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农业展望投稿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

农业展望投稿经验分享

做好草稿-------准备发稿-----等待审核-----审核下来-----失败成功------失败则退稿费成功则不退,大概就这样

ok要少字额

据学术堂了解,发表农业论文可以分为六步进行:  第一步:投稿  这是论文发表人员选择好投稿期刊之后,将自己的论文稿件通过邮箱、在线投稿窗口、QQ或者微信即时通讯软件这三大方式发送给编辑  第二步:审核即审稿  投稿之后,编辑会按照投稿顺序对论文进行审稿,有的期刊杂志收取审稿费,如果您的论文需要加急发表,请在投稿时标注清楚,可能会产生加急费用  第三步:审稿结果主要介绍通过审稿被录用的论文  通过杂志社论文三审的论文,杂志社会下发录用通知书,并注明预安排在某年某期发表,之所以是预安排,是因为还没交纳版面费  第四步:交费这里的交费主要是版面费,交纳之后,论文才会正式进入安排刊期出版流程  第五步:安排发表版面费到位之后,即可安排刊期,并按照日期出版见刊少部分论文发表可能会延期,原因很多,例如:有人安排加急  第六步:寄送样刊论文见刊之后,会给作者寄送一本样刊,作为用途上交的材料到此整个的论文发表流程结束

农业展望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

农业展望投稿经验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13种农业科学、技术、科普和文摘类刊物,包括:《中国农业科学》、《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中国乳业》、《农业科技通讯》、《农业图书情报学刊》、《生物技术通报》、《中国食物与营养》、《农业网络信息》、《农业展望》、《中国猪业》、《中国畜禽种业》、《中国园艺文摘》和《中国畜牧兽医文摘》,面向国内外发行。其中,《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成功进入SCI。依托本所信息优势编辑的《农业科技要闻》定期上报中央及部委有关领导参考。以现有期刊集群为基础,不断提高编辑水平和期刊质量,突出办刊特点和期刊品牌,积极探索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了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这些期刊全面反映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新科技成果,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国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农业推广部门、农业管理部门、农业企业以及广大涉农工作者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信息服务提供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多份刊物获得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奖励,其中,《中国农业科学》先后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等称号。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OECD) 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国际组织。简称“经合组织”。前身为1948年4月16日西欧十多个国家成立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60年12月14日,加拿大、美国及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等共20个国家签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约》,决定成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公约获得规定数目的成员国议会的批准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约》于1961年9月30日在巴黎生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巴黎。 经合组织的宗旨是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帮助成员国政府制定和协调有关政策,以提高各成员国的生活水准,保持财政的相对稳定;鼓励和协调成员国为援助发展中国家作出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经济状况,促进非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理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由各成员国的代表组成。执行委员会研究处理理事会交办的各项工作。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由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为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和其他有关机构服务。经合组织有约200多个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小组,负责审议有关工业、农业、贸易、教育、环境等领域的具体问题。这些机构经常举行会议,讨论研究该组织中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并就国际经济、金融及贸易等各方面关系的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它还有发展援助委员会,负责协调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 出版物有《经合组织活动》(秘书长年度报告);《经合组织观察家》(双月刊);《金融统计》;《经合组织经济调研》(各国年报);《外贸统计》(月刊);《经合组织经济展望》 每年2期;《主要经济指数》(月刊);《发展援助进展及对策》(年报);《农业展望》(年报);《能源平衡》(季刊);《金融市场趋势》(每年3期);《高等教育管理》(每年3期);《经合组织就业展望》(年刊);《科学、技术、工业评论》(每年2期),及各种专业报告,工作报告等。 1995年经合组织与中国建立对话合作关系。2002年中国成为该组织科学技术政策委员会的观察员。

不是核心,cnki未收录。但来头不小:期刊名称农业展望期刊CN号11-5343/S主管单位农业部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国际展望投稿经验分享

本人认为《国际观察》好些,因为符合时代的特点。

9月15日上午,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作题为《当前国际形势分析和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的主题演讲。 以下是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谢谢大家。我非常高兴参加2004年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参加会议的都是专家,对中国城市的发展肯定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建设性意见。我只是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在这里只能就当前的国际形势与大家交流一些看法。 当前国际上热点很多,或多或少都与三年前发生的11事件有关。近三年来,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促成这一变化的转折点就是2001年发生的美国11恐怖袭击事件。可以这样说,11事件中摧毁的是两栋楼,但这一事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最主要表现在美国的安全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往美国认为他的威胁来自本土之外,现在看到了美国国内就存在着巨大威胁。因此,反对恐怖主义成为美国安全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美国安全战略的变化又直接影响到大国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变化。现在11事件已经过去三年,但是恐怖活动并没有减少,尤其在俄罗斯,最近发生了一系列恐怖事件,最令世界震惊的是9月1日俄罗斯别斯兰市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这个事件有可能对今后的国际形势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下面我集中就恐怖主义目前的情况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就此谈一下中国所面临的发展环境。 分析全球反恐形势首先要看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11改变了世界格局。 3年前的11事件有19名恐怖分子劫持4架民航飞机对纽约、华盛顿两个城市发动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袭击,几个小时造成3000多名无辜者丧生。这个事件对美国的影响最大,但是它影响的不仅仅是美国,也绝不会是美国,它改变了冷战结束以来或者说扰乱了冷战结束以来的国际关系,大国关系随着11事件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反恐成了最近三年来国际事务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如果用电脑语言来说,就成了最常用的关键词。反恐两个字也可以说成了最近在国际上比较时髦的词。在反恐旗号下,美国先后进行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两次战争。这两次战争对世界格局的改变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三年后的今天,世界并没有因为反恐而变得更加安全。如果我们回顾8月底到9月上旬以来的短短十几天里发生的事件,我们就会感觉到新的恐怖主义浪潮又一次袭击了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最为严重的就是9月1日有一伙恐怖分子在俄罗斯南部的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占领了一所中学,将1300多名学生劫持为人质,在解救的过程当中,有300多人死亡,其中一半多是儿童。目前恐怖主义或者说恐怖分子他们采取的办法是什么呢?他们采取的办法就是将他们的阵地转移到防范相对薄弱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展开活动。当然,也有在防范比较严密的地区展开活动的,最近的一些新闻报道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二,美国以反恐为纲,保证国内安全。 美国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过外敌的袭击,在11事件当中有了切肤之痛,袭击警告、恐怖主义、恐怖分子这些词汇在美国历史上一再频繁出现,在美国的百姓中一再传播。安全问题已经取代了发展经济、医疗福利和就业等国内问题,一跃成为美国布什政府的头等大事。美国政府和曾经受伤过的民众对恐怖主义的敏感程度达到了其他国家无法想象的地步。 美国因为受到了11袭击,成立了国土安全部,民航部门也实行了苛刻的安全检查。美国这些严厉的措施保证了美国国内在三年时间里没有受到大的袭击。美国对11事件进行了反思,对遭受恐怖袭击的原因反思的更多。但事实上,这些反思没有占主导地位。在反恐的旗帜下,政府警察和情报机构的力量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加强,布什政府制定了爱国者法案,情报机构被赋于了更大的权力,对民众的窃听和调查不再需要象以往那样经过严格的审批,美国宪法所保证的言论、隐私和游行示威等自由受到了威胁。为了保证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纽约警方对民众的游行示威活动大加限制。同时美国在对待俘虏方面也违反了《日内瓦公约》,就连美国籍的囚犯也没有办法享受美国法律规定的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他们不能见律师,也不能给家人打电话,甚至不能让陪审团来决定自己的命运。所以在美国反恐已经是布什政府近三年来的万能武器。 在最近的大选当中,布什又将美国三年没有发生过新的恐怖袭击渲染成自己政绩,借此来攻击在安全问题上缺乏优势的民主党对手。特别是布什的竞选搭档副总统切尼,最近亲自出面对民众发出警告,选克里就等于选择危机。布什在任期内没有明显的政绩,但是他抓住了反恐这个旗帜,而且把共和党竞选提名大会提到了在11前夕举行,这个决定使共和党的提名大会成为历史上离11月2日总统选举日时间最近的提名大会。改时间的目的就是唤醒人们对11事件的痛苦回忆,打造布什铁腕总统的形象。布什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竞选下一届总统,认为他能够给美国人民带来安全。 在11三周年纪念日之前,俄罗斯发生了人质事件,澳大利亚驻印尼使馆遭受到爆炸。这两次事件再次把不安和恐惧带给了美国民众,这在客观上可能会给布什竞选连任增加成功的砝码。根据美国广播公司以及华盛顿邮报的最新联合民意调查,目前布什在大选进程当中仍然领先克里,有希望获得选票数量要比克里高出9个百分点。在处理恐怖主义问题上,布什获得的支持率要比克里多22个百分点。 第三,美国把反恐战争引向国外,世界变得更不安全。 美国政府对外采取强硬的路线,以是否支持他反恐为标准划分敌友,并且抓住这个机会,在全球范围内加强了军事部署,不仅恢复了冷战结束以后曾经一度关闭的一些军事基地,而且在原属于前苏联的势力范围内,甚至领土内开辟了新的据点。只用了短短的三年时间,美国军事在全世界的存在和影响力超过了它在冷战中用几十年时间所建立起来的规模。对于反恐领袖布什来说,11事件的发生,在客观上为他提供了一个--用中国话来说--就是"英雄用武之地"。 近三年来,美国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反恐战争,不过有很多观察家认为或者说事实也证明这一点,这些年的反恐几乎是越反恐,恐怖主义的活动越是频繁。虽然成规模的恐怖组织少了,但是零散的恐怖分子多了。美国受到的威胁小了,世界其他地区受到的袭击多了。拉登不露面了,可他大大小小的徒弟们冒出来了。 据不完全统计,11事件后,发生在全球的严重恐怖事件有17起。在美国的严厉打击下,基地组织发动大规模的袭击能力日益减退,但是基地的学员们将他们学到的恐怖知识和技能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更多不知名的企业组织应运而生,而且这些恐怖新生代具有更多的文化知识,他们懂电脑,会上网,手段也更加残忍,他们在欧洲、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发动不少血腥袭击,造成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 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期间没有发生恐怖事件,有西方记者说,雅典奥运会只有故事,没有新闻。意思就是非常好,开得很成功,参加的人很多,开幕式很精彩,但是没有新闻,就没有他们所想的重大新闻,如果楼被炸、人被杀了,可能就有新闻了。但是宁可没有新闻,要有一个安全的奥运会,我想这也是世界各个国家愿意看到的。 这些恐怖主义活动使很多人对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的政策产生疑虑,如果仅仅加强以军事打击来消灭恐怖主义,而无视恐怖主义蔓延的根源,不铲除滋生的土壤,那恐怖活动肯定是愈演愈烈。 第四,国际关系旧的格局已经打破,重组还在进行当中。 11事件发生在美国,但是它的影响遍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作出了一种选择,按照美国的原则就是非此即彼,要么支持美国,要么成为他的敌人。因此,整个世界的格局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全球形成了各国联手打击恐怖组织这样一种非对称性的斗争态势。 我们怎么来看待现在的世界格局?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反恐是各国都在做的一件事情,这里有共同点,但同时各国也有各国的打算。美国有美国的打算,俄罗斯有俄罗斯的打算,特别是在最近俄罗斯发生恐怖袭击之后,俄军总参谋长提出先发制人。先发制人不光是对本国,对国外的一些有恐怖嫌疑的国家也要采取先发制人。 因此,我们在将来的反恐斗争当中要注意俄罗斯在这场斗争当中角色的变化。我们知道,美国在反恐斗争当中是采取双重标准,它根据它自己的利益来决定反恐策略。有的时候强调要坚决打击,有的时候又采取一些比较放任的态度,甚至是接触一些恐怖主义组织的成员,实际上损害了全球联合反恐总的战线。最为明显的就是这次俄罗斯人质事件。在俄罗斯人质事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就说,美国政府继续与所谓的“车臣异见人士”接触,并要对俄罗斯处理车臣问题的方式提出建议。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恐怖事件,中国也面临着反恐问题。如何建立高效的预防机制是中国经济发展,包括中国城市发展中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国际形势有很多方面,除了反恐问题之外,强调两个问题。 第一,朝鲜核问题。这是世界关注的一个大问题。也是中国非常关注的问题。朝鲜核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安全。我们希望能够和平解决,能够各方通过协商来解决问题,使得朝鲜半岛能够保持稳定,这符合我们国家的安全利益。 第二,中美关系问题。中美关系当中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具有爆炸性。台湾问题是我们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台湾问题虽然不是一个国际问题,但它有非常大的国际因素。 总之,除了注意恐怖主义的问题之外,目前特别要关注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朝鲜核问题,一个是中美关系问题。当然,中美关系问题还有一个经济问题。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都是比较密切的,如果双方关系比较好,合作得比较好,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对美国的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现在也有很多矛盾,特别是政治上的一些问题影响到了经济关系的发展。 就我国的发展环境而言,我简单的综合一下,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目前国际政治力量的架构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分散我国面临的战略压力,使我们避免处于各种国际矛盾的中心。 第二,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资金、技术等转让的现状,有利于我国发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我常常说这么一个例子,在人家都已经做好席位的情况下,要挤出一个位子出来就比较困难,你首先坐了这个位子就比较好办。所以在考虑发展时要具有前瞻性。 第三,世界各国、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看好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使我们在国际上增加了筹码。事情总是分两个方面,不利的方面肯定有,首先是美国把我们看作是潜在的战略对手,其次是“台独”的发展,特别要注意有可能发生重大“台独”事变。 第四,世界经济发展也有对我不利的一面,比如对于能源、矿产资源的争夺等等。 以上我结合反恐和中国的国际环境谈了对当前国际形势的一些看法,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巴以问题、伊拉克问题、欧盟扩大问题、世界经济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问题等等,都是世界上一些重要的问题,都是研究世界形势这些人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时间关系,在这儿就不多讲了。今天谈的一些观点有很多方面是属于个人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全球教育展望投稿经验分享

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课程·教材·教法》、《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理论与实践》、《全球教育展望》、《教育发展研究》等杂志上发表文章5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比较有影响的文章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哲学的差异》,《教育研究》,2012年第12期。《教育现象学的观念》,《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与怎么做》,《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教育,语言与生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年第1期。《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5期。《教育自传中的个人知识:关于“好教师”的调查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1期。《教育哲学的期待》,《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3期。《中国教学实验百年》,《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2期。《人的素质与身体教育学》,《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8期。《什么知识最有力量》,《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0期。《社会的变迁与学校的回应》,《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5期。《我们的教育是符合“人性”的吗?》,《教育科学》,2007年第2期。《从“现象学”到“叙事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7期。《身体教育学的沦陷与复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重申“行动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教育行动研究——解释学的观点》,《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1期。《问题还是方法?》,《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9期。《校本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10期。《改变教师日常生活的“叙事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4期。《倾听语文教学》,《学科教育》,2003年第1期。《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经验与问题》,《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2期。《论教育“叙事研究”》,《现代教育论丛》。《行动研究:是什么与不是什么》,《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4期。Lianghua L Personal knowledge in educational autobiography: An investigation on good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2009(1)

2011年论文:1、《论基于教师改变的校本教研》《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2010年论文1、《论教师的研究意识》《中国教育学刊》122、《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进展与挑战》《基础教育课程》33、《从传授型教学走向互动型教学》《教育科学论坛》34、《中考招生 改革的深化问探讨》《全球教育展望》22009年论文1、《价值观与教师》《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22、《建立课程资源的良性运行机制》《江苏教育》53、《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全球教育展望》34、《教学资源视野下公开课的优缺点探析》《全球教育展望》45、《全面关注教学目标的意义》《教育科学论坛》26、《关注教学目标及其实现过程的合理性》《小学语文教学》1 2008年论文1、《正确看待和落实高中新课程的选择性》《基础教育课程》122、《生存论视野下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中国教育学刊》93、《论教学目标及其实现的合理性》《新课程(综合版)》1 2007年论文1、《校本课程的政策意义探析》《当代教育科学》162、《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策略》《高等教育研究》93、《转型期西方课程开发机制的结构层次与主要关系》《当代教育科学》Z24、《价值层面的有效教学观念探析》《全球教育展望》45、《课程意识转化为课程行为需要什么条件》《新课程(综合版)》16、《就校本课程若干问题对吴刚平教授的访谈》《新课程(教师版)》1 2006年论文1、《走出政策理解的误区——吴刚平教授回应校本课程10大困惑》《基础教育课程》112、《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63、《解析课程资源》《计算机教与学》Z14、《开设校本课程的若干认识问题探讨》《教育科学论坛》1 2005年论文1、《校本课程要走出“校本教材”的误区》《上海教育科研》82、《在坦诚对话中寻找问题的出口――海南洋浦实验学校校本课程案例分析》《人民教育》 83。、《高中新课程新在哪里》《中国教育报》 44、《教师的教育经验及其意义》《教师之友》15、《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明日教育论坛》2005 年第12 期 2004年论文1、《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校本课程的开设问题探讨》《当代教育科学》 2、《从“教材”扩展为“课程资源”的意义》,《基础教育课程》 3、《教育经验的意义及其表达与分享》《全球教育展望》 4、《高考招生制度与考试评价方式的满意度调研报告》《湖北招生考试》 65、《推进校本课程要点》《教书育人》66、《通过理论和制度的创新实现普通高中课程资源的生长点》《福建教育》 7、《期待与希望——写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出版之际》《当代教育科学》28、《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中国教师》 9、《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对话途径》《教育评论》 110、《从“教材”到“课程资源”》《中国教育报》2004-07-09 2003年论文1、《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建议书》《当代教育科学》222、《普通高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思路》,《当代教育科学》, 《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 3、《普通高中课程的公众满意度调研报告》《教育发展研究》124、《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115、《三级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福建教育》,106、《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思路》,《教育发展研究》,107、《课程意识及其向课程行为的转化》,《教育理论与实践》,98、《高中课程资源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全球教育展望》 《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 9、《教学改革需要强化课程意识——访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吴刚平博士》《教 学月刊(中学版)》710、《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与操作流程》《乐山师范学院学报》611、《校本教学研究的意义和理念》,《人民教育》,512、《动态平衡课程资源》,《中国教育报》,713、《课程行为需要什么》《教育时报》,514、《为什么教学意识不同于课程意识》,《教育时报》,1715、《道德教育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转型》《湖北日报》2003-10-23 2002年论文1、《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师范教育》112、《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其意义(二)》《语文建设》103、《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探索的历史透视》《全球教育展望》104、《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其意义(一)》《语文建设》95、《教学改革的课程论意义》《教育研究》96、《反思普通高中课程:功能期待与结构设计》《全球教育展望》67、《教学改革需要强化课程意识》《教育发展研究》Z18、《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问题探讨》《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9、《背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中国教育报》2002-10-0810、《教学改革呼唤课程意识(上、下)》《教育时报》 16、5 2001年论文1、《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开发利用途径》《上海教育》122、《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9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全球教育展望》84、《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几个认识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75、《站在课程的立场看教学改革》《明日教育论坛》 2001年5、6 期6、《“新课程运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此消彼长及其启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7、《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发机制转换的宏观策略思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8、《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基本框架》《集美大学学报》1 2000年论文1、《国外课程开发机制的基本类型及改革经验》《教育研究》102、《校本课程开发的定性思考》《课程教材教法》73、《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施瓦布与斯腾豪斯“实践课程模式”思想探析》《外国教育研究》64、《国外课程开发机制改革的基本经验探析》《集美大学学报》45、《课程开发中的矛盾运动与钟摆现象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6、《我国义务教育的机会公平与质量公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 1999年论文1、《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类型分析》《教育发展研究》112、《我国义务教育的机会公平与质量公平》《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3、《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与条件》《教育研究与实验》34、《校本课程开发的机遇与挑战》《教育评论》1 1998年之前论文1、《罗素的教育目的观及对我们的启示》《教育评论》42、《理想品格的基础——罗素教育目的论思想述评》《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43、《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分别及其意义》《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

教育核心期刊有很多,现在我来汇总一下教育方面可以发表的核心期刊有哪些。北大核心《教育与职业》 《科技通报》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商业经济研究》 《人民论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财会通讯》 《学术探索》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双核心《外语学刊》 《出版广角》 《文艺争鸣》《人民论坛》 《法学论坛》 《理论探索》《学术月刊》 《经济纵横》 《心理发展与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