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岭南学报投稿

发布时间:

岭南学报投稿

(一)《岭南学报》。岭南大学为宣扬、奖励与推进独立研究学风,于1930年设学报编辑委员会,出版《岭南学报》,每年1卷4期。刊登各学院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国学研究的专著,也出版丛书。(二)《岭南农刊》及《岭南科学杂志》(英文版)。这是农学院的出版物,英文《岭南农刊》创刊于1922年底,每年1卷2期。1927年底,扩充报导范围,凡有关农艺、园艺、畜牧、农村经济、植物学、动物学、细菌学、寄生虫学、人类学、古物学、生物统计、医学、化学、物理学、地理学、地质学等专著与论文都可发表,改刊名为《岭南科学杂志》(英文版),每卷4期,间或出版特刊,如1928年和1933年出版有科学会议特刊。每期发行数量不少,国外就有60个国家400多册,其中250册用于交换,获得500种外国重要刊物。这个刊物获得了国内同行的好评。(三)《岭南科学报》。该报是为篇幅较长、富有地方特色、又不适合杂志发表的专著所设立的科学园地,不定期出版。1941年出版的第1期“岭南大学校园之51种植物”,160页,图谱也多;1942年5月出版的第3期“烂头岛之植物”,44页;同年10月出版的第4期“豆浆之化学性质之研究”,38页;1945年1月出版的第5期“南中国(尤是广东)淡水渔业之初步研究”,70页,附彩图及黑白图12版。此外,还出版有关昆虫论著等,公开发行。(四)《农事月刊》与《农事双月刊》。《农事月刊》创办于1922年7月,年出1卷,月出1号。办刊宗旨是提倡农业,鼓吹改良。公开出版,月印千册,寄送全国各农业学校、农事机关、农事试验场、公私团体、图书馆、广东省高级行政机关以及农民。1923年7月,从第2卷第l号起,一律收回工本费以弥补经费之不足。自1926年7月,第5卷第1号起增加篇幅,并改刊名为《农事双月刊》。1927年8月,岭南农大改为岭南大学农学院后,所有刊物统由学校出版委员会管理。由于经费问题,1929年7月停刊,但在广大读者的要求下,又于1930年复刊。

是一个普通的本科学报的。

岭南学报投稿邮箱

是一个普通的本科学报的。

(一)《岭南学报》。岭南大学为宣扬、奖励与推进独立研究学风,于1930年设学报编辑委员会,出版《岭南学报》,每年1卷4期。刊登各学院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国学研究的专著,也出版丛书。(二)《岭南农刊》及《岭南科学杂志》(英文版)。这是农学院的出版物,英文《岭南农刊》创刊于1922年底,每年1卷2期。1927年底,扩充报导范围,凡有关农艺、园艺、畜牧、农村经济、植物学、动物学、细菌学、寄生虫学、人类学、古物学、生物统计、医学、化学、物理学、地理学、地质学等专著与论文都可发表,改刊名为《岭南科学杂志》(英文版),每卷4期,间或出版特刊,如1928年和1933年出版有科学会议特刊。每期发行数量不少,国外就有60个国家400多册,其中250册用于交换,获得500种外国重要刊物。这个刊物获得了国内同行的好评。(三)《岭南科学报》。该报是为篇幅较长、富有地方特色、又不适合杂志发表的专著所设立的科学园地,不定期出版。1941年出版的第1期“岭南大学校园之51种植物”,160页,图谱也多;1942年5月出版的第3期“烂头岛之植物”,44页;同年10月出版的第4期“豆浆之化学性质之研究”,38页;1945年1月出版的第5期“南中国(尤是广东)淡水渔业之初步研究”,70页,附彩图及黑白图12版。此外,还出版有关昆虫论著等,公开发行。(四)《农事月刊》与《农事双月刊》。《农事月刊》创办于1922年7月,年出1卷,月出1号。办刊宗旨是提倡农业,鼓吹改良。公开出版,月印千册,寄送全国各农业学校、农事机关、农事试验场、公私团体、图书馆、广东省高级行政机关以及农民。1923年7月,从第2卷第l号起,一律收回工本费以弥补经费之不足。自1926年7月,第5卷第1号起增加篇幅,并改刊名为《农事双月刊》。1927年8月,岭南农大改为岭南大学农学院后,所有刊物统由学校出版委员会管理。由于经费问题,1929年7月停刊,但在广大读者的要求下,又于1930年复刊。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此时此刻也该和我望着同这天上的明月吧!自然浑成,意境雄浑壮阔。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此诗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真挚期盼团圆的情感。首联写仰望明月,相思之情油然而生;颔联写相思无眠,竟埋怨长夜漫漫;颈联写夜不能寐,辗转室外,不怕寒露沾衣;尾联写无法赠与亲人满手月光,想回去在梦中与亲人相聚,全诗感情表达回环曲折,起伏有致,缠绵悱恻而不伤感,感情真挚深切,低沉而不绝望,让人感到“佳期”一定会到来!正所谓“哀而不伤”。

主要研究领域:近现代藏区及其毗邻地区的社会经济史、以陈寅恪为中心的近现代学术史。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中国藏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格勒研究员主持)等多项,从1997年来数次进入各地藏区,进行社会调查与研究。在《民族研究》、《民国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藏学》、《西藏研究》、《宗教学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西藏大学学报》、《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广西民族研究》、《西北民族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中国史研究动态》、《史学史研究》》、《历史教学》、《学术研究》、《民国档案》、《海交史研究》、《香港岭南学报》、《香港文汇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神秘的宗教》(广州出版社1997年)、《拉萨河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西藏昌都――历史、传统与现代化》(合著,编委,重庆出版社2000年)、《南海神庙》(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西藏昌都地区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等论著8种。新著《西康地区近代社会研究》即将出版。论文《藏区枢纽城市昌都在近代的变迁》获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2003年度一等奖;论文《晚清民国时期藏政要员的洋务背景》(《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3—19页,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中国近代史》2003年第8期第43—49页全文转载)获2004年四川民族学会三等奖;合编专著《西藏和其他藏区特殊开发途径》(主编为四川大学冉光荣教授,合著,副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获2004年四川省二等奖(联合获得)。)、《西藏昌都地区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一书获四川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教育厅“第七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岭南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国内的汉斯出版社就不错,开源期刊的,你可以去试试。

是一个普通的本科学报的。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你问的也太泛了吧 去知网自己找吧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是一个普通的本科学报的。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垃圾文摘》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岭南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近代国学大师? 就是你老豆我罗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一)专著:1、《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合著,格勒主编,王川系该书编委会、执行编委会的编委),重庆出版社2000年9月;2、《清实录西藏昌都地区史料选》,独著,20万字,西藏昌都地区方志委员会刊行,2001年1月;3、《拉萨河畔六十日——拉萨河流域的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独著,23万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4、《西藏和其他藏区特殊开发途径》,合著,副主编,20万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5、《西藏昌都近代社会研究》,独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版。6、《学界泰斗——陈寅恪》,独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二)论文(凡未注明者均为独著)1、《清代昌都三岩地区政事拾遗》,《西藏研究》2000年4期,第55—61页。全文收入:①西藏昌都地区地方志总编室主编《昌都地区论文选》,2001年4月,第93—108页;②“中国西藏信息网”和“西藏网”两个中文简体网站均全文转载2、《西洋望远镜与阮元望月歌》,《学术研究》2000年4期,第82—90页(全文收入:①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明清史》2000年第4期第74—82页全文转载;②中国“新青年”网全文转载;- 2003-12-17);3、《史学家陈寅恪在康乐园的生活情趣》,《岭南学报》(香港岭南大学学报)新第2期,2000年10月,第297—313页(刘克敌:《二十年来之陈寅恪研究述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5期评价了该文的观点,刘文又4、《民国时期西藏昌都地区的国民政府工作人员及其活动》,《西藏研究》2001年1期,第85—90页;5、《陈寅恪与陈述的学术交往》,《史学史研究》2003年1期,第23—31页;6、《陈寅恪、冼玉清的纯阳观之游》,《岭南文史》2003年1期;7、《陈寅恪与蜀中诸儒的交往》,《文史杂志》2003年3期;8、《陈寅恪与岭南花木》,《中山大学校报》2000年6月15日51K 2005-1-18 及“国学网”等数个网站全文转载);9、《“稳藏必先安康”的历史新启示——关于甘孜州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对策建议》(合作撰写),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委托课题,2002年4月;10、《刘文典与陈寅恪学术交往述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期,第198—118页;11、《“茶马古道”旅游品牌打造的思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2期,第27—32页;12、《清及民国时期西藏地方的丹达神崇拜》,《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1期,第76—84页(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中国近代史》2003年第7期第43—51页全文转载);13、《晚清民国时期藏政要员的洋务背景》,《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3—19页(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中国近代史》2003年第8期第43—49页全文转载);14、《近百年来中国对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保护》,《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64—69页;15、《历史学者陈寅恪姓名“恪”之读音》,《东方文化》2003年第6期,第146—148页;16、《研究中华传统政治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北京)2004年第1期第63页;17、《民国时期“西康农事试验场”的设置及其实际成效》,《西藏大学学报》(拉萨)2004年第1期第44—48、60页(①人大复印资料F7《经济史》2004年第3期第67—71页全文转载;②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全文转载见18、《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评<西藏民俗文化>》,《中国藏学》(北京)2004年第2期第113—114页(中国藏学网全文转载,见19、《藏区城市昌都在近代的变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106—114页;20、《民国三十六年西康省的植树节及其造林评价》,《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咸阳)2004年第3期第23—27页;21、《陈寅恪与伯希和学术交往述略》,《中山大学学报》(广州)2004年第5期第80—84页(教育部主办《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6期摘录主要观点);22、《谈蕃说胡 更上一层: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评议》,《西北民族研究》(兰州)2004年第3期第115—119页;23、《陈寅恪与伯希和》,载《文汇报》(香港)2004年6月8日(京港学术交流中心简报有报道,24、《略论汉藏教理院在促进汉藏文化交流中的贡献》,《西藏大学学报》(合著,第二作者)2004年第4期第51—59页。25、《清末、民国时期西康地区的农业改进及其实际成效》,《民国档案》(南京)2004年2004年,第4期,第54—59页26、《陈寅恪与四川学者的交往述论》,《中山大学学报》(广州)2004年第5期,第107—113页;27、《民国后期“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设立始末及其历史意义——四川藏区农业近代化起源研究之一》,《西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8、《陈寅恪与藏学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咸阳)2005年第1期第18—23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