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地质调查杂志电子版期刊

发布时间:

中国地质调查杂志电子版

中国地质调查局Chinese geological fbi 中国地质科学院物理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 physics 地球化学勘探研究所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Institute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Mineral Resource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国土资源通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土地》主办单位为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主办;是国家国土资源部所属媒体,是国土资源领域唯一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土地管理专业刊物;《中国地质》主办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主管综合性地质学术刊物核心期刊地质学术理论期刊;《中国地质教育》主办单位为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季刊,创办于1922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 该刊创办时,原名Bullel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地质学会志》),以英文为主,德、法等文次之,每年一卷,刊载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地质调查研究之所得及在学术年会中宣读的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志》共出版31卷,至1952年《中国地质学会会志》与《地质论评》合并,更为现名《地质学报》,由外文版改为中文版,但连续卷号并附英文目次及英文摘要(1967-1971年曾停刊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1988年3月,为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地质学报(英文版)》复刊,发表《地质学报》(中文版)已刊论文的英译本。从1997年起,《地质学报(英文版)》与中文版相同编号,但所载论文内容不同。 《地质学报(英文版)》所刊论文涉及地学和相关学科各领域的研究,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矿床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区域地质学以及地质勘查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其读者对象主要是国内外有关学科的研究人员与高等院校师生。稿源自世界各地,该刊稿源丰足,稿件年刊用率20%—30%,可以从大量来稿中择优遴选稿件。《地质学报(英文版)》近数年来,一直连续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所收录。多次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的中国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地质学报》英文版,现为双月刊;刊号:CN11-2001/P,ISSN0001-9515,多次荣获《中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建国60年有影响力科技期刊》等20多项荣誉称号,现被《SCI》、《CA》、《GeoRef》等国内外20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常年位居5--15上下,是中国地学界最重要的核心期刊之一。查看更详细内容可上中国地学期刊网——直接下载全文(OA刊物)。自2012年开始,与Wiley-Blackwell公司合作出版电子版,现有5500多家电子版国际订户。主办: 中国地质学会周期: 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英文;开本: 16开ISSN: 1000-9515CN: 11-2001/P历史沿革:现用刊名: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曾用刊名:地质学报(英文版)创刊时间:192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期刊荣誉:中科双百期刊

中国地质调查杂志电子版期刊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属于国家级期刊,但不是北大核心期刊复合影响因子:211 综合影响因子:111 主办: 中国地质调查局周期: 月刊ISSN: 1672-7428CN: 11-5063/TD曾用刊名:探矿工程;探工零讯;勘探技术创刊时间:1957

截至2014年底,全所共有职工461人,其中在职职工249人、离休人员14人、退休人员198人。在职职工中,管理人员30人,专业技术人员215人,工勤人员4人。专业技术人员中,两院院士5人,研究员及教授级高工70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52人,中级职称及以下88人。在职职工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58人、硕士学位的31人,本科37人,大专及以下23人。内设5个职能处室、11个专业研究室;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全国地质编图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岩石矿物学杂志》和7个学术机构挂靠在地质所。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273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94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21篇),核心期刊论文79篇。出版大型图册/图件1套,专著5部,取得专利7项。国内引用率列全国科研机构第14位。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排名第2),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2项。领导班子由4人组成,所长、党委副书记侯增谦,党委书记、副所长何长虹,副所长高锦曦、卢民杰。所长、党委副书记侯增谦(右二),党委书记、副所长何长虹(左二),副所长高锦曦(右一),副所长卢民杰(左一)年度重要科研成果编制完成一系列重要图件。编制完成1∶250万月球地质图、1∶300万《中国及邻区地质图》、1∶5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中国西部蛇绿岩构造图、1∶500万中国大地构造与含油气盆地分布图及中国油气大区与主要含油气盆地图等,其中部分图件已经出版;承担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的编制,完成了11个省(区)地质志;参与“全球地质一张图·中国”(One Geology China)开发与建设,获得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前寒武及变质作用研究进展突出。首次在华北克拉通划分出三个6Ga前的古陆块;厘定胶北地体陆壳生长、重大地质事件与重大岩浆事件序列;提出华北克拉通双向俯冲折返模式;古元古代Columina聚合事件、中元古代裂解事件的研究,对全球Columbia超级大陆边缘古—中元古代向外增生—裂解历史的对比研究及Columbia超大陆重建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重要造山带及构造研究取得系列成果。提出新的定义和分类方案,对中国大陆显生宙大型变形构造和变形系统进行了划分,并据此对中国大陆显生宙不同地质时期的地球动力学环境进行了重建;首次提出高喜马拉雅热碰撞造山带的新的3D挤出模式;发现北东帕米尔的古特提斯弧根构造:提出了印度/亚洲俯冲碰撞的两种可能的模式“空间差异性俯冲碰撞模式”和“时间差异性俯冲碰撞模式”;确定了新元古代时期华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推测在华夏南缘存在一条“隐没了的”Grenville期造山带;构建了华北北缘古生代构造演化模型;确定阿拉善地块在早古生代是一个位于东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地块,与华北地块最终拼合时代为晚泥盆世。新版1∶300万《中国及邻区地质图》参与的“全球地质一张图·中国”(One Geology China)开发与建设获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地层古生物研究有多项发现。提出“全球中元古界底界年龄值1700百万年”的方案建议;建立了目前全球最为完整的单剖面埃迪卡系碳同位素变化曲线及疑源类生物地层,初步提出埃迪卡拉纪年代地层划分方案;贵州铜仁首次发现圆盘状完整的似Kulingia碳膜化石;通过牙形石研究在革吉县文布当桑发现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填补了我国同期恐龙动物群的空白;河南南阳淅川县发现恐龙蛋化石群,对研究恐龙的生殖行为,生活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江西赣州发现霸王龙类新属种——中国虔州龙;热河生物群发现今鸟类新种——甄氏甘肃鸟;发现最古老的史前爬行动物产后亲代抚育行为化石记录。中国虔州龙的头骨和下颌地球物理及深部探测获得重要进展。揭示出青藏高原边缘山脉与外围克拉通岩石圈(地壳与地幔)构造转换深部过程,获得华北克拉通向青藏高原东北缘楔入的岩石圈地幔行为的地震学证据;获得青藏高原腹地巨厚地壳莫霍面,对羌塘地体的地壳结构给出新的约束;龙门山剖面研究认为青藏高原东缘大型走滑断裂限制了地壳逆冲作用;揭示了古亚洲洋沿索伦缝合带关闭、陆陆碰撞和碰撞后地壳增生深部过程;发现华南大陆东南缘存在薄岩石圈(60~70千米)的地震学证据。同位素技术应用及标准物质研究有新进展。(U-Th)/He低温热年代学技术在含油气盆地应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制了玄武岩钛同位素标准物质、多种钕同位素标准物质,通过了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评审;首次运用新兴的铁、镁同位素技术对矿化元素本身和赋矿层的主量元素进行了直接示踪。沉积盆地与资源能源研究服务找矿取得突破。国内首次开展水合物三维地震探测,钻探结果与预测结果一致;开展了地质、测井、地球物理三位一体的系统研究,为云南勐野井地区固相钾盐矿床及青海柴达木盆地液态卤水地球物理预测奠定扎实基础;建立松辽盆地嫩一段的有机质保存模式和嫩二段的生物生产力模式;提出利用统计类比法评价大型坳陷盆地油页岩潜在资源;开展了冀西北晚中生代陆相盆地的地质调查填图。岩石矿物学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影响巨大。原位金刚石发表,获得好评并被国际上写入野外手册;在全球6个蛇绿岩带中发现金刚石、碳硅石、柯石英等深部矿物,认为是蛇绿岩大洋地幔橄榄岩的一个普遍现象,需重新审视大洋地幔的物质成分和地幔的运动等经典概念;金刚石中发现新类型超高压矿物,实验岩石学表明,这些超高压矿物来自下地幔深度。这些发现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新问题和挑战,需重新审视蛇绿岩和铬铁矿的浅部成因理论。

中国地质调查杂志电子版官网

一般地质报告去中国地质调查局官网或地方的地调局或国土资源局查询,要是实在找不到工程区的地质报告,也可以找具有资质的勘查单位进行勘查,获得勘查报告,只是时间比较久,花钱也比较多。阅读地质勘察报告技巧:1、直接看结束语和中的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地基类型以及基础砌筑标高。从持力层土质提供的承载力特征值大小可以初步判断该土质的好坏。2、结合钻探点号看地质剖面图,并一次确定基础埋置标高。以报告中建议的最高埋深为起点,画一条水平线从左向右贯穿剖面图,看此水平线是否绝大部分落在了报告所建议的持力层土质标高层范围内,以此确定基础埋深。3、看结束语或建议中对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地基,是否有液化判别。这条很重要,没有的话要让勘察单位重新补充且明确液化判别。4、重点看两个水位历年来地下水的最高水位和抗浮水位。历年来地下水的最高水位,在设计地下构件如地下砼外墙配筋时要用到,来计算外墙受到的水压力。

地学吧,相当不错。

中国地质调查杂志电子版下载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地质调查项目成果的需求已经由单一的矿产需求向包括生态地质、农业地质、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多专业、多学科的需求扩展,与国际地学和全球经济的融合以及地质事业发展的需要,对地质调查成果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使得市场对地质调查成果的评价、鉴定机制日趋显现,在市场的检验下,其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应用的社会经济效果如何,成为评价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地质调查成果管理工作需要在更高层次、更深内涵方面下工夫。一、项目成果应用的领域地质调查项目成果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可以说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都会使用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因此,地质调查工作是一个国家非常基础的一项为社会经济服务的专业工作。地质调查项目成果的主要应用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各级政府的规划、决策和制定相关政策所使用的地质调查成果。如为农业规划服务的农业地质调查成果、为城市规划服务的城市地质调查成果、为大型重点工程建设服务的稳定性评价、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的资源潜力评价等等。(2)为企业的投资、开发、经营等提供的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如矿业公司对资源储量的需求、勘查公司对基本地质情况的掌握、旅游公司对旅游资源调查成果的需求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质调查成果在企业的应用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3)为公众了解地学知识提供科普资料的地质调查项目成果。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掌握与地学相关的科普知识的需求增加,从大众媒体增加的地学栏目以及公众的收视率可以印证这一点。提高公众对地学科普知识的了解和对地球环境的关注,认识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自觉地规范人类的开发活动和人的日常行为,对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4)为地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所使用的地质调查基础资料成果。如围绕认识地质规律、创新地质理论、解释地质现象、研究地质成因等重大地学研究所开展的地质调查项目。地学研究从来就不是孤立进行的,因此,地学研究与地质调查的有机结合,是地质工作的永恒主题。二、项目成果应用的层次与形式有需求,才会有应用;注重了应用,才会促进需求。因此,应用与需求是辩证统一的。相对于地质调查成果而言,需求强调的是成果的使用者,应用强调的是成果的生产者,但是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使地质调查成果发挥应有的效果。服务的层次与对象不同,成果应用的层次与形式亦有不同,在这一点上,成果应用的层次与形式,与地质调查的需求层次是一致的。大致可以确定为4个层次,并且不同层次的应用,其形式有所不同。(1)国家层面的应用:服务对象以国家部委和国家级的社会团体为主,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依据和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举措、重大工程和法律法规。因此,国家层面的应用,要求地质调查成果是区域性、全国性乃至是全球性的综合和集成,具有战略性的高度,提出决断性的建议。这个层次的应用,满足的是国家需求,体现在国家机关的各个部门,因此,其形式以“国家订货”为主。即由国家机关的各部门提出需求,由地质调查部门根据需求提出满足需求的可能与方案,双方签订使用协议,项目完成后,由使用方组织验收。(2)地方层面的应用:服务对象以省(直辖市)、跨省域的经济发展带为主,应用于流域、县域、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寻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总体的协调。要求地质调查成果具体、明确、适用,针对性强。这个层面的成果应用以省级地质调查队伍为主,对于国家地质调查项目,在满足国家对地质调查成果需要的同时,可以结合地方的具体需求,由地方政府出资,采取“合作协议”的方式,共同出资,实现国家与地方需求的有机结合。(3)企业层面的应用(包括社会团体):服务对象以企业、社会团体为主,应用于企业的具体需求,如矿业公司需要寻求新的资源基地,为了降低投资风险,需要获取基础的地质调查成果。企业层面对地质调查成果的需求面大,成果要求单一、具体,有的可能就是一组数据或一个结论,如天津建地铁在什么位置可以过海河。应用于企业层面的成果,特殊的可以采取“合同订货”的方式进行;一般地,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服务手段,完善服务功能,建立服务网络,全方位地为企业提供公益服务。(4)公众层面的应用:服务对象为公众,服务内容以科普为主,通俗易懂,服务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公众媒体都是宣传地学科普知识的载体。综上所述,地质调查成果的应用领域广泛,应用形式多样。不难看出,从应用的角度讲,地质调查成果的表达形式不应该是单一的报告和论文,其内容也不应该是单一的技术表述,而应该是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需求对象,提供不同内容和表达的成果。三、项目成果应用的途径地质调查最直接的成果是向社会提供公正、客观、科学的系统数据,由使用者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评价结论或判断。同样的数据,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应用的领域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或判断。同样的,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在同一地区重复调查、采样、分析,在经济上也不是最佳的方案。因此,现代地质调查项目的成果应该注重原始数据的收集,保证原始数据的客观、公正。多渠道、多手段宣传和发布地质调查成果(1)采用成果公报形式及时宣传每年取得的成果。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大区地质调查中心,应采取成果公报形式,向相关部委、厅、局及工作所在地人民政府,及时通报取得的成果,以便当地政府制定规划和决策。(2)采用网络形式及时公布取得的成果。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及时查询等优越条件,在网上及时发布本地区的地质调查成果;对于重大项目,还应通报阶段取得的重要进展。(3)利用报纸、杂志和电视等媒体及时公布成果。利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国土资源报和各类专业期刊、杂志,及时公布有关成果,并对有关地质、矿产、水工环等问题进行探讨,形成共识,促进问题的解决,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4)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及时与地方政府沟通和联系。通过与地方政府、人大代表、规划设计部门和相关协会的及时交流,宣传取得的成果,征求他们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以便在将来立项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取得更多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成果。推广与应用地质调查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是一项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工作,是成果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各级成果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之一。(1)积极推广和应用地质新理论和新认识,推广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和水工环等调查成果。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和水工环地质调查与评价,取得了对一个地区地质特征的基本认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地质资料,总结出地质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方法和武器,所以,应当及时推广和应用这些新理论和新成果,指导地质找矿、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2)普及与推广地质施工过程中的新工艺和新流程。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新工艺和新流程的出现,给地质调查工作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有必要及时普及与推广。例如,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技术,由于出露区经历了人类肉眼上千年的找矿历史和一个多世纪的系统地质勘查,找到新的矿产地的可能性越来越少。寻找新的大型矿床的最大机遇在隐伏区。国际勘查界正聚集于占陆地面积一半的隐伏区矿产勘查。这是进入获取深部直接信息找矿时代所面临的真正挑战。要解决外来运积物覆盖区的地球化学调查与矿产评价问题,首先就必须发展一整套从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分析测试、质量监控、数据处理到图件制作的新方法。在地质大调查中使用这一整套战略性与战术性深穿透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可大大减少在隐伏区特别是在西部沙漠、黄土及冲积扇地区找矿的盲目性。而在大调查中及时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其成败又可进一步推进深穿透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隐伏区的矿产勘查服务。(3)及时转化矿产普查过程中形成的矿业权。近年来,我国矿业权交易的市场化获得了蓬勃发展,矿业权交易的市场化不仅符合我国加入WTO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有效避免矿业权行政审批中各种腐败现象的产生。而在地质大调查和资源补偿费项目工作过程中,已经不断形成自己本单位的探矿权或采矿权。每个单位,要根据国家对于矿权管理规定,及时对矿业权进行转让、开发或拍卖,为单位和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4)为地区和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依据。地质大调查工作获取了许多现时性很好的成果,对政府制定国土资源规划、编制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指导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有极大的帮助,可以帮助政府工作人员更好地按照地质规律来制定有关政策。目前,长江三峡地质灾害和环境保护地质调查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在地质调查机构内设立专门的成果应用部门,根据不同的需求,将专业的地质调查成果“翻译”成非地质专业人员可以使用的、针对需求的成果表达,连接需求与生产,传递需求信息。

赵仑山朱有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勘查地球化学63年的发展紧密配合新中国的建设,经历了从初创、探索、发展、繁荣到走向辉煌的历程。60多年来经前后几代数万计的中国化探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考察了全国的每一寸山川和国土,创造了丰功伟绩。勘查地球化学是一门紧密为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服务的应用地质学分支学科,他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按不同精度系统观测岩石、水系沉积物、土壤、水域以及部分城市大气和农作物的化学元素分布、组成和浓集状况,给国家提供矿产资源及环境生态等情报。早期阶段主要目标是矿产资源勘查,后来发展到涉及人群生活环境、区域生态、农业以及地方病等问题的调查研究需求。地球化学填图既具有全域性国土基础调查的性质,又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提供矿产资源靶区,以及有关环境和生态状况等多种异常信息的功能,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勘查地球化学,简称化探,作为一种调查技术,于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苏联和北欧国家,40年代化探技术被地质勘探部门列为先进的探矿方法。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经济建设中资源勘查需求十分迫切,中国化探界及时引入了地球化学探矿技术为新中国建设找矿。最早于1951年以谢学锦为首的化探小组赴安徽安庆月山进行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的首次实验,发现了铜矿指示植物海州香薷。受到了矿产勘查部门的重视,从此在全国地质、冶金、有色,以及之后在核工业、黄金等系统广泛建立化探队伍,开展化探找矿。按调查目标、采样介质和成果的应用范围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两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50~1998年,第二阶段1999~2013年,即前50年和后13年,简要回顾如下。一、1950~1998年以矿产资源为主要目标的地球化学勘查阶段这50年是中国勘查地球化学从引进、探索、提高,到获得成功的阶段。经过50年的艰苦创业和紧扣世界先进化探理论与技术的步伐,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地质景观条件特点的经济高效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获得了突出的成果。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前50年历史,已有多位专家总结介绍,发表了论文和专著,在此仅就其中的几件重要的大事概括如下。1952年在地质部地矿司设立化探室,1956年在冶金部成立了冶金化探组。开始阶段两部门化探主要在一些金属矿区进行原生晕和次生晕方法效果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随即开始全国性第一代区域化探普查。1957年地质部成立了物化探研究所(谢学锦、邵跃等),与冶金和有色化探部门(欧阳宗圻等)几乎同时开展了对我国典型钨、锡、铜多金属等矿床原生晕和次生晕找矿方法系统研究和开发,建立了涵盖多种热液矿床类型的原生晕分带模式,取得了明显找矿效果,统称为矿区化探。1960~1977年先后在北京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和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建立了地球化学探矿专业,培养扩大了化探技术队伍。但这一阶段由于经验不足和技术不够成熟,以土壤金属量测量为主要方法的第一代区域化探未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为了探索适应我国地质和景观条件的区域化探找矿方法,以及新的技术和思路在为期10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和孕育。1978年谢学锦提出1:20万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经过对前期区域化探经验和问题的总结和两年多的采样与分析方法试验,地质部于1981年正式发布组织实施第二代全国区域化探扫面,技术上针对我国中东部大面积山区地形,在全国除沙漠和冲积平原外,对水系沉积物进行1:20万比例尺的系统采样。样品分析成矿和伴生元素、微量元素和造岩元素氧化物共39个指标,编制了全国统一的各元素地球化学图。该计划在内地和沿海地区于1990年基本完成。边远省区,如干旱荒漠草原、森林沼泽、黄土高原、岩溶,以及青藏高寒山区属特殊的地球化学景观,试验研制了专门的采样方法(任天祥等),于2000年基本完成。与此同时,冶金和有色系统化探实施了以成矿区带为主要目标的区域性水系沉积物测量计划(12个重点区带,比例尺1:5万~1:10万)完成总面积近30万km2,以及金矿化探项目等。找到了一大批大、中、小型金、锰、铁、铜等矿床,研究了我国主要成矿带和矿集区的矿化规律,增加了各地矿山的后备资源储量。此外,核工业系统和黄金部队也开展了成矿区带、矿区外围,以及远景区的多种采样介质和比例尺的化探找矿工作。在全国呈现出大规模高技术水平地球化学勘查的繁荣时期。1980年5月成立了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自此大约每4年召开一次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出版了《物探与化探》等专业期刊。经过近20年全国范围的系统扫面测量,截至1997年底地矿部全国区域化探扫面覆盖面积达到575万km2,占全国可扫面积650万km2的88%。在此期间配合进行的区域异常查证,即化探普查和详查(1:5万~1:1万)工作完成了100多万km2。据(牟绪赞)统计到1997年底1:20万化探扫面发现各类元素综合异常约3万处,已进行异常检查的达1/3。区域化探扫面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1981~1995年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经异常优选查证和工程验证共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大、中、小型矿床569处,其中大型50多处;按矿种:金银矿420处,有色金属矿140处,其他9处。按年度统计,化探发现矿床数:1981~1985年:114处;1986~1990年:204处,1991~1995年:400处。其中仅金矿的潜在价值在2000亿元以上。化探找矿效果突出的矿种是:Au、Ag、Cu、Pb、Zn、Sn、W、Mo、Ni、Hg、Co、Sb、Nb、Ta和稀土,以及某些非金属矿产,总计20余种。通过区域化探扫面各省都发现了新矿床和新的矿床类型,未进行查证的大量异常和远景区,提供了今后若干年内各省地质勘查部门的找矿工作目标和潜力区。区域化探扫面工程带动了勘查地球化学一系列方法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和提高,如测试技术、实验室间分析质量监控、地球化学标准样制作等,保证了分析数据的高质量和和全国范围数据对比。其中如Au及P t族元素分析检出限的提高为找到大批金矿立了大功:当时我国测定Au的检出限为3×10-9,而美国、加拿大20世纪90年代初才将检出限从50×10-9提高到1×10-9。此外,建立了海量高质量分析数据的数据库,研制了专用计算和绘图软件,绘制了39种元素多种比例尺的全国地球化学图。在综合分析区域地球化学图并与已知矿集区对比的基础上,谢学锦提出了地球化学块体成矿理论。这一时期我国勘查地球化学在理论、思路和技术上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形势:为应对露头矿将找尽,找矿难度、深度加大的局面,勘查地球化学开展了以地气法为主的称为非传统方法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找矿技术研究,开拓了覆盖区找矿和深部找矿的新技术。区域地球化学和区域基岩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研究(於崇文、张本仁等)受到重视,对成矿带和矿集区异常结合地质构造条件进行区域成矿潜力预测和评价的方向多次立项得到发展,勘查地球化学与成矿地质环境紧密结合的研究方向得到推广深化。地物化遥相结合的综合信息找矿技术在各省广泛应用。总之20世纪90年代我国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技术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在应用效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业绩,使我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水平在全世界达到领先地位。1993年第16届国际勘查地球化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从1996~2006年针对发展中国家我国承担了开办共8期国际化探技术培训班的任务。2007年在西班牙举行的第23届国际化探大会期间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为谢学锦院士颁发了“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金奖”。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已走向世界,并得到国际本领域专家的普遍赞誉。二、1999~2010年为资源、环境、生态、农业服务的应用地球化学阶段我国环境地球化学和农业地球化学研究和调查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环境问题和农业种植优化等课题需要应用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部分化探队伍和技术人员转入环境或农业课题项目,并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在我国作为勘查地球化学学科发展到应用地球化学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1999年开始的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计划。从此勘查地球化学同时在矿产资源勘查和环境生态研究两条战线上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矿产资源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和深化21世纪以来,我国矿产勘查地球化学继续大踏步拓展。随着新时期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和找矿难度加大,国家投入相应增加,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得到加强,总体趋势是向深部找矿和覆盖区找矿推进,在技术上不断提高。以下两个方面的成果比较突出:(1)矿区和矿山深部原生晕找盲矿理论和方法的深化热液金属矿床围岩原生异常元素的综合分带模式及轴向与垂直分带规律,被认为是20世纪一项科学重大发现,对深入认识热液成矿过程和追踪深部盲矿体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矿区原生晕方法为我国化探界优势领域,在热液矿床深部找矿中成果卓著。例如,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以来,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李惠在多年金矿找盲矿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造叠加晕模型”理论。他和他领导的集体在数十年化探找矿生涯中研究考察了20多处金及其他金属热液矿区,应用构造叠加晕模型预测金金属量200多t,经对部分靶区工程验证,已获得金金属储量9t。使大批金矿山延长了开采年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覆盖区深穿透法找矿技术的探索覆盖区是未来资源勘查的主要目标,各种深穿透化探方法应运而生,其中地球气法最具潜力。自20世纪末以来,谢学锦、王学求等围绕该课题多次立项,从地气的收集技术、高精度分析方法到野外采样,进行了矿区和区域的多层次试验,确认了“地球气”的存在,研制出了“纳微金属测量”和“金属活动态法”等技术方法。近年来地气法继续进行技术方法探索,如液体吸附剂等试验,在Cu、Zn、Ni等几处矿床覆盖区取得了见矿效果,同时核工业系统在我国西部盆地边缘覆盖区,应用深穿透技术找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探测中取得了多项成功。此外,国家“十一五”以来开展的危机矿山后备资源勘查计划,外围和深部综合找矿中地球化学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30年来我国油气化探找矿持续进行探索,在一些油田取得了实际效果。总之,矿产勘查始终是应用地球化学的重点任务,地球化学探矿一直处在资源勘查的第一线,并随着任务的需要不断向技术的深度和目标的广度开拓。环境和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1)区域多目标调查的性质与规划生态地球化学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俄罗斯,其基本思路是除地质调查之外还包括生态地质和环境地球化学信息填图和采样。90年代我国提出了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计划,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持,1999~2001年在四川、广东、湖北三省先期试验,自2001年全国各省逐步铺开(奚小环)。主要任务是在平原、盆地、河谷等人口密集地区开展以土壤测量为主体,配合水介质采样的地球化学调查,其目标除能探测新类型矿产资源信息,如油气和热水等以外,还包括环境、生态、农业,和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地方病等内容。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反映了20世纪以来人类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关注:由于自然和人为土\水环境中有害元素聚集导致污染、损害人体健康如地方病,及污染农牧果蔬产品。通过及时查明环境中的污染异常,提出治理对策;同时调查圈出富集硒等农作物有益元素地段,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服务。我国全国平原河谷地区总计可测面积:450万km2,计划于1999~2010年11年内完成。多目标区域调查和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属国家大型基础性调查项目,调查范围扩大到湖泊、湿地,以及广大的浅海和滩涂区域,可为国家经济发展和规划提供包括湖-海水域和滩涂、湿地等生态系统多方面环境生态现状信息,目前已按规划大体完成。(2)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技术方法测量方法和采样介质(土壤测量为主),囊括土壤、第四纪沉积物、黄土采样;水域底积物测量:海、湖底积物、滩涂沉积物、沼泽和湿地淤积物、江河底积物等采样;水介质测量:地表水、孔隙水、地下水、降水、污水采样;生物质测量:植物、作物、粮食、水产品、畜牧产品、人发等采样;大气测量:工业废气、降尘、降水、酸雨采样。有害有机物检测:21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农药等采样。采样网度:采用双层网格化土壤测量:分深层和表层两层土壤取样,比例尺为1:25万。A深层:原生土——未被人为污染,采样深度5~2m,1个样/4km2;B表层:被人类活动干扰、污染的土层,采表层土,深度20cm,1个样/km2,。(3)观测指标和分析方法在全国化探扫面39个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N、C、Se等生态敏感元素;深入层次的调查和评价中增测pH、Eh、C有机、COD,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项目,观测指标54种。研制了统一分析方法,提高了测试精度、检出限和报出率。(4)区域异常查证和评价划分为区域评价和局部评价两级进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采样网度和比例尺为1:5万,网度为6~8个样/km2。评价工作针对具体的异常生态环境特点,划分为农田、盆地和流域、湖泊湿地、浅海滩涂、工矿区,以及城市人居区6大地球化学生态系统类型,按有害元素的国标环境和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评估\预警\修复):具有生态和环境问题的专题性,应用更大比例尺详查或剖面研究,除按国家标准进行评价定级外,还需查明污染元素的自然或人为活动的物质来源,进行危害风险性评价,并提出管理对策和治理措施。(5)已取得的成果1)大量有害元素主要是重金属元素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表层土壤和水域中富集,人类活动和近代工业污染了土壤、水域、城市大气和部分作物。2)沿长江、珠江、湘江及其支流发现了长达数百千米的镉、汞、铅等重金属异常带,可能来源自云贵川等西南和湘、粤等低温及有色金属矿化带。3)我国南北方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带因地理气候差别,形成截然不同的元素表生迁移规律和生态特征。南方:酸性土淋失严重,但C、N、P等元素在水/土介质中局部富集或富营养化。北方:偏少雨或干旱带土壤,水迁移能力弱,有害元素聚集F、As等地方病严重;各省都发现了大片的地方病区和有害元素的自然和人为物质来源,局部地区评价查明了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和致病机理。4)浙、粤、苏、赣、闽、皖、川等省圈出了多处富Se、Mo、B、N、K2O等农业营养元素地区,为合理规划农业种植和开发绿色无公害农业区提供依据。预期最终成果:编制出全国\省\区\大河流域等地球化学图,建立全国土壤元素基础地球化学数据库和信息数据管理系统,为农业\环境\土地\海洋\水产\城市的经济开发和规划等服务。在查明有益有害元素分布的基础上,提出开发和治理对策,局部评价和专题研究为解决污染\地方病等问题建立预警和监测体系,以避免生态和环境污染事件。总之,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后13年取得了新的开拓,扩大了观测范围,增加了测试项目,更贴近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服务的领域,地球化学学科也找到了新的生长点,应用地球化学方向正在蓬勃崛起。区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补足了区域化探扫面在平原地区的空白,使地球化学基础资料覆盖了国土全域,我国勘查地球化学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国家重视基础调查工作的优势条件,如此全国土大规模、多观测指标、高精度、全方位社会服务的地球化学调查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上具国际领先水平。三、21世纪我国应用地球化学展望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和经济的推进,资源勘查和环境治理任务加重,覆盖区找矿、危机矿山探深增储等是勘查地球化学永久的课题,非传统深穿透化探方法应发挥技术优势。在环境和生态地球化学中,近年来全球碳循环与创建低碳环境,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问题突出,提出了新需求。现代化工农业生产,如石化燃料、有机化合物原料的使用扩大,大量排出CO2等温室气体,影响全球变化。工矿业排放的多种重金属元素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成为强危害型污染物,例如,多环芳烃、亚硝基胺等类有机污染物为公认的强致癌物质,构成职业接触性癌症和地方性癌症的重要杀手。其他如超量化肥、农药残毒也是危害作物和人类健康的大害;过度施肥和某些自然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土壤及水域的N、P 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我国生态、环境、农业地球化学面临严峻的形势和任务。应用地球化学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课题,任重而道远。要求中国化探人认清需求、抓住机遇,找准技术突破口、规划本学科发展方向,加强队伍建设,探索新的突破与创新。应用地球化学在21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必将会展现出新的蓬勃活力,作出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谢学锦,等中国勘查地球化学50年回顾与今后展望见:谢学锦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化探(1950~2000)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3~15[2]谢学锦,等21世纪的中国化探——展望与建议见:谢学锦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化探(1950~2000)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418~427[3]阮天健中国勘查地球化学五十年见:王鸿祯主编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281~288[4]李善芳地球化学勘查50年的回顾与展望见:张炳熹主编50年来中国地质科学技术进步与展望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86~91[5]任天祥阔步前进中的我国勘查地球化学见:欧阳自远主编世纪之交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8,352~354[6]牟绪赞地球化学勘查回顾与展望见:朱立新等主编第六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1~3[7]李惠,张国义,禹斌金矿区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及找矿效果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1~137[8]王学求,谢学锦金的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 战略与战术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4~185[7]奚小环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生态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与应用的新方向第四纪研究,2005,25(3):269~274[8]奚小环生态地球化学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物探与化探,2004,28(1):10~15[9]赵仑山,吴悦斌,沈镛立基岩地球化学测量方法——以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为例见:1:5万遥感物探化探应用研究丛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中国地质调查杂志

《中国地质》杂志创刊于1953年。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之地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

不容易投稿,具体还要看自己作品的质量。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媒体、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