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水产类sci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水产类sci影响因子

1、选择投稿目标期刊的原则:力争尽快发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获得较大的投稿价值。2、 要获得最大的投稿价值,投稿途径非常重要。建议:向国外投稿:三大检索系统(SCI、 EI 、ISTP)收录的国外期刊;本学科的国外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大的国外期刊。向国内投稿:核心刊、统计源刊、SCI和EI收录的的中文刊要根据自己的科研准备,正确定位文章级别,选择适合自己的投稿期刊。3、了解学术期刊评价工具国外: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ISSHP)《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其他索引工具,如科学文摘、化学文摘等。国内:《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其中,SCI、EI、ISTP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了解三大检索系统的概况、期刊收录范围、入选原则等的重大意义在于:第一,可节省科研时间和精力。经常阅读三大检索系统中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期刊与会议论文的目录和简要报道,可拥一知百,能便捷地根据提供的检索线索索取原文。第二,有助于科研成果的高产出。常追踪、浏览三大检索系统,抓住本学科领域中的闪光点及学科交叉点等,捕捉利研灵感,可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第三,有利于提高论文的影响范围。第四,有利于提高中稿率,对于提高自己的科研地位、职称评定等有帮助。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学术期刊评价工具:

四川农业大学的水产养殖专业不太好,四川省二级重点学科(培育),水平一般般。想考研回中国海洋大学,那关键看你自己的努力,和学校关系不大。

水生生物学报,海洋科学,动物学报,水产学报1、动物学报生物学领域的权威杂志,虽然在80年代中期被踢出SCI,目前尚未恢复,但是感觉动物学报比某些SCI杂志还难投中,而且修改特别细致,本人前年的一篇文章,一来二去在编辑部和本人之间往返了6次,耗时1年2个月才发表。如果做水生海洋的战友的文章偏重生态、生理和行为学方面,不妨试试动物学报,但是实用性太强的文章是不可能被接受的。目前动物学报的英文稿开始增多,希望它能早日回到SCI的怀抱。2、水生生物学报水生生物学的权威杂志,但是往年很多国内高校的相关学者对其颇有微词,原因是该杂志几乎成为武汉水生所的所刊,1期刊物往往绝大部分是水生所的文章,而外部的文章发表不仅难,而且发表周期太长。我们实验室有过一篇文章等2年多才发表的记录,从此基本不投该刊物。近年来该刊水生所一统天下的局面有所改观,发表周期也有所缩短,希望它能早日呈现百花齐放之胜景。3、水产学报水产类杂志的一级学报,也是目前较为活跃,文章档次上升很快的一个杂志,倒退10年,水产学报与水生生物学报尚不能相提并论,目前水产学报已经成为水产研究领域的前沿杂志,已经与水生生物学报并驾齐驱,而且与水生生物学报相比,水产学报发表周期短,是广大学生战友发表高档次中文文章的好杂志。目前我们实验室如果有中文佳作,一般都投往水产学报。

海洋渔业《海洋渔业》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主管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快捷分类:农业水产和渔业 农业科技出版发行:上海  季刊  A4期刊刊号:1004-2490, 31-1341/S创刊时间:1979  影响因子 141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外公开发行刊物,综合因子为:617,被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收录。大连海洋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内容为水生生物、生物技术、水产增养殖与病害防治、海洋生态与环境、海洋渔业、渔船设计与制造等学科的研究论文。主管主办: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海洋大学快捷分类:农业水产和渔业 农业科技出版发行:辽宁  双月刊  A4期刊刊号:2095-1388, 21-1575/S创刊时间:1980  影响因子 617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渔业,渔业资源,水产增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与船舶工程,渔业机械与仪器,航海技术及海洋科学与水产科学基础研究等及与学校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述等,主管主办: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海洋学院快捷分类:农业农业综合 农业科技出版发行:浙江  双月刊  A4期刊刊号:1008-830X, 33-1238/P创刊时间:1982  影响因子 385审稿时间:3-6个月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2019水产类sci影响因子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影响因子是192。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的影响因子近年来一直在稳定增长,2015-2019年的SCI影响因子分别为857、154、412、571、192,增长趋势稳定,明年影响因子预计将会有进一步的增长。美国期刊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ISSN: 0021-8561)是一本老牌期刊,创刊于1953年,是农林科学领域的top期刊,中科院1区,由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出版,主编Thomas F Hofmann是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生命与视频号科学中心教授兼主任。从2019年的统计结果来看,国人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期刊的发文比例占872%,排名第一,对国人非常友好,其次是美国和德国,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其中,国内发表数量较多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69),中国农业科学院(67),南京农业大学(53),江南大学(52),中国农业大学(51)等。回答参考资料论文发表需要做语言润色的可以找国际科学编辑,国际科学编辑是International Science Editing-国际科学编辑在中国的注册公司,国际科学编辑拥有一支以英语为母语的资深编辑团队 , 他们大多是在各自研究领域里发表过许多学术论文并且获得好评的专家,可以满足客户不同的要求。

sci影响因子究竟多高才算高?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数据,2019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影响因子过5的sci期刊有上千本,其中虽高的期刊,其影响因子高到令人震惊,就是神刊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其影响因子达到679,据统计,10分以上期刊有275本,5-10分期刊有731本,不难看出,影响因子能达到5以上的期刊就是非常高的期刊了,低于多数普通作者来说,能发表1以上期刊就足够了,因为对于作者来说,影响因子越高,越难以发表。

水产类sci影响因子10.0什么水平

这个网页可以查网页链接

sci影响因子大于2的算高。影响因子虽然只和被引次数和论文数直接相关,但实际上,它与很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现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2)期刊因素,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3)学科因素,如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影响。(4)检索系统因素,如参与统计的期刊来源、引文条目的统计范围等。(5)名人效应的影响。介绍影响因子是一个杂志中文章被引用次数的总和除以这个杂志的总文章数。但这个数字是平均数,它存在的问题是,平均之后并不能反映每一篇文章的引用情况。如果一个杂志只有两篇文章,一篇文章的引用数是500,另一个文章的引用数是10,那么影响因子反映出的数字是两者的平均值255。因此,一个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只能表明它拥有多篇被多次引用的论文,但并不意味着它刊载的每一篇论文都是高引用的。资料显示,由汤森路透公司计算的期刊影响因子,最初是用来帮助图书馆员确定购买哪些期刊的,并不是测度研究论文科学质量的指标。也就是说,影响因子用于评判一个期刊是可以的,但用来评判论文,并延伸到用来评判科学家是没有借鉴意义的。

you may have a place in the world!

影响因子越高越好,因为直接代表你的论文在业界的影响力,代表有多少的权威性还要看您的方向 不同方向其达到的最高值也不一样给您推荐几本影响因子比较高的期刊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55CHEMICAL REVIEWS 6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8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7这些我们都有能安排的文章。 可以看我的用户名了解

水产学sci影响因子排名

第一作者 不行

网页链接SCI期刊影响因子查询/中文核心期刊查询系统 

sci材料类杂志推荐:1、JOURNALOFVACUUMSCIENCE&TECHNOLOGYAissn:0734-21012018-2019最新影响因子:833出版地:UNITEDSTATES出版周期:Bimonthly审稿速度:一般,3-6周平均录用比例:容易2、MATERIALSSCIENCEANDTECHNOLOGYissn:0267-08362018-2019最新影响因子:938出版地:ENGLAND出版周期:Monthly审稿速度:约6个月平均录用比例:容易3、MATERIALSTRANSACTIONSissn:1345-96782018-2019最新影响因子:764出版地:JAPAN出版周期:Monthly审稿速度:约5个月平均录用比例:容易4、METALLURGICALANDMATERIALSTRANSACTIONSA-PHYSICALMETALLURGYANDMATERIALSSCIENCEissn:1073-56232018-2019最新影响因子:985出版地:UNITEDSTATES出版周期:Monthly审稿速度:约8个月平均录用比例:较易5、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合金与化合物杂志》投稿比例:455%6、MaterialsLetters《材料快报》投稿比例:023%7、AppliedSurfaceScience《应用表面科学》投稿比例:173%8、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C《物理化学杂志,C辑》投稿比例:830%9、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StructuralMaterialsPropertiesMicrostructureandProcessing《材料科学与工程,A辑:结构材料》投稿比例:703%10、JournalofInorganicMaterials《无机材料学报》投稿比例:150%国内很多高校都比较认可sci期刊,不管是提升科研能力或者是研究生论文,选择sci论文发表的人员比较多。sci对论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不是什么论文都能发表sci论文的,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

水产学报影响因子

1200 我是海大的研究生哦 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通过zhidao Hi发信息给我

水生生物学报,海洋科学,动物学报,水产学报1、动物学报生物学领域的权威杂志,虽然在80年代中期被踢出SCI,目前尚未恢复,但是感觉动物学报比某些SCI杂志还难投中,而且修改特别细致,本人前年的一篇文章,一来二去在编辑部和本人之间往返了6次,耗时1年2个月才发表。如果做水生海洋的战友的文章偏重生态、生理和行为学方面,不妨试试动物学报,但是实用性太强的文章是不可能被接受的。目前动物学报的英文稿开始增多,希望它能早日回到SCI的怀抱。2、水生生物学报水生生物学的权威杂志,但是往年很多国内高校的相关学者对其颇有微词,原因是该杂志几乎成为武汉水生所的所刊,1期刊物往往绝大部分是水生所的文章,而外部的文章发表不仅难,而且发表周期太长。我们实验室有过一篇文章等2年多才发表的记录,从此基本不投该刊物。近年来该刊水生所一统天下的局面有所改观,发表周期也有所缩短,希望它能早日呈现百花齐放之胜景。3、水产学报水产类杂志的一级学报,也是目前较为活跃,文章档次上升很快的一个杂志,倒退10年,水产学报与水生生物学报尚不能相提并论,目前水产学报已经成为水产研究领域的前沿杂志,已经与水生生物学报并驾齐驱,而且与水生生物学报相比,水产学报发表周期短,是广大学生战友发表高档次中文文章的好杂志。目前我们实验室如果有中文佳作,一般都投往水产学报。

别考这学校,这学校是个垃圾学校,要去就去中国海洋大学(原青岛海洋大学),相信老生的话,我就是上海水产大学毕业的研究生,现在读博了那学校不好,真的

王德寿,男,1964年9月生。理学博士,教授,博士导师,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中国鱼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比较内分泌学分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动物遗传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动物学会理事长,重庆市水产学学术技术带头人。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市发改委淡水鱼类新品种繁育工程实验室主任,鱼类的生殖和发育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鱼类生殖与生长调控方向带头人,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1988年在西南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室获理学博士学位后回校工作,1998年晋升为教授。1998-2007年先后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荷兰乌德勒支大学比较内分泌研究小组、香港中文大学生化系和日本国立基础生物学研究所生殖生物学研究室做博士后、访问学者或合作研究。主要从事鱼类生殖和生长调控、特别是性别分化分子机制研究。从80年代中期开始对长江上游大鳍鱯和南方鲇等鲇形目鱼类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将它们培育成为名、特、优新品种做了奠基性工作。近年来,对芳香化酶基因的表达调控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提出转录因子通过调节芳香化酶表达,控制雌激素水平从而决定性别分化方向的假说并加以证实。在遗传育种方面,建立了分子标记选育遗传全雄和超雄罗非鱼的技术、转基因和基因工程育种技术。在生长方面,与香港中文大学郑汉其教授团队合作,先后从多种硬骨鱼类克隆了两个生长激素受体(GHR1,GHR2),两个促乳素受体(PRLR1,PRLR2)和三个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IGF-2,IGF-3),且发现IGF-3仅在性腺表达,据此提出了鱼类存在一个性腺特有的GH/GHR/IGF轴的假说以解释鱼类性腺的生长与身体的生长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生理现象。先后主持863和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教育部重点、农业部948项目等20余项。先后在PLOS Genetics、Scientific Reports、Genetics、Endocrinology、Molecular Endocrinology、Molecular and Cellular Endocrinology、Journal of Molecular Endocrinology、Journal of Endocrinology、General and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Biology of Reproduction、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BMC Molecular Biology、Gene Expression Patterns、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Zoological Science、Fish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Journal of Fish Biology、《动物学报》和《水产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70余篇被SCI收录,总影响因子超过150,被SCI论文引用1500余次。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或大会发言。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 获得发明专利5项。先后为本科和研究生主讲分子生物学、脊椎动物学及实验、比较生理学、鱼类生理学、生物统计学、专业英语等课程。领衔申报获准动物学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