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工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工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可以去数据库检索~~学校里面可以免费下载还有疑问联系~

1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  2只要不是抄的,你写出全世界最差的一篇论文就 可以。  3比着葫芦画瓢,找一篇去年毕业 同学的范文,格式样式,照着写就行了。  4毕业论文的实 质是读后感,选一本书,花一个星期读一遍。边读 边做笔记。把笔记整理一下,按范文格式条理一下,就是很好的论文了。  5问题的关键是:你必须花一周的时间。许多同学不愿花费这个时间,那就没辙了。别的也别谈了。 完了。  6有的同学找朋友帮忙,自已不写,让朋友替自己写一篇。 这当然好,但现在的朋友大都靠不住。你让他写一篇给你,他满口答应,没过两天就送给你一篇。你千恩万谢。可是拿给老师一看,原来是从网上粘下来的,乱码都 还没改。更可气者,一稿多用,他还把这篇“论文”送给好几个人,赚了好几顿饭,造成“雷同抄袭”、频烦吃饭。  7结论:只能自己写,花一周时 间。  8那位问了:“我写得不好怎么 办?”答:“这是伪问题。别管好坏,先写出来就行。老师还怕都写好呢:没法分优良中差了!总之,你写出一篇全球最差的论文就行,只要不是抄的!”  9只要硬着头皮写,傻瓜都能写一篇。  第一章 选题  一、选题的原则  (一)有价值(有品位,内行)  (二)有可行性(或操作性,大小适中,难易恰当)  (三)有浓厚兴趣(兴趣是动力,必须是自己喜欢的。)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果你什么都不喜欢,那就更好办:让辅导老师给你一个题目就行。  (四)专业对口(专业专长)  二、 选题的 方法  (一)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填补空白的课题  (三)有争议的课题  (四)有矛盾的课题  (五)可综述的课题  第二章 搜集资料  学术研究往往是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因此,搜集相关文献信息,非常重要。要求能快 速、准确地搜集到所需的资料信息。  一、直接材料的搜集  第 一手材料  二、间接材料的搜集  从文献及网络查取的材料  (二手材料一定要注意核对。)  图书、期刊,纸本索引及网络检索GOOGL、百度网等,关键词检索。  三、材料的分析  让材料自然分类,类聚法。  第三章 写提纲  提纲尽可能详尽,条理清晰,条块分明。  (镶玻璃法: 把内容分成几块,一块块往上填内容就行了。)  一般分为序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证的形式,纵深式(递进式),平列式,综合式。  第四章 写论文  一、格式及要求:前置部分及主体部分  前置部分:标题、署名、指导教师、目录、摘要、关键词  (一)标题:对论文重点的直接呈现。准确得体,通俗易懂,简短精练(不能 简短,可加副标题),符合规范。  (二)署名,在题下。  (三)指导教师:xxx  (四)摘要(可复制文中关键句子,稍作修 饰、连缀即可)  (五)关键 词,一般3—5个即可,以重要程度为序。  (六)目录  主体部分:  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一)前言(引言,序论,导言,绪言)  (二)正文(本论,主体)  (三)结论  (四)注释  (五)参考文献  (文献名,作者,出版社,版次)  二、具体方法与规 范  (一)写作的顺序  1按照提纲自首至尾  2先写思考成熟的部分,最后焊接起来。(若不知从何写起,就这样写)  写此不管彼,只求一意法。  (二)引用材料的方法  1直接引用法  引证。推论,尊重,显示自己并非标新立异,不乏同道。(拉赞助)  2先斩后奏法  先概述观点,然后指出某人某文已详言之(加注参见)  3映带法  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研究韩愈,不妨提及东坡;研究明清诗,也可上溯到汉魏。  4戒剽窃。学会运用,而不是照抄。  (三)论文的整体要求  准确,概括、简练,严谨客观,平实,文采。  不可以孤立的看问题,要注意上下影响。  (四)段落、标点规范  (五)语体的要求  要简约典雅。  第五章 修改、定稿  文不厌改,要改得死去活来。  一、自己反复阅读, (1)改正错误的字、词、句(笔下误)。(2)逻辑错误  (3)修正完善观点(4)论据错误(5)调整结构布局(完美,圆满,面团原理,增删 材料)(6)修饰词句。  面团原理:你如果原打算写五个部分,最后只写成三个部分;那你就说你本来就打算写三个部分,现在如期完成了,很“圆满”。因为没有人知道你的原计划,也 没有人想知道,所以没必要告诉他人。  二、他人审校(吸收他人意见;自己的错误往往看不出)。  互相审阅,互相挑毛病。  第六章 答辩  虚心点就行。自己写的,也不用心虚

最好能具体到某个产品参考文献太多了,比如国家相关产品的标准、地方标准、相关的参考书籍、图纸、图册等等

化工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免费的文献是有的,汉斯出版社的电子版期刊都是可以免费下载阅读的,然后百度学术,谷歌学术里也有以下文章可以参考

和指导老师搞好关系,也要有真本事

不知道怎么写的话,建议你看看(分析化学进展、有机化学研究)这两本汉斯的期刊找下灵感

化工类文章关于聚四氟乙烯材料切削加工写作及其投稿办法聚四氟乙烯材料切削加工质量的方法聚四氟乙烯由于其良好的化学在许多领域都得以应用,如石油化工、电子电气、军工、航空、等多领域,本文主要针对聚四氟乙烯乙烯材料性能特点,对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切削加工特点及其改善措施进行了研究探讨。针对聚四氟乙烯材料在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力小、导热系数低、热膨胀系数较大、熔点低的工艺特点,研究了聚四氟乙烯材料在几种常用机械加工工艺中出现的难点及问题,提出了能有效提高聚四氟乙烯乙烯材料切削加工质量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切削加工可在常用的金属切削机床上进行,但与金属材料切削加工相比,其加工规范性还不是很完善,它的可切削性、切削规律、刀具结构和切削量均与金属材料的加工有所不同,采用用传统的加工工艺和工装加工往往达不到产品的设计精度要求。化工类文章投稿期刊《化工设计通讯》外文名字:Chemical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B刊省级期刊 月刊审稿周期:1-2天知网收录2200字符价格:650元基本信息主办单位:湖南化工医药设计院出版周期:月刊ISSN:1003-6490CN:43-1108/TQ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邮发代号:42-52创刊时间:聚四氟乙烯材料切削工艺特点及切削参数的选取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刚度、硬度、强度都相对较小,其拉伸强度为21-28MPa,弯曲强度为11-14MPa,伸长率为250%-300%。在应力长期作用下会变形,过载时容易出现蠕变现象。由于聚四氟乙烯以上性能特点,就导致其在切削加工时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1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切削工艺特点(1)切削力小。由于聚四氟乙烯刚度、强度、硬度均较低,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切削45钢的主切削力是切削聚四氟乙烯材料的14-20倍[2]。(2)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较小的导热系数,仅为27W/M·K-1,加之较低的耐热温度,其最高耐热温度仅为250℃。若切削量过大、切削速度较高,工件的切削温度则会升高,会使聚四氟乙烯材料发生软化,甚至出现熔化、焦化和“粘刀”现象。(3)聚四氟乙烯具有较大的热膨胀系数,因此聚四氟乙烯材料在切削过程中会因摩擦产生较大的热量,容易刀具和工件的局部过热,从而导致聚四氟乙烯工件受热发生弹性变形,最终影响聚四氟乙烯材料工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4)相对于金属材料,聚四氟乙烯的弹性模量很低,当切削加工进给量过大或转速过快时,较大的加工摩擦力以及刀具施加给工件的力共同作用,导致聚四氟乙烯工件产生较大的变形,从而影响聚四氟乙烯工件的加工精度。2聚四氟乙烯材料切削参数的合理选取(1)刀具材料的选择聚四氟乙烯材料在切削时,刀具材料一般为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和高速钢等。相对于刀具而言,工件材料的硬度较低,因此刀具的硬度对于聚四氟乙烯材料工件的加工质量影响不大。(2)刀具的几何参数刀具前角:对于聚四氟乙烯材料,由于工件材料强度、硬度较低,应选取相对较大的前角,从而减小切削力并降低切削热。刀具后角:聚四氟乙烯材料硬度、强度低,塑性越大,因此在机械加工时应选择较大的后角,从而减小刀具和聚四氟乙烯工件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工件的局部过热现象,提高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3)切削参数的选取由于聚四氟乙烯材料强度低、硬度小,相对于金属制品而言,在切削加工时可以选择相对较大的切削量和较高的切削速度,但聚四氟乙烯的导热系数低,且具有较高的热膨胀系数大,在较大的进给量和较高的切削速度下又容易发生局部过热引起的变形、焦化等现象。因此为了提高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加工质量及加工精度,在保证一定加工效率的前提下,应尽量选取较小的切削量和较低的切削速度。(4)其他措施聚四氟乙烯材料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材质较软,在较大的夹持力下,工件容易发生变形,影响加工精度,因此其夹持力不易过大。与此同时,聚四氟乙烯工件在切削加工时需要及时进行去屑工作,通过增加断屑槽等措施,使切屑能及时排出。聚四氟乙烯在常见切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改善措施1聚四氟乙烯车削加工氟乙烯材聚四料在车削加工时,外径尺寸和内、外圆椭圆度以及内外圆锥度的变化较大,且没有规律。因此在车削加工过程中,工件在粗加工时,前角应取大些,从而降低切削力,防止工件产生弹性变形;精加工时,可取较小的前角,改善刀具散热条件,降低切削温度。2聚四氟乙烯钻削加工聚四氟乙烯材料在钻削加工时,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及时的去屑。通常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小螺旋角和具有容屑槽的钻头,利于切屑排除;(2)尽量降低钻头转速,在保证钻削效率的前提下选取较低的进给量,同时采用多次退刀的方式保证及时去屑,从而提高钻削加工的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一般钻头刃磨后的螺旋角约为10o~15o,后角为9o~20o,钻头锥角为60o~120o,采用的钻速不仅与被钻材料有关,而且与钻孔的大小和钻孔深度有关,一般手电钻钻速为900r/min时效果最佳,而固定式台钻则在转速为2100r/min和进给量为3mm/s时效果最佳。[3]3聚四氟乙烯铣削加工聚四氟乙烯材料在进行铣削加工时,铣刀的前角应比铣削金属的前角大些,铣削的前角应大于6o(一般在6o~15o)。铣刀的后角同样应比铣削金属时的后角大,后角应大于10o(一般在15o~30o)。铣削加工时的切削速度应控制在(180-300)mm/min范围内,进刀量采用(05-13)mm/r,吃刀量约为1mm/s,表面粗糙度值随进给量减小而降低。在生产中建议采用侧铣法,可避免工件烧伤。此外聚四氟乙烯材料在粗加工时,应选择强度高、制造简单的直线齿背式铣刀;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强度较小,但容屑空间大的折线齿背式铣刀。总结综上所述,聚四氟乙烯具有强度低、硬度小、热传导性较差、热膨胀系数高等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在切削加工时,应根据工件材料的性能及加工条件、加工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合理的切削参数,考虑适当的加工余量,并供给充足冷却装置(一般用压缩空气进行风冷),均可获得具有较高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参考文献[1]鲍秀森聚四氟乙烯的切削加工[J]1999(5)[2]杜兰萍塑料的切削加工[J]机械工程师,1999(10)[3]赵祖虎复合材料的加工技术简介[J]航天返回与遥感,1997(01)

工程设计参考文献

1、平面设计:选线、定线、平面线型、超高 2、纵断面设计:纵坡设计、竖曲线设计 3、横断面设计:横断面组成、土石方调配 4、交叉设计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参考文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国家现行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工程所在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建设单位对施工的要求,工程施工合同招标投标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工程施工范围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还有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的状况,综合技术水平等。谢谢

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徐晋仙建筑施工中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J]科技向导,2010,(26):[2]李润成编制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几点建议[J]山西建筑,2012,(6):74-[3]李海涛工程投标中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J]技术市场,2011,(6):[4]王革新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与编制[J]甘肃科技纵横,2007,(1):[5]聂迎春浅谈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指导, 2010,(2): [6]林瑞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工程造价[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3):[7]宋玮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2):[8]吴永昌简述安全、质量、进度、投资之间的关系[J]经济师,2010,(6):[9]陈兵浅谈建筑施工组织设计[J]企业研究,2011,(20):[10]齐新红浅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其重要性[J]建工论坛,2010,(23):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参考文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国家现行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工程所在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建设单位对施工的要求,工程施工合同招标投标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工程施工范围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还有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的状况,综合技术水平等。谢谢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  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是对拟建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实行科学的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可以全面考虑拟建工程的各种施工条件,扬长避短,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技术经济的组织措施,合理地统筹安排拟定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拟建工程按期投产或交付使用;也为拟建工程的设计方案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在技术上的科学性和实施工程上的可能性进行论证提供依据;还为建设单位编制基本建设计划和施工企业编制施工计划提供依据。施工企业可以提前掌握人力、材料和机具使用上的先后顺序,全面安排资源的供应与消耗;可以合理确定临时设施的数量、规模和用途;以及临时设施、材料和机具在施工场地上的布置方案。  如果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合理,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符合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要求,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地贯彻执行,就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取得好、快、省和安全的效果,早日发挥基本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0年代我们的施工组织措施采用的苏联的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增长,我们建筑业的发展,我们的施工项目管理也不断的更科学,70到80年代施工组织设计在我国全面的推广,经过我们不断的实践、探索、研究,使之我们现在的施工组织更科学更协调,经济上更合理  以往我们强调工程开工前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否则不得开工,但有相当多的工程虽然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但实际执行却不如人意,甚至有的根本无法实施。许多年来,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往往是由个别人编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与材料、机械、劳动力等部门的脱节,使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就先天不足,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编制者与实施者的分离,无法起到指导作用的施工组织设计只能束之高阁。所以我们认识了不足之处对于实施方案的编制组织,现在我们采取各部门共同参与的方法,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编,使施工组织设计真正起到指导工程施工的作用。施工部署由单1转向了全面统筹工程的后续开展更顺利。  正 文  杨太生《地基与基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书内容是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并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设计新规范、新标准编写的。全书共分十章,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土压力与土坡稳定,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区域性地基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土建学科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徐 蓉《工程造价管理》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本书以贯彻国家法规、规范为指导思想,从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人手,主要介绍 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理论和计算评价方法。本书共9章:第一章介绍工程造价概论, 解释了价格、造价的基本概念;第二章介绍工程造价的组成和计价方法,及工程量清 单计价规范的有关内容;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介绍了工程项目决策、设计、招标投标、 施工和竣工决算等不同阶段中,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确定和管理的实际操作内容;第八、九章介绍工程财务和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规的内容,这是作为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工程师们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  尹怡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本书针对建设工程清单时期广大预算人员的学习需要,介绍了建筑工程预算书的编制内容和步骤,全面叙述了消耗量定额与清单计价的定额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重点阐述了应用例题的详细解答与完整的建筑工程的消耗量定额预算书和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书。内容共分三部分,包括:绪论,上篇——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计量与计价,下篇——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与计价。本书逻辑清晰,图文并茂,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关联,充分结合施工组织的实际,辅以大量实例,注重例题的合理化,支持启发性与交互式教学,力求实用。  本书与《建设工程计价依据与方法》配套使用,学习过程中需配备参考文献所列书籍。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类专业的选用教材,也可作为建筑企业管理培训教材,还可作为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姚刚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3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土木工程中主要工种工程施工方法和工艺原理;施工项目科学的组织原理以及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新的《土木工程施工》教材阐述了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在内容上力求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反映现代土木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其新成就,以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在知识点的取舍上,保留了一些常用的传统工艺方法,注重纳入对工程建设有重大影响的新技术,突出综合运用土木工程施工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教材在结构体系上有新的突破,具有创新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教材注重土木工程各专业领域知识的融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教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结构合理,既考虑了大土木工程专业的整体性,又结合现阶段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在土木工程的框架内,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等自成体系,便于组织教学。  钱昆润等建筑施工组织与计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本手册内容分为4大部分:一、建筑施工基础知识,包括建筑构造、施工测量、建筑材料、施工 实用结构计算;二、建筑施工技术,包括土建土施工及水暖、卫生、电器设备工程施工;三、建筑施工管理,包括定额与预算、施工组织设计、企业管理;四、建设监理知识及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最后在附录中给出了施工常用资料及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本 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部第107号《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按照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要求,本着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原则制定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总结了我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试点工作的经验,并借鉴了国外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做法。本规范批准发布前广泛征求了有关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和工程造价、招标投标管理部门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和修改。 本规范共分五章和五个附录,包括总则、术语、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及其计价格式等。  Park Yj and A H-SMechanistic Seismic Damage model for reinforced C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111,No4,2005  The progressive collapse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s due to accidents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of civil engineering all around the The researches and designs on progressive collapse are based on accurately simulation for the failure process of whole structural However, due to the complicated material and geometric nonlinearity and large computational workload in collapse simulation for a real reinforced concrete (RC) structure, normal finite element (FE) analysis with solid elements are not feasible in collapse Hence, a fiber beam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to simulate the collapse of RC The fiber beam model is firstly verified with a collapse test of a planar RC And then following the design process proposed in DoD 2005, the collapse processes of two typical Chinese 8-story RC frames with and without slabs respectively are simula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slabs on the progressive collapse behavior of structures is studied and the result proofs that the slab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progressive collapse resistance of   DAVIDMLEVINSON Budget busts: The influence of demand in the construction market[J]Received 25 A  A new normalized damage index for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damag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relation of demand and The proposed formulation combines two sources of damage: permanent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deterioration due to cyclic loading during dynamic The new damage model is first verified for single Based on the compressive strains in the core concrete, tensile strains in the transverse hoops and a good photographic record of the component during stages of testing, damage limit states for serviceability, repairability/irrepairability and collapse are identified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damage A global damage index is also proposed based on individual member damage indices, which uses a weighting scheme that assigns importance as a function of gravity Finally, an inelastic design spectra is recommended for code development where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al period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response reduction factor is quantified in terms of incurred structural   结 论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扩大深度和范围,对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做出评估,实现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体化。施工企业要建立施工组织设计总结与工法制度,扩大技术积累,加快技术转化,使新的技术成果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得到应用。  目前已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应大力发展与运用信息技术,重视高新技术的移植和利用,拓宽智力资源的传播渠道,全面改进传统的编制方法,使信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到核心的作用,逐步实现施工信息自动化、施工作业机器化、施工技术模块化和系统化,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太生《地基与基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张雅麟《建筑施工手册》-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姚谨英《建筑施工技术》-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1  【4】 张 建《建筑材料与检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5】 李晓光《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6】 李 泉《浅谈如何准确编制概算、有效控制投资》工程经济,  【7】 姚 刚《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3  【8】 徐 蓉《工程造价管理》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9】 钱昆润 建筑施工组织与计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0】 尹怡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11】 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2】 徐大国《 工程造价的与控制》 北京:计划出版社,2005  【13】 姚 冰《与国际接轨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15】 DAVIDMLEVINSON Budget busts: The influence of demand in the construction market[J]Received 25 A  【16】 Park Yj and A H-SMechanistic Seismic Damage model for reinforced C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111,No4,2005

参考文献就是你所引用的文字的来源,比如参考《建筑施工手册》2015版 xx编著,谢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