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编辑稳定性

发布时间: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编辑稳定性

作者:常同立 本书是一本面向大学高年级学生的高校专业课程教材; 同时它也是一本专业工程技术书,服务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本书将帮助读者建立实用的专业基础和培养设计思想作为成书目标,采用了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工程实践性的撰写方式,内容安排难度定位适中,详略得当。不追求理论阐述深度和公式推导严密、详尽。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始终贯彻两个基本宗旨: 写一本容易理解的书; 写一本实用性强的书。本书主要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依据认知规律设计总体结构,阐述直白与直观。依据人类认知规律规划章节,组织章节内容及其递进关系。合理安排论述深度。多用启发式文字叙述方式,文字叙述直白易懂。多用图示辅助表达,生动直观,提高阅读效率。 注重基础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突出工程实践性。以液压控制系统理论为主题,向前延伸了基础理论至经典控制理论与系统动力学。强化系统动力学的观念与方法,强调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作用。将系统动力学的思想与观念贯穿全书各个部分。注重依据系统动力学理论简化系统模型,以便获得简单、深刻的结论。书中内容取舍与案例选取均强调联系工程实际。将多作动器系统的工程设计思想与方法编入本书,培养读者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与素质。 选材纳入科技发展新成果,注重新方法和新手段应用。在人才培养与时俱进的理念指导下,将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如将直驱阀、容积直驱控制等新内容纳入本书。在系统分析与综合手段和方法方面,采用MATLAB软件作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平台,在书中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仿真分析等与液压控制相结合。与Merritt先生的观点一样,阅读和学习液压控制系统需要的主要基础是控制理论。因此为了易于液压控制系统讲述和理解,书中简明综述了经典控制理论的相关内容。若读者在液压技术方面具有一定基础,将会对于理解书中内容有所帮助。若是更深入理解液压控制的特性,液压基础则凸显重要性。作者任企业产品开发设计师多年,前期以机械设计为主,从事车辆机液一体化综合动力传动系统设计开发; 后期以液压设计为主,从事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设计,期间设计与自制了一些专用的液压元件如泵、阀、马达等。长期产品设计工作使作者养成了一些思维和工作习惯,必然会体现在这本书上,因而期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与工程技术人员产生共鸣。后来,作者从企业界转到教育界,从事教学工作,选用过国内一些教材,也用Merritt的英文书作教材为本科生和硕士生授课,并开始写讲义。多年后有了将讲稿变成一本书的计划。但这个计划进展很慢,客观原因是时间不足。一年前,作者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这本书稿上,写书的工作快了很多。诚实地说,这本书稿与作者的理想尚有距离,本着共享素材和方便教学工作的目的,将书稿付印,欢迎读者、同仁、学友、师长多多批评指正。另外,本教材配有PPT课件,如需要也可以与作者联系。参考文献在书中多数非直接引用,多用作启示和指导。它们多反映在书中的思想方法等方面,属于道同。为了便于读者进行延伸阅读,参考文献按章列出。匆忙之中,想必定会有曾对作者有重要影响的文献资料遗漏了,这里一并对文献作者的贡献表示感谢!硕士生冯洋、赵云静、刘学哲协助作者勘查了文字录入错误,这里表示感谢。本书的出版还要特别感谢师长和同仁们给予我的支持与帮助!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们细致与辛勤的工作。最后,感谢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我才能挪用一些陪伴家人的时间写书稿。常同立2014年7月 第1章绪论1.1开环液压控制与闭环液压控制1.1.1用电磁换向阀构建的液压控制系统1.1.2用比例电磁阀构建的液压控制系统1.1.3用电液伺服阀构建的液压控制系统1.1.4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的比较1.2液压控制系统分类1.3液压反馈控制的特点1.3.1液压反馈控制优点1.3.2液压反馈控制缺点1.4液压控制发展历程及趋势1.4.1发展历程1.4.2发展趋势1.5液压控制的应用1.5.1应用分析1.5.2几个典型液压控制应用案例1.6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主要参考文献第2章动力学系统及反馈控制2.1动力学系统及其研究方法2.1.1一个简单的动力学系统2.1.2另一些类型动力学系统2.2反馈控制原理2.2.1反馈控制系统工作原理2.2.2反馈控制系统构成2.2.3反馈控制系统分类与性能2.2.4线性系统的叠加性2.3控制系统数学建模与模型化简2.3.1建模方法2.3.2模型线性化2.3.3模型化简2.4控制系统稳定性2.4.1稳定性概念2.4.2时域稳定性分析方法2.4.3频域稳定性分析方法2.5控制系统准确性2.5.1系统模型2.5.2稳态误差2.5.3动态误差2.5.4跟踪误差2.6控制系统快速性2.6.1时域快速性分析2.6.2频域快速性分析2.7控制系统校正2.7.1串联校正2.7.2并联校正2.8连续系统方法设计数字控制器2.8.1设计问题描述2.8.2数字控制器设计步骤2.8.3设计假想的连续系统控制器2.8.4确定采样周期2.8.5离散为数字控制器2.8.6数字控制器算法2.8.7数字控制器校验2.9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主要参考文献第3章液压控制系统原理与结构3.1机械液压伺服系统3.1.1工作原理3.1.2机液伺服机构系统结构分析3.2电液伺服阀控伺服系统3.2.1工作原理3.2.2作动器系统结构分析3.2.3阀控速度伺服系统和力伺服系统3.2.4阀控系统特点3.3泵控伺服系统3.3.1工作原理3.3.2系统结构分析3.3.3泵控系统特点3.4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主要参考文献第4章液压控制元件4.1概述4.1.1液压控制元件分类4.1.2滑阀分类4.2四通滑阀4.2.1四通滑阀静态特性分析4.2.2线性化流量方程及阀系数4.2.3滑阀的作用力4.2.4阀控系统的功率及效率4.3三通滑阀4.3.1三通滑阀的静态特性4.3.2线性化流量方程及阀系数4.4三通滑阀与节流孔组合4.4.1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案4.4.2静态特性分析4.5双喷嘴挡板阀4.5.1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案4.5.2静态特性分析4.5.3挡板液流力4.6射流管阀4.6.1结构与工作原理4.6.2静态特性分析4.7控制用液压泵4.7.1控制用液压泵排量分析4.7.2控制用液压泵泄漏与阻力矩4.7.3控制用定量泵4.7.4控制用变量泵4.8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主要参考文献第5章液压动力元件5.1概述5.2四通阀控对称缸5.2.1基本假设5.2.2数学建模5.2.3方块图与解表达式5.2.4模型化简与模型分析5.3四通阀控液压马达5.3.1基本假设5.3.2数学模型5.3.3四通阀控马达动力元件的特点5.4三通阀控非对称缸5.4.1基本假设5.4.2数学模型5.4.3三通阀控非对称缸动力元件的特点5.5四通阀控非对称缸5.5.1基本假设5.5.2数学模型5.5.3四通阀控非对称缸动力元件的特点5.6变转速泵控对称缸5.6.1基本假设5.6.2数学模型5.6.3变转速泵控对称缸动力元件的特点5.7变排量泵控液压马达5.7.1基本假设5.7.2数学模型5.7.3变排量泵控液压马达动力元件的特点5.8液压动力元件驱动能力5.8.1阀控液压动力元件驱动能力5.8.2泵控液压马达动力元件驱动能力5.9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主要参考文献第6章机液伺服控制系统6.1机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分析6.1.1反馈比较机构6.1.2系统分析6.1.3机液伺服控制系统设计要点6.2实例分析6.2.1动力转向机液伺服机构6.2.2电液伺服阀内机液伺服系统6.3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主要参考文献第7章电液伺服控制阀7.1电液伺服阀7.1.1双喷嘴挡板力反馈电液伺服阀7.1.2滑阀式直接反馈两级伺服阀7.1.3射流管力反馈流量电液伺服阀7.1.4三级流量电液伺服阀7.2直驱阀7.2.1结构与原理7.2.2系统分析7.2.3直驱阀特点7.3产品特性描述、选型方法7.3.1产品性能描述7.3.2选型方法7.3.3使用维护常识7.4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主要参考文献第8章电液控制系统动态设计8.1概述8.1.1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分类8.1.2模拟电液控制系统8.1.3数字电液控制系统8.1.4复杂电液控制系统8.2位置伺服系统动态设计8.2.1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8.2.2变转速泵控位置伺服系统8.2.3位置控制系统校正8.3速度控制系统动态设计8.3.1阀控速度伺服控制系统8.3.2泵控速度控制系统8.4力控制系统动态设计8.4.1力控制系统8.4.2液压动力元件8.4.3力控制系统分析8.5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主要参考文献第9章液压控制系统设计9.1一般设计流程9.2方案设计9.2.1明确设计任务9.2.2拟定控制方案,绘制系统原理图9.3负载分析计算9.3.1典型负载与负载模型9.3.2负载折算9.4阀控系统参数计算9.4.1阀控系统参数计算9.4.2确定液压控制阀的参数及选型9.5泵控系统参数确定9.5.1泵控系统参数计算9.5.2控制用液压泵参数及选型9.6反馈元件和信号放大器等选型与设计9.6.1确定反馈元件及其放大器9.6.2电子伺服放大器选型9.6.3数字控制器及转换器9.6.4电源9.7液压源设计9.7.1液压源的作用9.7.2液压源类型选择9.7.3液压源与液压控制系统的匹配9.7.4工作液污染度控制与过滤9.7.5工作液加温与冷却9.8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主要参考文献附录A方块图变换附录BMATLAB控制系统仿真分析指令附录CISO4406附录DNAS1638附录E术语中英文对照

简介:清华大学是一家综合性教育与专业出版机构,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2009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由国有独资全民所有制企业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基本实现了图书、音像、电子、期刊和网络出版等多种媒体出版格局,涵盖艺术、医学、法律、建筑、少儿等领域。法定代表人:宗俊峰成立时间:2004-03-17注册资本:3500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110108006753366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6层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过链组织这本书么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编辑稳定性强吗

爱思唯尔,OAE Publishing I都行。

著作格式[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 期刊格式[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报纸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4]赵天书诺西肽分阶段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网络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日期]//htpp:网址6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著作、学位论文、辞典等如果是多次引用,只给一个编号,在编号后面注明页码,文后参考文献不注明页码。

第1章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思考与习题一、单选题1C2B3C4A5B二、多选题1ACD2ABCD3ABC4ABD5AD第2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思考与习题一、单选题1C2A3A4A5D6B7B8C9B10B11A12C13B14D15D16A17B18C19D20A二、多选题1ACD2ABCD3ABCD4ABC5BC6BC7ABC8BC9BCD10AB三、判断题12345678910√xx√xx√√x√四、回答问题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基本部分组成,也称计算机的五大功能部件。运算器是计算机对信息或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的部件。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控制中心,它根据指令的要求向计算机各个部件发出操作控制信号,使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能高速、协调、有条不紊地工作。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和存储部件,用来存放信息。输入输出设备简称I/O设备,通常又称为外部设备或外围设备。I/O设备是人与计算机直接对话的设备,是人-机相互通信的桥梁。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哪两大类?各自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计算机的软件系统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通常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各种服务性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是指计算机用户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为某一专门的应用目的而开发的软件。应用软件包括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可以这样说,哪里有计算机应用,哪里就有应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辅助设计软件、实时控制软件等。 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和执行吗?为什么?答:不能。因为在所有的程序设计语言中,除了用机器语言编制的程序能够被计算机直接理解和执行外,其他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都必须经过一个翻译过程才能转换为计算机所能识别的机器语言程序。 什么是BCD码?什么是ASCII码?请查出“B”、“a”的ASCII码值。答:BCD编码即所谓的“二~十进制编码”,就是将十进制数的每一位数字分别用二进制的形式表示。具体地说,就是用四位二进制数来表示一位十进制数字。ASCII码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西文领域的符号处理普遍采用的编码,虽然ASCII码是美国国家标准,但它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定为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通用。 简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思想。答:为了解决某个问题,需事先编制好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程序。将程序输入到计算机,存放到存储器中,这就叫做存储程序。而控制器依据存储的程序来控制全机协调的完成计算任务叫做程序控制。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这就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也是机器自动化工作的关键。第3章 操作系统思考与习题一、单选题1B2A3C4A5D6B7B8C9C10A11D12B13A14D15A16A,B,C二、多选题1ACD2BC3BCD4CD5ABCD6ACD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xxxxxxx√xx√第4章 网络基础 单项选择题(1) D (2) D (3)C (4)A (5)D (6) A (7) B (8) C (9) C (10)C(11) A (12)B 多项选择题(1)BC(2)BCD(3)BCD(4)AC(5)ABD(6)ABC(7)C(8)A(9)ABC(10)BC(11)BCD(12)ACD判断题(1)√(2)×(3)√(4)√(5)×(6)√(7)×(8)×(9)√(10)×简答题(1)传输介质是数据传输中连接各个数据终端设备的物理媒体,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有线介质和红外线、无线电波、微波等无线介质。光纤电缆简称为光缆,是网络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应用前途最广泛的一种。(2)模拟信号以幅度、相位、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以一系列的0和1表示。信号在信道中传输会造成信号的失真,如果是模拟信号,失真意味着信号已经变了;如果是数字信号,通过信道调制技术和纠检错技术,即使信号失真,仍然能够恢复原来的信号,这就提高抗干扰能力。(3)多路复用技术有四种类型: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 、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 频分多路复用是利用频率变换或调制的方法,将若干路信号搬移到频谱的不同位置,相邻两路的频谱之间留有一定的频率间隔;时分复用技术把公共信道按时间分配给用户使用,是一种按时间区分信号的方法。使用时分复用信道的设备一般是低速设备,时分复用器将不间断的低速率数据在时间上压缩后变成间断的高速率数据,从而达到低速设备复用高速信道的目的;在光纤通信系统中采用光的频分复用的方法来提高系统的传输容量,在接收端采用解复用器将各信号光载波分开,由于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可以看作互相独立(不考虑光纤非线性时),从而在一根光纤中可实现多路光信号的复用传输;码分多址访问技术是以微波扩频通信为基础的。(4)频分多路复用是利用频率变换或调制的方法,将若干路信号搬移到频谱的不同位置,相邻两路的频谱之间留有一定的频率间隔,这样排列起来的信号就形成了一个频分多路复用信号它将被发送设备发送出去,传输到接收端以后,利用接收滤波器再把各路信号区分开来。时分复用技术把公共信道按时间分配给用户使用,是一种按时间区分信号的方法。时分复用时先将多个用户设备通过时分多路复用器连接到一个公共信道上,当轮到某个设备工作时,该设备就同公共信道接通,而其它设备就同公共信道暂时断开。设备使用时间过后,时分多路复用器将信道使用权交给下一个设备,依此类推一直轮流到最后一个设备,然后再重新开始。(5)TCP/IP参考模型有四层。从下往上依次是网络接口层、Internet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网络接口层是TCP/IP参考模型的最低层,指出主机必须使用某种协议与互联网络连接,以便能在其上传递IP分组。Internet层也称网际层,它用来屏蔽各个物理网络的差异,使得传输层和应用层将这个互连网络看作是一个同构的“虚拟”网络。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从一个应用程序到另一个应用程序的通信,即端到端的会话。应用层相当于OSI模型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它包含所有的高层协议。这些高层协议使用传输层协议接收或发送数据。(6)在Internet上,每一个节点都依靠唯一的IP地址互相区分和相互联系。IP地址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的地址, 由4个8位字段组成,每个字段之间用点号隔开,用于标识TCP/IP宿主机。 每个IP地址都包含两部分:网络ID和主机ID。网络ID标识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宿主机,主机ID 标识该物理网络上的每一个宿主机,于是整个Internet上的每个计算机都依靠各自唯一的IP地址来标识。(7)子网掩码(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的作用是用来区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8)通过ADSL接入Internet,只需在原有的计算机上加载一个以太网卡以及一个ADSL 调制解调器即可(如果是USB接口的ADSL MODEM,不需要网卡)。将网卡安装并设置好,然后用双绞线连接网卡和ADSL调制解调器的RJ-45端口,ADSL调制解调器的RJ-11端口(即电话线插口)连接电话线。第五章多媒体章节课后习题一、填空题目 媒体 表现形式(出题有误) 多媒体技术 有损 SWF二、多选题 ABCDE ABCD ABCDE ABC ABC三、判断题T F T F F四、问答题PPPPP142 指构成一幅图像的像素点数目。P138 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具有海量数据特性,给存储、传输带来了压力,所以需要通过数据压缩来减少数据量。P139-P142第8章 信息安全思考与习题一、单选题1、TELNET协议主要应用于哪一层( A) A、应用层 B、传输层 C、Internet层 D、网络层2、( D )协议主要用于加密机制 A、HTTP B、FTP C、TELNET D、SSL3、不属于WEB服务器的安全措施的是( D )A、 保证注册帐户的时效性B、 删除死帐户C、 强制用户使用不易被破解的密码D、 所有用户使用一次性密码4、DNS客户机不包括所需程序的是(D )A、 将一个主机名翻译成IP地址B、 将IP地址翻译成主机名C、 获得有关主机其他的一公布信息D、 接收邮件5、为了防御网络监听,最常用的方法是(B )A、 采用物理传输(非网络)B、 信息加密C、 无线网D、 使用专线传输6、抵御电子邮箱入侵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D ) A、不用生日做密码 B、不要使用少于5位的密码 C、不要使用纯数字 D、自己做服务器7、不属于常见把入侵主机的信息发送给攻击者的方法是(D )A、E-MAIL B、UDP C、ICMP D、连接入侵主机8、不属于常见的危险密码是( D ) A、跟用户名相同的密码 B、使用生日作为密码 C、只有4位数的密码 D、10位的综合型密码9、不属于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策略的是( D )A、 确认您手头常备一张真正“干净”的引导盘B、 及时、可靠升级反病毒产品C、 新购置的计算机软件也要进行病毒检测D、 整理磁盘二、判断题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比对称密钥密码体制更为安全。 [错] 可以在局域网的网关处安装一个病毒防火墙,从而解决整个局域网的防病毒问题。 [错] 包过滤防火墙对应用层是透明的,增加这种防火墙不需要对应用软件做任何改动。 [对] 现代密码体制把算法和密钥分开,只需要保证密钥的 保密性就行了,算法是可以公开的。 [对] 一种加密方案是安全的,当且仅当解密信息的代价大于被加密信息本身的价值。[对] 屏幕保护的密码是需要分大小写的。[错]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媒介来分类,可分为单机病毒和网络病毒。[对] 木马不是病毒。[对]第10章 Windows一.单选题:CDDBC二.多项选择1.AB C ABD BD CD三.问答题1.简述单个文件和多个文件的复制操作的差异?单个文件和多个文件的差异主要在于文件的选择上,复制操作的第一步需要选定需要复制的文件,因此单个文件可以通过鼠标单击选中,而多个文件的选择比单个文件的选择要复制,分为对位置连续文件的选择和不连续的选择,用户可以采用鼠标、键盘或者菜单的方式选择多个文件,当文件选定使用复制命令就可以和对单个文件复制操作相同的步骤完成多个文件的复制操作2.什么是显示的分辨率和刷新频率?分辨率就是屏幕图像的精密度,是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的多少。由于屏幕上的点、线和面都是由像素组成的,显示器可显示的像素越多,画面就越精细,同样的屏幕区域内能显示的信息也越多,所以分辨率是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图像在屏幕上更新的速度,也即屏幕上的图像每秒种出现的次数,它的单位是赫兹(Hz)。刷新频率越高,屏幕上图像闪烁感就越小,稳定性也就越高,换言之对视力的保护也越好3.计算机管理员账号、受限账号和来宾账号的差异?计算机管理员账号、受限账号和来宾账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账号类型有不同的权利,每种账号的权利如下:① 计算机管理员帐户计算机管理员帐户是专门为可以对计算机进行全系统更改、安装程序和访问计算机上所有文件的人而设置的。只有拥有计算机管理员帐户的人才拥有对计算机上其他用户帐户的完全访问权。管理员类型帐户权限有:• 可以创建和删除计算机上的用户帐户。 • 可以更改其他人的帐户名、图片、密码和帐户类型。 • 拥有计算机的完全操作能力,包括安装使用程序,更改系统设置等等② 受限制帐户计算机的拥有者有时需要禁止某些帐户更改大多数计算机设置和删除重要文件的能力,而受限制帐户就是为此设计的。使用受限制帐户的用户的特点是:• 无法安装软件或硬件,但可以访问已经安装在计算机上的程序。 • 可以更改其帐户图片,还可以创建、更改或删除其密码。 • 无法更改其帐户名或者帐户类型。③ 来宾帐户(guest)来宾帐户是为了方便那些在计算机上没有用户帐户的人使用计算机。来宾帐户没有密码,所以他们可以快速登录,以检查电子邮件或者浏览 Internet。只有系统开启了guest用户,才能使用来宾帐户,供来宾使用。登录到来宾帐户的用户的特点是:• 无法安装软件或硬件,但可以访问已经安装在计算机上的程序。 • 无法更改来宾帐户类型。 • 可以更改来宾帐户图片。(我是华师的,老师给我们的答案哦!)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过链组织这本书么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编辑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过链组织这本书么

有清华大学(清华,Tsinghua University),创建于1911年,坐落于北京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清华大学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清华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

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部

建议你别看这个,不想你入坑!!!推荐你看>或者>我学过计算机c语言,这2本好翻译过来的外国C语言书严密这2本书经典实际多了如果你只是为了考试就选那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的这C语言书质量不好。真心的,推荐你看我推荐的2本。别看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这书,质量和入门程度严谨程度都没外国经典教材着2本好。

其实就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一个编辑部,叫分社是为了满足编辑部主任和社长的虚荣心。是正规的国家出版机构,要出版教材可以找他们。

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吴培华。总编辑是图书出版社的二把手。杂志社、编辑部才叫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谭的这本书,格式上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问题的,但不影响编译和运行。具体程序请到空间中搜索。

第七届大学版协领导班子成员名单如下: 理事长:宗俊峰(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副理事长(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明舟(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  邓晓益(重庆大学出版社社长)  左健(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  刘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社长)  吕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  何林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  陈庆辉(武汉大学出版社社长)  林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  金英伟(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  贺圣遂(复旦大学出版社董事长、总编辑)  贺耀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韩建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秘书长:汪春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社长)第七届大学版协常务理事名单:华北地区(12人) 常务理事单位 常务理事 职务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王明舟 社长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刘军 社长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郝勇 社长/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吕建生 总经理书记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代根兴 社长/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宗俊峰 社长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汪春林 社长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贺耀敏 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李传敢 社长 天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杨欢 社长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苏雨恒 社长 教育科学出版社 所广一 社长 东北地区(4人) 常务理事单位 常务理事 职务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陈守权 社长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吴长安 社长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王星 社长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金英伟 社长 华东地区(10人) 常务理事单位 常务理事 职务 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贺圣遂 董事长/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韩建民 社长 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傅强 社长 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左健 董事/社长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王焰 社长 厦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蒋东明 社长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庄智象 社长/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于良春 社长/董事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郝诗仙 社长 苏州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张建初 社长/董事长 中南地区(6人) 常务理事单位 常务理事 职务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徐劲 社长/总经理 湖南大学出版社 雷鸣 社长/书记 武汉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陈庆辉 社长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阮海洪 总经理/社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何林夏 社长 河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张云鹏 社长/总编 西南地区(3人) 常务理事单位 常务理事 职务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米加德 董事长/社长 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熊瑜 社长 重庆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邓晓益 社长 西北地区(3人) 常务理事单位 常务理事 职务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林全 社长/总编 西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马来 执行董事/社长/总编 兰州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崔明 董事长/总经理

?傅家骥教授主要著作:⒈傅家骥编,《价值分析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⒉傅家骥主编 ,《工业技术经济学》,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⒊傅家骥,吴贵生主编,《技术经济学》 ,北京 : 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⒋傅家骥等著,《工程师经济分析与决策》,北京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 、傅家骥,姜彦福主编,《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教程》 , 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⒍傅家骥, 仝允桓主编,《工业技术经济学》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⒎傅家骥,万海川主编 ,《技术经济学概论》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⒏徐荣凯,傅家骥主编 ,《中国轻工企业技术创新先驱22家》?,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⒐傅家骥,仝允桓主编 ,《工业技术经济学》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⒑傅家骥等主编,《技术创新 (中国企业发展之路)》?,北京 : 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⒒傅家骥主编,《技术创新学》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⒓傅家骥,雷家骕,程源著,《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北京 :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