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现代会计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发布时间:

现代会计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会计工作的核心是会计核算。

管理会计是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所以,处于管理会计核心地位的应是预测决策会计。现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对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侧重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财务会计主要通过定期提供财务报表,为企业外部的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有关机构服务。现代管理会计主要通过对财务和管理信息的提供及其分析和解释,侧得为企业管理部门正确地进行优化决策和有效地改善生产经营服务。(2)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一个企业通常只有一个基本的信息收集、加工系统,这就是以财务会计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加工系统。现代管理会计要充分利用财务会计记账、算账提供的资料;还从此之外取得有关信息,根据管理要求加工计算,为管理上提供各种有用的资料。现代管理会计以灵活而多样的形式对财务会计的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改制和延伸;对各种经营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对比,并为编制所作的加工计算和汇总,等等,属于子的算账的范围。例如,对成本按照其可变性进行重新归类、组合,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以此为基础,进行成本预测、变动成本计算、盈亏临界点和本量利关系的分析、差别成本分析、弹性预算的编制,等等,实际上都是从另一个侧面对财务会计资料所作的加工、改制和延伸(延伸到更广、更深的领域),使之可以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兼顾全局与局部两个方面。财务会计主要是以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提供集中、概括性的资料,综合评价和考核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现代管理会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同时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与局部两个方面。例如,决策与计划会计,首先要面向整体,从全局着眼,认真考虑各项决策(计划)之间的协调配合、平衡,进行指标分解,形成责任预算,使各个责任中心在完成企业总的目标、任务中,明确各自的目标和任务;并以此为基础,正确组织和实旆责任会计,对各个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和考核, 既能充分调动各个方面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各个部分生产、工作的协调配合,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目标一致。(4)面向未来。财务会计一般只反映实际完成的事项,侧重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历史性的描述。现代管理会计面向未来。决策与计划会计主要是以未来尚未发生的事项作为处理对象,依据其所掌握的丰富资料,对生产经营中各个方面采取的有关方案能够取得多大经济效益,事先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比较,以便为正确选取最优方案提供客观依据。面得未来,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过去。现代管理会计既使用历史数据,也使用各种反映未来发展的预测、计划和目标有关的数据;它将这些数据经过科学加工、改制,协助助管理人员对未来的业务进行筹划把工作做在前头。(5)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财务会计应用数学方法,范围较小,一般只涉及到初等数学。而现代管理会计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许多高等数学和现代数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经营的日趋复杂,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整个企业管理正朝着定量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管理会计为适应企业管理上这一重大转变,要求用高等数学和现代数学方法来“武装”自己,使之朝着定量化的方向发展。一门科学的定量化,意味着该门科学的精密化、成熟化和完善化。把高等数学、运筹学和数理统计学中的数量方法吸收、引进、应用到现代管理会计中来,使它能把复杂的经济活动用简明而精确的数学模式表述出来,并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揭示有关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有关变量联系、规律,以便为管理人员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例如,应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半变动费用分解,掌握成本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在一定条件下增减变动的趋势和基本规律性;应用线性规划法,确定各有关因素之是的最优组合;应用库存论原理,进行经济定货量、最优生产批量的计算;应用投入——产出分析原理,测算具有内在联系的数据的变化规律,等等,都有助于企业管理决策消除某些直觉性和随意性,使它建立在对客观对象进行科学分析和精确计算的基础上。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十三项吧(1) 真实性原则:又称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 有用性原则:也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4) 一致性原则:又称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5)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6) 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会计信息应当及时提供。 (7) 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能清楚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及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8) 权责发生制原则:又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是指收入或费用的确认应在实际发生或影响期间而非现金收付期间予以确认。 (9) 配比原则: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经营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 (10) 实际成本原则:又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物资都应当按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11)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会计年度收益,即支出的效益仅仅与本会计年度有关的支出,如已销售商品的材料费用、工资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等。资本性支出是指与几个会计年度效益相关的支出,如固定资产购建支出等。 (12)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判断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合理估计,并登记入帐,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13)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分其重要程度,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和程序。 会计信息质量原则:真实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有用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实际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修正性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现代管理会计可进一步划分为“决策与计划会计”、“执行会计”两大领域。(1)决策与计划会计。以“决策会计”为核心,利用所掌握的丰富信息资源,对为实现决策目标可供选用的各种方案进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从中权衡利害,比较得失,帮助企业决策者客观地掌握情况,据以作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以促进企业决策最优化。这是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计划(预算)是以决策为基础,把通过决策程序选用的有关方案所要达到的目标,用货币形式进行计量,形成企业的生产经营预算,并把它们加工、汇总成一个相互协调的预算体系,作为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准绳。(2)执行会计。以“决策与计划会计”为基础,着重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进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征收控制。根据以上资料可知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是决策会计。 -------参考自现代管理会计百度百科

现代会计的核心原则是

《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我国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共十二条,即: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重要性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方面的要求。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的结果应当与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一致;可靠性是指对于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不受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左右,避免错误并减少偏差。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四)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遵纪守法、严格监督、尽职尽责、勤奋工作、真实反映、正确核算。

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是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泰罗科学管理学说的核心,是强调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要求企业把生产经营中一切可以避免的损失和浪费尽可能缩减到最低限度。

现代会计的核心原则

现代会计记账原则: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而转为为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只表明记账的方向,成为了一种专门的会计术语。

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行是会计的根本核心,会计人员的技能水平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保证。会计的优质服务关系到会计行业的声誉和全行业运作的效率,服务态度好,做到讲礼貌、讲文明、讲信誉、讲诚信,就能增强银行的生命力。 会计职业道德是提高会计水平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银行的重要基石,我们应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优良、纪律严明、作风正派”的财会队伍,营造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严格公正、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的良好氛围。人们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有很多概括,有遵纪守法、严格监督、尽职尽责、勤奋工作、真实反映、正确核算等等,这些是广大会计工作者在其职业活动中长期积累形成的道德规范和优良传统,是支撑和推动我国会计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银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不但影响到银行本身的经营决策和企业形象,而且影响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实施。 尽职尽责,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工作岗位只有社会分工不同,而无贵贱之分。这就要我们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做好它,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 会计工作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没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可能出偏差。会计人员对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如果没有热情就难以做到刻苦耐劳,兢兢业业;就不会主动想到去钻研业务,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就不会珍惜这份工作,努力维护会计职业的声誉和形象,做到忠于职守;就无法具备与其职务相适应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更谈不上坚持准则、客观公正、文明服务,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为国家和企业承担责任。 遵纪守法,明礼诚信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则,也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和职业道德规范。人与人的交往、合作需要诚信,市场经济越发达,职业越社会化,道德信誉就越重要。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假凭证、假帐簿、假报表会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的突出问题。我国《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帐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帐簿登记、核算。 严格监督,正确核算 严格监督坚持公正的原则是会计人员的态度、专业知识和技能。会计人员是会计准则、制度的执行者。会计人员应以会计准则、制度为准绳,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核算。记帐、算帐、报帐和进行财产清查,需要熟悉并依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业务处理。真实客观、正确核算是会计信息的本质要求,失去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必将导致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失误,危及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工作顺利!

遵纪守法、严格监督、尽职尽责、勤奋工作、真实反映、正确核算。

会计工作的核心是会计核算(一)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它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合理地组织会计核算形式是做好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正确、及时地编制会计报表,满足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二)会计核算的职能现代会计的核算职能不仅仅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反映,还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和事后核算。事前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进行预测,参与计划,参加决策;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干预经济活动;事后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记账、报账、算账。

现代会计的核心原则包括

遵纪守法、严格监督、尽职尽责、勤奋工作、真实反映、正确核算。

1、客观性——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作为依据。2、可比性——按规定方法,口径一致,相互可比。3、一贯性——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一致,如有变更应在附注中说明信息质量。4、相关性——提供的信息应反映企业情况,满足使用者要求。5、及时性——会计核算应及时,不允许提前或延迟。6、明晰性——会计报告应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7、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相对应,当期收入或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计入当期;反之则不计入。8、配比原则—— 核算时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费用相互配比,两层含义:因果配比和时间配比确认计量 历史成本原则——各项资产在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量。9、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期间的,作为收益性支出;反之,作为资本性支出。10、谨慎性——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秘密准备修正作用。11、重要性——核算中区分重要程度,次要会计事项可简化处理。12、实质重于形式——按经济实质而不应仅仅按法律形式为核算依据。扩展资料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规范》第三十九条重申,各单位的“会计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会计年度是在会计核算中划定的会计期间,通常以公历年度的12个月份为一个会计年度。确定会计年度是会计核算的持续经营和权责发生制基本假定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当一个单位的生产经营或业务管理活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的时候,为了能够及时了解这个单位的净收益、经营收支结果或预算执行情况,要人为地按照一个相等的会计期间进行财务决算;以便对该会计期间的经营管理活动加以总结,对所取得的财务成果进行分配和对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只有确定了会计年度,才能分清本期与他期,才能建立起应收与应付、预收与预付和待摊与预提等概念,使会计核算的精度大大提高。会计年度可以按照单位的经营周期确定,也可以按照单位的纳税年度确定,还可以按照国家的财政年度确定,依单位的性质和法律上的要求而定。由于《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都对会计年度作出了明确的具体规定,各单位在会计年度的确定上不享有选择的权利。但有的单位只在形式上遵守有关会计年度的法律规定,他们或者是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或者是推迟或提前计列费用,人为地进行收入和成本费用的跨年度调节,实际上已构成违反有关会计年度的法律规定的行为。为了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的方便,在会计年度内一般还需按照季度和月份进行结账和编制财务报告,以便更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核算

会计工作的核心是会计核算。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可划分为两大类: (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 财务会计的目的在于对外部提供信息,以帮助有关的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因而,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特征是决策的有用性。以此为基础,相应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主要有: 1.真实性原则。它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该原则包含两层含义:①会计核算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也就是说,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应是真实的。②会计核算时应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2.有用性原则。它是指会计核算必须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比性原则。它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可比性原则主要解决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问题。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能够比较,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同时对会计指标应规定必要的范围和标准。 4.一致性原则。它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一致性原则主要解决企业的纵向比较问题。为了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能够比较,前后各期的方法就应一致,不能随意变更。如果确实有必要变更时,应在某一会计期间开始时变更,并且应将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进行说明。 5.及时性原则。它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由于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前提的存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并未停止,而会计报告是定期报送的。为了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避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性,必须遵循及时性原则。 6.清晰性原则。它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清晰性原则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看懂会计信息,才能利用其进行决策。而多数会计信息使用者不是会计人员,要使会计信息对他们决策有用,会计核算应尽量使会计信息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7.全面性与重要性原则。它是指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凡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会计都应反映,以保证会计的全面性;为达到公允表达企业经济事项及必需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易于理解,这就是充分揭示,如果某信息被忽略或遗漏,引起使用者的误解或误导其决策时,则该项信息应予以揭示。而对于一些重要的事项需要单独反映,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上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之间有密切联系。会计的目的在于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其运用适当的方法作出最佳决策。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宏观调控部门、投资者、内部经营管理者。他们决策的内容不同,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不同,但会计提供的主要是通用信息,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不是特殊信息,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使用者决策的需要,或者对其决策产生影响,就说明该项会计信息有用。因此有用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具有有用性,会计信息还必须真实、可比、一致、及时、清晰、全面与重要。缺少任何一项原则,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二)确认、计量原则 确认、计量要求方面的原则是为了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能够协调进行而设置的。确认和计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确认是确定什么是会计要素,其金额的多少就是计量,因此将确认、计量一并说明其要求。确认、计量原则主要有: 1权责发生制原则。它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以经营活动对会计主体所产生的财务结果来判断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凡是属于该期间的收入,不论其是否收到现金均作为该期间的收入,凡是属于该期间的费用,不论其是否支付现金,均作为该期间的费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是用以确认收人和费用归属期的原则。其产生的基础是会计分期。只有在会计分期的基础上,才需要划分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配比原则和实际成本计价原则都是在这一原则基础上产生的。一般情况下,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为了正确地核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损益,都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以是否收付现金来判断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凡是收到现金的期间作为收入实现的期间,凡是支付现金的期间作为费用的归属期间。收付实现制也是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原则。一般情况下,非盈利组织为了简化核算,都以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的基础。 2.配比原则。它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配比原则产生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原则,以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时,必然要考虑收入和费用如何确认,因而产生配比原则。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中,收入是实现利润的前提,因此十分关心收入的取得,而要取得收入,必然会发生费用。收入的重要性,以及收入与费用的关系,决定了确定某一会计期间已经实现的收入后,就必须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费用,这样才能正确确定该期间的损益。 3.实际成本计价原则。亦称历史成本原则,它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时的成本计价。这实际上是一个计量原则。成本是指已完成交易所支付的代价,即资产取得时,购买方所认可的资产价值。已完成交易,即取得资产日所花费的成本,就是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原则以成本作为资产计量的基础,除非增加了新的成本,否则已经入账的成本不再变动,即不得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 历史成本是由买卖双方决定的,且能够由第三者加以验证。因此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的计量原则符合真实性的要求。历史成本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因此人们提出了其他的一些计量属性。由此产生了以历史成本为主,其他计量属性并存的现代会计计价基本格局。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它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只与本会计年度有关,那么该项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仅与本会计年度有关,而且与几个会计年度有关,那么该项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通常收益性支出形成费用,资本性支出形成资产。如果将一项收益性支出误作为资本性支出,其后果是费用减少,利润增加,资产的价值增加;反之,如果将一项资本性支出误作为收益性支出,其后果是费用增加,利润减少,资产的价值减少。由于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划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损益和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因此,企业为了正确地核算损益,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必须遵循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5.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它是指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谨慎性原则的适用范围:在发生的经济事项具有不确定性和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以上的方法可供选择时,可使用谨慎性原则。会计信息中有一部分是估计而来的,而未来又具有不确定性,很难正确估计,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时,以稳健为标准。同样,在会计处理有两种以上的方法可供选择时,也应以稳健为标准。 谨慎性原则的目的:谨慎性原则应用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经营者的风险负担。当会计人员选择对净资产和利润不利的处理方法时,减少了所有者对企业的要求权和对外分配的利润,相应地提高了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 谨慎性原则的具体方法:尽量低估资产与收益,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要算足。资产计价时从低,负债估计则从高,相应的净资产会减少;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但如果有合理的估计基础,应预计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相应地减少实现的利润。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存货的后进先出法、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等。

现代会计的核心是什么

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的是一个信息系统

现代管理会计可进一步划分为“决策与计划会计”、“执行会计”两大领域。(1)决策与计划会计。以“决策会计”为核心,利用所掌握的丰富信息资源,对为实现决策目标可供选用的各种方案进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从中权衡利害,比较得失,帮助企业决策者客观地掌握情况,据以作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以促进企业决策最优化。这是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计划(预算)是以决策为基础,把通过决策程序选用的有关方案所要达到的目标,用货币形式进行计量,形成企业的生产经营预算,并把它们加工、汇总成一个相互协调的预算体系,作为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准绳。(2)执行会计。以“决策与计划会计”为基础,着重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进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征收控制。根据以上资料可知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是决策会计。 -------参考自现代管理会计百度百科

管理会计是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所以,处于管理会计核心地位的应是预测决策会计。现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对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侧重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财务会计主要通过定期提供财务报表,为企业外部的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有关机构服务。现代管理会计主要通过对财务和管理信息的提供及其分析和解释,侧得为企业管理部门正确地进行优化决策和有效地改善生产经营服务。(2)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一个企业通常只有一个基本的信息收集、加工系统,这就是以财务会计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加工系统。现代管理会计要充分利用财务会计记账、算账提供的资料;还从此之外取得有关信息,根据管理要求加工计算,为管理上提供各种有用的资料。现代管理会计以灵活而多样的形式对财务会计的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改制和延伸;对各种经营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对比,并为编制所作的加工计算和汇总,等等,属于子的算账的范围。例如,对成本按照其可变性进行重新归类、组合,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以此为基础,进行成本预测、变动成本计算、盈亏临界点和本量利关系的分析、差别成本分析、弹性预算的编制,等等,实际上都是从另一个侧面对财务会计资料所作的加工、改制和延伸(延伸到更广、更深的领域),使之可以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兼顾全局与局部两个方面。财务会计主要是以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提供集中、概括性的资料,综合评价和考核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现代管理会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同时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与局部两个方面。例如,决策与计划会计,首先要面向整体,从全局着眼,认真考虑各项决策(计划)之间的协调配合、平衡,进行指标分解,形成责任预算,使各个责任中心在完成企业总的目标、任务中,明确各自的目标和任务;并以此为基础,正确组织和实旆责任会计,对各个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和考核, 既能充分调动各个方面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各个部分生产、工作的协调配合,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目标一致。(4)面向未来。财务会计一般只反映实际完成的事项,侧重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历史性的描述。现代管理会计面向未来。决策与计划会计主要是以未来尚未发生的事项作为处理对象,依据其所掌握的丰富资料,对生产经营中各个方面采取的有关方案能够取得多大经济效益,事先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比较,以便为正确选取最优方案提供客观依据。面得未来,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过去。现代管理会计既使用历史数据,也使用各种反映未来发展的预测、计划和目标有关的数据;它将这些数据经过科学加工、改制,协助助管理人员对未来的业务进行筹划把工作做在前头。(5)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财务会计应用数学方法,范围较小,一般只涉及到初等数学。而现代管理会计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许多高等数学和现代数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经营的日趋复杂,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整个企业管理正朝着定量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管理会计为适应企业管理上这一重大转变,要求用高等数学和现代数学方法来“武装”自己,使之朝着定量化的方向发展。一门科学的定量化,意味着该门科学的精密化、成熟化和完善化。把高等数学、运筹学和数理统计学中的数量方法吸收、引进、应用到现代管理会计中来,使它能把复杂的经济活动用简明而精确的数学模式表述出来,并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揭示有关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有关变量联系、规律,以便为管理人员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例如,应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半变动费用分解,掌握成本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在一定条件下增减变动的趋势和基本规律性;应用线性规划法,确定各有关因素之是的最优组合;应用库存论原理,进行经济定货量、最优生产批量的计算;应用投入——产出分析原理,测算具有内在联系的数据的变化规律,等等,都有助于企业管理决策消除某些直觉性和随意性,使它建立在对客观对象进行科学分析和精确计算的基础上。

管理会计是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所以,处于管理会计核心地位的应是预测决策会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