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世界地理研究期刊的重复率是多少

发布时间:

世界地理研究期刊的重复率是多少

一般区间在15%-30%之间。但具体多少得询问单位或者发稿刊物,都会有个明确的数值,不高于都算合格。

一般情况下,普通期刊论文要求查重率小于30%即可;中级/省级期刊论文要求查重率要小于25%;高级/国家级期刊论文要求查重率必须小于20%;高级/核心期刊职称论文规定查重率不得超过8%~15%。所以大家在投稿期刊论文时,要根据自己的论文类别以及所选择的期刊级别来确定自己的论文查重率,再将论文修改到合格的查重率范围内进行投稿,成功发表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相似度一般在30%左右,研究生论文在10%左右。维普个人版也叫gocheck论文检测,数据量庞大不说,其检测就是也是远远领先于同行业内其他检测系统,要想低于5%有点困难,除非真的是自己原创的还差不多,发表人飘过。。。。

普刊的话一般是需要在30%以内的,核心期刊的话具体要看每个杂志社的要求,一般是10%左右。具体有其他相关需要的话,可以跟我多沟通。

世界地理研究期刊的重复率

“在此回望山东,自有中华,它便在中心,脚沾泥土,手捧海水,行尊仁礼,心向苍穹!”——《航拍中国第三季·山东篇》的结尾给予了山东省极高的评价。“波涛汹涌”的泰山云海中国疆域辽阔,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拥有了世界上最优秀的自然地理条件。全世界能和中国地理条件相提并论的也就西欧和北美大平原。而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为什么《航拍中国》会对山东省有如此高的评价?更进一步地,为什么说山东省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全世界都数一数二?山东省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自然地理条件?地理教科书里这样告诉我们:地理条件是一定地点或地区的山川土地形势、位置、气候等自然环境及资源、物产、交通等经济性因素的总情况。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分析山东省的各种自然地理条件到底优秀在哪里。山川土地形势山东省“山水林田湖”自然禀赋得天独厚。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自西向东分别流经9个省和自治区奔涌而下,携带着上游富含有机质营养的泥沙冲击出华北平原,最后由山东流入渤海,并且在齐鲁大地孕育出中国最早的文明之一。万千气象的黄河入海口除了黄河,遍布山东的湖泊和支流河流更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山东境内的主要湖泊、河流正因为有了华北平原肥沃的土壤条件和黄河湖泊的灌溉哺育,让山东省一跃成为全国的“粮仓”和“菜篮子”。蔬菜、水果、水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蔬菜产量占全国的12%,水果占全国的11%,水产品占全国的13%,均居全国首位。山东农产品出口占全国的22%,连续20年领跑全国。粮食产品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黑龙江和河南,而小麦的产量全国第二。山东菏泽麦收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中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3%、49%,均居世界第一。而山东省农业又在全国独占鳌头,山东的农业产业可以说在全世界都傲立群雄。山东优越的地理位置山东省地处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我国最大城市北京和上海地理距离的中间位置,东隔黄海与世界上两个经济、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日本和韩国相望,一旦中日韩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山东经济将会获得更加迅猛的发展。北美东西两个大洋纵深,在战争年代虽然有利——相当于拥有最宽的两条护城河。但是,对于经济交流人员往来来说显然不如中国。山东省地理位置山东还拥有了全国六分之一的海岸线,并且海岸线非常优质:山东海岸线全长3024公里,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截止去年,山东全省沿海港口总泊位数达到59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07个,沿海港口运输生产能力达1亿吨,居全国第2位,外贸、金属矿石、液体散货吞吐量居全国第1位。一个省份拥有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渤海港四大优质海港。繁忙的青岛港海洋资源异常丰富。由于山东半岛濒临渤海和黄海,不仅是寒暖流交汇区域,还是黄河入海口,因此浮游生物多,从而是海洋资源异常丰富。据统计,在山东半岛海域,海水鱼虾有260多种,对虾、海参、扇贝、鲍鱼等海珍品产量更是在全国居首位。世界大陆架分布山东拥有全国最大的海岸线,但是黄海渤海均在大陆架上,大陆架区域海水较浅,光照充足,潮汐、波浪和海流的作用比较强烈,有利于海水层的垂直混合。因此,这里是海洋生物的理想栖居场所,孕育着巨大的海洋生产力,除了产生了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外,大陆架的存在也极大降低了海啸的风险。这比工农业同样发达的美国和西欧有着显著的优势,没办法,老天爷赏饭吃。山东省优秀的气候条件山东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自然条件。台风、洪水、干旱、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在全世界都处于较少水平,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相比之下西欧平原光照不足,夏季经常出现酷热天气,西欧40多度的高温天气每年都会上新闻头条。北美中央大平原夏季经常飓风肆虐,冬季北冰洋寒潮从加拿大呼啸而过,雪灾严重。

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中国知网的区别  简单比较:  1、从收录情况来看,维普收录最久,万方收录时间最短,但是现刊万方收录最好,维普最近两年的很多期刊都没有了,特别是医学类的。  2、文档的清晰度:万方最高,维普最差。  3、使用方便性:知网和万方差不多,维普最差。  4、其它:万方的期刊浏览功能做的很好。  更加深入比较: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是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发行、数百位科学家、院士、学者参与建设,精心打造的大型知识服务平台和数字化学习系统。目前,《总库》囊括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工程技术各领域知识,拥有期刊、报纸、博硕士培养单位的博士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国重要会议论文、中小学多媒体教辅以及1000多个加盟数据库。全文采用CAJ和PDF格式,必须下载专门的CAJ和PDF浏览器才可阅读。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重点数据库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截至2007年3月共收录了国内8127种期刊,全文文献总量已达2272万多篇,收录起始时间一般为1994年,个别追溯到1979年或创刊年,按学科分126个专题,内容每日累增。产品形式有网络形式、光盘形式、《中国期刊专题全文数据库光盘版》。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收录2000年至今300多个博硕士培养单位的学位论文,内容每日累增。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CCND)》收录2000年至今1000多种重要报纸,内容每日累增。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CPCD)收录2000年至今400家学术团体的会议论文,内容每日累增。  《中国企业知识仓库(CEKD)》收录国内5400余种核心与专业特色期刊、博硕论文、报纸、行业标准、法律法规、行业经济数据统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技术发展动态、国外经济发展动态等信息,涵盖企业技术创新、经营决策、企业管理、WTO、行业动态等专业资料信息。《中国图书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数据库》《各行业百科数据库》《声像资料数据库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数据库》等。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例讲解CNKI的检索方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分类检索、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四种方式。在每种方式的检索结果(包括二次检索的检索结果)里都可以进行二次检索,可以无数次的进行,逐步缩小检索范围,直至检索结果为零。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是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下属的一家大型的专业化数据公司,是中文期刊数据库建设事业的奠基人。自1989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期刊等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推广应用,集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光盘制作发行和网上信息服务于一体;收录有中文期刊8000种,中文报纸1000种,外文期刊4000种,拥有固定客户2000余家。目前已成为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坚强支柱之一。  在以上的数据库中,最为常用也最受大家欢迎的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它源于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1989年创建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其全文和题录文摘版一一对应,经过16年的推广使用和完善,全面解决了文摘版收录量巨大但索取原文繁琐的问题。全文版的推出受到国内广泛赞誉,同时成为国内各省市高校文献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还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积累全文文献728多万篇,分七大专辑:自然科学专辑、农业科学专辑、医药卫生专辑、教育科学专辑、经济管理专辑、图书情报专辑、工程技术专辑 。  万方数据库简介  知识来源: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内第一批开展互联网服务的企业之一,万方数据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中国第一的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知识的全面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全民信息素质的成长。  覆盖范围:自然科学、数理化、天文、地球、生物、医药、卫生、工业技术、航空、环境、社会科学、人文地理等各学科领域。  收录年限:《中国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主要收录1998年以来国家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总结(1)资源:知网:期刊类型比较综合,覆盖范围广。以科技信息为主, 涵盖经济, 文化, 教育等相关信息的综合性信息服务系统, 主要面向企业, 经济界和科技工作者。万方:万方重点收录科技部论文统计源的核心期刊,适用于工科和理工科院校。内含大量企业贸易方面的数据库,同时也面向各个阶层的企业单位。维普:偏重于地方性期刊和研究方面的论文,内容以自然科学方面期刊数量庞大。(期刊量比CNKI多出近50%)比较适合中文期刊类的自然科学方面资源检索。(2)检索性能:知网检索途径不错,也提供了多种二次检索,由于其丰富的资源,导致检索方式多样,但是检索方式的效果并不如维普好。即对于对结果追求不高的界外人士,或者检索问题的范围只在知网的多会选择知网。维普检索方式效果很好,但需要掌握,不适合新手。检索问题一定要参考维普是否在其收录范围。万方的使用群体大部分由于其收录文献的特殊性,可以说万方的检索方式就是由于资源所致,由于其专注于科技期刊文献,二次检索对其并不太重要。适合专业学者或者寻求专业检索问题的检索者。(3)资源可获取性:三者均可从检索界面直接看到文献名称、作者、出处信息,万方还可直接看出被引次数、摘要和关键词,知网需通过进入下载界面才可看到摘要、关键词等信息,维普无法直接看到被引次数。从资源可获取性来说,万方>知网>维普。(4)导航的导引功能与在线帮助:知网主题分类最详细,而且在线帮助栏目显目,用户即便没有经验也可快速上手使用;万方和维普只对文献类型进行分类,万方较详细,且用户帮助栏目不易找到,影响用户使用效率。从导航的导引功能与在线帮助来说:知网>万方>维普。(5)收费方式:三者均提供多种支付充值方式,充值越多,优惠越多;万方按篇收费且最贵,知网和维普价格相似,如果页数超过4页,那么维普更加实惠。从收费方式来说:维普>知网>万方。

文献是指的是传下来的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书籍,而论文是指的一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的文章,一是书籍,一是文章,当然不同。

不会

世界地理研究期刊的重复率高吗

不会

必修部分: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1、细胞中的化学元素:20多种;在动、植细胞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含量上大于万分之一的元素为大量元素(9种);主要元素(6种)占细胞总量的97%; ①、 Ca:人体缺乏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②、 Fe: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会患贫血。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③、 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④、 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⑤、 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⑥、 K:血钾含量低时,出现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 在植物体内参与有机物合成和运输。 ⑦、 N: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及各种酶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⑧、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及NADPH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 ⑨、 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 2、生物界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 生物界与非生物的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整个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表现在:①、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②、都共用一套密码子(不能说: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都要进行呼吸作用) 3、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有些重要的蛋白质还有PS,有些特殊的蛋白质还含有Fe、I等,其中后面两种属于微量元素。 4、胆固醇、维生素D可从食物中吸收,也可在人体内合成,性激素可从消化道吸收而保持其生物活性。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再能有氧呼吸、合成蛋白质 2、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加强(合成抗体、淋巴因子);青蛙受精卵从第四次分裂开始,细胞周期长短开始出现差异。 3、癌细胞的特点:细胞能无限分裂、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球形)、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减小,细胞能移动。 4、所有的蛋白质类物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但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5、细胞质是活细胞进行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6、衰老细胞的特点:(物质变化)细胞中水分减少、色素积累;(结构变化)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加深、膜通透性改变;(代谢变化)酶活性降低、呼吸减慢。 7、一个细胞中DNA含量的加倍或减半是因为DNA的复制或细胞分裂;一个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加倍或减半是因为DNA的复制或着丝点的分裂。 8、染色单体的出现和消失分别是由于染色体的复制和着丝点的分裂。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1、植物未成熟的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细胞中亲水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大豆种子、花生种子),成熟植物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细胞液浓度的高低。 2、光合作用过程中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和NADPH中,NADPH的作用有供氢和供能。 3、能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之后能自动复原的适当浓度溶液有:KNO3、乙二醇、尿素、葡萄糖。 4、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必须先将反应底物和酶溶液分别加热到研究温度时再混合后保持该温度一段时间。 5、去掉植物的大部分叶片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水分的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不会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主要由根的呼吸作用完成)。 6、叶绿体中少数特殊状态叶绿素分子a具有吸收转化光能的作用(不传递光能),其它色素能吸收传递光能(不转化光能)。 7、保存植物种子、果实的氧气应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浓度水平上(此时无氧呼吸刚停止,有氧呼吸风开始),而不是完全隔绝氧气。 8、脂肪肝形成的原因:脂肪摄入过量、磷脂合成受阻、脂蛋白合成受阻(肝功能不好) 9、下列生理过程不需要酶的参与:氧气进入细胞、质壁分离、叶绿体吸收光能。 10、食品罐的安全钮鼓起,最可能的原因是里面的微生物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 11、肝脏能将血液中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转化为肝糖元或葡萄糖,其意义是:稳定内环境的PH值、减少能源物质的浪费。 12、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指不能通过转氨基形成,只能从食物中吸收,共八种: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 1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丙酮能溶解色素,用来提取色素;层析液用来分离色素。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1、调节生命活动的物质主要是激素,其次还有体液中其它物质如:组织胺、二氧化碳、H+等。 2、动物的行为是由神经系统决定的受激素调节影响。 3、能全面体现甲状腺激素的三个方面功能的实验研究是:手术摘除小狗的甲状腺(摘除成年狗、小蝌蚪的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制剂饲喂蝌蚪为什么不行?)。 4、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二重性的实验现象有:水平放置的根弯向地面生长(茎的背地生长不可以),顶端优势,除草剂除去农田中双子叶杂草对农作物反而有促进作用)。 5、与垂体有关的动物行为有:性行为(促性腺激素)、泌乳和对幼仔的照顾(催乳素)。 6、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相比其特点是:快速准确;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持久广泛。 7、养鸡场夜间增加照明提高产蛋量的原因是:长日照刺激鸡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又控制着垂体使垂体产生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促性腺激素又作用于卵巢使排卵量增加。 8、油菜和黄瓜在开花期由于天气原因使大量花粉被雨水冲走,为挽救损失,科研人员及时为两种植物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两种植物的产量是:前者减产,后者影响不大。 9、去掉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在其顶端放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在右侧单侧光照射下,将直立生长。 10、连续给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小鼠对低温环境耐受力增强,对低氧环境耐受力下降。 11、与产热有关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12、垂体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各种促激素、催乳素(泌乳、对幼仔的照行为)。 13、垂体对其它内分泌腺有调节、管理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 14、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少,作用大。 15、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属于反馈调节,类似的还有:体温、水和无机盐的平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个体数量的变化、微生物酶活性的调节等。 16、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神经突起和突触的数目将增多。 17、每种激素都有自已的作用对象,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性腺激素—性腺、醛固酮(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全身组织细胞、胰岛素—肝细胞等,根本原因:只有该细胞中控制与该激素结合的糖蛋白基因能得以表达。 18、反射必须由完整的反射弧完成,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细胞之间单向传导,有信号转化。低温、高温、PH值、机械压力、化学药物会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19、注意生长素与生长激素激素两种物质的作用。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能启动生物的生殖行为的外界因素是光照时间的长短(长日照:貂、鼬;短日照:山羊、鹿)。 2、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数目、细胞分裂方式、细胞种类都不断增加,而细胞全能性降低。 3、极体和极核的比较相同点: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都为体细胞一半;不同点前者在卵巢中形成,后者在胚珠中形成,前者基因型可以和卵细胞不同,后者的基因型与卵细胞相同。 4、大豆种子中与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同的结构是(子叶)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小麦种子中与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同的结构是(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受精极核形成后直接发育,受精卵形成后经过休眠期后才发育(同时受精,先后发育)。 5、酵母菌有氧气时有氧呼吸,进行出芽生殖(无性生殖);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进行有性生殖)。 6、多年生植物生殖生长开始后,营养生长不停止。 7、枝条扦插成活过程中发生了脱分化与再分化(需要生长素,不需要外界光照和营养物质)。 8、胚囊中的细胞(植物细胞: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两个极核受精形成受精极核)和囊胚中的细胞(动物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到一定时期,此期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9、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有机物种类增加、干物质减少、有机物分解、耗氧增加。第六章:遗传和变异 1、同源染色体之间相对应片段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对应片段的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2、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改变属于基因突变,而染色体上整个基因增添或缺失、改变属染色体变异。 3、发生双受精时,参与受精的两个精子基因型相同,参与受精极核形成的两个极核与卵细胞基因型相同。 4、等位基因(D)与(d)的本质区别与D和A的本质区别是相同的:碱基对的排列序列不同。 5、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因有:原核生物细胞中的基因、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基因。 6、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小鼠体内变成S型细菌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7、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直接控制相应结构的蛋白质的合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控制酶的合成而影响代谢过程达到控制生物性状(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8、人体能转运氨基酸的tRNA共61种,每个tRNA一端有三个未配对的碱基(tRNA不是只有三个碱基)。 9、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独立的遗传系统)。 10、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的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着丝点不分开);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无基因重组) 1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实验步骤是先杂交(得F1)后自交(得F2)。 12、F2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必须满足的条件是:①雌性个体产生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相等、②雄性个体产生各种类型的雄配子的比例相等、③各种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各种基因型的受精卵都能正常发育、⑤、样本足够大、⑥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不要求雌配子和雄配子比例相等) 13、两个纯合的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YyRr,则亲本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YYRRⅹyyrr或YYrrⅹyyRR,F1自交得F2,F2中亲本型所占的比例有两种可能:10/16或6/16 14、基因重组的三种情况: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上交叉互换,重组DNA(转基因) 15、转录和复制都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16、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禁止近亲结婚。 17、多基因遗传病的两个主要特点:易受环境影响,具有家庭聚集现象。 18、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染色体加倍发生在细胞分裂前期纺缍体形成时。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 1、生物进化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生存斗争(生物进化的动力)。 2、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进化)是定向的。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 变 。 4、种群进化了不等于形成新物种,但新物种形成肯定是通过进化完成的。 5、种群的基因库发生变化时,表示种群进化了(标志:基因频率改变),只有当基因库变得与原来很不相同时,才表示新物种形成(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 6、只有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才可能达到生殖隔离(必要不充分条件) ,有时生殖隔离的形成可不经过地理隔离(多倍体形成新物种)。 7、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隔离、突变和重组、自然选择。必要条件是:隔离。 8、属于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有:①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②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材料③遗传使生物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加强④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 9、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化的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④自然选择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定向进化⑤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0、你知道生殖隔离的几种情况:①、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②植物因开花季节、花形态不同不能交配③能交配但胚胎在发育早期就会死去。④杂种后代没有生殖能力。 11、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先变异,后选择。----“农药的使用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说法对吗? 12、解释低频性、有害性的突变为什么能作为进化的原材料:对于每个基因来说突变率很低,但每个种群有很多个体,每个个体又有很多基因,因此一个种群产生的突变基因很多。(注意计算)突变的有害有利并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13、你会计算种群的基因频率吗? 例: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A、2% B、5% C、14% D、3% 14、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有关的计算: 一个海岛上约有44%的居民携带蓝色盲基因。世界范围内,则每10000人中有一名蓝色盲患者。一表现正常母亲为蓝色盲的女子与该岛某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预测他们后代患蓝色盲的几率是 ;若该女子与岛外其他地方的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预测他们后代患蓝色盲的几率则是 。 15、评价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适应性、生物进化的原因;不能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说明变异为什么是不定向的。思考:达尔文知道变异的三种类型吗? 16、下列所涉及的方向是否相同?①生物进化的方向 ②生物变异的方向 ③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 ④自然选择的方向。 1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自然选择方向总是朝人类需要的方向。②不耐寒的三叶草可以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③生物个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④海洋中鱼和鲸体形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相同,自然选择对它们的选择方向相同。⑤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可能由于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18、物种的形成与生物的进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那怕是很小的改变)那么种群就进化了;而只有当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时才可能形成新的物种(标志是生殖隔离)。 19、新物种的形成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方式:染色体变异,可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20、隔离的本质是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1、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对其它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生物多样性越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2、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富集的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含量越多。 3、大量使用农药防治害虫,短时间内害虫数量下降,但抗药性个体比例增加,抗药基因的基因频率上升。 4、农业上害虫的防治的策略是: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在较低的水平(维持食物链:农作物→害虫→天敌)。 5、植物种群(木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时要求:随机取样、调查期无砍伐、样本数量足够大。 6、植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群落结构的调查内容:水平结构上动植物种群数和各种群的种群密度、垂直结构上动植物种群数和各种群的种群密度。 7、种群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种群数量研究的意义有: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害虫的防治。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增长、波动、稳定、下降四种情况。 8、种群数量的增长“J”型曲线,实现条件:食物空间条件充足、气候适宜、没有天敌;适用情况: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的一段时间;计算公式:NT=N0*λT(这里λ原表示的增长率是保持不变的)。 9、种群的数量增长“S”型曲线,原因:空间食物有限、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加;增长率变化情况:不断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种群数量达K/2)开始下降至零(种群数量达最大值K)。 10、生态系统具有的抵抗力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的调节能力,人工林的自动调节能力差是因为其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具有完全相反的关系。 第九章:生物圈 1、生物圈组成: ①、环境:大气圈底部、水圈、岩石圈的上部 ②、生物:地球上全部的生物 2、生物圈形成: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①、光合作用的出现改变了大气的成分②、大气中氧气的出现促进了生物的进化:厌氧到需氧;臭氧层的形成使生物从水生进化到陆生。 3、生物圈稳态的维持:从能量角度:有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输入;从物质角度: ①、生物圈在物质上能自给自足(能量能否自给自足)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形成三级结构使得物质在生物圈内循环利用。 ③、生物圈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形成(大气成分的调节、物种数量的调节) 4、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改变生产模式:原料—产品—废料——→原料—产品—原料—产品;合理利用野生生物资源。 5、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6、生物多样性价值:①直接使用价值:药用、工业原料、食用、美学、仿生、科研(抗虫基因)、②间接使用价值:主要表现为生态功能(绿色水库、净化空气、地球之肺、地球之肾)③潜在使用价值:未被发现的价值。 7、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物种丰富、古老物种多、经济物种多、生态系统多种多样。①裸子植物:银杉 ②被子植物:珙桐 ③爬行动物:扬子鳄 ④哺乳动物:白鳍豚 ⑤活化石:银杏。 8、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主要原因)、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威胁本地物种(没有天敌)。 9、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③、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

善于从集体讨论中复习,比个人冥思苦想的复习好处多。但讨论应以个人钻研、独立思考为基础,事先要有准备。讨论中也要开支脑筋,不能有依赖思想。讨论应有明确的中心,人数不宜多(二三人即可),而且要和个人的学习安排结合起来,才能直到促进复习的作用。

我建议你多看看真实事例,进行分类。至于收集事例,可以求助老师。还有,多看政治性新闻。如果你有亲戚是律师更好哦。

世界地理研究期刊的重复率排名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2倍。一、北京市水资源 (一)北京市水资源概况 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北京市地处海河流域,是一座人口密集,水资源短缺的特大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85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七分之一;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十分之一。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都及主要城市中北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百位之后。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一千立方米的下限。而且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水污染状况相当严峻。 北京的水资源 北京市的水资源由入境地表水、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靠降雨补给。北京市平均年降水量为64O毫米左右,一般干旱年景的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特别干旱的年份在30O毫米以下。北京的湖泊都很小,水量有限;所以地表水主要来自河水和人工修建的水库。北京境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分属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大清河和蓟运河五大河系,总长27O0公里,同属海河水系。北京在平水年可利用的水资源为6亿立方。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的发展,北京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用水量大幅度增加。 北京的地下水源 北京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以往玉泉山泉水涌流,清河及莲花河一带也有不少自流井。北京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山区河谷潜流补给,同时还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水入渗。因此,北京一直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致使地下水位下降、水的硬度升高地面下沉,东郊已出现1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近年来,北京开展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雨洪利用,地下水回灌、调控利用等措施,使地下水位的下降趋势初步得到了控制,为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北京的城市生活水源 北京市区的自来水供应量为245万立方米/日,其中有7座自来水厂利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有2座利用地表水作为水源,其供水能力约各占50%。密云、怀柔水厍是供应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密云水库是一座特大型水库,上游流域面积为1.58万平方公里,库区总面积224平方公里,总库容75亿立方米, 相应水面面积约188平方公里。由于北京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而作为主要饮用水源的地下水因过量开采,水位逐年下降。 (二)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有计算表明,目前北京水资源储量为27亿立方米,外地入境水资源15亿立方米,合计北京水资源总量为年42亿立方米,人均拥有8立方米/年,仅占全国平均值的8%,在世界120个国家的首都中居百位之后。由于北京地下近似闭合流域,其地下出入境水量为零。北京地表水出境水量经多年观测约占年降水总量的28%,即为38亿立方,各种损耗为32亿立方米,因此北京水资源为实际可用水量仅为72亿立方米。所以北京是一座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 二、北京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原因 水资源开发利用,是水资源使用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也是水资源价值增值过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否则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目前,北京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北京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400m3,占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6,占全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25,在130多个国家首都中名列百位之后。在五六十年代,北京水资源供需没有多大矛盾,七十年代以后,缺水成为北京严重问题之一。分析其原因,主要是:①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水资源需水量增加。②入境水量减少。上述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叠加,使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随着时间的推进,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地下水严重超采 北京市地下水平均补给量为80亿m3/年,地下水可开采量约为5亿m3年。由于种种原因,补给水并不能全部作为可利用水量。当开采量大于可开采量时,会引起一系列的水文地质环境问题。北京市地下水严重超采引起的主要问题是:①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城区的东部和东北部,八里庄--大郊亭一带,沉降幅度最大。②水井供水衰减或报废。③水质发生变化,由于地下水资源超采。加上近年来污水、垃圾处理不能同步于增加量,致使地下水污染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 水质污染严重 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水质是重要的指标之一,水资源量、质的协调统一是水资源充分发挥效益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监测的80条河段中,受污染的河段51条,长度1100km,占监测河流长度的8%,其中重度污染11段,占监测长度的1%,严重污染21条段,占监测总长度的6%。水质污染主要集中于城郊区。据有关专家估算,北京市由于水污染所造成的工农业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加上间接损失达3%。 污水资源化程度不高 污水是被污染、使用价值不高的水资源,污水资源化是指污水处理后变成可供用水部门使用的合格水源。实现污水资源化,是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防治水污染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当前水源建设中一项势在必行的紧迫任务,也是改善首都环境、建设清洁美丽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污水资源的利用,虽然解决了部分农业用水的紧缺局面,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产品质量下降等。 缺乏完善的水资源价格体系 水资源价格,是对水资源进行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是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的调节器。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才能统筹兼顾,科学有效地配置各种水资源,整体上发挥水资源的效益。目前,北京尚未健全完善的水资源价格体系,致使水资源经济管理未能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三、解决北京市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水在城市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城市生存的首要条件。目前,北京市的地下、地表水的承受能力已到极限,怎样解决北京的水资源,已是关系到首都发展命运的重大问题。所以必须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目前北京市水资源的这些问题。 立足自身挖潜,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 北京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首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水资源供需分析,2005年全市将缺水94至5亿立方米,2010年将缺水82至96亿立方米。水资源状况十分严峻。从根本上解决首都水资源紧缺,需要中央决策南水北调引水进京,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必须立足于当地水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以及上游水资源的保护和改善,通过自身挖潜,缓解水资源紧缺。 狠抓节约用水,以节水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必须把节约用水当作根本性措施来抓,把北京建设成为节水型城市。一是调整北京的工业结构布局,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主导。二是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建设节水灌溉工程。三是加强城镇生活用水的管理。四是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行业综合用水定额、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开发新水源,实行水资源联合调度 重点要抓好污水处理回用和深度开发雨洪。本市目前污水集中处理率仅22%,要多方筹措资金,尽早完成规划中的30多座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率,同时要搞好配水专用管线和改造使用回水的配套设施。在调度上,丰水年优先安排利用地表水,后安排使用地下水;优先利用调节能力小的水库水源,后使用调节能力大的水库水源。在供水方面,首先保证生活用水、菜田用水,其次安排工业用水和城市环境用水,最后安排农业用水和地下水回灌。 调整水价,逐步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 必须改革水价,建立具有首都特点的水价体系。水价改革要有利于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保护水源,防止水污染;有利于供水企业正常发展并进入市场。供水价格应按照成本补偿、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制。 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 要从根本上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水务局对防洪、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生态环境,包括防洪、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处理回用等诸多方面,实行城乡统一管理和监督。水务局要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不直接进行水的经营和水企业的管理,而是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对水企业监督管理。 制定、完善水法规,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要修订和完善《北京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北京市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北京市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并且严格依照这些规章制度解决北京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1060900006 资环学院 地理科学 贾坤

好多人都不喜欢山东大学,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校区分散,行 政效率不高。山东大学一共有8个校区,分别在济 南、青 岛以及威 海都有校区或者分校。这样分散地办学,使得人员拥 挤,资 源 重复浪费,行 政 效率不高。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也不方便。没有共同的文化氛 围,各自 守 着校区,就容易成为一盘 散 沙,没有形成 合 力,也就没能够做 强。二、管理 思 想 落后。受 传 统 孔 孟思想的影响,山东大学的管理人员的思 想也会与其他沿海高校的人员不同。在学生的培养、科 研 制 度等方面,与同类的高校都有明显的创新性差距。一些 领 导总是想着扩张,爱折腾,没有想过把学 术、科 研 放在首位,这样长久下去,实力自然会下降。山东大学因为各种不好的消息,再次 高 调进入大家的 视 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校的 声 誉。从 暴 露 的种种问题来看,山东大学确实需要重新出发,改变以往的思 想,才能跟上同类高校的步 伐,不让自己掉队。

王海华(中国地质图书馆 北京 100083)摘要 出版物凝聚了地调机构工作成果的精华,是地调机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地调局出版物及其管理方法,借鉴其严谨、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中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物管理提出了三点建议。关键词 出版物 成果 管理出版物凝聚了地调机构工作成果的精华,是地调机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推广地学知识、政府决策制定、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时,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奋斗目标。目前,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是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领域的领跑者,本文从USGS成果出版物的管理角度,剖析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旨在为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出版物管理方面提供一点参考。1 美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物USGS是美国内政部唯一的一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他的主要任务是管理、研究国家水资源、能源、生物、矿产资源;及时为国家提供可靠的地球科学信息;减少自然灾害导致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USGS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出版物为桥梁,向社会输送其高质量的地球科学研究成果,基本满足了美国社会各界的需求。USGS出版物既包括快速出版的非正式报告、高度严谨的专业论文、科学报告,也有面向大众的科普宣传读物;载体形式既有印刷版、也有光盘和网络在线版。出版物按出版频率分为出版系列、期刊和特例三类。表1是USGS现在仍在发行的出版物。序号1-10是不定期出版的系列,每个系列没有具体的学科专业方向,但根据读者对象与出版目的不同,分为科学与技术信息类、宣传教育类。科学与技术信息类又根据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地域性、数据与方法分为若干系列,如Professional Paper与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Report同属科学与技术信息,但前者刊载内容的科学和地理范围就比后者宽泛;又如Data Series主要刊载基本数据集、数据库、多媒体;而Techniques and Methods则刊载关于科学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编制程序的技术或方法。总之,这些系列的内容几乎囊括了USGS与地学相关的全部工作。序号11-20是定期出版的期刊,均由专门部门完成,不是对外征稿型出版物。如序号11-15全部是USGS矿产信息团队的日常工作成果。该类各系列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如单独的水资源统计报告、震中的初步确定。序号21是独立于前面系列和期刊外的出版物,这类出版物非常少,应属特例,因为USGS鼓励且要求职员尽可能地把工作成果发表在系列之内。表1 美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物2 美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物管理特点1 完善的制度保障依法管理、按制度、按程序管理是USGS管理出版物的一大特色。USGS对地调成果的出版管理可以追溯到该单位成立之初。USGS信息产品出版发行的方法和标准在其手册和若干规章制度中都有体现。其中,对各类型出版物出版的过程作了全面且详细的规定,包括编制产品出版计划、产品创意至出版全过程的经费预算、产品内容及形式的同行评议、审批和发布、产品的作者、荣誉和致谢、产品中有版权资料的使用规定、产品的发行、销售、存档等。2 目标明确、规划清晰出版物是地调局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媒介,为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USGS根据读者对科学的需求程度,定义了核心专家、非核心专家、普通大众和USGS职员4种读者对象类型。核心专家是指USGS内部和外部的地球科学家。外部科学家代表其他州和国家的科学机构,非政府的科学研究组织,国际学术团体、科研机构和工业界的科学家。USGS科学家是面向这一类型读者的出版物的主要作者;非核心专家是指管理者和那些知识渊博、但不是最重要的地球科学家,他们经常是一些政策的决策者。这一类型读者通常代表的是国会、其他州和国家的政府部门、立法部门及一些非政府组织,该类型读者需要综合过的技术信息。这类出版物的作者通常是由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组成的团队;普通大众,包括教师、学生、新闻媒体、自然爱好者及任何喜欢研究地球科学的人。该类作品通常使用大众语言编写,插图清晰。这类出版物通常由科学家和作家、编辑、设计者一起准备编写。确定了读者对象,USGS又依据出版科学与技术信息还是科普读物等不同目的,将出版物划分为11个系列,并且为每一系列制定了严格的出版规划(表2)。表2 Professional Paper的出版规划表2是USGS出版物Professional Paper系列的出版规划。该表从读者对象、出版目的、内容、出版频率、载体形式、编辑评审、审批、发行、销售及存档等20个方面对系列作出了要求和相关规定。根据此表,可以清晰地看出USGS对出版物严格的定义和规划。3 全程支持服务在整个出版活动中,USGS采取了地区分部、学科分部、对外交流宣传推广部等多层次协调管理体系和出版编辑全过程支持服务。各级管理主体负责信息产品生命周期中相关内容的工作。出版编辑在USGS出版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与USGS总部和各地区的报告专家一起工作,帮助他们怎样使构思获得批准,怎样设计指南,怎样发行,以确保产品对读者对象产生最大影响,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佳的效益。此外,还编写了专门的《对美国地质调查报告作者的建议》,这份在1909年即已问世,已经修订到第七版的建议书旨在为USGS出版的地质报告和地图等提供写作指南,其特色是详细地说明了地质图的准备与出版,以及地名、地层名称和各类地质专业(矿物、岩石、古生物)术语的使用等内容。4 重视新技术、新方法在出版物管理中的应用USGS为能够快速高质量的出版科研成果,非常重视新技术、新方法在出版物管理中的应用。随着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出版物载体形式出现多样化,印刷版、电子版、网络版等等,应有尽有。出版物管理方式现代化,USGS设计有专门的管理工具Visual Identity System(VIS)系统,该系统包括USGS标识、沟通平台、产品设计模版、产品规范、印刷版式及颜色模版等多个管理工具;此外设计了专门的正式报告编码系统,对所有出版物按序列统一编码,便于查询、检索、利用和存档。5 强调视觉风格一致,提升USGS的影响力USGS鼓励职员出版其科学调查成果和科学发现,以不断提升该局的科学声望。为此,USGS要求所有科学、情报、宣传及标识产品,如印刷及电子出版物、网页、展览品、报告幻灯片,甚至商务卡片、教育资料及交通工具和设备都必须使用VIS系统,以统一风格,并专设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强调规范、统一的使用机构标识和一致的版面风格,不仅使USGS的形象突出,引起了公众的重视,加深了公众对USGS的印象,同时也保护了知识产权,扩大了USGS的影响。3 借鉴意义USGS对出版物实施的全面规划与管理,不仅保证了出版物的质量,更重要的是高效、公平、系统地向社会各界提供了地质调查成果,由此提升了该局在国内外的声望。相比之下,我国地调局出版工作还处于单兵作战、分散甚至重复的状态,出版物内容编审、版面设计、营销等活动仍然依靠各直属单位自己负责,在局系统内没有统一规划、形成体系,没有形成出版物的品牌效应。当前这种管理模式,不仅不能统一管理公开出版的地调成果,实时掌握局系统工作人员学术成果出版动态;更重要的是不能推出持久的、科学的、有影响的产品来宣传和提升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声望与地位。地调成果出版物是显示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科研水平与社会化服务的能力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地质成果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立足我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物的现状,借鉴USGS管理出版物的一些经验,对我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物的管理提出如下建议:1 建立局系统出版物统一管理体系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成果出版物可以分为局内部出版物和公开出版物两类,后者包括局直属单位主办的期刊,以及局属科研工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专著。根据我国新闻出版管理的实际情况,如果对局属期刊做大规模、大范围、深度的调整有很大难度,我们不妨先从管理那些无序出版物(专著、论文集等)和内部出版物着手调整:(1)根据决策者、专业读者、投资者和普通大众等可能的读者类型、出版物内容等因素设计若干系列,如:科学论文系列、科普系列、地图系列、数据系列、快报系列、地调局书目通报系列等。以上系列都应制定具体的要求、规范标识、风格(颜色版式等)、内容范围、出版频率、载体形式、编辑评审、审批、发行、销售及存档等问题。(2)建立统一编码系统和文献数据库系统,集中管理成果。统一编码系统负责给所有计划内部或公开出版的文章、专著分配一个唯一的编码;文献数据库根据编码信息负责收录所有出版物信息,建立地调局自己的科研成果文献库。这样,通过统一编码和建立数据库,就可以把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所有出版物统一到一个平台上,进行全面管理。通过出版物统一管理体系,实现对局系统出版物的全面管理;实现对出版物的动态监控;为对各单位、科研项目、科学家进行评估提供依据;集成地调局的科研成果信息,建立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成果文献数据库。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向社会提供服务,向世界展示我国地质调查局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水平。2 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建立局系统出版物统一管理体系涉及局和所属的各个单位,环节多,琐事多,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负责,为保障出版物管理工作的顺畅,防止工作出现分散、重复,必须制定翔实可操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工作各环节有章可依、有序开展。制度和流程的内容应该包括统一管理体系的主要工作环节和责任部门、工作的基本程序、资金预算及使用等。3 使用现代技术手段为管理提供支持依托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开发统一管理体系平台,为管理工作创造便捷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平台由出版物设计系统、统一编码系统、科技成果文献数据库制作和发布系统构成。不同系统支持管理工作的不同环节,比如出版物设计系统主要帮助计划出版文献的作者根据出版目的,选择读者类型,进而确定载体形式、发行范围等一系列问题;而统一编码系统则负责根据出版物选择的出版渠道,发放编码;数据库不仅要负责建库和维护工作,还要定时或根据需要提供科研成果的统计信息。参考文献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中国知网的区别  简单比较:  1、从收录情况来看,维普收录最久,万方收录时间最短,但是现刊万方收录最好,维普最近两年的很多期刊都没有了,特别是医学类的。  2、文档的清晰度:万方最高,维普最差。  3、使用方便性:知网和万方差不多,维普最差。  4、其它:万方的期刊浏览功能做的很好。  更加深入比较: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是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发行、数百位科学家、院士、学者参与建设,精心打造的大型知识服务平台和数字化学习系统。目前,《总库》囊括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工程技术各领域知识,拥有期刊、报纸、博硕士培养单位的博士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国重要会议论文、中小学多媒体教辅以及1000多个加盟数据库。全文采用CAJ和PDF格式,必须下载专门的CAJ和PDF浏览器才可阅读。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重点数据库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截至2007年3月共收录了国内8127种期刊,全文文献总量已达2272万多篇,收录起始时间一般为1994年,个别追溯到1979年或创刊年,按学科分126个专题,内容每日累增。产品形式有网络形式、光盘形式、《中国期刊专题全文数据库光盘版》。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收录2000年至今300多个博硕士培养单位的学位论文,内容每日累增。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CCND)》收录2000年至今1000多种重要报纸,内容每日累增。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CPCD)收录2000年至今400家学术团体的会议论文,内容每日累增。  《中国企业知识仓库(CEKD)》收录国内5400余种核心与专业特色期刊、博硕论文、报纸、行业标准、法律法规、行业经济数据统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技术发展动态、国外经济发展动态等信息,涵盖企业技术创新、经营决策、企业管理、WTO、行业动态等专业资料信息。《中国图书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数据库》《各行业百科数据库》《声像资料数据库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数据库》等。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例讲解CNKI的检索方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分类检索、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四种方式。在每种方式的检索结果(包括二次检索的检索结果)里都可以进行二次检索,可以无数次的进行,逐步缩小检索范围,直至检索结果为零。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是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下属的一家大型的专业化数据公司,是中文期刊数据库建设事业的奠基人。自1989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期刊等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推广应用,集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光盘制作发行和网上信息服务于一体;收录有中文期刊8000种,中文报纸1000种,外文期刊4000种,拥有固定客户2000余家。目前已成为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坚强支柱之一。  在以上的数据库中,最为常用也最受大家欢迎的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它源于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1989年创建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其全文和题录文摘版一一对应,经过16年的推广使用和完善,全面解决了文摘版收录量巨大但索取原文繁琐的问题。全文版的推出受到国内广泛赞誉,同时成为国内各省市高校文献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还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积累全文文献728多万篇,分七大专辑:自然科学专辑、农业科学专辑、医药卫生专辑、教育科学专辑、经济管理专辑、图书情报专辑、工程技术专辑 。  万方数据库简介  知识来源: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内第一批开展互联网服务的企业之一,万方数据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中国第一的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知识的全面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全民信息素质的成长。  覆盖范围:自然科学、数理化、天文、地球、生物、医药、卫生、工业技术、航空、环境、社会科学、人文地理等各学科领域。  收录年限:《中国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主要收录1998年以来国家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总结(1)资源:知网:期刊类型比较综合,覆盖范围广。以科技信息为主, 涵盖经济, 文化, 教育等相关信息的综合性信息服务系统, 主要面向企业, 经济界和科技工作者。万方:万方重点收录科技部论文统计源的核心期刊,适用于工科和理工科院校。内含大量企业贸易方面的数据库,同时也面向各个阶层的企业单位。维普:偏重于地方性期刊和研究方面的论文,内容以自然科学方面期刊数量庞大。(期刊量比CNKI多出近50%)比较适合中文期刊类的自然科学方面资源检索。(2)检索性能:知网检索途径不错,也提供了多种二次检索,由于其丰富的资源,导致检索方式多样,但是检索方式的效果并不如维普好。即对于对结果追求不高的界外人士,或者检索问题的范围只在知网的多会选择知网。维普检索方式效果很好,但需要掌握,不适合新手。检索问题一定要参考维普是否在其收录范围。万方的使用群体大部分由于其收录文献的特殊性,可以说万方的检索方式就是由于资源所致,由于其专注于科技期刊文献,二次检索对其并不太重要。适合专业学者或者寻求专业检索问题的检索者。(3)资源可获取性:三者均可从检索界面直接看到文献名称、作者、出处信息,万方还可直接看出被引次数、摘要和关键词,知网需通过进入下载界面才可看到摘要、关键词等信息,维普无法直接看到被引次数。从资源可获取性来说,万方>知网>维普。(4)导航的导引功能与在线帮助:知网主题分类最详细,而且在线帮助栏目显目,用户即便没有经验也可快速上手使用;万方和维普只对文献类型进行分类,万方较详细,且用户帮助栏目不易找到,影响用户使用效率。从导航的导引功能与在线帮助来说:知网>万方>维普。(5)收费方式:三者均提供多种支付充值方式,充值越多,优惠越多;万方按篇收费且最贵,知网和维普价格相似,如果页数超过4页,那么维普更加实惠。从收费方式来说:维普>知网>万方。

研究生发表期刊的重复率是多少

硕士研究生论文重复率得小于20%才能申请答辩。小于40%有一次修改机会但为期不能超过两天,修改之后不能通过查重检测则延期答辩。如果论文的重复率超过40%则直接延期6个月。因各高校要求标准都会有所不同,以上数据仅供参考。拓展资料: 本科毕业论文重复率小于30%可申请答辩。小于15%可申请院级优秀论文。小于10%可申请校级优秀论文。大于25%有一次修改机会但为期不超过5天,修改之后不能通过查重检测则延期答辩。 博士研究生论文重复率小于10%才能申请答辩。大于20%则直接延期6个月至1年后。 需要注意的是,学校采用的论文查重系统不同,得到的重复率结果也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每个系统查找范围不同,也就是说他们的数据库收录的资源是有区别的,如果你采用的论文查重系统刚好收录了你参考的文献,那么你的重复率结果查出来自然就比没被收录的系统要高。

硕士论文的重复率在多少以内才算合格? 个人信息、学校信息,独创声明、图片、目录和致谢的查重包含在内吗?小编今天来告诉你硕士论文查重标准是怎么样的。有的高校为提高检测速度,会将论文的目录、扉页、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删除,不进行不查重。因此大家需要特别注意自己学校查重规定的范围。关于硕士论文的查重标准,以中南大学以及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查重检测标准为例:中南大学:1、重复率<5%,可以直接进行送审或答辩。2、5%≤重复率≤20%。由导师亲自审查和识别论文内容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结合核心章节和文本复印比例的相关情况,并根据结果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3、20%≤重复率≤30%,修改后可再申请一次复检,需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再检查申请表》,重新提交测试,并提交试卷以供审核或回复。如果复审结果仍在20到30%之间,则答辩必须进行延期。4。重复率超过30%,必须延期答辩。研究生必须认真修改论文。修改后,导师将严格检查。半年后填写复审申请表,并提交修改后的论文进行复审。考试合格后,方可送审或答复。湖南大学:去除作者论文自引部分:本人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所发表的文章。对于检测后形成的文件重复率,执行以下处理:1、重复率≤10%的学位论文可直接答辩。2、10%≤重复率≤20%,修改后由导师在修改说明书上确认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答辩。3、20%≤重复率≤30%,无法进行答辩,学生在修改后参加下学期的论文答辩,并再次接受查重检测。4、重复率>30%,学生需对论文的重复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并由导师检查签字。学院组织专家对超过规定值的学位论文考试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论文测试报告,说明,专家意见将提交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如有学术不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处分。学位申请人员不得提交不同于送审论文的纸质版本不同的电子版。一经发现,半年后才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相似度一般在30%左右,研究生论文在10%左右。维普个人版也叫gocheck论文检测,数据量庞大不说,其检测就是也是远远领先于同行业内其他检测系统,要想低于5%有点困难,除非真的是自己原创的还差不多,发表人飘过。。。。

一般情况下,普通期刊论文要求查重率小于30%即可;中级/省级期刊论文要求查重率要小于25%;高级/国家级期刊论文要求查重率必须小于20%;高级/核心期刊职称论文规定查重率不得超过8%~15%。所以大家在投稿期刊论文时,要根据自己的论文类别以及所选择的期刊级别来确定自己的论文查重率,再将论文修改到合格的查重率范围内进行投稿,成功发表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