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论文的命名

发布时间:

论文的命名

据学术堂的了解,拟定论文题目应体现"三宁原则",即:宁专勿泛,宁新勿陈,宁深勿浅  1、宁专勿泛论文的选题切忌空泛,务求有所专攻  2、宁新勿陈在定题时要做到"宁新勿陈"就要求我们读一些当今的最新论着,尤其是最新的期刊,并能通过网络搜索大量的与论文题目相关的材料,最终了解该学科学术最前沿的成果和现状,以便在研究和探讨中不至于闭门造车,写过时东西  3、宁深勿浅 (penetrating rather than skimming) 这是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一篇论文,如果没有深度,则失去了论文的意义当然,深度往往是和难度结合在一起的要将论文写出一定的深度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应该在日常的学习阶段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你直接写某某某毕业论文就可以了。给论文取名字,就跟给自己的小孩儿取名字一样,取名叫西门翠花,一听就是村里的傻丫头,取名叫沈光耀,一听就是可能上清华的美男子。是的,给小孩儿取个好听、好记、寓意深远的名字很重要。一定要言简意赅的表达自己的研究内容。一般时候,期刊关于文章的题目长短是有要求的,不能超过多少个字符、或者不能超过多少个汉字,大家可以自己先注册个账号进入到投稿系统里面先看一下。

论文命名要注意如下几点:题目要高度概括文章的核心观点,也即是一看题目就知道文章要论述的是什么;论文题目和记叙文、小说散文等有很大的不同,论文题目常能出现“试述、试论、浅谈、有关什么之我见”等等字眼。3、论文题目不能太宽泛,一般只体现一、二个核心观点,太宽泛的标题文章不好写。

直击主题,要论证什么问题就写什么标题。以无感情色彩、无任何修饰、符合逻辑为原则。

文学期刊的板块命名

时尚生活 网络术语 LES追踪 都市人生 情感天地 纯真年代 心灵空间

1

以宋词词牌为名,分别为:齐天乐,刊发你的范围内的主旋律的东东,没有这个,杂志是过不了关的!高阳台,刊发特立独行的文章浣溪沙,刊发心灵感悟小品忆旧游,刊发记人记事的文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可以找到很多,参看龙榆生先生的相关著作

劳动命名的杂志

在早期工人运动中诞生●《劳动午报》的历史可追溯到1921年7月底由北京党组织在北京创刊的《工人周刊》;而《工会博览》的历史可追溯到1920年11月7日,北京党组织创办的《劳动音》周刊。早期创办工人刊物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唤起工人的觉醒。从现存的工运史料上追根溯源,《劳动音》周刊(杂志)是现在《工会博览》杂志的前身。1920年,李大钊、邓中夏、罗章龙等革命先驱一起于同年11月7日在北京创办了《劳动音》周刊(杂志),这是北京地区最早的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工人杂志。1920年12月初,《劳动音》周刊遭北洋政府查禁、停刊。从工人报刊发展历史和相关规定看,无论从主办单位的性质、刊物的办刊宗旨、发行对象、所在地等都决定了《工会博览》可溯源于早期的《劳动音》周刊(杂志)。北京共产党小组成立后,非常重视报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作用。1921年7月李大钊同志领导的北京党组织又创办了我国早期的重要工人报纸——《工人周刊》。1922年8月,《工人周刊》便成为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1924年2月,改为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机关报。该报1926年底被军阀政府查封。从这段历史渊源来考察,《工人周刊》(报纸)可以说是现在《劳动午报》的前身。为了进一步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发动和组织工人、指导工人斗争,在李大钊、赵世炎等亲自倡导下,积极筹划新的工人刊物的创办工作。1925年6月15日,由中共北方党组织主办的《北京工人》周刊(杂志)在北京创刊,担任中共北方区执委会组织部长兼职委会书记的陈为人任主编。工运学家认为,《北京工人》周刊与《劳动音》周刊是一脉相承的。在新中国成立后成长●1950年5月1日,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北京市总工会重新创办了《北京工人》杂志(也可视为1925年《北京工人》杂志的复刊);1967年4月20日,北京市工代会又创办了《北京工人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迅速。1950年2月,北京市总工会宣告成立,《北京工人》、《北京工运》、《工会工作》等市总工会的刊物相继创刊。1950年5月1日,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北京市总工会创办了《北京工人》杂志(也可视为1925年《北京工人》杂志的复刊),半月一期,32开本。杂志稿件按重要性分别由邓拓(原市委宣传部长)、廖沫沙(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审阅。具体领导工作由时任市总工会宣教部部长的祖田工担任,下设编辑部。一批工人作家的成长与《北京工人》杂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老舍、周立波、田间、袁水拍等作家和学者都为杂志撰过稿并为杂志的通讯员队伍授课。曾任全国文联党组书记的高占祥、已故诗人李学鳌以及后来调入北京日报社的几名记者都曾是《北京工人》的通讯员。1951年1月,因工作人员全部投入“三反”、“五反”运动,杂志停刊,共出版发行了36期。1967年4月20日,北京市工代会又创办了《北京工人报》(也视为《北京工人》杂志的复刊,从杂志形式变成了报纸形式)。《北京工人报》期发行量达到了5万份,1972年5月30日停刊。1967年,《北京工人报》在报道“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时将刘春华的作品作为题图率先发表。之后,《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等都相继刊发了这幅作品的彩色照片。在改革开放后发展●1984年10月,《北京工人》杂志再次复刊,2001年1月《北京工人》杂志更名为《工会博览》杂志;1993年1月《北京工人报》复刊,2000年12月《北京工人报》改名为《劳动午报》。改革开放后,市总工会党组请示市委批准,《北京工人》杂志于1984年10月再次复刊。开始为双月刊,1986年1月改为月刊。时任市委副书记的徐惟诚写了《祝〈北京工人〉创刊》的《代发刊词》。1984年12月,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彭真同志为《北京工人》杂志题词:“祝《北京工人》成为职工群众大家看、大家办的首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鼓舞者、喉舌和镜子。”1992年末,市总工会决定在继续办好《北京工人》杂志的同时,创办《北京工人报》。《北京工人报》是面向首都广大职工群众和工会工作者的政治性综合性报纸,于1993年1月1日复刊,向全国发行。1999年1月5日,报纸开辟了《职工热线》专栏,备受社会欢迎。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2000年12月《北京工人报》更名为《劳动午报》,同年底,《北京工人》更名为《工会博览》。更名后的《工会博览》半月刊,改为32开本,内容也进行了大调整,作为以工会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刊物,发行量一路上升,2005年,工会博览杂志社提出了二次创业,现在的《工会博览》已成为北京市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杂志之一。现为旬刊,每月出版三期。被中国工人报刊协会评为优秀期刊、被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更名后的《劳动午报》,进行了一系列的扩版,由原来黑白对开版改为彩色四开版。那句“早也报、晚也报,又新又全看午报;喜也报、忧也报,维护权益看午报”的广告语被广为流传,也被市场所接受。“维权110”已成为有鲜明特色的拳头版面。2009年,劳动午报社领导充分认识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加强巩固继续办好杂志的同时,对《劳动午报》定位和发展进行了调整,决心将《劳动午报》办成“工会满意、职工爱看、企业欢迎、社会需要”的高品位的工会机关报。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劳动午报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为了适应工会新闻宣传事业发展的需要,1984年10月,《北京工人》杂志复刊,2001年1月更名为《工会博览一报一刊,正在以准确的定位,敏锐的思维,超前的意识,服务的理念,丰富的资讯,时尚的设计,努力扩大报刊的社会知名度,树立美誉度,增加发行量,做到以先进的文化启迪社会、以正确的理念引导职工,把先进的经验和准确的信息传播给读者,努力将报社打造成为“工会、职工、企业、社会”四位一体的立体新闻宣传网络。报社正在不断扩大在首都的覆盖面,努力做到有职工的地方就有《劳动午报》,有工会的组织就有《工会博览》。今天,劳动午报社新的领导班子集体在市总的领导下,正站在时代的前沿,紧跟时代的步伐,带领报社全体员工,同心同德,将革命先烈的未竟事业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全部的力量。

是内部刊物,所以没有刊号。

文学刊物命名

期刊用《创刊号》啊。楼上的名字偏俗,不过没办法,这学校名字不好起。《诡风》吧,音协。年轻孩子喜欢不羁。或者桂拆字来取。左木,右是两个土,简意为尘。《慕凤尘凰》凤求凰知道吧,一个公的,一个母的。慕名凤,拂尘凰。男男女女,人中龙凤。

个人觉得,如果贵校的文学社是由学生会组织的,且报纸只在校园发行,就没必要办期刊当然,如果是要面向社会发行,且稿源充足,可直接办学刊,刊名可直接命名<<桂凤>>或"归风文学社",期刊命名<<归风阁>>寓意:归正学风文风之所

18 、 【答题示例】 刊物名:《新叶》( 1 分) 理由: “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 新叶显示勃勃的生机,新叶蕴藏旺盛的活力。新叶嫩绿,透露文学的活力和美丽。(刊物名:应有深意或喻意。理由:先引刊物名出处,再说明选择这一词语的用意。)( 3 分)

我是我们学校报社的编辑报刊的话可以叫《文苑》、 《惠风》,和学校的名字有关系文学社的话可以叫桂树之冠 凤林 还是可以的。

以劳动命名的杂志

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总部设在上海,在其他有党组织的城市陆续建立了分部,负责领导各地的工人运动。总部主任最初是张国焘,但他并不深入工厂车间,只在"办公桌上搞工人运动",没起什么实际作用。10月中旬,他去苏俄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书记部总部的工作就由李启汉主持。先后在总部工作过的还有包惠僧、李震灜、董锄平、许白昊等人。   书记部总部一成立就编辑出版了指导工人运动的机关刊物《劳动周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刊物。《劳动周刊》在发刊词中申明:它是"专门本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宗旨为劳动者讲话,并鼓吹劳动组合主义",希望广大工人"都来维护这个唯一的言论机关,扩大解放全人类的声浪,促进解放全人类的事业实现"。李启汉、李震灜等人为编好《劳动周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工人们称《劳动周刊》是一盏指路的明灯。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共产党》月刊称赞《劳动周刊》"办得异常完善,大可以增进劳动者的知识,这真是教育训练劳工们一个最好的机关报"。   上海的工人运动是在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当时的上海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城市,许多工人背井离乡来到上海谋生。为了不受别人欺负,他们就自发地按地域组织了帮口,如宁波帮、湖北帮、安徽帮等。这种封建性质的帮口是组织工人成立工会的严重障碍。为了克服帮口思想对工人群众的束缚,李启汉等人在《劳动周刊》上接连发表文章,揭露官僚、资本家利用帮口分裂工人队伍,挑唆工人互相争斗的事实,启发工人按产业建立自己的工会组织。书记部在利用《劳动周刊》对工人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还在上海小纱渡工厂区创办了工人补习学校,开始有20多名工人参加,李启汉、李震灜轮流住在那里主持工作,劳动组合书记部的人员轮流来讲课,针对工人实际情况作思想教育工作。

中国劳动保障,这本杂志是各地方人社系统都会定期订购的杂志,上面有时会刊登一些具体案例劳动仲裁属于档案类东西,内容只涉及当事双方,不可能出杂志

《劳动周刊》劳动组合书记部还创办了机关刊物《劳动周刊》,张国焘兼编辑主任,包惠僧、李启汉、董锄平等为编辑,其任务是:本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宗旨为劳动者说话,并鼓吹劳动组合主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