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孔子研究杂志电话号码

发布时间:

孔子研究杂志电话号码

《孔子研究》是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专门反映孔子、儒学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诸方面最新最重要研究成果及学术动态的国际性中文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研究现代哲学道德与文明

应该是皮日休吧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后),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竟陵人(今属湖北天门市)人。懿宗咸通八年 (867)登进士第。次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僖宗乾符五年(878),黄巢军下江浙,皮日休为黄巢所得。黄巢入长安称帝,皮日休任翰林学士。中和三年(883),曾至同官县。他的死,说法不一。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辛文房《唐才子传》等),或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陆游《老学庵笔记》引《该闻录》),或说后至浙江依钱□(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或说流寓宿州以终,墓在濉溪北岸(《宿州志》)。著有《皮子文薮》10卷,收其前期作品,为懿宗咸通七年皮氏所自编。有《四部丛刊》影明本及中华书局排印萧涤非整理本通行。《全唐文》收皮日休文4卷,其中有散文7篇,为《文薮》所未收。《全唐诗》收皮日休诗,共9卷300余首,后8卷诗均为《文薮》所未收,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萧涤非、郑庆笃重校标点本《皮子文薮》,将皮日休自编《文薮》以外的诗文附于书后。皮日休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计有功《唐诗纪事》、辛文房《唐才子传》、《宿州志》等。近人考订有缪钺《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和《再论皮日休参加黄巢起义军的问题》、李菊田《皮日休生平事迹考》、萧涤非《论有关皮日休诸问题》、张志康《皮日休究竟是怎样死的》等,可资参考。 皮日休著作 唐‧皮日休,《文薮》,明正德庚辰(15年)吴门袁表刊本。 唐‧皮日休,《文薮》,明万历戊申(36年)吴门许自昌校刊本。 唐‧皮日休,《皮子文薮》,日本享和二年刊。 唐‧皮日休着,萧涤非、郑庆笃校注,《皮子文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唐‧皮日休、陆龟蒙撰,《松陵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皮日休诗文选注》唐 皮日休着 申宝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皮日休诗歌研究》王盈芬 中正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 1993 〈皮日休、陆龟蒙二三事迹新考〉尹楚彬 中国韵文学刊 1988:1 〈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缪钺 四川大学学报1955:2 〈论皮日休〉郑庆笃,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1:1

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后),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竟陵人(今属湖北天门市)人。懿宗咸通八年 (867)登进士第。次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僖宗乾符五年(878),黄巢军下江浙,皮日休为黄巢所得。黄巢入长安称帝,皮日休任翰林学士。中和三年(883),曾至同官县。他的死,说法不一。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辛文房《唐才子传》等),或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陆游《老学庵笔记》引《该闻录》),或说后至浙江依钱□(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或说流寓宿州以终,墓在濉溪北岸(《宿州志》)。著有《皮子文薮》10卷,收其前期作品,为懿宗咸通七年皮氏所自编。有《四部丛刊》影明本及中华书局排印萧涤非整理本通行。《全唐文》收皮日休文4卷,其中有散文7篇,为《文薮》所未收。《全唐诗》收皮日休诗,共9卷300余首,后8卷诗均为《文薮》所未收,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萧涤非、郑庆笃重校标点本《皮子文薮》,将皮日休自编《文薮》以外的诗文附于书后。皮日休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计有功《唐诗纪事》、辛文房《唐才子传》、《宿州志》等。近人考订有缪钺《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和《再论皮日休参加黄巢起义军的问题》、李菊田《皮日休生平事迹考》、萧涤非《论有关皮日休诸问题》、张志康《皮日休究竟是怎样死的》等,可资参考。 皮日休著作 唐皮日休,《文薮》,明正德庚辰(15年)吴门袁表刊本。 唐皮日休,《文薮》,明万历戊申(36年)吴门许自昌校刊本。 唐皮日休,《皮子文薮》,日本享和二年刊。 唐皮日休着,萧涤非、郑庆笃校注,《皮子文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唐皮日休、陆龟蒙撰,《松陵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皮日休诗文选注》唐 皮日休着 申宝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皮日休诗歌研究》王盈芬 中正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 1993 〈皮日休、陆龟蒙二三事迹新考〉尹楚彬 中国韵文学刊 1988:1 〈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缪钺 四川大学学报1955:2 〈论皮日休〉郑庆笃,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1:1 期刊论文 (一) 皮日休相关研究论文 缪钺,〈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四川大学学报》,1955年二期,页123–136。 萧涤非,〈校点《皮子文薮》说明—兼论有关皮日休诸问题〉,《文史哲》,1958年一期,页1–6。 唐玲玲,〈皮日休简论〉,《华中师院学报》,1978年四期,页39–41。 郑庆笃,〈论皮日休〉,《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1年一期,页175–184。 郑庆笃,〈皮日休〉,《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页713–731。 刘扬忠,〈皮日休简论〉,《中国古典文学论丛》(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页186–205。 李庆年,〈关于皮日休的一些问题〉,《唐代文学论丛》(九),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页114–134。 缪钺,〈再论皮日休参加黄巢起义军的问题〉,《历史研究》,1958年二期,页71–78。 郭义淦、郭义涛,〈皮日休籍贯考〉,《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五期,页115–122。 张志康,〈皮日休究竟是怎样死的?〉,《学术月刊》,1979年八期,页69–70。 袁宏轩,〈皮日休死因探考〉,《山西师院学报》,1985年二期,页51–54。 吴松泉,〈〈题同官县壁〉非皮日休作〉,《南充师院学报》,1982年四期,页71–75 。 黄保真,〈论皮日休的文学思想〉,《学术月刊》,1982年五期,页57–60、69。 邵传烈,〈晚唐的抗争和激愤之谈—略论罗隐、皮日休、陆龟蒙的杂文〉,《江海学刊》,1990年六期,页173–176。 颜玲,〈警世醒俗、剥非补失—读皮日休的箴、铭〉,《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六期,页47–50。 沈开生,〈皮日休同情人民和人民起义吗?〉,《北方论丛》,1982年二期,页35–40。 步近智,〈唐末五代皮日休、无能子、谭峭的进步思想〉,《历史教学》,1980年十二期,页7–10。 许苏民,〈一场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论皮日休的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江汉论坛》,1987年六期,页63–67。 王国轩,〈皮日休与晚唐儒学〉,《孔子研究》,1989年一期,页43–47。 王煜,〈晚唐皮日休的哲思〉,《中国文化月刊》,1989,页93–101。 (二) 其它论文 罗宗强,〈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文史知识》,1988年四期,页9–16。 四、 学位论文 王盈芬,《皮日休诗歌研究》,国立中正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1993。 杨妙燕,《皮日休与陆龟蒙的散文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所硕士论文, 1993。 王怡心,《皮日休在晚唐文学中的地位》,国立政治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1995。 江正宽,《皮日休的生平与思想—兼论其在唐宋之际思想变迁中的角色》,国立中正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95。 刘翔飞,《唐人隐逸风气及其影响》,国立台湾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1978。 以上是台湾的两篇关于皮日休的硕士论文所提供相关资料。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

孔子研究杂志电话号

孔子研究属于文学期刊这一大类。《孔子研究》创刊于1986年,双月刊,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主管、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的国际性中文学术期刊。

你在哪里看的总览?

数年来,在《学术月刊》、《人民日报》、《孔子研究》.《思想战线》、《读书》等刊物上发表以下文章:  1.《文学本质:从本质论回到存在论的思考》(论文,《学术月刊》1999年11期,80-84页,人大复印全文转载)  2.《神韵:从汉末人伦鉴识到魏晋人物品藻》(论文,《思想战线》2000年1期,62-65页,人大复印全文转载)  3.《述而不作之于孔子-一个阐释学角度的解读》(论文,《孔子研究》2000年5期,15-23页)  4.《从自然之物到表现功能――先秦语言意识的发育及儒道比较》(论文,《孔子研究》2003年4期,31-40页)  5.《生命自觉与审美意识》(论文,《海上论丛》(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355-370页)  6.《神韵:生命意识的审美散发》(论文,《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范畴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版,405-454页)  7.《人性关怀:现实主义的永恒命题》(论文,《文艺报》1997年6月24日,4000字)  8.《文化回归:缺省状态与平衡心态》(论文,《文论报》1997年5月15日,1400字,《文艺理论研究》摘编要点)  9.《王蒙的语言感》(论文,《小说评论》1996年6期,77-80页)  10.《语言操作的快感》(论文,《当代文坛》1996年5期,18-21页)  11.《聚焦于先驱者的生命状态――论胡风的鲁迅阐释》(论文,《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1期,17-22页)  12.《鲁迅:悲剧感与幽默感》(论文,《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5期,38-45页)  13.《智者对人性的洞察》(论文,《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139-149页;此文亦由香港智能教育出版社收入《中国中学生必读文学名著导读》)  14.《围城导读》(论文,教育部指定书目导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2月北京第14次印刷)  15.《坦然两相忘》(论文,《读书》1996年8期,109-111页)  16.《自由的释放与收纳》(论文,《世纪书窗》,57-62页)  17.《我们的大连》(论文,《大大连文化论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8月版,100-108页)  18.《植物、欲望与多样性》(《人民日报》2003年10月5日,书评,1400字)  19.《深思与创建》(《中国教育报》2002年8月22日,书评,1400字)  20.《我翻译了这本书》(《读书》2003年4期,书评,400字)  21.《读左联五烈士评传》(《书城》1996年6期,书评,1000字)  22.《幕拉开,历史走出》(《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8月15日,书评,2100字)  23.《人的教育与教育的人》(《洛阳师院学报》1999年1期,书评,1400字)  24.《名作的感染力》(《白云论坛》第三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2003年9月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来辽师大文学院为几位教授拍摄学术讲座,本人的《魏晋神韵》被编为上下两集在央视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孔子研究编辑部电话号码

1、中国人民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在北京,联系人大就可以。2、曲阜有中国孔子研究院,有网站,网站上就有联系方式。

济宁市教育局地址:山东省济宁市洸河路328号电话:05372162800【济宁市】1,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接地带。济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面积1万平方公里,人口19万人。2,济宁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儒家创始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于此。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促进了济宁商品经济的繁荣,使济宁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3,济宁市11县市区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曲阜孔庙、孔府及孔林和境内的京杭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孟庙、孟府、水泊梁山、微山湖、宝相寺、峄山、少昊陵等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四座国家森林公园。拥有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医学院等高校,以及世界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孔子研究院。

《孔子研究》是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专门反映孔子、儒学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诸方面最新最重要研究成果及学术动态的国际性中文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杂志电话

孔子研究属于文学期刊这一大类。《孔子研究》创刊于1986年,双月刊,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主管、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的国际性中文学术期刊。

第一部分:《走进孔子》儒商促进委员会 简介本委员会是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研究院主办的《走进孔子》杂志社和综合门户网站——“仁网”共同发起,由儒商组成的全球性非营利性事业组织。    全称为《走进孔子》儒商促进委员会,英文译名为"Into theConfucius" Confucian businessman Promotion Committee,英文缩写为CBPC。   总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济南市;二级分支机构设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三级分支机构设在各地市。第二部分:委员会标识1、何为“儒商”  儒商,即为“儒”与“商”的结合体,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一般认为,儒商应有如下特征:注重个人修养;诚信经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注重合作;具有较强责任感。儒商有超功利的最终目标,有对社会发展的崇高责任感,有救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和忧患意识,追求达则兼善天下。古有陶朱、子贡、白圭等一代儒商,后有徽商、晋商、淮商、闽商、郴商等儒商商帮,现今也涌现出““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的荣氏家族、邵逸夫、霍英东等具有新时期儒商精神的现代儒商。2、标识【标识说明】   该标识由“《走进孔子》儒商促进委员会”的全称、英文简称“CBPC”和金镶玉璧、方足币图形,以及“儒”字和图形化的“商”字等元素构成。   玉自古以仁、义、智、勇、洁五德为中华民族及儒家所尊崇,标识中的玉璧象征儒之德信;方足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形式之一,在此以写意的形式演化为“商”字,象征商业与财富;“儒”字位于“商”字之中,寓意儒商者以“儒之德为商之心”,表明了《走进孔子》儒商促进委员会的立会根本与价值追求。第三部分:组建背景Ø复兴儒学及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国家重视、政府支持,是社会发展所需、民心所向Ø 塑造文化影响力是国际大势所趋Ø 多方机构支持,组建条件成熟第四部分:发起机构 中国孔子基金会于1984年9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山东曲阜市成立,是由国家拨款作为启动资金支持的全国性乃至有国际性的学术基金组织。旨在通过募集基金,组织或支持国内及海外儒学研究。    1996年8月经中央领导批准由北京转会济南,受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专文批准建设的研究机构,具有文献收藏、信息交流、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博物展览五项功能,规划建设成为世界研究孔子思想的中心。第四部分:立会宗旨Ø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纽带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Ø加强世界华人联系,为海内外商界、学术界华人打造文化交流平台,推动海内外商业、学术资源互动,全面促进国、民、商、学发展;Ø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第五部分:发展目标   每个省级行政区吸纳500家企业,总细化为50个行业,每个行业限定10家企业。

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什么核心期刊,大哥可以用大脑想想,几百块钱能发表在核心刊物上吗?核心刊物最低也要3000以上,不要被人家忽悠了啊!!!有论文需要可以参考下我的空间。

孔子研究编辑部电话号

孔子研究院

《孔子研究》是国际性中文学术期刊,园地公开,凡有关孔子、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研究之作及学术动态和书评,均所欢迎。 本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来稿请用另页纸附作者简介(真实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研究方向)、联系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凡研究论文一般不超过12000字,须附内容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5个)。 本刊不负责来稿所涉版权问题(如图、表、引文等),请作者事先取得原作者或出版者同意。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来稿中若无特别说明,即被视为发表后同意编入该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费一次性给付。 来稿请采用夹注和脚注两种注释方式: 夹注:适用于在正文中征引古籍,文字用楷体,格式如(《论语·学而》)、(《史记·孔子世家》)。脚注:适用于在正文中征引近现代学人研究成果、不常见的古籍、说明性注释等。每页脚注重新编号。

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开设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有利于弘场中国传统文化 ; ②有利于中国国际影响的进一步提高; ③有利于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认知 ; 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孔子学院( 英文:Confucius Institute ),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的文化交流机构。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6月15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正式设立,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个国家(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设在120国(地区)共475所,其中,亚洲32国(地区)103所,非洲29国42所,欧洲39国159所,美洲17国154所,大洋洲3国17所。孔子课堂设在65国共851个(科摩罗、缅甸、马里、突尼斯、塞舌尔、瓦努阿图只有课堂,没有学院),其中,亚洲17国79个,非洲13国18个,欧洲25国211个,美洲7国478个,大洋洲3国65个。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