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课件下载网址

发布时间: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课件下载网址

(一)主要论文   潘敏、夏庆等《货币政策周期与国债利率期限结构》,《财贸研究》,2012年第1期。  2潘敏,夏庆等《汇率制度改革、货币政策与国债利率期限结构》,《金融研究》2011年第9期。  潘敏、朱迪星,《市场周期、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决策》,《经济管理》,2011年第9期。  潘敏、罗霄、缪海斌,《银行信贷、行业产出与溢出效应》《投资研究》,2011年第8期;  潘敏,谢龙,《外部监管之于银行内部治理:替代还是促进?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年第4期;  潘敏、朱迪星,《投资者非理性假设下公司金融决策前沿理论述评》,《金融评论》,2011年第3期。  潘敏、缪海斌、陈晓明,《金融救市下的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行为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潘敏、朱迪星、熊文静,《市场时机效应难以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的原因—基于财务成本视角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11年第1期  9.MIN PAN, SHENGQIAO TANG, Option Pricing and Executive Stock Option Incentive Compensa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under General Error Distribution 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 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N1(2011),81-(SSCI、SCI Indexed)  10.潘敏、缪海斌,《经济复苏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理论分析与中国的选择》,《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11.潘敏、朱迪星,《企业的投资决策在迎合市场情绪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管理》2010年第11期。  12.潘敏、郭厦,《基于投资者行为的金融危机传染理论述评》,《财经科学》2010年第11期。  潘敏、缪海斌,《银行信贷与宏观经济波动:2003-2009》,《财贸研究》2010年第4期。  潘敏、缪海斌,《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机与策略》,《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6期。  15.潘敏、缪海斌,《银行信贷、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   PAN Min, TANG Shengqiao, Stock Option Pricing and Executive Stock Option Incentive Compensa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under General Error Distribution 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Management and Global E-business, VⅠ andⅡ: 107-111 2009(CPCI-S,CPCI-SSH收录,2010);   PAN Min, TANG Shengqiao, Executive Stock Option Pricing Based on Volatility Estimated by SV-GED Model: Evidence from Shanghai and Shenzhen 300 Index,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6th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EI收录,2010)  PAN Min, TANG Shengqiao, Executive Stock Option Pricing and Incentives: Evidence from Asian Option based on Volatility Estimated by SV-GED Model,Proceeding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MASS2009,(EI收录,2010)  PAN Min, XIA Qing ,Application for an Adaptive Monte Carlo Integration Algorithm with General Division to Hedge Digital Option,Proceedings of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PCI-S收录,2009)   PAN Min, TANG Shengqiao, Multiple Layers Stock Option, Optimal Compensation and Agent Incentives,Proceedings of China-Canada Industry Workshop on Enterprise Risk ISBN:978-1-926642-00-0(CPCI-SSH收录,2009)   潘敏、郭厦,《资本结构动态权衡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3期。   潘敏、唐胜桥,《基于SV-GED模型估计波动率的管理层股票期权定价研究—来自沪深300指数的实证研究》,《公司治理评论》2009年第1期。   潘敏、夏丹,《企业家应恪守实业经营之道:黄光裕案的反思》,《董事会》2009年第4期。  24.潘敏、谢珺,《公司金融理论前沿追踪》,载 顾海良主编《武汉大学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年度报告(2008)》,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25.潘敏、谢龙,《中国上市银行内部治理的有效性—基于内生性视角的实证研究》,《管理学家》(学术版)2008年第12期   潘敏、唐胜桥,《期权定价与管理层股票期权定价的有效性—基于SV-GED模型估计波动率的亚式期权的实证研究》,载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潘敏、李义鹏,《债券信用风险定价:一个理论综述》,载 朱新蓉、何建华主编《金融与投资论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出版。   潘敏、李义鹏,《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特征与绩效—基于美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8年第7期。   潘敏、董乐《行业特征与商业银行股票期权激励》,《珞珈管理评论》2008年第2卷(1)   潘敏、董乐《商业银行股票期权激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美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5期。   潘敏、李义鹏,《商业银行董事会结构与首席执行官报酬—基于美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2008年第1期。   潘敏,《不要迷信股权激励》,《董事会》2008年第9期。  33.潘敏、邵科,《企业是否存在目标资本结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选择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第6期。  34.潘敏,《债权治理机制与管理者激励安排》,《管理学报》,2006年第4期。   潘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个基于银行业特征的理论分析》,《金融研究》,2006年第三期。  36.潘敏,《银行管制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经济评论》2006第3期。  37.潘敏、杨磊,《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公告效应的检验》,载郑振龙主编《金融前沿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潘敏,《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光明日报》理论版,2003年5月14日。  39.潘敏,《融资方式选择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努力激励》,《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3期。  40.潘敏,《法人资产制度与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保险研究》2003年第2期。   潘敏、金岩,《信息不对称、股权制度安排与上市企业的过度投资》,《金融研究》2003年第1期。  42 潘敏、谢献谋,《两权分离的实质与我国股份制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该文由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  43 潘敏、陈新年,《金融开放中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与防范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02年第10期。  44 潘敏,夏频,《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供求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金融研究》2002年第6期。   潘敏,《融资方式、金融契约与公司治理》,《经济评论》2001年第5期。   潘敏,《自有资本、清算价值与企业的负债期间选择》,《六甲台论集·经济学篇》(日本)第46卷第3号。1999年10月   潘敏,《非对称信息下的企业融资选择》,《六甲台论集·经济学篇》(日本)第46卷第1号1999年4月。   潘敏,《金融政策的企业资产负债传导机制》,《六甲台论集·经济学篇》第45卷第2号(日本)1998年7月。国际会议论文 Pan Min and Tang Shengqiao, “Stock Option Pricing and Executive Stock Option Incentive Compensa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under General Error Distribution 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Proceedings of the 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Management and Global E-business, VⅠandⅡ: 107-111(CPCI-S,CPCI-SSH收录,2010) Pan Min and Tang Shengqiao, “Executive Stock Option Pricing Based on Volatility Estimated by SV-GED Model: Evidence from Shanghai and Shenzhen 300 Index”,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6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EI收录,2010) Pan Min and Tang Shengqiao, “Executive Stock Option Pricing and Incentives: Evidence from Asian Option based on Volatility Estimated by SV-GED Model”,Proceeding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MASS(EI收录,2010) Pan Min and Xia Qin, “Application for an Adaptive Monte Carlo Integration Algorithm with General Division to Hedge Digital Option”, Proceedings of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PCI-S收录,2009) Pan Min and Tang Shengqiao, “Multiple Layers Stock Option, Optimal Compensation and Agent Incentives”, Proceedings of China-Canada Industry Workshop on Enterprise Risk ISBN:978-1-926642-00-0(CPCI-SSH收录,2009) (二)学术著作   《20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谭崇台主编,参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发达国家发展初期与当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谭崇台主编,参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资本结构、金融契约与公司治理》(学术专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7月版(三)已完成科研项目   《商业银行管理层报酬补偿激励机制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主持人,研究期间:2008-2010。  《基于银行业行业特征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主持人,研究期间:2006—2009。  3.《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救市政策的效果与对策研究—基于银行信贷供给的视角》,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项目主持人,研究期间:2009—2010。  《债权融资下的公司治理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主持人,研究期间:2003-2004。  《最优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主持人,研究期间:2001-2003。  《金融契约、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主持人,研究期间:2001-2003。  《做大做强武汉生物医药产业的途径研究》,武汉市科技局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主持人,研究期间:2003—2004。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重点金融研究课题。项目主持人。研究期间:2001年。  《中国市场主体失信行为案例分析及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主任应急研究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研究期间:2001至2002年。  《发达国家发展初期的历史经验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研究期间:2002-2004。  《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控制力和竞争力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项目负责人,研究期间:2005-2007。  《资本充足性约束下银行风险偏好和行为调整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子项目负责人,研究期间:2006-2007年。  《发展经济学前沿理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研究期间:2005至2008年。  14.《金融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武汉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主持人,研究期间:2007-2008。  《中国建设银行风险内控管理体系设计》,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委托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研究期间:2002年。   《加入WTO背景下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武汉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研究期间:2003-2004。  《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建设》,武汉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研究期间:2003-2005年。  《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武汉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课题主持人。研究期间:2004-2005。

郭树理、熊瑛子:桑兰赴美诉讼案的法律问题分析,载《中国审判》2011年第6期。 郭树理、宋彬龄:论兴奋剂案件中双方的专家证据力量之平衡——以国际体育仲裁院专家证据制度为视角,载《法学评论》2012年第1期。 郭树理:奥运会仲裁机构及法律精神,载《检察风云》2012年第17期。 郭树理:北京奥运体育仲裁的理论与实践,载《法治研究》2010年第2期。 郭树理、李倩:奥运会特别仲裁机制司法化趋势探讨,载《体育科学》2010年第4期。 郭树理:禁止限制贸易行为理论与职业体育运动中的处罚措施——以加拿大实践为例,载《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第7期。 郭树理:世界杯球票销售的法律问题,载《检察风云》2006年第15期。 理查德·H麦克拉伦、周青山、郭树理:体育仲裁机构的独立性,载《仲裁研究》2006年第3期。 郭树理、黄莹:美国反兴奋剂机构的仲裁制度,载《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郭树理:足球与法律,载《读书》2007年第7期。 郭树理、周青山:南非体育法律制度初探,载《西亚非洲》2007年第7期。 郭树理:体育判例对美国法律制度发展的促进,载《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郭树理:日本体育仲裁制度初探,载《浙江体育科学》2008年第1期。 郭树理、夏骄阳:安全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关键问题,载《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08年第3期。 郭树理、王蓉: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的临时措施探讨,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郭树理、肖浩:奥运会志愿服务法律责任问题初探,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4期。 郭树理、周小英:奥运会特别仲裁管辖权问题探讨,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郭树理、夏骄阳:论国际奥委会的国际法主体资格,载《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郭树理:国际体育仲裁院与体育纠纷法律救济机制,载《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郭树理:体育组织内部纪律处罚与纠纷处理机制的完善——以中国足球协会为例,载《法治论丛》2003年第3期。 郭树理:意大利体育法律实践初探,载《浙江体育科学》2003年第4期。 郭树理:内地澳门继承制度之法律冲突及其救济,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第3期。 郭树理:建立中国体育仲裁制度的设想,载《法治论丛》2004年第1期。 郭树理:CAS体育仲裁若干问题探讨,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5期。 郭树理:奥林匹克体育仲裁制度与中国,载《法学》2004年第11期。 郭树理:不方便法院原则在中国的适用,载《法学杂志》1999年第6期。 郭树理:国际体育仲裁院体育仲裁制度评述,载《体育与科学》2002年第6期。 郭树理:《布鲁塞尔公约》在德国的实施情况述评,载《德国研究》2002年第2期。 郭树理:如何利用信息网络研究国际经济法,载《科技与法律》2002年第1期。 郭树理、刘冰:舆论监督、新闻炒作与刑事司法,载《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郭树理:西欧国家晚期仲裁立法改革述评──以英国、比利时、琠典为例,载《中国对外贸易》2002年第2期。 郭树理、刘进:“依法治市”含义之我见,载《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第3期。 郭树理: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冲突及其救济——对中国实践的考察,载《法学》2000年第7期。 郭树理:民商事仲裁制度: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之妥协,载《学术界》2000年第6期。 肖永平、郭树理:欧盟统一国际私法的最新发展——民商事司法文书及司法外文书域外送达事项的合作与协调,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2期。 郭树理:欧盟统一国际破产法运动的最新进展,载《欧洲》2001年第4期。 郭树理:德国法律文化散论,载《德国研究》2001年第3期。 郭树理、郑德成:我国区际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探讨,载《政法论丛》2001年第4期。 郭树理:《海牙民商事司法文书与司法外文书域外送达公约》述评,载《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2期。 史蒂芬R·奥顿、郭树理: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到布什诉戈尔案看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两百年,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3期。 刘进 、郭树理:《商业银行法》实施的障碍及其对策,载《改革与理论》1998年第6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课件下载

[1] Zhang Zhaoguo,Jin Xiaocui,Yang Qingxiang,Zhang Y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of Energy Conservationand Emissions Reduction: Evidence from Listed Companies in C EnergyPolicy(SCI), 2013,6: 36-[2] Zhang Zhaoguo, Liu X The Effects of Capital Structure on Earnings Managem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2009), [3] Zhang Zhaoguo, He Weifeng, Liu X Governance Effect of Capital Structure: An Analysis of Chinese Listed C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 2008, [4] He Weifeng, Zhang Zhaoguo and Zhu S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an analysis of C Corparate Governance, 2008, [5] Zhang Zhaoguo, He Weifeng, Zhu S Capital Structure and Agency C 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4th), [6] 张兆国,张庆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 《管理世界》2006年第3期[7]张兆国,刘亚伟,杨清香管理者任期、晋升激励与研发投资研究《会计研究》2014年第9期[8]张兆国,靳小翠,李庚秦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交互跨期影响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13年第8期[9] 张兆国,刘永丽,李庚秦会计稳健性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会计研究》2012年第2期[10] 张兆国, 刘永丽, 谈多娇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会计稳健型——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 2011年第7期[11] 张兆国,尹开国,刘永丽 试论现代财务学的学科性质、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会计研究》2010年第9期[12] 张兆国,刘晓霞,张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 《会计研究》2009年第3期[13] 张兆国,张庆,何威风 企业财权安排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 《会计研究》2007年第11期[14] 张兆国,宋丽梦,张庆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股权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5年第8期[15] 张兆国,张庆,宋丽梦 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财权安排《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16] 张兆国,陈华东,唐丽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效应《会计研究》2001年第10期[17]张兆国,郑宝红,李明 税收规避、公司治理与现金持有价值《南开管理评论》2015年1期[18] 张兆国,刘亚伟,亓小林管理者背景特征、晋升激励与过度投资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第4期[19] 张兆国,张旺峰,杨清香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检验《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1期[20] 张兆国,何威风,闫柄乾 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来自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南开管理评论》2008年第1期[21] 张兆国,闫柄乾,何威风 资本结构治理效应: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第5期[22] 张兆国,戚拥军,罗勇 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期[23]张兆国,张翼,郑宝红理查德●罗尔对金融经济学的贡献《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2期[24]张兆国,吴伟荣,陈雪芩 签字注册会计师背景特征影响审计质量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经验证据《中国软科学》2014年11期[25] 张兆国,靳小翠,李庚秦低碳经济与制度环境实证研究——来自我国高能耗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3期[26] 张兆国,梁志刚,尹开国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2期[27] 张兆国,曾牧,刘永丽 政治关系、债务融资与企业投资行为《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5期[28] 张兆国,刘晓霞,邢道勇 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1期[29] 张兆国,何威风,梁志钢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12期[30] 张兆国,何威风,周婕 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1期[31] 张兆国,宋丽梦,陈天冀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的共同治理机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3期[32] 张兆国,康自强,胡延菊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治理效应《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2期[33] 张兆国,陈天冀,余伦 平衡计分卡:一种革命性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 《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5期[34] 张兆国,唐丽,黄彦 中美日公司治理结构的财务比较《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5期[35] 张兆国,吴益格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特征《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1期[36] 张兆国,邢道勇,刘永丽 企业政治关系:国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37] 张兆国,戚拥军,罗勇 资本结构与企业财权安排: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管理学报》2007年第5期[38] 张兆国,李庚秦,刘晓霞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几个重大财务问题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39] 张兆国,赵寿文,刘晓霞 公司治理研究的新发展:公司社会责任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40] 张兆国,周继军,罗勇国有控股公司利益相关者合作与财权安排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41] 张兆国,张五新,江厚锋 现代财务学的学科性质、分析框架和发展规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42] 张兆国,张五新 试论企业财权配置《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43] 张兆国,宋丽梦,吕鹏飞 试论知识资本的涵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44] 张兆国,高芳,何威风 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评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45] 张兆国,宋丽梦 企业财务主体、财权安排与财务治理机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46] 张兆国,宋丽梦,张新朝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中的三个问题《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47] 张兆国,康自强,宁健武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盈利能力持续性实证研究《经济评论》2004年第4期[48] 张兆国,宋丽梦 企业财务主体维数、共同治理机制与共同决策效率模型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12期[49] 张兆国,尹开国,李庚秦 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会计论坛》2009年第2期

郭树理、熊瑛子:桑兰赴美诉讼案的法律问题分析,载《中国审判》2011年第6期。 郭树理、宋彬龄:论兴奋剂案件中双方的专家证据力量之平衡——以国际体育仲裁院专家证据制度为视角,载《法学评论》2012年第1期。 郭树理:奥运会仲裁机构及法律精神,载《检察风云》2012年第17期。 郭树理:北京奥运体育仲裁的理论与实践,载《法治研究》2010年第2期。 郭树理、李倩:奥运会特别仲裁机制司法化趋势探讨,载《体育科学》2010年第4期。 郭树理:禁止限制贸易行为理论与职业体育运动中的处罚措施——以加拿大实践为例,载《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第7期。 郭树理:世界杯球票销售的法律问题,载《检察风云》2006年第15期。 理查德·H麦克拉伦、周青山、郭树理:体育仲裁机构的独立性,载《仲裁研究》2006年第3期。 郭树理、黄莹:美国反兴奋剂机构的仲裁制度,载《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郭树理:足球与法律,载《读书》2007年第7期。 郭树理、周青山:南非体育法律制度初探,载《西亚非洲》2007年第7期。 郭树理:体育判例对美国法律制度发展的促进,载《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郭树理:日本体育仲裁制度初探,载《浙江体育科学》2008年第1期。 郭树理、夏骄阳:安全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关键问题,载《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08年第3期。 郭树理、王蓉: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的临时措施探讨,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郭树理、肖浩:奥运会志愿服务法律责任问题初探,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4期。 郭树理、周小英:奥运会特别仲裁管辖权问题探讨,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郭树理、夏骄阳:论国际奥委会的国际法主体资格,载《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郭树理:国际体育仲裁院与体育纠纷法律救济机制,载《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郭树理:体育组织内部纪律处罚与纠纷处理机制的完善——以中国足球协会为例,载《法治论丛》2003年第3期。 郭树理:意大利体育法律实践初探,载《浙江体育科学》2003年第4期。 郭树理:内地澳门继承制度之法律冲突及其救济,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第3期。 郭树理:建立中国体育仲裁制度的设想,载《法治论丛》2004年第1期。 郭树理:CAS体育仲裁若干问题探讨,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5期。 郭树理:奥林匹克体育仲裁制度与中国,载《法学》2004年第11期。 郭树理:不方便法院原则在中国的适用,载《法学杂志》1999年第6期。 郭树理:国际体育仲裁院体育仲裁制度评述,载《体育与科学》2002年第6期。 郭树理:《布鲁塞尔公约》在德国的实施情况述评,载《德国研究》2002年第2期。 郭树理:如何利用信息网络研究国际经济法,载《科技与法律》2002年第1期。 郭树理、刘冰:舆论监督、新闻炒作与刑事司法,载《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郭树理:西欧国家晚期仲裁立法改革述评──以英国、比利时、琠典为例,载《中国对外贸易》2002年第2期。 郭树理、刘进:“依法治市”含义之我见,载《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第3期。 郭树理: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冲突及其救济——对中国实践的考察,载《法学》2000年第7期。 郭树理:民商事仲裁制度: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之妥协,载《学术界》2000年第6期。 肖永平、郭树理:欧盟统一国际私法的最新发展——民商事司法文书及司法外文书域外送达事项的合作与协调,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2期。 郭树理:欧盟统一国际破产法运动的最新进展,载《欧洲》2001年第4期。 郭树理:德国法律文化散论,载《德国研究》2001年第3期。 郭树理、郑德成:我国区际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探讨,载《政法论丛》2001年第4期。 郭树理:《海牙民商事司法文书与司法外文书域外送达公约》述评,载《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2期。 史蒂芬R·奥顿、郭树理: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到布什诉戈尔案看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两百年,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3期。 刘进 、郭树理:《商业银行法》实施的障碍及其对策,载《改革与理论》1998年第6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课件下载官网

尹恒,徐琰超:《地市级地区间基本建设公共支出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第55-65页;  尹恒,朱虹:《县级财政的生产性支出偏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88-101页。  尹恒,王文斌,沈拓彬:《中国县级地区财力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98-108页。  徐琰超,沈拓彬,尹恒:《FDI与政府规模、支出结构:理论与证据》,《金融评论》2010年第2期。  尹恒,朱虹:《中国县级地区财力缺口与转移支付的均等性》,《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第37-46页。  尹恒,徐琰超,朱虹:《1995-2002年中国农村税费公平性评估》,《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2期,第1-11页。  尹恒,黄勔,鲁勰铮:《政府跨时预算约束是否满足:基于中国数据的检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第111-118页。  尹恒,王丽娟,康琳琳:《中国县级政府间财力差距:1993-2003年》,《统计研究》2007年第11期,第48-53页。  尹恒,康琳琳,王丽娟:《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第48-55页。  尹恒,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第30-43页。  尹恒,欧阳海泉:《银行特质性理论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06年12期,第70-74页。  尹恒,叶海云:《政府债务规模的国际比较及决定因素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06年5期,第60-71页。  尹恒:《政府债务妨碍长期经济增长:国际证据》,《统计研究》2006年1期,第29-34页。  孙德昌,尹恒,欧阳海泉:《投资率差异的国际比较》,《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5期(9月),第56-60页。  叶海云,尹恒,龚六堂:《不完全劳动市场、政府干预与失业率》,《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第3-8页。  尹恒,叶海云:《政府债务挤出私人投资:国际证据》,《统计研究》2005年10期,第39-43页。  尹恒,王青林:《最优政府债务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5年9期,第106-110页。  叶海云,尹恒:《试论金融体系的两分法》,《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645-649页。  尹恒,叶海云:《中国政府债务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9-87页。  尹恒,欧阳海泉:《新货币经济学的理论构想及其可行性》,《经济学动态》2004年8期,第70-73页。  尹恒,龚六堂,邹恒甫:《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回到库茨涅兹假说》,《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第17-22页。  尹恒:《宏观经济模型的时间框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115-120页。  尹恒,龚六堂,邹恒甫:《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第83-91页。  尹恒,龚六堂:《短期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经济学动态》2002年6期,第9-14页。  尹恒:《支付职能与融资职能分离的利弊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9期,第106-110页。  尹恒:《电子支付体系发展构想》,《经济评论》2002年第6期,第94-96页。  尹恒,邹恒甫:《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理论综述》,《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年第2期,第461-475页。  尹恒,严清华:《论资产证券化的经济效率》,《江汉论坛》,2001年第7期,第30-32页。  严清华,尹恒:《试论经济理论创新》,《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665-668页。  尹恒,彭建刚:《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外部环境》,《财经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2期。  尹恒,彭建刚:《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江苏经济探讨》,1998年第5期。  尹恒:《货币市场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南方金融》,1998年第3期。  尹恒:《试论对企业产权交易的金融支持》,《国有资产研究》,1997年第5期。  尹恒:《关于加快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设想》,《中国房地产金融》,1997年第6期。  尹恒:《关于完善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的设想》,《中国房地产金融》,1997年第4期。  尹恒:《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间的博弈关系及其性质》,《城市金融论坛》,1997年第12期。

郭树理、熊瑛子:桑兰赴美诉讼案的法律问题分析,载《中国审判》2011年第6期。 郭树理、宋彬龄:论兴奋剂案件中双方的专家证据力量之平衡——以国际体育仲裁院专家证据制度为视角,载《法学评论》2012年第1期。 郭树理:奥运会仲裁机构及法律精神,载《检察风云》2012年第17期。 郭树理:北京奥运体育仲裁的理论与实践,载《法治研究》2010年第2期。 郭树理、李倩:奥运会特别仲裁机制司法化趋势探讨,载《体育科学》2010年第4期。 郭树理:禁止限制贸易行为理论与职业体育运动中的处罚措施——以加拿大实践为例,载《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第7期。 郭树理:世界杯球票销售的法律问题,载《检察风云》2006年第15期。 理查德·H麦克拉伦、周青山、郭树理:体育仲裁机构的独立性,载《仲裁研究》2006年第3期。 郭树理、黄莹:美国反兴奋剂机构的仲裁制度,载《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郭树理:足球与法律,载《读书》2007年第7期。 郭树理、周青山:南非体育法律制度初探,载《西亚非洲》2007年第7期。 郭树理:体育判例对美国法律制度发展的促进,载《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郭树理:日本体育仲裁制度初探,载《浙江体育科学》2008年第1期。 郭树理、夏骄阳:安全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关键问题,载《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08年第3期。 郭树理、王蓉: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的临时措施探讨,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郭树理、肖浩:奥运会志愿服务法律责任问题初探,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4期。 郭树理、周小英:奥运会特别仲裁管辖权问题探讨,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郭树理、夏骄阳:论国际奥委会的国际法主体资格,载《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郭树理:国际体育仲裁院与体育纠纷法律救济机制,载《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郭树理:体育组织内部纪律处罚与纠纷处理机制的完善——以中国足球协会为例,载《法治论丛》2003年第3期。 郭树理:意大利体育法律实践初探,载《浙江体育科学》2003年第4期。 郭树理:内地澳门继承制度之法律冲突及其救济,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第3期。 郭树理:建立中国体育仲裁制度的设想,载《法治论丛》2004年第1期。 郭树理:CAS体育仲裁若干问题探讨,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5期。 郭树理:奥林匹克体育仲裁制度与中国,载《法学》2004年第11期。 郭树理:不方便法院原则在中国的适用,载《法学杂志》1999年第6期。 郭树理:国际体育仲裁院体育仲裁制度评述,载《体育与科学》2002年第6期。 郭树理:《布鲁塞尔公约》在德国的实施情况述评,载《德国研究》2002年第2期。 郭树理:如何利用信息网络研究国际经济法,载《科技与法律》2002年第1期。 郭树理、刘冰:舆论监督、新闻炒作与刑事司法,载《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郭树理:西欧国家晚期仲裁立法改革述评──以英国、比利时、琠典为例,载《中国对外贸易》2002年第2期。 郭树理、刘进:“依法治市”含义之我见,载《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第3期。 郭树理: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冲突及其救济——对中国实践的考察,载《法学》2000年第7期。 郭树理:民商事仲裁制度: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之妥协,载《学术界》2000年第6期。 肖永平、郭树理:欧盟统一国际私法的最新发展——民商事司法文书及司法外文书域外送达事项的合作与协调,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2期。 郭树理:欧盟统一国际破产法运动的最新进展,载《欧洲》2001年第4期。 郭树理:德国法律文化散论,载《德国研究》2001年第3期。 郭树理、郑德成:我国区际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探讨,载《政法论丛》2001年第4期。 郭树理:《海牙民商事司法文书与司法外文书域外送达公约》述评,载《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2期。 史蒂芬R·奥顿、郭树理: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到布什诉戈尔案看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两百年,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3期。 刘进 、郭树理:《商业银行法》实施的障碍及其对策,载《改革与理论》1998年第6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课件视频下载

尹恒,徐琰超:《地市级地区间基本建设公共支出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第55-65页;  尹恒,朱虹:《县级财政的生产性支出偏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88-101页。  尹恒,王文斌,沈拓彬:《中国县级地区财力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98-108页。  徐琰超,沈拓彬,尹恒:《FDI与政府规模、支出结构:理论与证据》,《金融评论》2010年第2期。  尹恒,朱虹:《中国县级地区财力缺口与转移支付的均等性》,《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第37-46页。  尹恒,徐琰超,朱虹:《1995-2002年中国农村税费公平性评估》,《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2期,第1-11页。  尹恒,黄勔,鲁勰铮:《政府跨时预算约束是否满足:基于中国数据的检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第111-118页。  尹恒,王丽娟,康琳琳:《中国县级政府间财力差距:1993-2003年》,《统计研究》2007年第11期,第48-53页。  尹恒,康琳琳,王丽娟:《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第48-55页。  尹恒,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第30-43页。  尹恒,欧阳海泉:《银行特质性理论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06年12期,第70-74页。  尹恒,叶海云:《政府债务规模的国际比较及决定因素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06年5期,第60-71页。  尹恒:《政府债务妨碍长期经济增长:国际证据》,《统计研究》2006年1期,第29-34页。  孙德昌,尹恒,欧阳海泉:《投资率差异的国际比较》,《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5期(9月),第56-60页。  叶海云,尹恒,龚六堂:《不完全劳动市场、政府干预与失业率》,《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第3-8页。  尹恒,叶海云:《政府债务挤出私人投资:国际证据》,《统计研究》2005年10期,第39-43页。  尹恒,王青林:《最优政府债务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5年9期,第106-110页。  叶海云,尹恒:《试论金融体系的两分法》,《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645-649页。  尹恒,叶海云:《中国政府债务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9-87页。  尹恒,欧阳海泉:《新货币经济学的理论构想及其可行性》,《经济学动态》2004年8期,第70-73页。  尹恒,龚六堂,邹恒甫:《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回到库茨涅兹假说》,《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第17-22页。  尹恒:《宏观经济模型的时间框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115-120页。  尹恒,龚六堂,邹恒甫:《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第83-91页。  尹恒,龚六堂:《短期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经济学动态》2002年6期,第9-14页。  尹恒:《支付职能与融资职能分离的利弊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9期,第106-110页。  尹恒:《电子支付体系发展构想》,《经济评论》2002年第6期,第94-96页。  尹恒,邹恒甫:《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理论综述》,《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年第2期,第461-475页。  尹恒,严清华:《论资产证券化的经济效率》,《江汉论坛》,2001年第7期,第30-32页。  严清华,尹恒:《试论经济理论创新》,《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665-668页。  尹恒,彭建刚:《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外部环境》,《财经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2期。  尹恒,彭建刚:《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江苏经济探讨》,1998年第5期。  尹恒:《货币市场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南方金融》,1998年第3期。  尹恒:《试论对企业产权交易的金融支持》,《国有资产研究》,1997年第5期。  尹恒:《关于加快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设想》,《中国房地产金融》,1997年第6期。  尹恒:《关于完善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的设想》,《中国房地产金融》,1997年第4期。  尹恒:《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间的博弈关系及其性质》,《城市金融论坛》,1997年第12期。

看各个大学的科研处如何规定的,在有的大学算,在有的大学不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课件下载视频

尹恒,徐琰超:《地市级地区间基本建设公共支出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第55-65页;  尹恒,朱虹:《县级财政的生产性支出偏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88-101页。  尹恒,王文斌,沈拓彬:《中国县级地区财力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98-108页。  徐琰超,沈拓彬,尹恒:《FDI与政府规模、支出结构:理论与证据》,《金融评论》2010年第2期。  尹恒,朱虹:《中国县级地区财力缺口与转移支付的均等性》,《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第37-46页。  尹恒,徐琰超,朱虹:《1995-2002年中国农村税费公平性评估》,《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2期,第1-11页。  尹恒,黄勔,鲁勰铮:《政府跨时预算约束是否满足:基于中国数据的检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第111-118页。  尹恒,王丽娟,康琳琳:《中国县级政府间财力差距:1993-2003年》,《统计研究》2007年第11期,第48-53页。  尹恒,康琳琳,王丽娟:《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第48-55页。  尹恒,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第30-43页。  尹恒,欧阳海泉:《银行特质性理论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06年12期,第70-74页。  尹恒,叶海云:《政府债务规模的国际比较及决定因素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06年5期,第60-71页。  尹恒:《政府债务妨碍长期经济增长:国际证据》,《统计研究》2006年1期,第29-34页。  孙德昌,尹恒,欧阳海泉:《投资率差异的国际比较》,《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5期(9月),第56-60页。  叶海云,尹恒,龚六堂:《不完全劳动市场、政府干预与失业率》,《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第3-8页。  尹恒,叶海云:《政府债务挤出私人投资:国际证据》,《统计研究》2005年10期,第39-43页。  尹恒,王青林:《最优政府债务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5年9期,第106-110页。  叶海云,尹恒:《试论金融体系的两分法》,《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645-649页。  尹恒,叶海云:《中国政府债务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9-87页。  尹恒,欧阳海泉:《新货币经济学的理论构想及其可行性》,《经济学动态》2004年8期,第70-73页。  尹恒,龚六堂,邹恒甫:《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回到库茨涅兹假说》,《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第17-22页。  尹恒:《宏观经济模型的时间框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115-120页。  尹恒,龚六堂,邹恒甫:《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第83-91页。  尹恒,龚六堂:《短期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经济学动态》2002年6期,第9-14页。  尹恒:《支付职能与融资职能分离的利弊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9期,第106-110页。  尹恒:《电子支付体系发展构想》,《经济评论》2002年第6期,第94-96页。  尹恒,邹恒甫:《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理论综述》,《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年第2期,第461-475页。  尹恒,严清华:《论资产证券化的经济效率》,《江汉论坛》,2001年第7期,第30-32页。  严清华,尹恒:《试论经济理论创新》,《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665-668页。  尹恒,彭建刚:《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外部环境》,《财经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2期。  尹恒,彭建刚:《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江苏经济探讨》,1998年第5期。  尹恒:《货币市场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南方金融》,1998年第3期。  尹恒:《试论对企业产权交易的金融支持》,《国有资产研究》,1997年第5期。  尹恒:《关于加快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设想》,《中国房地产金融》,1997年第6期。  尹恒:《关于完善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的设想》,《中国房地产金融》,1997年第4期。  尹恒:《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间的博弈关系及其性质》,《城市金融论坛》,1997年第12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