学领域中的生态学和进化论整合并纳入到认知的研究中,实现认知的生态学和进化论的整合研究,是认知科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    将认知看成生物现象    LA Real于1993年首次提出“认知生态学”概念,并将其界定为一门旨在整合认知科学和行为生态学的学科。Sue Healy 和 Victoria Braithwaite在《认知生态学:一个实质性领域》(2000)一文中将认知生态学界定为旨在整合行为的功能主义解释(如行为生态学)和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及神经机制解释的学科。著名生物学家R Dukas在其2009年编辑出版的《认知生态学II》中将认知生态学界定为一门研究信息的获娶保存和使用的神经元加工过程的学科,它关注认知的生态学和进化论——动物依赖于各种信息与其周遭环境中物理的和生物的因素发生相互作用。    R Dukas将认知分为感知、学习、工作记忆、注意、长时记忆和决策六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感知”是指将环境信息翻译为神经元表征;“学习” 是指获取和保存关于新信息的神经元表征;“工作记忆”包括一套短期活跃的神经元表征;“注意”是指随时被激活的神经元表征;“长时记忆”由先前获取信息的被动的、存储的表征构成;“决策”涉及在给定的相关环境特征和经历的可利用的信息情况下,行为主体所做出的一种决定行为。概言之,RDukas将认知过程看成一种神经元的加工和表征过程。从中可以看出,认知科学的研究从将认知看成一种逻辑处理过程转向将认知看成一种生物现象。    认知生态学囊括了生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应用认知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行为生态学诸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它使认知的研究更全面、更具体、更深刻。这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是认知生态学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    认知生态学产生的背景    关于认知生态学产生的背景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认知心理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旨在研究大脑的信息处理机制。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早期范式理论是符号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后期是联结主义理论。前者以“计算机”为隐喻,主张认知过程是信息加工和符号操作过程,其方法论基础是比拟和推演;后者以“神经网络”为隐喻,主张认知是相互连接的神经元的相互作用。    现代认知心理学背后的世界观是机械论,其核心指导思想是科学主义,在方法论上采取一种严格的可控制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将一切外界的环境因素看成是无关的干扰因素而加以排拒和摒弃,以期获得对人类认知内部表征机制的一般规律性的理解。以这种方法论为指导,虽然认知心理学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认知科学相关领域的迅猛发展,现代认知心理学于20世纪80年代陷入了危机。其内在根本原因是实验室研究方法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所致。具体表现在心理学的实验室研究因其严格的可控制操作要求,导致完全忽略甚至拒斥主体认知所处的外界环境因素和表现在主体自身之上的情绪、愿望、需要、兴趣等主观因素,使得其研究成果的现实推广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限制。当时的批评者就指出“认知心理学发展的贫乏,使它与日常生活(包括文化)隔绝,与认知发展、进化理论、生物学理论隔离。对于人性的许多方面,基于计算机分析的计算机隐喻并不恰当,并且心智的计算理解对人的情感性和非理性方面并没有任何启发性”。    二是生态学的飞速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态学作为一门生物科学领域中的子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渐趋成熟。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学的分析和研究方法迅速被各门科学所采纳和推广,成为科学研究新的有效工具。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个体、生态系统、种群,主要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描述性分析为方法,将生态学的研究路径和分析方法纳入认知心理学领域成为大势所趋。美国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UNeisser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以生态学为研究方法,展开了对认知领域中知觉、记忆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生态学研究,提出了用于解释心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图式表征模型和知觉循环理论模型以及作为自传体记忆心理表征模型的网状层级结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与此同时,在生态学方法的普遍推广之下,心理学领域中出现了许多新学科,如生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应用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生态学等。Gibson和RGBarker创立了生态心理学。他们都强调行为研究的“真实生活” (real world),反对实验室人为制造的环境,主张走出实验室,强调行为主体所处的现实环境、社会语境、情境、背景等的影响作用。Gibson认为动物和人类都处于与环境相互关联的一个系统当中,因此为了充分说明行为,必须研究行为发生的环境。他有句格言:“重要的不是脑袋中有什么东西,而是脑袋在什么东西之中。”Barker在其《生态心理学》(1986)中指出:人类行为从根本上讲都是境遇性的,换言之,你不可能对人类行为做出预测,除非你知道他所处的环境、情境等。显然,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路径与传统的实验室路径的不同之处,关键在于对人的行为和经历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看法。传统观点认为人与环境之间是彼此独立、分离的关系,而生态学路径则认为人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而非孤立的关系。应用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与理论认知心理学相对,应用认知心理学强调将认知心理学应用于现实环境中,研究认知加工机制在现实环境下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表现的,它旨在为我们提供能在现实环境中实际应用的知识和洞见。进化心理学是运用进化理论来研究人的心理及其工作机制的心理学科,是进化论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整合,它主张将人类的心理属性看做长期进化的结果。    根隐喻为认知生态系统    认知生态学的根隐喻是认知生态系统。它将认知与其所处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看成一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网。Bateson(1972)的心智生态学主张对生物有机体的全面理解必须包含他们与其所处环境中的其他有机体的关系。因此,认知现象的研究必须充分考虑到其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因为它们是认知过程得以展开和运行的平台。    认知生态学为我们理解和研究认知提供了洞见,不仅为我们揭示了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而且还进一步详细阐释了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同时它还为我们指出了一些未来需要解决的有趣问题。认知生态学将实验室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为认知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从语境论观点看,认知生态学就是在生态系统语境中对认知现象进行研究。在这种意义上,认知生态学也就是认知语境论。认知语境论强调语境是事件或行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理解事件或行动的意义必须研究其所处的语境。认知是依赖于语境并受语境制约和规定的,人的认知研究必须充分考察其所处的语境。语境论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实验室研究和生态学研究所没有的优势特征。语境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现实环境,在实验室中是无法复制和还原的,因此它比传统的实验室可控操作性研究更具有前景性;语境化研究在广度、深度上比生态学研究路径更具有优势,更具有解释力和推广性,它是生态学研究路径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语境论在方法论上具有强大的整合性和综合性,能够实现多元理论和多元方法的多元性整合,因而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启示性,能不断推进人的认识向前发展和完善。因此,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应该超越生态学方法,走向语境化的研究道路。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武建峰 魏屹东 单位: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链接    认知生态学研究动态    第一本以认知生态学冠名的专著是由著名生物学家杜卡斯(Reuven Dukas)于1998年编辑出版的《认知生态学:信息加工和决策的进化生态学》。这本著作的正式出版被看成认知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杜卡斯将认知刻画为一种关于信息的获取和操纵的神经元加工过程。人脑不是一台由工程师根据特定的、预先确定的目的而设计出来的设备。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脑是从处理信息的更为简单的结构中逐步进化而来的。因此,通过探讨潜藏于变化过程背后的生态规律和进化规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研究人类的认知。杜卡斯于 2009年再度编辑出版了《认知生态学II》,搜集和整合了当前认知生态学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展现了认知生态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认知生态学强调在语境中对认知现象进行研究。它将认知研究指向认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要素间的相互依存之网。认知科学家赫钦斯(Edwin Hutchins)(2010)认为,在过去认知科学研究的三十年里,至少有三个有影响力的领域采取了生态学的研究路径。它们分别是吉布森(Gibson)的生态心理学、贝特森(Bateson)的心灵生态学和苏维埃的文化历史活动理论(Soviet cultural-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这些思想在现代关于具身性认知(embodied cognition)、境遇性认知(situated cognition)和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的观点中都占有一席之位。例如,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和巴克(Roger GBarker)都主张并强调行为研究的“真实环境”(real world),反对实验室中人为制造的环境,主张走出实验室,强调行为主体所处的现实环境、社会语境、情境、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作用。吉布森认为动物和人类都处于与环境相互关联的一个系统当中,因此为了充分说明行为,必须研究行为发生的环境。他有句著名的格言:“重要的不是脑袋中有什么东西,而是脑袋在什么东西之中。”巴克也在他1986年出版的《生态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人类行为从根本上讲都是境遇性的。换言之,你不可能对人类行为做出预测,除非你知道他所处的环境、情境等。    总之,认知生态学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认知科学的研究从把认知看做一种逻辑处理,转向了把认知看做一种生物现象、一种生态现象,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认知科学的研究内容。因此,我们可以断言:认知生态学的研究势必将成为认知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也许有你需要的摘录下来吧

这个杂志还行吧,就是等到发表时间很长,我都一年了,才等到发表通知

这是沈阳生态所办的期刊,实力是低于《生态学报》的,类似于《土壤》之于《土壤学报》,总体来说,《生态学杂志》在中文期刊是属于二级方阵的,影响因子应该有8左右吧~总体还行

1、本刊性质:《生态学杂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新成果、新信息等。2、刊登内容:《生态学杂志》刊登有关生态系统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尤其鼓励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生态学、动植物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微生物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新方法与新技术、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3、文章篇幅:研究报告以4个版面为宜(约8000字),综合评述以5个版面为宜(约10000字),研究简报以3个版面为宜(约6000字)。《生态学杂志》接受中英文两种语言投稿,英文稿件必须是国际合作研究创新论文。4、题目和作者题目:必须言简意赅,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个字,中英文题目应一致。作者应有汉语拼音,多位作者(一般不超过8名)注明通讯联系人。所有单位要有准确中英文、城市和邮政编码。5、摘要和关键词:摘要须说明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着重于创新与发现,以3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3~7个。6、中图分类号和基金项目:文章需注明“中图分类号”,参见《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4版),放在关键词下。正文首页左下脚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及其编号。7、正文格式与要求:引言要明确提出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背景,以及本项研究的主要任务;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应提供名称、数量和制备方法。研究方法一般引用文献,如方法有改进则须说明,如果作者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结果与分析提出观察和实验证据,力求简明扼要;讨论提出实验结果所论证的原理、相互关系;阐明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是否一致,有无创新,指出本实验的不足之处,以及未能解决的问题。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只列出与本文相关的主要文献,一般在20~50篇。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包括硕博论文、报纸、网址等)以及“私人通讯”不得引用,但可在文中以脚注形式表示。引用文献必须核对无误。《生态学杂志》采用“著者-年代制”,中文文献在前(按拼音顺序排列),英文文献在后(按字母顺序排序)。具体格式如下:[中文期刊]:张斌,张桃林低丘红壤区农林间作系统的水分生态特征及生产力生态学杂志,16(4):1–[英文期刊]:MarkowTA,RaphaelB,DobberfuhlD,ElementalstoichiometryofDFunctionalEcology,13:78–[中文专著]:戈峰现代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30–[英文专著]:VitousekPMNutrientCyclingandLHawaiiasaModelS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30–[中文论文集]:朱廷曜,金昌杰,周广胜,等林带阻力与透风系数的试验研究//朱廷曜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及边界物理特征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23–[英文论文集]:GoldmanJC,GlibertPMK//CarpenterEJ,CaponeDG,NitrogenintheMarineENewYork:AcademicPress:233–[电子文献]:姓名发布日期主题名(网上发布日期)[作者引用日期]来源例: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W](2001-12-19)[2002-04-15]http:∥ader /9、文献引用:格式独立作者的文献,如:(戈峰,2002)、(Vitousek,2004);两个作者的文献,如:(张斌和张桃林,1997)、(Goldman&Glibert,1983);多个作者的文献,如:(朱廷曜等,1996)、(M,1999)。文献如在文中叙述中引用,两个作者的文献引用格式为:张斌和张桃林(1997)……;或Goldman和Glibert(1983)……。10、作者简介需要在文末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发表论文篇数。E-mail及、电话。11、图表要求图题、表题要有中、英文。要求论文附图宽度(包括纵坐标上名称、单位)双栏为70~80mm,通栏≤150mm,图中字体一律用小5号宋体;高度尺寸可适当改变。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表中数据实测为零,写“0”;未测则写“-”;其它均如实注明;主线(函数线)粗5mm,辅线(坐标线)为主线的一半。12、计量单位:文稿中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用标准符号表示,如mol·L-1、Pa、J、s、min、h、d、mol、UV、m、m2、L、kg等。13、投稿方式为“期刊稿件处理系统”。14、收费和稿件处理:稿件不论录用与否,均需在稿件状态为“待交审理费”时邮寄论文审理费,(中文稿件100元;英文稿件150元,通过邮局邮寄)。稿件录用后需交纳版面费,版面费可邮寄或通过银行汇(开户行: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工商银行大南分理处,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用途一栏请注明《生态学杂志》版面费、作者姓名和稿件编号,收到后即寄回收据以供报销。杂志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即告知作者稿件编号,作者可根据用户名和密码上网查看稿件审理情况,投稿3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审理结果。稿件接受录用后,6~8月内刊出,并赠送样刊。15、作者来稿发表后,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其编辑版权属《生态学杂志》所有。此杂志有权将其编辑的刊物制成光盘版或被其正式出版的光盘版收录。来稿请勿一稿两投。稿件若不采用,将通知作者。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