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贵州大学学报官网订阅电话查询

发布时间:

贵州大学学报官网订阅电话查询

贵州大学学报包括5个学术刊物:《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教育文化论坛》

贵州大学学报是贵州大学主办的,以反映贵州大学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培养学术科研人才的重要园地。现分为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艺术版、山地农业生物版和教育文化论坛五种刊物。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官网订阅电话查询

贵州有游记投稿的刊物吗?

贵州大学学报官网订阅电话

贵州大学学报是贵州大学主办的,以反映贵州大学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培养学术科研人才的重要园地。现分为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艺术版、山地农业生物版和教育文化论坛五种刊物。

主办:贵州大学刊期:双月刊ISSN 1000-5099CN 52-5001/C邮发代号 66-34主 编:李建军常务副主编:闵 军副主编:罗晓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刊发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语言文学等领域的学术理论文章,为全面反映贵州大学师生及国内外学者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成果、为繁荣及促进社会主义的学术研究、促进贵州大学教学科研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设有“理论探讨”、“阳明学研究”、“中国古代辞赋研究”、“西方哲学研究”、“红楼梦研究”、“钱钟书研究”、“贵州民族文化研究”等专栏,在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有国内订户400余家,国外订户近40家。1999年,《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全文收录,同时被认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将《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2年,《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再次被评为“贵州省优秀社科学报”。2002年,在教育部委托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组织的第二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比中,本刊再次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并荣获“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称号,被收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概览》一书。2003年,本刊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6年,在教育部委托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组织的第三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比中,《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又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2007年,在贵州省首届期刊评比中被评为“贵州省首届优秀期刊”。《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严格执行国家期刊质量管理的有关标准,符合《中国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及评估办法》。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长期以来,《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严格执行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处理稿件“三审制”的规定,并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对稿件质量严格把关,使学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质量和水平。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这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国一些重点院校的名牌学报相比,与国内其它重点社科期刊相比,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仍须在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及印刷质量上更上一层楼。我们将认真学习,不断前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2000年,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2年,评为“贵州省优秀社科学报”2002年,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并荣获“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称号2006年,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7年,评为“贵州省首届优秀期刊” 1999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1999年,认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2年,收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概览》一书2003年,本刊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2003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订阅电话查询

核心期刊从你要的方面看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是最好的,太差的期刊投了也没有意义。楼上的其中一些你倒是可以考虑

在贵州师范大学读书,大概就是一个在普通本科师范院校读书的体验吧。在师大读书出来就是当老师这应该是在师大读书后,最普遍的体验:——“在哪个大学读书呀?”——“贵州师范大学。”——“哦,当老师挺好的”是的,无论你是哪个专业,别人看来师大读书出来就是当老师。我是2013年考到贵州师范大学的,本科读的并不是师范专业,经管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怎么看都不像是出来教书吧,毕业后也没听说有同学去当老师的,我也没想过当老师。后来我就考研了,还是在师大,还是在经管院,专业是职业技术教育(财经商贸方向)这下可真就是当老师了。(PS:就是培养中职教师的专业)在师大读书出来就是当老师,这样的印象不只是因为校名中有师范二字,师大毕业生出去当老师的确实不少,当老师的校友占了很大比例。就算是在学校里,同学们做的最多的兼职十有八九都是家教或者和教师相关的兼职。2017年毕业生申请并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有335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7%。师大给自己的定位是: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高不高水平嘛另说,但教师教育特色肯定是很鲜明的。虽不算名校,但也并没有拖累后腿我是贵州人,但在高考前没有了解过贵州师范大学,了解师大都是在校时的事情了。省内倒是仅次贵大,但出了省嘛……贵州师大并不是什么百年名校,诞生在抗战期间,建校七十几年,却也从没有被中断过。贵州师大校址从雪涯路到相宝山,从白云到花溪,确实是一步步变大。也是因为入学就在花溪校区,住的都是新建的寝室楼,这点上倒是没有感受到师大的历史。师大宝山校区行政楼和毛主席塑像,都被列为了市属文物,我想在感受师大历史文化这点上,宝山校区的同学更有发言权。近年来在厦大帮助下申请几个博士点,今年又有两个博士点。每年还有到厦门大学学习的本科生、研究生。师大具备应届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推免权,保研到北师大、山东大学、西南大学的也不少。我觉得你真要刻苦学习、认真向上,师大也并不会拖你后腿。只不过你要指望有名校光环这种东西……师大真没有。在师大的吃喝住行体验师大花溪校区在花溪大学城,虽然叫花溪大学城,但其实已经归属于贵安新区,每次进城(就是到贵阳去)少则一两个小时,回来更是排队候车、耗时耗力。远离市区,实习兼职、吃喝玩乐什么的真的不太友好。以上指的只是花溪校区,宝山校区的话,交通便利、热闹繁华,宝山本就是市区。相对的,花溪校区建筑较新,宝山校区建筑已算文物。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典范案例。师大食堂不多,美食城不少。师大花溪校区有三个食堂 ,最大的第一食堂有四层楼,据说能同时容纳上万人吃饭(除了军训期间也没见满过),师大现在有一个美食城,未来预计还有两个。2014年,师大西门那边思雅美食城开张,2015年因消防问题被关闭,整改至今仍未恢复,但总归是要重见天日的。2016年,师大东门那边照壁庭轩美食广场营业,现在仍旧火爆。行政楼背后的龙文小区,预计还会建一个美食城。除了吃,还有喝。师大的奶茶店很多,即便有的倒闭了,没过一个学期,就又有一个奶茶店换个名字在原来的地方营业。这点上,我觉得和贵阳很搭,奶茶店遍地。2017年,学校换了一个物业公司,道路上不仅仅是添加了人行道,也多了很多护栏。保安巡逻也是比以前更加密集,各个安保亭也是坐落在师大校园里各个角落。上课下课的时候,保安也会管制交通,禁止车辆通行,优先让同学们先走。师大的保安,还是挺让我安心的。在大学城诸多高校里,师大的校门是最霸气的,贵州师大的南大门是毕业照的绝佳拍摄地。补一张图,来自师大官网。西门对着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有一座天桥相连,晚上桥下各种街边小吃,恍若宝山校区门前的天桥下。东门是对着贵州财经大学,在照壁庭轩美食广场开张前,也是人烟稀少,但是美食广场开张后加之同学们入住17、18栋寝室楼,东门人气也是不断高涨。师大也就北边没有门,但是有山,龙文山,有水,思雅河(或者沟?),北面远一点是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师大校内还有一座山体公园,登上去还可以鸟瞰大学城。师大在花溪大学城位置风水不错。男少女多,师大的男女比例 3:7曾经做过一份师大的网络问卷调查,收到有四千多份,男女比例大致是3:7。这个数据和我在学校体验大致是差不多的。但是也和所在学院专业有关,例如我在本科专业有70多人,男生只有20多人,但是机电、材建学院等专业的男女比例还是男生要多,部分学院如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还是女生要远多于男生。我在师大读书四五年,就认识外国语学院的一个男生,真是相当稀少了。虽然男少女多,但要说容不容易找女朋友,我看还是得分人,师大女生虽然多但都不是瞎……下课快递排队难等师大花溪四大快递点之乐收,其他三个分别是西门天桥、菜鸟驿站、九栋圆通,排队领快递比较难等。。。西门天桥主要是在学校没有快递点的快递,其他三个总是你有空去领快递的时候,其他人也有空,然后一起排队吧。哦,还有学生超市旁边的京东,不过少在京东买东西不知道排队多不多。在贵州师大读书,美食不少。最近师大花溪校区西门思雅美食城重新开张,加上东门的壁照庭轩美食广场,师大两个门两个美食城,可以说是供应充足了。至于你觉得好不好吃,就看适不适合你口味了,要是口味对了嘛,那这个体验就是……钱包瘪了,身体胖了。在花溪校区出门还是很辛苦,容易变宅。去贵阳有两路车 207和255,去花溪稍微多一点,但是大学城不只是师大,还有财大、民大、医科大……好多学校,所以周末出门特别挤。新生关心问题的一些解答更新最近又到了填报志愿的季节,有很多同学咨询我一些问题,我这里也分享下。我在哪个校区?贵州师范大学目前有三个校区,宝山、白云、花溪校区,简称宝白花。这里插播一首师大歌曲《宝白花的记忆》言归正传,你在哪个校区基本上是按照你是在哪个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二级学院有20几个。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独立学院)是在白云校区,音乐、体育、美术学院暂时还是在宝山校区,国际教育学院最近不太了解是不是搬过来了,国际教育学院有两个中外合作项目,一个是IGEC和HND,IGEC是在花溪校区,HND嘛,我认识的是在宝山,2018级不太确定。其余学院是在花溪校区,以录取通知书为准,部分专业肯定有些许不一样。比如部分专业是求是学院,但是在其他学院培养。分享师大最新招生宣传视频,看看师大的模样。学校宿舍怎么样?如何分配?宿舍如何,这个要分校区来讲。宿舍最好的是花溪校区,比较新,建成最多6年。布局是四人一间,上床下桌,独立卫生间。宿舍内没有热水,可以洗冷水澡或者打去热水房打热水,每层有一个热水房,两台热水机和两台洗衣机。这是花溪校区的情况,白云校区不太清楚,但肯定比花溪差一点,至于宝山校区嘛,我记得有一年新闻是说师大宝山建筑群被列为市级文物,这个自行体会。宿舍分配,据我所知一般是辅导员分配,按照学院里的专业分,如果恰好人数不对,也可能跨专业,一般不太会跨院。图片么,就不上了,师大贴吧有,还有各种新生群,以前我也经常混师大贴吧,尤其是大一大二的时候,但现在吧内无人管理,也逐渐凋零了。我是贵州文科/理科,XX分可以报师大吗?可以是可以的,被不被录取就看是多少分数线是多少了。分享下近两年贵州师范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这个比较有参考价值。由于2016年起,贵州二本三本分数线合并,所以大家看着两年的就行了。

部行政办公室主任:左 晖教学教研室主任:陈晓梅、陈志敏、任廷锋、余章彪《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控中心主 任:刘 炜(兼)副主任:谭永昌、龙庆菊场地器材管理中心主 任:王克新副主任:吴 卫、张 松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中心主 任:余 兵(兼)副主任:韩 伟、冉孟刚教学科研科负责人:邱 勇(兼)、吴绍奎、陈 梅体管中心主 任:汪克新体育教育专业综合办公室负责人:于贵和(兼)、罗丽萍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体育教学部现有在职教师59名,教学辅助人员5名,其中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7%;国家级裁判员五名。这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我校体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我教学部一方面加大力度加强在职教师培训,以提高在职教师教学研究与学术水平;同时,充分利用贵州大学为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平台,进一步引进国内外高职称、高学历人员,以形成一支高水平创新型的专业教师梯队。教授讲师名单 体育教学部教授名单 姓名 性别 毕业院校 从事专业 唐吉柿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刘 炜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腊安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晓梅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志敏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宋冬梅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王朝琼 女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吴 炼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龙庆菊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龙以慧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罗云义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齐 心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冉孟刚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任三三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任廷锋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江 涛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李小兵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梁 桦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龙光明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程明霞 女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冯 毅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保亚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 浩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 李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邱 勇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于贵和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余 兵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汪克新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裴 岚 女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胡晓梅 女 西安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讲师名单 姓名 性别 毕业院校 从事专业 陈 尉 男   体育教育训练学 查明艺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 宏 女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谭永昌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唐兴国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王贵军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马武云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史小红 女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黄尚军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鞠 军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李 涛 女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丁景勋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高 军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昌能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秀芳 女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筑全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朱应飞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朱兆庭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邹力佳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左 晖 男 贵阳师专 体育教育训练学 吴 昊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褚三章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吴 卫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喻 强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 多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文波 男 西安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富 燕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教授、副教授简介唐吉柿,男,1955年生,中国党员,贵州遵义市人。参加全国健美操教练培训,主编《体育与健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参编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体育与健康》。发表论文7篇:1、试论体育的审美本质与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增刊),1996年2、市场经济下的体育美学思考[J]人大复印资料,1997(8)3、心理测试仪对学生焦虑心理测试探讨[J]第一届全国学校体育科报会论文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试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审美功能与作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4(1)5、试论体育情报的保密特点及防范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增刊),6、体育美学:一种生命现象的文化这些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2004(5)7、自助式体操水平支撑成倒立练习器[J]国家实用型专刊,2000(4)王凇瑞,男,辽宁本溪人,中共党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吉林省教育学会理事,北京鹰之歌文化传播公司学术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刘炜, 男,贵州贵阳人,中共党员。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部长,中国大学生足球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体育科学协会委员,贵州省学生体育协会常务理事、常务副秘书长,贵州省体育场馆协会副主席。今年来主编教材五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于贵和,男,土家族,河北顺平人,中共党员。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副部长,贵州省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选专家组成员。主编教材一部,副主编教材一部,参编教材三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邱勇,男,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副部长。主持参与科研课题六项。近几年主编教材一部,副主编教材两部,参编教材两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余兵,男,壮族,1969年生,广西横县人。2002年参加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高校体育部主任培训班;2003年参加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党外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发表论文4篇:1、铅球教学体会[J]成都体育学院报,2002(增)2、浅谈贵州大学运动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3(3)3、贵州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若干问题的探讨[J]遵义师范学院报,2003(9)4、高校100米运动员业余训练的探讨[J]毕节师专报,2003(9)陈晓梅,女,四川大竹人,中共党员。中国体育科学协会会员。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骨干”培训。荣获2005年贵州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优秀裁判员称号;获中国高校第八届体育学术论文报告会二等奖;西南区第九届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优秀奖。发表论文5篇:1、体育教学论与哲学和教育学[J]福建高校体育,1992(1)2、发展髋踝关节力量与提高短跑速度[J]贵州农学院丛刊,1994第3、4集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语言[J]中国农业教育信息,1998教改专辑4、浅谈体育教学中的道德品质教育[J]贵州大学学报,1999年增刊5、关于健康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0年(3)宋冬梅,女,1963年生,贵州省贵阳市人。 1991年6月至1992年8月,参加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学习;1997年8月参加中国健美操协会“全国健美操教练员、裁判员培训”;2007年10月参加“贵州省啦啦操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发表论文4篇:1、 关于体育消费文化的思考[J]体育科学理论与实践,1999(3)2、 试论体育对培养未来合格人才的重要性[J]贵州大学学报,2002(3)3、 浅谈健身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持续性发展[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4、 体育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和途径[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2)罗云义,女,彝族,1958年生,云南永仁县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3篇:1、谈精讲多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竞技体操之美学蕴涵论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4)3、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J]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梁桦,男,1967年生,重庆合川人。2002年至2004年在成都体育学院进修研究生课程;2001年参加中国足球协会裁判初级培训。1993年西南区高等农业院校第二届大学生足球赛优秀裁判员;1994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第四届体育科学论文会一等奖;1994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六届体育科技论文报告会三等奖;2004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第七届体育科学论文会三等奖;2003年飞利浦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西区决赛“体育道德风尚奖”。发表论文6篇:1、浅谈头部在体操动作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1995(1)2、艺术体操规则的演变与价值取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3、艺术体操的竞技化与艺术价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3)4、奥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J] 贵州体育科技,2002(4)5、影响高校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应用的因素及其对策[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3(3)6、艺术体操技术动作的竞技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龙庆菊,女,苗族,1972年生,贵州省锦屏人。曾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会三等奖,发表论文5篇:1、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J]贵州体育科技,2003(1)2、太极拳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论从,2004(2)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铜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4、软式排球在贵州省高校开展的可行性探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3)5、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以贵州大学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1)张李,女,1961年生,贵州省赤水人,国家级裁判员。参加北京奥组委、体育总局田管中心“2008奥运会裁判培训”,发表论文8篇:1、应当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量培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7)2、关于改进中长跑教学法的一点探索[J]贵州体育科技,1998(9)3、对田径裁判员强化管理的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10)4、电子表格在体育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4(12)5、“一人为本”背景下的大学生体育人文意识的培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增刊),2005(1)6、对高校体育课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体育教学研究,2006(6)7、教师观念的变革与学生体育安全意识的培养[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6(10)8、奥林匹克文化与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7(4)李小兵,男,1968年生,重庆合川人。发表论文7篇:1、体育课教学改革探索[J]贵州大学学报,2002(6)2、高校体育考评初探[J]中国学校教育与科研,2002(6)3、大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02(6)4、试论体育教育对贫困地区学生创新能量的培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8)5、毛泽东的体育观及其对我国体育教育方针的指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10)6、利用弹道反射原理帮助大学生理解跳高运动的初速度和腾起角[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6)7、跆拳道比赛运动员临场心理失态及调节[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8)任三三,男,1958年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贵阳市人。发表论文7篇:1、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你加大健康投入[J]中国高校教育与研究,1998(6)2、健康、效益与体育产业[J]贵州体育科技,1998(6)3、历史、人种、文化……观念与足球[J]贵州体育科技,1998(6)4、互助力量在引体向上教学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报,1998(9)5、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12)6、互助力量练习法[J]现代教学研究,2004(9)7、轮滑保护架[J]现代教学研究,2007(4)冉孟刚,男,1965年生,贵州省望谟人,国家级裁判员。1999年荣获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第九届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会二等奖;2000年,荣获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九届体育学术论文报告会三等奖。发表论文5篇:1、从终身体育思想试探21世纪体育教师的素质机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增)2、对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理论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8(2)3、对贵州大学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管理及训练与竞技水平的分析[J]贵州体育科技,1998(2)4、浅谈体育运动与智力发展的关系[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增)5、高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增)杨保亚,女,1955年生,贵州黔西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3篇:1、贵州农学院体育专选课编班之我见[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增),1995(12)2、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J]贵州农学院丛刊1996(6)。3、贵州农学院94级新生身体素质浅析[J]贵州体育科技,1996(3)陈腊安,男,土家族,1953年生,贵州省德江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4篇:1、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管理初探[J]贵州体育科技,2、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特点及其管理[J]贵州大学学报,3、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及培养[J]贵州大学学报,4、优秀运动表象的实质及其培养[J]山东体育科技,吴炼,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贵州贵阳人。发表论文6篇:1、浅谈意识在体育竞技中的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2003(2)2、试论足球运动员战术艺术在竞赛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培养[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3、试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开设围棋项目的必要性[J]贵州体育科技2002(2)4、略论足球技战术意识的培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3)5、对改革现行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2(3)6、论高校足球运动的地位、作用及价值取向[J]贵州大学学报,2002(增)杨秀芳,女,土家族,1975年生,贵州德江人,北京体育学院硕士学位。发表论文5篇:1、对构建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2(3)2、试论贵州土家族傩堂武术的体育渊源及其开发保护[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3、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隐性作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2)4、普通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趋向[J]安顺学院学报,2007(6)5、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对民族心理的调适及其途径[J]贵州体育科技,2007(6)杨昌能,男,侗族,贵州天柱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6篇:1、贵州大学学生体育达标现状浅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10)。2、浅谈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状况及发展对策[J]中外教育纵横,2005(4)3、体育活动与亚健康[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5(9)4、贵州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浅析[J]新教育论坛,2006(4)5、浅谈高校体育在现代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7(6)6、对黔东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0)汪克新,男,1963年生,江苏常州人。参加四川大学“现代体育理论专家”培训;北京大学“体育运动场馆的运营与管理”培训。发表论文3篇:1、体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增),2、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竞争能量[J]贵州体育科技,2005(6)3、试论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J]规则民族学院学报,2005(6)任廷锋,男,土家族,1964年生,贵州德江人,民主促进会成员。《排球运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主编,发表论文九篇:1、试谈分类学在体育课中的运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0(4)2、简介体育教学或运动、比赛前的一组拉伸体操[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2)3、条件练习法在学校排球教学训练中的作用和运用[J]铜仁师专学报,2000(3)4、我校排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探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1(3)5、试论高校学生增强体质的准则和身体体质的测定方法[J]贵州体育科技,2002(3)6、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贵州体育科技,2004(4)7、高校体育教学应加强学生的救护教育[J]贵州体育科技,2006(3)8、表象教学法在原地推铅球教学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4)9、旋转推铅球技术的优越性和运动员的适用性[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6)陈宏,女,贵州省大方县人,中共党员。2001-2002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进修;2002年参加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舞蹈”培训。近几年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篇。程明霞,女,1965年生,河南方城人。1997年参加大学生体育协会“全国高校田径教练员培训班”培训;2006及2008年分别参加省体育局“社会体育指导员业务培训班”、“‘科技西部行’全省教练员”培训。近来来,发表论文6篇:1、对体育教学模式的讨论分析研究[J]中国高校教育与科研,1997(4)2、论篮球全面技术与特长技术的重要性[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1997(7)3、浅谈审美意识在观赏竞赛中的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1997(增)4、谈体育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之结合[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8)5、武术进入奥运的利弊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增)6、情感教育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现实意义[J]贵州大学学报,2005(增)龙光明,男,苗族,1955年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苗族协会副秘书长,西南区高等农业院校体育理事会理事。1997年4月,参加贵州省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研讨会,6月参加西南区农业院校第四届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会及体育课程研讨会,1999年3月参加全国农业院校体育部主任工作研讨会,12月参加全国农业院校体育部主任训练班,2001年7月参加西南区高等农业院校现代体育教育理论讲习班学习,2003年11月,参加北京大学高层人文体育论坛。发表论文4篇:1、普通高校业余跳远训练的尝试[J]贵州农学院丛刊第3、4集(合刊),1994(4)2、跳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贵州农学院丛刊第4集,1995(4)3、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方法[J]贵州农学院丛刊第3集,1996(3)4、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总第十期,1996(10) 。

贵州大学学报官网订阅号查询

一、学报编辑部主任、副主任主 任: 杨军昌(教授、博士、省管专家)副主任:闵 军(编 辑) 童国萍(副编审) 周感芬(副编审、副研究馆员)二、学报综合办公室人员主 任:毛元学(副教授、硕士)副主任:钟昭会(副编审、硕士)工作人员:吴 平(馆员) 庄 琳(助理馆员) 黄效白(助理馆员)三、《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 编:封孝伦(教授、博士、博导、省管专家)副主编:闵 军(编 辑) 童国萍(副编审) 罗晓明(编 审) 赵广示(副编审、硕士)四、《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 编:宋宝安(教授、博士、博导、省核心专家)副主编: 王先桃(副编审) 曾 晶(副教授、副编审)五、《山地农业生物学报》主 编:金道超(教授、博士、博导、省核心专家)副主编:赵德刚(教授、博士、博导、省管专家)赵 致(教授、博士、博导、省管专家)编 辑:杨 华(讲 师) 钟昭会(副编审、硕士)六、《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主 编:封孝伦(教授、博士、博导、省管专家)执行主编:项锡黔(教授)副 主 编:罗晓明(编审)(兼) 张应华(教授)七、《教育文化论坛》主 编:封孝伦(教授、博士、博导、省管专家)常务副主编:杨军昌(教授、博士、省管专家)副 主 编:周感芬(副编审、副研究馆员)李琼英(副编审、副教授)编 辑:毛元学(副教授、硕士)

说实话人文社科核心没有多大的用处。它既不是北核也不是南核。以前(好像太久远了,久的都不记不了了)是核心,后来听说关系稿特别多把它给打落下来了,现在基本只要博士或副高以上的文章,当然如果你是小硕也可以带上一个符合条件的人。

贵州大学学报属于省级以上期刊,《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是  中文 核心  期刊(北大版), 也是 CSSCI 期刊 (南大版),比较好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