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当代文学家》杂志总编

发布时间:

《当代文学家》杂志总编

1999年旅居美国西海岸旧金山。任过记者、编辑、签约作家、影评人,现为美国《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杂志总编、美华文 协会长。中国侨联文协顾问。著有长篇小说《美国情人》《尘缘》、散文集《女人的白宫》、小说集《午夜兰桂坊》、《红颜沧桑》等。作品选入《美文》、《美国新生活丛书》、《解密美国教育》、《一代飞鸿》、《世界华语文学作品精选》、《华夏散文选萃》、《海外华文文学读本·》等。主编《女人的天涯》(大陆版)、《新世纪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台湾版)。获各类文学奖。并获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美国国会议员、加州及旧金山市府颁发的多项嘉奖。曾经在《芳草》文学月刊、《长江文艺》、《长江丛刊》、《当代作家》、《文艺评论》、《中外论坛》等报刊杂志发表数十万字文学作品和学术研究论文。曾为武汉市文联签约作家、湖北作家协会、湖北理论家协会会员。以《从情感到欲望:女性文学的流向》为题,深入透析了女性文学与社会环境变迁的密切关系。相继发表于中国《文艺评论》、美国《美华文学》上,并被《长江日报》及文艺理论刊物转载。1995年应邀参加了在天津召开的“中外女性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997年“20世纪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2004年9月出席在山东威海举行的第13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在南宁举行的15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有关“海外女性文学”专题发言。2010年参加“华文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红杉林》杂志总编辑吕红认为,“目前海外华文创作异军突起,并已经达到相当高水准。华文创作媒体正走向多元化。”现在海外华文作家大多经过良好的教育,属文化精英层面,又有浪迹天涯的独特生活经历与两种文化的熏陶,再加上目前生活环境稳定,这些都成为他们创作的优势。

推出新人新作。“有远见的编辑和文艺部门的领导者,他们的目光决不会仅仅局限于少数几位名家,他们高瞻远瞩的眼光更多地注视着蓬勃成长的、有一定潜力的青年一代,给文学青年以更多的信任、关怀、扶植、帮助,他们这样做是有战略意义的。”在秦兆阳担任《当代》主编期间,公开宣布每期必发新人新作,他也是这一口号的积极实践者。在他的努力之下,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一颗颗耀眼的明星。路遥的中篇处女作《惊心动魄的一幕》,两年间先后投寄给当时几乎所有的全国大型文学刊物,但都被退稿,最后投寄给《当代》。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不久就收到了《当代》主编秦兆阳的长信,对稿件给予热情肯定。在秦兆阳指导下,路遥对这篇小说进行修改,并最终发表,并在秦的力争下获得了全国第一届中篇小说奖。由秦兆阳发现、培养的当代作家,经秦兆阳之手发表的优秀作品还可以开列出一大串,如玛拉沁夫的处女作《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孙峻青、白桦发在《人民文学》的第一篇小说,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 审慎修改稿件。编辑作为一个“把关人”,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对作者的稿件进行加工和修改,秦兆阳对稿件加工修改的仔细认真态度和严谨作风是一般编辑难以比拟的,而且他始终把尊重作者权益放在第一位。他修改稿子,往往愿意花费时间与作者当面交谈,具体指导,实在不能面谈,或者是外地作者来信询问什么事情,他常常亲自复信。在叶文玲所写的悼念秦老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的记述:“再过十年八年乃至瞑目谢世,我都忘不了兆阳老师您在《心香》稿末的批注,忘不了您让朱盛昌同志殷殷转告的修改意见,就是您倾心注血的扶掖,《心香》终于问世,并且得到了文学界的嘉许。”他20世纪50年代编《人民文学》时,若干篇稿子实际上是改出来的,否则是不够发表水平的。对中篇小说《代价》的修改和出版过程,充分体现了一位老编辑家尊重作者著作权益的谦虚与高贵品格。《代价》发稿之后,秦兆阳给作者陈国凯写了一封长信,信上详细说明哪些地方他做了改动,还说明由于发稿时间匆促,改动时来不及预先和作者商量,表示歉意,他说,如果作者对改动的地方有不同的意见,到出版单行本时还可以按作者的意见改过来。在《代价》单行本三校已完毕,作为该社的重点图书即将付印之时,陈国凯赴京参加文学讲习所学习,秦兆阳又热情地约请他到家里谈《代价》的进一步修改问题,该不该再作较大幅度的修改?陈国凯颇有顾虑。秦兆阳坚决主张修改,这显示了他作为一位老编辑家的风范和气派。 白羊山蜿蜒百里,是团风县回龙山镇最大的山脉。1916年,著名作家、评论家秦兆阳,就诞生在山脚下这个宁静的小湾子———枣树店。12月的山风透着寒意。看着满山起伏的苍茫松涛,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秦兆阳的一句诗:“参天树为什么要深深扎根,是为了繁茂它绿色的生命。”不过,少年秦兆阳在白羊山的怀抱中勤奋读书时,大概也未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名字竟会镌刻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湾子里有一个小池塘,牛儿在塘边悠闲地吃着草。我向70多岁的张春华打听秦兆阳的故居,可巧她正是秦兆阳的侄媳。张春华指着临塘的两层楼房告诉我,秦兆阳当年的故居就在这里。20世纪70年代,房子因年久失修,几近坍塌,他们只好拆掉,盖起了现在的楼房。秦兆阳幼时在父亲执教的私塾读书,12岁时到汉口求学,1934年考入湖北武昌乡村师范,毕业后在黄州中心小学任教,并开始了他的诗歌和漫画创作。1938年,青年秦兆阳怀着满腔热血,告别了家乡,奔向革命圣地延安。之后几十年,秦兆阳曾有几次来湖北,1985年他思乡情切,带病来汉参加黄鹤楼笔会,并感慨赋诗:“四十余年风月,八千里路云烟。归来双鬓皤然,今夕故乡大变。”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只在1954年回过一次枣树店。张春华至今还记得,那年秦兆阳进村时坐的是两轮推车。对于秦兆阳的生平事迹,张春华是知道一些的,老伴秦波成常向她谈起这位叔叔。然而在她看来,自家并没有沾上多少名人的光:家里过的日子还有些穷,年过古稀的老伴仍每天挑着剃头担子穿街走巷,儿子则在家种田。张春华说:“大文学家又咋了,可没给我们留下任何东西!” 身为作家和评论家的秦兆阳在物质上是清贫的。但他78年的生命中,却留下了太多值得后人评说的东西。———秦兆阳一生著述甚丰,代表作品有《女儿的信》、《洁白的风帆》、《回首当年》、《在田野上,前进!》、《大地》等大量中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以及《论概念化公式化》、《文学探路集》等论文集,诗歌、散文创作也颇有成就。———提起秦兆阳,人们无法忘记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顶梁柱式的作家的成名作,都是在他当时主持的《人民文学》上发表的,以至于中国文坛长期尊崇秦兆阳式的编辑,认为一名出色的编辑应以培养作家、出版好作品为最高目标。———1956年,秦兆阳发表了著名论文《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对50年代以来的文艺政策所体现的越来越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提出质疑和反思,在文艺界产生重大影响。他认为在坚持追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这一现实主义的总原则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再对各种“现实主义”作时代的划分。秦兆阳因此受到批判,说他发表这篇文章目的在于暴露社会主义的阴暗面。这和他帮助修改、发表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一事,成为他被打为“大右派”的两大罪状。秦兆阳因而在文坛消失了长达22年。———1979年,秦兆阳“右派”改正后,回到北京,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兼《当代》杂志主编。次年,在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召集的全国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会议上,他列举“文化大革命”对文艺界危害最大最烈的事实,鲜明有力地指出揭露“文革”的罪过和拨乱反正,正是人民的希求、时代的需要。多年后,仍有作家撰文回忆,当时秦兆阳以洪亮的、带有浓重黄冈口音的普通话在大会讲台上一板一字地说道:“真正的歌德派,应该是我们,我们,我们!对于党中央新的方针路线,我们是要做真正的歌德派!我们通过批判来歌颂,通过歌颂来批判!我们歌颂三中全会路线之德、拨乱反正之德、实事求是之德、干部和人民不可扑灭的正气之德、民族生机之德……这也就是思想解放!”这些观点在今天的文化界、知识界已成为平凡的真理,在那个年代却被视为惊世骇俗的言论。秦兆阳当时说出这样的话,该是拿出了何等的勇气!

吴小美 赵学勇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

《当代文学家》杂志编辑

中短篇小说集《小城故事》内容提要《小城故事》中短篇小说集,由朱超群先生著。24万字,62篇小说。故事大都描写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江南小镇青年男女恋爱和生活、个人和工厂生活,青年人在工作、生活和事业等方面的情景。作品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描写方法,描述了当时特定环境的小镇上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特别是对上海一个汽车城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比较详细的描述。作品描述相当朴实、细腻、精致、独特,好像就是身边人发生的身边事。又仿佛江南小镇上的一幅幅风景画,展现给每一位阅读者欣赏。《小城故事》这本中短篇小说集,也是朱超群先生从他2011年中编辑的收藏版《因为年轻》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集、《一个春天的晚上》短篇小说集和《朋友聚会》短篇小说集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合集,由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于2011年10月正式出版。朱超群自己在《小城故事》里面作的序言序言这是我1979年5月至2004年4月期间写的中短篇小说,计62篇。是我22岁至45岁时写的作品。这期间,单中短篇小说一类,我写有100多篇。散文、新闻和纪实文学类等其他作品,都不算其中。这些小说,是我和出版社在出这本书前,经过精心挑选后的作品。应该说,也是我在那个时期写的比较满意的中短篇小说了。这些小说,大部分是在没有电脑时我用笔写的,几十年来,纸稿一直放在书橱内,是今年我妻退休后,才请她落续打成电子稿的。小说稿打好后,基本上保持原稿,仅修改让作品通顺和改正错别字。之所以想打成电子稿,是因为今年春节后,我上了网易博客,交了许多博友,其中有作家,有散文家,有诗人,我也参加了《中国散文家协会》、《安徽省诗词协会》和《沙枊文学社》,拿到了散文、诗歌和作家三个协会的会员证书,并在多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了若干篇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我想把旧作挑选出来先出本书,于是有了这样一个结果。我把这本书的书名起为《小城故事》。不仅因为我出生在黄渡这样一个南方小镇上,而且长期工作和生活在近邻安亭小镇上。近年黄渡合并进安亭了,我也等于一直工作和生活在这个镇上了。我写的多数小说作品中的内容,也主要是城镇青年男女的工作和生活的故事。作品也成为一个小城时代的见证!我曾经也想过把书名起为《车城故事》。这是因为我长期工作在安亭的上海汽车厂里,后进中外合资后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里。安亭由于有了上海汽车厂和后来的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因此也就被称为上海国际汽车城了。最后我定书名为《小城故事》,是因为不限于车城二字的缘故。这个中短篇小说集能够保留至今,我想有一定的生存意义。这个中短篇小说集能够顺利出版,也要感谢出版社的倾力帮助了。2011年11月2日 中短篇小说集《曾经辉煌》内容提要中短篇小说集《曾经辉煌》,是朱超群先生的自选集。他从其三十多年来陆续写作的100多篇小说中挑选了28篇小说结集,书名取自其中一篇小说的名字。这本书中大部分作品,已经选入《小城故事》、《当代文学作品选》、《当代作家诗人作品选》等小说专集和文集中。本书也是一本经过精选的小说专集。有些作品,早年还在《上海汽车报》、《上海机械报》等上海市级行业报的副刊上发表,如《清扫老头》、《垫板》等;有些作品,则在近年来的各类刊物上发表,如《过年》、《烧香前后》、《小王和她的小店》等。其本书收集的所有作品,则在网络上发表,已经有数10万人浏览和欣赏过。小说写的大都是小镇上的青年男女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工厂里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是社会现实在文字上的体现,是过去的历史在文字上的再现。作者思路敏捷、文笔清新、语言简朴、故事纯正,尤其是作品开门见山、由表及里的朴实情节,仿佛在亲历中娓娓道来,令人真实可信。 《曾经辉煌》小说集封面题解祥云之上有无数颗星星,在天空中闪烁。当夜色到来之时,汇聚成细微的光辉,把大地人间照耀。天底下的人啊,一生哪管苦和甜?贫穷或劳累,富裕或悠闲,都要生存每一天。为了生活的人们,需要劳动和创造。勤劳换来平凡和幸福,伟大或永恒,人生最需要的奉献就是工作!书中塑造了一批人,小城故事中的群像。普通人的生活啊,描绘他们的主题:这就是--曾经辉煌!2012年5月11日《明天告诉妈妈》内容提要本书收集了作者近期和以前写的小小说或短篇小说27篇,其中最早的写于1980年10月,最晚的在写于2013年初。作品写作的时间,跨度上有33年了。取名《明天告诉妈妈》,不仅因为其中的一篇小说的名字如此叫法,而且想取这个书名,同时告诉妈妈,作者又出了一本新书啊!从目录的排列上看,作品是按顺序排列的。早期写的作品,主要表现在工作、爱情和生活上,后来逐步转向社会故事,着重刻划人生经历。因为是小小说和短篇小说,所以只能写出一些人们日常生活的片断、事件。加上作者写的小说,不那么注重情节,写小说就像写生活一样表达,还带有散文化倾向;写作风格上情节简单、不复杂,通俗易懂。 《一版广告的诞生》内容提要《一版广告的诞生》一书,是在作者写的上百篇中短篇小说中精选出来的20篇小说的汇编。书中的小说,有的已经在作者以前出版的书中收录过,有的是作者最新写的,之所以想出一本新书,是因为作者对先前出的几本书总是不满意,想出一本让自己比较认可的新书,成为作者的小说集的代表作。由于近年来作者写的中短篇小说不多,所以不能结集出版,因此,作者从以前写的作品中选取一部分增加进去,于是,就选编了现在这本书的内容。其实,作者现在归类的这些小说,不一定是作者写的作品的最优秀之作,而是作者结集作品的满意组合。当然,作者自己认可的作品,不一定读者满意,因此,在作者认为比较满意作品的基础上,推荐给读者,愿读者欣赏,也是作者最大的愿望了。《同学梦》内容提要这是一本由作者在2013年内写就的中短篇小说集,一共9篇。其中《责任》在作者去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明天告诉妈妈》一书中入选,并在《世界华文作家》杂志上发表;《顷刻之间》在《现代作家文学》上发表,此小说还入选《2013·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征文;此集中计有5篇小说在国家级网站《中国作家网》上刊登,另有数篇在全国大型网站《中国网络文学联盟》和《当代中国文学网》等网站上转载。阅读这些故事时,觉得小说所写的人物、故事,都取材于作者本人所生活的上海嘉定地区,既有原市郊农村的泥土气,又有现代工业汽车城的车辙印,其时代背景就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四十年间。从小说的故事性特征看,无论是《责任》、讲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顷刻之间》讲的源于新闻报道的“失钱得钱”的故事,还是《信箱里的旅游通知》,讲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旅游公司与游客之间发出的“各得其所”的故事,《白马王子》讲的小白脸使故伎多演,令七位美女上当的故事,故事性都强,讲得娓娓动听,耐人寻味,很有吸引力、感染力。《责任》中主人公薛明人生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之后,他才感悟到作人父、人子、人夫的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志愿者服务》中三个志愿者——胖妈、阿珍与顾老太,在“时间银行”(亦即道德银行),存储“志愿者服务”,三人之间相互讲述、互相志愿服务的故事,让人体悟到与人为善、知恩图报、大善如常的素朴道理;《同学梦》中马局长、施老板和冯写手,三人同窗,人生同行,相互帮衬,多年守望,三人之间的交往、龃龉、友谊乃至思想冲突,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年代,观念更新,思想解放,社会变革,同时带来世态、世相、民情的变化。三个同学都有各自的人生梦想,在返梦过程中各自遭遇变故。冯同学决心为实现伟大的文学梦而毕生努力,体会到“人啊,人,要成功做好一件事,有时容易,有时还很难啊”,“不断地思考着,写作着,追求着,他为最后的梦想冲刺……”作者的散文化小说自称为生活小说或社会小说,结集的出版为读者了解作者在近几年小说创作中的动向是有益的,并可获得读者的欣赏或喜爱。作者以为也可让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后,可以给予作者在小说创作领域一个正确的评价。《小城塔影》内容提要这本散文随笔集有三卷内容:第一卷:散文随笔。第二卷:游记散文。第三卷:前言编后。本书总收录作者各类散文82篇,大约18万字左右。作品最早的写于1982年6月,最晚的写于2012年10月,时间夸度也有30年了。除了一部分散文,在企业报上发表外,还在全国各类省市级刊物上有作品发表。如在《萌芽文艺》、《温馨诗苑》、《新文学》、《晨曦文艺》、《大文豪》、《当代作家》、《中华作家》、《双丽文学》、《世界华文作家》、《文汇读书周报》等刊物上发表。还有一定数量的散文,入选《当代文学作品选》、《当代作家诗人作品选》、《当代中国文学作品选》、《当代作家诗人风采录》、《中国散文大系》等书籍中。2012年以来,更在中国作家协会网站上,也入选了数篇散文。作者散文看似散,其实不散。每一篇散文,都有一个中心思想,都可以写出或表达出要写什么内容。这就是他写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答案。因此,他的许多散文作品,得到了广大阅读者的喜爱。 《小城歌声》内容提要这本诗歌集分为二卷:第一卷:2011年;第二卷:2012年。总收录作者2年中的现代诗歌47组/首,大约35千字左右。这些诗歌,都是作者先在网易博客上发表的,而后有些作品,还在全国一些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如在《温馨诗苑》、《华夏诗词》、《世界华文作家》等刊物上发表。还有一定数量的诗歌,入选《当代作家诗人作品选》、《当代中国文学作品选》、《当代作家诗人风采录》、《建党伟业·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诗词、书画、论文大赛金榜集》、《当代国学精英大辞典》等文集和书籍中。入选《建党伟业——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诗词·书画·论文大赛金榜集》一书中的《贺党九十周年风雨经历》这首诗,荣获优秀作品奖。入选《当代国学精英大辞典》一书中的《找寻》、《国家社保法实施畅想》、《我们要创造人类共同文明》三首,荣获作品一等奖,授予《当代国学精英》荣誉称号。今年以来,作者还在中国作家协会网站上入选了几首诗歌。作者写的虽是现代诗歌,但激扬文字,抒发感情,意义深远。因此,作者的许多诗歌作品,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当代文学作品选》内容提要本书由朱超群先生组织,并与29位作者合作著书的文集。作品分为小说卷、散文卷和诗歌卷。特邀多名省市级作家、散文家和诗人参与其中,包括圈内外的圈主和名人,使文集中的作品更有份量。这些作者都是网易网络系统博客圈子中的许多圈友,也是博客圈子中的实力派人物,通过征稿,组织在一起合作出书。其中作者曾正伟的现实主义小说,让人联想到了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作品。这是读者非常欣赏的世界级大师,描写现实主义中短篇小说的杰出作家。曾正伟的一些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同样有所体现。还有不少写散文的作者,写诗歌的作者,他或她的作品,各有特色,各显春秋,为文集增添了辉煌。 《当代作家诗人作品选》内容提要本书是朱超群和朱先贵两位先生主编的一部网络文学作品集。其作者既有省市级作家、散文家和诗人,也有知名或不知名的博客作者,有一些还是初出茅庐的小青年。这部作品分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三部分。选入的作品虽没有名家大师的大题材、大手笔,却充满着大地的气息和生活的真实,在艺术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不少小说在写世情百态时,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造构了一种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的艺术效果。不少散文做到了写景,描山摹水,如在眼前;状物,雕形刻貌,栩栩如生;叙事,绘声绘色,娓娓动听;说理,鲜明清楚,练达警策。很多诗歌体现出情真、象美、意藏、言凝的美学风貌,充分显示了作者们的文学功力。也正因为这是草根文学,所以很多作品还与生活密切相关,或为时而著,或为事而作,成为引领人们感受生活真谛、体味人生百态的心灵鸡汤。 《当代中国文学作品选》内容提要本书是由朱超群先生主编的一本汇聚小说、散文和诗歌类文学作品的文集,取之于网易博客圈《金都乐园》、《网易精彩文学》、《文学平台》、《行走的教育人》、《世界文学作家协会》、《诗文驿站》等圈和陕西省西京学院一个文学社团的征稿。在这些博客圈和社团中,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近6万名文学爱好者,大家通过网易系统提供的平台,成为广大文学爱好者交流和畅所欲言的地方。他们中有的写小说,有的写散文,有的写诗歌。有男的,也有女的。虽然素不相识,好说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但作家、诗人都全了。作者中的人,有些是省市级的作家,有些是名博,有些是文学爱好者。他们所写的作品,不仅地方色彩浓,而且作品写得很优秀,很精彩。本书收集的小说、散文和诗歌,都是网络作者中写得非常优秀的精品。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作家,我们的诗人,我们的名博和文学爱好者,已经深入到网易博客系统中笔耕,成为网易系统圈子里的佼佼者。本书通过挖掘、发现和推荐,提升了博客圈的文化价值,从而也提炼出一本真正具有文化价值的《当代中国文学作品选》来。 《当代作家诗人风采录》内容提要本书是一本由朱超群先生主编的,有众多作家、诗人写作的小说、散文和诗歌合集。作家、诗人们来自于全国五湖四海,其中有中国作协会员,有省市级作协会员,也有网络名博、文学爱好者。他们中有专业的,有业余的,更有毕生追求文学理想的。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七十岁,年龄最小的才二十出头。他们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五十岁的年龄差距,五十年的时间跨度,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对文学的执著和追求。他们为了文学事业的繁荣,勤奋笔耕,充分展示着自己的文学才华。书中的小说描写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散文中的写景叙事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娓娓动听;诗歌中的创作呕心沥血、歌吟不息、意境深远。书中在展示作家、诗人作品的同时,同样也展现了一组当代中国文坛中热爱文学又笔耕不辍的作家、诗人群像。 《2013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内容提要:此书由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上海分会主办,《世界文学作家协会》、《网易精彩文学》、《文学平台》、《行走的教育人》、《当代中国作家联合会》、《诗文驿站》等网易博客圈协办,后来在《诗歌选刊》、《大东北诗歌群落》和《陈氏天下》等博客圈上刊登过征稿要求。在有7万名以上圈友的这些博客圈中征稿,获得了数百名作者的青睐和投稿,最后录用了58名作者的作品。书中选用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作者所投的短篇小说、散文随笔以及古体诗词诗赋等多种文体作品232篇/首。书中作者,有全国许多省市级的作家协会会员,有长期驻足网络的名博和写作高手,也有新的业余文学爱好者,他们以自己擅长的文笔,描绘社会人生,歌唱人生美丽,揭示人性善恶;他们梦想着,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不仅留给自己,也留给社会,更留给后人。现在,他们终于用文字展示自己,留下了梦想的足迹;有些作者,不仅在征文中参与,更在个人出版中留下专著。他们已经或正在成为当今社会中的文学弄潮儿…… 2011年:作者作品发表记录2011年作者作品的书籍发表作品记录。1、《股市人生初探》:撰写和编著的学术类作品,珍藏版。 2、《因为年轻》: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集,珍藏版。3、《改诗征稿集》:与他人合著,珍藏版。4、《朋友聚会》:短篇小说集,珍藏版。5、《一个春天的晚上》:短篇小说集,珍藏版。6、《小城故事》:中短篇小说集,由《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出版。7、《当代文学作品选》:由朱超群发起组织,《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出版。其中朱超群的5篇小说和3篇散文在书中发表。8、《建党伟业·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诗词、书画、论文大赛金榜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其中入选朱超群的长诗《贺党九十周年风雨经历》,并为此获得“优秀作品奖”和被授予“见证建党九十周年功勋人物”荣誉称号。2011年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作品全记录(以发表前后排列,累计发表小说、散文和诗歌24篇/首):1、《温馨诗苑》创刊号上发表诗作:《五一啊,到处是风景》、《妻子为他打旧作》二首。2、《华夏诗词》2011年第3期上发表诗作:《理想》、《生活》二首。3、《萌芽文艺》2011年第9期上发表散文:《游昆明:东西寺塔和金马碧鸡坊》、《游昆明:石林》、《游昆明:七彩云南》三篇。4、《温馨诗苑》二期上发表散文:《阅《温馨诗苑》创刊号有感》一篇。5、《萌芽文艺》2011年第10期上发表小说:《迷失》、《缘》二篇。6、《新文学》2011年上发表散文:《蝉鸣、捕蝉、童年》一篇。7、《大文豪》2011年11月上发表小说:《过年》一篇。8、《晨曦文艺》2011年12期上发表散文:《美好回忆》一篇。9、《北方诗刊》2011年11期上发表小说:《小王和她的小店》一篇。10、《温馨诗苑》三期上发表诗作:《车城十景》十首。2012年:作者作品发表记录2012年作者作品的书籍发表作品记录。1、《小城歌声》:诗歌集,珍藏版,8、2万字。2、《小城塔影》:散文集,珍藏版,18万字。3、《当代作家诗人作品选》:文集,朱超群、朱先贵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6万字。其中朱超群的八篇小说和五篇散文和一首诗歌在书中发表。4、《曾经辉煌》:中短篇小说集,朱超群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收录小说二十八篇),19万字。5、《当代作家诗人作品选》:文集,朱超群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7、4万字。其中朱超群的四篇散文和一首诗歌在书中发表。6、《当代作家诗人风采录》:文集,朱超群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30万字。其中朱超群的一篇小说和二篇散文和一首诗歌在书中发表。8、《当代国学精英大辞典》: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其中入选朱超群的诗三首:《找寻》、《国家社保法实施畅想》、《我们要创造人类共同文明》,并获得一等奖。9、《中国散文大系》: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其中入选朱超群的散文一篇:《水桥边上的小河》,并荣获“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10、《小城塔影》散文集,朱超群著(香港新知出版社出版),18、4万字。11、《小城诗歌》诗歌集,朱超群著(香港新知出版社出版)3、8 万字。2012年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的文学作品记录。1、《双丽文学》2012年1月第1期发表小说:《烧香前后》一篇。2、《中华作家》2012年第3期上发表散文:《售书记》一篇。3、《凝聚》2012年4月15日发表小说:《第一次认识》一篇。4、《当代作家》2012年5月上发表散文:《激扬文字亦是诗》一篇。5、《汽车城报》6月24日发表散文:《水桥边上的小河》一篇。6、《当代作家》2012年6月上发表诗歌:《“曾经辉煌”小说集封面题解》一首。7、《世界华文作家》2012年7月上发表诗歌:《做个城市诗人》一首。8、《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8月17日发表散文:《醇香馥郁花溪情》一篇,忻才良、朱超群。9、《新民晚报》2012年10月28日发表散文:《风土人情入诗画》一篇,忻才良、朱超群。10、《中华作家》2012年11月版上发表小说:《养鹩哥人家》一篇。2013年:作者作品发表记录1、《舞蹈中国梦》,参与一首诗歌:我遇见了中学语文老师,2013年3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明天告诉妈妈》,个人短篇小说专集。2013年3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3、《2013·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主编文集。2013年8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其中朱超群的三篇小说、二篇散文和一首诗歌在书中发表。4、《毛主席颂诗书画大典》,参与一首诗歌:毛泽东,荣获大赛一等奖,2013年7月印刷,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6、《当代游记散文大典》,参与一篇散文:凤凰印象,荣获大赛一等奖,2013年10月印刷,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7、《中国小说家大辞典》,本人小传录用此书,2013年底出版。8、《新中国文艺35周年大型诗画集》参与一首诗:党要创造人民共同幸福(节选),2013年11月出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9、《世界华文作家》2013年1月号,发表短篇小说:责任10、《北京文艺网》2013年1月12日,转载游记散文:游览天子山11、《中国作家网》2013年1月23日,发表散文随笔:朋友送我二本书12、《中国作家网》2013年2月5日,发表短篇小说:104封短讯13、《中国作家网》2013年2月7日,发表散文随笔:读“天下第一清廉”有感14、《中国作家网》2013年2月19日,发表短篇小说:倾刻之间15、《中国作家网》2013年2月20日,发表散文随笔:“然”研人生16、《中国作家网》2013年2月22日,发表散文随笔:与城市建设同行17、《中国作家网》2013年2月26日,发表散文随笔:农村现状和城市建设进程18、《中国作家网》2013年2月26日,发表散文随笔:网络与报纸19、《中国作家网》2013年3月1日,发表散文随笔:季容其人其事20、《长兴新闻网》2013年3月1日,转载散文随笔:季容其人其事13、《中国作家网》2013年3月29日,发表短篇小说:山里人家21、《中国作家网》2013年4月1日,发表短篇小说:把脉剧本22、《中国作家网》2013年4月1日,发表散文随笔:留下一份精彩23、《中国作家网》2013年4月2日,发表游记散文:桃渚古城24、《北国论坛》2013年4月7日,转载游记散文:桃渚古城25、《中国作家网》2013年4月22日,发表散文随笔:悠悠出书情26、《读后感》杂志网2013年5月23目,转载散文随笔:阅读《温馨诗苑》有感27、《中国作家网》2013年5月30日,发表散文随笔:人居若住花园里28、《中国作家网》2013年6月19日,发表散文随笔:勤笔百练显真情29、《导游团网》2013年6月23日,转载游记散文:苏州太湖公园游30、《中国作家网》2013年7月3日,发表散文随笔:文人相聚留回忆31、《中国作家网》2013年7月12日,发表短篇小说:信箱里的旅游通知32、《中国作家网》2013年7月12日,发表现代诗歌:城镇化建设的一项建议33、《中国作家网》2013年7月26日,发表现代诗歌:人啊,人34、《中国作家网》2013年7月30日,发表现代诗歌:结婚35、《中国作家网》2013年7月30日,发表现代诗歌:廉租房的遐想36、《中国作家网》2013年8月1日,发表散文随笔:蝉鸣、捕蝉、童年37、《中国作家网》2013年8月1日,发表现代诗歌:蚯蚓之死38、《中国作家网》2013年8月2日,发表现代诗歌:家庭39、《中国作家网》2013年8月6日,发表散文随笔:膜拜女娲和嫘祖40、《中国作家网》2013年8月6日,发表现代诗歌:上海啊,七月流火41、《中国作家网》2013年8月7日,发表现代诗歌:华人不是中国人42、《中国作家网》2013年8月7日,发表散文随笔:神游山水文传神43、《中国作家网》2013年8月9日,发表现代诗歌:消热啊,世界性技术革命44、《中国作家网》2013年8月20日,发表散文随笔:书展欣赏和随想45、《中国作家网》2013年8月28日,发表散文随笔:走进作家城堡46、《中国作家网》2013年8月28日,发表现代诗歌:中和原子弹47、《中国作家网》2013年9月1日,发表短篇小说:迷失48、《当代中国文学网》2013年9月3日,发表散文随笔:神游山水文传神49、《当代中国文学网》2013年9月3日,发表散文随笔:农村现状和城市化进程50、《当代中国文学网》2013年9月3日,发表短篇小说:山村人家51、《中国网络文学联盟》2013年9月3日,发表短篇小说:志愿者服务52、《中国网络文学联盟》2013年9月3日,发表短篇小说:山村人家53、《中国网络文学联盟》2013年9月4日,散文随笔:神游山水文传神54、《中国网络文学联盟》2013年9月4日,散文随笔:文人相聚留回忆55、《中国网络文学联盟》2013年9月4日,散文随笔:农村现状和城市化进程56、《中国网络文学联盟》2013年9月4日,散文随笔:与城市建设同行57、《中国作家网》2013年9月4日,散文随笔:新源路上美食街58、《中国作家网》2013年9月18日,发表短篇小说:两人缘59、《现代作家文学》2013年10月号,发表短篇小说:倾刻之间60、《嘉定报》2013年10月8日,发表游记散文:海宁观潮61、《中国作家网》2013年10月10日,发表散文随笔:瞻仰嘉定孔庙62、《中国作家网》2013年10月15日,发表散文随笔:会面诗人和书画家63、《中国作家网》2013年11月21日,发表短篇小说:真死和传说64、《汽车城报》2013年12月1日,发表短散文随笔:新源路上美食街65、《中国作家网》2013年12月18日,发表散文随笔:书画文笔样样行66、《中国作家网》2013年12月20日,发表散文随笔:画出最美的作品67、《中国作家网》2013年12月25日,发表散文随笔:在香梅书院

推出新人新作。“有远见的编辑和文艺部门的领导者,他们的目光决不会仅仅局限于少数几位名家,他们高瞻远瞩的眼光更多地注视着蓬勃成长的、有一定潜力的青年一代,给文学青年以更多的信任、关怀、扶植、帮助,他们这样做是有战略意义的。”在秦兆阳担任《当代》主编期间,公开宣布每期必发新人新作,他也是这一口号的积极实践者。在他的努力之下,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一颗颗耀眼的明星。路遥的中篇处女作《惊心动魄的一幕》,两年间先后投寄给当时几乎所有的全国大型文学刊物,但都被退稿,最后投寄给《当代》。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不久就收到了《当代》主编秦兆阳的长信,对稿件给予热情肯定。在秦兆阳指导下,路遥对这篇小说进行修改,并最终发表,并在秦的力争下获得了全国第一届中篇小说奖。由秦兆阳发现、培养的当代作家,经秦兆阳之手发表的优秀作品还可以开列出一大串,如玛拉沁夫的处女作《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孙峻青、白桦发在《人民文学》的第一篇小说,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 审慎修改稿件。编辑作为一个“把关人”,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对作者的稿件进行加工和修改,秦兆阳对稿件加工修改的仔细认真态度和严谨作风是一般编辑难以比拟的,而且他始终把尊重作者权益放在第一位。他修改稿子,往往愿意花费时间与作者当面交谈,具体指导,实在不能面谈,或者是外地作者来信询问什么事情,他常常亲自复信。在叶文玲所写的悼念秦老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的记述:“再过十年八年乃至瞑目谢世,我都忘不了兆阳老师您在《心香》稿末的批注,忘不了您让朱盛昌同志殷殷转告的修改意见,就是您倾心注血的扶掖,《心香》终于问世,并且得到了文学界的嘉许。”他20世纪50年代编《人民文学》时,若干篇稿子实际上是改出来的,否则是不够发表水平的。对中篇小说《代价》的修改和出版过程,充分体现了一位老编辑家尊重作者著作权益的谦虚与高贵品格。《代价》发稿之后,秦兆阳给作者陈国凯写了一封长信,信上详细说明哪些地方他做了改动,还说明由于发稿时间匆促,改动时来不及预先和作者商量,表示歉意,他说,如果作者对改动的地方有不同的意见,到出版单行本时还可以按作者的意见改过来。在《代价》单行本三校已完毕,作为该社的重点图书即将付印之时,陈国凯赴京参加文学讲习所学习,秦兆阳又热情地约请他到家里谈《代价》的进一步修改问题,该不该再作较大幅度的修改?陈国凯颇有顾虑。秦兆阳坚决主张修改,这显示了他作为一位老编辑家的风范和气派。 白羊山蜿蜒百里,是团风县回龙山镇最大的山脉。1916年,著名作家、评论家秦兆阳,就诞生在山脚下这个宁静的小湾子———枣树店。12月的山风透着寒意。看着满山起伏的苍茫松涛,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秦兆阳的一句诗:“参天树为什么要深深扎根,是为了繁茂它绿色的生命。”不过,少年秦兆阳在白羊山的怀抱中勤奋读书时,大概也未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名字竟会镌刻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湾子里有一个小池塘,牛儿在塘边悠闲地吃着草。我向70多岁的张春华打听秦兆阳的故居,可巧她正是秦兆阳的侄媳。张春华指着临塘的两层楼房告诉我,秦兆阳当年的故居就在这里。20世纪70年代,房子因年久失修,几近坍塌,他们只好拆掉,盖起了现在的楼房。秦兆阳幼时在父亲执教的私塾读书,12岁时到汉口求学,1934年考入湖北武昌乡村师范,毕业后在黄州中心小学任教,并开始了他的诗歌和漫画创作。1938年,青年秦兆阳怀着满腔热血,告别了家乡,奔向革命圣地延安。之后几十年,秦兆阳曾有几次来湖北,1985年他思乡情切,带病来汉参加黄鹤楼笔会,并感慨赋诗:“四十余年风月,八千里路云烟。归来双鬓皤然,今夕故乡大变。”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只在1954年回过一次枣树店。张春华至今还记得,那年秦兆阳进村时坐的是两轮推车。对于秦兆阳的生平事迹,张春华是知道一些的,老伴秦波成常向她谈起这位叔叔。然而在她看来,自家并没有沾上多少名人的光:家里过的日子还有些穷,年过古稀的老伴仍每天挑着剃头担子穿街走巷,儿子则在家种田。张春华说:“大文学家又咋了,可没给我们留下任何东西!” 身为作家和评论家的秦兆阳在物质上是清贫的。但他78年的生命中,却留下了太多值得后人评说的东西。———秦兆阳一生著述甚丰,代表作品有《女儿的信》、《洁白的风帆》、《回首当年》、《在田野上,前进!》、《大地》等大量中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以及《论概念化公式化》、《文学探路集》等论文集,诗歌、散文创作也颇有成就。———提起秦兆阳,人们无法忘记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顶梁柱式的作家的成名作,都是在他当时主持的《人民文学》上发表的,以至于中国文坛长期尊崇秦兆阳式的编辑,认为一名出色的编辑应以培养作家、出版好作品为最高目标。———1956年,秦兆阳发表了著名论文《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对50年代以来的文艺政策所体现的越来越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提出质疑和反思,在文艺界产生重大影响。他认为在坚持追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这一现实主义的总原则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再对各种“现实主义”作时代的划分。秦兆阳因此受到批判,说他发表这篇文章目的在于暴露社会主义的阴暗面。这和他帮助修改、发表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一事,成为他被打为“大右派”的两大罪状。秦兆阳因而在文坛消失了长达22年。———1979年,秦兆阳“右派”改正后,回到北京,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兼《当代》杂志主编。次年,在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召集的全国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会议上,他列举“文化大革命”对文艺界危害最大最烈的事实,鲜明有力地指出揭露“文革”的罪过和拨乱反正,正是人民的希求、时代的需要。多年后,仍有作家撰文回忆,当时秦兆阳以洪亮的、带有浓重黄冈口音的普通话在大会讲台上一板一字地说道:“真正的歌德派,应该是我们,我们,我们!对于党中央新的方针路线,我们是要做真正的歌德派!我们通过批判来歌颂,通过歌颂来批判!我们歌颂三中全会路线之德、拨乱反正之德、实事求是之德、干部和人民不可扑灭的正气之德、民族生机之德……这也就是思想解放!”这些观点在今天的文化界、知识界已成为平凡的真理,在那个年代却被视为惊世骇俗的言论。秦兆阳当时说出这样的话,该是拿出了何等的勇气!

当代艺术杂志总编

丁正耕 1963年生于四川合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艺术》总编、诗人、著名当代艺术批评家、艺术活动家,曾用笔名桑原、陌秋、秋阳、陌上草等和本名发表出版著述千余万字,做过挑夫、理发员、泥木工匠、纤夫,历任四十三军某特务连战士、中学教师、《蜀南风》诗歌报主编、《未来中国艺术》常务副主编、《中国新一代》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音乐生活报》编辑部主任、新闻中心主任等;诗作《月中的孩子》、《安睡的美人》等曾译成英、法文介绍到欧美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已出版个人著作《高原风》、《黄孩子》、《南音》、《当代诗词选》、《神界》、《艺术本体论导言》、抒情性长诗《恶蹈·世纪颂辞》(该诗用30天时间一气呵成,有诗20864行,共分《恶蹈》、《净界》、《乐国》、《墓穴》四部,是目前世界上有作者姓名的最长的抒情诗),1984年起开始分期徒步大西北戈壁、沙漠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1989年后自费创办《蜀南风》并举办“中国·1992二十一世纪现代诗歌大展”,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关注国内外当代绘画艺术现象,发表有关于现代艺术的文章若干,编撰并出版了自199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重要书籍《中国当代艺术·1990—2000》、《中国当代艺术·2001》、《巴黎·中国风格》、《中国当代艺术·2002》、 《中国个案》六卷、 《中国当代艺术·2003》、《叩问神山》、《中国当代艺术·2004》、《中国当代艺术·2005》、《中国当代艺术·2006》、《中国当代艺术·2007》、《第四浪潮》、《中国当代艺术·2008》、《中国当代艺术·2009》。

domus \domus china\艺术当代\艺术家(台湾的)\PARKETT这些都是当代艺术比较好的期刊杂志,自认为市面上一些免费赠阅的当代艺术的杂志,看看娱乐一下还可以,但是称不上权威吧

左锋义画的马是8000元/平尺。简介:画家,摄影家,诗人。中国杰出人才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宋庄书画网总裁,《当代艺术》杂志总编,宋庄淘宝拍发起人,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2013“十大农民书画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艺术家、国家金融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际杰出书画家协会副主席。2013年4月发起宋庄淘宝拍宋庄"淘宝拍"兴起 打破精英垄断艺术的藩篱与丛无为等艺术名家多有合作

8000元/平尺!

当代陕西杂志社总编

高远《渭水》贾平凹《延河》陕西炎黄文化研究会《百姓故事》陕西省子长作家协会《瓦窑堡》宝鸡金台区文学界联合会《金台观》

干嘛不打电话问一下杂志社呢?可以以投稿咨询的名义去问。

当代文学家杂志

当代作家评论 主办: 辽宁省作家协会 联办: 渤海大学国际写作中心 主编: 林建法 副主编:张学昕 周期: 双月 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 投稿邮箱: 中文开本: 16开 ISSN 1002-1809 CN 21-1046/I 邮发代号 8-183 创刊年:1984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当代作家评论》期刊介绍:文学评论刊物。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学术点评,开展思想争论。读者对象为作家、评论家、大专院校中文专业师生及文学爱好者。有英文目次。东北地区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一般不接受自然来稿。

《十月》、《人民文学》、《星火·中短篇小说》、《文学评论》、《文史精华》、《青年文摘》《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小说月报》

有很多,国家级的期刊和省级的期刊,比如《当代文学》、《作家》,省级的就更多了,比如《北方文学》等

疯狂阅读:每月均有,分为疯狂阅读,疯狂作文,青春风三个系列,此外每年还有珍藏版青春卷,故事卷,感悟卷,美文卷,励志卷,智慧卷等。中学生博览:每月上下两期看文学的还有作文与考试,意林,读者,青年文摘,郭敬明旗下的最小说,小说绘等言情类较出名的是花火旗下主打都市与青春言情的《许愿树》和《花火》,古言风格的《飞魔幻》,此外还有《飞言情》、《桃之夭夭》、《最文摘》等。之前看过两期蜀客的《魔幻志》,古言风格,甚合我意,可惜就没再出了,可惜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