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图书馆文献类型包括

发布时间:

图书馆文献类型包括

文献分类法,是依照文献的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组织和揭示文献的方法。它是在文献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文献工作者而言,熟悉文献分类法是为了更科学地组织和揭示文献;对一般读者而言,掌握文献分类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了解文献和文献。 一、四分法成为古代文献分类方法的主流。 唐初编纂《隋书经籍志》,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分四十类,附道经、佛经。类目如下: 经部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孝经 论语 谶纬 小学 史部 正史 古史 杂史 霸史 起居注 旧事 职官 仪注 刑法 杂传 地理 谱系 簿录 子部 儒 道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小说 兵 天文 历数 五行 医方 集部 楚辞 别集 总集 道经附 经戒 饵服 房中 符录 佛经附 大乘经 小乘经 杂经 杂疑经 大乘律 小乘律 杂律 大乘论 小乘论 杂论 记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西学东渐和新的科学文献的大量涌现,中国传统的四分法已不能适应文献的需要,于是出现了许多种过渡性的文献分类法。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应用得最为广泛。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1971年北京图书馆等36个单位组成编辑组开始编制,1973年编成试用本。1975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第1版。198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第2版,1990年出版第3版。1999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第4版。第4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设有22大类,各大类用汉语拼音字母作标记符号,具体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不知道你所指的文献类型是什么。如果是指按内容划分的类型可以作如下回答:CNKI:是综合型数据库,其包含的文献类型有期刊、报纸、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专利文献等。维普:专业的期刊数据库,其包含的是期刊。超星、方正:图书

文献分类法,是依照文献的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组织和揭示文献的方法。它是在文献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文献工作者而言,熟悉文献分类法是为了更科学地组织和揭示文献;对一般读者而言,掌握文献分类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了解文献和文献。  唐初编纂《隋书经籍志》,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分四十类,附道经、佛经。类目如下:  经部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孝经 论语 谶纬 小学  史部 正史 古史 杂史 霸史 起居注 旧事 职官 仪注 刑法 杂传 地理    子部 儒 道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小说 兵 天文 历数 五行  佛经附 大乘经 小乘经 杂经 杂疑经 大乘律 小乘律 杂律 大乘论 小乘论

国家图书馆收录的文献类型包括

眼下,随着我国学术的发展,以及个人职业晋升要求的不断提高,发表国际学术论文的要求越来越常见,但发表国际学术论文对国内很多普通作者来说似乎有些难,很多人对国际学术论文的类别都不是很清楚,有作者问到SCI 、SSCI、CSCD、CSSCI、EI、ISTP分别是什么?可以说这几类都是目前认可度很高的学术检索工具,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SCI 、SSCI、EI、ISTP是国际通用的检索工具,CSCD、CSSCI属于国内核心期刊中的两大类,也是国内非常权威的学术检索工具。SCI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资讯研究所于1960年上线投入使用的一部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也是最著名的检索性刊物之一,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选用刊物来源于40多个国家。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姊妹篇,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SCI偏理科,SSCI则偏文科,侧重人文社科领域。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在科研单位和高校的课题研究、人才选拔中有广泛应用与认可度,CSCD主要是理工科方向的,适合理工科的专业人员发表。CSSCI南大核心期刊,以北大核心期刊并驾齐驱,可以说是国内核心期刊体系中学术价值最高的核心期刊,发表难度在国内核心期刊中也是最大的,很多对作者的学历职务都有较高的要求。EI工程索引,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研发,主要检索的类型有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EI是很多国内作者发表会议论文的首选,专业侧重工程技术领域。ISTP国内很多作者对ISTP还是比较陌生的,ISTP是科技会议录索引,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研发,主要检索的就是学术会议和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近些年ISTP在国内的应用逐渐广泛,认可度也随之升高。以上就是对这几种检索工具的简单介绍,这几类检索工具无论是在个人晋升还是在毕业升学中认可度都是非常高的,当然,发表难度也都是比较大的,毕竟不是核心期刊就是国际学术期刊或者国际学术会议,具体哪一种适合自己发表,作者需要做个认真的考量,重点关注单位和学校的具体要求。

字典、论文集、年鉴等类型。根据文献出版类型不同,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1图书:以章节成册的公开出版物。它一般是利用已经发展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知识,经过作者重新组织的二次文献或三次文献。类型主要包括:教材、百科全书、字典、词典、手册、专著、论文集、会议录、丛书、年鉴等。科技期刊:主要报道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新理论、新技术的一种周期性出版物,它刊载大量原始一次文献。刊载的论文数量大、速度快、内容新颖并且以固定期刊名,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特种文献:指书、刊以外的非书刊资料。类型包括:技术报告、政府出版物、会议文献、标准资料、学位论文、专利文献及产品样品。根据存储载体不同,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印刷型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和多媒体信息资源等。根据数字化程度和处理单元不同,数字信息资源可以分为书目型数字信息资源、文摘、题录、索引型数字信息资源、全文型数字信息资源和多媒体信息资源。

文献类型有如下:1、按出版形式划分:科技图书、科技期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资料和其它文献的十大类型。2、按加工深度划分: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文献的特征1、知识性。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知识信息内容是文献的核心与灵魂,所以,知识性是文献的本质特征。2、传递性。文献是作为知识信息的传递工具出现并存在的,人类的知识财富正是依靠文献才得以传播的。文献既可以使人类知识世世代代地传递下去,也可以使人类知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之间进行交流和传递。所以,传递知识信息是文献的基本功能。3、物质载体性。以符号形式记录在物质载体上才能保存和传递。4、人工记载性。文献所蕴涵的知识信息是通过人们用各种方式记录在载体上的。5、再生性与积累性。人们在利用文献信息的过程中,又同时产生着新的文献信息,因而文献信息量不断增加。虽然某些文献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老化,但由于人们对文献信息的不断需求而再生现象大量存在,所以文献信息总是处于积累和增值之中。

文献类型如下:一、期刊文章(文献类型标识:J)[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任选)。二、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三、论文集(文献类型标识:C)中析出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A)。[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任选)、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四、学位论文(文献类型标识:D)[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五、国际、国家标准(文献类型标识:S)[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发布年。六、专利(文献类型标识:P)[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七、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八、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Z)[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图书馆文献资源包括

字典、论文集、年鉴等类型。根据文献出版类型不同,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1图书:以章节成册的公开出版物。它一般是利用已经发展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知识,经过作者重新组织的二次文献或三次文献。类型主要包括:教材、百科全书、字典、词典、手册、专著、论文集、会议录、丛书、年鉴等。科技期刊:主要报道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新理论、新技术的一种周期性出版物,它刊载大量原始一次文献。刊载的论文数量大、速度快、内容新颖并且以固定期刊名,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特种文献:指书、刊以外的非书刊资料。类型包括:技术报告、政府出版物、会议文献、标准资料、学位论文、专利文献及产品样品。根据存储载体不同,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印刷型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和多媒体信息资源等。根据数字化程度和处理单元不同,数字信息资源可以分为书目型数字信息资源、文摘、题录、索引型数字信息资源、全文型数字信息资源和多媒体信息资源。

图书管的资源主要是纸质和电子资源。其中纸质的主要有馆藏图书,期刊,报纸,以及往年的过刊,本校学生的毕业论文等,而电子资源主要有数据库,比如万方数据库、硕博士数据库,好的可能有国外的Elsevier等比较好的数据库,还有视频资源、相关书籍的光盘等。

图书馆纸质的主要有馆藏图书,期刊,报纸,以及往年的过刊,本校学生的毕业论文等。电子资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电子出版物,它是利用现代科技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在磁盘、光盘等载体上,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或其它相应电子设备再呈现出来,从而进行查阅和信息传递。电子图书、电子报刊、电子报纸、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各馆自建的数据库,如学位论文数据库、馆藏特色资源库等构成了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图书馆资源包括三个方面:1、文献信息资源;2、设施资源;3、人力资源现在的图书馆。图书馆: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资料,以供人学习阅览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收集、整理、加工、保藏、传播和开发利用文献资源的教育、科学、文化机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产物。它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并受它们所制约。图书馆一词,源于拉丁文“librdria”,意为藏书之所。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包括

数字资源是文7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r一g,是将计0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b多媒体技术相互1融合而形成的以0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商业化4的数据库、机构或个q人a建立的数据库、各种网络免费资源等都属于k数字资源。 同印刷型文4献相比5,数字资源类型更为1丰k富。 从0数据的组织形式上t看,有数据库、电子q期刊7、电子q图书8、网页、多媒体资料等类型。 按存储介0质可分4为2磁介0质和光介2质两种类型。其中8,磁介6质包括软盘、硬盘、磁盘阵列、活动硬盘、优盘、磁带等类型;光介4质包括CD、DVD、LD等类型。常用的数字资源存储介4质为6硬盘、磁盘阵列、磁带及cCD、DVD、LD等。 按数据传播的范围可分1为3单机、局域网和广p域网等方8式。单机利用可以5是光盘或安装在一c台计6算机上f的数据;局域网内6部利用是用户7能在机构内8部浏览检索数字资源,但在机构的局域网以2外的网络环境中8不d能访问;广i域网方5式是指用户2可以6在任何一d个w拥有Internet的地方6通过一q定的身份认4证方3式或者不m需认6证就可以7访问数字资源。 从5资源提供者来看,可分8为7:商业化1的数字资源和非商业化1的数字资源。前者包括数据库商、出版商和其它机构以6商业化6方2式提供的各种电子w资源,如:Elsevier公3司的SDOS、EBSCO公6司的Academic Source Premier、中8国期刊5网等数据库,图书0馆需要支n付一i定的费用后再提供给一p定的读者群,或者读者个a人i通过读书4卡和其他方6式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权。这些数字资源内2容丰b富、数据量大q,是目前图书6馆馆藏资源建设中6的重要内7容。后者主要指机构自建的特色资源库、开q放获取资源、机构典藏和其它免费的网络资源,这些资源或者由图书4馆自行建设,或者可以5从2网络上p免费获取,当然,图书1馆特色资源库在建成之b后也d可以8以3商业化4方2式进行运作,此时,对其它图书1馆而言,也e可以2称之z为7商业化5数字资源。 avvdΞz

是的。可以概括为这两种。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有几种类型?(从文献出版类型、载体、内容上分别说明)我来答有奖励共1条回答匿名用户2017-11-23答:(1)根据文献出版类型不同,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1图书:以章节成册的公开出版物。它一般是利用已经发展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知识,经过作者重新组织的二次文献或三次文献。类型主要包括:教材、百科全书、字典、词典、手册、专著、论文集、会议录、丛书、年鉴等。2科技期刊:主要报道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新理论、新技术的一种周期性出版物,它刊载大量原始一次文献。刊载的论文数量大、速度快、内容新颖并且以固定期刊名,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期刊刊别分为:周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期刊类型分为:杂志、学报、通报、简报、公报、快报、文摘、索引及评论等。3特种文献:指书、刊以外的非书刊资料。类型包括:技术报告、政府出版物、会议文献、标准资料、学位论文、专利文献及产品样品。(2)根据存储载体不同,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印刷型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和多媒体信息资源等。(3)根据数字化程度和处理单元不同,数字信息资源可以分为书目型数字信息资源、文摘、题录、索引型数字信息资源、全文型数字信息资源和多媒体信息资源。(4)从信息的内容来分,可分为自然信息资源、生物信息资源、机器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

可分为:教材、百科全书、字典、词典、手册、专著、论文集、会议录、丛书、年鉴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包括

文献覆盖面广 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并重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电子资源的本地镜像和异地托管共存

随着藏书协调的发展,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原先仅称“图书采访”,到60年代以后已扩展为“藏书发展”或“藏书建设”,内容包括藏书规划、藏书补充、藏书评价和藏书剔除等几部分。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图书馆界又提出了馆藏体系与馆藏结构的理论,对文献收藏的完备、系统问题作了较为科学的解释并提出了比较可行的办法。60年代由英国人提出的馆藏稳定状态理论(零增长理论),虽然引起不少争议,但它提出的文献数量控制问题已获得广泛理解和关注。20世纪逐步发展起来的文献计量学,特别是其中的文献增长规律、文献分散规律、文献老化规律等,被应用于文献的收集和评价,促进了文献资源建设的科学化。文献合作采集和收藏活动及资源共享的实践,使注重整体协调的文献资源建设成为文献情报事业发展的趋势,也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除了纸质文献资源,还有电子图书、文献等电子资源。多媒体方面,各种唱片(CD、VCD、DVD)都可以是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而且,现在的图书馆不仅仅提供这些资源,更提供各种服务,专题查询、文献查找、公益讲座、免费上网、自学室服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