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沉积学报是EI检索吗

发布时间:

沉积学报是EI检索吗

一回事 你干什么的?发核心期刊么?那么贵 发国家级期刊也差不到哪里去吧 我是杂志社编辑 希望能帮到你 给分

不一样吧 被EI (INSPEC, IET)检索,那肯定也被EI检索了,但反过来就不行INSPEC是IET办的,被它检索范围远比EI小,也更能说明文章的级别

是一样的,只是有时候是全文收录(或检索),有时候是摘要收录(或检索),但是国家图书馆等出具的检索证明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官方承认的。 EI检索类型分为2种:CA跟JA。1,CA 就是发在期刊上,但通过国际会议宣读论文后,收录入库。2,JA 是发在期刊上,但没有开会宣读,也被EI入库收录了。3,准确来说,CA和JA的区别,就在于文章是否被国际会议宣读过。如果被国际会议宣读了,就是CA;没有被宣读,就是JA。4,很多地方说的“会刊”,其实就是开会的论文集(没有刊号)。但我们是杂志(有ISSN刊号),不是论文集。5,CA本身还有2个来源:一个是像我们发在EI源期刊(有ISSN刊号)上,交大会宣读。还有一个是直接发在比如美国IEEE的论文集上(这种发没有刊号的论文集的那种,我们不发),交大会宣读。6,我们的形式是:发在国际期刊上,然后文章交国际大会宣读。而且,我们只做国外杂志,不做国内杂志。

EI有自己的收录范围,包括期刊和会议。这个可以在网上查得到的。EI--全名Engineering Index,是一种专门收集全球数千种工程方面的期刊、会议中发表的论文,提取每篇文章的篇名、著者、单位、发表处(期刊名或会议名、期刊年卷期或会议时间等),撰写文摘,并编辑出版成检索工具(以前是印刷本,现在是数据库),以方便科技工作者查找本专业领域科技论文的一种工具。由于EI编辑历史较长,在全世界范围内收集论文,所以一般来说,被它看中的文章大多是水平比较高的。“被EI收录”或“被EI检索”都是同一个意思,表示你的文章在EI的数据库中查得到。

沉积学报是ei吗

就是EI目录里的。

介绍一下(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

EI期刊是指被EI检索的期刊,这种期刊又叫EI源刊,EI论文有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两种,一般来说期刊论文质量要高于会议论文,但是两种论文都是EI级别的论文,如果觉得EI期刊论文录用难度大,可以考虑发EI会议论文,你百度下:EI学术会议中心,专门研究EI会议的,算是不错了

有一个ei期刊目录!跟咱们北大核心目录一个意思!目录中的期刊就是

沉积学报是sci吗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其中,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CSCD已被中国科学院院士主席团指定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查询库,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申请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等指定查询库。 A *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 Applied Mseries B: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 Acta Mathematica SEnglish Series 癌变畸变突变 *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 * 癌症 * Acta Mechanica Sinica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安徽农业科学 * Algebra Colloquium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B * Biomed Environl Sci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半导体光电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半导体技术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半导体学报 北京医学 爆破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爆破器材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爆炸与冲击 表面技术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 冰川冻土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兵工学报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病毒学报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波谱学杂志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玻璃钢/复合材料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C * Cell Research 蚕业科学 * Chem Res Chin Univ 草地学报 Chin Ann Math B 草业科学 * Chin Geograph Sci * 草业学报 * Chin J Aeronaut 测绘科学 * Chin J Astronomy Astrophysics * 测绘学报 * Chin J Cancer Res 测井技术 * Chin J Chem Eng 测控技术 * Chin J Lasers B 茶叶科学 * Chin J Mech Eng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hin J Nuclear Physics 长江科学院院报 * Chin J Oceanol Limnol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Chin J Polym Sci 肠外与肠内营养 * Chin Phys * 沉积学报 * Chin Phys Lett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 Commun Theor Phys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材料保护 城市规划汇刊 * 材料导报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 材料工程 * 传感技术学报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传感器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艺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 材料热处理学报 磁性材料及器件 * 材料研究学报 * 催化学报 D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质找矿论丛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大豆科学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 第四纪研究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大气科学 * 电波科学学报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电池 弹道学报 电镀与环保 弹箭与制导学报 电镀与涂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电工电能新技术 低温工程 * 电工技术学报 * 低温物理学报 * 电化学 * 低温与超导 电机与控制学报 * 地层学杂志 电力电子技术 * 地理科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 地理科学进展 *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地理学报 电路与系统学报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电气传动 * 地理研究 * 电网技术 * 地球化学 * 电源技术 * 地球科学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 地球科学进展 * 电子技术应用 * 地球物理学报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地球物理学进展 电子器件 地球信息科学 * 电子显微学报 * 地球学报 * 电子学报 * 地学前缘 * 电子与信息学报 * 地震 电子元件与材料 * 地震地质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地震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地震研究 *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地球化学 *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科技情报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科学 * 动力工程 地质力学学报 * 动物分类学报 * 地质论评 * 动物学报 地质通报 * 动物学研究 * 地质学报 * 动物学杂志 * 地质与勘探 锻压技术 E* Entomologia SinicaF * 发光学报 分子植物育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 粉末冶金技术 * 纺织学报 * 福建林学院学报 飞行力学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非金属矿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分析测试学报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分析化学 * 辐射防护 * 分析科学学报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分析试验室 *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分析仪器 * 复旦学报医学版 * 分子催化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分子科学学报 * 复合材料学报 G*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功能高分子学报 * 干旱区地理 古地理学报 * 干旱区研究 * 古脊椎动物学报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古生物学报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固体火箭技术 *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 固体力学学报 * 钢铁 * 管理工程学报 * 钢铁研究学报 * 管理科学学报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管理评论 *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 管理世界 高电压技术 灌溉排水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光电工程 * 高分子通报 * 光电子激光 * 高分子学报 光电子技术 * 高技术通讯 光谱实验室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高校地质学报 * 光散射学报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光通信技术 *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光通信研究 高血压杂志 光学技术* 高压物理学报 * 光学精密工程 * 高原气象 * 光学学报 * 给水排水 * 光子学报 工程勘察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 工程热物理学报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工程设计学报 *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 工程数学学报 * 广西植物 工程塑料应用 广州化学 工程图学学报 * 硅酸盐通报 工业工程 * 硅酸盐学报 工业工程与管理 贵金属 工业建筑 贵州农业科学 工业水处理 桂林工学院学报 工业微生物 *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果树学报 * 功能材料 * 过程工程学报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1)通过ISI Web of Science(简称SCI,学校要购买相应资源才可查询)进行检索,选择所检索的数据库,如SCI、SSCI、IHCI等,然后选择“期刊名称”检索字段,输入要的期刊名,就会显示该期刊收录的所有论文。但要注意,很多期刊并不是一直被SCI收录的,所以还需要注意SCI收录该期刊的年份。可以通过在检索结果分析中,选择检索年代进行分析,来查看SCI收录了该期刊的哪些年代。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期刊。2、大家还可以上网下载最新版的最新SCI的收录期刊目录查询3、通过百度SCI,找到最新SCI影响因子的查询网站,直接查询即可

沉积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地层学杂志、地球化学、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地球学报、地球与环境、地学前缘、地质科技情报、地质科学、地质论评、地质通报、地质学报、地质与勘探、第四纪研究、高校地质学报、古地理学报、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矿床地质、矿物学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与化探、现代地质、新疆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岩石学报、中国地质、中国科学

沉积学报

沉积学(sedimentology)是在沉积岩石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沉积学”这一术语最早由特罗布里奇1925年提出。“沉积学”曾被认为只是对沉积岩的薄片研究,针对这一说法,1932年沃德尔提出,“沉积学”是研究沉积物的学科,它研究沉积物的来源、沉积条件、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及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变化。“沉积岩石学”虽然也包括对现代沉积物特征和成因的研究,但更侧重于岩石研究,虽然对宏观岩石学同样予以重视,但更多立足于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的室内研究。因此,“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学”的研究内容是相互渗透和不可分割的,同时又存在不同的分工。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由于石油工业发展的推动,广泛开展了现代沉积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相关学科新成就的引进和渗透,以及大量的水槽实验工作,使沉积学得到全面飞速发展。该阶段,沉积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沉积岩成因、沉积环境分析、沉积作用机理、沉积模式及其与环境、矿产、水文、工程等领域之间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至今,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沉积学家逐渐认识到,地质记录中存在各种规模不一、在纵向上呈规律分布、侧向上可进行大陆内或大陆间以及全球范围追踪或对比的沉积旋回(韵律)事件。对它们的研究通常要超越专业或学科的界限,要跨越一个或多个国家的范围,于是提出了“全球沉积地质计划(GSGP)”,成立了专门性的学科组织“全球沉积地质委员会(GSGC)”。同时,通过该计划两个试点项目的实施,相继建立了全球沉积岩、全球沉积相、全球地层、全球古地理、全球事件、全球矿产资源等全球性概念,从而使沉积学的发展发生根本性变化,进入到沉积地质学的发展阶段。该阶段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古气候在沉积记录中的意义;注重沉积记录的全球同时性研究;强调各种事件在沉积作用中的意义;注重矿产资源分布的全球同时性或全球成因特征的研究;研究兴趣从地球本身转向地球外部世界;强调全球海平面变化在沉积记录中的作用;注重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综合研究。沉积岩是地壳表层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岩石,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煤、石油与天然气、水以及金属、非金属和建筑材料等人类赖以生存的大部分资源,而且还记载了约30亿年的地球上的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演化历史的信息。因此,要了解地壳与生命演化的历史,查明各种资源赋存的条件与分布规律,揭示人类生存环境变化与发展的趋势,必须研究沉积岩的形成条件和原始的沉积环境。沉积学研究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是沉积学的发展时期,突出成就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现代沉积物和古代沉积岩的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相模式;二是沉积作用与大地构造关系的研究。相模式有助于人们认识相与环境的复杂关系;板块构造理论的出现,则为沉积相大范围的展布和古地理变迁的解释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层序地层学、旋回地层学和事件地层学的出现,又为全球岩相古地理研究和沉积作用与环境细节的鉴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986年,国际地科联沉积地质委员会关于“全球沉积地质计划”的提出,对此后岩相古地理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由于发展国民经济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沉积学在欧美国家发展迅速,在此期间,出版了大量相关的总结性专著和专业刊物,充分反映了沉积岩岩石学的研究水平。如裴蒂庄的《沉积岩》,1975年已发行第三版,并译成中文;布拉特、米德顿和穆雷合著的《沉积岩成因》(1972),对沉积物的成因,特别是物理和化学沉积作用的机制和过程做了精辟的叙述;德国学者赖内克与印度学者辛格合著的《陆源碎屑沉积环境》(1979),从沉积构造出发来探讨沉积环境,亦已译成中文;英国学者里丁主编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1978)、美国学者弗里德曼与桑德斯合著的《沉积学原理》(1978)、威尔逊著的《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相》(1975),也是很重要的著作,反映了现代沉积学的水平。应该特别提出的是奎宁和米格利奥里尼于1950年发表的《浊流与形成递变层理的原因》,开辟了浊流研究的新篇章。其后,荷兰的鲍马在奎宁指导下研究了浊流及复理石沉积物,提出了浊流沉积的特征,即“鲍马层序”,并与布劳威尔合著了《浊积岩》一书,对浊积岩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希曾提出的等深流(contour current)沉积和凯林提出的风暴岩(tempestite)沉积,被认为是继浊流沉积之后沉积学领域中的另一重大发现。迪金森著的《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一书,则是从板块构造理论出发进行沉积作用与沉积盆地方面的研究,这是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相结合的一本代表性著作。目前,沉积学方面的专业性刊物有《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译为《沉积岩石学杂志》)(1931年,美国)、《Лнтолрия и Полезые Ископаемые》(译为《沉积岩石学和沉积矿产》)(1963,苏联)、《Sedimentary Geology》(译为《沉积地质学》)(1962,荷兰)、《Sedimentology》(译为《沉积学》)(1963,美国)、《Clay Mineral》(译为《黏土矿物》)(英国)、《Clay and Clay Mineral》(译为《黏土和黏土矿物》)(美国)。此外,荷兰的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沉积学的进展》专集(已出版40卷),是沉积学方面的重要系列书籍。我国近代沉积岩石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相关研究工作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对能源、资源的需求,石油、煤、金属与非金属沉积矿产的大规模勘探、开发及研究工作相继开展,沉积岩石学与地质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一样,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例如,20世纪提出的“陆相潮湿坳陷生油”理论,对指导以后的油气勘探工作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对黄土的研究工作成绩显著,特别是黄土的类型及层序的划分、古气候层的发现等都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20世纪总结的中国外生矿床的形成演化规律,提出的“含矿岩系”“含矿周期”“成矿系列”等概念和假说,在矿床研究及普查找矿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海洋沉积的研究亦取得不少历史性的进展。总之,沉积岩岩石学和沉积学的研究出现了欣欣向荣、百花争艳的局面。为了促进我国沉积学的发展,1979年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共同成立了沉积学会,并于当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沉积学学术会议,对沉积相、沉积环境和沉积建造,沉积矿床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规律,沉积岩分类,沉积矿物学,现代沉积,有机地球化学等研究领域进行了大规模、广泛的学术交流。随后又相继召开了碎屑岩、碳酸盐岩、黏土岩、现代沉积等方面的专门学术会议,《沉积学报》于1983年创刊,并结合能源、资源、环境、灾害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地质学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按照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难度四颗星。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逻辑严密。主要成果由作者独立完成。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应按“著作权法“中的有关规定指明其出处,由此引发的一切著作权责任都由作者自负。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及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称、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并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所属项目: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的,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英文摘要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译名、摘要正文(相当于中文1000字)、关键词。《沉积学报》创办的时间是在1983年,是现状非常有影响力的期刊。

沉积相沉积环境论文

关于沉积相的含义沉积相研究最初源于相的研究,关于相的研究历史很长,最早由丹麦地质学家斯丹诺(S t e n o)1669年引入地质文献。他认为相是在地质时期内地表某一部分的总和。其含义也不尽相同,一种认为相是一定地质时期内地表某一部分的全貌(S t e n o,1669)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简称相或岩相。沉积相的概念是1838 年瑞士地质学家A格雷斯利建立的。他认为相有两个要点:①地层单元中的岩石面貌和古生物组合要一致。②在相同的古生物组合中,要明显地含有不同于其他相中的一些生物种属。并认为沉积相反映着沉积物形成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美国学者RC莫尔1948年提出沉积相的定义为“沉积相是沉积剖面中任何空间上独立的,与该剖面的其他部分有显著区别的部分”,强调了地层学的概念。苏联学者LV鲁欣1958 年认为“把相理解为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更加确切”。RC塞利1970年主张相可用5个参数来确定,即岩体的几何形态、岩性、古生物、沉积构造和古水流形式。沉积相反映着地质时期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因此研究它对了解各地质时代古地理环境和地壳的历史演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对沉积矿产的普查勘探,查明地下水、油、气的分布规律,对工程建设的设计和规划均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沉积相研究简史瑞士地质学家A格雷斯利(Gresly,1938)第一次提出了沉积相的概念,他认为沉积相有两个要点:一是地层单元中的岩石面貌和古生物组合要一致;二是在相同的古生物组合中要明显的含有不同于其他相中的一些生物种属。认为相是沉积物变化的总和,表现为岩性的、地质的、古生物的差异,他强调的是沉积物特征的变化;美国学者RC莫尔(1948)提出沉积相是沉积剖面中任何空间上独立的,与该剖面其他部分有显著区别的部分,强调了地层学的概念。19世纪末叶,陆续出现不同的派别,有的认为相是地层的概念,简单地把相看作是地层单位的横向变化;还有人认为相即是环境,也有人认为相是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总和。苏联学者任竹日尼科夫(1957),将相定义为一定岩层的生成和沉积环境,这个环境是根据岩性特征、生物化石、地球化学差异和其他特征推断出来的。即把相与环境等同起来。鲁欣(1953年)将相定义为能表明沉积条件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有规律的综合。认为相是沉积物形成条件的物质表现。他1958年又提出:把相理解为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更加确切。1976年塞利(Selly)提出,应从沉积岩体几何形态、岩石学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物构造特征和古流向5个方面来限定相或沉积相。目前大多数学者将相理解为沉积环境的古代产物。塞利(1976)认为,相专指环境的物质表现。我国沉积相研究历史较短,1985年中国学者翟淳把沉积相分为5级。即相组、相、亚相、微相和相素。先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分为大陆相组、海陆过渡相组和海相组,它们属一级相;再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的局部变异划分出二级相,如大陆相组分为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冲积扇相、残积坡积相、沙漠相、冰川相;海陆过渡相组分为三角洲相、河口湾相;海相组分为无障壁海岸相、有障壁海岸相、浅海陆棚相、次深海相和深海相;二级相下再分出三级相,或叫亚相,如河流相再分为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滩亚相和牛轭湖亚相;再根据微地貌或岩性、古生物特征细分出第四级相,或叫微相,微相下再根据岩性分出若干相素。油气田开发使人们对相的概念更加深入,认为相应包含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两方面内容;1985年刘宝君等主编的《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一书出版后,长期得到研究和生产单位广泛应用;2003年姜在兴等在沉积岩一书中将相定义为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特征的总和。他将沉积相分为碎屑岩沉积相和碳酸盐沉积相,并将陆源碎屑沉积相划分为相组和相,进一步分为亚相和微相,并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主要依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类系统不统一,层次不清,粗细不均。上面的划分方案主要是根据沉积时的自然地理条件,而在地质历史中,沉积相更多的是表现在垂向上的和平面上的变化,因此,除了岩相本身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之外,更多的是受到构造运动多期性和长期性的制约,致使沉积相变化更加复杂。所以,用活动论观点研究沉积相的变化规律,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对沉积相影响极大,沉积环境有时相对变化较小,有时变化较大,特别是火山活动,风暴,潮汐,重力,以及构造运动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构造盆地,都直接控制着沉积物的沉积。因此要恢复当时的沉积状况,必须首先恢复原型盆地特征,青海地区石炭纪沉积相的研究概况青海地区石炭纪沉积相研究历史较晚,在1∶20万区调中,仅划分为海相和陆相,海陆交互相。专门研究只限于少数论文中,比较系统研究沉积相当属于石油系统。郭宏莉等(2002)在中国西北地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一文中,将柴达木盆地早石炭世归入南天山—北祁连滨浅海相区、柴达木碳酸盐台地相区、中祁连滨浅海相区;晚石炭世归入柴达木碳酸盐台地相区、宗务隆山浅海—半深海相区、祁连滨浅海相区。青海油田公司和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对盆地石炭纪含油地层研究时讨论过。2003年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石炭系—二叠系研究组将柴达木盆地分为滨岸相区(包括滨岸浅滩亚相、滨岸潮坪亚相、滨岸沼泽亚相),碳酸盐台地相区(包括开阔台地亚相、局限台地亚相)和浅海陆棚相区。他们分别将其分为海陆交互相、海相。包括滨岸相、碳酸盐台地相、浅海陆盆相,和浅滩亚相、潮坪亚相、沼泽亚相、开阔台地亚相、局限台地亚相、内陆盆亚相。尹成明等(2006,未刊)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研究时指出,下石炭统穿山沟组城墙沟组形成于受陆源碎屑影响的混积台地环境,怀头他拉组下段形成于滨岸沉积环境;上段为碳酸盐岩开阔台地环境。上石炭统克鲁克组下段为滨岸—开阔台地环境;上段属滨岸局限台地环境;扎布萨尕秀组下段为潟湖—局限台地环境(潟湖—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中段为早期开阔台地,晚期为潟湖滨岸沼泽环境,上段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环境(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局限台地)。并具体分为:1)滨岸相:滨岸浅滩亚相(穿山沟组),滨岸潮坪亚相(下石炭统中上部和上石炭统),滨岸沼泽亚相(上石炭统下部);2)碳酸盐台地相:开阔台地亚相(见于下石炭统),局限台地亚相(见于下石炭统);3)浅海陆盆(棚)相:内陆盆亚相(见于阿木尼克山下石炭统上部)。此外,汤良杰等(1999~2000)引用构造古地理概念,将大地构造环境作为划分沉积相重要标志。提出柴达木盆地为弧后裂陷盆地,石炭纪表现为滨岸—台地—陆棚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建造夹煤线沉积,在宗务隆山地区为裂陷槽环境下的沉积;至祁连山地区则为弧后陆缘还盆地环境沉积,发育陆棚—滨岸—河湖相的碳酸盐岩—含煤碎屑岩—碎屑岩沉积;李燕平等(1989)根据古地磁资料,认为柴达木地块在石炭纪末期位于塔里木地块之南,华北地块以北,位于北纬26°左右,并受到阿尔金断裂带的制约。1990年王增吉在中国的石炭系中将柴达木盆地归入西北华北生物地理区;1999年李守军等在柴达木盆地石炭纪古生物地理归属研究一文中,则将柴达木盆地归入华南生物地理区;2002年王训练等,认为阿木尼克组为陆相冲积扇。2006年杨平等在柴达木盆地石炭纪古生态与沉积环境一文中,认为石炭纪主要发育陆表海,以碳酸盐台型沉积为主,阿木尼克组与石拐子组底部为滨海浅滩相沉积,穿山沟组与石拐子组中部为滨岸潮坪相向浅海碳酸盐开阔台地相演化;城墙沟组和石拐子组顶部为封闭的碳酸盐台地环境,相当于台洼;怀头他拉组和大干沟组属滨岸潮坪相,中上部为碳酸盐开阔台地相,上段为正常浅海环境,大干沟组为碳酸盐台滩,上部为碳酸盐台坪。克鲁克组属滨岸潟湖相沉积;尕丘1井含煤地层相当于滨岸沼泽或潟湖有关,上部为滨岸潮坪环境。扎布萨尕秀组下部为滨岸沼泽潟湖相;缔敖苏组—四角羊沟组下段为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根据青海石炭纪沉积特征,本书根据地壳运动特征及各时期沉积相特点,按照地域特征可分为三大类,分别称为沉积区、沉积相区、沉积相带:沉积区与区域构造运动有关,根据区域构造特征可分为三级:沉积区(相当于地层区范围)、沉积相区(相当于地层分区)、沉积相带(相当于地层小区)。一级沉积区:包括稳定型沉积区,活动型沉积区,过渡型沉积区。其界限受到大型构造线控制。二级沉积相区:可根据区域岩相水平和垂直变化组合特征进行划分(多以地域命名):其界限受到断裂的控制。三级沉积相带:为相区次一级名称,其界限主要为大的岩相变化界限。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相类、相组、相、亚相4个级别。一级相类:主要是依据岩石类型划分。包括碎屑岩相类、碳酸盐岩相类、火山岩相类。二级相组:依据岩石组合不同,可划分出不同相组,包括碎屑岩相组,碳酸盐岩相组,火山岩相组。三级相:根据沉积自然环境划分,包括:陆相,海相,河流相、湖泊相,海陆交互相,浊积相。四级亚相:为相的次一级单位,主要是自然环境的不同部位划分。

从岩性特征分析,研究区内侏罗纪—白垩纪岩石地层主要由碎屑岩构成,处于中生代 被动大陆边缘,大体上可识辨出滨海碎屑岩相区、浅海碎屑岩相区及半深海和深海相区3 个相区,细分为9个相带。1 滨海碎屑岩相区 (1)滨海砂岩相带 砂岩主要分布在滨海区域,包括后滨、前滨(海滩)、滨面、潮坪和具有堡-岛体系 的障壁海岸。后滨带主要以风成沙丘地貌为主,前滨带位于平均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是 一片比较平坦的地带,地形起伏小,由石英砂岩组成,沉积物由于波浪和潮水的反复冲 洗,有极好的分选和圆度,其成分熟度、结构成熟度均较高,粒度以中—细粒为主,从海 岸向海,粒度逐渐变小,成分单一,主要为石英,不稳定的岩屑和其他矿物很少,发育低 角度的冲刷层理。滨面带为平均低潮面以下到正常浪基面与海底相交的地区,由石英砂岩 与粉砂质钙质泥岩互层构成,具大量生物扰动构造,冲刷现象常见,石英砂岩呈大型丘状 砂体形式出现。潮坪和具有堡-岛体系的障壁海岸,成分较为复杂,主要由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 岩、含砾石英砂岩,以及炭质页岩、粉砂质页岩、微晶灰岩组成。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 岩、含砾石英砂岩反映潮下高能环境;炭质页岩、粉砂质页岩则体现泥坪至澙湖沉积环 境。潮下高能带由细砾岩、含砾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粗粒石英砂岩、细粒石英砂岩 组成。石英砂岩中含较多的异化颗粒,来自海滩、沙坝中的鲕粒及内碎屑,在障壁沙坝的 前方常见亮晶鲕粒、生物碎屑滩等沉积。该环境中出现大型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 理、鱼骨状交错层理及少量波痕,主要见于浪卡子和江孜地区的维美组上部。(2)滨海砾岩相带 与滨海砂岩的沉积相似,滨海砾岩经常出现在多山海岸的拍岸浪带中,一般分选和圆 度好,成分单一,多为石英质砾岩。厚度不大,分布范围较小。常见于无障壁的高能开阔 海岸的滨海环境,砾石长轴多平行海岸线排列,最大扁平面向海洋方向倾斜。该岩相在研 究区比较少见,在卡东达拉剖面偶见夹杂在泥质页岩中的少数砾岩。(3)滨海泥岩相带 常形成于低能的滨海环境或澙湖内部。由炭质页岩、重结晶的微晶灰岩、钙质页岩、 粉砂质页岩组成,具水平层理、小型羽状交错层理、透镜状层理。在研究区的几个剖面中 都有分布,组成潮坪边缘相沉积。在灰色页岩、微晶灰岩的澙湖环境中,发育小型特化变 异的菊石,但数量极为稀少,明显反映水循环不畅,低能、闭塞的沉积环境。该环境主要 出现于浪卡子、林西等地的桑秀组下部。2 浅海碎屑岩相区 (1)浅水陆棚相带 该带是深水陆棚与近滨之间的过渡类型,位于正常浪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主要由 石英砂岩与钙质泥岩互层组成,石英砂岩层的上部常出现风暴岩。有的风暴层呈单层夹于 钙质泥岩中,风暴岩底常见有逃逸迹,并有一冲刷面,具正粒序。平行层理及丘状交错层 理在风暴岩的顶面,见有大量生物活动留下的遗迹,主要为水平的觅食迹,反映风暴作用 可携带大量的营养物质,在风暴停息期,生物觅食留下的痕迹,还见有Zoophycus遗迹等。主要见于研究区甲不拉、林西、卡东等剖面的桑秀组中部。(2)深水陆棚相带 深水陆棚指正常浪基面之下向外海与大陆斜坡相接的广阔的浅海地带,由钙灰泥岩、 粉砂质泥岩夹石英砂岩组成,其生物极其丰富,均为正常盐分生物组成,主要为菊石、箭 石、腕足、海百合、腹足、珊瑚的多门类生物。生物化石保存完整,具水平层理。遗迹为 均分潜迹等大量沿层面分布的水平迹,广泛发育风暴岩组合,具底冲刷,正粒序、平行层 理及丘状交错层理。主要见于江孜县甲不拉剖面。(3)火山“陆隆”相带 火山“陆隆”位于陆硼与外海的交接部位,相当于镶边台地的位置,由火山作用形 成。主要为玄武岩、安山岩、爆发角砾岩等,镶于大陆架的边缘,具枕状构造和柱状节 理。主要见于卡东剖面的桑秀组。3 半深海和深海相区 半深海(次深海)主要指大陆坡地带。大陆坡是位于陆棚之外的一片地形较陡的斜 坡。一般而言,陆棚的倾斜度平均为7′左右,而大陆坡的倾斜度平均为4°,陆棚与大陆 坡的转折处大多在水深200m的地方,大陆坡的水深通常在200~2000m之间。深海主要 指深度超过2000m的盆地和开阔大洋的底部。(1)斜坡相带 斜坡(陆坡)是位于陆架以外与深海盆地之间的地貌单元,发育许多滑塌角砾岩。砾石的成分主要来自斜坡顶部,主要为砂岩,少量为砂质灰岩,且有许多再搬运沉积的化 石(主要为箭石)以“砾石”的形式混积其中,主要见于林西剖面的桑秀组和多久一带 的甲不拉组底部。(2)深切谷相带 深切谷位于斜坡带内,可延伸至浅海盆地内部,在此带上形成海底峡谷,谷壁呈陡峭 的“V”字形地貌,是为浅海盆地输送陆源碎屑的主要通道。这种古地理单元出现于研究 区的维美组之中,造成区域上桑秀组与维美组岩性突变,下伏层序保存不完整,出现不协 调的砂砾岩层等。具体表现和特征:(1)深切谷充填物是发育在浅海盆地硅质页岩、页岩 背景下,即维美组的上、下围岩为陆棚浅海盆地相页岩。(2)深切谷的充填物为一套水道 滞留砾岩层、水道长石石英砂岩及所谓滨岸相的石英砂岩组合。水道砾岩呈棱角状,大小 不等,杂基支撑,砾石含量大于50%,砾径平均为10~20mm,少数达40mm,按成分及 磨圆特征可分两种。一种是磨圆度较差的,主要由被剥蚀的下伏沉积物组成,包括砖红色 泥岩、灰色泥灰岩、粉砂质泥岩,占砾石成分的80%以上;另一种则是磨圆度相对较好 的,由远源的石英砂岩组成,反映滞留河道砾石层特征。(3)深切谷充填物或滨岸石英砂 岩层,在区域上截切下伏不同层位,造成维美组与下伏地层之间区域上缺失不同的生物 带。(4)与维美组同期沉积物,除深切谷沉积外,平面上还伴随有扇积物展布,表现为浊 流鲍马层序广泛发育,且底部具槽模。在卡东一带还见有火焰状构造。这种由深切谷与扇 积物同时并存现象,可以反映出该区深切谷沉积背景(古地理位置)可达陆棚—海盆地 区。体现该区域晚侏罗世处于较深水环境中。(3)深海盆地相带 深海盆地位于大陆坡之下,较深而且较平缓的大洋底部。沉积物很大一部分是从陆棚 边缘的斜坡上搬运而来,通过滑动和重力流,尤其是浊流的搬运,以陆源碎屑和碳酸盐沉 积物为主,发育鲍马层序。还包括一定数量的生物沉积,如钙质和硅质生物沉积,为碳酸 盐岩及硅质岩,生物相对较稀少,丰度明显下降。该类沉积在研究区比较少见,偶见于维 美组中部。通过对卡东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剖面特征、沉积特征及生物特征等的分析,可以 大致得出该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变化特征如下:维美组浅黄杂色粗粒、不等粒 砂岩、细砂岩,中间夹薄层细砂质泥岩,属滨浅海沉积,为海侵体系域的沉积;桑秀组的 黑色页岩夹硅质粉砂岩为初始海泛面,随后的地层岩性为黑色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属次深 海沉积,为高水位体系域沉积;甲不拉组的灰色砾岩属于新层序的开始,为低水位体系域 的沉积。据此编制了该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时期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曲线图(见图 1)。从岩性、层序演化来看,本区在晚侏罗世为一被动大陆边缘,在当时发生了一次 大规模的海退,侏罗纪末期西藏特提斯海区普遍形成大规模海退,表现为维美组和门卡墩 组顶部砂岩的同期沉积(图1)。随后,在早白垩世,该区局部进一步拉张裂陷,又发 生了快速海侵而被淹没。综上所述,研究区在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时期,构造和沉积环境都发生了一定的 改变,明显可以证实的两个地质事件为:(1)发生在界线附近的海退事件,以维美组上部 浅黄杂色粗粒、不等粒砂岩、细砂岩为标志;(2)发生在早白垩世的火山事件,以桑秀组 中部的英安岩、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等类型的火山岩为标志。前者反映在界线附近,由晚侏罗世最晚期的滨浅海环境转变为早白垩世的浅海—半深海环境,与Luba Jansa教授 根据砂岩岩性特征所认定的沉积环境基本一致。后者所反映的为构造演化过程。图1 藏南特提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环境演化模式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