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文封面图片

发布时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文封面图片

个人经历崔红梅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如一日,倾情努力,忘我工作,先后被授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市十杰青年教师”,“市教学能手”等光荣称号,多次受到省、市、县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个人成果论文两次在省刊上发表,多篇在市以下发表或获奖;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获市一等奖;并在市举行的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个人成就她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智服人,用满腔爱心、惊人毅力、高水平的教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考成绩多次稳居全县榜首,平行班中更是遥遥领先。在化学奥赛中,仅99、2001和2002三年就有15名同学分获国家和省一、二、三等奖。她个人也获得国家级奥赛园丁奖。教育经历1996-2000 兰州商学院 会计学 管理学学士2000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讲课程国际金融 金融统计 金融期货 金融审计 风险管理 保险法科研项目基于模拟大赛平台的金融专业实验教学创新研究(主持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2011主要论文杨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和思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7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探讨 经济理论研究 5 从农村劳务看农民增收 中国农业 1 提升“标准”含金量,拓宽农业贸易领域 科学管理研究 6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6 生态农业与清洁生产及其发展方向 科学管理 12 2获奖情况《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成果二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教案设计展示”评比 三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教案设计展示”评比 三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研究领域或方向1、昆虫分类学:主要进行中国木蠹蛾科分类、长翅目昆虫分类和生物地理学研究。2、进化生物学:主要进行桃蛀果蛾复合体滞育的进化和同域物种分化机制研究。3、害虫综合治理:主要进行石榴害虫综合防治研究,侧重诱集植物研究。工作学习简历9-6 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学士学位;9-7 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8~10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进修;7 西北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8~2 美国Kansas大学合作研究。学术及科研项目、成果情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1项。主要进行系统昆虫学、进化昆虫学和害虫综合治理研究。主编出版专著1本,参编专著6本,发表学术论文40篇。1、中国鳞翅目木蠹蛾科昆虫分类研究:发表数篇论文并出版一本专著——《中国木蠹蛾志》。2、长翅目昆虫分类和生物地理学研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进行长翅目的分类、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生物多样性等研究。3、桃蛀果蛾复合体物种分化机制研究:主持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现桃蛀果蛾是一个正在经历物种分化的复合体,在寄主植物的选择压力下,通过改变幼虫进入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和调整滞育后发育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使昆虫生活史与寄主物候期保持同步,导致不同寄主植物上昆虫生殖时间的季节隔离,使基因交流降低,最终出现同域物种分化。4、害虫综合防治:主要进行石榴害虫综合防治研究,主持省攻关课题和临潼区横行课题各1项,以种植诱集植物、使用性诱芯等技术,达到了石榴病虫害的无公害治理。花保祯,男,1962年5月出生,理学博士,昆虫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一、主要学历与工作简历1982年7月 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85年7月 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0年8月~1991年10月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研究;1993年12月 晋升副教授职称;1994年8月 担任昆虫学教研组主任;1996年7月 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12月 晋升教授职称;1999年9月获得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2000年-- 教育部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3年8月—2004年2月 美国Kansas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二、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本科生:普通昆虫学、昆虫分类学、专业外语。研究生:昆虫分类学、昆虫形态学、专业外语。其中昆虫分类学在1989年被评为校A级优秀课程获一等奖;1994年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 1996年在校 课程建设评估中又被评为重点课程。三、承担的主要科研工作:课 题 名 称编号课题来源经费(元)角 色起止时间完成情况桃蛀果蛾复合体的寄主生物型和物种分化机制研究39200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主持人1-12完成桃蛀果蛾复合体滞育的进化与物种形成机制研究395700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主持人1-12完成陕西省烟仓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98KN-4陕西省课题0主持人-12完成小麦吸浆虫成灾规律及控制策略与防治方法研究397704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副主持人1-12完成陕西省烟草昆虫调查研究陕西省课题0主要参加者6—12完成石榴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G2001横向课题0主持人1-12完成石榴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2001K01-G11-04陕西省科技攻关00主持人2001-2002正在进行中国蝎蛉科昆虫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研究3007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主持人1-12正在进行中国蚊蝎蛉科昆虫分类与行为生物学研究303701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主持人1-12正在进行无公害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50主要参加人6—6正在进行四、学术论文和专著:周尧,花保祯 1986 中国线角蠹蛾属三新种昆虫分类学报,8(1-2):67-花保祯 ,1986中国木蠹蛾科二新记录种昆虫分类学报,8(3):花保祯 ,1986芳香木蠹蛾中国亚种应提升为种昆虫分类学报,8(1-2):43-周尧,花保祯 1988 木蠹蛾一新属一新种昆虫分类学报,10(3-4):225-花保祯,周尧,方德齐,陈树良 1990 中国木蠹蛾志 天则出版社,132页7图版花保祯 1992 桃蛀果蛾学名的更正 昆虫分类学报 14(4):313-花保祯,袁锋,胡小平 烤烟留种田棉铃虫幼虫分布型与抽样技术研究中国烟草学报,2(1):14-花蕾,花保祯 1995 桃小食心虫寄主生物型的初步研究植物保护学报,22(2):165-花保祯,花蕾,宋金东 1995 桃蛀果蛾寄主间生活史与杂交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3(5):6-花保祯 ,1995从桃蛀果蛾看同域物种形成机制 全国昆虫分类区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14页花蕾,花保祯,黄卫利 1995杏桃小食心虫的初步研究 全国落叶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152-154页花保祯 1996 鳞翅目、毛翅目、脉翅目、蛇蛉目、广翅目 《昆虫分类学》(袁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花保祯,曾晓慧,张皓 1996 不同采果期对桃蛀果蛾幼虫发育及滞育的影响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4(6):35-花保祯,雷耀先,赵淑芳等1996陕西烟田蝗虫种类与危害损失调查中国烟草昆虫研究: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 109-115页花保祯,袁锋,杨从军等 1996烟青虫和棉铃虫在陕西烟区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中国烟草学报 4(2):8-袁锋,花保祯,孙建军等 1996 短额负蝗为害烟草的经济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植物保护,22(6):15-花保祯 1997 蝎蛉属Panorpa东北一新种(长翅目:蝎蛉科)昆虫分类学报,19(3):213-花保祯,周尧 1997 河南省伏牛山蝎蛉记述(长翅目:蝎蛉科)昆虫分类学报,19(4):273-袁锋,花保祯,杨从军,张雅林,雷耀先,赵淑芳 1997 陕西省烟田昆虫区系调查与分类体系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5(2):27-花保祯 1997 桃蛀果蛾复合体滞育后发育在物种分化中的作用 中国昆虫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148页花保祯,张皓,曾晓惠 1997 不同寄主上桃蛀果蛾的滞育研究 《昆虫学研究进展》(杨星科、吴鸿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336页袁锋,杨从军,花保祯等 1997 陕北多异瓢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研究 昆虫知识,34(5):283-花保祯 1998 Panorpa in Changbai Mountains with descriptions of four new species (Mecoptera: Panorpidae) Entomotaxonomia, 20(1): 37-花保祯,周尧 1998 Panorpidae (Mecoptera) in Hainan I Entomotaxonomia, 20(2): 133-花保祯,曾晓惠,张皓 1998 同寄主上桃蛀果蛾的滞育研究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6(5):25-花保祯,张爱娟,卢湘洲,花蕾 1998 秦岭杏园桃蛀果蛾的发生规律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7(4):25-花保祯、周尧 1998 河南省伏牛山的蚊蝎蛉记述(长翅目:蚊蝎蛉科) 伏牛山区昆虫(一)(申效诚、时振亚主编),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64-67页花蕾、花保祯、黄卫利 1998 杏桃小食心虫的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25(2):141-花保祯,周尧 1999 Panorpidae (Mecoptera) in Xizang,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three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NEntomologia Sinica, 6(1): 11-花保祯 1999 鸡公山蝎蛉一新种 《鸡公山区昆虫》(申效诚、邓桂芬主编),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周尧,花保祯1999长翅目《昆虫分类》(郑乐怡、归鸿主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66-674页花保祯 1999长翅目《福建昆虫志》(黄邦侃主编),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396-400页彩万志,庞雄飞,花保祯,梁广文,宋敦伦 2001 普通昆虫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徐庆刚,花保祯2001 线粒体DNA在昆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9(增):79-花保祯,孙桂华,李淼琳 2001 Sichuan Panorpidae (Mecoptera) kept in the Tianjin Natural History M 昆虫分类学报,23(2):120-花保祯 木蠹蛾科C In 黄邦侃:福建昆虫志,5:6-9,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花保祯,周尧 长翅目:蝎蛉科 海南森林昆虫(黄复生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袁锋,仵均祥,花保祯,刘延虹,祝传书 麦红吸浆虫的灾害与成灾规律研究 I 灾害出现的空间格局与周期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31(5):96-袁锋,花保祯,仵均祥,贺虹,祝传书 麦红吸浆虫的灾害与成灾规律研究 II 灾害出现的影响因子与控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31(6):43-黄蓬英,花保祯,申效诚 蝎蛉属Panorpa一新种记述(长翅目:蝎蛉科)昆虫分类学报,2004, 26(1): 29-袁锋,花保祯,仵均祥等小麦吸浆虫成灾规律与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徐庆刚,花保祯 桃蛀果蛾寄主生物型分化的PAPD分析 昆虫学报,2004,47(3): 379-近期发表论文 Ma N, Cai LJ, Hua BZ Comparative morphology of the eggs in some Panorpidae (Mecoptera) and their systematic Systematics & Biodiversity 7(4): 403-417 (SCI) Liu SY, Hua BZ Hist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of the salivary glands and salivary pumps in the scorpionfly Panorpa obtusa (Mecoptera: Panorpidae) Acta Zoologica, 90: 9 doi: 1111/1463-x (SCI) Tan JL, Hua BZ Terrobittacus, a new genus of the Chinese Bittacidae (Mecoptera)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43(47): 2937-2954 (SCI) Tan JL, Hua BZ Bicaubittacus, a new genus of the Oriental Bittacidae (Mecoptera)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Zootaxa, 2221: 27-40 (SCI) Liu SY, Hua BZ Ultramorphology of the proventriculus in Panorpidae and Bittacidae (Mecoptera) Micron, 40: 899- (SCI) Cai LJ, Hua BZ Morphology of the immature stages of Panorpa qinlingensis (Mecoptera: Panorpidae) with notes on its Entomologica Fennica, 20(4): 215-224 (SCI) Du XL, Yue C, Hua BZ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the scorpionfly Panorpa emarginata Che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xternal morphology (Mecoptera: Panorpidae) Journal of Morphology, 270(8): 984-995 (SCI) Ma N, Hua BZ Fine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of the eggshell in scorpionfly Panorpa liui Hua (Mecoptera: Panorpidae) 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echnique, 72(7): 495-500 (SCI) Cai LJ, Hua BZ A new Neopanorpa (Mecoptera, Panorpidae) from China with notes on its Deutsche Entomologische Zeitschrift, 56 (1) : 93– (SCI) Hua BZ, Cai LJ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Panorpa (Mecoptera: Panorpidae) from China with notes on its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43(9-10): 545– (SCI) Tan JL, Hua BZ Description of immature stages of Bittacus planus Cheng (Mecoptera: Bittacidae) with notes on its Proceeding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111(1): 111- (SCI) 刘书宇,花保祯 太白蝎蛉消化道形态学与组织学研究 昆虫学报,52(7): 808- 李涛,蔡立君,花保祯 南五台蝎蛉成虫复眼的超微结构 昆虫知识,46(1):86– 杨宗武,丁升选,花保祯 昆虫采集新方法—飞行拦截网 陕西农业科学,55(4):84– Tan JL, Hua BZ First discovery of Bittacidae (Mecoptera) in Hainan Island,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Entomological News, 119(5): 497– (SCI) Cai LJ, Huang PY, Hua BZ Sinopanorpa, a new genus of Panorpidae (Mecoptera) from the Oriental China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Zootaxa, 1941: 43– (SCI) Tan JL, Hua BZ Morphology of immature stages of Bittacus choui (Mecoptera: Bittacidae) with notes on its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42(31): 2127– (SCI) Tan JL, Hua BZ The second species of the Chinese Panorpodidae (Mecoptera), Panorpodes brachypodus Zootaxa 1751: 59– (SCI) Hua BZ, Tan JL, Huang PY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Bittacus (Mecoptera: Bittacidae) from China, Zootaxa, 1749: 62– (SCI) Zhang SZ, Hua BZ, Zhang F Induct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tive enzymes and the levels of malondialdehyde in cucumber seedlings as a consequence of Bemisia tabaci (Hemiptera: Aleyrodidae) Arthropod-Plant Interaction, 2(4): 209– (SCI) Hou XY, Hua BZ Structures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s in Panorpidae (Mecoptera) with remarks on their taxonomic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33(3): 427– Tan JL, Hua BZ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Bittacus (Mecoptera, Bittacidae) from Zhejiang, C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33(3): 487– Zhang SZ, Zhang F, Hua BZ Enhancement of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olyphenoloxidase, and Peroxidase in Cucumber Seedlings by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Hemiptera: Aleyrodidae) I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7(1): 82– 谭江丽,花保祯 蚊蝎蛉捕捉足构造 昆虫学报,51(7): 745– 陈小华,花保祯 谢丽思夜蛾雄性记述,昆虫分类学报,30(2):107- Li X, Hua BZ, Cai LJ, Huang PY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Panorpa (Mecoptera: Panorpidae) from Shaanxi, China with notes on their Zootaxa, 2007, 1542: 59– (SCI) Zhang SZ, Zhang F, Hua BZ Suitability of various prey typ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pylea japonica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Europe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104: 149– (SCI) 花保祯, 谭江丽 中国大巴山蚊蝎蛉属一新种( 长翅目, 蚊蝎蛉科) 动物分类学报,32(2):455– 侯小燕,花保祯 刘氏蝎蛉雌性生殖系统的构造 昆虫知识,44(2):238– Shi H, Zhang LF, Hua BZ et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residual Bt protein at the second trophic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1(8): 946– (SCI) 张世泽,吴林,许向利,花保祯 小花蝽对牛角花齿蓟马的捕食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17(7):1259– 蔡立君,黄蓬英,花保祯 米仓山蚊蝎蛉二新种记述 昆虫分类学报,28(2):127– 蔡立君,李军,花保祯 陕西秦岭蝎蛉的生物学观察 昆虫知识,43(5): 681– 谭江丽,花保祯 扁蚊蝎蛉的行为学观察 昆虫知识,43(3):248– Huang PY, Hua BZ Four new species of the Chinese Bittacus Latreille (Mecoptera, Bittacidae) Acta Zoologica Sinica, 30(2): 393–五、教改研究与论文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普通昆虫学重点课程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999-2000,主持人2.普通昆虫学双语教学体系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03-2004,主持人教改论文:① 袁锋,花保祯、张雅林 1990 昆虫分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做法和体会。 西北高等农林教育 1990(1):29-36② 魏琮,冯纪年,花保祯 普通昆虫学双语教学的探索,西北高等农林教育,2004,(1): 16-18③马青,花保祯 为人师表,培养高素质的植保人才 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2(4): 26-27六、获奖情况“陕西省烟草昆虫调查研究”1998年获陕西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第3名;“昆虫分类研究”1998年获周尧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二等奖;“陕西省烟草昆虫调查研究”2000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第3名。“创建学科基地 提高人才系列化培养水平”2000年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论文封面图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挺好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32所副部级建制重点大学之一。以下是学校各方面介绍:1、院系专业截至2020年3月,学校下设26个学院(系、所、部),71个本科专业。2、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教职工4535人,其中专任教师2236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1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10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人才项目专家3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4人;陕西省人才计划入选者42人,学校“特聘教授”12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23个。扩展资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中国农科城陕西杨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32所副部级建制重点大学之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截至2020年3月,学校占地5657亩,下设26个二级院系、71个本科专业;拥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参考资料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官网-学校概况

如果你真的对计算机感兴趣,可以去二本类计算机强的专业,说句实话,这里的计算机专业不太好,要不然也不会连教育管理系统也要买清华的了,一本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个人经历崔红梅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如一日,倾情努力,忘我工作,先后被授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市十杰青年教师”,“市教学能手”等光荣称号,多次受到省、市、县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个人成果论文两次在省刊上发表,多篇在市以下发表或获奖;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获市一等奖;并在市举行的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个人成就她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智服人,用满腔爱心、惊人毅力、高水平的教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考成绩多次稳居全县榜首,平行班中更是遥遥领先。在化学奥赛中,仅99、2001和2002三年就有15名同学分获国家和省一、二、三等奖。她个人也获得国家级奥赛园丁奖。教育经历1996-2000 兰州商学院 会计学 管理学学士2000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讲课程国际金融 金融统计 金融期货 金融审计 风险管理 保险法科研项目基于模拟大赛平台的金融专业实验教学创新研究(主持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2011主要论文杨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和思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7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探讨 经济理论研究 5 从农村劳务看农民增收 中国农业 1 提升“标准”含金量,拓宽农业贸易领域 科学管理研究 6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6 生态农业与清洁生产及其发展方向 科学管理 12 2获奖情况《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成果二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教案设计展示”评比 三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教案设计展示”评比 三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计算机专业并不是西农的强项。但是只要努力,西农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是可以做出非常棒的成就。我就知道一个叫宋伟的,本科期间就以第一作者发表了2篇英文论文,还与他人合作发表3篇英文论文,均被EI收录。大三时他找到从德国留学归来的我校蔡聘老师,在蔡老师的指导下,宋伟完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基于内容的蝴蝶图像检索”,将计算机图像检索技术与农业昆虫学科交叉结合,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关键块的图像检索技术,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图像检索的准确度与精确度。并成为陕西省2009年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仅有的三名学生之一。至于二楼的说学校用清华的教务管理系统,大可不必在意。学校选用哪个教务管理系统有多种因素。据我所知,很多学校都采用清华的系统。至于说一本只是一个名号,我觉得很搞笑。要知道西农有不少农林方面的专业排名全国第一。近年来学校的发展也是十分迅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文封面图

学校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动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 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 合校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4项,其中主持完成15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87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29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594个。发表SCI、EI、SSCI论文26020篇,其中2019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3317篇。现有8家农、林、水专业陕西省一级学会挂靠学校,编辑出版20种学术期刊,建有大学出版社。 学校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工作。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与500多个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28个、示范基地46个,构建了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00多亿元。学校科技园暨留学人员创业园进入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给你份模板你照着改改吧希望对你有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文封面在哪下载图片

这么大不好找啊

1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Choosing Topics of English Majors’ thesis 范琳 环球论丛 Mar-08 ISBN978-7-5419-1093-02008年7月2 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及探索 邹宇锋1 管理科学文摘 5 ISSN1002-7106王慧娟2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arles Dickens and Du Fu 王慧娟1 中国周刊 2008年第25期(24) ISSN1671-3117邹宇锋24 论语用失误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杨梅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第28卷第4期 ISSN 1673-808X5 分级教学对慢班学生心理影响及对策 杨梅 山东文学 2008年第9期 ISSN0257-58176 外语学习者学习主体认知差异研究 杨梅 教学与管理 2008年第3期 ISSN1004-58727 对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 乔娜1 现代学术研究 2008年第6期 ISSN 1814-2508陈毅2 98 合理分级科学转变力促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 陈毅1 当代学术研究 9 ISBN 978-7-80748-171-3乔娜29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对我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外语教学的启示 冯雪萍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 4 ISBN 978-7-5601-3829-910 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教育 顾荣1 教育探索与实践 4 ISSN1672-6278赵挺宇211 名词中间结构与名词结构歧义 杜惠芳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3期5 ISSN 1009-9107李丽霞212 指代歧义的生成研究 杜惠芳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2期5 ISSN 1009-910713 严复对自由的理解 罗建忠1 作家杂志 2008年第8期 ISSN1006-4044——对严译《群己权界论》的解读 屈妮妮2 下半月刊郑艾萍314 从英汉谚语的互译看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罗建忠1 中国文化教育研究 2008年4月 ISSN1726-6276屈妮妮315 诗歌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 屈妮妮1 中国文化教育研究 2008年4月 ISSN1726-6276——《关雎》的两个英译本的对比与分析 罗建忠216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部分问题及建议 屈妮妮1 时代文学 2008年8月 ISSN1005-4677罗建忠2 下半月郑艾萍317 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探究 赵 娟1 安康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 ISSN1674-0092孟秀玲2 2008年4月18 语境——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王立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第一辑) 2008年4月 ISBN-978-7-5601-3829-919 二外法语教学刍议 陈利利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年 4月 ISSN1009-813520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实证研究》概述 王伟力 青海师专学报 5 ISSN 1007-01172008年9月21 大学生对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的态度研究——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对学生的反拨效应 王伟力2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3 ISSN 1673-98762008年9月22 中国における日本语教育について 乔亚英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第三卷第4期 ISBN 7-80198-470-6――日本文化の视点から―― 423 麦琪—乔治·艾略特人本宗教的实践者 侯雅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3期5 ISSN 1009-910724 做人的尊严 侯雅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5期9 ISSN 1009-9107——《客人》的存在主义解读25 从《围成》的比喻解读隐喻的主观性 程瑾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8 第3期 ISSN 1009-5837社会科学版 2008年9月26 浅析《双城记》的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张乃丹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第三卷第4期 ISBN7-80198-470-427 我校大学英语自主听力教学改革初探 李亚妮1 中国高教研讨杂志 2008年4月 ISSN 1818-6539李 敏2 第20卷28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刘 瑶 华商 2008年9月上半月 ISSN1004-119229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人物性格与婚姻观 马 甜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 4 ISBN 978-7-5601-3829-930 Relative pronoun i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relative clause by Chinese EFL learners 张晓容1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8年9月 ISSN 1539-8072李丽霞331 对外报道的“国际受众”特点及英译要求 张晓容1 中国校外教育 11 ISSN 1004-8502窦 琴232 从关联理论看广告双关语的译法 张晓容1 语文学刊 2008年12期 ISSN 1672-8610殷延军2孟秀玲333 新西兰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田志强 中国成人教育 2008年第五期 ISSN 1004-657734 Induced hydrolytic enzymes of ectomycorrhizal fungi against pathogen Rhizoctonia solani 田志强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8) 30:1777-1782 0141-5492(Print)5/5 1573-6776 (Online)35 ECMF-induced PR-proteins again damping-off disease of Pinus tabulaeformis 田志强 Phytopathology Nov-08 0031-949X4/436 Ectomycorrhizal Fungi Induced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 against Damping-off Disease of Pinus tabulaeformis 田志强 Plant Disease Oct-08 0191-29174/437 A Survey of Common Problems in English Majors′Graduation Theses 高建梅 当代学术研究(第四辑) 2008年12月 ISBN 978-7-80748-171-338 The art of teaching English 常青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第四辑) 2008年12月 ISBN 978-7-5601-3829-939 外语教学研究中的知识、能力与运用能力 李婷 外语教学 2008年7月 ISSN 1000-5544(2008专刊)40 论素质教育中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郑艾萍 教育与职业 2008年12月下 ISSN 1004-3985

1934年至2014年,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4项,培育出中国小麦推广面积第一的“碧玛一号”、长期主导中国小麦品种换代的“小偃6号”、自育苹果品种推广面积最大的“秦冠”等重要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2005年至2014年,学校累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奖25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78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21件,审定品种210个,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3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800多部。特别是在体细胞克隆技术、胚胎干细胞、杂交小麦、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研究成果。合校以来,科技创新实现快速发展,2009年到位科技经费88亿元,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3项,其中主持完成1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0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39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381个。发表SCI、EI、SSCI论文7300多篇,其中2013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1364篇。至2014年有16家农、林、水专业学会挂靠学校,编辑出版20种学术期刊,建有大学出版社。 2011年共组织申报国家及省部各类科研项目1381项。获批科研项目830项,其中,获批“973”计划课题2项、“863”计划课题6项、支撑计划课题14项、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1项、转基因重大专项1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5项;获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项目合同经费8亿元,到位经费1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0项。 2012年,《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网络版数据库收录2012年发表的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论文共371篇,较2011年增加了60篇,增幅为19%,其中期刊论文(Journal article)310篇,会议论文(Conference article)36篇,待刊论文(Article in Press)25篇。371篇论文中,收录量较高的前5个学院依次是水建学院82篇,机电学院41篇,食品学院31篇,资环学院30篇,理学院29篇。以第一作者发文5篇以上的是水建学院的陈帝伊和李向明,分别为9篇和8篇。371篇论文刊登在168种期刊上。刊登论文数量居前三位的期刊分别是《农业工程学报》59篇、《农业机械学报》33篇、《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2篇。 截至2015年3月31日,学校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3项,其中主持完成1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79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409个。发表SCI、EI、SSCI论文9695篇,其中2014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1598篇。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图书馆馆藏印刷本图书446万册,电子本图书100余万种。馆藏文献已全部涵盖了校所有的学科,基本形成了以农业、林业、水利、生物、机电、资环、信息等学科为重点,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为特色的馆藏文献贯通古今中外、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并存、实体文献与虚拟文献相溶合的农、工、理、管、文相结合的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植物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昆虫分类学报》《麦类作物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农业学报》《陕西农业科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北方蚕业》《陕西林业科技》《家畜生态学报》《动物医学进展》《畜牧兽医杂志》 DNA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学校因小麦而闻名于世,两条螺旋向上并排的遗传物质DNA链,构成闻名于世的小麦,体现了学校(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的特点,表达由教学和科研院所合并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承农业文明的重任,肩负解决广大民众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的历史使命。图案构成也是成排向上的树木,代表林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上下翻动的水波,是多向调节水资源的水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追求完美品德的写照。一颗金装包裹的绿色种子是在校学生的形象。金色年华的学生,明天就是绿色世界的主人。校徽由大圆环、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内圆环种子构形及内部两排上升的螺旋图案构成。 校训:诚 朴 勇 毅诚:诚实不欺,讲求信誉,以诚为本,为人为学,诚心正义,诚信待人。朴:纯朴、朴实、朴素。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故土、对现实的一种积极情怀,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勇:勇敢、无畏、敢为天下先和不怕失败、不畏强暴、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也有“勇气”、“创新”、“攀登”、“进取”之意,暗含强健体魄涵义。毅:毅力、坚韧、坚毅,意为具有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意志,做到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不为暂时的失败所屈服,是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诚朴勇毅”四字校训,以“诚”字起首并以之为核心,又结合我校“农”的特色,同时有追求科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健康向上的精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歌作词:黎琦 王军道作曲:赵季平走过风雨, 拥抱阳光,我们的校旗在古老周原飘扬。看霞染渭水, 听凤鸣高岗,教稼圣地培育英才栋梁,啊! 勤奋学习, 自信自强,用知识丰满飞翔的翅膀。啊! 健全体魄, 坚定信仰,理想之舟从这里扬帆从这里启航。走过风雨, 拥抱阳光,我们的校旗在古老周原飘扬。看霞染渭水, 听凤鸣高岗,教稼圣地培育英才栋梁,啊! 西部开发, 科教奠基,天降大任我们承当。啊! 继往开来, 跨越梦想,托起中国农业明天的太阳。 校歌 校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论文封面图

研究领域或方向1、昆虫分类学:主要进行中国木蠹蛾科分类、长翅目昆虫分类和生物地理学研究。2、进化生物学:主要进行桃蛀果蛾复合体滞育的进化和同域物种分化机制研究。3、害虫综合治理:主要进行石榴害虫综合防治研究,侧重诱集植物研究。工作学习简历9-6 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学士学位;9-7 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8~10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进修;7 西北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8~2 美国Kansas大学合作研究。学术及科研项目、成果情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1项。主要进行系统昆虫学、进化昆虫学和害虫综合治理研究。主编出版专著1本,参编专著6本,发表学术论文40篇。1、中国鳞翅目木蠹蛾科昆虫分类研究:发表数篇论文并出版一本专著——《中国木蠹蛾志》。2、长翅目昆虫分类和生物地理学研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进行长翅目的分类、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生物多样性等研究。3、桃蛀果蛾复合体物种分化机制研究:主持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现桃蛀果蛾是一个正在经历物种分化的复合体,在寄主植物的选择压力下,通过改变幼虫进入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和调整滞育后发育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使昆虫生活史与寄主物候期保持同步,导致不同寄主植物上昆虫生殖时间的季节隔离,使基因交流降低,最终出现同域物种分化。4、害虫综合防治:主要进行石榴害虫综合防治研究,主持省攻关课题和临潼区横行课题各1项,以种植诱集植物、使用性诱芯等技术,达到了石榴病虫害的无公害治理。花保祯,男,1962年5月出生,理学博士,昆虫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一、主要学历与工作简历1982年7月 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85年7月 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0年8月~1991年10月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研究;1993年12月 晋升副教授职称;1994年8月 担任昆虫学教研组主任;1996年7月 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12月 晋升教授职称;1999年9月获得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2000年-- 教育部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3年8月—2004年2月 美国Kansas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二、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本科生:普通昆虫学、昆虫分类学、专业外语。研究生:昆虫分类学、昆虫形态学、专业外语。其中昆虫分类学在1989年被评为校A级优秀课程获一等奖;1994年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 1996年在校 课程建设评估中又被评为重点课程。三、承担的主要科研工作:课 题 名 称编号课题来源经费(元)角 色起止时间完成情况桃蛀果蛾复合体的寄主生物型和物种分化机制研究39200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主持人1-12完成桃蛀果蛾复合体滞育的进化与物种形成机制研究395700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主持人1-12完成陕西省烟仓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98KN-4陕西省课题0主持人-12完成小麦吸浆虫成灾规律及控制策略与防治方法研究397704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副主持人1-12完成陕西省烟草昆虫调查研究陕西省课题0主要参加者6—12完成石榴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G2001横向课题0主持人1-12完成石榴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2001K01-G11-04陕西省科技攻关00主持人2001-2002正在进行中国蝎蛉科昆虫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研究3007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主持人1-12正在进行中国蚊蝎蛉科昆虫分类与行为生物学研究303701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主持人1-12正在进行无公害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50主要参加人6—6正在进行四、学术论文和专著:周尧,花保祯 1986 中国线角蠹蛾属三新种昆虫分类学报,8(1-2):67-花保祯 ,1986中国木蠹蛾科二新记录种昆虫分类学报,8(3):花保祯 ,1986芳香木蠹蛾中国亚种应提升为种昆虫分类学报,8(1-2):43-周尧,花保祯 1988 木蠹蛾一新属一新种昆虫分类学报,10(3-4):225-花保祯,周尧,方德齐,陈树良 1990 中国木蠹蛾志 天则出版社,132页7图版花保祯 1992 桃蛀果蛾学名的更正 昆虫分类学报 14(4):313-花保祯,袁锋,胡小平 烤烟留种田棉铃虫幼虫分布型与抽样技术研究中国烟草学报,2(1):14-花蕾,花保祯 1995 桃小食心虫寄主生物型的初步研究植物保护学报,22(2):165-花保祯,花蕾,宋金东 1995 桃蛀果蛾寄主间生活史与杂交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3(5):6-花保祯 ,1995从桃蛀果蛾看同域物种形成机制 全国昆虫分类区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14页花蕾,花保祯,黄卫利 1995杏桃小食心虫的初步研究 全国落叶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152-154页花保祯 1996 鳞翅目、毛翅目、脉翅目、蛇蛉目、广翅目 《昆虫分类学》(袁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花保祯,曾晓慧,张皓 1996 不同采果期对桃蛀果蛾幼虫发育及滞育的影响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4(6):35-花保祯,雷耀先,赵淑芳等1996陕西烟田蝗虫种类与危害损失调查中国烟草昆虫研究: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 109-115页花保祯,袁锋,杨从军等 1996烟青虫和棉铃虫在陕西烟区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中国烟草学报 4(2):8-袁锋,花保祯,孙建军等 1996 短额负蝗为害烟草的经济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植物保护,22(6):15-花保祯 1997 蝎蛉属Panorpa东北一新种(长翅目:蝎蛉科)昆虫分类学报,19(3):213-花保祯,周尧 1997 河南省伏牛山蝎蛉记述(长翅目:蝎蛉科)昆虫分类学报,19(4):273-袁锋,花保祯,杨从军,张雅林,雷耀先,赵淑芳 1997 陕西省烟田昆虫区系调查与分类体系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5(2):27-花保祯 1997 桃蛀果蛾复合体滞育后发育在物种分化中的作用 中国昆虫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148页花保祯,张皓,曾晓惠 1997 不同寄主上桃蛀果蛾的滞育研究 《昆虫学研究进展》(杨星科、吴鸿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336页袁锋,杨从军,花保祯等 1997 陕北多异瓢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研究 昆虫知识,34(5):283-花保祯 1998 Panorpa in Changbai Mountains with descriptions of four new species (Mecoptera: Panorpidae) Entomotaxonomia, 20(1): 37-花保祯,周尧 1998 Panorpidae (Mecoptera) in Hainan I Entomotaxonomia, 20(2): 133-花保祯,曾晓惠,张皓 1998 同寄主上桃蛀果蛾的滞育研究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6(5):25-花保祯,张爱娟,卢湘洲,花蕾 1998 秦岭杏园桃蛀果蛾的发生规律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7(4):25-花保祯、周尧 1998 河南省伏牛山的蚊蝎蛉记述(长翅目:蚊蝎蛉科) 伏牛山区昆虫(一)(申效诚、时振亚主编),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64-67页花蕾、花保祯、黄卫利 1998 杏桃小食心虫的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25(2):141-花保祯,周尧 1999 Panorpidae (Mecoptera) in Xizang,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three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NEntomologia Sinica, 6(1): 11-花保祯 1999 鸡公山蝎蛉一新种 《鸡公山区昆虫》(申效诚、邓桂芬主编),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周尧,花保祯1999长翅目《昆虫分类》(郑乐怡、归鸿主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66-674页花保祯 1999长翅目《福建昆虫志》(黄邦侃主编),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396-400页彩万志,庞雄飞,花保祯,梁广文,宋敦伦 2001 普通昆虫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徐庆刚,花保祯2001 线粒体DNA在昆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9(增):79-花保祯,孙桂华,李淼琳 2001 Sichuan Panorpidae (Mecoptera) kept in the Tianjin Natural History M 昆虫分类学报,23(2):120-花保祯 木蠹蛾科C In 黄邦侃:福建昆虫志,5:6-9,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花保祯,周尧 长翅目:蝎蛉科 海南森林昆虫(黄复生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袁锋,仵均祥,花保祯,刘延虹,祝传书 麦红吸浆虫的灾害与成灾规律研究 I 灾害出现的空间格局与周期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31(5):96-袁锋,花保祯,仵均祥,贺虹,祝传书 麦红吸浆虫的灾害与成灾规律研究 II 灾害出现的影响因子与控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31(6):43-黄蓬英,花保祯,申效诚 蝎蛉属Panorpa一新种记述(长翅目:蝎蛉科)昆虫分类学报,2004, 26(1): 29-袁锋,花保祯,仵均祥等小麦吸浆虫成灾规律与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徐庆刚,花保祯 桃蛀果蛾寄主生物型分化的PAPD分析 昆虫学报,2004,47(3): 379-近期发表论文 Ma N, Cai LJ, Hua BZ Comparative morphology of the eggs in some Panorpidae (Mecoptera) and their systematic Systematics & Biodiversity 7(4): 403-417 (SCI) Liu SY, Hua BZ Hist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of the salivary glands and salivary pumps in the scorpionfly Panorpa obtusa (Mecoptera: Panorpidae) Acta Zoologica, 90: 9 doi: 1111/1463-x (SCI) Tan JL, Hua BZ Terrobittacus, a new genus of the Chinese Bittacidae (Mecoptera)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43(47): 2937-2954 (SCI) Tan JL, Hua BZ Bicaubittacus, a new genus of the Oriental Bittacidae (Mecoptera)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Zootaxa, 2221: 27-40 (SCI) Liu SY, Hua BZ Ultramorphology of the proventriculus in Panorpidae and Bittacidae (Mecoptera) Micron, 40: 899- (SCI) Cai LJ, Hua BZ Morphology of the immature stages of Panorpa qinlingensis (Mecoptera: Panorpidae) with notes on its Entomologica Fennica, 20(4): 215-224 (SCI) Du XL, Yue C, Hua BZ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the scorpionfly Panorpa emarginata Che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xternal morphology (Mecoptera: Panorpidae) Journal of Morphology, 270(8): 984-995 (SCI) Ma N, Hua BZ Fine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of the eggshell in scorpionfly Panorpa liui Hua (Mecoptera: Panorpidae) 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echnique, 72(7): 495-500 (SCI) Cai LJ, Hua BZ A new Neopanorpa (Mecoptera, Panorpidae) from China with notes on its Deutsche Entomologische Zeitschrift, 56 (1) : 93– (SCI) Hua BZ, Cai LJ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Panorpa (Mecoptera: Panorpidae) from China with notes on its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43(9-10): 545– (SCI) Tan JL, Hua BZ Description of immature stages of Bittacus planus Cheng (Mecoptera: Bittacidae) with notes on its Proceeding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111(1): 111- (SCI) 刘书宇,花保祯 太白蝎蛉消化道形态学与组织学研究 昆虫学报,52(7): 808- 李涛,蔡立君,花保祯 南五台蝎蛉成虫复眼的超微结构 昆虫知识,46(1):86– 杨宗武,丁升选,花保祯 昆虫采集新方法—飞行拦截网 陕西农业科学,55(4):84– Tan JL, Hua BZ First discovery of Bittacidae (Mecoptera) in Hainan Island,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Entomological News, 119(5): 497– (SCI) Cai LJ, Huang PY, Hua BZ Sinopanorpa, a new genus of Panorpidae (Mecoptera) from the Oriental China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Zootaxa, 1941: 43– (SCI) Tan JL, Hua BZ Morphology of immature stages of Bittacus choui (Mecoptera: Bittacidae) with notes on its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42(31): 2127– (SCI) Tan JL, Hua BZ The second species of the Chinese Panorpodidae (Mecoptera), Panorpodes brachypodus Zootaxa 1751: 59– (SCI) Hua BZ, Tan JL, Huang PY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Bittacus (Mecoptera: Bittacidae) from China, Zootaxa, 1749: 62– (SCI) Zhang SZ, Hua BZ, Zhang F Induct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tive enzymes and the levels of malondialdehyde in cucumber seedlings as a consequence of Bemisia tabaci (Hemiptera: Aleyrodidae) Arthropod-Plant Interaction, 2(4): 209– (SCI) Hou XY, Hua BZ Structures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s in Panorpidae (Mecoptera) with remarks on their taxonomic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33(3): 427– Tan JL, Hua BZ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Bittacus (Mecoptera, Bittacidae) from Zhejiang, C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33(3): 487– Zhang SZ, Zhang F, Hua BZ Enhancement of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olyphenoloxidase, and Peroxidase in Cucumber Seedlings by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Hemiptera: Aleyrodidae) I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7(1): 82– 谭江丽,花保祯 蚊蝎蛉捕捉足构造 昆虫学报,51(7): 745– 陈小华,花保祯 谢丽思夜蛾雄性记述,昆虫分类学报,30(2):107- Li X, Hua BZ, Cai LJ, Huang PY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Panorpa (Mecoptera: Panorpidae) from Shaanxi, China with notes on their Zootaxa, 2007, 1542: 59– (SCI) Zhang SZ, Zhang F, Hua BZ Suitability of various prey typ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pylea japonica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Europe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104: 149– (SCI) 花保祯, 谭江丽 中国大巴山蚊蝎蛉属一新种( 长翅目, 蚊蝎蛉科) 动物分类学报,32(2):455– 侯小燕,花保祯 刘氏蝎蛉雌性生殖系统的构造 昆虫知识,44(2):238– Shi H, Zhang LF, Hua BZ et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residual Bt protein at the second trophic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1(8): 946– (SCI) 张世泽,吴林,许向利,花保祯 小花蝽对牛角花齿蓟马的捕食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17(7):1259– 蔡立君,黄蓬英,花保祯 米仓山蚊蝎蛉二新种记述 昆虫分类学报,28(2):127– 蔡立君,李军,花保祯 陕西秦岭蝎蛉的生物学观察 昆虫知识,43(5): 681– 谭江丽,花保祯 扁蚊蝎蛉的行为学观察 昆虫知识,43(3):248– Huang PY, Hua BZ Four new species of the Chinese Bittacus Latreille (Mecoptera, Bittacidae) Acta Zoologica Sinica, 30(2): 393–五、教改研究与论文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普通昆虫学重点课程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999-2000,主持人2.普通昆虫学双语教学体系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03-2004,主持人教改论文:① 袁锋,花保祯、张雅林 1990 昆虫分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做法和体会。 西北高等农林教育 1990(1):29-36② 魏琮,冯纪年,花保祯 普通昆虫学双语教学的探索,西北高等农林教育,2004,(1): 16-18③马青,花保祯 为人师表,培养高素质的植保人才 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2(4): 26-27六、获奖情况“陕西省烟草昆虫调查研究”1998年获陕西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第3名;“昆虫分类研究”1998年获周尧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二等奖;“陕西省烟草昆虫调查研究”2000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第3名。“创建学科基地 提高人才系列化培养水平”2000年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四。

生物技术专业核心理论课程为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训、劳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生物学实习、工程训练、生物化学综合大实验、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蛋白质纯化综合大实验、基因工程实验技术、毕业论文(设计)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