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蔡

发布时间: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蔡

1 古都与移民 葛剑雄 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 1991-09-01 中国会议 96 分享 分享到 2 从非洲看历史文化 葛剑雄 孔目湖讲坛录 2006-06-01 中国会议 3 分享 分享到 3 共同迎接长江文明的第三次崛起 葛剑雄; 杜非 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 1997-12-01 中国会议 22 分享 分享到 4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葛剑雄; 华林甫 历史研究 2002-06-15 期刊 47 2430 分享 分享到 5 从历史地理看徽商的兴衰 葛剑雄 安徽史学 2004-10-15 期刊 34 1057 分享 分享到 6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葛剑雄 东南学术 2002-08-25 期刊 18 797 分享 分享到 7 遵守学术规范推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 杨奎松; 谢维扬; 赵世瑜; 蔡; 葛剑雄; 马戎; 李伯重; 李强; 苏力; 罗志田; 张乐天 中国社会科学 1999-07-10 期刊 13 1641 分享 分享到 8 移民与中国城市发展 葛剑雄 城市规划学刊 2007-11-15 期刊 6 706 分享 分享到 9 学术腐败、学术失范与学风不正:探究与思考 葛剑雄 民主与科学 2010-04-15 期刊 6 488 分享 分享到 10 20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 葛剑雄; 安介生 探索与争鸣 2010-02-15 期刊 5 508 分享 分享到 11 论学术研究规范与创新 葛剑雄 中国高等教育 2004-10-03 期刊 12 486 分享 分享到 12 改革开放与中国人观念的现代化 葛剑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15 期刊 5 273 分享 分享到 13 从历史地理看西北城市化之路 葛剑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04-30 期刊 8 438 分享 分享到 14 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和局限 葛剑雄 历史教学问题 1997-12-15 期刊 18 530 分享 分享到 15 从历史地理看长时段环境变迁 葛剑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9-05 期刊 3 788 分享 分享到 16 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葛剑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06-29 期刊 14 577 分享 分享到 17 移民与文化传播——以绍兴为例 葛剑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0-07-28 期刊 3 264 分享 分享到 18 是学术创新,还是低水平的资料编纂?——评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 葛剑雄; 曹树基 历史研究 1998-02-15 期刊 7 542 分享 分享到 19 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封禅运动 葛剑雄 读书 1995-11-10 期刊 13 247 分享 分享到 20 水文化与河流文明 葛剑雄 中国三峡建设 2008-06-15 期刊 3 255 分享 分享到 21 水文化与河流文明 葛剑雄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1-01 期刊 4 543 分享 分享到 22 我看王莽 葛剑雄 读书 1997-10-10 期刊 6 490 分享 分享到 23 葛剑雄:从环境变迁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葛剑雄 中国三峡 2009-08-15 期刊 2 323 分享 分享到 24 近10年来历史地理研究的新进展 陈桥驿; 邹逸麟; 张修桂; 葛剑雄 地理学报 1994-12-30 期刊 6 640 分享 分享到 25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的衍变及增减的原因 葛剑雄 党的文献 2008-03-15 期刊 5 518 分享 分享到 26 对中国人口史若干规律的新认识 葛剑雄 学术月刊 2002-04-20 期刊 3 552 分享 分享到 27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一麻城孝感乡 葛剑雄 寻根 1997-02-25 期刊 11 342 分享 分享到 28 移民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葛剑雄; 曹树基 历史教学问题 2000-06-15 期刊 5 493 分享 分享到 29 乱世的两难选择 葛剑雄 读书 1995-02-10 期刊 7 329 分享 分享到 30 研究中国移民史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葛剑雄 浙江社会科学 1997-07-15 期刊 5 379 分享 分享到 31 世界走向中国:从汉学到中国学——2004·上海“世界中国学论坛”发言选登 王荣华; 汤一介; 萧兵; 季塔连科; 杜维明; 叶舒宪; 葛剑雄; 石之瑜; 林毅夫; 王赓武; 乐黛云; 俞宣孟; 莫汉蒂; 芮哲非; 李希雅; 韦立德; 黄育馥; 熊月之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05 期刊 1 885 分享 分享到 32 对明代人口总数的新估计 葛剑雄; 曹树基 中国史研究 1995-02-20 期刊 26 65 分享 分享到 33 唐代以前我国疆域的演变——中国疆域变迁问题初探(上) 葛剑雄 秘书工作 2008-03-10 期刊 2 548 分享 分享到 34 论中国的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阳能否列为“七大古都” 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03-30 期刊 7 236 分享 分享到 35 宋代人口新证 葛剑雄 历史研究 1993-12-15 期刊 8 189 分享 分享到 36 海内外著名学者论古诗文素养 叶嘉莹; 金庸; 余秋雨; 陈平原; 赵鑫珊; 葛剑雄; 杨振宁; 蔡志忠 山东教育 2000-01-15 期刊 8 489 分享 分享到 37 黄河:河流伦理与人类文明的延续 葛剑雄 中国三峡 2009-06-15 期刊 1 227 分享 分享到 38 上海世博苏州论坛聚焦 “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 单霁翔; 童明康; 弗朗切斯科·班德林; 穆尼尔·布什纳基; 阮仪三; 保罗·安德勒; 杰弗里·马基瓦; 约翰·霍金斯; 葛剑雄; 布赖恩·史密斯; 汉斯·道维勒; 理查德·汉森博士; 罗伯托·格兰迪; 渡边淳一 中国名城 2010-07-05 期刊 266 分享 分享到 39 创建世界一流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为什么要研制“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葛剑雄; 周筱赟 东南学术 2002-08-25 期刊 5 252 分享 分享到 40 学人评说学界弊病(专家访谈) 章开沅; 冯培恩; 黄天骥; 葛剑雄; 杨东平; 郭芙秀; 陈川 同舟共进 2006-05-01 期刊 3 251 分享 分享到 41 中国家谱的总汇 家谱研究的津梁——《中国家谱总目》评介 葛剑雄 安徽史学 2010-01-15 期刊 2 211 分享 分享到 42 上海石库门建筑群保护与更新的现实和建议 万勇; 葛剑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7-25 期刊 158 分享 分享到 43 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以事实为依据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 2004-03-20 期刊 5 378 分享 分享到 44 中国的地域文化 葛剑雄 贵州文史丛刊 2012-05-15 期刊 164 分享 分享到 45 中国古代为什么有重视历史的传统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 2008-09-15 期刊 3 185 分享 分享到 46 “古为今用”:历史研究还是历史应用 周筱赟; 葛剑雄 学术界 2004-06-28 期刊 2 238 分享 分享到 47 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葛剑雄 读书 1996-05-10 期刊 4 281 分享 分享到 48 江西瓦屑坝──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二 曹树基; 葛剑雄 寻根 1997-04-25 期刊 8 373 分享 分享到 49 论秦汉统一的地理基础─—兼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 葛剑雄 中国史研究 1994-05-20 期刊 14 73 分享 分享到 50 要是世界上只有中文 葛剑雄 读书 1994-07-10 期刊 5 196 51 唐代以后我国疆域的沿革与启示——中国疆域变迁问题初探(下) 葛剑雄 秘书工作 2008-04-10 期刊 549 分享 分享到 52 消除学术腐败和不良学风的外部条件 葛剑雄 社会科学论坛 2002-01-10 期刊 8 138 分享 分享到 53 上海与长三角的历史渊源 葛剑雄 中国改革 2004-05-01 期刊 4 205 分享 分享到 54 我看东西方文化 葛剑雄 天津社会科学 1997-12-10 期刊 4 259 分享 分享到 55 调节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改善西部自然环境的关键 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06-10 期刊 3 258 分享 分享到 56 宋朝为什么没有内乱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09-09-23 期刊 277 分享 分享到 57 从汶川地震看人与自然 葛剑雄 江海纵横 2010-11-20 期刊 268 分享 分享到 58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继承传统面向世界——葛剑雄教授访谈 葛剑雄; 谢宝耿 学术月刊 2002-04-20 期刊 1 323 分享 分享到 59 地图上的中国与历史上的中国疆域——读《中国历史地图集·前言》、《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感言 葛剑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9-01 期刊 78 分享 分享到 60 大学的行政级别,目前能取消吗? 葛剑雄; 熊丙奇 领导文萃 2010-01-23 期刊 1 145 分享 分享到 61 河流伦理与人类文明的延续 葛剑雄 中国三峡建设 2005-06-25 期刊 1 273 分享 分享到 62 江陵焚书一千四百四十周年祭 葛剑雄 读书 1995-06-10 期刊 4 165 分享 分享到 63 《孔子学堂》第二讲 儒家思想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下) 葛剑雄; 孙永娟 文史知识 2008-12-01 期刊 1 121 分享 分享到 64 人要不要精神生活 葛剑雄 复旦教育论坛 2005-05-20 期刊 2 214 分享 分享到 65 货殖何罪? 葛剑雄 读书 1996-09-10 期刊 3 204 分享 分享到 66 剑气袭人 雄踞舆地——访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 葛剑雄 江汉论坛 2012-06-15 期刊 60 分享 分享到 67 洪洞大槐树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六 安介生; 葛剑雄 寻根 1997-12-25 期刊 3 385 分享 分享到 68 世界上不止有中文——《英使马戛尔尼来聘案》与《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之对勘 葛剑雄 读书 1994-11-10 期刊 3 250 分享 分享到 69 福建早期移民史实辨正 葛剑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5-25 期刊 3 214 分享 分享到 70 永恒的矛盾:追求和现实之间──读《后汉书·党锢列传》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 1995-10-20 期刊 3 235 分享 分享到 71 宋朝为什么没有内乱 葛剑雄 中国企业家 2008-03-20 期刊 1 307 分享 分享到 72 玄武门之变真相推测 领导文萃 2002-10-15 期刊 433 分享 分享到 73 科举考试与人才 葛剑雄 人才管理 1994-06-05 期刊 4 293 分享 分享到 74 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地位 葛剑雄 图书馆杂志 2011-08-15 期刊 82 分享 分享到 75 尊重历史 立足现实 葛剑雄 江汉论坛 2006-01-15 期刊 1 194 分享 分享到 76 清明节传统的变与不变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 2008-04-15 期刊 1 279 分享 分享到 77 《孔子学堂》第二讲 儒家思想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上) 葛剑雄; 孙永娟 文史知识 2008-10-01 期刊 139 分享 分享到 78 从环境变迁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葛剑雄 上海教育 2008-02-01 期刊 531 分享 分享到 79 城·市·城市——从中国的城市体制看旧城破坏 葛剑雄 中国图书评论 2011-07-10 期刊 1 59 分享 分享到 80 移民文化促进上海快速发展 葛剑雄 上海采风 2007-08-15 期刊 2 186 分享 分享到 81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三──苏北的苏州移民 葛剑雄 寻根 1997-06-25 期刊 4 306 分享 分享到 82 “长乐老”冯道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08-10-15 期刊 174 分享 分享到 83 明初全国户口总数并非“丁”数——与王其榘先生商榷 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0-12-31 期刊 3 144 分享 分享到 84 城市文脉能延续吗 葛剑雄 同舟共进 2010-02-01 期刊 2 102 分享 分享到 85 时间和空间之间的求索 葛剑雄 开放时代 1999-10-30 期刊 2 166 分享 分享到 86 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江陵焚书 葛剑雄 书摘 2008-01-01 期刊 1 149 分享 分享到 87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新进展 谭其骧; 葛剑雄 地理学报 1990-05-01 期刊 1 511 分享 分享到 88 葛剑雄:城市文脉能延续吗? 葛剑雄 中国三峡 2010-04-15 期刊 83 分享 分享到 89 摆正心态,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 2010-08-15 期刊 126 分享 分享到 90 谭其骧与《中国历史地图集》 葛剑雄 中国测绘 2004-07-30 期刊 280 分享 分享到 91 尊重科学还是迎合需要 葛剑雄 江汉论坛 2005-01-25 期刊 1 204 分享 分享到 92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选载之一)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3-01 期刊 1 201 分享 分享到 93 历史学是什么? 葛剑雄 科学中国人 2004-05-30 期刊 1 331 分享 分享到 94 人文社科创新必须立足本土面向国际 葛剑雄 中国高等教育 2006-06-03 期刊 164 分享 分享到 95 汉魏故事:禅让的真相 葛剑雄 书屋 1995-04-15 期刊 1 230 分享 分享到 96 姓氏分布与社会动荡 葛剑雄 百科知识 2008-06-15 期刊 177 分享 分享到 97 南唐后主之功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08-09-01 期刊 162 分享 分享到 98 历史学家“煮酒论汉武” 黄朴民; 杨生民; 葛剑雄; 王子今; 倪乐雄 学习月刊 2005-04-25 期刊 1 249 分享 分享到 99 三峡移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 葛剑雄 科学中国人 2002-09-15 期刊 3 162 分享 分享到 100 消除学术腐败和不良学风的外部条件 葛剑雄 学术界 2002-02-28 期刊 2 120 分享 分享到101 教育问题之我见 葛剑雄 开放时代 2001-01-23 期刊 1 170 分享 分享到 102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五——山东枣林庄 曹树基; 葛剑雄 寻根 1997-10-25 期刊 2 358 分享 分享到 103 千古钓鱼城 葛剑雄 文史知识 2002-01-13 期刊 205 分享 分享到 104 谈常州历史文化 葛剑雄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 2009-06-15 期刊 1 116 分享 分享到 105 同是盛世亡国君:李煜与钱俶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00-06-15 期刊 1 147 分享 分享到 106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选载之五)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7-03-01 期刊 1 154 分享 分享到 107 成吉思汗影响着今天的世界吗?——谈《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葛剑雄 鄂尔多斯文化 2006-06-30 期刊 288 分享 分享到 108 我对学术批评的态度——答《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编委会 葛剑雄 学术界 2000-06-05 期刊 1 129 分享 分享到 109 天涯何处罗马城 葛剑雄 读书 1994-02-10 期刊 2 124 分享 分享到 110 高山反应与汉藏交往 葛剑雄 华夏地理 2007-02-01 期刊 134 分享 分享到 111 乾隆“肃贪”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11-07-08 期刊 49 分享 分享到 112 惩处学术腐败 加强学风建设 葛剑雄 教育与职业 2010-05-01 期刊 1 173 分享 分享到 113 中国人的“国民性”及观念的现代化 葛剑雄 乡音 2011-01-10 期刊 80 分享 分享到 114 城市的守旧与更新 葛剑雄 杭州(我们) 2010-10-18 期刊 1 73 分享 分享到 115 人生,因读书而精彩——在上海电机学院博学讲坛上的报告 葛剑雄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8-06-15 期刊 123 分享 分享到 116 上海人与苏浙渊源 葛剑雄 今日浙江 2004-03-25 期刊 2 146 分享 分享到 117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葛剑雄 世纪 2012-01-10 期刊 162 分享 分享到 118 到底什么是“中国”? 葛剑雄 全国新书目 2010-05-01 期刊 84 分享 分享到 119 从服装开始的改革 葛剑雄 读书 1999-06-10 期刊 184 分享 分享到 120 天堑何曾限南北 葛剑雄 读书 1995-08-10 期刊 2 131 分享 分享到 121 人口与中国疆域的变迁 葛剑雄 晚霞 2010-11-20 期刊 76 分享 分享到 122 国宝如何回家 葛剑雄 时事报告 2003-10-08 期刊 2 65 分享 分享到 123 记忆中的筱苏(史念海)先生 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2-10-10 期刊 45 分享 分享到 124 “国家级”公祭黄帝质疑 葛剑雄 南风窗 2003-08-08 期刊 3 105 分享 分享到 125 建设先进文化与新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葛剑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2-08-30 期刊 165 分享 分享到 126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连载之二)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6-01 期刊 174 分享 分享到 127 重读《明史·海端传》 葛剑雄 领导文萃 1997-12-15 期刊 1 157 分享 分享到 128 盘庚为什么迁都于殷? 葛剑雄 中华遗产 2007-07-01 期刊 196 分享 分享到 129 西部的历史与未来 葛剑雄 同舟共进 2011-01-01 期刊 95 分享 分享到 130 南雄珠玑巷──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四 葛剑雄 寻根 1997-08-25 期刊 1 363 分享 分享到 131 追寻远去的先人 葛剑雄; 刘炎迅; 杨正莲 中国新闻周刊 2011-01-31 期刊 29 分享 分享到 132 学术规范与历史研究──葛剑雄先生访谈录 葛剑雄; 庄辉明 历史教学问题 1999-02-15 期刊 199 分享 分享到 133 了解是理解的前提 葛剑雄 上海教育科研 2011-01-15 期刊 89 分享 分享到 134 真正的学者 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08-30 期刊 234 分享 分享到 135 学风不正的背后 葛剑雄 中国改革 2002-01-13 期刊 5 71 分享 分享到 136 谈常州历史文化 葛剑雄 江苏地方志 2009-06-10 期刊 121 分享 分享到 137 忆旧还是难 葛剑雄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7-04-10 期刊 96 分享 分享到 138 美好的城市公共生活:梦想与现实 葛剑雄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7-15 期刊 152 分享 分享到 139 谭其骧日记选(之一)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3-01 期刊 170 分享 分享到 140 谭其骧日记选之三——(1966年5月6日至1968年6月27日)(续)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9-01 期刊 143 分享 分享到 141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选载之三)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9-01 期刊 166 分享 分享到 142 从《长水集续编》看谭其骧先生晚年的杰出贡献——纪念谭其骧先生85周年诞辰 葛剑雄 学术月刊 1996-03-15 期刊 187 分享 分享到 143 质疑“全球变暖人为说” 葛剑雄 今日国土 2009-04-25 期刊 230 分享 分享到 144 同样的灾难,不同的结果 葛剑雄 中国报道 2008-03-01 期刊 93 分享 分享到 145 谁来设计普通民居 葛剑雄 美术观察 2005-11-10 期刊 1 86 分享 分享到 146 官与吏:谁统,谁治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00-02-15 期刊 161 分享 分享到 147 谭其骧日记选之二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6-01 期刊 153 分享 分享到 148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连载之四)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12-01 期刊 154 分享 分享到 149 谭其骧日记选之四——(1969年1月3日至1969年10月9日)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12-01 期刊 139 分享 分享到 150 谭其骧日记选之五(1969年10月11日至1970年12月31日)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7-03-01 期刊 142 分享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医学科研的经费和项目数,已从两校合并初期的25%左右,增长到全校总量的一半。 科研经费&项目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共获得各类项目1393项,到款总经费10818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045项,到款经费93660万元;横向项目348项,到款经费14526万元。获得“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6项。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45项,获资助项目482项,获资助经费17465.9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54项,青年科学基金159项,重点项目10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资助20项,新教师类项目资助37项,资助经费为253.2万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39项,经费128.5万元。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立项3项。获得财政部、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4357万元。 论文发表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申请中国专利671项,数量较2009年增长近30%。授权专利数量164项,全校累计有效专利(维持中)841项。已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为历年最高。全校2009年发表SCI论文1958篇,比上一年增长12.98%。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历年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学校2004—2008年共发表SCI论文7269篇。其中有2419篇论文在2009年被引用,共被引用9106次,平均被引次数1.25次,位列全国高校第一。被引用达10次以上的论文有26篇,也居全国高校之首。被引用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3%,位居全国第二。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被《自然》于2010 年2 月以连续两篇研究论文的方式发表,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论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 科技获奖2014年度,该校医科共有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1项。2013年度,该校医科共有1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另外周良辅院士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该校理工科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2012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2011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0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从2003年到2007年,该校文科研究和发展费用累计达到6亿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46项、教育部课题19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36项。出版各类著作2200部,发表论文5万篇,研究报告2300篇,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2项。 复旦大学获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各类奖32项、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类奖79项、获上海市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各类奖17项、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各类奖80项。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截至2014年底,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0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订购中西文纸质期刊6124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271个,电子图书93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52万种,特色馆藏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外文图书、复旦人著作以及各类专题赠书。其中复旦医科图书馆藏书刊40余万册,重点收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中英文书刊。拥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Knowledge、EMBase、Proquest、OVID医学全文数据库、EBSCO的Academic Search Elite、Elsevier 的ScienceDirect、Kluwer等200多种数据库。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创刊于1935年6月,1978年复刊,并为此组成了直接由校党委领导的文科学报编辑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版):创刊于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数学年刊》:2008年,该刊出版《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6期,以及A辑中译英版C辑(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中国当代数学》,由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复旦教育论坛》: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且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核心期刊。《新闻大学》: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被许多名牌大学在学术评审时内定为权威刊物。《当代修辞学》:为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世界经济文汇》:属于CSSCI来源期刊,经CSSCI社会科学评价中心2008年的评审,杂志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在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72种经济学刊物中名列第十,是排名前十的杂志中唯一一份来自北京之外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研究与发展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中国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之一。《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获得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共发表述评3篇,论著25篇(其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著5篇,国家“973”和“863”计划资助的论著5篇,其他项目资助的论著3篇),综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临床医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中国癌症杂志》: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复旦大学出版社编辑部

复旦大学出版社经济管理分社,成立于2006年2月。其前身是经济管理编辑室,是复旦大学出版社最早成立的编辑室之一,作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团队,已有20多年的历史。经济管理分社目前共有图书40多个系列,600多个品种,年销售码洋5000多万元,秉承“人为书本、书为社本”的出版理念,形成优质的学术著作、精品教材以及一般性图书相得益彰的出版结构,业已出版了一系列具有深远社会效益和影响力的学术专著和精品畅销教材。规模在中国出版社中位居于前列。拥有一支能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全部由著名大学的博士、硕士组成的具有先进出版理念的编辑队伍。资深编辑均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具有多年编辑经验,在教学和科研领域有着良好的长远合作关系。作者资源丰富,以复旦大学为基础,遍布全国所有重点院校的近百所大学以及国外知名教授。既有学科带头人的力作,也有来自教学一线教师的丰富授课经验的结晶。在学术著作方面,鼓励原创、创新和跨学科研究。在出版一批名家代表作的同时,也关注优秀的学术新生力量。同时积极引进海外优秀著作,为科研和教学的提升服务。在教材出版方面,强调“内容为王”,充分反映社会对优秀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追踪最新的教学动态和热点,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在优质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高效、高质的编辑加工处理和品牌市场营销策略,增强图书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重点课程配备辅导用书和多媒体课件,使用高校遍布全国。拥有两个自创图书品牌:“复旦博学”和“复旦卓越”。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的需求层次,根据“立体化、网络化、系列化”的发展方向,按照最新学科专业的培养要求,既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也倾力于实务技能的提高。复旦版经管类教材基本涵盖了从大专到博士阶段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课程教学需求,已经在读者和师生中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声誉和信任。此外,还出版有一大批国家重点规划教材和教育部重点图书。

复旦大学出版社电话:65642854网站:复旦确实出很多教科书,但是非教材的书也出得很多的。最好打上面那个电话问一下。

这个出版社很牢靠,比较老牌的了,6,7左右是正常的版税楼主写作不错哦,恭喜你了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经济学的顶级期刊有: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其学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 by facts),但未被事实推翻。 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一个理论,因为下一次的事件总会有机会推翻该理论。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双月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社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35年6月,由复旦大学出版委员会编辑发行,是我国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创刊初期刊发的文章包括学术论文与文艺作品两类,以后又分别出版“文史哲号”、“科学号”等。1945年后停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于1954年8月成立“复旦大学学报编委会”,1955年重新正式出版《复旦大学学报》,内容分别为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1966年停刊。1978年8 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刊,同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刊并公开发行。学报自复刊以来,积极刊发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推动复旦师生为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服务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学报贯彻党的“双百”方针,为繁荣我国的学术探讨而努力。学报鼓励研究新情况,探讨新问题,经常发表具有新鲜见解、材料、方法的学术论文;注意评述社会科学的新发展、介绍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新成就,还十分重视对国内学派和国外思潮、流派的评价工作,因而常以其新颖的内容而吸引广大读者。学报立足本校,面向国内外,思路开阔,具有一定的深度,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复旦学报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也是全国首家成功创办英文刊的高校文科学报。坚持正确办刊方向,遵循基本学术规范,近年来推出了一批具有原创性的代表作,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Q1区中国科技期刊刊名WAJCI指数学科内WAJCI世界排名综合性科学技术NATIONAL SCIENCEREVIEW*1838/148SCIENCE BULLETIN*26212/148科学通报09631/148中国科学院院刊58735/148数学SCIENCE CHINAMATHEMATICS*72471/313应用数学APPLIEDMATHEMATICS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77557/252应用物理学NANO RESEARCH*41317/148NANO-MICROLETTERS*51827/148光学LIGHT: SCIENCE &APPLICATIONS*4837/104物理化学NANO RESEARCH*54536/145应用化学CHINESE JOURNALOF CATALYSIS*80113/71JOURNAL OFENERGY CHEMISTRY*71617/71地球科学综合GEOSCIENCEFRONTIERS*85548/192地质学岩石学报*4298/91ACTA GEOLOGICASINICA(ENGLISH EDITION)*51314/91地质学报38216/91地质论评26817/91自然地理学地理学报5207/87地理研究68612/87地理科学进展08920/87地理科学02021/87生物学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79023/92细胞与组织工程BONE RESEARCH*1324/24细胞生物学CELL RESEARCH*05818/191遗传学与遗传性GENOMICS,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78937/172古生物学JOURNAL OFPALAEOGEOGRAPHY*2017/55植物学MOLECULAR PLANT*39211/230JOURNAL OFINTEGRATIVEPLANT BIOLOGY*66144/230JOURNAL OFSYSTEMATICSAND EVOLUTION*43148/230动物学CURRENT ZOOLOGY*07735/17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PLANT*11022/293医药卫生综合CHINESE MEDICALJOURNAL*14338/179结合与补充医学中国中药杂志79211/58CHINESE JOURNALOF NATURALMEDICINES*78412/58中草药66013/58免疫学CELLULAR &MOLECULARIMMUNOLOGY*08531/156男科学ASIAN JOURNAL OFANDROLOGY*3381/7放射学、核医学与医学成像SIGNALTRANSDUCTIONAND TARGETEDTHERAPY69732/129药学与药理学

1 古都与移民 葛剑雄 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 1991-09-01 中国会议 96 分享 分享到 2 从非洲看历史文化 葛剑雄 孔目湖讲坛录 2006-06-01 中国会议 3 分享 分享到 3 共同迎接长江文明的第三次崛起 葛剑雄; 杜非 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 1997-12-01 中国会议 22 分享 分享到 4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葛剑雄; 华林甫 历史研究 2002-06-15 期刊 47 2430 分享 分享到 5 从历史地理看徽商的兴衰 葛剑雄 安徽史学 2004-10-15 期刊 34 1057 分享 分享到 6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葛剑雄 东南学术 2002-08-25 期刊 18 797 分享 分享到 7 遵守学术规范推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 杨奎松; 谢维扬; 赵世瑜; 蔡; 葛剑雄; 马戎; 李伯重; 李强; 苏力; 罗志田; 张乐天 中国社会科学 1999-07-10 期刊 13 1641 分享 分享到 8 移民与中国城市发展 葛剑雄 城市规划学刊 2007-11-15 期刊 6 706 分享 分享到 9 学术腐败、学术失范与学风不正:探究与思考 葛剑雄 民主与科学 2010-04-15 期刊 6 488 分享 分享到 10 20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 葛剑雄; 安介生 探索与争鸣 2010-02-15 期刊 5 508 分享 分享到 11 论学术研究规范与创新 葛剑雄 中国高等教育 2004-10-03 期刊 12 486 分享 分享到 12 改革开放与中国人观念的现代化 葛剑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15 期刊 5 273 分享 分享到 13 从历史地理看西北城市化之路 葛剑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04-30 期刊 8 438 分享 分享到 14 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和局限 葛剑雄 历史教学问题 1997-12-15 期刊 18 530 分享 分享到 15 从历史地理看长时段环境变迁 葛剑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9-05 期刊 3 788 分享 分享到 16 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葛剑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06-29 期刊 14 577 分享 分享到 17 移民与文化传播——以绍兴为例 葛剑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0-07-28 期刊 3 264 分享 分享到 18 是学术创新,还是低水平的资料编纂?——评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 葛剑雄; 曹树基 历史研究 1998-02-15 期刊 7 542 分享 分享到 19 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封禅运动 葛剑雄 读书 1995-11-10 期刊 13 247 分享 分享到 20 水文化与河流文明 葛剑雄 中国三峡建设 2008-06-15 期刊 3 255 分享 分享到 21 水文化与河流文明 葛剑雄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1-01 期刊 4 543 分享 分享到 22 我看王莽 葛剑雄 读书 1997-10-10 期刊 6 490 分享 分享到 23 葛剑雄:从环境变迁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葛剑雄 中国三峡 2009-08-15 期刊 2 323 分享 分享到 24 近10年来历史地理研究的新进展 陈桥驿; 邹逸麟; 张修桂; 葛剑雄 地理学报 1994-12-30 期刊 6 640 分享 分享到 25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的衍变及增减的原因 葛剑雄 党的文献 2008-03-15 期刊 5 518 分享 分享到 26 对中国人口史若干规律的新认识 葛剑雄 学术月刊 2002-04-20 期刊 3 552 分享 分享到 27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一麻城孝感乡 葛剑雄 寻根 1997-02-25 期刊 11 342 分享 分享到 28 移民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葛剑雄; 曹树基 历史教学问题 2000-06-15 期刊 5 493 分享 分享到 29 乱世的两难选择 葛剑雄 读书 1995-02-10 期刊 7 329 分享 分享到 30 研究中国移民史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葛剑雄 浙江社会科学 1997-07-15 期刊 5 379 分享 分享到 31 世界走向中国:从汉学到中国学——2004·上海“世界中国学论坛”发言选登 王荣华; 汤一介; 萧兵; 季塔连科; 杜维明; 叶舒宪; 葛剑雄; 石之瑜; 林毅夫; 王赓武; 乐黛云; 俞宣孟; 莫汉蒂; 芮哲非; 李希雅; 韦立德; 黄育馥; 熊月之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05 期刊 1 885 分享 分享到 32 对明代人口总数的新估计 葛剑雄; 曹树基 中国史研究 1995-02-20 期刊 26 65 分享 分享到 33 唐代以前我国疆域的演变——中国疆域变迁问题初探(上) 葛剑雄 秘书工作 2008-03-10 期刊 2 548 分享 分享到 34 论中国的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阳能否列为“七大古都” 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03-30 期刊 7 236 分享 分享到 35 宋代人口新证 葛剑雄 历史研究 1993-12-15 期刊 8 189 分享 分享到 36 海内外著名学者论古诗文素养 叶嘉莹; 金庸; 余秋雨; 陈平原; 赵鑫珊; 葛剑雄; 杨振宁; 蔡志忠 山东教育 2000-01-15 期刊 8 489 分享 分享到 37 黄河:河流伦理与人类文明的延续 葛剑雄 中国三峡 2009-06-15 期刊 1 227 分享 分享到 38 上海世博苏州论坛聚焦 “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 单霁翔; 童明康; 弗朗切斯科·班德林; 穆尼尔·布什纳基; 阮仪三; 保罗·安德勒; 杰弗里·马基瓦; 约翰·霍金斯; 葛剑雄; 布赖恩·史密斯; 汉斯·道维勒; 理查德·汉森博士; 罗伯托·格兰迪; 渡边淳一 中国名城 2010-07-05 期刊 266 分享 分享到 39 创建世界一流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为什么要研制“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葛剑雄; 周筱赟 东南学术 2002-08-25 期刊 5 252 分享 分享到 40 学人评说学界弊病(专家访谈) 章开沅; 冯培恩; 黄天骥; 葛剑雄; 杨东平; 郭芙秀; 陈川 同舟共进 2006-05-01 期刊 3 251 分享 分享到 41 中国家谱的总汇 家谱研究的津梁——《中国家谱总目》评介 葛剑雄 安徽史学 2010-01-15 期刊 2 211 分享 分享到 42 上海石库门建筑群保护与更新的现实和建议 万勇; 葛剑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7-25 期刊 158 分享 分享到 43 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以事实为依据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 2004-03-20 期刊 5 378 分享 分享到 44 中国的地域文化 葛剑雄 贵州文史丛刊 2012-05-15 期刊 164 分享 分享到 45 中国古代为什么有重视历史的传统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 2008-09-15 期刊 3 185 分享 分享到 46 “古为今用”:历史研究还是历史应用 周筱赟; 葛剑雄 学术界 2004-06-28 期刊 2 238 分享 分享到 47 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葛剑雄 读书 1996-05-10 期刊 4 281 分享 分享到 48 江西瓦屑坝──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二 曹树基; 葛剑雄 寻根 1997-04-25 期刊 8 373 分享 分享到 49 论秦汉统一的地理基础─—兼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 葛剑雄 中国史研究 1994-05-20 期刊 14 73 分享 分享到 50 要是世界上只有中文 葛剑雄 读书 1994-07-10 期刊 5 196 51 唐代以后我国疆域的沿革与启示——中国疆域变迁问题初探(下) 葛剑雄 秘书工作 2008-04-10 期刊 549 分享 分享到 52 消除学术腐败和不良学风的外部条件 葛剑雄 社会科学论坛 2002-01-10 期刊 8 138 分享 分享到 53 上海与长三角的历史渊源 葛剑雄 中国改革 2004-05-01 期刊 4 205 分享 分享到 54 我看东西方文化 葛剑雄 天津社会科学 1997-12-10 期刊 4 259 分享 分享到 55 调节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改善西部自然环境的关键 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06-10 期刊 3 258 分享 分享到 56 宋朝为什么没有内乱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09-09-23 期刊 277 分享 分享到 57 从汶川地震看人与自然 葛剑雄 江海纵横 2010-11-20 期刊 268 分享 分享到 58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继承传统面向世界——葛剑雄教授访谈 葛剑雄; 谢宝耿 学术月刊 2002-04-20 期刊 1 323 分享 分享到 59 地图上的中国与历史上的中国疆域——读《中国历史地图集·前言》、《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感言 葛剑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9-01 期刊 78 分享 分享到 60 大学的行政级别,目前能取消吗? 葛剑雄; 熊丙奇 领导文萃 2010-01-23 期刊 1 145 分享 分享到 61 河流伦理与人类文明的延续 葛剑雄 中国三峡建设 2005-06-25 期刊 1 273 分享 分享到 62 江陵焚书一千四百四十周年祭 葛剑雄 读书 1995-06-10 期刊 4 165 分享 分享到 63 《孔子学堂》第二讲 儒家思想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下) 葛剑雄; 孙永娟 文史知识 2008-12-01 期刊 1 121 分享 分享到 64 人要不要精神生活 葛剑雄 复旦教育论坛 2005-05-20 期刊 2 214 分享 分享到 65 货殖何罪? 葛剑雄 读书 1996-09-10 期刊 3 204 分享 分享到 66 剑气袭人 雄踞舆地——访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 葛剑雄 江汉论坛 2012-06-15 期刊 60 分享 分享到 67 洪洞大槐树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六 安介生; 葛剑雄 寻根 1997-12-25 期刊 3 385 分享 分享到 68 世界上不止有中文——《英使马戛尔尼来聘案》与《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之对勘 葛剑雄 读书 1994-11-10 期刊 3 250 分享 分享到 69 福建早期移民史实辨正 葛剑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5-25 期刊 3 214 分享 分享到 70 永恒的矛盾:追求和现实之间──读《后汉书·党锢列传》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 1995-10-20 期刊 3 235 分享 分享到 71 宋朝为什么没有内乱 葛剑雄 中国企业家 2008-03-20 期刊 1 307 分享 分享到 72 玄武门之变真相推测 领导文萃 2002-10-15 期刊 433 分享 分享到 73 科举考试与人才 葛剑雄 人才管理 1994-06-05 期刊 4 293 分享 分享到 74 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地位 葛剑雄 图书馆杂志 2011-08-15 期刊 82 分享 分享到 75 尊重历史 立足现实 葛剑雄 江汉论坛 2006-01-15 期刊 1 194 分享 分享到 76 清明节传统的变与不变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 2008-04-15 期刊 1 279 分享 分享到 77 《孔子学堂》第二讲 儒家思想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上) 葛剑雄; 孙永娟 文史知识 2008-10-01 期刊 139 分享 分享到 78 从环境变迁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葛剑雄 上海教育 2008-02-01 期刊 531 分享 分享到 79 城·市·城市——从中国的城市体制看旧城破坏 葛剑雄 中国图书评论 2011-07-10 期刊 1 59 分享 分享到 80 移民文化促进上海快速发展 葛剑雄 上海采风 2007-08-15 期刊 2 186 分享 分享到 81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三──苏北的苏州移民 葛剑雄 寻根 1997-06-25 期刊 4 306 分享 分享到 82 “长乐老”冯道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08-10-15 期刊 174 分享 分享到 83 明初全国户口总数并非“丁”数——与王其榘先生商榷 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0-12-31 期刊 3 144 分享 分享到 84 城市文脉能延续吗 葛剑雄 同舟共进 2010-02-01 期刊 2 102 分享 分享到 85 时间和空间之间的求索 葛剑雄 开放时代 1999-10-30 期刊 2 166 分享 分享到 86 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江陵焚书 葛剑雄 书摘 2008-01-01 期刊 1 149 分享 分享到 87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新进展 谭其骧; 葛剑雄 地理学报 1990-05-01 期刊 1 511 分享 分享到 88 葛剑雄:城市文脉能延续吗? 葛剑雄 中国三峡 2010-04-15 期刊 83 分享 分享到 89 摆正心态,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 2010-08-15 期刊 126 分享 分享到 90 谭其骧与《中国历史地图集》 葛剑雄 中国测绘 2004-07-30 期刊 280 分享 分享到 91 尊重科学还是迎合需要 葛剑雄 江汉论坛 2005-01-25 期刊 1 204 分享 分享到 92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选载之一)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3-01 期刊 1 201 分享 分享到 93 历史学是什么? 葛剑雄 科学中国人 2004-05-30 期刊 1 331 分享 分享到 94 人文社科创新必须立足本土面向国际 葛剑雄 中国高等教育 2006-06-03 期刊 164 分享 分享到 95 汉魏故事:禅让的真相 葛剑雄 书屋 1995-04-15 期刊 1 230 分享 分享到 96 姓氏分布与社会动荡 葛剑雄 百科知识 2008-06-15 期刊 177 分享 分享到 97 南唐后主之功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08-09-01 期刊 162 分享 分享到 98 历史学家“煮酒论汉武” 黄朴民; 杨生民; 葛剑雄; 王子今; 倪乐雄 学习月刊 2005-04-25 期刊 1 249 分享 分享到 99 三峡移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 葛剑雄 科学中国人 2002-09-15 期刊 3 162 分享 分享到 100 消除学术腐败和不良学风的外部条件 葛剑雄 学术界 2002-02-28 期刊 2 120 分享 分享到101 教育问题之我见 葛剑雄 开放时代 2001-01-23 期刊 1 170 分享 分享到 102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五——山东枣林庄 曹树基; 葛剑雄 寻根 1997-10-25 期刊 2 358 分享 分享到 103 千古钓鱼城 葛剑雄 文史知识 2002-01-13 期刊 205 分享 分享到 104 谈常州历史文化 葛剑雄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 2009-06-15 期刊 1 116 分享 分享到 105 同是盛世亡国君:李煜与钱俶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00-06-15 期刊 1 147 分享 分享到 106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选载之五)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7-03-01 期刊 1 154 分享 分享到 107 成吉思汗影响着今天的世界吗?——谈《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葛剑雄 鄂尔多斯文化 2006-06-30 期刊 288 分享 分享到 108 我对学术批评的态度——答《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编委会 葛剑雄 学术界 2000-06-05 期刊 1 129 分享 分享到 109 天涯何处罗马城 葛剑雄 读书 1994-02-10 期刊 2 124 分享 分享到 110 高山反应与汉藏交往 葛剑雄 华夏地理 2007-02-01 期刊 134 分享 分享到 111 乾隆“肃贪”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11-07-08 期刊 49 分享 分享到 112 惩处学术腐败 加强学风建设 葛剑雄 教育与职业 2010-05-01 期刊 1 173 分享 分享到 113 中国人的“国民性”及观念的现代化 葛剑雄 乡音 2011-01-10 期刊 80 分享 分享到 114 城市的守旧与更新 葛剑雄 杭州(我们) 2010-10-18 期刊 1 73 分享 分享到 115 人生,因读书而精彩——在上海电机学院博学讲坛上的报告 葛剑雄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8-06-15 期刊 123 分享 分享到 116 上海人与苏浙渊源 葛剑雄 今日浙江 2004-03-25 期刊 2 146 分享 分享到 117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葛剑雄 世纪 2012-01-10 期刊 162 分享 分享到 118 到底什么是“中国”? 葛剑雄 全国新书目 2010-05-01 期刊 84 分享 分享到 119 从服装开始的改革 葛剑雄 读书 1999-06-10 期刊 184 分享 分享到 120 天堑何曾限南北 葛剑雄 读书 1995-08-10 期刊 2 131 分享 分享到 121 人口与中国疆域的变迁 葛剑雄 晚霞 2010-11-20 期刊 76 分享 分享到 122 国宝如何回家 葛剑雄 时事报告 2003-10-08 期刊 2 65 分享 分享到 123 记忆中的筱苏(史念海)先生 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2-10-10 期刊 45 分享 分享到 124 “国家级”公祭黄帝质疑 葛剑雄 南风窗 2003-08-08 期刊 3 105 分享 分享到 125 建设先进文化与新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葛剑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2-08-30 期刊 165 分享 分享到 126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连载之二)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6-01 期刊 174 分享 分享到 127 重读《明史·海端传》 葛剑雄 领导文萃 1997-12-15 期刊 1 157 分享 分享到 128 盘庚为什么迁都于殷? 葛剑雄 中华遗产 2007-07-01 期刊 196 分享 分享到 129 西部的历史与未来 葛剑雄 同舟共进 2011-01-01 期刊 95 分享 分享到 130 南雄珠玑巷──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四 葛剑雄 寻根 1997-08-25 期刊 1 363 分享 分享到 131 追寻远去的先人 葛剑雄; 刘炎迅; 杨正莲 中国新闻周刊 2011-01-31 期刊 29 分享 分享到 132 学术规范与历史研究──葛剑雄先生访谈录 葛剑雄; 庄辉明 历史教学问题 1999-02-15 期刊 199 分享 分享到 133 了解是理解的前提 葛剑雄 上海教育科研 2011-01-15 期刊 89 分享 分享到 134 真正的学者 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08-30 期刊 234 分享 分享到 135 学风不正的背后 葛剑雄 中国改革 2002-01-13 期刊 5 71 分享 分享到 136 谈常州历史文化 葛剑雄 江苏地方志 2009-06-10 期刊 121 分享 分享到 137 忆旧还是难 葛剑雄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7-04-10 期刊 96 分享 分享到 138 美好的城市公共生活:梦想与现实 葛剑雄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7-15 期刊 152 分享 分享到 139 谭其骧日记选(之一)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3-01 期刊 170 分享 分享到 140 谭其骧日记选之三——(1966年5月6日至1968年6月27日)(续)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9-01 期刊 143 分享 分享到 141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选载之三)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9-01 期刊 166 分享 分享到 142 从《长水集续编》看谭其骧先生晚年的杰出贡献——纪念谭其骧先生85周年诞辰 葛剑雄 学术月刊 1996-03-15 期刊 187 分享 分享到 143 质疑“全球变暖人为说” 葛剑雄 今日国土 2009-04-25 期刊 230 分享 分享到 144 同样的灾难,不同的结果 葛剑雄 中国报道 2008-03-01 期刊 93 分享 分享到 145 谁来设计普通民居 葛剑雄 美术观察 2005-11-10 期刊 1 86 分享 分享到 146 官与吏:谁统,谁治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00-02-15 期刊 161 分享 分享到 147 谭其骧日记选之二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6-01 期刊 153 分享 分享到 148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连载之四)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12-01 期刊 154 分享 分享到 149 谭其骧日记选之四——(1969年1月3日至1969年10月9日)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12-01 期刊 139 分享 分享到 150 谭其骧日记选之五(1969年10月11日至1970年12月31日)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7-03-01 期刊 142 分享

复旦大学学报编辑部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医学科研的经费和项目数,已从两校合并初期的25%左右,增长到全校总量的一半。 科研经费&项目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共获得各类项目1393项,到款总经费10818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045项,到款经费93660万元;横向项目348项,到款经费14526万元。获得“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6项。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45项,获资助项目482项,获资助经费17465.9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54项,青年科学基金159项,重点项目10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资助20项,新教师类项目资助37项,资助经费为253.2万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39项,经费128.5万元。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立项3项。获得财政部、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4357万元。 论文发表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申请中国专利671项,数量较2009年增长近30%。授权专利数量164项,全校累计有效专利(维持中)841项。已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为历年最高。全校2009年发表SCI论文1958篇,比上一年增长12.98%。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历年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学校2004—2008年共发表SCI论文7269篇。其中有2419篇论文在2009年被引用,共被引用9106次,平均被引次数1.25次,位列全国高校第一。被引用达10次以上的论文有26篇,也居全国高校之首。被引用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3%,位居全国第二。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被《自然》于2010 年2 月以连续两篇研究论文的方式发表,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论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 科技获奖2014年度,该校医科共有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1项。2013年度,该校医科共有1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另外周良辅院士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该校理工科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2012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2011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0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从2003年到2007年,该校文科研究和发展费用累计达到6亿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46项、教育部课题19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36项。出版各类著作2200部,发表论文5万篇,研究报告2300篇,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2项。 复旦大学获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各类奖32项、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类奖79项、获上海市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各类奖17项、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各类奖80项。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截至2014年底,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0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订购中西文纸质期刊6124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271个,电子图书93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52万种,特色馆藏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外文图书、复旦人著作以及各类专题赠书。其中复旦医科图书馆藏书刊40余万册,重点收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中英文书刊。拥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Knowledge、EMBase、Proquest、OVID医学全文数据库、EBSCO的Academic Search Elite、Elsevier 的ScienceDirect、Kluwer等200多种数据库。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创刊于1935年6月,1978年复刊,并为此组成了直接由校党委领导的文科学报编辑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版):创刊于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数学年刊》:2008年,该刊出版《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6期,以及A辑中译英版C辑(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中国当代数学》,由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复旦教育论坛》: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且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核心期刊。《新闻大学》: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被许多名牌大学在学术评审时内定为权威刊物。《当代修辞学》:为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世界经济文汇》:属于CSSCI来源期刊,经CSSCI社会科学评价中心2008年的评审,杂志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在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72种经济学刊物中名列第十,是排名前十的杂志中唯一一份来自北京之外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研究与发展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中国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之一。《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获得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共发表述评3篇,论著25篇(其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著5篇,国家“973”和“863”计划资助的论著5篇,其他项目资助的论著3篇),综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临床医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中国癌症杂志》: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现有在职职工193人,其中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32人,中级职称89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47人,大学本科50人。现任馆长为陈思和教授 。图书馆设置的工作部门有:采访部、编目部、文科流通部,理科流通部、医科流通部、报刊部、古籍部、数字化部、参考咨询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文献检索教研室、办公室、综合业务部、国际交换部和学刊编辑部。复旦大学图书馆是中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馆,是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的两个全国中心馆之一。设有教育部面向全国和华东地区的外国教材中心,教育部文科外文图书引进中心书库、欧盟图书专架、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综合类)、上海市科委科技查新站(计算机与生物)、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理事长馆兼秘书处、图书馆学硕士培养点、中国索引学会秘书处,并承担了《中国索引》和《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两种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 馆长室 文科报刊阅览室 古籍部 办公室 采访部 理科流通部 文科流通部 (借还书、办证、离校) 数字化部 外国教材中心 参考咨询部 教师研究生阅览室 复旦人著作陈列室 综合业务部 国际交换部 理科书库 文科外文图书引进中心书库 编目部 理科报刊阅览室 文科学生阅览室 数字化制作室 文图复印室 期刊部(文献传递) 中国索引学会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编辑部 学位论文阅览室(论文提交) 医科流通部 张江馆图书借阅室 科技查新站 文献检索教研室 张江馆报刊阅览室

复旦大学出版社编辑

两个都很好,您是哪里人?如果是靠北京近一些就是复旦,反之建议你去北大,只要你成功,你将在文学上有点对于自己来说的小成就,相对来说,北大应该好一点,复旦的有实践,有可能难一些。好好加油吧!祝你成功!

发现的能力   文化需要发现。美国著名编辑人舒斯特认为:“真正有创造力的编辑人必须成为了解专家的专家。”在工作中,编辑要培养自己发现专家的能力。这就要求编辑自身首先得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这是编辑发现专家并与之对话的前提。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近年,很多大学设立了编辑出版专业,目前的这种培养模式很难培育出优秀编辑,尤其是该专业本科层次的学生,他们没有任何专业背景,毕业后很难胜任编辑工作。如上所言,作为一名编辑,要有三级教授的素质,才能为一级教授、二级教授服务,并有可能造就更多的一级教授和二级教授。我们大量的工作是在为别人做嫁衣,不可能在某个领域内研究很深,但我们可以不断培育发现的能力,成为一个能发现专家的专家,发掘更多的真正优秀的作者。  优秀的编辑都是孜孜好学者。他们阅读广泛,了解各种知识,同时在某一个领域内有很好的判断力,能够为自己谋划的选题发掘“最合适的作者”。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文学史》的畅销奇迹就是因为该书找到了“最合适的作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术著作的出版和销售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1996年1月,在沪版图书看样订货会上,68元一套的三卷本复旦版《中国文学史》居然订出26万套。随后,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决定包销5万套,《新民晚报》以《学术书也做到了包销?》为标题刊发了一篇新闻,引起轰动。当年6月份该书上市,7月中旬已销售了7万多套。《中国文学史》有几百个版本,为什么这部书却能独领风骚,在短期内创造奇迹?为什么这部书尚未出版就引起这样的轰动?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影响力及其学术创新眼光。主编者之一的章培恒教授是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解放以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我们往往把人的问题简单化了,对人的复杂性及其人性的丰富性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机械唯物主义和僵化的教条主义广泛影响到文学史的写作和教学。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人们的精神风貌也为之一变,如何看待人、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前述陈旧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摒弃。当学中文出身的我了解到章培恒、骆玉明两位先生正在准备主编一部突破陈规的全新《中国文学史》的时候,我立刻意识到,他们将要完成的必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杰作,因为在与作者的沟通中,我已获悉,他们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将会突破以往文学史撰写过程中的“阶级模式”,同时会集中呈现“人性的再发现”和“人性美、情感美”,对中国文学史古今演变内在规律也会做深入探讨,而这些内容和观念必将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内心震撼。后来,通过我们的积极争取,两位作者欣然将此书交由复旦社出版。新书出版后,我们采用“展示中国人灵魂、心灵情感的文学史”的宣传语向广大读者推荐这部书,赢得学界和普通读者的厚爱,著名学者徐中玉、王元化、钱谷融等给予本书极高的评价。这部著作现在已经销售了20多万套。  我们在筹划出版复旦版《中国思想史》时也有类似的经历。这本书的作者葛兆光教授是我的朋友,在一次会面时,他说正在思考写一部新的思想史。与以往只关注精英阶层的思想不同,葛先生认为社会下层的一般人的思想往往是精英思想家诸多重要思想的来源,因此撰写一部兼顾一般人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的思想史是很有价值的。在我们的努力下,这部书也由复旦社推出。现在这部书已销售了7万余套,成为复旦社的名牌长销产品。而同样题材的著作的销量几乎没有越过1万套的。与《中国文学史》一样,葛著《中国思想史》成功的关键也是我们发现了最适合承担此选题的作者。从这个角度讲,编辑的发现力多么重要!  关注优秀作者的写作计划当然很关键,但发现“领先行业的出版同行在做什么”,然后设法超越,也是编辑的重要“发现”能力。最早创意的未必是最好的。关注同行的动向与作为,并不是去跟风,我们完全有可能在同行的启发下谋划出更好的图书。商务印书馆最早出版了工具书——《辞源》。当中华书局发现同行在做《辞源》时,受其启发,他们开始筹划一部包含更多知识的《辞海》,结果《辞海》做得比《辞源》更好,影响更大。此类事例比比皆是。当前,许多出版社都在开发《大学语文》,是不是后来者都比不上华东师大版的《大学语文》?我想有些《大学语文》编得不一定会比华东师大版的差。在教材出版领域,通过观察、学习和借鉴同行的优点,后开发的图书产品可能会做得更好。  再举一个久远一点的例子。1745年,法国著名出版商布列顿打算在法国翻译出版《钱伯斯百科全书》(此书于1728年在英国出版,一版再版,广受欢迎)。但布列顿发现《钱伯斯百科全书》已经大大落后于社会形势和时代发展,于是打算找人编纂一部适合法国社会的全新的百科全书。恰当此时,34岁的青年狄德罗进入了他的视野。狄德罗虽然年轻,但视野广阔、思维敏锐,此前他已经翻译过一些词典并撰写过一些著作,在法国文化界和出版界已小有名气。布列顿看重狄德罗的才华,设想通过与他的合作,打造出超越英国同行的经典著作。事实证明,布列顿的眼光不错,狄德罗是称职的,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努力,由狄德罗主编的布列顿版的《百科全书》不仅启蒙了法国,也启蒙了整个世界,其流风佘韵迄今犹在。  由此可见,发现的能力很重要——但不仅要关注作者,还要放眼整个出版业,看看同行在做什么,这些都是重要的发现能力。

复旦大学出版社经济管理分社,成立于2006年2月。其前身是经济管理编辑室,是复旦大学出版社最早成立的编辑室之一,作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团队,已有20多年的历史。经济管理分社目前共有图书40多个系列,600多个品种,年销售码洋5000多万元,秉承“人为书本、书为社本”的出版理念,形成优质的学术著作、精品教材以及一般性图书相得益彰的出版结构,业已出版了一系列具有深远社会效益和影响力的学术专著和精品畅销教材。规模在中国出版社中位居于前列。拥有一支能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全部由著名大学的博士、硕士组成的具有先进出版理念的编辑队伍。资深编辑均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具有多年编辑经验,在教学和科研领域有着良好的长远合作关系。作者资源丰富,以复旦大学为基础,遍布全国所有重点院校的近百所大学以及国外知名教授。既有学科带头人的力作,也有来自教学一线教师的丰富授课经验的结晶。在学术著作方面,鼓励原创、创新和跨学科研究。在出版一批名家代表作的同时,也关注优秀的学术新生力量。同时积极引进海外优秀著作,为科研和教学的提升服务。在教材出版方面,强调“内容为王”,充分反映社会对优秀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追踪最新的教学动态和热点,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在优质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高效、高质的编辑加工处理和品牌市场营销策略,增强图书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重点课程配备辅导用书和多媒体课件,使用高校遍布全国。拥有两个自创图书品牌:“复旦博学”和“复旦卓越”。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的需求层次,根据“立体化、网络化、系列化”的发展方向,按照最新学科专业的培养要求,既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也倾力于实务技能的提高。复旦版经管类教材基本涵盖了从大专到博士阶段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课程教学需求,已经在读者和师生中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声誉和信任。此外,还出版有一大批国家重点规划教材和教育部重点图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