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名字

发布时间: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名字

国际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杂志 (英国Equinox出版) 顾问; 国际Linguis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杂志 (英国Equinox出版) 顾问; 《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编委; 《当代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编委; 《现代外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编委; 《外语研究》(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编委; 《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编委; 《中国外语》(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委; 《中国英语教学》(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刊)编委;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 《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 顾问; 《英语研究》(四川外语学院)顾问;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顾问; 《外语论坛》(江西师范大学)编委; 《当代语言学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主编; 《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主任委员; “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编委; “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系列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副总主编; “高等院校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编委。

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首批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JBDC)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JD)来源期刊、北京市一级社科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学报一般分为专科学报,本科学报和核心学报三个级别。学报一般是以各个学校命名的,所以要分清到底是本科学报还是专科学报首先要弄明白这个学校是本科高校还是专科高校。一般专科学校比较好分别,名称无非是例如:某某职业/信息/建筑/技术学院或某某师范/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等。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核心学报就是被评为核心期刊的学报。

期刊等级的划分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8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 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这两种分类又逐渐演化成现在人们常说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九十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一、期刊等级的几种划分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种分级的特点是简单明白,容易确认;以出身定级,只要主管部门不变刊物便享受终身级别;只要主管部门平级,各类期刊(学术期刊、消息报道、工作指导、知识普及性期刊)都属同一级别,无法区分。所以,这种分级方式只适宜在已经划定了某个特定层次、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如严格的学术期刊),而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笼统采用,不然就会出现《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和《中国音乐教育》(教育部主办)平级的滑稽现象。 2、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按此标准,期刊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期刊,一般认为,在主办者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期刊要高于内部发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学术因素暂不便公开的除外)。与第一种分级一样,这种分级也只有在某个特定层次或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以质量分级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主要表现为期刊获奖或入选某种目录。核心期刊的理论传入我国后,情报学界终于有了替代传统的以行政级别分级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我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这几次有影响的期刊分级都限于自然科学,说明一方面自然科学期刊的分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先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期刊质量分级,还缺乏学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199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出版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标志着期刊质量评价和期刊分级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总览》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组织北京地区41所高校200多人员参加编制,历时两年,从1万多种中文期刊中筛选出核心期刊2156种,出版了165万字的《总览》。《总览》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图书情报部门将此书认为订购期刊的主要参考,很多杂志社(编辑部)据此在自己的刊物上标明“全国中文期刊”等字样。《总览》的影响主要是因为:(1)它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大型核心期刊目录,大部分图书情报机构都能得到,因而影响面大。(2)学科齐全,共131个核心期刊表,对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和各学科都有较好的适用性。(3)书中既阐述了核心期刊的研制理论和方法,还较详细地报道了各学科核心期刊的研制过程和基本数据,还有大量学科专家参与鉴定,从而使整个研制程序显得完备而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4)该书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研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点亦有相当的权威性。《总览》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使得“核心期刊”这个原本是图书情报专业的专用名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学界评价衡量期刊质量的基本词汇和基本标准。 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从全国3500种科技期刊中评比出351种优秀期刊,其中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201种。由于这次评比的规格高,涉及面广(所有科技期刊参与评比),评选严格、科学、规范,评选结果合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几乎全部获奖),这次评比有极高的权威性,在科技期刊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92年以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学术机构和很多高等院校,对期刊进行了多次评奖和分级研究,这些评奖或分级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全国性的,如: 国家期刊奖 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等。 (2)省级的,如: **省一级期刊 **省十佳期刊 **省优秀期刊 等。 (3)跨省大区级的,如: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华北地区优秀期刊 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 南京大学核心期刊 湖南大学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 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期刊级别的划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如某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涉及期刊等级就有如下多种提法: (1)省级以上刊物 (2)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 (3)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 (4)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5)省级刊物 (6)国家级报刊杂志。 二、期刊级别的认定机构 1、政府认定 政府认定是一种最权威的认定方式,因为政府可将其对期刊级别的认定纳入政策文件中,如职称评审科研评奖等。虽然到目前为此,国家尚没有一种从质量、学术、技术水平等方面综合为期刊定级的规定,也没有统一的期刊定级表,但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许多文件中都有涉及期刊定级的内容,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1995年3月颁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上文提到的职称文件中的规定都是政府对期刊级别的抽象认定,由于政府文件具有政策性和强制性,涉及面广,因而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 政府认定还有另一种方式,即政府组织的评奖。评奖在广义上也可看作是一种级别认定,如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国家期刊奖的评选,第一、二届百种重要社科期刊的评选,由省级出版管理机构组织的评选都属此类。 2、学术机构的认定 政府的认定具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而学术机构的认定则具有多样性和专业化的特点。学术机构的认定对社会虽无强制性,但通过媒体的宣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产生影响,从而达到社会部分认可或全部认可的效果。学术机构认定期刊级别的权威性主要来自学术机构的权威性和它所采用的科学的认定方法。 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认定过期刊等级的比较权威的学术机构有:(1)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第三版)。(2)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00年5月)。(3)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2000年1月)。(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确定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2月)。(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0年3月)。(6)各重点大学研制的期刊定级目录等。 上述学术机构认定的期刊等级已被有关期刊广泛地用于自我宣传。 三、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 期刊级别的认定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期刊分级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二是以什么方式表示期刊分级的结果。由于资料和篇幅所限,本文涉及的认定方式仅指第二个方面,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评奖 评奖的一般特点是期刊的主动参与(参评期刊须提供原始材料参与竞评)和只涉及少数期刊,对未评上奖的期刊不作任何认定。由于评奖的操作机构不同,故评奖的程序、规范性和严格性也各有不同。严格、规范、完备的评奖至少应具备这么几个条件:(1)有公开的、规范的申报评审条件和程序,有权威的评审组织。(2)有明确的指标限定。(3)有评选周期的规定(不是一次性的或无期限的,因为期刊的质量是动态的),如国家期刊奖规定每两年举办一次。 评奖因主办机构不同而分为政府类和非政府类。前者如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国家期刊奖”,“全国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的评选,由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1992年)以及其它各级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举办的评奖。 非政府类的评奖如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 2、列入核心期刊目录 “核心期刊”在这里是个统称,包括以其它各种称谓表示的期刊分级,如重点期刊、一流期刊、一级期刊、权威期刊、A类B类期刊等。 这类分级主要在学术期刊中进行,供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使用。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等。 3、列入各种数据库来源期刊 近几年我国一些权威科研机构研制了几种与期刊和文献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建立这类数据库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保证数据库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选定的来源期刊必须在其学科领域内有权威性、代表性,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因此,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也可看作是期刊质量分级的方式之一。主要的数据库来源期刊表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四、期刊分级的级次和称谓 期刊分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所有的期刊中提取突显少数优秀的重点期刊,故一般分级层次不多,大多为2--3级,少数在4级以上。如: 2级: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 来源期刊--非来源期刊 3级: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非获奖期刊(以获奖与否划界,也可看作是2级) 一级期刊--核心期刊--其它期刊 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 4级: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百强--全国高校 优秀社科学报--其它社科学报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未获奖 期刊级次的称谓有很多种,主要有: (1)按主管部门划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 (2)按是否正式出版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3)核心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称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如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质量考评,评定1998年全省期刊质量为一级期刊179种,二级期刊93种,三级期刊6种)。 (5)优秀期刊(如1999年社科院举行的期刊评奖活动中,《文学遗产》等八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 (6)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如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设优秀期刊一、二、三等奖。 (7)十佳期刊,如江苏省社科类十佳期刊,首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 (8)来源期刊,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9)国内权威刊物,如《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10)重要学术期刊,如《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 由于给期刊定级的机构、院校很多,定级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级的称谓也就显得五花八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办者越来越重视期刊分级的结果,对分级中获得的好成绩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标注,而称谓的复杂多样使得读者难以辨明。如“优秀期刊”,在某次定级中可能是最高级别,而在另一个定级中可能是第二级或第三级,最典型的如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在“优秀学报”上还叠着两级,分别是“百强”(第二级)和“双十佳”(第一级)。而“核心期刊”的标注方式竟有19种之多,出处不一但又未标明,读者很难弄得明白。 五、几种主要的期刊定级简介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该书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第一版(1992年)共载核心期刊2174种,分为128个学科。第二版载核心期刊1596种,分为130个学科。第三版载核心期刊1571种(其中270种为新入选的期刊),分为75个学科。《要览》第三版采用多指标筛选法,以1995—1997年国内出版的中文现刊作为统计研究对象(港、澳、台期刊未计入),筛选指标有六项,即期刊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载文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经过综合筛选,最后由专家对筛选方法、统计数据及筛选结果进行评审鉴定(根据专家意见作个别调整),产生出各学科的核心期刊表。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该中心从1996年开始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库,根据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1999年度中国人文社科学核心期刊并编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共收入506种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基本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术期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科论文的学术水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学术研究核心期刊,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统计分析和文献评价研究的重要信息基础。社科院每年将对核心期刊进行更新补充,并淘汰不符合核心期刊入选标准的期刊, 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开发。CSCD第一版(1996)收录期刊315种,第二版(1997)增加到582种,后又经过几次扩充,2000年收录1500种。该系统全面参照美国“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编制体系,它按照“二八规律”(即80%的主要文献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粼选了我国40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具有较高水平和编辑质量的核心期刊。利用本库可以查找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引文,更重要的是其评价功能,利用其引文数据可评价个人、实验室、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评价期刊质量等。 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0种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900种人文社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199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共收443种期刊, 6、国家期刊奖 由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组织,每两年一届。首届“国家期刊奖”于2000年元月颁奖,《求是》等48种社科期刊和《中国科学》等64种科技期刊分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3种社科期刊和22种科技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家期刊奖中科技类期刊学术性专业性更强,社科类则很驳杂,49种获奖期刊中只有12种是学术研究期刊,著名的有《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艺研究》、《文史哲》、《江海学刊》等。 7、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由新闻出版署组织评选,每两年一届,1997年第一届,1999年12月评出第二届。第二届评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和中央单位期刊管理部门筛选推荐参评社科类期刊272种,经过专家评定,共108种期刊入选,其中学术期刊20种,约占全部期刊的五分之一。 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由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制。1997年,南京大学提出研制开发电子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改想,并于1998年被作为重大项目在南京大学正式立项。1999年该项目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998年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决定合作研制CSSCI,至2000年5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光盘正式出版发。该数据库选用了我国大陆出版的中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496种,该数据库的出版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缺乏定量、科学、客观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困境,填补了国内外的一个重要的空白。CSSCI系统可提供我国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地区乃至学者个人的发表论文数量,期刊、论文、学者个人被引用情况,以及各种排序,由此可定量评价研究机构、高校、地区、学者个人的科研生产能力、学术成果、学术影响,评价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地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名字

《英语学习》杂志创刊于1958年,是中国第一本英语教辅杂志,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外语教辅期刊”。《英语学习》杂志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两大外语教学权威机构联合打造,集学习辅导杂志与社会文化杂志特点于一身,堪称“学习英语的终生益友,了解世界的精彩橱窗”。 《英语学习》编辑部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集体。主编侯毅凌老师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我们的编辑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却有着共同的理念:将《英语学习》做成一本兼具知识性、学习性与趣味性,富于时代感的优秀英语期刊。同时,编辑部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读者需要,还推出了《阳光英语》系列读物以及有声读物《新锐空间》。这些读物秉承《英语学习》严格选材、精心制作的风格,赢得了读者一致好评。在新的时代潮流面前,《英语学习》将坚持自己的信念与追求,不断奉献给读者更多更好的精神大餐!——《英语学习》月刊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学习英语的终生益友,了解世界的精彩橱窗80页定价:5元/期◆ 中国第一本英语教辅杂志,全国优秀外语教辅期刊◆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两大外语教学权威机构联合奉献◆ 栏目精心打造,语言地道精美,内容兼具知识性、学习性与趣味性,富于时代感◆ 集学习辅导杂志与社会文化杂志特点于一身◆ 大学及高中师生教学英语的理想阅读材料/社会各界英语爱好者的上佳之选/一个有趣且有益的真挚朋友——《阳光英语》系列读物Joy-Ride English专为初、中级英语学习者打造的英语刊物轻松英语,阳光地带,快乐学习与我同在!每月一期,内文64页,双色印刷,适合初级、中级以上的学习者阅读定价:5元◆ 难度适中,讲解详尽,双语学习魅力毕现!◆ 地道优美,妙趣横生,素质教育轻松进行!◆ 文化视角,包举万象,英语世界全面体验!◆ 图片精美,版式独特,图文相生缤纷多彩!——《新锐空间》有声系列读物SPOTLIGHT英语·时尚·人文 每月一期,内文64页,彩色印刷,适合中级以上的都市上班族阅读定价:12元◆ 与欧洲同步的潮流有声杂志◆ 地道优美语言文化,新鲜时尚世界风情◆ 融西方视角与中国本土特色于一炉◆ 尽揽天下最新时尚◆ 栏目精心设计,内容原汁原味◆ 包罗各方面潮流讯息,为读者提供数不清的时尚话题◆ 缤纷色彩、精美图片,全新视觉享受,学习更添乐趣◆ 精选对话、习语卡片、生词注释,铸就立体式学习体验◆ 附CD光盘,包括文章音频、时尚访谈等# 杂志名称# 《英语知识》月刊# 全年零售价# 6元/年# 每期零售价# 80元/期# 主办单位# 大连外国语学院# 编辑出版# 英语知识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3-3351# 国内统一刊号# CN21-1059/H# 邮发代号# 8-81# 国外发行代号# 6247M# 联合征定代号# LD211059# 创刊日期# 6# 出刊日期## 报刊版式# 16开48页圣经双语版英汉汉英大辞典朗文版这些虽然不是杂志,但是对我们英语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林语堂老先生就是通过熟读他的一本牛津字典深度的掌握了英语这门语言,并发挥出了艺术的应用。

分数我不太懂只有提前招生才要面试,通过高考上的应该不用身高有要求,女不得低于160,男170,但我看有很多人都远远没达到要求就进来了,我个人觉得身高不够却录取他们其实是害了他们,外事工作嘛,身高不够怎么行?

you

中英结合的还是CHINA DAYLY

北京外国语大学报名时间

你要去北京教育考试院 网上报名 然后到区县考办摄像,注册,领取准考证。再在网上报考10月份的考试。都是网上报考,缴费很便捷的。你10月份就可以参加考试了。报名时间是6月18日至7月18日 新生摄像:9月11日、12日 新生领取准考证:10月7日,地点为注册时所选择区县自学考试办公室

3月15日-4月8日之间。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简称:CET-6是由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的全国统一的单科性、标准化英语教学考试,用以评定应试人的英语能力,每年各举行两次。该考试满分成绩为710分,主要考试对象为高等学校修完大学英语四级的本科生,不设及格线。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

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主办的《企业管理》杂志是二类期刊。 关于分类等级,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向分有6类,请参阅参考资料。 自然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体育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一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国家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 哲学类: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 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 管理学类: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 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 法学类: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通讯 科学研究类: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教育学、心理学类: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 体育类: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 语言学类: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 文学类: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 外国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艺术(含作品)类: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 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党政管理类: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

学报一般分为专科学报,本科学报和核心学报三个级别。学报一般是以各个学校命名的,所以要分清到底是本科学报还是专科学报首先要弄明白这个学校是本科高校还是专科高校。一般专科学校比较好分别,名称无非是例如:某某职业/信息/建筑/技术学院或某某师范/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等。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核心学报就是被评为核心期刊的学报。

方向不同,一类只有科学,,,,,

《中国语言学报》《当代语言学》《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名字含义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院校之一,是我国外语院校中历史最悠久、层次齐全、语种最多的高等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在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基础上创办的延安外国语学校。她是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成立的,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新中国成立以来,她一直是我国培养外语人才,特别是培养外交、外贸、对外文化交流及外事翻译人才的主要基地。1980年前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学校由北京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北京外国语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多语种外语教学为主,多学科、多层次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任党委书记杨学义教授,校长郝平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现有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7个学院,德语系、法语系、阿拉伯语系、西班牙语系、日语系、亚非语言系、欧洲语言系以及社科部、大学英语部、体育教研部10个系部,外国语言文化研究院(包括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重点文科研究基地)、日本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出版《外国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国际论坛》等核心刊物,另有图书馆、教育技术中心等教学辅助单位。开设英语、俄语、德语、对外汉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外交学、法律、金融、新闻等44个本科专业,具有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位授予权。讲授英、俄、法、德、日、西班牙、阿拉伯、意大利、瑞典、葡萄牙、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印尼、马来、僧伽罗、土耳其、朝鲜、斯瓦希里、豪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芬兰、乌克兰、荷兰共34种外国语,其中18种语言是全国唯一学科点。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外国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外国语言文学和应用语言学等9个博士点,包括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欧洲语言、亚非语言、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外交学等13个硕士点,涵盖了学校讲授的全部30多种外国语言以及中文和外交学专业。在职人员学位授权点6个。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点,俄语语言文学专业、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是北京市重点学科点。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是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重点文科研究基地。作为国内开设外语语种最多、学科专业较全的外语类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拥有一批在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翻译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在社会上有较高学术声望的教授、学者,师资力量相当雄厚。全校拥有专任教师576人,包括博士生导师 41人、硕士生导师221人,教授113人、副教授177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2名,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3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8名。几十年来,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取得了许多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为培养高质量的外语人才,为北外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同类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另外,学校有来自全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教师122人,已与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的172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和交流关系。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一个学习气氛浓厚、环境优美的"花园式校园"。学校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图书馆占地约9,997平方米,藏书80万册,中外文报刊1763余种,其中外文现刊390余种,中文电子期刊3000余种。学校的目标是:到2010年,将学校建成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培养复语型、复合型高质量外语专门人才和外语运用能力强的经济、管理、外交、新闻、法律等涉外专业人才,国内一流、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教学--科研型的社会主义大学。 办学特色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北京外国语大学已成为全国外语院校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语种最多的学校,在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教材建设、学术水平、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实力上,均有比较明显的优势。特别是1996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之后,学校自筹资金启动了"211工程"的各个建设项目。学科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教学科研实力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标准。多年来,北外一直遵循"多学科、多语种、多层次"的办学方针,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以文学和语言学为主导、辅以经贸和外交的学科格局,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13个,在职人员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本科专业42个,可以培养从学士、硕士、博士直至博士后、联合国译员的各类高级外语人才。文学和语言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两大特色学科,北外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语教育界享有很高学术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在通用语种学科领域内,北外有多种语言学科居全国领先地位,如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和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等学科,都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师资力量。在我国现有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中,北外不仅有许多学科名列前茅,而且学科涵盖面很广,其中不少非通用语种学科,是国内在该学科领域的唯一学科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和学科自身的发展,北外按照李岚清副总理1994年提出的关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指示,在保持传统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同时,又新建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外交学、金融学、法律、新闻、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等8个新专业,并且积极寻求外语与经贸、外交、法律及新闻等专业相复合的新途径,早已建立的高级翻译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国际商学院等,就是这种努力的尝试。北外的亚非语系和欧洲语言系,集中了22个非通用语种专业,大都是全国唯一的专业点。在非通用语种的建设方面、在为国家培养不可缺少的非通用语种人才方面,我校的非通用语种专业功不可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