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工作计划

非常有意义!

国家地理杂志和书山海经

看一下《清史》和《中华大典》,学术刊物《历史地理》,

参考书目: 王成组:《中国地理学史(先秦至明代)》,商务印书馆,1988年增订第2版。 赵荣、杨正泰:《中国地理学史(清代)》,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工作

可以当老师

是地理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区域历史,通过考古学获取资料;分析区域发展的历程,推动区域开发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继承了历史地理研究所的优良学术传统,崇尚严谨扎实的学风。为配合研究生的培养,到目前为止,中心开设了硕士专业基础课4门,专业课10门,选修课17门;博士基础专业课11门,选修课12门。在1983年培养出全国首批2名文科博士之后,截止至2005年,已培养研究生123名,其中博士57名,硕士66名。现在校研究生85名,其中博士生37名,硕士生48名。1996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至今已有6名博士后工作人员出站工作,仍在站内工作者6名。同时,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还承担了大量的科研工作。现已完成及正在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其他国家重点项目11项,国家教委、上海市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2项。至2005年,中心的研究人员已出版专著140多部,2001年-2005年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编辑出版了《历史地理研究》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历史地理》集刊2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6月,中心主任由葛剑雄教授担任,副主任是为满志敏教授。研究中心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其为:环境变迁专业委员会 邹逸麟教授;边疆史地专业委员会 周振鹤教授;历史人口专业委员会 葛剑雄教授 ;历史地理信息专业委员会满志敏教授。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现聘有研究人员24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8名,讲师4名,16人具有博士学位。另有图书资料丰富的资料室及设备一流的电脑室。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要职能是从事历史地理的基础研究、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及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本学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使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成为国内第一,国际领先的历史地理研究机构,具备研究、信息、咨询、高级人才培养中心的功能。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由校长聘任,并与校长签订责任权利明确的合同书,对中心的建设目标和日常管理负责。与此同时,成立学术委员会,作为中心的决策、评估和谘询机构。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仍由7人组成,本校有邹逸麟教授、葛剑雄教授,其余五人是北京大学历史系辛德勇教授、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杨国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侯甬坚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中心主任唐晓峰教授、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郭声波教授。学术委员会每年召开会议,并保持经常性通讯联系。主任每月召开教授会议,讨论决定中心的日常工作。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继承了历史地理研究所的优良学术传统,崇尚严谨扎实的学风。为配合研究生的培养,到目前为止,中心开设了硕士专业基础课4门,专业课10门,选修课17门;博士基础专业课11门,选修课12门。在1983年培养出全国首批2名文科博士之后,截止至2005年,已培养研究生123名,其中博士57名,硕士66名。现在校研究生85名,其中博士生37名,硕士生48名。1996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至今已有6名博士后工作人员出站工作,仍在站内工作者6名。同时,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还承担了大量的科研工作。现已完成及正在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其他国家重点项目11项,国家教委、上海市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2项。至2005年,中心的研究人员已出版专著140多部,2001年-2005年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编辑出版了《历史地理研究》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历史地理》集刊2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前身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自成立以来,总体学术水平长期处于国内第一的地位,其骨干均为各分支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尤其是在疆域政区、水道变迁、地名考证、历史地图的研究和编绘、历史地理古籍整理、历史气候和灾害等方面一直处于学科前沿。近年来在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历史人口地理、移民史、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社会地理等人文地理分支学科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在2001年-2005年的近五年期间,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出版专著30部,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到目前为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其他国家重点项目11项,国家教委、上海市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2项。  到目前为止,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是国内专业人员最齐备、设备条件最好、研究领域最广、成果最丰硕、培养人才最多的历史地理研究与教学机构。

地理研究编辑部工作计划

坚持每两周一次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或主题教学研究活动,重点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常州市中小学教师“八要”和“”十不“》、《常州市新桥中学教师教学常规》、《地理学科教学常规》、《课改新课型》等,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积极稳妥地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及时发现和解决新课程落实中产生的问题。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一般可以分为综合理论、通论(部门人文地理学)和专论(区域人文地理学)三个部分。

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工作总结

是地理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区域历史,通过考古学获取资料;分析区域发展的历程,推动区域开发

地理在古代是附属于历史的,现在是历史学和地理学交叉的学科,谭琪欀、葛剑雄都是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研究的是历史地理的沿革,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说历史学有两只脚,一只脚是制度,另一只脚就是历史地理了

首先,不要谈空而大的意义,所谓意义是你个人加上去的,研究历史地理如果是你的兴趣所在,那就是人生的意义。其次,研究它,能解决许多问题,为历史研究开拓思路,提供历史背景。

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工作内容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继承了历史地理研究所的优良学术传统,崇尚严谨扎实的学风。为配合研究生的培养,到目前为止,中心开设了硕士专业基础课4门,专业课10门,选修课17门;博士基础专业课11门,选修课12门。在1983年培养出全国首批2名文科博士之后,截止至2005年,已培养研究生123名,其中博士57名,硕士66名。现在校研究生85名,其中博士生37名,硕士生48名。1996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至今已有6名博士后工作人员出站工作,仍在站内工作者6名。同时,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还承担了大量的科研工作。现已完成及正在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其他国家重点项目11项,国家教委、上海市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2项。至2005年,中心的研究人员已出版专著140多部,2001年-2005年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编辑出版了《历史地理研究》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历史地理》集刊2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6月,中心主任由葛剑雄教授担任,副主任是为满志敏教授。研究中心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其为:环境变迁专业委员会 邹逸麟教授;边疆史地专业委员会 周振鹤教授;历史人口专业委员会 葛剑雄教授 ;历史地理信息专业委员会满志敏教授。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现聘有研究人员24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8名,讲师4名,16人具有博士学位。另有图书资料丰富的资料室及设备一流的电脑室。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要职能是从事历史地理的基础研究、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及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本学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使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成为国内第一,国际领先的历史地理研究机构,具备研究、信息、咨询、高级人才培养中心的功能。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由校长聘任,并与校长签订责任权利明确的合同书,对中心的建设目标和日常管理负责。与此同时,成立学术委员会,作为中心的决策、评估和谘询机构。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仍由7人组成,本校有邹逸麟教授、葛剑雄教授,其余五人是北京大学历史系辛德勇教授、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杨国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侯甬坚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中心主任唐晓峰教授、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郭声波教授。学术委员会每年召开会议,并保持经常性通讯联系。主任每月召开教授会议,讨论决定中心的日常工作。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继承了历史地理研究所的优良学术传统,崇尚严谨扎实的学风。为配合研究生的培养,到目前为止,中心开设了硕士专业基础课4门,专业课10门,选修课17门;博士基础专业课11门,选修课12门。在1983年培养出全国首批2名文科博士之后,截止至2005年,已培养研究生123名,其中博士57名,硕士66名。现在校研究生85名,其中博士生37名,硕士生48名。1996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至今已有6名博士后工作人员出站工作,仍在站内工作者6名。同时,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还承担了大量的科研工作。现已完成及正在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其他国家重点项目11项,国家教委、上海市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2项。至2005年,中心的研究人员已出版专著140多部,2001年-2005年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编辑出版了《历史地理研究》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历史地理》集刊2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前身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自成立以来,总体学术水平长期处于国内第一的地位,其骨干均为各分支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尤其是在疆域政区、水道变迁、地名考证、历史地图的研究和编绘、历史地理古籍整理、历史气候和灾害等方面一直处于学科前沿。近年来在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历史人口地理、移民史、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社会地理等人文地理分支学科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在2001年-2005年的近五年期间,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出版专著30部,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到目前为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其他国家重点项目11项,国家教委、上海市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2项。  到目前为止,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是国内专业人员最齐备、设备条件最好、研究领域最广、成果最丰硕、培养人才最多的历史地理研究与教学机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