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疼痛研究杂志官网订购

发布时间:

疼痛研究杂志官网订购

心里想的,和现实的状况有差别,就有疼痛。疼痛的程度就与本人“心宽”成正比例

痛=一种负面的,会导致身体细胞损失的感觉苦=心情低落,哀伤,自身感到难受痛苦=身心受折磨,悲,哀,低落,胸口发闷,情绪消沉详细可分为心痛=感情受伤身痛=身体受伤某些人只会身痛,不会心痛,叫冷血。只会心痛,不会身痛,叫只会说不会做。心痛+身痛=有血有肉的人,富感情,爱帮苦难人。

1创刊早,国内影响很大;2实用性强,真正做到开卷有益,力争使各层次读者都能看到自己需要的内容;3发行量大:早在内刊阶段,每期免费赠阅国内外疼痛诊疗领域及相关领域5000册,读者有本领域高级专家,也有普通从业医师,读者遍及国内偏远地区,国外遍及13各国家70余名专家;正刊阶段:批准后首年发行量3000余册每期(不含数字版读者),经过我刊编委会及全体编排人员努力认真办刊,2009年纸版订户已增长至6500余册,这些在国内很少见(因为大部分期刊的纸版订户都在缩减);4 紧密与本领域联系互动,每年举办1期编委会、曾送1~2期专业教学光盘、发展1批高质量稿源基地、办1次读者、作者、编者网络交流、交友会;5 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版面使用费低廉,承办单位每年拨专项经费,办公环境、设备一流,软硬件配置先进合理,人才结构科学;6 编委会系国内一流专家、学术把关严谨,杂志社编辑人员层次高,大部分为高职专业人员。同类杂志比较:本专业同类期刊较少,主要有相关杂志有《中国疼痛医学杂志》,《颈腰痛杂志》、《麻醉与镇痛杂志》,其中《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主编及编委会多为疼痛基础研究人员,其研究方向侧重于疼痛医学基础研究方面;《颈腰痛杂志》为骨科专业杂志,《麻醉与镇痛杂志》为麻醉学专业杂志;我刊为综合性疼痛专业杂志,专业覆盖范围广泛,除麻醉学、骨科学、中医理疗学专业外,还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室疼痛相关学术内容的临床实用成果,以推广实用性成果为主。办刊单位优势: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麻醉学科,在改革开放早期就成为河北省重点学科,本专业学术水平一直居国内一流水平,疼痛诊疗是麻醉学科的三大内容之一,2007年卫生部批准的建设疼痛学科即起源于麻醉学科,我单位是国内第一批成立疼痛科的单位、我单位是国内首次(1989年)组织举办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专业学术会议的单位,我单位为华北区重点建设肿瘤医院,因此在癌痛领域、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常年有多项省级资助疼痛诊疗相关课题。学科带头人即本刊总编辑、创刊人张立生教授是国内首批疼痛诊疗学专家,国内疼痛诊疗领域权威专家,曾参与《中华麻醉学杂志》的创刊,并一直任该杂志常务副主编。另外我单位还主办有《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等多家杂志。单位支持情况:我刊运营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始终把贯彻办刊宗旨放在首位,医院经济实力雄厚,每年都有办刊专向经费,我刊注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杂志社编辑均为高职多学科医学专业、流行病学专业、外语专业编辑,另注重人才梯度建设,老中青结合,有严谨的办刊态度,更有创新活力。办公设备先进一流,软件方面配备有办刊所需的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光盘版等多家全文或摘要数据库,办公环境优越。

国际疼痛研究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分类学委员会主席HMerskey提出的疼痛定义(1979):疼痛是与现实的或可能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性和情绪性体验。心理学层面的疼痛大多数对疼痛的治疗(药物、手术)仅对急性疼痛有效(如短期的疼痛),但对于慢性疼痛(如较长时间的疼痛)几乎无效。表明在疼痛感觉中还隐藏着单一的刺激反应模型中并未涵盖的其他因素。研究表明,组织损伤程度相同的个体对于疼痛的报告或疼痛反应不同1965年,RMelzack和PDWal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疼痛的机制:一种新学说》一文,提出了痛觉的闸门学说(GCT)。汲取了特异说的疼痛通路、感受器特异化等概念,放弃了专一直达的疼痛传导模式;吸收了型式说的神经冲动的时空型式、中枢综合、传入控制主张对疼痛的理解应引入心理因素当前接受程度最高的一种理论观点虽然疼痛遵循刺激-反应这一通路,但这一通路比较复杂,且要通过一个交互作用过程网络进行调节门输入在脊髓背角中存在一种控制疼痛感觉的“闸门”机制——第一级传导细胞,T细胞。T细胞是脊髓中伤害性刺激传递的中继站。门接收以下来源的输入周围神经纤维:损伤部位向门传递有关疼痛、压力或热的信息大脑中枢信息的输出:大脑向门传递与个体心理状态有关的信息大纤维和小纤维:这些纤维构成疼痛知觉的生理基础的一部分门输出门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所有信息加以整合并输出。从门输出的信息传递到动作系统,从而产生疼痛知觉。

疼痛研究杂志官网订阅

国际疼痛研究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分类学委员会主席HMerskey提出的疼痛定义(1979):疼痛是与现实的或可能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性和情绪性体验。心理学层面的疼痛大多数对疼痛的治疗(药物、手术)仅对急性疼痛有效(如短期的疼痛),但对于慢性疼痛(如较长时间的疼痛)几乎无效。表明在疼痛感觉中还隐藏着单一的刺激反应模型中并未涵盖的其他因素。研究表明,组织损伤程度相同的个体对于疼痛的报告或疼痛反应不同1965年,RMelzack和PDWal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疼痛的机制:一种新学说》一文,提出了痛觉的闸门学说(GCT)。汲取了特异说的疼痛通路、感受器特异化等概念,放弃了专一直达的疼痛传导模式;吸收了型式说的神经冲动的时空型式、中枢综合、传入控制主张对疼痛的理解应引入心理因素当前接受程度最高的一种理论观点虽然疼痛遵循刺激-反应这一通路,但这一通路比较复杂,且要通过一个交互作用过程网络进行调节门输入在脊髓背角中存在一种控制疼痛感觉的“闸门”机制——第一级传导细胞,T细胞。T细胞是脊髓中伤害性刺激传递的中继站。门接收以下来源的输入周围神经纤维:损伤部位向门传递有关疼痛、压力或热的信息大脑中枢信息的输出:大脑向门传递与个体心理状态有关的信息大纤维和小纤维:这些纤维构成疼痛知觉的生理基础的一部分门输出门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所有信息加以整合并输出。从门输出的信息传递到动作系统,从而产生疼痛知觉。

1、《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专家;2、《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审稿专家;3、中国药理学会会员;4、安徽省药理学会会员及中华疼痛研究会会员;5、《发现》杂志副理事长。

痛=一种负面的,会导致身体细胞损失的感觉苦=心情低落,哀伤,自身感到难受痛苦=身心受折磨,悲,哀,低落,胸口发闷,情绪消沉详细可分为心痛=感情受伤身痛=身体受伤某些人只会身痛,不会心痛,叫冷血。只会心痛,不会身痛,叫只会说不会做。心痛+身痛=有血有肉的人,富感情,爱帮苦难人。

1创刊早,国内影响很大;2实用性强,真正做到开卷有益,力争使各层次读者都能看到自己需要的内容;3发行量大:早在内刊阶段,每期免费赠阅国内外疼痛诊疗领域及相关领域5000册,读者有本领域高级专家,也有普通从业医师,读者遍及国内偏远地区,国外遍及13各国家70余名专家;正刊阶段:批准后首年发行量3000余册每期(不含数字版读者),经过我刊编委会及全体编排人员努力认真办刊,2009年纸版订户已增长至6500余册,这些在国内很少见(因为大部分期刊的纸版订户都在缩减);4 紧密与本领域联系互动,每年举办1期编委会、曾送1~2期专业教学光盘、发展1批高质量稿源基地、办1次读者、作者、编者网络交流、交友会;5 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版面使用费低廉,承办单位每年拨专项经费,办公环境、设备一流,软硬件配置先进合理,人才结构科学;6 编委会系国内一流专家、学术把关严谨,杂志社编辑人员层次高,大部分为高职专业人员。同类杂志比较:本专业同类期刊较少,主要有相关杂志有《中国疼痛医学杂志》,《颈腰痛杂志》、《麻醉与镇痛杂志》,其中《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主编及编委会多为疼痛基础研究人员,其研究方向侧重于疼痛医学基础研究方面;《颈腰痛杂志》为骨科专业杂志,《麻醉与镇痛杂志》为麻醉学专业杂志;我刊为综合性疼痛专业杂志,专业覆盖范围广泛,除麻醉学、骨科学、中医理疗学专业外,还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室疼痛相关学术内容的临床实用成果,以推广实用性成果为主。办刊单位优势: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麻醉学科,在改革开放早期就成为河北省重点学科,本专业学术水平一直居国内一流水平,疼痛诊疗是麻醉学科的三大内容之一,2007年卫生部批准的建设疼痛学科即起源于麻醉学科,我单位是国内第一批成立疼痛科的单位、我单位是国内首次(1989年)组织举办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专业学术会议的单位,我单位为华北区重点建设肿瘤医院,因此在癌痛领域、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常年有多项省级资助疼痛诊疗相关课题。学科带头人即本刊总编辑、创刊人张立生教授是国内首批疼痛诊疗学专家,国内疼痛诊疗领域权威专家,曾参与《中华麻醉学杂志》的创刊,并一直任该杂志常务副主编。另外我单位还主办有《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等多家杂志。单位支持情况:我刊运营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始终把贯彻办刊宗旨放在首位,医院经济实力雄厚,每年都有办刊专向经费,我刊注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杂志社编辑均为高职多学科医学专业、流行病学专业、外语专业编辑,另注重人才梯度建设,老中青结合,有严谨的办刊态度,更有创新活力。办公设备先进一流,软件方面配备有办刊所需的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光盘版等多家全文或摘要数据库,办公环境优越。

临床疼痛杂志官网订购

本刊欢迎下列各方面的论著、经验总结等文章,(1)疼痛性疾病的诊治,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疼痛、舌咽神经痛、头部疼痛、面肌痊孪或麻痹、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雷诺病、癌痛以及某些内脏性疼痛,如顽固性心绞痛、膜腺炎疼痛及某些非疼痛性疾病用疼痛治疗方法有良好疗效者;(2)各种神经阻滞疗法的操作技术、用药、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与合并症;(3)疼痛性疾病的药物治疗及镇痛药的临床应用;(4)手术后镇痛、无痛分娩及各种无痛诊疗技术;(5)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6)文献综述;(7)疼痛科室(中心)介绍;(8)述评。论著要求有丰富而具体的临床资料,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有合理合适的对照组,评定治疗效果有适宜的标准,有随诊。 为了突出对疼痛性病症诊疗方法的介绍,本刊论著性文章的段落除前言外第一部分为方法,详细介绍治疗操作技术或研究方法,并详述效果评定标准和随诊时间;第二部分为临床资料,又分为一般资料与结果两部分。在资料内要求有症状与体征分析,在结果内应全面介绍研究结果,一般不加评论;第三部分为讨论,请密切联系本文临床资料,引证文献,总结经验,忌大段摘引与本文资料元关的书本知识,也忌将讨论写成文献综述。参考文献应主要为近 3~5年杂志上的,以亲自阅读全文者为限,不应引用文献中的文献,也不应从摘要中摘用,来稿请附全部参考文献的复印件。 论著文稿一般不超过 5000字(包括: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标点符号及图表所占用版面),并附 1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两者应基本致,按目的( Objective)、方法 (Methods)、结果 (Results)、结论 (Conclusion)的顺序书写。综述等文稿也请附简短的中英文介绍。英文摘要希请熟谙英文的本专业专家修正,字母拼写请认真核对。药物名称、特殊术语、英文缩略语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请加英文全文,本刊不用“封闭”术语,请改为局部注射、穴位注射或神经阻滞疗法等适当词语。 本刊栏目有述评、论著、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短篇报道、病例讨论、综述与讲座、继续教育、新疗法与新药物介绍、疼痛科室(诊疗中心)简介、编委简介、业界先驱人物介绍和各种信息其书写格式视具体内容而定。 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分组进行比较的数字还应做统计学处理:图可用线条图、影像片或照片,要求灰度对比明显,影像片需附示意图;文中的数字及外文要认真核对,做到准确无误;附表与附图请排在文末,但应在文中表明位置。 来稿请打印式三份,要求 Word格式、 A4幅面、页边距均为 3cm、正文用 4号宋体、行距 5倍,图表及其题目均居中。也可在网上投稿,稿件直接发送的本刊电子信箱,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投稿,在邮件中注明自己的单位、通讯地址、电子信箱、联系电话;来稿需附寄稿件处理费 50元,被采用稿件刊登前按规定交纳版面使用费,发表后致稿酬。 1.文题应以最简明的词组表达论文的主要内容,文题与内容要一致,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尽可能不设副题;2.论著应有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共4段连续书写。摘要应反映全文的主要内容,不加评论和解释,结果内应有主要数据;3.英文摘要的主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也按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的顺序书写,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市省及邮编。应请熟谙英文的本专业专家修正,一般不用缩略语,务必核对拼写无误;4.关键词的中、英文应一致,分别列在中、英文摘要下方,论著文稿一般2~5个,首标关键词应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内容。英文关键词应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写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为准,其中文译名应按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切勿杜撰;5.前言 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即引用文献对本病诊治的疑难处或各种诊治方法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做一简要评价,然后指出本文的目的,并说明本研究起止日期。本法治疗结果如何不应写在前言内;6.方法 除前言外,第1部分为治疗(诊断)方法。本刊要求资料与方法分开写, 将方法写在资料之前, 目的是突出诊治方法,使读者对方法学先有全面了解。在方法内主要介绍研究方法、试验方法、诊断与治疗方法,并介绍观察指标、疼痛评估方法、随访时间、效果评定标准及统计学处理。在方法内以介绍实际操作为主,不加评论与解释,文字难以描写清楚时,请用图示。仪器设备应注明产地、型号,所用参数如电压、频率等要描述,药品、试剂应注出其产地、批号、生产时间并加注英文,复合药物的成份与剂量必须写出。某些常规操作如消毒、铺巾等宜省略。个人创造的方法要详述其细节,改进的方法要详述改进之处,可用参考文献之角码标注原方法之来源,原封不动地使用他人之方法时不用角码,而直接写为“……方法见参考文献[1]”。随机对照研究应描述随机方法和所采用的盲法(单盲、双盲)。统计分析应说明其方法及选择依据。7.临床资料 此为全文的第2部分,其中又包括一般资料与结果两段,一般资料应有年龄、性别、诊断、病程、分组等基本资料,尤其强调某些特殊资料如特殊检查和一般资料的进一步整理,例如疗效与年龄、疗效与病程、疗效与不同治疗方法、疗效与不同病种、疗效与不同用药等多种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在疾病诊断上,应对症状与体征进行统计分析,例如某种症状或体征有多少例,从而为诊断提供依据,而不是从书籍或杂志上抄录诊断标准。对于CT等放射学检查也要有分析统计,而不能仅写符合影像诊断。在临床资料内希作两组或两组以上资料的对比性观察。设立对照组,将使论文更具说服力。应在年龄、病种、病程、病变等一般情况基本相同(似)的前提下进行两种不同方法的对比。对照组必须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采用合理、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双盲或单盲法进行。对照组应在开始研究时设立,摘引过去的病例与现时相比较的方法不可取。充分的临床资料与详细的统计分析是讨论的依据。评定治疗效果应有严格而适宜的标准,不仅靠症状,还要有体征的复查。疗效的判定应在随诊时,而不是在治疗刚结束时。随诊时间的长短与随诊患者的多少直接反映论文的水平。只有长期,甚至数年的随诊,方能对某病的诊治结果做出恰当的评价。随诊时应尽可能包括完整资料,例如治疗后进行放射学复查,这对治疗方法的远期效果、适应证与作用机制可提供客观根据。结果或治疗效果作为临床资料的后一段,应客观真实、简洁明了,不必解释,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可用文字说明,但最好用图、表表示,能收到一目了然的效果。文中若有图、表,则正文不需要重述其全部数据,只需摘述其主要发现或具有重要意义者。数据应翔实准确,避免数字不符。8.讨论为第3部分,是全文的关键,但充分的临床资料是写好讨论的基础。讨论应密切联系本文的临床资料,将作者的经验总结成理论,发展、修改或提高现有文献上的观点。讨论不应是操作技术的解释,也不是无临床资料作根据的主观臆断,更不能凭想象做推测或凭印象做结论,例如只有在分析统计并比较了两组不同病程患者的治疗效果后才能写病程长的效果差。参考或引用文献,尤其是近3~5年外文和中文期刊杂志上的文献全文十分重要,应该有针对性地引用其某观点、某看法、某方法或某数据.结合自己的临床资料加以评论,延伸自己的观点。引用文献不应大段摘录与本文临床资料无关的文字。众所周知的基本概念或书本上已明确记载的理论,不必抄袭。原本是一篇研究临床治疗效果的文章,却从文献中大量抄写发病与治病机制,是初写论文的通病,讨论的重点应是针对临床效果。非研究作用机制的文章,虽可涉及机制,但无必要用较多篇幅写机制。在描述镇痛合剂的作用时,习惯写的“局麻药止痛、维生素营养神经、激素抗炎”不必反复重述。引用文献尽量不以书籍作参考,因为即便是新出版的书籍,其内容也是陈旧的。参考文献的另一目的是和其他作者的研究相对照、相比较,同意或不同意某作者的观点均可写在讨论中,以便将自己的研究摆在该课题国内外整体研究范围之内写讨论,而不是只写自己的研究结果。参考文献是论文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是因为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参考他人的经验不可能搞好研究。表 一律采用三线表,表的序号与表题在表的上方,只有1个表时,序号为表l,表内数据的单位相同时,计量单位在表题后注明。表格的主语如分组,一般在表的左侧,谓语如统计指标在表的右侧,尽量避免主、谓语倒置。表内计量单位不相同时,计量单位应标在该统计指标后,主、谓语项目较多时可分层。表内某项未测,填入“一”符号;结果为零的例数或百分数均写“0”;同一栏上下各行的数字应按个位数对齐,若数值中有(士)或(~)号者,则按此符号上下对齐;同栏内的数字要求小数点后的位数一致;表内数字或文字需加备注时,在其右上角依次标注“*”、“#” 、“△”、“☆”符号,在表下以简练文字注释。表内某项未测,填入“一”符号;结果为零的例数或百分数均写“0”;同一栏上下各行的数字应按个位数对齐,若数值中有(士)或(~)号者,则按此符号上下对齐;同栏内的数字要求小数点后的位数一致;表内数字或文字需加备注时,在其右上角依次标注“*”、“#” 、“△”、“☆”符号,在表下以简练文字注释。10.图 插图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与图例,即可理解图意。一般用线条图,要求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的高度与宽度之比为5:7,图中文字在缩放后以6号或新5号为宜,图例一般标注在图形内的空白处,图号与图题在图的下方。照片图要求清晰、准确,灰度对比明显。病理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与放大倍数如HE×200。影像片需附示意图,便于读者看懂。11.量和单位 体内压力恢复使用mm Hg、cm H2O。在组合单位中斜线不应多于1条,例如mg/kg/d应写成mg/(kg·d)或mg·kg-1·d-1。时间的表示,日用d,小时用h,分用min,秒用s,但不能用第×d。平均值±标准差用(平均值士标准差)单位符号表示,例如(61±42)kg。数量范围用~符号,例如1~2h,1%~2%。12.统计学符号均用英文斜体,如算术平均数用小写x,标准差用小写s,标准误用英文小写斜体sx,,t检验用小写t,相关系数用小写斜体r,但F检验用英文大写斜体F,中位数用英文大写斜体M ,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斜体χ2,样本数用英文小写斜体n ,概率用英文大写斜体P,概率数值用小数表示,例如P<05,不用百分数(P<5%)13.药名在第1次出现时需加注英文,医学名词、药品名称应以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但可注出商品名及其产地,。冠以人名的综合征、体征、方法等,人名后不加“氏”,外国人名后也不加“'s”,例如霍纳综合征(不加氏字),但若人名为单字,加“氏”,例如唐氏综合征。14.中、英文缩略语在第1次出现时应写出其全称或英全文,本刊不采用非规范的缩略语,例如静注应写成静脉注射。英文名词除专用名词(国名、地名、姓名、公司、注册商品名)首字母大写外,其余首字母均小写。本刊不用“封闭”术语,请改为“神经阻滞疗法”。 实用疼痛学杂志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1 文内引用参考文献的标注文内标注引用文献,以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号,并将序号置入方括号中。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按下述3种格式之一标注角码,角码在右上角:(1)Birbaumer等[1]指出吗啡从体内排泄缓慢。(2)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有3种机制参与[2, 4, 6]。如序号连续(统一论点参考了连续的4篇论文),可书写成[1-4]。(3)间质细胞cAMP含量测定方法见文献[7]。正文指明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时,角码标注于作者姓名之后(如例1);正文未指明作者时,角码标注于句末(如例2);正文直接述及文献序号时,不用角码标注(如例3)。标注应尽可能靠近有关引文。标注写在标点符号之前。如引文在全句之末,其中句号在引号之内,则应标注在引号之外(“……。”[x] ),否则应标注在句号之内(“……”[x]。)图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序号标注写在图的说明或注释中,图中不应出现引文序号标注。表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在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在表注中依次标注;若必须在表身中标注,可另列一栏并将引文序码置于方括号之中,以避免与表中其他数字相混淆。2 文后参考文献表文后参考文献表的顺序应按文中引文的顺序依次排列,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不加方括号,也不用标点,序号后空一字,按GB 7714-87要求依次著录。只有1条参考文献时,序号写为1。著录用文字原则上要求用文献本身的文字,数字除版次、期号、册次、页数、出版年等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外,均保持文献上原有的形式。责任者(个人作者或集体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照录。责任者超过3位时,只著录前3位责任者,其后加“, 等”或者其他与之相应的字(西文加“, et al”,日文加“, 他”,俄文加“, идр”)。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实用疼痛学杂志》杂志社 邮政编码:050011

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 新青年麻醉论坛

权威:中华麻醉学杂志核心:临床麻醉学杂志、各高校学报(如:复旦学报)、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疼痛研究杂志官网

温州医学院坐落在经济繁荣、独具特色的沿海开放城市—温州,是一所以医为主,理、工、文、管、法、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浙江省省属高等院校,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原名“浙江第二医学院”,1958年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已成为浙江省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1、历年温州医科大学排名【校友会版】温州医科大学全国排名,2020温州医科大学排名榜在校友会版中,2018温州医科大学全国排名第191,相较于2017年的185名,排名下降了6位。年度 全国排名 省内排名 总分2018 191 10 572017 185 9 352016 194 9 762015 191 8 72014 184 8 132、历年温州医科大学排名【最好大学版】在最好大学版本排名中,2018温州医科大学全国排名第132名,相较于2017年的128名,排名下降了4名。年份 全国排名 学校名称 所在地2018 132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2017 128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2016 102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省3、温州医科大学在浙江排名【校友会版】2018温州医科大学在浙江省内排名第10名,排在温州医科大学前后的分别是中国计量大学和温州大学。温州医学院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眼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3个学科的博士点;临床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1个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28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医学检验、护理学等四个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囊括了浙江省全部医学类重点建设专业;学校拥有10所附属医院,床位数8000多张,并在全国各地拥有69个教学、实习基地。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4600多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近1000人;专任教师近900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特级专家、省高校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0余人。学校由茶山、学院路、绣山三个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1200多亩,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图书馆文献100多万册。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眼视光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部、体育部、社会科学教学部、仁济学院(独立学院)等学院(部),其中眼视光学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和近视研究所、细胞与分子医学研究所、微生态研究所、中美疼痛研究所、医学科学研究所、海洋科学研究所、生物与天然药物研究院、病原生物研究室、儿科研究室等20多个教学科研机构和完善的校园网络,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为浙江省首批普通高校基础课(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8个浙江省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眼视光学被列为浙江省“重中之重”的重点学科。学校主办《温州医学院学报》、《眼视光学杂志》、《肝胆胰外科杂志》、《浙江创伤外科》和《检验医学教育》5种学术期刊,其中《温州医学院学报》、《眼视光学杂志》

很多人在遭遇疼痛时会情不自禁的呻吟,而且通常声音越来越高。这时,有人会指责说“就你矫情,哼唧什么哼唧?你哼唧难道就不疼了吗?”有悖于人们的常识性认识,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呻吟的确可能具有止痛的作用。科学家认为呻吟声可以干扰大脑对于“疼痛”信息的处理,提高人们对于疼痛的耐受性。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喊叫出来是一种本能。此前生物学家们认为,人类之所以进化出这种本能是为了警示他人的存在的危险;也或者是为了博取他人的关注或同情。但是,新的研究表明,我们之所以这样做,实际上是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提高对于疼痛的耐受性。最新发表在疼痛杂志上的这项研究中,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部门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对于疼痛的表达是跨越语言障碍而具有共享性的。在遭遇伤害感觉疼痛时,英国人大喊“Ow” 或“ouch” ,南非喊叫“EINA”,意大利人喊“ahia”,而中国喊叫“哎哟”或“嗷”。研究者分析说,跨越不同语言的这些发声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嘴巴简单的张开,舌头平伸,嘴唇保持圆形,发出一个最简单的音节”,“这种发音方式可以最省力地输出一个最高音阶的声音”,“因此,才在遭遇疼痛时被很容易和有效地使用”。这符合进化学上的省力、高效准则。科学家招募了56位志愿者,进行了双手浸泡在可以刺激产生疼痛的冷水中耐受时间长度的测试试验。在第一轮试验中,受试者将双手浸入冷水中,当他们感觉到疼痛时允许喊叫;第二轮试验中,受试者感觉到疼痛时允许不停按键;第三轮试验中,受试者收听事先录制好的自己发出的“嗷嗷”声的录音;第四轮试验,受试者收听别人发出的“嗷嗷”声录音;最后一轮,受试者只能干坐着,什么也不能做,也听不到。从受试者双手浸入冷水开始计时,直到受试者不能承受疼痛计时结束。结果发现,在允许喊叫的第一轮试验中,受试者可以忍受疼痛的时间最长,平均可以耐受30秒时间,比第五轮试验平均多耐受5秒时间。允许按键的第二轮试验平均耐受时间也较第五轮延长。而听呻吟声录音对于疼痛耐受没有帮助。研究者认为,试验结果表明,遭受疼痛时的喊叫并非单纯的交流行为,而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增加疼痛耐受的“止痛剂”。第二轮试验结果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在遭遇疼痛时会坐立不安,因为运动本身也具有一定“止痛”作用。这项试验也证明,人的认识再次完败于人类本能。人们的常识之所以认为“呻吟无助于止痛”,概由于通常人们认为疼痛是客观的、一成不变的。正如笔者“受伤了,为什么有时候感觉不到痛?”文中介绍的那样,事实上,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的并非是疼痛,只是一种伤害性信号,只有当这种信号被上传到大脑皮层相关体感区域经过分析后才产生出疼痛的感觉。也就是说,虽然伤害性刺激本身是客观的,但是,疼痛却是一种主观感觉。伤害并不一定意味着疼痛;同时,人体还有一套下行的疼痛抑制系统来减轻疼痛感受。所以,相同的的刺激在不同人、不同情况下是否能够产生疼痛感觉、疼痛的程度怎样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编译:挣脱枷锁的囚徒)

临床疼痛学杂志官网订购

本刊欢迎下列各方面的论著、经验总结等文章,(1)疼痛性疾病的诊治,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疼痛、舌咽神经痛、头部疼痛、面肌痊孪或麻痹、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雷诺病、癌痛以及某些内脏性疼痛,如顽固性心绞痛、膜腺炎疼痛及某些非疼痛性疾病用疼痛治疗方法有良好疗效者;(2)各种神经阻滞疗法的操作技术、用药、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与合并症;(3)疼痛性疾病的药物治疗及镇痛药的临床应用;(4)手术后镇痛、无痛分娩及各种无痛诊疗技术;(5)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6)文献综述;(7)疼痛科室(中心)介绍;(8)述评。论著要求有丰富而具体的临床资料,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有合理合适的对照组,评定治疗效果有适宜的标准,有随诊。 为了突出对疼痛性病症诊疗方法的介绍,本刊论著性文章的段落除前言外第一部分为方法,详细介绍治疗操作技术或研究方法,并详述效果评定标准和随诊时间;第二部分为临床资料,又分为一般资料与结果两部分。在资料内要求有症状与体征分析,在结果内应全面介绍研究结果,一般不加评论;第三部分为讨论,请密切联系本文临床资料,引证文献,总结经验,忌大段摘引与本文资料元关的书本知识,也忌将讨论写成文献综述。参考文献应主要为近 3~5年杂志上的,以亲自阅读全文者为限,不应引用文献中的文献,也不应从摘要中摘用,来稿请附全部参考文献的复印件。 论著文稿一般不超过 5000字(包括: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标点符号及图表所占用版面),并附 1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两者应基本致,按目的( Objective)、方法 (Methods)、结果 (Results)、结论 (Conclusion)的顺序书写。综述等文稿也请附简短的中英文介绍。英文摘要希请熟谙英文的本专业专家修正,字母拼写请认真核对。药物名称、特殊术语、英文缩略语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请加英文全文,本刊不用“封闭”术语,请改为局部注射、穴位注射或神经阻滞疗法等适当词语。 本刊栏目有述评、论著、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短篇报道、病例讨论、综述与讲座、继续教育、新疗法与新药物介绍、疼痛科室(诊疗中心)简介、编委简介、业界先驱人物介绍和各种信息其书写格式视具体内容而定。 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分组进行比较的数字还应做统计学处理:图可用线条图、影像片或照片,要求灰度对比明显,影像片需附示意图;文中的数字及外文要认真核对,做到准确无误;附表与附图请排在文末,但应在文中表明位置。 来稿请打印式三份,要求 Word格式、 A4幅面、页边距均为 3cm、正文用 4号宋体、行距 5倍,图表及其题目均居中。也可在网上投稿,稿件直接发送的本刊电子信箱,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投稿,在邮件中注明自己的单位、通讯地址、电子信箱、联系电话;来稿需附寄稿件处理费 50元,被采用稿件刊登前按规定交纳版面使用费,发表后致稿酬。 1.文题应以最简明的词组表达论文的主要内容,文题与内容要一致,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尽可能不设副题;2.论著应有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共4段连续书写。摘要应反映全文的主要内容,不加评论和解释,结果内应有主要数据;3.英文摘要的主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也按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的顺序书写,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市省及邮编。应请熟谙英文的本专业专家修正,一般不用缩略语,务必核对拼写无误;4.关键词的中、英文应一致,分别列在中、英文摘要下方,论著文稿一般2~5个,首标关键词应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内容。英文关键词应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写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为准,其中文译名应按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切勿杜撰;5.前言 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即引用文献对本病诊治的疑难处或各种诊治方法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做一简要评价,然后指出本文的目的,并说明本研究起止日期。本法治疗结果如何不应写在前言内;6.方法 除前言外,第1部分为治疗(诊断)方法。本刊要求资料与方法分开写, 将方法写在资料之前, 目的是突出诊治方法,使读者对方法学先有全面了解。在方法内主要介绍研究方法、试验方法、诊断与治疗方法,并介绍观察指标、疼痛评估方法、随访时间、效果评定标准及统计学处理。在方法内以介绍实际操作为主,不加评论与解释,文字难以描写清楚时,请用图示。仪器设备应注明产地、型号,所用参数如电压、频率等要描述,药品、试剂应注出其产地、批号、生产时间并加注英文,复合药物的成份与剂量必须写出。某些常规操作如消毒、铺巾等宜省略。个人创造的方法要详述其细节,改进的方法要详述改进之处,可用参考文献之角码标注原方法之来源,原封不动地使用他人之方法时不用角码,而直接写为“……方法见参考文献[1]”。随机对照研究应描述随机方法和所采用的盲法(单盲、双盲)。统计分析应说明其方法及选择依据。7.临床资料 此为全文的第2部分,其中又包括一般资料与结果两段,一般资料应有年龄、性别、诊断、病程、分组等基本资料,尤其强调某些特殊资料如特殊检查和一般资料的进一步整理,例如疗效与年龄、疗效与病程、疗效与不同治疗方法、疗效与不同病种、疗效与不同用药等多种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在疾病诊断上,应对症状与体征进行统计分析,例如某种症状或体征有多少例,从而为诊断提供依据,而不是从书籍或杂志上抄录诊断标准。对于CT等放射学检查也要有分析统计,而不能仅写符合影像诊断。在临床资料内希作两组或两组以上资料的对比性观察。设立对照组,将使论文更具说服力。应在年龄、病种、病程、病变等一般情况基本相同(似)的前提下进行两种不同方法的对比。对照组必须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采用合理、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双盲或单盲法进行。对照组应在开始研究时设立,摘引过去的病例与现时相比较的方法不可取。充分的临床资料与详细的统计分析是讨论的依据。评定治疗效果应有严格而适宜的标准,不仅靠症状,还要有体征的复查。疗效的判定应在随诊时,而不是在治疗刚结束时。随诊时间的长短与随诊患者的多少直接反映论文的水平。只有长期,甚至数年的随诊,方能对某病的诊治结果做出恰当的评价。随诊时应尽可能包括完整资料,例如治疗后进行放射学复查,这对治疗方法的远期效果、适应证与作用机制可提供客观根据。结果或治疗效果作为临床资料的后一段,应客观真实、简洁明了,不必解释,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可用文字说明,但最好用图、表表示,能收到一目了然的效果。文中若有图、表,则正文不需要重述其全部数据,只需摘述其主要发现或具有重要意义者。数据应翔实准确,避免数字不符。8.讨论为第3部分,是全文的关键,但充分的临床资料是写好讨论的基础。讨论应密切联系本文的临床资料,将作者的经验总结成理论,发展、修改或提高现有文献上的观点。讨论不应是操作技术的解释,也不是无临床资料作根据的主观臆断,更不能凭想象做推测或凭印象做结论,例如只有在分析统计并比较了两组不同病程患者的治疗效果后才能写病程长的效果差。参考或引用文献,尤其是近3~5年外文和中文期刊杂志上的文献全文十分重要,应该有针对性地引用其某观点、某看法、某方法或某数据.结合自己的临床资料加以评论,延伸自己的观点。引用文献不应大段摘录与本文临床资料无关的文字。众所周知的基本概念或书本上已明确记载的理论,不必抄袭。原本是一篇研究临床治疗效果的文章,却从文献中大量抄写发病与治病机制,是初写论文的通病,讨论的重点应是针对临床效果。非研究作用机制的文章,虽可涉及机制,但无必要用较多篇幅写机制。在描述镇痛合剂的作用时,习惯写的“局麻药止痛、维生素营养神经、激素抗炎”不必反复重述。引用文献尽量不以书籍作参考,因为即便是新出版的书籍,其内容也是陈旧的。参考文献的另一目的是和其他作者的研究相对照、相比较,同意或不同意某作者的观点均可写在讨论中,以便将自己的研究摆在该课题国内外整体研究范围之内写讨论,而不是只写自己的研究结果。参考文献是论文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是因为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参考他人的经验不可能搞好研究。表 一律采用三线表,表的序号与表题在表的上方,只有1个表时,序号为表l,表内数据的单位相同时,计量单位在表题后注明。表格的主语如分组,一般在表的左侧,谓语如统计指标在表的右侧,尽量避免主、谓语倒置。表内计量单位不相同时,计量单位应标在该统计指标后,主、谓语项目较多时可分层。表内某项未测,填入“一”符号;结果为零的例数或百分数均写“0”;同一栏上下各行的数字应按个位数对齐,若数值中有(士)或(~)号者,则按此符号上下对齐;同栏内的数字要求小数点后的位数一致;表内数字或文字需加备注时,在其右上角依次标注“*”、“#” 、“△”、“☆”符号,在表下以简练文字注释。表内某项未测,填入“一”符号;结果为零的例数或百分数均写“0”;同一栏上下各行的数字应按个位数对齐,若数值中有(士)或(~)号者,则按此符号上下对齐;同栏内的数字要求小数点后的位数一致;表内数字或文字需加备注时,在其右上角依次标注“*”、“#” 、“△”、“☆”符号,在表下以简练文字注释。10.图 插图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与图例,即可理解图意。一般用线条图,要求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的高度与宽度之比为5:7,图中文字在缩放后以6号或新5号为宜,图例一般标注在图形内的空白处,图号与图题在图的下方。照片图要求清晰、准确,灰度对比明显。病理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与放大倍数如HE×200。影像片需附示意图,便于读者看懂。11.量和单位 体内压力恢复使用mm Hg、cm H2O。在组合单位中斜线不应多于1条,例如mg/kg/d应写成mg/(kg·d)或mg·kg-1·d-1。时间的表示,日用d,小时用h,分用min,秒用s,但不能用第×d。平均值±标准差用(平均值士标准差)单位符号表示,例如(61±42)kg。数量范围用~符号,例如1~2h,1%~2%。12.统计学符号均用英文斜体,如算术平均数用小写x,标准差用小写s,标准误用英文小写斜体sx,,t检验用小写t,相关系数用小写斜体r,但F检验用英文大写斜体F,中位数用英文大写斜体M ,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斜体χ2,样本数用英文小写斜体n ,概率用英文大写斜体P,概率数值用小数表示,例如P<05,不用百分数(P<5%)13.药名在第1次出现时需加注英文,医学名词、药品名称应以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但可注出商品名及其产地,。冠以人名的综合征、体征、方法等,人名后不加“氏”,外国人名后也不加“'s”,例如霍纳综合征(不加氏字),但若人名为单字,加“氏”,例如唐氏综合征。14.中、英文缩略语在第1次出现时应写出其全称或英全文,本刊不采用非规范的缩略语,例如静注应写成静脉注射。英文名词除专用名词(国名、地名、姓名、公司、注册商品名)首字母大写外,其余首字母均小写。本刊不用“封闭”术语,请改为“神经阻滞疗法”。 实用疼痛学杂志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1 文内引用参考文献的标注文内标注引用文献,以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号,并将序号置入方括号中。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按下述3种格式之一标注角码,角码在右上角:(1)Birbaumer等[1]指出吗啡从体内排泄缓慢。(2)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有3种机制参与[2, 4, 6]。如序号连续(统一论点参考了连续的4篇论文),可书写成[1-4]。(3)间质细胞cAMP含量测定方法见文献[7]。正文指明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时,角码标注于作者姓名之后(如例1);正文未指明作者时,角码标注于句末(如例2);正文直接述及文献序号时,不用角码标注(如例3)。标注应尽可能靠近有关引文。标注写在标点符号之前。如引文在全句之末,其中句号在引号之内,则应标注在引号之外(“……。”[x] ),否则应标注在句号之内(“……”[x]。)图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序号标注写在图的说明或注释中,图中不应出现引文序号标注。表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在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在表注中依次标注;若必须在表身中标注,可另列一栏并将引文序码置于方括号之中,以避免与表中其他数字相混淆。2 文后参考文献表文后参考文献表的顺序应按文中引文的顺序依次排列,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不加方括号,也不用标点,序号后空一字,按GB 7714-87要求依次著录。只有1条参考文献时,序号写为1。著录用文字原则上要求用文献本身的文字,数字除版次、期号、册次、页数、出版年等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外,均保持文献上原有的形式。责任者(个人作者或集体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照录。责任者超过3位时,只著录前3位责任者,其后加“, 等”或者其他与之相应的字(西文加“, et al”,日文加“, 他”,俄文加“, идр”)。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实用疼痛学杂志》杂志社 邮政编码:050011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这就多了,小二十本呢。但就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最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