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文学研究社的刊物

发布时间:

文学研究社的刊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单位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合编。编辑部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丛刊》创刊于1979年11月,是全国唯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专门性学术刊物,代表着本学科领域的最新与最高研究水平。大量新的专业人才都是通过《丛刊》首次或屡次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丛刊》为培养这一学科的新生力量做出了贡献。注重论文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当代性,鼓励独创性见解,热情扶持新生力量是《丛刊》的一贯指导方针。《丛刊》创刊之始,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与北京出版社合编,北京出版社出版。1985年,改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合编,作家出版社出版。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王瑶先生担任《丛刊》首任主编,第二任是樊骏先生,第三任由吴福辉、钱理群共同担任,第四任由吴福辉、温儒敏共同担任。现任主编为吴义勤、温儒敏。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丛刊》已经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和读者队伍,已经成为专业性的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全国核心期刊,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为来源期刊,成为值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大学中文系师生长久保存的参考书,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望。《丛刊》从2005年改为双月刊,2011年起改为月刊。 刊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主办: 中国现代文学馆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32开ISSN: 1003-0263CN: 11-2589/I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时间:197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一、来稿请直接寄至编辑部,勿寄个人,以免延误。二、来稿须未曾在其他刊物发表,并符合本刊稿例格式。非经同意,电子邮件、软盘、传真件等不能作为正式投稿方式。三、寄交打印稿需用A4纸单面打印;寄交手写稿,需用16开稿纸誊写清楚,一字(含标点符号)一格。欢迎附电子文本。请在文末标明来稿字数。四、来稿需有200字以下的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并务请用另页附上:作者姓名、任职机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或传真、电子信箱。五、引文及注释:A.作者应对照原著认真核对引文,请勿直接从网上下载引文。B.注释采用尾注。必须准确标明1.作者/编者/译者;2.书名/文章题目;3.出版社;4.卷期/出版年月;5.页码等资料用阿拉伯数字统一编码。C.引文注释范例:1.①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2.②王瑶著:《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1月,第20页。六、书评稿需寄一本样书。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样书。稿酬从2008年起上调为60元/千字。 为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从2011年第一期开始,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月一期,全年12期,容量大大扩展了。还有一个变动,就是打通“现代”与“当代”的界限,既发表现代文学也发表当代文学的研究成果。过去《丛刊》也发表过少量“当代”的文章,时限主要是“文革”之前的,更明确把“当代”的研究也纳入刊发的范围,但要求是偏重文学史的研究性论文,不发表一般的评论。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研究本来就是一个学科,没有必要再细分,“打通”才有利于视野展开,有利于研究深入。至于定位在发表研究性学术论文,是为了区别于其他评论性刊物,两者的功能及读者需求上都是有差异的。 为加强当代部分的编辑工作,《丛刊》编委会增聘了一些偏重当代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编辑部将得到充实,审稿制度也将进一步完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79年创刊,至今32年了。三十多年来,本刊始终致力于引领现代文学研究方向,呈现这个领域最优秀的成果,扶植现代文学新进的学者,支撑本学科的建设。本刊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一心靠学术品格与刊物质量,靠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跻身全国人文社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刊物行列,也是海外中国学研究最常用的刊物之一,在学界享有较高的地位。《丛刊》的风格是“持重”,这可以说是本刊的学术个性,也是办刊的传统。王瑶先生那一代奠定的刊物方向,三十多年来我们是一直坚守的,走过来真不容易。 改版后的《丛刊》还是以学术为本,要保持她“持重”的风格。在当今比较浮躁的风气中,这“持重”的刊物个性尤显可贵,要坚持的确很难,但我们会努力。同时,也会注意不断把握学界的脉动,办得更加活跃,更加大气,也更能适应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的需求。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是现代文学研究会的会刊,同时又是在中国作协领导下、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期刊,是文学馆的一个窗口。现代文学研究会实质性地参与了刊物的工作,与文学馆一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改版后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完善编辑管理制度,和读者作者密切联系,扩大与争取更多更好的稿源,使刊物的学术质量与编辑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我们恳切期望学界朋友和广大读者一如既往支持《丛刊》,因为《丛刊》过去是、今后仍然是我们大家切磋学问的平台,是交流成果、增进情感的美好园地。 吴义勤 温儒敏 2010年11月27日

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是改革后的《小说月报》。

文学研究社的刊物名称

《中国文学研究》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文学研究》杂志社为文学理论刊物。刊载有关中国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主要栏目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期刊信息主管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主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主编:赵炎秋ISSN:1003-7535CN:43-1084/1地址: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邮政编码:410081

《新青年》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社的机关刊物

1921年1月4日,文学研究会成立於北京,发起人包括周作人、沈雁冰等,其他发起人有郑振铎、叶绍钧、耿济之、王统照、许地山、郭绍虞、孙伏园、瞿世英、朱希祖和蒋百里等。正如文学研究会的发起宣言所说,其产生是为了「联络感情」、「增进知识」和「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文学研究会得到商务印书馆等出版企业的支持,将以发表鸳鸯蝴蝶派作品为主的《小说月报》改版,使之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研究会的简章说:「本会以研究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提倡写实主义的文学,主张为人生而艺术,「文学为人生」,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讨论有关人生的问题;反对无病呻吟的名士诗文,攻击当时用文言写的旧诗词、以文学为游戏的鸳鸯蝴蝶派,也攻击後起打著浪漫主义旗帜的创造社。

《小说月报》,是近现代文学期刊,1910年8月29日于上海创刊。从1921年起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1931年12月停刊,共出22卷。初《小说月报》由恽铁樵、王莼农主编。1921年1月,该刊从第12卷第1期起由沈雁冰主编,成为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也成为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阵地。刊物革新后,辟有论评、研究、译丛、创作、特载、杂载等栏目。

文学研究会的主张是什么?——文学为人生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发起。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文学研究社刊物

《中国文学研究》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文学研究》杂志社为文学理论刊物。刊载有关中国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主要栏目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期刊信息主管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主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主编:赵炎秋ISSN:1003-7535CN:43-1084/1地址: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邮政编码:410081

文学研究社,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发起人为郑振铎、沈雁冰(茅盾)、许地山等人。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   基本主张是“为人生而艺术”,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象,表现讨论人生一般问题。主要刊物是《小说月报》。文学研究会主张“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贡献是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有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文学旬刊》(《文学旬刊》有北京和上海各自编辑的两种,上海《文学旬刊》自1921年5月作为《时事新报》副刊出刊,到1929年第9卷第5期止,共出380期;第81期改名《文学》,每周一期,第172期又改名《文学周报》,始脱离《时事新报》单独发行。北京《文学旬刊》自1923年出刊到1925年共出82期)、《诗》月刊(1922至1923年﹐共7期)等刊物。出版了以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为主同时也注重本国新文学创作的《文学研究会丛书》。

文学研究社的刊物名称是

<小说月报》,《文学旬刊》,《文学周报》,《诗》月刊什么派?没有什么派吧?只不过跟创造社相比,是崇尚"为人生的艺术"而已,比较现实。没什么派别之说吧?

《中国文学研究》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文学研究》杂志社为文学理论刊物。刊载有关中国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主要栏目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期刊信息主管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主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主编:赵炎秋ISSN:1003-7535CN:43-1084/1地址: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邮政编码:410081

鲁迅文学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