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州大学学报是本科学报吗

发布时间:

中州大学学报是本科学报吗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学报一种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如《化学学报》、《数学学报》等,一般大学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多以“某某学报”冠名,如《北京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有期刊8889种,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取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程度的上下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红中央期刊和中央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度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政府行为。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程度这一角度制定过评价规范,这是一件十分复杂、难度十分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能够简单地作出评价的。即便一些兴旺国度,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权衡本人国度的学术期刊学术程度的客观规范。1992年国度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共同发布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请求》,1995年,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规范》,这两个文件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管理的角度对自然科学期刊的5大类、社会科学期刊的7大类期刊停止质量监管的根据。这两个规范中,固然对学术理论类期刊的业务规范有请求,但都是一些准绳性的,不能仅以此作为判别期刊学术程度上下的规范。

如下:《黑河学院学报》、《北京印刷学院学报》、《德州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新余学院学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工程学院学报》、《哈尔滨学院学报》、《大庆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大学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注意学报的级别与学校的级别有关,大学本科的学报一般是本科学报,专科学校则是专科学报,被评为核心期刊的学报是核心学报。本科院校的学报一般达到省级标准,具体的情况取决于学校的实力。例如武汉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湖北师范学院学报文科部分是核心期刊,理工部分是普通期刊,即国家期刊。

中州期刊联盟

「元亨利贞」四字是《周易》卦辞记事之总符号各卦出现「元亨利贞」四字的情形不一:有「元亨利贞」四字俱全者;有「元亨利」,「元利贞」,「亨利贞」三字者;有「元亨」,「元贞」,「亨利」,「亨贞」,「利贞」二字者:有「亨」,「利」,「贞」一字者,亦有无「元亨利贞」《易干》之〈文言〉,〈彖〉对「元亨利贞」的解释有不同的分法,如(文言)将「元亨利贞」作四,二,一的分法5,〈彖〉是将「元亨利贞」分为三向来学者对「元亨利贞」之阐述众说纷纭,但所论不外乎是宇宙自然法则或人伦道德法则由于伊川先生是宋代易学义理派之代表,是以本文试着从干,坤,屯,随,临,无妄,革七卦有「元亨利贞」四字,经由《易程传》的解释,来探究程颐易学思想之特质「干,坤,屯,临,随,无妄,革」七卦卦辞之「元亨利贞」,在程颐很审慎阐述之下,可合并其意义有三:干之「元亨利贞」是天道,君道,阳,有刚健之德,四者是相辅相成,不可缺一22,是创生万物的原动力,有「始,长,遂,成」之义坤之「元亨利贞」是地道,臣道,阴,是柔顺之德,有生成化育之功,与干同为天地之道,阴阳之本,但干为主,坤是从「屯,临,随,无妄,革」五卦之「元亨利贞」,是作二分法,即「大亨」与「利于贞正」,与乾坤两卦「元亨利贞」意义有所不同五卦「元亨利贞」四德,虽有异于乾坤,但各有其特质,如屯卦有「始生」之德,无妄卦有「至诚」之德,随卦有「从」之德,革卦有「变」之德,临有「大」之德,此诸德在各卦中,若得以贞正,则必能大亨关键词:程颐,易经,卦辞,元亨利贞前言《易程传》是伊川先生以一生五,六十年的心力所完成之精典杰作从易学发展史来看,《易程传》是伊川先生承继王弼易学方法论,使义理派的易学研究2,能迈向崭新的里程碑3;从宋明理学而言,《易程传》以阐述《周易》的义理,来揭示伊川先生对自然,政治,人生,道德等哲学的观点,是以《易程传》是探索伊川先生思想理路的一部重要著作「元亨利贞」四字是《周易》卦辞记事之总符号各卦出现「元亨利贞」四字的情形不一:有「元亨利贞」四字俱全者;有「元亨利」,「元利贞」,「亨利贞」三字者;有「元亨」,「元贞」,「亨利」,「亨贞」,「利贞」二字者:有「亨」,「利」,「贞」一字者,亦有无「元亨利贞」《易干》之〈文言〉,〈彖〉对「元亨利贞」的解释有不同的分法,如(文言)将「元亨利贞」作四,二,一的分法5,〈彖〉是将「元亨利贞」分为三向来学者对「元亨利贞」之阐述众说纷纭,但所论不外乎是宇宙自然法则或人伦道德法则由于伊川先生是宋代易学义理派之代表,是以本文试着从干,坤,屯,随,临,无妄,革七卦有「元亨利贞」四字,经由《易程传》的解释,来探究程颐易学思想之特质程颐对「元亨利贞」四德阐述《易程传序》:「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此为程颐对《周易》之价值,予以极高之肯定,他认为《易》理是随时变易,非一成不变,须依时境变迁,乃能掌握《易》理,同时他也认为《易》理无所不包,即万物万事之理皆在其中,由此可得知天理幽明之故,事物之情,与开物成务之道《易》学中的理象,程颐认为是合一,《易程传序》:「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此说明以理为体,以象为用,以至着显形的象,去探寻至微无形的理,则无所不得7,这种「因象明理」,「以理解易」的方法,与仅谈象数不谈义理的象数派是有所不同,与王弼「得意而忘象」有所区别「元亨利贞」四字是《周易》卦象辞之纲领,凡《周易》言义理无不由此四字推衍阐发由于干,坤,屯,随,临,无妄,革七卦之卦辞有连用「元亨利贞」四字,虽其中有添加一些言辞来解释其卦义,但仍有每一卦特殊的意义《易程传》对这七卦,不论是从取义或取象的层面来说,各有不同的论述,由此可看出程颐对「元亨利贞」有不同的见解在此约略可归纳为六项干体刚健干 (干下干上)「元亨利贞」,卦辞仅四字,〈文言〉首先为「元亨利贞」作诠释9:「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干:元亨利贞」10,此为以伦理道德来解析「元亨利贞」,是依人道来说的《周易干彖》:「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此以天道有「元亨利贞」四德能生成万物,使万物各正性命《子夏易传》:「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干禀纯阳之性,故能首出庶物,各得元始开通谐和贞固,不失其宜,是以君子法干而行四德,故曰干:元亨利贞矣」11,此除为「元亨利贞」作个别解释外,仍以干具有「元亨利贞」四德,能创生万物,而君子欲效法「干」体而使人事能开通谐和贞固程颐在前贤剖析「元亨利贞」的成就之上,又作更明确的阐述,其对〈干〉「元亨利贞」的意义,概括可分为三点:干体刚健-《易程传干》:「干,天也,天者天之形体,干者天之性情干,健也,健而无息之谓干」12,干是天之象,天日夜运转不息,终年不渝,常保有其刚健之性,是以程颐以「天行健」之「健」来释「干」意干是天道-《易程传干》:「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分而言之,则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谓之神,以性情谓之干干者万物之始,故为天,为阳,为父,为君」干卦纯阳,体现刚健之道,以天而论,其运转必有遵循的规则,即「天道」,天都不能违背其道,何况是万物 而天下之理皆是由此而出13,是以它是宇宙自然的主宰,是万物生成之始,它的属性是阳刚,有如一家之父,一国之君,同时它的功用有如鬼神变化无穷「元亨利贞」是干道生成万物的步骤-《易程传干》:「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干体既为刚健之德,而刚健之德又何以显现其作用与功能 前贤就以「元亨利贞」来解释之,但「元亨利贞」四字抽象非具体,古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程颐将它看作万物生成的步骤首先干有始生万物之德,万物经由「云行雨施」就能长养顺遂,最后成实这种成长的步骤,看来到此就终结,其实它仍是循环不已,生生不息这也就是干体「元亨利贞」的特性,其它卦虽有「元亨利贞」四字,但无其作用与力量,此为程颐特别认为「唯乾坤有此四德,在他卦则随事而变焉」综归上述程颐对「干」认定,是取象于天的性质,它是刚健,而不是取象于天的形体,而以「元亨利贞」来说明天道对万物成的状况,但有人以春夏秋冬的交迭来说明「元亨利贞」,也有将「元亨利贞」运用在人事上,说成为仁义礼智四德15,这种说解是程颐未有强调的坤体柔顺坤 (坤下坤上)「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卦辞有廿九字,较干卦「元亨利贞」多廿五字,其实「牝马」,「君子」,「得朋」,「丧朋」均就人物来说明坤道,此较之干卦的义理更为清晰程颐对坤卦「元亨利贞」的意义,大略各分为三点:坤德柔顺-《易程传坤》:「坤,干之对也,四德同,而贞体则异干以刚固为贞,坤则以柔顺为贞牝马柔顺而健行,故取其象日牝马之贞乾坤同有「元亨利贞」四德,但贞体各异,干以刚固为贞,坤以柔顺为贞,坤为地之德性,其内容为柔顺,承天而行,以柔顺来应干,牝马有柔顺健行之德,故取其象以明坤卦柔顺之性坤是臣道-《易程传坤》:「君子所行柔顺而利且贞,合坤德也-----臣道亦然,君令臣行,劳于事者臣之职也」,此为以君臣人事论坤道坤具备「元亨利贞」四德,但须有牝马之贞,这样所往才能有利;坤是从命,有完成干命的责任,因此它是任重道远;牝马的德性即是良臣的品格,能完成君主的重大使命,又能谨守臣道,不叛其君在强化尊卑等级的观念中,程颐对君臣之责有严密的划分,尤其强调人臣之道要做到谦恭自牧,竭其忠诚,致力才能,有功有善归之于君,有困艰则臣要挺身戮力,不得明哲保身以阴从阳论坤义-《易程传》:「阴,从阳者也,待唱而和,阴而先阳,则为迷错,居后乃得其常也主利,利万物则主于坤,生成皆地之功也-----西南阴方,东北阳方,阴必从阳,离丧其朋类,乃能成化育之功而有安贞之吉,得其常则安,安于常则贞,是以吉也」,程颐认为干是阳是主,坤是阴是从,阴顺阳而居后是正道,若阴先阳在前则会有所迷悟,是以能以先阳后阴为常道,则必得其贞吉程颐还以「气」来解释阴阳造化之功,干为阳气,坤为阴气,阴阳本属不同方位,若阴从阳,虽离丧其朋类,但却有生化万物之功,此说与孔颖达将阴阳以人事来论,是有所区别屯难盈满屯 (震下坎上)「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卦辞有十二字,较干卦「元亨利贞」仅多八字「勿用有攸往,利建侯」,这是以人事而言,当在险难时,不得贸然前往,必须认清时势,能立君以建立有效的统治秩序,这样才能亨通此较之于干卦,其义理更为清澈程颐对屯卦「元亨利贞」的意义大略可分为三点:屯有万物始生之道-《易程传屯》:「屯,〈序卦〉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万物始生,郁结未通,故为盈塞于天地之间,至通畅茂盛,则塞意亡矣天地生万物,屯,物之始生,故继乾坤之后」,此以〈序卦〉来说解「屯」义有万物始生之道屯是乾坤二卦始交而产生的第一卦,正象万物始生,充塞于天地之间,在古人看来,天地开始产生万物,万物是处于一片混沌之中,阻塞郁结,未有亨通,这时候的状态就是「屯」屯有屯难之意-《易程传屯》:「以二象言之,云雷之兴,阴阳始交也以二体言之,震始交于下,坎始交于中,阴阳相交,乃成云雷阴阳始交,云雷相应而未成泽,故为屯;若已成泽,则为解也又动于险中,亦屯之义阴阳不交则为否,始交而未畅则为屯,在时则天下屯难,未亨泰之时也」,此以卦象来说解「屯」义屯卦之下卦为震,震义为动,上卦为坎,坎义为险,动而遇险,动在险中,是以屯有屯难之意,屯难以人事而言,是事业开始的难,不是长期累积的难,只要能固守贞正,能建立统治的秩序,则必能化难为易屯有大亨之道-《易程传屯》:「屯有大亨之道,而处之利在贞固,非贞固何以济屯 」,屯之四德不同于干之四德,干之「元亨利贞」是天之道,自然规律,它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利而屯之四德是就社会人事的规律而言,是将「元亨利贞」分为二义,即「大亨」与「宜贞固守正」,屯虽有大亨之道,但必须坚守贞正,这样才能达到顺利通畅的境界四,随时变革随 (震下兑上)「元亨利贞,无咎」,卦辞仅六字,较干卦「元亨利贞」仅多二字「无咎」是说明随能得其正道,就能无悔咎,此从人事而言程颐对随卦「元亨利贞」的意义,大略可分为二点:随有跟从之意-《易程传随》:「随,〈序卦〉:『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夫悦豫之道,物所随也,随所以次豫也」,此以〈序卦〉来说解「随」义;又曰:「为卦,兑上震下,兑为说,震为动,说而动,动而说,皆随之义,---又震为雷,兑为泽,雷震于泽中,泽随而动,随之象也」,此以卦象来说解「随」义;又曰:「干之上九来居坤之下,坤之初六往居干之上,阳来下于阴也,以阳下阴,阴必说随,为随之义」,此以卦变说解「随」义程颐以为「随」的含义,有物从己和己从物两方面,凡是人君之从善,臣下之奉命,学者之徙义,临事而从长,都是「随」义随道要以贞正为本-《易程传随》:「随之道,可以致大亨也…随得其道则可以致大亨也…随之道,利在于贞正,随得其正,然后能大亨而无咎失其正则有咎,岂能亨乎 」,此将随卦「元亨利贞」分为「元亨」和「利贞」来解说,不论是以己随物或以物随己,必须以贞正为前提,然后才能大亨无咎程颐认为要大亨无咎,固然要以贞正为本,但不能忽略「时」为随而不大通,是逆于时;相随而不为利正,则有灾祸,因此能得时,则必会大通利贞,无殃祸发生革 (离下兑上)「已日乃孚,元亨利贞」,卦辞有八字,较干卦「元亨利贞」多四字变革之事,难以一时见效,使民遽信,须隔多时,等到功绩已显,则此时人心乃能信从,此为「已日乃孚」之意,亦是就人事而论程頣对革卦「元亨利贞」的意义,大略可分为两点:革有变革之意-《易程传革》:「革,〈序卦〉:『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井之为物,存之则秽败,易之则清洁,不可不革者也,故井之后,受之以革也」,此以〈序卦〉来说解「革」义;又曰:「为卦,兑上离下,泽中有火也革,变革也水火,相息之物,水灭火,火涸水,相变革者也火之性上,水之性下,若相违行,则睽而已乃火在下,水在上,相就而相克,相灭息者也,所以为革也」,此以卦象来说解「革」义一般人可与习常乐成,难与适变虑始,但事物发展绝不会一成不变,必会有盛衰兴亡,若不实时变革,则弊端无穷,是以革卦之意,首重在随时变易革道要以贞正为本-《易程传革》:「弊坏而后革之,革之所以致其通也,故革之而可以大亨;革之而利于正,道则可久而得去故之义,无变动之悔,乃悔亡也革而无甚益,犹有可悔也,况反害乎 」,程颐将变革视为事物获得新生和发展的必要,若变革得当,则无悔咎,若变革不得其道,则反致弊害,是以变革是重大之事,必须有其人,有其才,有其时,有其位,审虑慎动,而后才可无悔,而「人,才,时,位」都要贞正,若有偏差则贻害无穷天下之理未有不动而能恒者,动则终而复始,恒则不穷,是以随时变易,乃为常道程颐论《周易》极为重视时之变易,故此将随革两卦相提并论,以显现两卦的密切性五,监临民事临 (兑下坤上)「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卦辞十字,较干卦「元亨利贞」多六字汉代象数易学以代表八月的观卦 ( )与临卦是互反相综,根据阴阳互相消息而形成胜负的道理,所以便是「八月有凶」程颐对临卦「元亨利贞」的意义,大略可分两点:临有大临之义-《易程传临》:「临,〈序卦〉:『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蛊者事也』,有事则可大矣,故受之以临也韩康伯云:『可大之业,由事而生』」,此以〈序卦〉来说解「临」义;又曰:「二阳方长而盛大,故为临也;为卦,泽上有地,岸也,与水相际,临近乎水,故为临天下之物,密近相临者,莫若地与水,故地上有水则为比( ),泽上有地则为临也」,此以卦象来说解「临」义;又曰:「临者,临民,临事,凡所临皆是在卦,取自上临下,临民之义」,此从民事上来说解「临」义临道要以贞正为戒-《易程传临》:「临之道,如卦之才,则大亨而正也二阳方长于下,阳道向盛之时,圣人豫为之戒曰:『阳虽方长,至于八月,则其道矣,是有凶也』,大率圣人为戒,必于方盛之时方盛而虑衰,则可以防其满极而图其永久若既衰而后戒,亦无及矣自古天下安治,未有久而不乱者,盖不能戒于盛也方其盛而不知戒,故狃安富而骄侈生,乐舒肆则纲纪坏,忘祸乱则衅孽萌,是以浸淫不知乱之至也」,程颐将「元亨利贞」分为「元亨」与「利贞」,且以人事的盛衰来说明圣人有先知灼见,能防后患于未然,也仅有富安骄奢,乐不思蜀者,才有祸乱降临程颐有「圣人为戒必于方盛之时」之感言,盖有鉴于北宋中叶的乱象是以国君监临天下,不可刚愎自用,要能推心置腹择取天下之善言,任用肝胆相照之贤者,一切的朝政能达到亨通贞正,如此才能有安和乐利的盛世六,至诚无妄无妄 (震下干上)「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卦辞有十四字,较干卦「元亨利贞」多十字「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其意是若因任人的私意而动,而不因顺自然而动,就是不正,有灾害,这是不利所往,此就人事而论程颐对无妄卦「元亨利贞」的意义,大略可分为三点:无妄是天理的本质-《易程传无妄》:「无妄,〈序卦〉:『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复者反于道也,既复于道,则合正理而无妄,故复之后受之以无妄也」,此以〈序卦〉来说解「无妄」义;又曰:「为卦,干上震下震,动也,动以天为无妄,动以人欲则妄矣无妄之义大矣哉」,此以卦象来说解「无妄」义干是天道,有「元亨利德」四德,震是动,应天而动,不因人而动,即是顺应自然而动,不因任人为而动,由于顺应自然而动,就可无往不利程颐在人性论提出天理与人欲,认为顺天理而动则无妄,反之,动以人欲则妄,是以在人性道德修养,要以天理为本,人欲为末,要损人欲以复天理无妄是至诚-《易程传无妄》:「无妄者至诚也至诚者,天之道也,天之化育万物,生生不穷,各正其性命,乃无妄也,人能合无妄之道,则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也」,此语与〈中庸〉:「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相契合,此欲人能法天之真诚,以达到人事之无妄,即所谓「天人合一」程颐明确把「无妄」解释为「理之正」,「天之道」,以天理的至诚无妄来说明天理的自然无为及无人为邪心的性质,这是程颐以义理解《易》的具体体现无妄有大亨之理-《易程传 无妄》:「无妄有大亨之理,君子行无妄之理,则可以致大亨矣…法无妄之道,利在贞正,失贞正则妄也」,此就人事而言,程颐将「元亨利贞」分为「元亨」与「利贞」天道是无妄,君子能行无妄之道则可得其贞正大亨苟有邪心,不合正理,则为虚妄,将有灾祸临身结论「干,坤,屯,临,随,无妄,革」七卦卦辞之「元亨利贞」,在程颐很审慎阐述之下,可合并其意义有三:干之「元亨利贞」是天道,君道,阳,有刚健之德,四者是相辅相成,不可缺一22,是创生万物的原动力,有「始,长,遂,成」之义坤之「元亨利贞」是地道,臣道,阴,是柔顺之德,有生成化育之功,与干同为天地之道,阴阳之本,但干为主,坤是从「屯,临,随,无妄,革」五卦之「元亨利贞」,是作二分法,即「大亨」与「利于贞正」,与乾坤两卦「元亨利贞」意义有所不同五卦「元亨利贞」四德,虽有异于乾坤,但各有其特质,如屯卦有「始生」之德,无妄卦有「至诚」之德,随卦有「从」之德,革卦有「变」之德,临有「大」之德,此诸德在各卦中,若得以贞正,则必能大亨「元亨利贞」四德,除了有上述不同的意义之外,程颐还以为「元」可包「亨利贞」,犹如「仁」可包「仁义礼智」23,因为程颐以为「元有君长之道」,「元者物之先也」,「元者善之长」,是以可概括「亨利贞」,这种说法对宋朱熹,吕祖谦及近人熊十力影响很大24,由此可知,程颐极为看重「元亨利贞」之「元」德五,参考书目及期刋论文二程集 程颢,程頣 台北汉京 民国72年6月二程哲学体系 庞万理 北京航天大学 1992年12月中国思想史 钱穆 台湾学生 民国81年2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 钱穆 台北东大 民国73年8月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二〉) 唐君毅 台湾学生 民国75年10月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 冯友兰 台北蓝灯 民国80年12月宋明理学研究 张立文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1985年7月安明理学史 侯外庐,邱汉生 北京人民 1984年4月宋明理学(北宋篇) 蔡仁厚 台湾学生 民国73年9月近思录详注集评 陈荣捷 台湾学生 民国81年8月易学哲学史(中) 朱伯昆 北京北京大学 1988年11月易程传 程颐 台北文津 民国79年10月 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函义 牟宗三 台北文津 民国77年4月周易古史观 胡朴安 上海古籍 1989年1月周易纵横谈 黄庆萱 台北东大 民国84年3月周易研究史 廖名春,康伟学 湖南湖南 1991年7月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 潘富恩,徐余庆 上海复旦大学 1988年11月读经示要 熊十力 台北广文 民国64年元月程颐易学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易学史上的地位 蔡方鹿 周易研究总第19期1994年伊川《易传》 戴君仁 民主评论第12卷第8期1961年4月关于二程的《易》学思想及其它 张岂之 西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周易程氏传思想研究 金春峰 中州学刊1989年第4期作者联系方法:住宅-台湾省台南市东区崇德一街94号(06)2893805服务学校-国立高雄餐旅学院通识中心(07)8060505转1845电子信箱-w*蔡鸿江1953年生,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班毕业国立高雄餐旅学院通识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晋系青铜器研究,春秋三传及周易等1伊川先生作《易程传》之因,可由《易程传序》得知:「圣人之忧患后世,可谓至矣,去古虽远,遗经尚存,然而前儒失意以传言,后学诵言而忘味,自秦而下,盖无传矣予生千余载之后,悼斯文之湮晦,将俾后人沿流而求源,此传所以作也」2《周易》原为占筮之书,是古人依据其卦象和卦辞爻辞来推断人事的吉凶战国时期,儒者为《周易》作传,有《十翼》之作汉代易学盛行,有谈卦气,阴阳灾变的象数派,如孟喜,京房,董仲舒,荀爽,郑玄,虞翻;有以《易传》解经,取人道教训之义的义理派,如费直,陆贾,韩婴,王肃;有以道家黄老之学解释《周易》的玄学派,如严君平,扬雄,魏伯阳;三派中以象数派影响最大魏晋南北朝玄学思潮流行,王弼,韩康伯等人常以老庄解易,使得易学趋向于玄学义理派唐代孔颖达,李鼎祚采辑前贤之言,能综合象数玄学之说,使得易学产生融合宋代易学兴盛,有陈搏,周敦颐,邵雍等象数图书派;胡瑷,程颐,张载等义理派,而程颐是偏重于取义,是理学派的易学体系3程颐易学,基本上是承继王弼以义理解《易》的方式,但反对王弼以老庄玄学思想来阐释《易》理,能以儒理发挥《易》道;同时也批判汉易学家论《易》,仅谈象数而不及义理是以程颐主张《易》是载道之书,天地之理在《易》之中,能尽天理则能明《易》道;同时也提倡「理体象用」的观点,以为「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象数即在"理"中;程颐还常以「引史说易」,使伦理道德政治兴亡与《易》理相结合上述诸点,均是程颐为宋代易学展现新的风貌4有「元亨利」是蛊卦有「元利贞」是损卦有「亨利贞」是蒙,需,同人,离,咸,恒,遯,兑,涣,小过,既济十一卦有「元亨」是大有,升,鼎三卦有「元贞」是比卦有「亨利」是噬嗑,贲,复,大过,巽,未济六卦有「亨贞」是困,旅,节三卦有「利贞」是否,大畜,大壮,明夷,家人,蹇,渐,中孚八卦有「亨」是小畜,履,泰,谦,坎,丰,震七卦有「利」是讼,豫,剥,解,益,夬,归妹七卦有「贞」是师,颐二卦无「元亨利贞」是观,晋,睽,姤,井,艮六卦5:《易干文言》:「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喜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喜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干:元亨利贞」此将「元亨利贞」作四分法《易干文言》:「干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此将「元亨利贞」分为「元亨」,「利贞」二层来解释《易干文言》:「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此将「元亨利贞」四字合并叙述6《周易干彖》:「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此释「元」;「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此释「亨」;「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此释「利贞」7 《程氏经说》卷一〈易说系辞〉:「圣人既设卦,观卦之象而系之以辞,明其吉凶之理,以刚柔相推而知变化之道」,《程氏遗书》卷廿一上:「理,无形也,故因象以明理,理见乎辞矣,则可由辞以观象,故曰得其义则象数在其中矣」,此为程颐所谓「因象知理」之明证8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这种「得兔忘蹄,得鱼忘筌」的方式,纯然以心证道,离绝言诠9《左传 襄九年》,穆姜曰:「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此为释「随」卦,与〈文言〉释干卦有所异,文字亦略有出入,如〈文言〉「元,体之长也」,《左传》是「元者善之长也」10王弼注〈干卦 文言〉「元亨利贞」四德:「〈干 文言〉首不论『干』,而先说『元』,下乃曰『干』何也 夫干者统行四事者也,君子以自强不息行此四者,故首不论『干』,而下曰『干元亨利贞』」,此是说〈文言〉开头先说「元」,结尾时才说「干」,这是因为「干」为刚健之义,统率元亨利贞四德,君子应以刚健不息行此四德,此是以干为刚健之德11《子夏易传》二卷,是汉韩婴所作,非孔子弟子子夏所撰,《四库全书》经部易类著录《子夏易传》十一卷,恐为宋以后伪作,非此书,其办伪详见张心澄《伪书通考》(上)页122至页孔颖达《周易正义》依《子夏易传》而疏之云:「言此卦之德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此卦自然令物有此四种,使得其所,故谓之四德」,孔颖达亦是以自然生成万物来解释「元亨利贞」12 《易程传》:「干,天也」,熊十力先生以为意有所不当,云:「干亦取象于天,而干不即是天也古之言天,本指彼苍而目之,即星体也天一日一夜,过周一度,其行至健,故干以之取象----伊川直以干为天,则是泥于象而不求象外之意矣」《读经示要》卷三页62)13程颐曰:「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此为「理一分殊」之说,理一即为道,分殊则为理,道散为万殊则为理,理统之为一则为道14薛瑄以花果来说明程颐「元亨利贞」最为适切《读书录》:「花即具元亨利贞之理花始蕚而未开者,元也:开而盛者,亨也;盛而就实者,利也;实已成熟者,贞也成熟可种而复生,又为贞下之元矣生理循环盖未尝毫发止息间断」15邵雍《皇极经世 观物外篇》:「元者,春,仁也,春者时之始,仁者德之长-----亨者,夏也,礼也,夏者时之盛,礼者德之文----利者秋也,义也,秋者时之成,万物方而获利贞者冬也,智也,冬者时之末,智者德之衰----」16王弼《周易注》:「坤贞之所利,利于牝马也马在下而行者也,而又牝焉,顺之至也,至顺而后乃亨,故唯利于牝马之贞」孔颖达《周易正义》:「利牝马之贞者,坤是阴道,当以柔顺为贞,假借柔顺之象,以明柔顺之德」,此与程颐同为取卦象来说明坤德柔顺17孔颖达《周易正义》:「此假象以明人事,西南坤位是阴也,今以阴诣阴,是得朋,俱是阴类,

鄂州大学学报是本科学报吗吗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学报一种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如《化学学报》、《数学学报》等,一般大学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多以“某某学报”冠名,如《北京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有期刊8889种,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取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程度的上下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红中央期刊和中央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度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政府行为。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程度这一角度制定过评价规范,这是一件十分复杂、难度十分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能够简单地作出评价的。即便一些兴旺国度,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权衡本人国度的学术期刊学术程度的客观规范。1992年国度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共同发布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请求》,1995年,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规范》,这两个文件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管理的角度对自然科学期刊的5大类、社会科学期刊的7大类期刊停止质量监管的根据。这两个规范中,固然对学术理论类期刊的业务规范有请求,但都是一些准绳性的,不能仅以此作为判别期刊学术程度上下的规范。

省级期刊。鄂州周刊是《鄂州大学学报》的曾用名,创刊于1988年,双月刊,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鄂州大学主办的期刊,期刊级别属于省级期刊。拥有鄂州新闻网、鄂州手机报等媒体。组织机构?鄂州日报立足鄂州,面向全国。

看是什么了,有的是省级 但是也有国级 甚至核级的也有。

鄂州大学学报是本科学报吗

省级期刊。鄂州周刊是《鄂州大学学报》的曾用名,创刊于1988年,双月刊,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鄂州大学主办的期刊,期刊级别属于省级期刊。拥有鄂州新闻网、鄂州手机报等媒体。组织机构?鄂州日报立足鄂州,面向全国。

看是什么了,有的是省级 但是也有国级 甚至核级的也有。

差,校风,学风。

很好

鄂州大学学报是本科学报吗嘛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学报一种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如《化学学报》、《数学学报》等,一般大学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多以“某某学报”冠名,如《北京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有期刊8889种,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取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程度的上下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红中央期刊和中央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度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政府行为。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程度这一角度制定过评价规范,这是一件十分复杂、难度十分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能够简单地作出评价的。即便一些兴旺国度,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权衡本人国度的学术期刊学术程度的客观规范。1992年国度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共同发布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请求》,1995年,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规范》,这两个文件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管理的角度对自然科学期刊的5大类、社会科学期刊的7大类期刊停止质量监管的根据。这两个规范中,固然对学术理论类期刊的业务规范有请求,但都是一些准绳性的,不能仅以此作为判别期刊学术程度上下的规范。

很好

兄弟啊,咱也是鄂州的啊。劝你还是别报考鄂州大学,因为我有个熟人就是在鄂州大学那招生的,他对鄂州大学很了解的,反正他就是说鄂州大学不好。而且,毕竟自己也是个鄂州人,到我这个年龄应该出去读啊,闯下嘛。是吧?

对 不要报 太坑爹了 现在超级后悔

贺州学院学报是本科学报吗吗

在广西的二类学校来说还是可以的。贺州这座城市现在也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学校有两个校区。东校区是老校区,在市区。西校区在是新校区,离火车站很近。学校以前以师范教育为主,所以总的来说是可以的,,,我是贺州本地人。。。。。。

学校还算好,不过就是贺州这个城市太小了点。我是贺院大二的学生,学校的管理制度越来越规范化了,从宿舍男女生管理,到学校升旗制度,体操制度,教学制度等一系列改进来看,我们学校升为大学是有希望的。

贺州学院是不是好大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贺州学院(Hezhou University)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贺州学院的前身是1943年创建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1957年5月,更名为贺县师范学校。1983年7月,更名为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8年3月,更名为梧州地区教育学院。1994年,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建。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贺州学院。扩展资料截至2017年3月,贺州学院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00多亩,校舍面积约3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9亿多元,馆藏纸质图书100多万册,办有《贺州学院学报》学术期刊。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934人,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专任教师67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50人、副高级职称183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17人;特聘客座教授、知名专家93人;广西特聘专家1人,广西教学名师1人;“贺江学者”特聘专家岗1人,双师型教师210人。

2006年。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地处市区,面积不是很大但很有自己的风格;西校区地处市郊,原面积也不大,后经扩建与新校区合并,占地广阔,环境优美。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