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核医学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核医学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和参考文献的区别在于引证文献是可以理解为是用于印证或者说明某个文献内容的,而参考文献是指所写的文献中用到了某个文献作为参考或借鉴。引证文献是指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引证文献是学术论著撰写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术著述影响大小的重要因素。规范的引证文献既是对他人知识产权的尊重,更可以从中看出作者自己进行知识产出的过程和基本状况,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者的文献被引证的次数越多,此作者的文献越有价值。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第1章 概论1 核技术的发展历程2 核技术的内涵、基本概念和术语3 核技术应用及发展习题第2章 放射性核素的制备1 放射性核素的来源2 反应堆生产放射性核素3 加速器生产放射性核素4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习题第3章 核分析技术与方法1 核分析技术基础2 X射线荧光分析3 中子活化分析技术4 同位素示踪技术5 中子衍射6 中子照相习题第4章 同位素仪器仪表1 同位素仪器仪表概况2 同位素仪器仪表核心部件——放射源和探测器3 几类同位素仪器仪表及应用4 同位素仪器仪表发展趋势习题第5章 辐射加工1 辐射加工的基本知识2 辐射交联3 辐射聚合4 辐射接枝及新材料制备5 辐射降解6 辐射固化及其应用习题第6章 核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1 核医学影像技术及其设备2 医用放射性核素3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4 治疗用放射性药物5 放射治疗6 发展展望习题第7章 核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1 辐射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2 核分析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3 环境科学中核技术的应用前景习题第8章 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1 辐射育种技术2 辐射保藏3 辐射杀虫习题第9章 核能的和平利用1 核能的来源及核能发电的特点2 核裂变发电3 核聚变发电及热核聚变堆研究进展附录参考文献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光临搜狐嘉宾聊天室。 今天我们谈论的主题是核医学的应用,谈起核医学很多网友还是比较陌生,但是核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搜狐健康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三位嘉宾与各位网友谈论这个话题,三位嘉宾分别是解放军总医院的田嘉禾教授,请田教授跟网友打一下招呼。 田嘉禾:非常高兴参加搜狐健康频道访谈。 主持人:还有海军总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朱家瑞。 朱家瑞: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还有来自阜外医院影像中心主任何作祥教授。 何作祥: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访谈开始三位教授都是从事核医学的专家,网友们知道放射科是照片的,化验科是做实验的,大家不清楚核医学是干什么用的,请田教授简单给大家讲讲核医学的概念和应用。 田嘉禾:感谢网友提出这个问题,因为核医学在中国目前为止发展不是很顺利,造成很多社会甚至医务工作者对核医学的混淆,提出这个问题有助于把核医学这个概念介绍给广大网友介绍到社会。核医学如果说用定义的话来讲,简单来说定义放射性的核素或者放射性同位素作用在人体内的一些病理生理生化的改变,通过这些改变来治疗。核医学包括技术研究,包括临床的诊断也包括临床治疗。 主持人:现在主要应用领域是检查还是治疗? 田嘉禾:目前来讲在国内还是做核医学的诊断比较多一些,核医学的设备包括几代设备,分别来进行人体内各个不同器官的比如像血流、代谢和一些特殊变化的组织成分检测,以及对有些动态之间的变化因为观察。通过这些检查放射出一些新的信息,来协助临床医生对疾病能够做更深入更细致的了解,协助医生正确的检测以及治疗。应用范围非常广,包括肿瘤、内分泌、心血管、神经系统,也包括很多方面,包括骨骼,包括呼吸,应该说主要的临床都可以和核医学的业务技术范围相关联。 主持人:请朱家瑞教授介绍一下核医学日常中网友们接受比较多的检查中哪些会接触到核医学? 朱家瑞:检查当中心脏功能的检查和心脏血供的检查,冠状动脉核素的心肌冠状检查。肿瘤方面就是PET—CT脱氧核糖的检查,另外在甲状腺结节对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可以做出一个判断。其它的骨显象看有没有骨转移,肾脏的现象看肾脏的功能,这些都是比较常规的临床检查。 网友:我们县里没有核医学这样的科室,这样的科室主要是做什么的? 田嘉禾:实际上现在核医学在国内发展的不是很好,我看到网友也提到一些问题,比较一下中国和国外核医学的情况,应该说目前世界上核医学的应用发展最好的还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中国的核医学发展不是很顺利的代表之一,一开始核医学不普及,大家对核医学不了解,对核医学有一些误解,跟其它检查相比有什么缺点优点不是很了解。网友提出县里没有核医学科室,实际上很多县已经有核医学的专科,特别是南方像广东沿海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县医院已经开始有核医学科室。各个地方发展不太一? 会经济发展水平越好的地区,核医学发展的水平越好,这两者之间是有关系的。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核医学发展水平也比较好。我国也是这样的情况,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比较好,核医学也发展比较好,基本是大概这么一个趋势。 有的县医院已经有核医学科室,有些地方发展不是很好,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希望核医学能够进入县医院。 主持人:咱们和美国的核医学发展还有很大差别,差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朱家瑞:体现在两个层次,一个是数量,人均设备或者核医学科室。另外就是核医学本身的诊疗水平,特别是临床医生对于核医学的认可。 田嘉禾:包括进入医保能不能报销,包括临床医生对学科的认可程度。刚才朱教授说到数量的问题,现在实际上美国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全国有七千个以上的单位医院拥有核医学这个专业,我指的是比较像样的专科专业,不是一两个功能专业,每年进行的PET检查,也就是核医学的最常规检查04年一年美国统计下来是1800万,全世界一年是3200万。中国的情况怎么样?中国一年所有的PET加起来不到一百万,差距差得很多。如果按朱教授说的人均的话,美国的人口三亿,不到三亿的时候就1800万人在做检查,我们是13亿人口,我们有多少个单位有核医学,全国加在一块儿不到四百家五百家,一年做的工作还不到一百家,我们和美国按人均来算的话大概差将近一百倍。 美国有很多PET—CT,有相当多的检查现在歌本都能够报销,但是我们这儿PET这个工作到为止还没有纳入到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体系,还不能报销,这些都是差距。

书名:核辐射探测器 [平装]丛 书: 国防特色教材·核科学与技术作 者: 丁洪林书 号: 9787811334296出 版 社: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0-4-1定 价: 0 元 《核辐射探测器》是编著者在几十年半导体辐射探测器的研究开发和给研究生讲授核辐射探测器的基础上编写成的。《核辐射探测器》首先介绍了核辐射探测器的发展和近十几年来的新进展,介绍了辐射源、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核辐射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工艺原理和工艺、探测器特性、结构及其应用;然后介绍了核辐射探测器在实验核物理、粒子物理、堆物理中的应用,能量测量和在不同能量范围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核辐射探测器;以及在核辐射强度和辐射剂量测量中的应用,阵列探测器构成的核成像探测器及其应用,脉冲辐射探测器和脉冲辐射的探测,核辐射探测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核燃耗测量、核保障和对特殊核素监控中的应用,在x射线荧光分析、环保生态学中的应用,在探测空间辐射、空间物理、天体物理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在核废物处理和核医学中的应用等。《核辐射探测器》主要作为与核相关的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核物理和有关放射性测量等专业的学生学习和参考,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生产、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第1章 绪论1 核探测技术在核科学研究、核试验测试、核技术应用中的作用与地位2 核辐射探测器的发展及其应用简介第2章 核辐射和核辐射探测的原理和方法1 核辐射的基本性质2 探测带电粒子的物理基础及常用的带电粒子探测器3 X,y射线的探测原理及常用的核辐射探测器4 中子的探测方法第3章 气体探测器1 气体探测器的原理2 电离室3 电流电离室和累计电离室4 正比计数管及其应用5 G-M计数管6 气体多丝正比室和漂移室7 高气压电离室和高气压氙电离室第4章 闪烁探测器1 闪烁探测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2 闪烁体3 闪烁体的特性参数4 无机闪烁体的种类和它的物理参数5 常用的有机闪烁体6 闪烁体的选择7 光学收集系统8 闪烁探测器的工作特性9 闪烁探测器的坪特性10 闪烁体探测器的应用第5章 半导体探测器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2 本征半导体3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4 载流子5 半导体探测器对半导体材料的要求和它的基本工作原理6 用于制备核辐射探测器的硅、锗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7 半导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制备工艺8 半导体探测器的结构和基本类型第6章 硅探测器1 硅核辐射探测器的种类2 P—N结的形成3 硅半导体探测器的各种特性参数4 核辐射探测特性参数第7章 硅锂漂移探测器1 锂漂移探测器I0区(灵敏区)的形成(补偿区的制备)2 锂漂移探测器的分类3 硅锂漂移探测器的特性参数4 半导体x射线探测器的选择及其性能和特点5 x射线能谱测量和数据图表6 硅锂漂移x射线谱仪的应用第8章 特殊类型的半导体探测器1 全耗尽探测器2 位置灵敏探测器3 硅漂移室SDC和电荷耦合探测器(CCD)4 内放大探测器(或雪崩倍增放大器)5 P—I—N电流型探测器6 夹心(夹层)型半导体中子探测器7 匀质体电导型——无结型器件8 MOS—C探测器9 高分辨率网栅型Au-si表面势垒探测器10 光电导探测器和光电二极管探测器11 环形金硅面垒探测器第9章 高纯锗探测器1 HPGe探测器的结构2 HPGe探测器的电场和电容3 HWGe探测器灵敏区和死层4 HPGe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5 HPGe探测器的探测效率6 峰面积、频谱本底、谱峰极大值和峰康比7 锗探测器的时间特性8 辐射损伤9 锗射线探测器的应用10 锗y射线探测器测试方法第10章 化合物半导体探测器1 概述2 砷化镓(GaAs)核辐射探测器3 碲化镉(CdTe)核辐射探测器4 碲锌镉核辐射探测器5 碘化汞(Hgl2)核辐射探测器第11章 低温量热和超导体核辐射探测器1 低温量热核辐射探测器2 低温超导体核辐射探测器3 超导体和低温量热核辐射探测器的应用4 展望第12章 其他核辐射探测器1 切伦科夫探测器2 热释光探测器3 径迹探测器4 康普顿二极管5 自给能探测器6 液体电离室7 气体正比闪烁探测器8 穿越辐射探测器第13章 探测器的本底和屏蔽1 本底来源2 降低本底的方法第14章 核辐射探测器的应用1 概述2 实验核物理中用于粒子鉴别的核辐射探测器3 核辐射探测器在反应堆(核电站)上的应用4 核辐射探测器在核能谱(核辐射能量)测量中的应用5 探测和测量脉冲辐射束的探测器6 核辐射探测器在核辐射强度和辐射剂量测量中的应用7 核辐射探测器在核成像和其他研究领域中的应用8 探测器在核保障、核材料生产、加工处理中的监测和核电站燃料燃耗的测量9 x射线荧光分析用核辐射探测器和x射线荧光分析的应用10 核辐射探测器在宇宙空间天体物理领域的应用11 核辐射探测器在核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的应用附录参考文献核辐射探测器是核工业各环节的耳目。辐射(α,β,γ,中子,X射线等)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引起电离或激发,转换为电信号,由电子仪器测量其强度或能量。不同性质的核辐射,要用不同的探测器,因此,核辐射探测器是个大家族。气体电离探测器:这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的探测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包括盖革计数管、电晕计数管、正比计数管、电离室等。闪烁探测器:一般由核辐射闪烁体(如碘化钠)和光电倍增管组成。按化学成分划分,可以分为有机闪烁体和无机闪烁体;按形态分,有固体、液体和气体闪烁体;固体的又分为单晶、塑料、粉末和玻璃等闪烁体。光电倍增管是按电参数、几何尺寸和用途而组合分类的。根据核测量的需要,可选择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组合成各式各样的探测器,这类探测器有探测效率高的优点。半导体探测器:它是用半导体锗、硅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探测元件具有能量分辨率高、上升时间快、线性响应好、抗磁场干扰、结构紧凑等优点。

法医学参考文献

法医在公安机关刑事侦查中必不可少的一员,法医把“活体医学”和“死亡医学”两者同时作为研究对象,对案件侦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学术堂整理出了15个法医毕业论文题目:  1、法医尸体检查98例死因探讨  2、心源性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  3、国际化视野下我国法医学本科生教育培养模式初探  4、接触DNA常规提取纯化方法的比较探讨  5、过敏性反应死亡的法医病理学分析  6、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  7、氟乙酰胺中毒死亡的法医病理学分析  8、法医鉴定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的临床分析  9、临床病理尸检与法医病理尸检的对比研究  10、系统尸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诊断在法医病理学检验中的意义  11、探究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  12、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法医病理学分析  13、外伤性流产及早产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14、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CT多平面重组的研究分析  15、上转发光技术快速检测尿液中氯胺酮

就写自己的论文参考的文献,把文献都归纳整理,分层次,或者研究方面,或者随着时间的变化等等,现在哪些方面的参考文献缺乏。自己的论文主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怎么写,结论

中医学参考文献

豆丁网

1、《黄帝内经》。黄帝所写,它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2、《难经》。扁鹊所作,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3、《伤寒杂病论》。张仲景所著,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的伟大著作。4、《神农本草经》。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5、《本草纲目》。李时珍所撰,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6、《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著作,填补了《内经》以来我国未有临床医学著作的空白。

胃疼用粳米 李顺 中华养生保健 2013-10-01 胃疼宁分散片的研制 石磊; 熊维政; 卢玉斌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05-15 识别胃疼防治有方 东晓 华夏长寿 2000-06-15 “胃疼时代”更加需要温暖与感动 本报评论员 魏英杰 杭州日报 2009-10-27

医学生参考文献

常用的有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爱学术,爱学术的文献类型比较广,主要有中文的期刊,会议,专利,标准,图书,论文,英文的期刊,会议,专利,图书等并且可以免费下载。

【摘要】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在坚持传统的三段学习法基础之上,再通过实验训练,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等现代信息载体,以提高学习效率。【关键词】 生理学;医学生;学习;体会 作者简介:杨镇源,从事生理学教学研究。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对于大多数医学生而言,如何学好这门课程,是令人困扰的一件事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换位思考,以为坚持传统的三段学习法: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符合人类大脑的记忆遗忘曲线,在当今依然是经典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再通过实验训练,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等现代信息载体,以提高学习效率。 1 重视传统方法,坚实理论基础 1 坚持预习,达到感知 预习是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应忽视的重要环节。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分支,是研究机体功能的科学[1]。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的初学者来说是抽象而不容易理解的。我们需要结合已学的解剖学知识并充分地调动我们的思维和想象去加以理解。正因为如此,我们方不可忽视预习的重要性。否则,我们在听老师讲授的时候就不能更多、更清楚地弄清楚需理解、掌握的知识内容。前面的知识未能很好地掌握,后面的就困难更多,因此就失掉了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于是就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全盘皆输。我们只须坚持预习课程,对知识达到整体的感知。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去理解掌握新的知识点。同时,对半解和未解的知识点作以标记。从而可以在后续的听讲中做到有的放矢。在这个过程中要联系解剖学、组织学等知识,将结构与功能活动统一起来。 2 课堂听讲,加深理解 通过预习,我们已经运用自身的认知系统,对知识进行了一定的感知和理解。从而在听老师讲授的时候已进变被动为主动。从被动的接受完全的全新知识的灌输,转变为主动的有选择、有侧重的进一步的理解吸收。我们对知识点有熟悉的似曾相识之感,就不会从心理上产生畏难甚至排斥、放弃的情绪。从而,在听老师讲授的时候,帮助我们进一步明晰自己的理解层次,并能掌握这些知识点。进而,能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更利于培养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听老师讲授的过程中,对预习已经理解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进而达到记忆;对半解和未解的内容可以帮助理解并掌握。所以全身心地认真听讲是一个主要的环节。对于任何一门课程,预习和听讲的紧密联系均十分重要。生理学的学习更是不能例外。当然,教师们在讲授的过程中,需尽力做到易化知识内容,使之通俗易懂,尽量运用“学生化”的语言来阐明问题和理论。并设计一些科学、合理可行、生动有趣的互动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其思维创造能力。例如:李香兰等[2]探讨了生理学理论课教学的新模式“互动式教学法”。其具体作法是同学以“教师”的身份参与教学。 3 加强复习,促进记忆 通过课堂听讲后,我们已经基本掌握所学内容,大脑的识记达到了一个只是兴奋点。但是,在此基础之上要达到记忆的程度,还需“趁热打铁”。这就需要在课后完成一些针对重点难点的练习题。题型应当囊括常见应试题型,尤其是多项选择和辨析题型的练习。通过习题的训练,进一步加强分析判断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而达到理解记忆。杜武英等[3]建立了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类国家题库引导习题训练以及干预式国家题库出题考试的教学和考试方法,经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2 培养实践技能,加强理论知识 生理学是实验科学,加强实验环节,能体现学科特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4]。积极利用实验环境,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实践操作技能,也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发挥了创造性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如做动脉血压测量和心音听诊实验时,通过分组播放录像、示教、操作和考核,我们应真正理解血压与心音的形成机制,掌握动脉血压测量和心音听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做血型测定时,要学会提出问题。“配错血将会造成样的严重后果”,进而严肃了实验态度,严谨了实验操作也自然会认真、独立地完成实验。做血液凝固实验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何术前总要对患者测定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四项”、“皮肤受损伤口流血为何不需处理过一会儿自然会凝血”,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积极地思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积极、科学地探讨,提高了实验学习效果。实验训练不仅在于帮助我们验证、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专业操作技能、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例如:通过动物实验时,我们学会正确的外科基本操作;做人体功能测试实验学会了规范化的测血压、听诊等临床基础操作技能。从而把基础的理论学习与临床操作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使我们明白,所学必有所用。 3 利用信息技术,深化理论认识 生理学知识很抽象,传统的板书、挂图、投影仪已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通过多媒体学习可增强感性效果。如心脏的泵血功能、尿液的生成、肌细胞的收缩等重点、难点的知识的多媒体课件演示,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运动和展的过程,提供了大量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材料,形象直观、生动具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抽象的知识以动态形式出现在面前,学习起来就更容易就明白。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而且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其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局面,有利于激发师生的创造力,也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5]。 总之,培养学习兴趣排除畏难心理十分关键。上述几个方面紧密衔接,环环相扣。能够坚持不懈地做好每一步,对于生理学的学习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延而广之,对于其他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均有裨益。【参考文献】 1 刘玲爱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李香兰,崔勋,金元哲 浅谈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763-3 杜武英,汪萌芽,潘群皖 生理学国家题库考试及其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6):735-4 陈光倩 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4):74-5 陈光倩, 刘甘泉 生理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9):94-

我觉得应该都是关于病理或者是一些疾病的研究,毕竟他们的专业是学医的,论文肯定倾向于这些方面。

iData号称知网镜像谷歌学术论文免费检索平台,部分可下载。PubMed是医学,生命科学领域的数据库,部分免费。plos将近4万科研人员的成果。医学生首选。OMICS International是Srinubabu博士创建的一个共享文献资源的平台。Core是一个跨学科的搜索网站,通过它可以寻找到6600万open access的文献。FindaRticles是一个强大的能够获取免费出版文献的搜索引擎。seek68文献馆大型中外文献知识库(知网、万方、维普、外文之类的)

医学论文参考文献

可以,但是不要太多,否则影响你的论文的查重率。

这里要注意“引用”和“借用”的区别。所谓“引用”,就是引经据典,就是要照搬他人著作里的文字,作为例证或依据,以证明自己观点和论断的正确性。当然要原文抄录,还要注明出处。所谓“借用”,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借用他人的观点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作为转述,当然不必拘泥于原文,但一定不能曲解原意。借用观点可以不必标明出处。由于大家各自的理解都会不同,所以见证的力量不如“引用”强。写毕业论文是很早前的事了。我的理解是:引用参考文献不仅要用原文,而且还要在文后的索引中明明白白列出来。其实使用原话,更能增加文献的作用。,而任何形式的转述或解释性引用,不仅是对原作者不尊重,更不能起到重点突出、画龙点睛的作用。引用文献并不代表可以word-by-word的抄袭,要用自己的语言将文献中报道的结果说出来,而不是直接的拷贝粘贴,否则就是抄袭。这在英文论文的书写过程中也经常会有这种情况,许多同学直接将英文文献中的一句甚至几句话直接拷贝过来,不加改动直接用在自己文章里,这严格的说都属于学术道德问题,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查重软件20/30%超过便是抄袭。引用文献无可厚非,厚非的是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把别人的观点堆积,就像一个杂货铺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你说思想,这篇论文还叫论文吗?应该在文献的基础上发现某一个方向,哪怕这个方向是枝叶,你发现了他生存和生长的特点。并且解决了问题,你的论文必然是顶端优势。千万不要大而全这是论文的大忌。加油,加油,加油。  引用什么文章可以作为参考文献,通常见诸于下列情况:  ①有助于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的;  ②提供了技术或方法的;  ③作为重要数据来源的;  ④与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关的,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或部分同意部分有分歧,都值得把这篇文章引出供读者分析、借鉴、判断、评说;  ⑤对科研工作有启示或帮助的。所以,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遵守新颖、准确、完整、规范的基本原则。因此,撰写医学论文时引用参考文献必须符合下述要求:  引用参考文献尽可能是最新和最主要的关键文献,除个别历史文献外,以最近3~5年以内的为好,少用旧的、次要的、年限长的或教科书中众知公用的,忌用无关的文献。引用年代较久的文献,一般是经典的或作者就某个结论与之进行学术争鸣和讨论的文献。将论文所涉及的历史渊源、技术方法、引用数据以及与作者的研究密切相关而观点相近或相反的论著列为参考文献,可为读者提供有关上述诸多内容的资料。  对于生物医学文献引用而言,普赖斯指数应在50%~70%。如果普赖斯指数高于70%,可说明本研究课题紧跟或代表了本学科当前的最高水平。普赖斯指数(Price index)是用以评价被引用参考文献时限性的重要指标,可用来评价医学论文的发表价值,其定义是一篇论文中标注最近5年内公开发表的文献数与该篇论文引用文献的总数之百分比,用公式表达为:  普赖斯指数= ×100%  从公式可见,被引用的最近5年内文献数越多,普赖斯指数就越高。实际上,它反映的是被引用文献的老化程度。  引用参考文献必须是已正式发表的,主要是引用正式发表的原著。未经发表或非公开发表的论文、译文、文摘,或观察资料、内部资料以及个人咨询或通讯等均不可用作参考文献,必须引用时,其作者、文题、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页码等可用圆括号的形式插入正文内。尚未公开发表如属某刊已通知作者将发表者,一般不可引用,特殊情况引用时可在刊名后用括号注明“待发表”或“in press”。  引用的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不要转引他人所用的文献,即不能从综述或其他论文的参考文献中直接摘取,以免徒有数量而降低有针对性文献的重要性。一般不能转引二次文献,对于未经查阅或未找到原文者,若非引用不可时应在该资料来源之前加 “引自”二字,不能径写原文献。亲自阅读对于该项研究有很明显的启发和帮助,切忌引用和著录与此项研究论文不相关的参考文献。  引用中医经典著作时,则不列入参考文献部分的著录,而在正文所引句末或段落末加圆括号注明出处即可。如:论文中引用的《灵枢·本藏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伤寒论·序》等。随着中医中药的遗产的发掘及国际交流力度的加大,中医中药研究的论文也日趋剧增,作者在撰写医学论文时应正确引用和著录中医经典著作。  注意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少而精,要删掉可有可无、学术价值不高的参考文献。目前国内一些医学期刊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都明确限制,论著引用不超过10条、综述引用不超过25~30条。但是,也有人主张只要符合上述要求而必要的文献仍然可以引用,不应拘泥于严格的限制。

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通知、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您好,一般20-30片左右比较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