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化学期刊主编麻生明

发布时间:

中国化学期刊主编麻生明

1 1991年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2 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一般参加)3 1994年获Research Accomplishments Award4 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5 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6 1999年获求是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7 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排名第二)8 1999年第四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 9 1999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10 2003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11 2003年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12 2004年上海优秀留学回国人才13 2004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4 2004获得the 2004 Chan Award for Outstanding Young Organic Chemist15 2004年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有机合成创造奖”16 200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17 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18 2004年第五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19 2005年获得OMCOS 13 Award(1997年至2001年称为“Springer Award”)

首先给出正面评价,施老师毫无疑问是杰出年青科学家,博士师从麻生明老师,是麻老师最得意弟子之一,不到40拿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最近还刚拿到973一个大项目,做学术非常疯狂,对学生和对自己都够狠,究竟有多猛看学生成就就知道了。给李必杰师兄跪了,博士毕业时文章引用力压一堆化学院

中华麻醉学杂志主编

现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工程”人选和“135工程“医学重点人才。1987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疗专业,1993年,获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系麻醉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科学博士学位(PD)。2004年开始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工作。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和疼痛诊疗中有关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实施和急性疼痛诊治工作,熟练进行临床麻醉和常用的疼痛诊疗各项技术的操作。在教学工作中主要承担麻醉学的教学工作,开展包括硕士生、本科生、进修生在内的多层次教学工作。科研方向为“围术期重要脏器功能保护”和“疼痛信号转导机制及防治”。主持完成省市级课题8项,正在主持国家级、省市级课题6项。获得省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共在计源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内容SCI收录7篇。参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麻醉学专业教材《临床麻醉学》、《疼痛诊疗学》2部;参编著作《围术期药物相互作用》、《医院麻醉科建设管理规范》。主编卫生部住院医师培训教材《疼痛诊疗学》等专著2部。2002、2007年入选为江苏省“333工程”人选;2006年被选为市医学重点人才和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2003、2007年入选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马正良主任现为江苏省医学会第七届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麻醉学会主委。《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常委、《临床麻醉学杂志》常委、《中华麻醉学杂志》和《中华行为医学和脑科学》通讯编委擅长心血管疾病病人、肝移植病人的麻醉和疼痛管理,主要研究方向是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的机制及保护、神经痛的机制及防治。共获得省级以上课题15项,已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著作4部,主编全国教材2部,并获得8项省市级研究成果。

北京市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首任主任;国家标准委员会委员;亚洲神经外科麻醉和重症治疗学会继任会长;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神经外科麻醉专业组组长;北京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北京市国外来华行医甄查考核麻醉专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麻醉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临床输血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应用培训项目培训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副主任;《麻醉与监护论坛》首任主编,《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国临床康复》、《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刊》、《中国麻醉与镇痛》、《中华医学实践杂志》、《中华临床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人。

中华麻醉学杂志主编及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1、局麻药中枢与周围神经毒性及心血管毒性机理与防治研究2、全身与器官血流动力学及氧与能量代谢研究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委;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常委、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特邀编委。 代表论文:1、局麻药对周围神经的毒性及其临床意义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27(2):188-2、The Roles of T-Type Calcium Channel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pathic Pain following Chronic Compression of Rat Dorsal Root GPharmacology,2010;85:295-300 (DOI:1159/000276981)3、异丙酚-芬太尼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脑葡萄糖与氧代谢的变化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11):811-代表学术专著:1、麻醉相关并发症处理手册 2008年4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麻醉相关并发症处理学 2005年9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3、无痛舒适诊疗术 2009年3月,郑州大学出版社 主要获奖情况:1、肌松药临床药理学及肌松监测仪的研究,1993年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总后。2、肌松药药效动力学与肌松监测方法的系列研究,1997年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总后。3、双重爆发刺激与亚强刺激电流在肌松监测中的应用,1999年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总后。在研课题:1、川芎联合尼莫地平在神经外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B030301155,0 万元。2、局麻药致孕鼠神经损伤中ROS爆发性形成及其作用靶点的研究,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0972843,30万元。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的机关刊物《中华麻醉学杂志》于1981年正式创刊发行,谢荣教授担任主编。《中华麻醉学杂志》主要介绍我国在理论研究、临床科研及临床实践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反映了我国麻醉理论和实践的水平,是麻醉专业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学术争鸣的重要领地,对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起到重要作用。麻醉学会于1981年在18个省、市、自治区,对麻醉专业队伍的情况进行了初步抽样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所调查地区共有专业人员7638人,其中具有大专水平者约占20%。据此估算,当时全国专业人数达到1万人以上。在此期间,麻醉专业队伍的扩大非常迅速。1984年根据抽样调查和杂志发行数量的估算,全国约有麻醉专业人员2万人。虽然其中大专水平专业人员的增长较明显,但所占比例仍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麻醉专业队伍的建设仍然是艰巨的任务。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是谁主编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的机关刊物《中华麻醉学杂志》于1981年正式创刊发行,谢荣教授担任主编。《中华麻醉学杂志》主要介绍我国在理论研究、临床科研及临床实践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反映了我国麻醉理论和实践的水平,是麻醉专业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学术争鸣的重要领地,对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起到重要作用。麻醉学会于1981年在18个省、市、自治区,对麻醉专业队伍的情况进行了初步抽样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所调查地区共有专业人员7638人,其中具有大专水平者约占20%。据此估算,当时全国专业人数达到1万人以上。在此期间,麻醉专业队伍的扩大非常迅速。1984年根据抽样调查和杂志发行数量的估算,全国约有麻醉专业人员2万人。虽然其中大专水平专业人员的增长较明显,但所占比例仍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麻醉专业队伍的建设仍然是艰巨的任务。

现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常务委员,疼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麻醉学会会员,江苏省麻醉学会主任委员,南京市医学会常务理事和麻醉学会主任委员,全军麻醉与复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麻醉与复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还担任《临床麻醉学杂志》的主编和《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美国《Anesthesia and Analgesia》中文版等五本杂志的编委常委或编委等职。2002年起担任杨森科学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和全国、省、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2005版药典编写委员会成员和高等院校“外科学教材”编委。

中华麻醉学杂志主编是谁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1979年8月成立,由尚德延、谢荣、金清尘和罗爱伦教授先后担任主任委员。学会定期召开地区和(或)地区间的学术会议,不定期出版麻醉专业刊物。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的机关刊物《中华麻醉学杂志》于1981年正式创刊发行,谢荣教授担任主编。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的机关刊物《中华麻醉学杂志》于1981年正式创刊发行,谢荣教授担任主编。《中华麻醉学杂志》主要介绍我国在理论研究、临床科研及临床实践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反映了我国麻醉理论和实践的水平,是麻醉专业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学术争鸣的重要领地,对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起到重要作用。麻醉学会于1981年在18个省、市、自治区,对麻醉专业队伍的情况进行了初步抽样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所调查地区共有专业人员7638人,其中具有大专水平者约占20%。据此估算,当时全国专业人数达到1万人以上。在此期间,麻醉专业队伍的扩大非常迅速。1984年根据抽样调查和杂志发行数量的估算,全国约有麻醉专业人员2万人。虽然其中大专水平专业人员的增长较明显,但所占比例仍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麻醉专业队伍的建设仍然是艰巨的任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