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关于新疆棉花论文题词

发布时间:

关于新疆棉花论文题词

新疆的棉花质量高 、因为新疆地区海拔高等、 棉花生产的产量还有质量、 都特别的高 。但是以前无人问津、 现在随时间的发展特别的受欢迎

我知道新疆的棉花之前的产量不是特别好,但是随着经济实力和农业发展,新疆的棉花年产量上升百分之四十,却惨遭企业拒绝。

这个自己找找呀

关于新疆棉花论文题目

这个自己找找呀

河北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分析新疆棉花出口发展因素分析广东产业向东南亚转移中澳双边贸易因素分析山东蔬菜出口竞争力培育。。。。。这是我同学几个的选题

新疆棉花生产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跨东经73°40′-96°23′,北纬34°25′-49°10′,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的六分之一强。横亘新疆中部的天山把它分为南北两半,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全年日照时间平均为2600-3400小时、积温为3000-4000℃。棉花是一种好热喜光的作物,其生育在120天到145天之间,新疆长时间的日照,充足的积温以及长无霜期给棉花的生长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自古以来新疆就是棉花种植之乡。但是,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之初棉花生产一直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状态。29年间,棉花年产量从5100吨增加到5万吨,增长速度较慢。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特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并确立“一黑一白”的发展战略以后,各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棉花产业,棉花生产开始出现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棉花种植面积从1978年的226万亩增加到2005年的1736万亩,增长7倍,产量已经达到了185万吨,增长6倍。表1 1955年以来新疆棉花产量情况年份(年)1955197819902000200320042005产量(万吨)25185在新疆有的地块已经连续种植棉花二十年了,依然还在继续种植棉花,病虫害控制的也好,棉花的单产、品质还在不断提高。自治区通过推广应用高密度栽培、宽膜覆盖、膜下滴灌等新技术,使棉花亩产由上世纪80年代的7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06公斤以上。目前,棉花已成为新疆最大宗的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当年农作物总播面积的50%以上。面积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产量已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新疆棉花在品质、商品量、调出量、总产、单产等方面均居全国首位,年调出商品棉125万吨以上。至此,新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新疆棉花虫害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棉田主要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与内地差异很大。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棉田主要害虫[1,2]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棉蚜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通过消灭越冬蚜源减少发生基数、隐蔽施药、点片涂茎、保护利用天敌等一系列防治手段的运用,棉蚜为害得到了有效控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尤其南疆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为了保护桑蚕、减少污染,棉铃虫的防治多采用杨枝把诱蛾、人工捉虫、挖蛹等方法,但是这些技术措施也不能完全控制它的爆发。棉叶螨(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tarinus Boisduval,截型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 Ugarov et Nikolski)繁殖力强,气候适宜年份短期内可猖獗为害,也是新疆棉田重要害虫之一。但在新疆,多种天敌如食螨瓢虫、捕食螨、捕食性蓟马、小花蝽等,数量很大,对棉叶螨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3]。转Bt基因抗虫棉由于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因其危害造成棉花减产10%-15%。1990年以来,我国棉铃虫连年大暴发,仅1992年全国发生面积达33×106hm,造成全国棉花总产损失30%以上,严重地区损失达5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近年来,由于连年多代使用剧毒化学农药,不仅增加植棉成本而且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同时棉铃虫的抗药性也明显增强,导致防虫难度加大,严重地阻碍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制约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这一世界性难题,国内外相继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育种研究。1988年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获得转Bt基因棉花,1995年末,美国农业部(USDA)、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和环保局(EPA)先后批准转Bt基因抗虫棉在美国国内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利用。1997年,中国农业部批准了转基因抗虫棉在河北、河南、江苏、新疆和辽宁5省(自治区)进行释放,在山东、山西、安徽和湖北4省进行商品化生产。2002年全球棉花总面积在3 400万hm ,有20%或者680万hm 种植转基因棉花,其中单价Bt基因棉花240万hm 。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仅次于大豆(3 650万hm)和玉米(1 240万hm ),中国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为2l0万hm(4%),比2001年增长40% ,基本全为转Bt基因棉花,占中国棉花种植面积(410万hm)的51%[4]。自1997年以来,新疆每年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为70万亩左右,主要集在南疆的库尔勒、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地区等。1. 新疆转Bt基因棉花及非转基因棉花情况调查据报道,转Bt基因抗虫棉能够减少农药使用量,增加净收益 [5-9]。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4强,占世界的8%。为了弄清转Bt基因抗虫棉在当地的种植情况、给农户带来的实际利益,作者于2006年4月到哈密市做了调查。1 调查地情况概述1 哈密市哈密是新疆通向祖国内地的门户,地理坐标为东经91°06′33〃—96°23′00〃,北纬40°52′47〃—45°05′33〃,平均海拔1米。哈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南热北凉”。总面积3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9%。总人口51万人。地区辖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设有38个乡(镇)。区域内驻有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新疆哈密煤业集团公司、兵团农十三师、哈密铁路分局、新钢集团雅满苏铁矿等21家中央、自治区单位,其人口占全地区总人口的39%。全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可垦地500万亩,已开垦110万亩。哈密绿洲热量丰富,日均>0℃的积温4450—4650℃;≥10℃积温4073—4300℃,适宜种植春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全年日照时数平均3358小时,热资源非常充足。但不足之处是全年热量分配不均,在棉花生育期出现中间高,两头低趋势。在播种-出苗期温度偏低,有倒春寒现象,吐絮期气温下降快,有霜冻现象。哈密盆地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一般在16℃左右,无霜期182天,有利于哈密瓜、葡萄、大枣等干旱区瓜果类生长期中的糖份积累,是重要的瓜果产地。表2 海拔及光热资源地 区平均海拔(米)地理坐标年平均温度(℃)年均大于0的积温(℃)年均大于10的积温(℃)年平均日照时间(小时)哈 密 市1东经91°06′33〃-96°23′00〃北纬40°52′47〃-45°05′33〃2 哈密市棉花种植情况哈密市温度较石河子及新疆其它地方都高,而降雨不多,因此特别适合害虫特别是棉铃虫的繁殖及生长,因此虫害发生较为严重。为了防治病虫害,达到保产增产的目的,哈密市红星二基地放弃了高品质长绒棉品种种植,而选择了高抗铃虫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红星二基地棉花种植面积共5万亩,2005年主要品种为33B、99B及抗8。33B是美国孟山都公司与岱字棉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杆菌晶体蛋白基因(简称Bt基因)导入岱字棉品种中选育而成的抗虫棉花品种。该品种出苗好,苗整齐健壮,长势稳键,主根粗壮,侧根发达,茎秆坚硬抗倒伏。33B产量高,单铃重1克,衣分6%,子指9克。早熟性好,生育期125天左右,高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自1997-1998年引进33B原种试验成功后,开始大面积推广。2005年种植面积为2万亩,占全场棉花种植面积的48%。99B是美国孟山都公司与岱字棉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育成的继33B之后的又一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该品种的特征为抗虫、丰产,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生育期130天,经多年多点试验,丰产性能好,产量稳,一般地块亩产皮棉90公斤以上比33B增产8-10%。抗8购于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中早熟陆地抗虫棉品种,生育期130~140天。该地的虫害主要有:蚜虫、棉叶螨、棉铃虫等。虫害的防治以生物和生态控制为主,在发生较重的时候才采用化学化学防治措施。蚜虫主要用久效磷、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棉叶螨的防治主要用,三氯杀螨醇等农药。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棉花病害有黄萎病和枯萎病,但是发病率并低,所用的防治药剂为黄萎立克。3 种植户访谈情况在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随机对20个棉花种植户进行了访谈,在访谈前已经向基地生产科的工作人员了解了这些农户种植物的棉花品种情况,以避免出因农户记不住以前种植的品种而出现错误的情况。访谈内容涉及农户的棉花品种及来源,种植模式,播种前土壤及种子处理方法,棉花各生育期病虫害防治策略及防治方法,农药使用情况,收入情况及收入分配方法等。表3 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农药使用情况(略)2 结果与分析1 访谈结果访谈中发现,基地的棉花种植户都变成了基地的职工,基地都给他们买了各保险,等退休后每月可以到基地领取退休金。他们每天按时到田里劳作。该灌水的时候基地通知他们灌水,该防治病虫害的时候他们去基地指定的地点买农药,但是从不需要付现金,待棉花收购时,和所有生产资料费用、植物保护费用、灌水费用、种子费用等一起扣除。在农场里,领导及工作人员负责发出指令,而种植户负责具体实施,实施中工作人员亲临指导。在农场上形成了棉花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这样一种“三统一”的模式。2 结果与分析1 两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虫害发生不重,零星发生棉花病害有枯萎病和黄病,这两种病害是棉花上的常见病害,但是发病率不高,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应用黄萎立克进行防治,据技术人员介绍有一定的效果。此外,还有部分棉蚜、棉叶螨为害,但危害不严重。2 农药使用及种植成本情况由于气候原因,再加之种植的棉花为转基因棉花,棉花病虫害不严重,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平均每亩棉田农药投入占总投入的68%。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种植的是抗棉铃虫的品种,第一、二代棉铃虫不用防治,在第三代才用防治,但此时棉花已经进入了生育后期,危害不严重,因此杀虫剂的花费相对就少。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20个种植户购买杀虫剂的平均费用仅为03元/亩。在杀菌剂使用及支出方面,主要指防治苗期病害用的拌种剂,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为31元/亩。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空气湿度低,病害不易发生,因而节约了防治成本。在除草剂方面,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支出平均为85元/亩。3 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棉花生产投入、产量及收入情况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棉花生产投入偏高。这与棉花品种的价格差异有关,转Bt基因抗虫棉种子的价格高,同时也与当地的水资源缺乏程度、管理成本有关。转Bt基因棉花的籽棉亩产量为70公斤,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每亩棉花的均纯收入为21元。这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在棉花生长季节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温度高,同时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光照充足,而棉花是一种好热喜光作物,如果在生长季节气温足够高,光照充足产量自然就能提高,在棉花收购价相同的情况下,产量越高,收入就越高。因此,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种植户收入高,自然气候条件好是重要的原因。第二,转Bt基因抗虫棉的产量通常都比较高。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种植的主要品种33B、99B、抗8都是抗虫棉,因此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籽棉亩产量高,棉花品种遗传因子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转Bt基因抗虫棉的产量高,能给种植户带来较高的经济利益。3 讨论此次调查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户的农药使用量及农药投入较少。但是,这只是一年的调查数据,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1 时间上的问题从时间上看,只有一年的调查数据。同一地点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会有变化,发生的病虫草害情况也不相同,农药使用量也不相同。因此,一年的数据不能反应真实的情况。如果要得到真实的情况,必须有多年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才能得出真实的规律。2 调查地点单一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户农药使用量只在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进行,当地的气候条件较好,光热资料丰富,病虫害的发生不重,再加上种植的品种为高产抗虫品种,农药使用量自然也会有差异。要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结论,必须进行多点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的数理统计分析。3 种植模式及管理水平种植模式及管理水平与大多数种植户的种植模式及管理水平不一样。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及农业综合管理水平比自治区的水平高,统一的机械化点播,采用双膜覆盖及膜下滴灌技术,灌水及施肥都是采用膜下滴灌完成。而其它地方还在采用其它的秋播方式,灌水采用漫灌方式进行。由于种植模式的不同就来了不同的农田小气候,也就导致了的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不同,农使用量也就不同。在管理上,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都有专职的农业技术员、植保员,他们对棉花病虫草害及土肥水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发现就进行合适的处理,有害生物没有滋生的时间。但是,很多通常的种植基地没有这样的管理能力,而且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做不到。因此,从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上得出的转Bt基因抗虫棉农药使用量情况不能代表全国的情况。因而,要得出真实的差异,我们应该选择更多的区别于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地方调查。4 建议转Bt基因抗虫棉的产量高,能给种植户带来较高的经济利益。通过这次的调查,作者给出以下三个建议。第一,对同一调查地点进行多年的数据收集,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只有从多次重复中分析得出的结论才是具有真实因素的数据;第二,选取多个地点,至少三个,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的数理统计分析。不同的地点的气候条件不同,只有把所有可能使结果发生改变的气象条件都加以考虑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三,如果是在类似于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地方进行调查,我们应该首先选择调查自治区的棉花种植户,这样得出的结果才具有代表性。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不可能像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一样拥有丰富的物质与人力资源。

关于新疆棉花的论文题

(1)接近原料产区(或原料丰富);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2)接近东部科技发达区,人才聚集;具有稳定的消费市场(或原有销售渠道好;或消费市场广阔);易于获取市场信息。(3)对新疆: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对浙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了经济发展。(4)为省级行政中心,商贸基础设施完善;陆、空交通便利,利于我国与邻国的商贸往来。

到网上当吧。。然后再组合一下

关于新疆棉花论文

昼夜温差大,有机物消耗少,日照久,合成的有机物多,有充足稳定的灌溉资源

有利条件:日照时间长,温差大,土壤适宜 主要制约因素:充足的水源

我知道新疆的棉花之前的产量不是特别好,但是随着经济实力和农业发展,新疆的棉花年产量上升百分之四十,却惨遭企业拒绝。

新疆棉花生产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跨东经73°40′-96°23′,北纬34°25′-49°10′,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的六分之一强。横亘新疆中部的天山把它分为南北两半,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全年日照时间平均为2600-3400小时、积温为3000-4000℃。棉花是一种好热喜光的作物,其生育在120天到145天之间,新疆长时间的日照,充足的积温以及长无霜期给棉花的生长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自古以来新疆就是棉花种植之乡。但是,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之初棉花生产一直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状态。29年间,棉花年产量从5100吨增加到5万吨,增长速度较慢。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特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并确立“一黑一白”的发展战略以后,各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棉花产业,棉花生产开始出现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棉花种植面积从1978年的226万亩增加到2005年的1736万亩,增长7倍,产量已经达到了185万吨,增长6倍。表1 1955年以来新疆棉花产量情况年份(年)1955197819902000200320042005产量(万吨)25185在新疆有的地块已经连续种植棉花二十年了,依然还在继续种植棉花,病虫害控制的也好,棉花的单产、品质还在不断提高。自治区通过推广应用高密度栽培、宽膜覆盖、膜下滴灌等新技术,使棉花亩产由上世纪80年代的7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06公斤以上。目前,棉花已成为新疆最大宗的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当年农作物总播面积的50%以上。面积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产量已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新疆棉花在品质、商品量、调出量、总产、单产等方面均居全国首位,年调出商品棉125万吨以上。至此,新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新疆棉花虫害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棉田主要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与内地差异很大。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棉田主要害虫[1,2]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棉蚜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通过消灭越冬蚜源减少发生基数、隐蔽施药、点片涂茎、保护利用天敌等一系列防治手段的运用,棉蚜为害得到了有效控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尤其南疆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为了保护桑蚕、减少污染,棉铃虫的防治多采用杨枝把诱蛾、人工捉虫、挖蛹等方法,但是这些技术措施也不能完全控制它的爆发。棉叶螨(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tarinus Boisduval,截型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 Ugarov et Nikolski)繁殖力强,气候适宜年份短期内可猖獗为害,也是新疆棉田重要害虫之一。但在新疆,多种天敌如食螨瓢虫、捕食螨、捕食性蓟马、小花蝽等,数量很大,对棉叶螨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3]。转Bt基因抗虫棉由于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因其危害造成棉花减产10%-15%。1990年以来,我国棉铃虫连年大暴发,仅1992年全国发生面积达33×106hm,造成全国棉花总产损失30%以上,严重地区损失达5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近年来,由于连年多代使用剧毒化学农药,不仅增加植棉成本而且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同时棉铃虫的抗药性也明显增强,导致防虫难度加大,严重地阻碍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制约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这一世界性难题,国内外相继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育种研究。1988年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获得转Bt基因棉花,1995年末,美国农业部(USDA)、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和环保局(EPA)先后批准转Bt基因抗虫棉在美国国内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利用。1997年,中国农业部批准了转基因抗虫棉在河北、河南、江苏、新疆和辽宁5省(自治区)进行释放,在山东、山西、安徽和湖北4省进行商品化生产。2002年全球棉花总面积在3 400万hm ,有20%或者680万hm 种植转基因棉花,其中单价Bt基因棉花240万hm 。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仅次于大豆(3 650万hm)和玉米(1 240万hm ),中国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为2l0万hm(4%),比2001年增长40% ,基本全为转Bt基因棉花,占中国棉花种植面积(410万hm)的51%[4]。自1997年以来,新疆每年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为70万亩左右,主要集在南疆的库尔勒、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地区等。1. 新疆转Bt基因棉花及非转基因棉花情况调查据报道,转Bt基因抗虫棉能够减少农药使用量,增加净收益 [5-9]。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4强,占世界的8%。为了弄清转Bt基因抗虫棉在当地的种植情况、给农户带来的实际利益,作者于2006年4月到哈密市做了调查。1 调查地情况概述1 哈密市哈密是新疆通向祖国内地的门户,地理坐标为东经91°06′33〃—96°23′00〃,北纬40°52′47〃—45°05′33〃,平均海拔1米。哈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南热北凉”。总面积3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9%。总人口51万人。地区辖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设有38个乡(镇)。区域内驻有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新疆哈密煤业集团公司、兵团农十三师、哈密铁路分局、新钢集团雅满苏铁矿等21家中央、自治区单位,其人口占全地区总人口的39%。全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可垦地500万亩,已开垦110万亩。哈密绿洲热量丰富,日均>0℃的积温4450—4650℃;≥10℃积温4073—4300℃,适宜种植春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全年日照时数平均3358小时,热资源非常充足。但不足之处是全年热量分配不均,在棉花生育期出现中间高,两头低趋势。在播种-出苗期温度偏低,有倒春寒现象,吐絮期气温下降快,有霜冻现象。哈密盆地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一般在16℃左右,无霜期182天,有利于哈密瓜、葡萄、大枣等干旱区瓜果类生长期中的糖份积累,是重要的瓜果产地。表2 海拔及光热资源地 区平均海拔(米)地理坐标年平均温度(℃)年均大于0的积温(℃)年均大于10的积温(℃)年平均日照时间(小时)哈 密 市1东经91°06′33〃-96°23′00〃北纬40°52′47〃-45°05′33〃2 哈密市棉花种植情况哈密市温度较石河子及新疆其它地方都高,而降雨不多,因此特别适合害虫特别是棉铃虫的繁殖及生长,因此虫害发生较为严重。为了防治病虫害,达到保产增产的目的,哈密市红星二基地放弃了高品质长绒棉品种种植,而选择了高抗铃虫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红星二基地棉花种植面积共5万亩,2005年主要品种为33B、99B及抗8。33B是美国孟山都公司与岱字棉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杆菌晶体蛋白基因(简称Bt基因)导入岱字棉品种中选育而成的抗虫棉花品种。该品种出苗好,苗整齐健壮,长势稳键,主根粗壮,侧根发达,茎秆坚硬抗倒伏。33B产量高,单铃重1克,衣分6%,子指9克。早熟性好,生育期125天左右,高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自1997-1998年引进33B原种试验成功后,开始大面积推广。2005年种植面积为2万亩,占全场棉花种植面积的48%。99B是美国孟山都公司与岱字棉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育成的继33B之后的又一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该品种的特征为抗虫、丰产,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生育期130天,经多年多点试验,丰产性能好,产量稳,一般地块亩产皮棉90公斤以上比33B增产8-10%。抗8购于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中早熟陆地抗虫棉品种,生育期130~140天。该地的虫害主要有:蚜虫、棉叶螨、棉铃虫等。虫害的防治以生物和生态控制为主,在发生较重的时候才采用化学化学防治措施。蚜虫主要用久效磷、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棉叶螨的防治主要用,三氯杀螨醇等农药。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棉花病害有黄萎病和枯萎病,但是发病率并低,所用的防治药剂为黄萎立克。3 种植户访谈情况在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随机对20个棉花种植户进行了访谈,在访谈前已经向基地生产科的工作人员了解了这些农户种植物的棉花品种情况,以避免出因农户记不住以前种植的品种而出现错误的情况。访谈内容涉及农户的棉花品种及来源,种植模式,播种前土壤及种子处理方法,棉花各生育期病虫害防治策略及防治方法,农药使用情况,收入情况及收入分配方法等。表3 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农药使用情况(略)2 结果与分析1 访谈结果访谈中发现,基地的棉花种植户都变成了基地的职工,基地都给他们买了各保险,等退休后每月可以到基地领取退休金。他们每天按时到田里劳作。该灌水的时候基地通知他们灌水,该防治病虫害的时候他们去基地指定的地点买农药,但是从不需要付现金,待棉花收购时,和所有生产资料费用、植物保护费用、灌水费用、种子费用等一起扣除。在农场里,领导及工作人员负责发出指令,而种植户负责具体实施,实施中工作人员亲临指导。在农场上形成了棉花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这样一种“三统一”的模式。2 结果与分析1 两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虫害发生不重,零星发生棉花病害有枯萎病和黄病,这两种病害是棉花上的常见病害,但是发病率不高,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应用黄萎立克进行防治,据技术人员介绍有一定的效果。此外,还有部分棉蚜、棉叶螨为害,但危害不严重。2 农药使用及种植成本情况由于气候原因,再加之种植的棉花为转基因棉花,棉花病虫害不严重,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平均每亩棉田农药投入占总投入的68%。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种植的是抗棉铃虫的品种,第一、二代棉铃虫不用防治,在第三代才用防治,但此时棉花已经进入了生育后期,危害不严重,因此杀虫剂的花费相对就少。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20个种植户购买杀虫剂的平均费用仅为03元/亩。在杀菌剂使用及支出方面,主要指防治苗期病害用的拌种剂,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为31元/亩。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空气湿度低,病害不易发生,因而节约了防治成本。在除草剂方面,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支出平均为85元/亩。3 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棉花生产投入、产量及收入情况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棉花生产投入偏高。这与棉花品种的价格差异有关,转Bt基因抗虫棉种子的价格高,同时也与当地的水资源缺乏程度、管理成本有关。转Bt基因棉花的籽棉亩产量为70公斤,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每亩棉花的均纯收入为21元。这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在棉花生长季节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温度高,同时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光照充足,而棉花是一种好热喜光作物,如果在生长季节气温足够高,光照充足产量自然就能提高,在棉花收购价相同的情况下,产量越高,收入就越高。因此,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种植户收入高,自然气候条件好是重要的原因。第二,转Bt基因抗虫棉的产量通常都比较高。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种植的主要品种33B、99B、抗8都是抗虫棉,因此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籽棉亩产量高,棉花品种遗传因子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转Bt基因抗虫棉的产量高,能给种植户带来较高的经济利益。3 讨论此次调查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户的农药使用量及农药投入较少。但是,这只是一年的调查数据,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1 时间上的问题从时间上看,只有一年的调查数据。同一地点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会有变化,发生的病虫草害情况也不相同,农药使用量也不相同。因此,一年的数据不能反应真实的情况。如果要得到真实的情况,必须有多年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才能得出真实的规律。2 调查地点单一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户农药使用量只在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进行,当地的气候条件较好,光热资料丰富,病虫害的发生不重,再加上种植的品种为高产抗虫品种,农药使用量自然也会有差异。要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结论,必须进行多点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的数理统计分析。3 种植模式及管理水平种植模式及管理水平与大多数种植户的种植模式及管理水平不一样。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及农业综合管理水平比自治区的水平高,统一的机械化点播,采用双膜覆盖及膜下滴灌技术,灌水及施肥都是采用膜下滴灌完成。而其它地方还在采用其它的秋播方式,灌水采用漫灌方式进行。由于种植模式的不同就来了不同的农田小气候,也就导致了的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不同,农使用量也就不同。在管理上,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都有专职的农业技术员、植保员,他们对棉花病虫草害及土肥水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发现就进行合适的处理,有害生物没有滋生的时间。但是,很多通常的种植基地没有这样的管理能力,而且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做不到。因此,从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上得出的转Bt基因抗虫棉农药使用量情况不能代表全国的情况。因而,要得出真实的差异,我们应该选择更多的区别于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地方调查。4 建议转Bt基因抗虫棉的产量高,能给种植户带来较高的经济利益。通过这次的调查,作者给出以下三个建议。第一,对同一调查地点进行多年的数据收集,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只有从多次重复中分析得出的结论才是具有真实因素的数据;第二,选取多个地点,至少三个,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的数理统计分析。不同的地点的气候条件不同,只有把所有可能使结果发生改变的气象条件都加以考虑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三,如果是在类似于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地方进行调查,我们应该首先选择调查自治区的棉花种植户,这样得出的结果才具有代表性。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不可能像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一样拥有丰富的物质与人力资源。

关于新疆棉花论文的标题

论文标题格式:1、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二、三”,使用汉字数字,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2、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二)、(三)”,使用汉字数字加小括号,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3、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1、2、3 ”,使用阿拉伯数字,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4、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2)、(3)”使用阿拉伯数字加小括号,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5、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②、③”,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写标题时,注意事项:1、每一级标题都要另起一行、格式需要首行缩进2个字符,顶格书写。2、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的末尾是不可以加标点符号的,且一级标题是不加粗的。3、写论文时,标题最好不要直接复制、粘贴,容易造成排版、行距、字体不一样的问题。4、排版时最好取消自动套用格式

论文怎么写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 ●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 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资料来源:

二、新疆优势资源及其产业技术状况 (一)新疆优势资源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是我国全面向西开放的前沿,从东北到西南分别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总长约5600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总长度的1/4、是我国与邻国交界最多的省区之一,拥有28个对外开放口岸,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占据欧亚最大商机的桥头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在欧亚大陆的核心区位条件和连接四大经济轴的枢纽地位,更接近世界最大的经贸、能源、旅游市场,新疆具有开发中亚、西亚、南亚、俄罗斯、欧洲市场的巨大潜力,在未来中国和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显现。 新疆地域辽阔,土地面积49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6,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蕴藏着无比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新疆优势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有发展特色经济、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巨大潜力。 一是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日照时间长,积温多,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年太阳能辐射量仅次于西藏,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新疆现有耕地603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2亩,为全国人均数的1倍。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在三山和两盆的周围有大量的优良牧场,牧草地总面积7亿亩,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居全国第三。宜农荒地1亿多亩,可利用草场7亿多亩,是我国最重要的土地资源后备地。 二是具有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新疆位于东半球古生代六大板块接合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齐全配套,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各类矿产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矿产资源省区。形成了以油气、煤炭、有色金属为优势矿产资源的基本格局,为发展特色工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开发利用优势矿产资源在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新疆经济支柱产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发现矿产138种,占全国已知矿种的7%,居全国第二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为79种,其中有8种列全国首位。新疆石油资源量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为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新疆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远景十分可观。全疆煤炭预测资源量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黄金、宝石、玉石等资源种类繁多,古今驰名。 三是具有丰富而独特旅游资源。新疆是全国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其旅游资源具有品位高、特色强、组合优、容量大、功能多、垄断性强的特征。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资源分类,在中国旅游资源68种基本类型中新疆至少拥有56种,居全国之冠。新疆自然景观神奇独特,冰峰与火洲共存,瀚海与绿洲为邻,自然风貌粗矿,景观组合独特。其突出特点是充满着新奇与神秘、原始与粗犷、瑰丽与雄浑。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理环境形成了新疆的大山系、大盆地格局,干旱的气候,塑造了许多世界罕见的奇特景观。众多的自然保护区,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乐园,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与众多的文物古迹交相辉映,西域特色的民族风情绚丽多彩。 四是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新疆的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独特、特性优良,开发和发展的潜力较大。新疆野生动植物达4000余种。农作物地方品种及引入品种达10000多个,不少物种品质优异。野生植物中有食用、药用、工艺、观赏等价值的共132科3500多种,其中有重要价值的300多种,稀有者约100种。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久负盛名。尤其是棉花、啤酒花、红花、枸杞、葡萄等特色产品享誉国内外。新疆地方畜禽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病、耐粗饲等优良特性。有许多国际濒危野生动物,如蒙古野马、藏野驴、藏羚羊、雪豹、棕熊、白肩雕、藏雪鸡、黑颈鹤、白鹤等;也有一些是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特有动物,如四爪陆龟、新疆北鲵、塔里木兔、新疆大头鱼等。目前,新疆共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116种,约占全国保护动物的三分之一。新疆的森林资源也极为丰富,活力木总蓄积量为14亿立方米。新疆果树资源丰富,其中优良品种约300余个。 因此,新疆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地缘优势,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赶超战略的一个必然的历史性选择。目前,新疆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优势和拳头产品,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初步建立了棉花、粮食、特色林果、畜产品四大农业生产基地和能源矿产资源产业体系。太长了给个网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