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控制理论与应用论文怎么引用

发布时间:

控制理论与应用论文怎么引用

设置论文中的引用步骤:1、首先,写好自己的论文,以及要添加的引用内容。2、在要引用的内容前,添加编号。3、如果没有想要的编号格式,可以自己定义一个。4、选择引用,点击交叉引用,就可以看到引用了哦。还可以调整为自己想要的格式。这时候,鼠标放在引用的部分,会发现有一个超链接的标志。5、如果顺序有变动,在引用处右键选择更新域,就可以了。论文中的引用的目的:可以反映论文真实、广泛的研究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论文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有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大多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深化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

论文由多个部分组成,通常人们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摘要、正文、结尾等论文主体上,而对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关注不多。论文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引用的论点论证出处列示在论文最后,它的书写需要符合基本格式的要求。那么今天大家就和笔者一起来看下论文参考文献如何写,赏析几篇参考文献范例。  参考文献详细记录了论文所引用的材料的信息,以便后来者在参考这篇论文的时候甄别信息、深入研究及查找原始文献等。  论文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必不可少,是论文严谨的具体表现;在信息泛滥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泛滥的时代背景下,对参考文献的具体格式更是提出了具体要求。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论文参考文献的写法应按下列次序——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由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品种繁多,择其主要示例如下:  谭炳煌,怎徉撰写科学论文辽宁人民出版社,59  GuinierA,施士元译,X射线晶体学科学出版社,148  PettetssenS,IntroductiontoMNewYork,McGraw-Hill,200-210  即著录书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的名不缩写),出版年,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地点,出版者,特定页码。  李薰,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  BachmannW,VerallgemeinerungandAnwendungderRayleighschenTheoriederSAcustica,28(4):223-228  即著录论文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写全姓名),出版年,句点,论文题目,句点,期刊名缩写,卷(期):页(每卷编连续页码的期刊不写期)。  多著者的参考文献标注,在著录文献的著者时,如著者为三人以内,全部著录,如为四人以上,只著录至第三著者,加“,著者最后的两人之间,不加“&”、“和”等类似的连接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建议参考论文网的“论文格式模板”,下载word版本的。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TimesNewRoman)  [1]作者文章题目名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期刊文献的格式)  [2]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图书文献的格式)  [3]作者文章题目名会议名(论文集),年份,会议地点(会议文献的格式)  要求和写法:  期刊:作者(列前三位,超三位作者加等)文题[J]杂志名称,出版年,卷(期):页码。  如:邢桂滨,孙兵,葛欣,等。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T管引流法的对比观察[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5(10):  书籍:着者(列前三位,超三位作者加等)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  如: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1]郭定达试论“质量兴国”的理论基础[J]雁北师院学报1994,(04):  [2]龙智慧中电联欲推百万千瓦时火电机组竞赛[J]中国能源报2010,(3):  [3]周凤起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J]国家发改委能源所2006,(10):  [4]江哲生,董卫国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综述[J]电力建设2007,(3):  [5]宋继红,石家骏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简介[J]人文社科,2005,(4):[6]ProjectManagementIAGuidetotheProjectManagementBodyofKnowledge[M]USA: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2000:236-  [7]RALPHL,IRWSLReducingProjectRisk[M]England:GowerPublishingLimitedGowerHouse,1997:163-  [8]DELCA,DELACMPIntegratedMethodologyProjectRiskManagement[J]  Journal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andManagement,2002,128(6):773-  [9]王金海做好锅炉压力容器基建监督检验工作[J]电力建设,2004(4):  [10]樊乐乐“5+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项目质量控制因素分析方法及研究[D]天津大学学报2008,(6):  [11]吴德胜国电泰州一期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D]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  [12]厚金库浅谈电力施工项目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  [13]苏志坚、林法戴项目管理在进口设备检验监管中的应用[J]检验检疫科学2008,(6):  [14]孙森项目过程质量控制与应用[D]郑州大学学报2006,(5):  [15]朱玉桥长春二热扩建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D]2005,(11):  [16]施国洪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工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  [17]王长峰,李建平,纪建悦现代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7-  [18]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质量手册[Z],2007:49-  [19]施国洪,陈敬贤,马汉武,等基于混合智能算法的多资源约束项目优化调度[J]工程设计学报,2008,15(2):140-  [20]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质量手册[Z],2007:101-  [21]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国电北仑电厂三期工程#6机组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Z],2007:12-  [22]万长华TJ集团组织结构变革研究[D]重庆大学学位论文,2006:  [23]龚晓海工程建设企业质量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78-  [24]卢向南项目计划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8-[25]沈建明浅谈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J]建筑经济1997,(5):32-每篇论文下方都要将参考文献详细列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论文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的内容包括论文引用内容的原文题目、作者以及期刊名称等,虽然列示的内容不多,但是需要按具体格式写作。这部分内容的写作并不难,大家只要稍加注意就能按具体格式完成参考文献的写作。

双引号不要忘,然后在引用的最后部分在右上角加一个角标,如果是论文的第一处引用的话就用1,以此类推,然后可以选择在论文的每一页的下方用小一号的字体加一个注释说明出处。

1、当同时引用多个文献,按时间顺序在文内和文后列出文献。当文内引用采用姓名和年份的方式,则以时间顺序在文内列出多个文献,再以字母顺序在文后列出这些文献。当文内引用采用文献号,则以数字顺序在文内和文后列出文献。2、不同的期刊因其风格差异可能有不同的引用规则。例如,目标期刊采用APA格式,"et "只在文章有六个或六个以上作者时才在文内使用。因此,一定要仔细查看目标期刊的作者须知和已发表的论文。3、如果在文内引用会议摘要、会议论文集、个人通信或未发表的数据,应当以括号注明出版状态。4、文献可以各种方式置于文中,但是必须具体有意义。大体来说,根据想强调的内容,文献可在引用的内容或作者姓名之后出现。例如:1)Starfishfertilization is species specific (17)2)Peterson (17) reported that starfishfertilization is species 5、不要将文献放置在某项内容的中间或某项研究的概括信息之后。例如:In a current study (16), proteins expressed by the Epstein-Barr virus have beenclassified into three general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kinetics and 应修改为:In a current study, proteins expressed bythe Epstein-Barr virus have been classified into three general groups accordingto their kinetics and synthesis requirements (16)6、文献并不一定要放置在句尾。为区分作者的研究和他人的研究,应将文献放在相应的研究成果后面,而不是整个研究后面。7、此外,一个句子中不同内容点的文献需要放在适当的位置,而不是将所有文献一同放在句尾。例如:Two methods of tailoring the adhesion properties of thermoset stamps exist:One approach is plasma-deposited fluorinated film and coating with aself-assembled monolayer (SAM) of fluoroalkyltrichlorosilane; the otherapproach is using C4F8 as a feed gas to deposit Teflon-like antisticking layerand form the SAM layer from the gas phase (3, 4)应修改为:Two methods oftailoring the adhesion properties ofthermoset stamps exist: One approach isplasma-deposited fluorinated film and coating with a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 of fluoroalkyltrichlorosilane(3); the other approach is using C4F8 as afeed gas to deposit Teflon-like antisticking layers and form the SAM layer fromthe gas phase (4)以上就是环球青藤小编关于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也欢迎关注本平台。

控制理论与应用杂志引用英文缩写

控制理论与应用》创刊于1984年,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由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

SCI是科学引文索引。EI是工程索引。SCI,即《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其检索对象主要是自然科学。EI即《工程索引》, 其不收录基础理论研究文章。系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一个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检索工具。SCI和EI都是刊物中等级较高的刊物,对于论文的收取来说自然是比较严格的,并且这些对于论文的投稿发表对于职称的晋升来说也是有很大帮助的。扩展资料:SCI评价的引入影响:1、不可否认,SCI评价的引入对鼓励科研人员瞄准国际一流,促进我国科研水平有过正面的引导提升作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由此带来的负面后果也凸显。2、多而不精,引用率不高现象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一些学校领导习惯于比“SCI”,仿佛有了几篇顶级SCI,学校整体水平就提升了。对推动学术界整体浮躁起到催化剂作用。3、高校行政化管理将评判学者水平的权力交给一些行政人员。行政人员对学术不很了解,常常会把评判简单化、数字化,不会仔细考量某项具体成果在同行当中的切实影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SCI  百度百科:EI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EI:工程索引(EI)是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于1884年创办的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EI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扩展资料:EI每月出版1期,文摘3万至4万条。数据库每年新增500000条工程类文献,数据来自5100种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原始文献来自40余个国家,涉及的语言多达39种,其中3600种有文摘。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SCI:评价标准1976 年,ISI 在 SCI 基础上引出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提供了一套统计数据,展示科学期刊被引用情况、发表论文数量以及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情况。在 JCR 中可以计算出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影响因子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EI    百度百科-----SCI

内容包括: 1) 系统建模、辨识与估计; 2) 数据驱动建模与控制;3)过程控制; 4)智能控制; 5)网络控制; 6) 非线性系统控制; 7) 随机系统控制; 8) 预测控制; 9) 多智能体系统及分布式控制; 10)鲁棒与自适应控制;11) 系统优化理论与算法; 12) 混杂系统与离散事件系统; 13)工程控制系统;14)航空与航天控制系统;15)新兴战略产业中的控制系统;16)博弈论与社会网络;17)微纳与量子系统;18)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19)智能机器人;20) 先进控制理论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21)系统控制科学中的其它重要问题。

控制理论与应用论文

Lijuan Li, Hongye Su and Jian COnlin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odeling for Isomerization of C8 A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7(3): 437-444,2009(SCI、EI收录,获2009年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Lijuan Li,Hongye Su and Jian C Sparse representation based on projection method in onlin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控制理论与应用(英文版),7(2):105-111,2009(EI收录) Lijuan Li, Hongye Su and Jian C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with Onlin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 自动化学报, 1182-1188, 33(11), 2007 (EI收录,获2009年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Lijuan Li, Youfeng Li, Hongye Su and Jian C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D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4113, 1275-1281, 2006(EI收录) Lijuan Li, Hongye Su and Jian C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R 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Series B- Applications and Algorithms, 13E, 2671-2675, 2006(ISTP收录)Lijuan Li, Hongye Su and Jian C Modeling of Neutralizing Process Based on Pruning Fuzzy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 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Series B-Applications and Algorithms, 13E, 540-543, 2006(ISTP收录) Youfeng Li, Lijuan Li, Hongye Su and Jian C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Based Partially Linear Model I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4113, 775-781, 2006(EI收录) 李丽娟,赵英凯,胡盛祥 两种简化规则的模糊控制系统的分析比较计算机仿真,23(4):157-159, 李丽娟,赵英凯,胡盛祥 基于分离变量的模糊控制规则的简化设计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05):72-75, 李丽娟,赵英凯,胡盛祥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在倒立摆中的应用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06):98-101, 赵英凯,李丽娟编著 最优化与最优控制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林锦国,张利,李丽娟编著 过程控制(第三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韩志刚 动态系统预报的一种新方法。《自动化学报》Vol 9 No3 1983 161­1682韩志刚 动态系统时变参数的辨识。《自动化学报》Vol 10 N 330­337。3韩志刚 多层递阶辨识方法。《自动化学报》Vol 14No5 1988 383­3864韩志刚 天气系统的建模与预报《控制理论与应用》Vol3 No2 1986 64-715韩志刚等 参数预报自适应控制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控制理论与应用》Vol2 No4 1985 44-526韩志刚 稳定的参数自适应控制系统及其应用,《控制理论与应用》Vol4No4 1987 76-817韩志刚等 一类具有引导变量的模型的分析,《控制与决策》Vol 8 No5 1993 385-3888韩志刚 结构随机变化系统的多层递阶预报《自动化学报》Vol 16 No5 1990 424--4289韩志刚等 动态系统预报的多模型多算法综合模式《系统工程学报》Vol6No2 1991 27-3310Han Zhigang The Synthetic Prediction Pattern of Multiple Model Systems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Vol 2No1 1993 75-8311韩志刚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的一种方法《控制与决策》Vol 6 1990 39-4512韩志刚 同参数估计对偶的自适应控制算法。《控制理论与应用》Vol9 No4 1992 374-37913韩志刚 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的参数辨识途径《自动化学报》Vol 18No6 1992 712-71513 非线性系统鲁棒无模型学习自适应控制 控制与决策 1995 No214 非线性系统参数估计及与之对偶的自适应控制 自动化学报 1995 No115 The learning control and the no model or black box learning adaptive control of MIMO nonlinear 《Advance in Modelling and Analysis,C,AMSE Press 》1995 Vol 47 N1 13-2616 非线性NARMAX模型的ARMAX模型全局构造 控制与决策 1996 No3 Vol 17 367-37017 非线性系统 干扰衰减及其在自适应控制中的应用 控制与决策1996 No6 Vol 692-69518 一种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控制及其收敛性分析 控制理论与应用1996 No5 Vol 13 657-66219 Adaptive control for nonlinear systems《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1996 Vol Dec 11-1320 非线性NARMAX模型的ARMAX模型全局线性化 自动化学报1997 No3 Vol 2321 一类带有输入扰动的非线性系统的参数估计 自动化学报1997 No6 Vol 23 768-77422 MIMO非线性系统的直接自适应控制 控制理论与应用 1997 V乯14 No123 Direct adaptive control for nonlinear systems《SAMS》1997 Vol 301-31524 一类随机系统的输出跟踪 自动化学报1998 No5 Vol 24 657-66125 自校正控制系统的对称相似结构设计初探参数模型情形 控制与决策1998 S126 非线性系统的直接自适应控制及其改进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 No427 非建模自适应控制律及其重要参数的自适应辨识 控制理论与应用1999 S1 145-14828 多层递阶方法理论与应用的进展 控制与决策 2001 16 (2) 129-13229 非线性系统的直接自适应调节律的性质分析 控制与决策 2002 17 (2) 223-22530 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线性化的泛模型方法 控制与决策 2002 17 (2) 249-25131 无模型控制器的设计问题 控制工程 2002 9(3) 19-2232 无模型控制器的应用 控制工程 2002 9 (4) 22-2533 一种改进的多层递阶预报方法研究(EI)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2 V34 N3 436-43934 Designing Approach of Function Combination of Controller and ItsApplication in DCS of Oil Refinery (控制器功能组合设计方法及其在石化DCS中的应用) 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WCICA)论文集 200235 一类复杂系统非建模控制方法的研究 控制与决策 2003 18(4) 398--40236 关于建模与自适应控制的一体化途径[J] 自动化学报,2004 30(3) 380~389(973专项基金项目)37 An Adaptive Model Free Control Design and Applications[C], Proceedings of 2004 2n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4th-26th June, 2004 Berlin, Germany 243~24838 无模型控制方法对多变量耦合系统控制的应用研究[J] 控制与决策 2004 19(7)1155~115839 无模型控制系统在加热炉温度控制上的应用[J] 控制工程2004 11(5) 38~39140 无模型控制方法在化肥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4 21(6)858~86341 工程应用控制系统设计中某些问题的探讨[J] 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大会报告 论文集(上卷)42 合成氨生产中的氢氮比控制系统[J] 控制理论及应用2005 22 (5)43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modeling and adaptive control Frontie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 china 2006 1(2) 228—23344 无模型控制律串级形式及其应用 自动化学报,2006 32(3)345--352

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怎么样

一般是10%以内,不包括参考文献!《控制理论与应用》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一级学术刊物。1984年创刊,1999年开始改为A4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控制理论与应用》主要报道系统控制科学中具有新观念、新思想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特别是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内容包括:集中参数控制系统;线性与非线性控制系统;分布参数控制系统;随机控制系统;离散事件系统;大系统理论;混合系统;系统辨识与建模;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智能控制;优化与控制算法;先进控制理论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系统控制科学中的其它重要问题。

这样看有没有人会发表

控制理论与应用投稿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软件学报 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自动化学报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系统仿真学报 计算机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控制与决策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机器人 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应用信息与控制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遥感技术与应用传感器技术(改名为:传感器与微系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测控技术 传感技术学报控制工程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化工自动化及仪表TM 电工技术: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工技术学报电网技术 电池 电源技术 高电压技术 电工电能新技术 中国电力 继电器(改名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电力电子技术 高压电器 微特电机 电化学 电机与控制学报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变压器 微电机 电气传动 磁性材料及器件电机与控制学报华东电力绝缘材料26低压电器 电瓷避雷器蓄电池电气应用大电机技术电测与仪表 照明工程学报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1.电子学报 半导体学报 通信学报 电波科学学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光电子、激光 液晶与显示电子与信息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现代雷达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信号处理红外与激光工程 15半导体光电 激光与红外 红外技术 光电工程电路与系统学报微电子学 激光技术 电子元件与材料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电信科学半导体技术 微波学报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光通信技术 激光杂志 光通信研究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光电子技术 应用激光电子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压电与声光电视技术电讯技术应用光学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微纳电子技术电子显微学报

决策 信息

都有一定的难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