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科院化学期刊分区表

发布时间:

中科院化学期刊分区表

中国科学院分区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每年的JCR数据,将学科分为14个大类和174个小类。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分为4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5%(含5%)期刊划分为1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5%—20% (含20%)为2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20%—50% (含50% )为3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后50%为4区。来源:写手315网站

亮点有:一是排版更简单方便人阅读了;二是页面更简洁了;三是搜索更方便了;四是画面给人感觉更舒适了;五是页面颜色很好看。槽点有:第一,文章类型区别比较模糊;第二,有些板块定义不清晰;第三,不太人性化;第四,针对性不强;第五,太专业的东西没有。

2021中科院sci期刊分区表化学

这个排名可以上中科院的分区表去找,或者找当年度影响因子排名即可,但需要说明的是,排名不是绝对的,差期刊一样有及其优秀的文章,一般综述类期刊影响影子会偏高一点,百度文库都有的,而且太多了,我这里不一一列出了,这里给你参考SCI收录的中国化学类期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Acta Chimica Sinica化学学报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物理化学学报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高等学校化学学报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中国化学(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高分子学报(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结构化学(英文版)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Journal of Rare Earths稀土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 Sci Ed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文版)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中国科学-B辑(化学,英文版)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英文版)

2021年是发布基础版的最后一年,2022年起将只发布升级版。所以2022年开始,大家不必再纠结是看基础版还是升级版,科研评价更加明确。什么是期刊分区?关于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种是科睿唯安公司制定的分区(原来是汤森路透,后来易主科睿唯安),第二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这两种分区方式均基于 SCI 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进行分区的。汤森路透分区:汤森路透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JCR对86 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 75%之后的为Q4区。汤森路透分区中期刊的数量是均匀分为四个部分。中科院分区:中科院首先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 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个等级,即4个区。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为该类1区、6% - 20%为2区、21% -50% 为3区,其余的为4 区。显然在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杂志很少,杂志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级期刊。中科院分区中四个区的期刊数量是从1区到4区呈金字塔状分布。两者的区别:1、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常用1-4区,且分区前常用大类或者小类,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在大类某学科为某区。而汤森路透期刊分区常用Q1-Q4(Q表示Quartile in Category),即4个等级中所处的位置,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位于某学科的Q几。2、JCR的Journal Ranking没有设置大类学科,只分为176个具体学科,也就是中科院分区表中所指的小类学科。3、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分区方法。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主要参考3年平均IF作为学术影响力,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累积学术影响力是相同的,各区的期刊数量由高到底呈金字塔式分布;在JCR的Journal Ranking中,主要参考当年IF,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数量是均分的。

2021中科院sci分区表化学

sci分区和影响因子都是权衡科研质量的重要标准。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是sci期刊的分区,sci期刊的分区有两种,一种是jcr的分区,另一个是中科院的分区,这两类分区很类似,都是分为四个区,分区的标准也都是期刊的影响因子,至于不同区的期刊的区别,很显然的区别就是这四个区是按照影响因子由高到低排序的。一区期刊是影响因子最高,学术价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期刊,四区期刊就是四个区中影响因子最低的一类刊物。一般能发表一区的都是一些专家学者、知名大学教授、或者一些在本专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工作者。二区期刊仅次于一区期刊,二区期刊国内作者发表的就相对多一些了,目前国内一些标准中明确要求发表二区及以上期刊,所以二区是很多国内作者的首选,二区期刊发表难度略小,但也要看具体的学科和具体的期刊,一般的规律是二区期刊较一区期刊容易一些。三区四区期刊的发表难度就会更低一些,但三区四区期刊在国内有些许争议,就是因为上述我们提到的硬性要求,有些单位和高校是不认可二区以下的刊物的

2021年是发布基础版的最后一年,2022年起将只发布升级版。所以2022年开始,大家不必再纠结是看基础版还是升级版,科研评价更加明确。什么是期刊分区?关于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种是科睿唯安公司制定的分区(原来是汤森路透,后来易主科睿唯安),第二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这两种分区方式均基于 SCI 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进行分区的。汤森路透分区:汤森路透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JCR对86 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 75%之后的为Q4区。汤森路透分区中期刊的数量是均匀分为四个部分。中科院分区:中科院首先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 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个等级,即4个区。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为该类1区、6% - 20%为2区、21% -50% 为3区,其余的为4 区。显然在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杂志很少,杂志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级期刊。中科院分区中四个区的期刊数量是从1区到4区呈金字塔状分布。两者的区别:1、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常用1-4区,且分区前常用大类或者小类,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在大类某学科为某区。而汤森路透期刊分区常用Q1-Q4(Q表示Quartile in Category),即4个等级中所处的位置,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位于某学科的Q几。2、JCR的Journal Ranking没有设置大类学科,只分为176个具体学科,也就是中科院分区表中所指的小类学科。3、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分区方法。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主要参考3年平均IF作为学术影响力,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累积学术影响力是相同的,各区的期刊数量由高到底呈金字塔式分布;在JCR的Journal Ranking中,主要参考当年IF,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数量是均分的。

2020中科院sci分区表化学

关于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是Thomson Reuters公司自身制定的分区,一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它们均基于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 二者有何区别?Thomson Reuters公司本身做了分区,按Thomson Reuters的学科分类,分四区,四等分。经咨询Thomson Reuters工作人员,Thomson Reuters的分区是按照学科进行的,就是把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SCI期刊影响因子一般是在每年的6月下旬发布前一年的JCR,比如2013年的六月发布的是JCR 2012。中科院做的分区,更为细致。2013年SCI期刊分区杂志排名,阈值均是指期刊三年的平均IF作为计算依据。划分为医学、地学、工程技术、地学天文、管理科学、化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生物、数学、物理、医学等学科门类。据友人的观察,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 ~ 20%,三区刊:前21% ~ 50%,四区刊:后51%~100%。本人进行进一步观察,各学科一区的情况基本正确,其它区域不尽然。比如有的学科,四区刊占到70%以上。综上,假如影响因子在某学科领域中排名为TOP 5%之内,中科院分区第1区的可能性很大。实际情况,应以检索结果为准,因为两家的学科分类,标准不一。据悉,期刊分区表(中科院版)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心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为了实现期刊影响因子是为了实现不同学科的期刊影响因子间大致水平的比较,所以期刊影响因子本身存在的问题分区表无法避免。期刊评价主要为科研活动的交流,不是因为科研评价而存在和发展的,期刊分区表也是期刊评价指标,只是为这些活动做一个数据上的支撑。优助医学希望可以帮助你

一般分区越高,杂志的层次越高,论文越不容易发表,一般一区的文章必须要有某一学科的创新,做的又非常好的才可能会收;当然有的学科最好的杂志都没到一区,比如说遥感最好的才在2区。

中科院期刊分区表

用paperneed可以轻松查到中科院分区表。首先,您搜一下paperneed,进入网站;然后点击右下方的近五年中科院分区详情按钮进入最近五年中科院分区详情表,搜索期刊名称即可找到对应的中科院分区详情表,很是方便快捷。

physica e是中科院物理学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4区的期刊。physica e期刊主要包含了关于低维系统中物理学的基础和应用方面的论文和受邀评论文章,包括半导体异质结构、介观系统、量子阱和超晶格、二维电子系统、量子线和量子点。适合在本期刊发表的主题包括自旋相关现象、光学和输运性质、多体效应、整数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单电子效应和器件以及其他新现象。 中科院JCR分区表概况: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SCI期刊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心(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对目前SCI核心库加上扩展库期刊的影响力等因素,以年度和学科为单位,对SCI期刊进行4个等级的划分。一般而言,发表在1区和2区的SCI论文,通常被认为是该学科领域的比较重要的成果。据JCR分区表对SCI论文进行评价的模式已被国内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采纳,因为它有利于鼓励科研工作者向本学科的高级区域投稿。国内主流参考的SCI分区依据主要有中科院JCR分区表以及汤森路透JCR的Journal Ranking分区两种。其中,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则被更多的机构采纳以作为科研评价的指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