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外诗歌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发布时间:

中外诗歌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d

回答 您好,有很多平台和新闻报刊可以投稿诗歌的呢~ 《诗歌月刊》下半月刊 《中国诗歌》杂志 “网络诗歌专号 xiaoman- 《中国文学》月刊 《南方作家》 《宝安日报》 fanxiaoxia_ 《青年作家》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 《星星》诗刊投稿邮箱: 《中外文艺》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 《安徽文学》月刊 《都市》文学 《九月诗刊》黄昏主编 《芒种》文学月刊 《上海文艺》投稿(卷首语): 《青年诗人》投稿邮: 《湿地》诗刊投稿邮箱:dxxz_ 《新诗鉴赏》投稿邮箱: 《中国诗歌》投稿邮箱: 《天涯诗刊》投稿邮箱: 《诗刊》投稿邮箱: 《当代》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 《大河》诗刊投稿邮箱: 《大地诗刊》投稿邮箱: 《花城》诗歌投稿邮箱: 投行成功会有稿费的 提问 多少钱啊 回答 这个不同出版社给的不一样,特别优秀的几百一篇也是可以到手的~ 提问 那个城市 回答 投稿不分城市的哦~ 投稿只分平台和出版社,基本每个出版社的优秀作品都有很丰厚的稿费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鲜花][鲜花][鲜花] 提问 要审批吗 回答 需要审批的 如果没有通过是不会被发表的 提问 在那里可以投搞 回答 刚才已经给您发过一些投稿邮箱了~就把您的作品发到上述邮箱里,如果被采纳的话会有人通过邮箱联系您的~ 《上海文艺》投稿(卷首语): 《青年诗人》投稿邮: 《湿地》诗刊投稿邮箱:dxxz_ 《新诗鉴赏》投稿邮箱: 《中国诗歌》投稿邮箱: 《天涯诗刊》投稿邮箱: 《诗刊》投稿邮箱: 《当代》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 《大河》诗刊投稿邮箱: 《大地诗刊》投稿邮箱: 《花城》诗歌投稿邮箱: 《青年作家》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 《星星》诗刊投稿邮箱: 《中外文艺》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 《安徽文学》月刊 《都市》文学 《九月诗刊》黄昏主编 《芒种》文学月刊 《诗歌月刊》下半月刊 《中国诗歌》杂志 “网络诗歌专号 xiaoman- 《中国文学》月刊 《南方作家》 《宝安日报》 fanxiaoxia_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哦~如果满意的话还请点亮赞支持一下呢~[鲜花][鲜花][鲜花] 更多56条 

加入一些文艺学会咯,例如我加入中国青年文艺学会,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会等,我们有经常的文艺活动通知的,投稿当然是很多的哈!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一起加入哈~

呵呵,《读者》上一般都是转载中外名人的,要等成名后它来找你哦!其实投给一些日报晚报的副刊,或者《诗刊》这样的专业性刊物比较好。投稿方式很简单啊,通过邮局书信邮寄,在封面上写上栏目名和投稿字样--这是传统方式,比较慢,但我觉得比较可靠和体现真诚。-mail投递,在标题栏注明投稿诗歌栏目--现代方式,方便快捷。记得我大学时两种方式都用过,可惜除了在校报上发表过以外,再无收获。祝你成功!

中外诗歌研究杂志投稿要求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读者·原创版》杂志约稿函[2014版]投稿方式:1.信件请寄(730030)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读者·原创版》信箱2.电子信箱:稿酬标准:千字300元—600元。投稿须知:1.如果您的作品尚未在纸质媒体公开发表过,欢迎投稿给我们;在博客、微博、微信、QQ空间等网络平台发布的,投稿不受限制。2.这本杂志的读者以青年人为主,虽然我们不对投稿的题材做限制,但会倾向于选择适合青年人阅读口味的文章。3.编者和读者都希望分享好的故事,或新奇有趣,或引人深思,或润泽心灵,或诙谐幽默。所以,请以叙事的方式写作,尽量避免枯燥的坐而论道和单纯的情绪宣泄。4.真实感是衡量故事的重要标准,文章要接地气,也就是贴近生活,请不要脱离实际去编造故事。负责任地讲,要瞒过我们,很难!5.这本杂志是月刊,每月一期,时效相对较弱,请不要发时评;与年节习俗相关的文章亦不适合,清明写的稿件,或许出刊已是端午。不刊登文言文或古体诗。6.碎片化阅读时代,读者很难接受太长的稿件。投稿请勿超过3000字,1500字以内为宜,欢迎短小精悍的作品。不做连载,不刊登中长篇小说。7.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来稿,因为人力有限,无法一一点评。不退稿,请自留底稿。如果您的稿件被采用,我们会以电话或邮件的形式与您联系,请务必注明详细的联系方式(电话、电邮、地址等);如果超过30日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8.“投稿须知”虽有参考意义,但阅读杂志仍然是了解杂志风格和选文标准的最佳途径,有经验的投稿者往往会有的放矢——购买杂志请点这里。栏目介绍: 《读者·原创版》杂志目前有10个板块,20多个栏目——开卷杂志P-3专有栏目,字数1500字以内,取“开卷有益”之意,轻松好读,文风大气,可与当下热点结合。样文:《藏地印象》人物每期发稿1-3篇,报道对象涵盖各个领域。在人物的选择上,知名度、话题性、趣味性至少能占其一。要求作者完成对写作对象的采访,或熟悉写作对象的故事、生平,文章有独到见解。样文:《沙漠里的鱼》特别报道极具分量的杂志策划栏目,每期一个话题,发稿4—6篇,由编辑组稿或由记者采写完成。专访每期发稿1篇,3-4版。报道时代人物,记录社会生活。由本刊记者或特约记者完成。样文:《每个黄金档都是一场肉搏战》百家杂谈【社会】每期发稿1-2篇。关注社会现实,不是坐而论道,而是选取一个小的切入点,深入浅出地阐明事实,论述观点。【历史】每期发稿1-2篇。以历史故事为写作内容,虽是历史,却有现实意义,绝对不是历史的庸俗化解读。样文:《咱上面有人》【海外】每期发稿1-2篇。讲述海外见闻,要么有趣,增广见闻,要么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样文:《一个韩国教授的退休仪式》【教育】每期发稿1-2篇。通过具体案例呈现有价值的教育理念,让人思考并有启示。样文:《一个误传很久的美国育儿观念》【职场】每期发稿1-2篇。为想要实现个人价值和提升竞争力的职场人士提供具有实操性的方法。案例日常生动,内容积极向上。三观正,不庸俗。样文:《要么“惊艳”,要么经验》【经济】每期发稿1-2篇。选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细节,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普及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经济学常识。拒绝生搬硬套,不要枯燥乏味。【心理】每期发稿1-2篇。用心理学的视角审视生活中的现象;用心理学的方式解读困扰我们的问题。样文:《你长的够安全吗》【科技】每期发稿1-2篇。介绍新鲜的科技资讯,或讲述与生活相关的科技话题。专栏杂志目前有4个专栏,我们会根据内容需要等做不定期的更新。如果您有专栏写作计划,能够就一个主题完成6篇以上可以独立成篇的文章,欢迎提交提纲和样文。如果适合杂志刊登,我们会与您联系。生活·情感【人在旅途】每期发稿3-5篇。侧重对人生某个片断、某段历史、某段轨迹的讲述和思考。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对一种生存状态的描述。样文:《最后这段路》【恋恋风尘】每期发稿1-2篇,收藏与爱情有关的故事。样文:《喜欢,就继续下去》【黄昏菩提】每期发稿1-3篇,短小精悍为宜。侧重体现心灵的顿悟或思辨。拒绝鸡精加水的“心灵鸡汤”。样文:《屋顶上的田园》【城南旧事】每期发稿1-2篇。回忆过往,体味生活,旧事重提,依旧动容。样文:《涟漪》【走四方】每期发稿2-3篇。记录旅行中遇见的人与事,用文字和图片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让尚未出发的人对远方有所了解并心生向往。不刊用单纯寄情山水的游记。样文:《在印度感受慢生活》【城记】每期发稿1-2篇,用文字描述一个城市的气质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性格。非游记和景点介绍。提前一期公布下期讲述的城市,欢迎投稿或提供摄影作品。样文:《与一座叫重庆的城市艳遇》【诗丛】每期刊发新诗1-2首。是有诗情的诗歌,不是断了行的散文。样文:《从前的雨》【脱口秀】每期1篇,刊登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段子,寥寥数语,有戏说,轻松逗趣;不细说,意味无穷。【无关风月】每期6-8篇。文章短小精悍,有益或有趣,让读者有所得。样文:《那么淘宝小店》【谈资】每期发稿1-2篇。凡是能作为饭桌谈资,引起围观者兴趣的都可加入进来。拒绝低俗,欢迎有趣和专业。样文:《一个人去战斗》【青春不散场】每期发稿1篇。记录青春故事,让所有青春过和正青春的人感同身受,为那一份飞扬的美好而感动。样文:《遭遇葛朗台的后人过大侠》【校园】每期发稿1篇。讲述发生在校园中的故事,记录人生中最单纯美好的阶段。文艺文艺内容,但拒绝文艺腔调。我们讨论书和电影,但不讨论写作技法或拍摄手法,希望作者能将书或电影中的故事与自己的人生过往结合,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内容。如果您的文章能够让读者有读书或观影的欲望,那么再好不过。【电影】影评,每期1篇。可以是一部电影的影评,也可以是一种类型电影或者一位影人作品的集合。选择电影以新片为宜,当然,要有品质保证。样文:《贺岁片的前世今生》【纸中城邦】书评,每期1篇。并不一定要谈畅销书,有很多好书停留在公众视野之外,希望你带读者去发现。艺术空间有艺术空间、绘本、影像三个栏目,目前由美术编辑完成。交流此栏目用于编辑、读者和作者的交流。2014年,《读者·原创版》创刊10周年,欢迎讲述您与这本杂志的故事;也请您写下对这本杂志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做得更好。【最话题】每期一个话题,并预告之后两期的话题,请用150字左右的篇幅讲述一个与当期话题相关的小故事。一经选用,即付稿酬50元。这个互动栏目是本刊最容易拿到稿费的板块,欢迎尝试。样文:《我所知道的变相惩罚》【独门秘籍】情感专栏。如果你正在为爱情、友情、人际关系等困惑,欢迎来信,我们将和你一起寻求答案。邮箱:来信一经选用,将由作家叶倾城回复,并在杂志中刊出。

1、写明作者的真实姓名; 2、写明详细的收信地址(家庭地址或学校、工作单位的都可以); 3、写明有效的联系方式,可以是电子邮箱、固定电话、手机等; 4、最好附上自己的简介,创作方面的。儿童文学的编辑回及时退稿的,当你的稿子已经发出时,如果儿童文学已出两期但你没有接到退稿信(当然,这是很 现在儿童文学的"冷门"是童话类的文章哦! 不过我建议你去投选萃好一些! 因为选萃的文章需要量大!!! 写好文章后寄往:10028 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楼《儿童文学》编辑部 请在信封上标明“投稿”字样 《儿童文学》目录上有 投稿 如果往选萃上荐稿,邮箱是 选萃是推荐别的刊物上已经刊登过的好文章,你如果是自己写,就直接投到《儿童文学》 1、写明作者的真实姓名; 2、写明详细的收信地址(家庭地址或学校、工作单位的都可以); 3、写明有效的联系方式,可以是电子邮箱、固定电话、手机等; 4、最好附上自己的简介,创作方面的。

回答 1、写明作者的真实姓名; 2、写明详细的收信地址(家庭地址或学校、工作单位的都可以); 3、写明有效的联系方式,可以是邮箱、固定电话、手机等; 4、最好附上自己的简介,创作方面的。 儿童文学的编辑回及时退稿的,当你的稿子已经发出时,如果儿童文学已出两期但你没有接到退稿信(当然,这是很 现在儿童文学的"冷门"是童话类的文章哦! 不过我建议你去投选萃好一些! 因为选萃的文章需要量大!!! 提问 不知在哪投 回答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丙12号中少总社《儿童文学》编辑部、 邮编:100022 更多3条 

中外诗歌研究期刊投稿

《知识分子乡村立场的回归》,《光明日报》,2005年6月10日。   《审美范式重建与新诗再次复兴》,《文艺研究》,2006年12期。(第二作者)   《张扬诗歌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2007年12月7日。   《简论王久辛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诗刊》,2007年7期。   《跨越国界的情感共鸣》,《文艺报》,2009年3月21日。   《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学史的建构》,《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2期。   《土地意识与生命意识的呈现》,《诗刊》,2008年4期。   《涂抹着橄榄绿的边地情思》,《当代文坛》。2003年3期。   《校园菁菁 情思悠悠——冬婴校园诗赏析》,《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   《从鲁迅诗歌奖作品看诗歌写作路向》,《中国诗人》,2002年3期。   《叶玉琳诗歌论》,《文论报》,2001年12月15日。   《寻找心灵的憩园》,《重庆日报》(“两江潮”副刊),2001年3月5日。   《唱给岁月无奈的歌——读冬婴近期作品有感》,《北碚文化报》,2002年8月30日。   《在文化转型中把握中国新诗》,《中外诗歌研究》,2001年3-4合期。   《枫叶红时情正浓》,《葡萄园》诗刊(台湾),2004年春季号。   《澳门新诗精神和艺术的一个侧面》,《中西诗歌》(澳门),2005年1期。   《九叶诗派艺术研究的拓展》,《诗探索》,2003年3-4合期。   《金所军诗歌的一种特质》,《文艺报》,2005年5月12日。   《别样的乡土情怀:金所军诗歌的一种特质》,《中国文化报》,2005年7月6日。   《从2003年高考诗歌鉴赏一题的答题情况说起》,《学语文》,2004年3-4合期。   《游历中的情思:吕进诗歌片谈》,《重庆文艺》,2005年2期。   《植根于本土文化土壤》,《文学报》,2003年7月10日。   《论叶延滨九十年代的诗歌创作》,《诗选刊》,2003年7月。   《当代重庆诗歌论》,《诗江西》(文论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当代四川诗歌发展概貌》,《诗江西》(文论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论郭新民的爱情诗》,《中国文化报》,2004年6月23日。   《黄葵乡土诗歌的文化精神》,《安庆的棉花》,中国民航出版社,2004年。   《知识分子情怀的诗性言说》,《诗林》,2005年6期。   《论郭新民的土地诗》,《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1期。   《新诗演变轨迹的深度勾画》,《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4 期。   《在尘世与精神间升腾的爱情》,《山西日报》,2006年 10月24日。   《关于诗歌诸题答紫枫先生》,《葡萄园》诗刊,2007年春季号。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进行诗人研究》,《中外诗歌研究》,2007年1期。   《金所军诗歌创作理路的新变》,《诗探索》,2006年3-4期。   《开展文学通识课教学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4期。   《论白帆的怀乡诗》,《开花的梦土·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他们将诗写在土地上》,《惊蛰》,2007年4期。   《简论袁智忠散文诗的美学特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1期。   《历史叙事与艺术表现的深度融合》,《解放军文艺》,2008年4期。   《扎根于故乡土地的情思》,《麦门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   《在无奈与孤独中诗意地栖居——论李杜诗歌的精神意蕴》,《诗探索》,2008年第1辑。   《回响在甘南草原的吟唱——甘南青年诗人群印象》,《腊子口》,2008年诗歌专辑。   《冬婴的物质困境与诗意追求》,《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   《积极的生命姿态:读蒙田的<热爱生命>》,《重庆晨报》,2010年6月9日。   《诗歌创作源于真挚的情感体悟》,《葡萄园诗刊》(台湾),2010年夏季号。   《简评唐瑛<宋代文言小说异类姻缘研究>》,《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3期。   《论冬婴校园诗中的学生形象》,《课本外的蓝天》,北京:中国2010年版。   《感性作品与理性批评的文本互参》,《星星》诗刊(理论版),2010年7期。   《在生活与生命的双向维度上建构诗歌的精神意蕴》,《世界诗人》,2010年4期。   《世界文明的诗性言说》,《文艺报》,2011年12月8日。   《乡土诗创作应挖掘民间文化精神》,《葡萄园》诗刊,2012年夏季卷。   《诗歌是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星星》诗刊(理论版),2012年9期。   《诗歌评论折射出的理性光芒:谈马忠的诗学观念》,《诗美探真》,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   《新世纪诗歌创作应具有入世情怀》,《星星》诗刊(理论版),2013年5期。   《从青春的惆怅到生命的沉思:简论潘云贵的散文诗创作》,《延河》,2013年10期。

中国唐代以后出现的近体律诗和绝句讲究格律,如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等。规定很严格。中国诗歌含蓄、精练,讲究意境。 外国诗歌没有中国古典诗歌的讲究,比较自由、奔放。中国现代诗歌(自由诗)已经与外国诗歌没有多少区别。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中外诗歌研究期刊论文要求

中外诗歌研究期刊

中国唐代以后出现的近体律诗和绝句讲究格律,如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等。规定很严格。中国诗歌含蓄、精练,讲究意境。 外国诗歌没有中国古典诗歌的讲究,比较自由、奔放。中国现代诗歌(自由诗)已经与外国诗歌没有多少区别。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迷踪与沉寂》,《新华文摘》1999(8)《反传统的歌唱》,《文学评论》2000(2)《后朦胧诗整体观》,《文学评论》2002(2)《九十年代先锋诗歌的“叙事诗学”》,《文学评论》2003(2)《世纪之交文化转型与文学发展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2(5)《在构想与实现之间:评海子的“大诗”》,《文学评论丛刊》2003(1)《重述与建构:评胡适的文学史观》,《文艺研究》2005(11)《戴望舒诗的特质情思与传达策略》,《文艺理论研究》2001(3)《现代主义诗歌:中国对西方的精神接受》,《文艺理论研究》2002(5)《卞之琳诗歌的艺术新质》,《文艺理论研究》1999(1)《激情与技术遇合:90年代女性诗歌的审美新向度》,《文艺理论研究》2004(2)《朦胧美:现代诗派的诗学思想》,《文艺理论研究》1999(5)《面向“此在”的思考与言说》,《光明日报》2006年8月25日《沉寂与坚守》,《光明日报》2007年12月7日《评〈中国新诗流变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4)《评四十年代的九叶诗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1)《论废名的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2)《后朦胧诗的语言策略》,《诗探索》2002(3-4期)《评吕周聚〈当代先锋诗歌研究〉》,《诗探索》2003(1、2合刊)《亚文化选择:民刊策略与边缘立场》,《诗探索》2003(3-4期)《后朦胧诗抒情策略的转移》,《诗探索》1995(4)《在智性抒情的僻路上:评金克木的诗》,《社会科学战线》1999(6),《诗探索》2000(3、4合刊)《“界碑”的还原与凸显》,《社会科学战线》2007(6)《近二十年先锋诗歌的历史流程与艺术走向》,《诗探索》2005(1)《论曾卓的诗》,《诗探索》2001(1、2合刊)《汉语诗学本体论的再审与重构》,《诗探索》2002(1、2合刊)《现代主义诗歌:中国对西方的形式汲纳》,《天津社会科学》2002(3)《知识分子写作:智性的思想批判》,《天津社会科学》2004(1)《困惑:黑土诗为何走入低谷》,《文艺评论》1990(1)《关于诗的对话》,《文艺评论》2001(5)《本色的布拉吉:李琦的散文世界凝视》,《文艺评论》2003(1)《先锋诗歌的历史断裂与转型》,《中外诗歌研究》2003(3)、《文艺评论》2004(3)《朦胧诗艺术的盖棺论定》,《文艺评论》1998(6)《告别优雅》,《文艺评论》1997(3)《寻找纯粹:李琦诗歌感知方式的选择》,《文艺评论》2005(4)《黑土地:卓然独立的风景——评陆少平的诗》,《文艺评论》1990(2)《龙江特色作家研究丛书·序》,《文艺评论》2001(6)《生命本体的喧哗》,《文艺评论》1998(1)《语言视角:一种可行的诗歌阐释途径》,《文艺评论》2007(4)《率性自然的“精神还乡”——于志学散文论》,《文艺评论》2007(3)《迟滞视野下的史学重构》,《文艺评论》2006(3)《后朦胧诗的命运反思》,《评论》2000(创刊号)《先锋诗人自杀的历史反思》,《评论》2003上卷《黑色的精灵在歌唱》,《评论》2004(2)《以人心丰富世界》,《文艺争鸣》2008(4)《现代诗派中主情派与主知派的审美差异》,《北方论丛》2002(2)《九叶诗派的发生动因与美学评价》,《北方论丛》1990(1)《评20世纪20年代的象征诗派》,《北方论丛》1995(1)《新月诗派的巴那斯主义倾向》,《北方论丛》1997(4)《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北方论丛》1999(3)《世纪末诗坛的论争和分化》,《北方论丛》2003(3)《李琦诗歌的理趣美》,《北方论丛》2004(1)《品与思:一种精神的生成与象征》《北方论丛》2005(1)《臧克家与现实主义诗派》,《北方论丛》1998(1)《都市放歌:评徐迟的诗》,《北方论丛》2001(1)《朦胧诗的论争与价值重估》,《北方论丛》1996(2)《歧路的诗学》,《北方论丛》2007(6)《龙江新时期文学概观》,《文艺报》2002年5月8日《成功的学术“去蔽”》,《文艺报》2005年8月18日《龙江诗坛忧思》,《黑龙江日报》1994年11月10日《黑土地:萌动的春潮》,《黑龙江日报》1989年1月4日《心灵与历史同构:朦胧诗的心理机制》,《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5)《现代诗派的诗学思想》,《社会科学辑刊》1999(2)《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对中西诗艺接受论纲》,《社会科学辑刊》1996(5)《北大荒诗与西部诗的美学差异》,《当代作家评论》1987(1)《1984-2004先锋诗歌整体观》,《当代作家评论》2006(3)《“复调”意向与“交流”诗学:论翟永明的诗》,《当代作家评论》2006(3)《解构传统的女性诗学:80年代的女性主义诗歌》,《文史哲》2003(4)《浪漫理想的余晖:海子诗歌的艺术个性》,《艺术广角》2003(4)《个人化写作:通往“此在”的诗学》,《中国文学研究》2004(1)《现代诗派的艺术创新》,《中州学刊》1994(3)《李金发诗歌成败论》,《中州学刊》2001(5)《何其芳诗歌的情思空间与艺术个性》,《江汉论坛》2001(9)《是非二元的共在:论十七年的诗歌》,《江汉论坛》2002(3)《非非诗派:还原“前文化”的艺术探险》,《江汉论坛》2004(8)《论实证思维对新诗语言的影响》,《江汉论坛》2005(10)《他们诗派:返回本体与语感实验》,《创作评谭》2004(12)《朴素的力量:评吴宝三的散文》,《北方文学》2004(8)、《文艺报》2006年7月15日《原创的快乐的文本:70后的诗歌创作》,《山花》2004(5)《在自由、爱与悲悯中落笔——论朵渔及其诗歌》,《山花》2008(2)《人的尊严,诗的风骨:评山青的诗》,《黄河诗报》1988(3)《瀚海雪原的雄浑鸣奏》,《青海湖》1990(7)《民间立场:日常口语化的解构写作》,《文学与文化》6辑,2005《悖论与焦虑:简说新文学中的文体互渗》,《文学与文化》(8)《闻一多诗歌与徐志摩诗歌的美学差异》,《闻一多研究集刊》9辑2004《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概观》,《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2)《海子诗歌的思想与艺术殊相》,《吉林大学学报》2007(1)《问鼎上层文化:胡适的哲学史研究》,《吉首大学学报》2005(2)《感伤又明朗的缪斯魂:评路易士的诗》,《天津大学学报》2000(4)《九叶诗派的本体特征》,《天津大学学报》2001(3)《简说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学习与探索》2001(2)《清洁的河流:李琦诗歌的价值定位》,《学习与探索》2002(6)《对抗传统的精神探险:评于坚的诗》,《学习与探索》2006(1)《翻译与现代新诗命名》,《学习与探索》2007(5)《值得信赖的诗评家:论吴思敬的诗歌研究》,《南方文坛》2002(6)《论程光炜的新诗研究》,《渤海大学学报》2007(5)《凭文本支撑的精神鸣唱:“中间代”诗歌论》,《广东社会科学》2007(2)《九叶诗派的价值估衡》,《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20世纪20年代象征诗派的艺术形态》,《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原创与实验: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的艺术趋向》,《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2)《朦胧诗后先锋诗歌概观》,《南开大学学报》2006(3)《对抗“古典”的背后:穆旦诗歌的“传统性》,《南开大学学报》2007(3)《穆旦诗歌创作学术研讨会综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3)《新时期先锋诗歌的民刊策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1)《禅趣盎然的诗意探寻:从废名的四首小诗谈起》,《名作欣赏》2005(4)《象征诗派的艺术新质》,《江海学刊》1996(4)《朦胧诗后诗坛印象》,《文学自由谈》1989(6)《传统诗美的认同与创造:论林庚的诗》,《北京大学学报》2000(3)《忧郁而感伤的精灵:简说杜涯的诗》,《诗刊》2006(1)《由来与归宿:现代诗派的历史流向》,《求是学刊》1999(3)《新诗鉴赏方法说略》,《求是学刊》2007(1)《台湾现代派诗抽样分析:纪弦、郑愁予、余光中、洛夫、瘂弦》,《台湾研究集刊》2006(1)《台湾现代派诗的思想与艺术殊相》,《台湾研究集刊》1998(4)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