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投稿要求页边距

发布时间: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投稿要求页边距

2006年至2013年9月11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共133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9项、省部级项目403项;科研经费总额达56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6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三等奖19项。“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项目获200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日本囊对虾和斑节对虾地膜覆沙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获2009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马氏珠母贝标准化养殖与示范推广”项目分别获2006、2008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水产品加工及贮藏、杂交水稻育种、区域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海洋水产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我校技术的有力支持下,目前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等七个方面均为全国第一 。 学术期刊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设自然科学版(第一、三、四、六期)和社会科学版(第二、五期)。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海洋与水产科学基础理论,海洋环境调查与保护,海洋、水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渔船、渔业机械与仪器,水产增养殖技术,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贮运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海洋论坛”为社会科学版重点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等数据库、检索系统收录。2011获奖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期刊三等奖;2010年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9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08年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 馆藏资源 据2014年4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22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1个,自建纸本特色文献专题4个,中外文报刊3000多种。中文数据库主要有: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年鉴我国全文数据库、CNKI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CNKI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考试系统、杜秀搜索平台、中国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等。外文数据库主要有:Elsevl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Springer Link全文数据库、 Web of Science(SCI)索引数据库、 Ei Village索引数据库、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文摘数据库、BioOne全文数据库、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ScienceDirect—Encyclopedia of Ocean Sciences、国道外文海洋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电子期刊等 。注:图书馆的参考资料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3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与全国多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部队单位进行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 。

面积第二大,空气很好,饭堂一般,就业要看专业了,航海的供不应求,水产,外语,食品的也不错,其他就要看你的能力了,师资方面当然不够重点的来,不过名牌专业的师资还是不错的

一般般,不要比较就好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投稿要求多少页

广东海洋大学(原名湛江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至今已有72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7万多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南海经济开发和濒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校分三个校区(不含寸金学院校区(在赤坎区)):主校区、霞山区校区、海滨校区。占地4911亩。主校区位于湛江市西郊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旁,依山面海,环境优美。 设有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中歌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寸金学院(独立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和1个直属系——体育系。 现有本科专业59个,高职高专专业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 设有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珍珠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南海海洋环境研究所、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等18个科研机构。 学校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博物馆、学生公寓、空调学生食堂以及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校舍总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5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近6亿元,固定资产值约6亿元。学校有各类教学实验室63个,其中经国家资质认定的计量认证机构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拥有包括水生生物博物馆在内的校内外实习基地201个。水生生物博物馆陈列标本近3000种,为全国高校中保存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博物馆。 学校现有教师1009人,其中教授93人,副教授258人,博士117人,硕士488人。进入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共7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共17901人(不含寸金学院),其中本科生15491人,专科生(高职)2410人;硕士研究生304人;留学生9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6468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风和重视应用研究与科技推广的优良传统。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和“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质量提高为主;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相结合,以内涵充实为主;综合发展与强化特色相结合,以强化特色为主”的办学思路,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近几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科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近三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在内的科研项目483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65项,其中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4项。“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技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海洋药物开发、杂交水稻育种等技术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一批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学校自主研发的杂交稻新品种“博Ⅱ优15”在粤、桂、琼三省区的推广面积累计超过700万亩。学校主办的《广东海洋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在联合办学方面的多次成功实践引起了省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国家歌舞团联合创办了“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联合成立了“广东海洋大学WTO研究中心”,前者被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教授誉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创新。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海峡两岸另两所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广东海洋大学正紧紧抓住海洋世纪提供的机遇,以广东建设教育强省、海洋经济强省为契机,站在海洋使命的战略高度,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进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学科水平较高,与我国海洋事业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多科性海洋大学而努力。满意请采纳

是2A的,当然不是垫底的啦。自己可以在百度里收索大学排名啊!这样你就可以知道了。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多科性海洋大学。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至今已有74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10万多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力量。学校分三个校区(不含寸金学院校区):主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主校区位于湛江市西郊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旁,依山面海,环境优美,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校现有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中歌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寸金学院(独立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60个,高职高专专业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设有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广东省(教育厅)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珍珠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南海海洋环境研究所、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等23个科研机构。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校园占地4911亩。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博物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校舍总建筑面积达6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6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近9亿元,固定资产值约8亿元。学校有各类教学科研实验室66个,其中经国家资质认定的计量认证机构1个,省(厅)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拥有包括水生生物博物馆在内的一批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水生生物博物馆陈列标本近3000种,为全国高校中保存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博物馆。学校现有教师10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者近50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40多人。列入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8人、校级培养对象6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近2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万多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风。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和“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质量提高为主;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相结合,以内涵充实为主;综合发展与强化特色相结合,以强化特色为主”的办学思路,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近几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04年以来在“挑战杯”等各类课外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赛中,我校学生共获得国际性奖励5人次,国家级奖励84人次,省部级奖励754人次。2006年、2007年我校学生分别应邀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五周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演出,受到了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高度赞扬。科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近5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共117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6项,省部级228项;拥有科研经费9114万元;获得科技奖励80项,其中省部级17项。“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获200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马氏珠母贝标准化养殖与示范推广”项目分别获2006、2008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技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海洋药物开发、杂交水稻育种等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水产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学校主办的《广东海洋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30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与中国海洋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未来的发展必将更加倚重海洋。南海占我国海洋国土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接替地,是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最重要的战略高地之一。广东海洋大学作为我国南海之滨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肩负着培养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使命,正紧紧抓住海洋世纪的机遇,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开拓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学科水平较高,与我国海洋事业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研究型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这是学校的简介。。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要说校园环境的话,我敢说是最漂亮的,不过湛江这里很热。学习累了,去附近的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南亚热带植物园、金鹿园、东海岛、雷州逛逛也不错的。可校园周边环境很不好,治安很差。湛江经济不发达,城市交通很烂,人们的素质也低。要是学航海技术或水产或农业这一类专业的就不错,毕竟是名牌专业啊。总体来说,是个一般的学校

1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投稿要求多少页数

如果你要考就叫我师姐吧。英语还行,外国语学院师资挺强的,去年刚开了一个新专业,就是日语。校园硬件设备没问题,不过谈到在广东地位就一般般,因为湛江比较偏远,肯定没有广州那边的学校那么吃香,信息比较闭塞。法律的话,听他们说读得挺辛苦的,因为要背的东西有好多,如果要报法律就要做好心里准备,读四年很辛苦的。还有就是,听说今年暑假法学院那边有提供去湛江市政府实习的机会。

水产学院、航海学院、工程学院还好,其他很一般

我也是广东海洋大学的学生,我的感受是,主校区环境优美,有山有水,主校有一个后山,有一个湖,设施完备,学校占地面积比较大,就业率高,不过这只是主校区的情况,其他校区的情况不太乐观,比如海滨校区,小得像高中一样,设施比我们的高中还差,很多时候都是去主校那边完成我们的教学计划,连饭堂都只有一个,图书馆只有两层,收藏图书不多,都是去主校借的,宿舍条件比较好,老师认真负责,所以平时逃课不容易,师兄师姐都是比较照顾师弟师妹的,每班30左右的人,同学相处比较和睦,主校区坐落在比较偏僻的郊区,虽然有校车,但平时逛街比较麻烦,因为要坐40多分钟的车才出到市区,不过海滨校区在市区,所以逛街很方便,说去就去。海滨校区比较近海,附近还有很有公园,随时可以看看海,吹吹海风或者去公园玩欢迎来玩

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学校,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投稿要求

是科技核心,不是中文核心《广东海洋大学学报》以全面反映本校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突出海洋、水产特色。设自然科学版(第一、三、四、六期)和社会科学版(第二、五期)。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海洋与水产科学基础理论,海洋环境调查与保护,海洋、水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渔船、渔业机械与仪器,水产增养殖技术,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贮运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等为社会科学版重点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等数据库、检索系统收录。2015年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奖,2011获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期刊三等奖,2010年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08年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如果你要考就叫我师姐吧。英语还行,外国语学院师资挺强的,去年刚开了一个新专业,就是日语。校园硬件设备没问题,不过谈到在广东地位就一般般,因为湛江比较偏远,肯定没有广州那边的学校那么吃香,信息比较闭塞。法律的话,听他们说读得挺辛苦的,因为要背的东西有好多,如果要报法律就要做好心里准备,读四年很辛苦的。还有就是,听说今年暑假法学院那边有提供去湛江市政府实习的机会。

广东海洋大学(原名湛江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至今已有72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7万多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南海经济开发和濒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校分三个校区(不含寸金学院校区(在赤坎区)):主校区、霞山区校区、海滨校区。占地4911亩。主校区位于湛江市西郊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旁,依山面海,环境优美。 设有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中歌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寸金学院(独立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和1个直属系——体育系。 现有本科专业59个,高职高专专业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 设有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珍珠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南海海洋环境研究所、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等18个科研机构。 学校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博物馆、学生公寓、空调学生食堂以及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校舍总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5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近6亿元,固定资产值约6亿元。学校有各类教学实验室63个,其中经国家资质认定的计量认证机构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拥有包括水生生物博物馆在内的校内外实习基地201个。水生生物博物馆陈列标本近3000种,为全国高校中保存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博物馆。 学校现有教师1009人,其中教授93人,副教授258人,博士117人,硕士488人。进入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共7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共17901人(不含寸金学院),其中本科生15491人,专科生(高职)2410人;硕士研究生304人;留学生9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6468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风和重视应用研究与科技推广的优良传统。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和“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质量提高为主;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相结合,以内涵充实为主;综合发展与强化特色相结合,以强化特色为主”的办学思路,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近几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科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近三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在内的科研项目483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65项,其中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4项。“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技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海洋药物开发、杂交水稻育种等技术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一批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学校自主研发的杂交稻新品种“博Ⅱ优15”在粤、桂、琼三省区的推广面积累计超过700万亩。学校主办的《广东海洋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在联合办学方面的多次成功实践引起了省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国家歌舞团联合创办了“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联合成立了“广东海洋大学WTO研究中心”,前者被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教授誉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创新。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海峡两岸另两所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广东海洋大学正紧紧抓住海洋世纪提供的机遇,以广东建设教育强省、海洋经济强省为契机,站在海洋使命的战略高度,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进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学科水平较高,与我国海洋事业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多科性海洋大学而努力。满意请采纳

广东海洋大学(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学校有硕士点28个,博士点3个,主要院系:水产学院、食品学院、农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等。如果你报的是海洋有关的专业这个学校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报的是其他的什么专业就比较一般了。不过学校有博士和硕士点的专业还是不错的。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有实力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官网投稿要求多少页

问对人了,俺是海洋大学大三的学生了!是你的师兄了!返送要看你怎么吃,多少钱的都有得吃,一般就是5元左右一餐,5元就是一个肉,一个就是肉炒青菜,加上饭,就差不多5元了!宿舍有4人有6人的,可以上网,校园网,30元一个月,下面是电脑学习的桌面,上面就是你睡觉,有衣柜。其实有好多漏洞的,但不见东西的情况好少发生。因为大家都是有素质的大学生了。多谢了,觉得可以帮到你的话就请给师兄我加分拉!

广东海洋大学w你体下呀,希望帮到你呀, 做下AD。美国德臻www-dz09-com -换成就是一个自助建站的网站

2006年至2013年9月11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共133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9项、省部级项目403项;科研经费总额达56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6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三等奖19项。“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项目获200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日本囊对虾和斑节对虾地膜覆沙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获2009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马氏珠母贝标准化养殖与示范推广”项目分别获2006、2008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水产品加工及贮藏、杂交水稻育种、区域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海洋水产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我校技术的有力支持下,目前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等七个方面均为全国第一 。 学术期刊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设自然科学版(第一、三、四、六期)和社会科学版(第二、五期)。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海洋与水产科学基础理论,海洋环境调查与保护,海洋、水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渔船、渔业机械与仪器,水产增养殖技术,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贮运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海洋论坛”为社会科学版重点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等数据库、检索系统收录。2011获奖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期刊三等奖;2010年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9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08年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 馆藏资源 据2014年4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22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1个,自建纸本特色文献专题4个,中外文报刊3000多种。中文数据库主要有: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年鉴我国全文数据库、CNKI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CNKI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考试系统、杜秀搜索平台、中国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等。外文数据库主要有:Elsevl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Springer Link全文数据库、 Web of Science(SCI)索引数据库、 Ei Village索引数据库、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文摘数据库、BioOne全文数据库、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ScienceDirect—Encyclopedia of Ocean Sciences、国道外文海洋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电子期刊等 。注:图书馆的参考资料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3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与全国多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部队单位进行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 。

2006年至2013年9月11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共133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9项、省部级项目403项;科研经费总额达56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6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三等奖19项。“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项目获200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日本囊对虾和斑节对虾地膜覆沙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获2009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马氏珠母贝标准化养殖与示范推广”项目分别获2006、2008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水产品加工及贮藏、杂交水稻育种、区域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海洋水产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我校技术的有力支持下,目前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等七个方面均为全国第一 。 学术期刊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设自然科学版(第一、三、四、六期)和社会科学版(第二、五期)。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海洋与水产科学基础理论,海洋环境调查与保护,海洋、水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渔船、渔业机械与仪器,水产增养殖技术,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贮运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海洋论坛”为社会科学版重点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等数据库、检索系统收录。2011获奖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期刊三等奖;2010年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9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08年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 馆藏资源 据2014年4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22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1个,自建纸本特色文献专题4个,中外文报刊3000多种。中文数据库主要有: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年鉴我国全文数据库、CNKI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CNKI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考试系统、杜秀搜索平台、中国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等。外文数据库主要有:Elsevl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Springer Link全文数据库、 Web of Science(SCI)索引数据库、 Ei Village索引数据库、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文摘数据库、BioOne全文数据库、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ScienceDirect—Encyclopedia of Ocean Sciences、国道外文海洋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电子期刊等 。注:图书馆的参考资料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3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与全国多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部队单位进行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