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网址

发布时间: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网址

刊名: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主办: 北京化工大学周期: 季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ISSN: 1671-6639CN: 11-4741/C邮发代号: 80-176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5学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立足本校,联系理论战线的实际,开展哲学及人文社会科学方向的研究,反映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学科研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学报现有专家论坛、政治、法律、哲学、经济、管理、文学、教育学、科技哲学等栏目。其中专家论坛和科技哲学是学报的特色重点栏目,专家论坛栏目主要刊登社会科学方面具有权威性的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的精品稿件,科技哲学栏目立足于学术前沿,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学报自2002年公开发行以来,学术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连年获奖。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2003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2004年、2008年连续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社科学报。学报现在已加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北京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并加入万方数据库、清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龙源国际名刊网、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天元数据网等多个数据库。学报编委会成员13人,编辑部成员4人。编辑部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和文风,以传播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为宗旨。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力求以创新的精神改革办刊模式,不断提高办刊水平。 1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办刊宗旨10年来,社科版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科实力,坚持学术质量第一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刊理念,坚持树立学术精品意识,依托学校强势学科,不断开拓创新进取,努力办出重点大学学报社科版的特色,扬长避短,以特色制胜,创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的办刊方针,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报道内容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反映高校师生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在管理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与交叉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重点和前沿问题。主要栏目现设有10余个栏目,以经济、管理、交叉科学、哲学、社会学研究为主,兼有历史、文学、中国文化、法学、高等教育等研究内容。其中,重点栏目为教育部评定的名栏目“经济与管理研究”;特色栏目为“和谐社会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交叉科学研究 ”、“科技创新论坛”、“国际学术论坛”、“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国际法学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文化与艺术研究”、“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 ”、“公共政策与绩效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收录情况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期刊(2004年)、《中文核心目录要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8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6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2002年、2006年)。获奖情况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2002年、2006年)、《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0年)、陕西省五佳学报(2006年)。影响引子影响因子连续4年名列全国理工院校社科学报第一位。发展历程创刊于1981年,初始刊名为《西安交通大学教学研究》,1986年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教育研究》,1997年由教育教学研究类刊物改为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并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立足交大,面向全国,胸怀世界,力求充分发挥西安交通大学在管理、经济、人文、社会等学科上的学术优势,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社会现实,抓住国家改革和发展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依托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学报学术质量;充分发挥重点理工大学在跨学科和交叉科学研究中的优势,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在运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经济与社会问题方面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名校优势,经常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和学术精英,就具有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撰写特稿。学报坚持优先刊登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成果,不断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努力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创新与发展作出学术期刊应有的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哈佛大学教授黄万盛先生,夏威夷大学教授、国际易学学会会长成中英先生,国际哲学学会主席、德国卡尔鲁斯大学教授汉斯·兰克,清华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名中国思想史专家张光之教授,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世英先生,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先生,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资深院士张光斗、张存浩、刘东生、罗沛霖、何祚庥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俊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汪应洛教授等都曾在本刊发表过重要成果。 刊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8-245XCN:61-1329/C邮发代号:52-25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西安交大教育研究创刊时间:1981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1 来稿要求 1 来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读性。发稿重点为经济、管理、交叉科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省(部)级以上政府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获得基金资助的项目,需在首页脚注注明项目全称及编号。 2 稿件应包含题目(限20字以内)、作者(不宜超过4人,首页脚注需注明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单位、职称、职务、邮政编码等内容)、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正文(8000-12000字)、参考文献以及与中文一致的英文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其中,特别指出: 21 正文的章节层次可分至三级,分别以“一”、“(一)”、“1”的形式题注。“引言”不单独设章节,且无须题注。 22 正文中的图、表随文出现,并标示图序、图题、图注和表序、表题、表注,涉及数据的必须注明出处。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形式,不画竖线,横线仅保留顶线、底线及栏目线,表项(纵第1栏)与表头(横第1栏)间逻辑上为主谓关系,表头前后栏间为递进或并列关系。 23 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文中相应位置加注序号。未公开发表的一律不引用。文献著录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标准,其主要格式如下: 231 普通图书:[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32 期刊:[序号]著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33 论文集:[序号]著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34 报告:[序号]著者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35 学位论文:[序号]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 授予年 236 报纸:[序号]著者篇名[N]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 237 电子文献:[序号]著者篇名[EB/OL][发表年-月-日]文献可获得地址 238 著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文著者,姓的首字母大写,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著者多于3人时,只著录前3人,中文后面加“等”,外文加“et al”,著者间加“,”。 3 稿件请采用Word版A4页面设置,并通过E-mail发送电子文本。E-mail。 2 投稿约定 1 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库等媒体,有关稿酬与印刷版稿费一并支付。不愿意通过某媒体发行者,请在来稿首页注明。 2 本刊对来稿的文字和表述方式有修改权,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 3 本刊仅受理作者尚未公开发表的学术性稿件,严禁一稿多投。自收稿之日起2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来稿一经刊用,即按规定致酬,并赠刊物两册。 4 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视作自动接受上述约定。 5 地 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 编:710049 6 为了便于编辑理解你的文章,请在文后附300字的介绍——指出该文的价值点和创新之处!

中华医学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版)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复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复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东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医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江苏医药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实用医学杂志 山东医药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天津医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1. 中国公共卫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卫生研究 营养学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环境与职业医学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中国卫生经济 毒理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中国妇幼保健 中国学校卫生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生殖与避孕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针炙 中成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药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药药理与临床 中华中医药杂志针刺研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中医杂志 新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天然药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解剖学报 中国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生理学报 解剖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改名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生理科学进展 中华病理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病毒学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改名为:国际免疫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改名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基础医学与临床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检验医学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中国实验诊断学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糖尿病杂志 (改名为: 中国糖尿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高血压杂志(改名为: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中国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男科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华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华肿瘤杂志 癌症 中国肿瘤临床 肿瘤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肿瘤防治研究中国癌症杂志实用肿瘤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改名为:国际脑血管病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改名为: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眼科研究 眼科新进展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牙体牙髓周病学杂志口腔医学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3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放射学实践介入放射学杂志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抗生素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华西药学杂志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

理论上算是核心期刊,所学知识有限,语言表达能力一般,但是已经竭尽全力去回答,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近期代表性论文:《发展价值维度的伦理审视》(第二作者),《求实》2010(9)。《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促进教育公正》,《求实》2008(11)。《从传统伦理特征看发展伦理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改革与战略》2008(10)。《论和谐德育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从GDP到GNH——伦理学视野下人类发展考量的跃升》(第二作者),《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伦理学》人大复印资料,2009(3)。《教育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3)。《和谐社会的德育建设》,《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2)《和谐文化的哲学解读》,《江西社会科学》2007(4)。《科学发展观视野中循环经济发展的伦理问题探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2)。《发展的伦理思考》,《宁夏党校学报》,2007年(5)。《关于发展的伦理反思》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4)《超越死亡的道家生死哲学观》,《伦理学研究》2006(4),2007年《哲学年鉴》。《追寻公正: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第二作者),《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3)《试论东北亚儒家文化圈中企业伦理的特点》,《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试探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2)。《探析公共政府伦理治理要求》,《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2)。《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再定位》,《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年(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2)。《必须在“马原”课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作者。《精心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论文集》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作者《发展伦理关于发展三个维度的探究》,《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作者。代表性专著:《发展伦理探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该书系王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展伦理研究”的终结成果,该成果被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鉴定为“优秀”等级)《今日道德策论——中国经济转型期的道德反思》(长征出版社,2003年。本书系江西省“九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并于2003年荣获江西省哲学学会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参编:《伦理学百科全书》、《西方伦理学家辞典》、《中国妇女理论研究十年》、《解读生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论文集》、《第17届中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等学术著作。课题:1、主持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展伦理视阈中绿色经济责任问题研究》。2、主持完成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展伦理研究》。06BZX056。(已通过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验收,并被鉴定为“优秀”等级)3、主持完成江西省社会科学“九五”规划2000年课题《道德策论——中国经济转型期的道德反思》批号:00KS26。4、主持完成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4年项目《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04-05年;批号:05KS16。5、主持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4年课题《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批号:04YB066 。6、主持完成校际社科规划2005年课题《和谐社会的价值向度》批号:江西师大宣字[2005]026号。7、主持校际“五个一工程” 2004年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用先进文化引领高校非主流文化阵地》。8、主持完成校际教学改革2004年课题《高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高校“两课”哲学教学改革研究》批号:江西师大教务字[2004]067号。

《现代医学杂志》核心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不是核心期刊。是北大中文核心

科技核心都还好,文章满足杂志社要求的话,一般都能通过,相对来说,电子设计工程更快点。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

在《古汉语研究》《古文字研究》《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辑刊》《北方论丛》《学术交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古籍研究》《长江学术》《长安学术》《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燕赵学术》《华夏文化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郭锡良、江蓝生、竺家宁、沈培等都曾或引用或给予较高的评价。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全文转载、摘评、引用为参考文献近四百次。  2001年以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汉语史、金文等方面的)  1.《<五灯会元>中的是非问句与选择问句》,《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1期  2.《副词“也”的产生与发展》,《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3期  3.《副词“都”的产生和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5期  4.《<太平广记>中的范围副词“都、全、了”试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3期   5.《“应该”类助动词的发展》,《学术交流》2002年4期  6.《魏晋六朝汉译佛经中的同义连用总括范围副词初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4期  7.《<儿女英雄传>中的程度副词述评》,《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4期  8.《从程度副词的来源看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中国与中国学》(韩国岭南大学)2003年2期  9.《程度副词“好”的产生与发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2期  10.《程度副词“非常、异常”的产生与发展》,《古汉语研究》2004年2期  11.《<朱子语类>中的“十分”》,《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2期  12.《<红楼梦>中“尤最”副词探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2期   13.《程度副词“十分”的产生与发展》,《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6期  14.《试论<三言二拍>中的双音程度副词》,《延边大学学报》2005年2期  15.《试论副词“全”的产生与发展》,《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期  16.《古代汉语中双音程度副词的产生与发展》,《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3期  17.《金文“以”字用法初探》,《北方论丛》2005年3期  18.《试论副词“总”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5年  19.《金文“于”字用法初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期   20.《金文“于”并列连词用法辨正》,《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5期  21.《试论“既”字在金文中的用法》,《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期  22.《金文中的连词“而”》,《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23.《两周金文中否定副词“毋”的特殊用法》,《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期  24.《两周金文中的无指代词》,《长江学术》2006年3期  25.《两周金文“亡”字用法初论》,《古籍研究》(2006·卷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西周金文中“休”字的一种特殊用法》,《华夏文化论坛》(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27.《两周金文指代词“是”“兹”“之”用法之别》,《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期  28.《两周金文中连词“则”的用法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2期  29.《两周金文“及”字用法试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30.《两周金文中“乃”字的词性和用法》,《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31.《李白诗歌中“何”字的运用特点》,《华夏文化论坛》(第二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  32.《金文“在”字词性初探》,《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6期  33.《殷周金文中“咸”的特殊用法》,《古汉语研究》2008年1期  34.《两周金文中的“偕同”义介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2期  35.《两周金文中的祈求义动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  36.《两周金文宾语前置句简论》,《华夏文化论坛》(第三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  37.《两周金文“暨”字用法释论》,《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辑,中华书局2008年  38.《两周金文助动词释论》,《殷都学刊》2008年4期  39.《两周金文介词“以”、“用”用法比较》,《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5期  40.《杜诗中“一”字的运用特点》,《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6期  41.《两周金文中“雩”的词性和用法》,《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1期  42.据金文补正《古代汉语》的若干注释,《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2期  43.《殷周金文中的特殊句型》,《燕赵学术》2009年春之卷,四川辞书出版社2009年  44.《先秦时期的“赏”、“赐”之别》,《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  45.《殷周金文中的征战类动词》,《北方论丛》2009年4期  46.《殷周金文中的运动类动词》,《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4期  47.《两周金文中“休”的词性和用法》,《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7期  48.《两周金文心理动词试论》,《华夏文化论坛》第四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  49.《先秦汉语叹词试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5期  50.《两周金文语法札记(四则)》,《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6期  51.《两周金文叹词初论》,《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期   《两周金文中“用”的词性和用法》,《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6期   《两周金文并列连词初探》,《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1期   《殷周金文范围副词释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殷周金文词汇研究综述》,《西华大学学报》2010年2期   《殷周金文中的赐予义动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期   《殷周金文动词类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华书局2010年   《两周金文“承继”类动词试论》,《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6期  《殷周金文虚词研究述要》,《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七辑,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  《两周金文第一人称代词述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1期  《两周金文中的“奉事”类动词》,《长安学术》(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2月。  《殷周金文语法研究综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 期。

近期代表性论文:《发展价值维度的伦理审视》(第二作者),《求实》2010(9)。《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促进教育公正》,《求实》2008(11)。《从传统伦理特征看发展伦理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改革与战略》2008(10)。《论和谐德育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从GDP到GNH——伦理学视野下人类发展考量的跃升》(第二作者),《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伦理学》人大复印资料,2009(3)。《教育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3)。《和谐社会的德育建设》,《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2)《和谐文化的哲学解读》,《江西社会科学》2007(4)。《科学发展观视野中循环经济发展的伦理问题探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2)。《发展的伦理思考》,《宁夏党校学报》,2007年(5)。《关于发展的伦理反思》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4)《超越死亡的道家生死哲学观》,《伦理学研究》2006(4),2007年《哲学年鉴》。《追寻公正: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第二作者),《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3)《试论东北亚儒家文化圈中企业伦理的特点》,《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试探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2)。《探析公共政府伦理治理要求》,《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2)。《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再定位》,《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年(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2)。《必须在“马原”课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作者。《精心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论文集》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作者《发展伦理关于发展三个维度的探究》,《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作者。代表性专著:《发展伦理探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该书系王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展伦理研究”的终结成果,该成果被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鉴定为“优秀”等级)《今日道德策论——中国经济转型期的道德反思》(长征出版社,2003年。本书系江西省“九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并于2003年荣获江西省哲学学会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参编:《伦理学百科全书》、《西方伦理学家辞典》、《中国妇女理论研究十年》、《解读生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论文集》、《第17届中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等学术著作。课题:1、主持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展伦理视阈中绿色经济责任问题研究》。2、主持完成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展伦理研究》。06BZX056。(已通过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验收,并被鉴定为“优秀”等级)3、主持完成江西省社会科学“九五”规划2000年课题《道德策论——中国经济转型期的道德反思》批号:00KS26。4、主持完成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4年项目《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04-05年;批号:05KS16。5、主持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4年课题《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批号:04YB066 。6、主持完成校际社科规划2005年课题《和谐社会的价值向度》批号:江西师大宣字&#91;2005&#93;026号。7、主持校际“五个一工程” 2004年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用先进文化引领高校非主流文化阵地》。8、主持完成校际教学改革2004年课题《高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高校“两课”哲学教学改革研究》批号:江西师大教务字&#91;2004&#93;067号。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下载

江苏科技大学本部地址: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江苏科技大学有4个校区,分别是东、南、西、新校区。东校区也就是本部,地址: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南徐学院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南徐大道中段西校区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四摆渡新校区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长香路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位于镇江高校园区,园区地处丹徒新城十里长山南侧,新校区建设周期三年,学校通过将现有西校区、南校区和东校区老东大门校内东西道路南侧地块土地与镇江市置换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2460亩(约164万平方米)(包括398亩(约27万平方米)水库),另中科院蚕研所195亩,拥有独立的专业性图书馆与实训中心,建成完善的各类辅助设施。建成后,学校将从三个老校区一次性搬入新校区。

江苏科技大学有四个校区,地址分别是:1、东校区,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 。2、西校区,江苏省镇江市南徐大道西段。3、南校区,江苏省镇江市南徐大道中段 。4、张家港校区,张家港市长兴中路8号。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特色鲜明,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完整教育体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责任为先、公平为上、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强化“船舶、海洋、蚕桑”三大特色,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春风化雨、桃李芬芳,享有“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誉。多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已为船舶工业、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4万余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查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办刊宗旨10年来,社科版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科实力,坚持学术质量第一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刊理念,坚持树立学术精品意识,依托学校强势学科,不断开拓创新进取,努力办出重点大学学报社科版的特色,扬长避短,以特色制胜,创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的办刊方针,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报道内容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反映高校师生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在管理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与交叉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重点和前沿问题。主要栏目现设有10余个栏目,以经济、管理、交叉科学、哲学、社会学研究为主,兼有历史、文学、中国文化、法学、高等教育等研究内容。其中,重点栏目为教育部评定的名栏目“经济与管理研究”;特色栏目为“和谐社会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交叉科学研究 ”、“科技创新论坛”、“国际学术论坛”、“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国际法学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文化与艺术研究”、“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 ”、“公共政策与绩效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收录情况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期刊(2004年)、《中文核心目录要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8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6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2002年、2006年)。获奖情况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2002年、2006年)、《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0年)、陕西省五佳学报(2006年)。影响引子影响因子连续4年名列全国理工院校社科学报第一位。发展历程创刊于1981年,初始刊名为《西安交通大学教学研究》,1986年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教育研究》,1997年由教育教学研究类刊物改为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并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立足交大,面向全国,胸怀世界,力求充分发挥西安交通大学在管理、经济、人文、社会等学科上的学术优势,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社会现实,抓住国家改革和发展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依托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学报学术质量;充分发挥重点理工大学在跨学科和交叉科学研究中的优势,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在运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经济与社会问题方面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名校优势,经常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和学术精英,就具有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撰写特稿。学报坚持优先刊登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成果,不断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努力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创新与发展作出学术期刊应有的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哈佛大学教授黄万盛先生,夏威夷大学教授、国际易学学会会长成中英先生,国际哲学学会主席、德国卡尔鲁斯大学教授汉斯·兰克,清华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名中国思想史专家张光之教授,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世英先生,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先生,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资深院士张光斗、张存浩、刘东生、罗沛霖、何祚庥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俊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汪应洛教授等都曾在本刊发表过重要成果。 刊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8-245XCN:61-1329/C邮发代号:52-25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西安交大教育研究创刊时间:1981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1 来稿要求 1 来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读性。发稿重点为经济、管理、交叉科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省(部)级以上政府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获得基金资助的项目,需在首页脚注注明项目全称及编号。 2 稿件应包含题目(限20字以内)、作者(不宜超过4人,首页脚注需注明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单位、职称、职务、邮政编码等内容)、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正文(8000-12000字)、参考文献以及与中文一致的英文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其中,特别指出: 21 正文的章节层次可分至三级,分别以“一”、“(一)”、“1”的形式题注。“引言”不单独设章节,且无须题注。 22 正文中的图、表随文出现,并标示图序、图题、图注和表序、表题、表注,涉及数据的必须注明出处。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形式,不画竖线,横线仅保留顶线、底线及栏目线,表项(纵第1栏)与表头(横第1栏)间逻辑上为主谓关系,表头前后栏间为递进或并列关系。 23 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文中相应位置加注序号。未公开发表的一律不引用。文献著录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标准,其主要格式如下: 231 普通图书:[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32 期刊:[序号]著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33 论文集:[序号]著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34 报告:[序号]著者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35 学位论文:[序号]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 授予年 236 报纸:[序号]著者篇名[N]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 237 电子文献:[序号]著者篇名[EB/OL][发表年-月-日]文献可获得地址 238 著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文著者,姓的首字母大写,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著者多于3人时,只著录前3人,中文后面加“等”,外文加“et al”,著者间加“,”。 3 稿件请采用Word版A4页面设置,并通过E-mail发送电子文本。E-mail。 2 投稿约定 1 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库等媒体,有关稿酬与印刷版稿费一并支付。不愿意通过某媒体发行者,请在来稿首页注明。 2 本刊对来稿的文字和表述方式有修改权,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 3 本刊仅受理作者尚未公开发表的学术性稿件,严禁一稿多投。自收稿之日起2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来稿一经刊用,即按规定致酬,并赠刊物两册。 4 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视作自动接受上述约定。 5 地 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 编:710049 6 为了便于编辑理解你的文章,请在文后附300字的介绍——指出该文的价值点和创新之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就发表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在国内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发挥综合性理工院校特点,开展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研究,反映高教改革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由广州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社会科学版国际刊号为ISSN 1671-394X,国内刊号为CN 44-1545/C。刊物为大16开,每期内文96个页码。《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全面反映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学术成果,注重学术价值和社会应用价值,重点研究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前沿问题。创刊四年多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历届主编和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短期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2003年社会科学版继被“中国学术期刊规范化与评价研究中心”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后,又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2005年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显示,社会科学版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均翻了一番。 人权研究岭南文化 主管单位: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单位:广州大学主编:郑洁ISSN:1671-394XCN:44-1545/C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A213信箱邮政编码:510006

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大核心目录2020年版被降级的刊物以及新晋期刊。一、北大核心目录(2020版)被降级刊物1、现代情报2、电气传动3、现代电子技术4、美术大观5、肉类研究6、煤矿机械7、新型建筑材料8、混凝土与水泥制品9、材料保护10、艺术工作(作者提供)水力发电(作者提供)11、食品工业12、教学与管理13、印染助剂二、北大核心目录(2020版)被升级刊物目录1、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西北人口3、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5、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中学生物教学7、语言战略研究8、北京舞蹈学院学报9、中国无机分析化学10、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2、广西科学13、中国医院14、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5、疾病监测16、磁共振成像17、生物安全学报18、广东海洋大学学报19、洁净煤技术20、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1、社会保障研究22、化学工业与工程23、现代防御技术24、现代纺织技术25、无线电工程26、医学与哲学27、工具技术28、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江苏农业科学30、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31、资源开发与市场32、森林工程33、中外葡萄与葡萄酒34、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35、地质力学学报36、工程爆破37、中国抗生素杂志38、重庆高教研究39、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41、天涯42、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3、农业经济与管理44、海洋测绘45、海洋地质前沿46、中学地理教学参考47、煤炭技术48、铸造技术49、上海城市规划38、重庆高教研究39、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41、天涯42、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3、农业经济与管理44、海洋测绘45、海洋地质前沿46、中学地理教学参考47、煤炭技术48、铸造技术49、上海城市规划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