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海外华文教育期刊投稿经验

发布时间:

海外华文教育期刊投稿经验

1.《敦煌变文中的助词系统》,《语言研究》1992年第1期。2.《“要是S就V了”句式语义语用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3.《现代汉语“形+宾”现象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4.《现代汉语“形+动态动词”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期。5.《《汉语常用词汇与日语相应汉字词汇对比》,《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1991。6.《日汉语气助词系统对比》,《汉语言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7.《副词和副词的再分类》,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8、《“全速、大力”一类词的语义语法特征及词类归属》,《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对比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4期。10.《从分布上看副词的再分类》,《语言研究》2002年第2期。11.《对外汉语教学释词的几个问题》,《汉语学习》1991年第3期。12.《试谈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13.《广播新闻听力课教学论略》(执笔),《汉语学习》1994年第3期。14.《论语感的性质、特征及类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15.《〈新编汉语教程〉的设计、实施及特点》(执笔),《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2期。16.《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17.《论功能及相关问题》,《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汉语文化双向教程〉的设计与实施》(执笔),《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19.《〈骆驼祥子〉中所见的语言文化现象》,《中国语言学报》第九期,商务印书馆,1999。20.《加强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语体研究的必要性》,《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语言研究》2001年增刊。21.《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原则》,《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分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2.《有关语言教育研究的几个问题——兼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归属》,《汉语学报》2001年第3期。2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海外华文教育》2002年第1期。24.《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海外华文教育》2002年第2期。25.《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上),《海外华文教育》2002年第3期。26.《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下),《海外华文教育》2002年第4期。27.《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第3期。28.《论对外汉语教材的趣味性》,《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9.《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相关问题》,《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首届国际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0.《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构建》,《汉语学习》2003年第3期。31.《论第二语言教材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2.《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若干问题》,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汉语学习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3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体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汉语学习》2004年第1期。34.《第二语言教材的属性、功能和基本分类》,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5.《论对外汉语教材的针对性》,《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2期。36.《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基本程序》,《海外华文教育》2004年第2期。37.《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编《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2004。38.《音形容词祈使句及相关的语法化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9.《汉语重叠的连续统现象——兼谈单音形容词重叠的性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汉语教学学刊》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0.《试论现代汉语完句范畴》,《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1期。41.《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2期。42.《汉字研究与汉字教学研究综观》,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汉语研究与应用》第四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3.《单音形容词重叠的形式和语法意义》,《对外汉语研究》第二期,商务印书馆,2006。44.《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综述》,《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45.《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综述》,《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46.《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综述》,《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47.《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综述》,《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48.《论对外汉语教材的实用性》,《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期。49.《单音形容词构成的主观评价句》,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0.《汉语国际化进程中学科建设问题思考》,《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51、《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观》,《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4期。52、《文化教学的刚性原则和柔性策略》,《海外华文教育》2007年第4期。53、《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偏误分析》,袁博平主编《TheoreticalandEmpiricalApproachtoAppliedChineseLanguageStudies》,CypressBookCUKL2007。《论对外汉语教材的科学性》,《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4期。55.《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纵览》,《海外华文教育》2008年第4期。又收《汉语研究与应用》第六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汉语国际推广》(合作),《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7)》(上编),商务印书馆,2008。《普通话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汉语学习2009/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建立国际汉语教育学科的构想》世界汉语教学2009/《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与教学理念探讨》语言文字应用2009/《教学模式与分技能设课教学模式思考》,《多维视野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书评1、《现代汉语研究的成功途径—读〈北京话初探〉》(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3期。2.《分析缜密总揽全局—读赵金铭〈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4期。译文1.《使成复合动词的形成过程》,[日]志村良治著,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语言论集》第三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2.《‘这’和‘那’——中古新的指代词体系》,[日]志村良治著,《汉语言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文章1、《汉语中的“V是不(没)V”格式》,《学汉语》1991年第11期。2.《“尽管”和“不管”的用法》,《学汉语》1992年第2期。3.《“动词+好+了”和“动词词组+好了”》,《学汉语》1992年第3期。4.《“也好”的几种用法》,《学汉语》1992年第5期。5.《比较“据说、听说、说是”的用法》,《学汉语》1992年第10期。6.《“再说”的几种用法》,《学汉语》1993年第8期。7.《“有什么好+V+的”格式》,《学汉语》1993年第10期。8.《汉语交际功能项目230项》,《学汉语》1996年第1——12期连载。9.《口语中的“真有你的”》,《学汉语》1998年第3期。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案设计,《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11.《关于构建国际汉语教育学科的构想》,《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3期

和华侨大学的厦门校区不在一起呢,原来是华侨补习学校,后面成了单独的一个校区,环境不错

海外华文教育投稿

期刊方面的问题可以找【论文部落】了解

你在百度上搜一下“中国写手之家”,那个里面的关于投稿的信息是比较全面的,应该有你要的。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办的,主要是探讨华文教育教学相关的论文,不大关注经济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

海外华文教育期刊投稿邮箱

从1956年厦门大学的华侨函授部算起,厦门大学的海外汉语教育已经走过了55年历程,《海外华文教育》创刊以来也已经20年过去了。正式以侨刊刊号正式出版发行已超过十年,本刊一直以“止于至善”为办刊目标,以探讨各地的汉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交流最新的汉语研究动态,挖掘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多元特征,展示汉语研究的成果,为汉语研究与国际汉语教学提供新的交流园地,以推动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健康发展。2011年《海外华文教育》正式改版,页码从原来的80页扩大到112页,学界的影响与国际社会影响逐步扩大。目前《海外华文教育》每期赠阅的国外开展汉语教育的大学与研究机构达350家,港澳台有关高等学校与相关研究机构达40余家,内地开展留学生汉语教育的相关高等学校与研究机构达1200多家,加上相关华文教育的领导部门、管理部门、教育机构以及有关图书馆的订购,每期印刷量达2000份以上。《海外华文教育》杂志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大学的孔子学院、台港澳地区的相关高校、研究机构与内地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大大提升了期刊在海外的社会影响度与学术知名度,扩大了厦门大学的海外华文教育在学界的影响力及其海西经济区在海外的文化辐射力。在我们看来,侨刊乡讯类期刊虽然是中国独特的期刊制度下的产物,未来发展也受到诸多限制,但是仍然应该结合国家对外发展战略,走好“海外”拓展之路。为了走上“国际汉语教育”的“新大陆”,我们《海外华文教育》杂志必须打开视野、改变思路。期刊能够取得目前的成绩,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一、紧密结合国家对外重大发展战略,加大执行力新世纪以来,国外的汉语教育炙手可热:不分国别和种族、不分年龄段、不分行业就地学汉语成为时尚与热潮,海外高校迎来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崭新局面,因应这样的形势,2004年来汉语国际推广上升为国家对外发展战略,孔子学院的纷纷设立就是这种新局面的标志之一。截止目前,国外已经建成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850多家。如何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研究孔子学院建设和汉语国际推广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现国际汉语教师、教材及教学法的改革和创新,提升汉语言文化研究与传播的能力,根据期刊的特点提升中国文化的辐射力与影响力,是每种期刊需要思考的问题。《海外华文教育》以服务于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为目标,以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传播研究及市场推广为取向,充分发挥厦门大学 “侨、台、特、海”的办学特色,根据汉语国际推广当前形势及长远发展的要求,为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交流平台和学术服务。《海外华文教育》注重与国外孔子学院的联系,每期赠送到全世界的所有孔子学院,介绍华文教学界研究的最新状况,以便海外及时了解国内华文教育的最新资讯。二、构建面向海外的期刊运行模式,加强关联度一个期刊的海外拓展需要在期刊的运行制度与体制上进行规范,《海外华文教育》从创刊之初就着力于此,2011年改版以来更为加强。我们组建了新的编辑委员会,大量吸纳国外的专家学者进入编辑委员会,先后吸纳了包括台湾、香港等地在内的海外各地专家多名,力图逐步建立起以海外专家为主的编辑委员会。同时期刊按照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多样化的要求,努力提高办刊质量,从2011年起执行匿名审稿制度,建构起海外匿名审查专家库200多名,从审查制度上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另外,《海外华文教育》每期刊发的论文作者的区域分布上逐步实现“国际化”发展思路。三、先行先试突破现行的期刊管理体制,顺应国际化鉴于目前的国内期刊管理制度,所有的侨刊乡讯类杂志都难以在ISSN刊号申请上取得突破,使得期刊在海外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图书馆的资讯管理上很受制约,登记数据库难以实现信息化与条码化,甚至还需要手工输入处理,给侨刊乡讯类杂志在海外的信息化管理带来极大限制。考虑到海西开发区要发挥在文化政策上进行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同时鉴于厦门大学已先后与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泰国皇太后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南安普顿大学与纽卡斯尔大学、波兰的弗罗茨瓦夫大学、德国的特里尔大学、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马耳他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加拿大圣玛丽大学等国外15所大学合作共建了孔子学院,为了解决期刊在海外信息化管理的瓶颈问题,顺应信息管理国际化的发展,希望起到具有带动和影响全局的引领、示范作用,《海外华文教育》杂志与海外机构有效合作,先行先试与海外合作申请ISSN国际标准期刊号,在期刊信息化管理中取得良好的信息管理效果。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校园作家版)约稿函 您好!本报面向全国发行,致力于发现和培养一批校园作家,崇尚青春个性写作,现诚邀你赐稿。 征稿对象:在校初中、高中学生及文学社团。 征稿题材:校园青春小说、唯美散文和奇幻童趣类作品,有较强的故事性和文学性。 征稿体裁:体裁不限,尤其欢迎一万字以下的小说。 投稿邮箱: (初中)投稿信箱: 刘七平qq:645223324电话:010-58899386 尹利华qq:94060933电话:010-58899542 初中版公用邮箱: (高中)投稿信箱: 武卿xiaoxiao_qq:601997151电话:010-58899386 肖诗雅qq:376137261电话:010-58899583 高中版公用邮箱: 征稿说明:所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并注明作者姓名及学校名称、班级,优稿优酬。非中学生和中学教师的校园题材作品也可择优考虑。切勿一稿多投,任投一个邮箱即可,以免重稿,请配合qq白天一般在线,非文学爱好者请勿打扰! 附上一份详细的约稿函,欢迎踊跃投稿。 [主要版块及栏目说明] 校园微型小说/名家新作 [栏目说明] 精品栏目。刊登名家、老师、学生的小小说佳作。原创,首发。题材尽量与校园生活相关。 优美散文、小品文亦可。 作者专栏(不定期) [栏目说明] 刊登中学生的高质量的个性化作品,原创首发,附有作者简介和近照。要求有大量作品发表或多次获奖。 校园心事/青春记忆 [栏目说明] 重点打造的特色栏目。体裁不限,小说、散文、诗歌皆可。尤其欢迎一万字以内的校园小说。 奇幻空间 [栏目说明] 鼓励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童话、武侠、玄幻皆可。故事情节离奇,人物形象饱满。 社团频道 [栏目说明] 刊登校园文学社团,无需交费,并有相应稿费。社团资料包括:社名、社刊、主办单位、主编/指导老师/社长、社团简介,同时选送两至三篇成员作品。(请注明是初中还是高中,或者初中高中都有。)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简介: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3)是一份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专业报刊,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文与海外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合作编辑。她以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人文精神,力求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准确把握中、高考改革的方向,是中学生学好语文的良师益友,也是中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校园作家版分为初中和高中版,现面向全国中学生约稿。 来稿请根据版别,注明作者的学校班级及其指导老师。一经采用,即付稿费,优稿优酬。 [撰稿须知] 1.所有来稿需用word排版,并通过e-mail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来稿请注明联系方式,注明学生所在年级。 2.本报对来稿拥有修改、加工和删节的权力,如不允许改动,请注明。 3.所有题目均须原创。严禁抄袭、照搬或模仿教参内容,严禁抄袭或变相抄袭他人成果,切忌一稿多投。否则,由此引发的所有纠纷由乙方自行处理。 4.凡在本报刊发的文字和图片,本报有选编结集出版的权力。 5.稿件质量优秀者本报将列入优秀撰稿人名单,持续约稿。长期撰稿者本报将授予特约编辑称号,享受特约编辑的权利。 6.如果您对我们的约稿细则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我们真诚希望您提出,我们会适当采纳,以进一步提高报纸质量。 7.请务必认真阅读以上条款,严格遵守撰稿要求。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编辑部

海外华文教育期刊投稿要求

2000年创办《海外华文教育》学术刊物,为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2010创办了学术杂志《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海外华文教育》全面改版,改版后的刊物版面大,容量大,更加适应汉语教学的发展,该刊现由海外教育学院与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联合主办,主编:郑通涛;执行编委:方环海。编印《国际汉语学报》(已出两卷)与《海外华文教育动态》(已出124期)等学术性刊物,共达1000多万字,深化与补充了教学内容。历年的建设与开拓,使学院的对外教学成为开不败的花朵。中文远程教学,催促海外华文作家、文化新人辈出。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培训的外国留学生,在参加全国每年举行的汉语水平考试(HSK)中合格率都达95%以上。

从1956年厦门大学的华侨函授部算起,厦门大学的海外汉语教育已经走过了55年历程,《海外华文教育》创刊以来也已经20年过去了。正式以侨刊刊号正式出版发行已超过十年,本刊一直以“止于至善”为办刊目标,以探讨各地的汉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交流最新的汉语研究动态,挖掘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多元特征,展示汉语研究的成果,为汉语研究与国际汉语教学提供新的交流园地,以推动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健康发展。2011年《海外华文教育》正式改版,页码从原来的80页扩大到112页,学界的影响与国际社会影响逐步扩大。目前《海外华文教育》每期赠阅的国外开展汉语教育的大学与研究机构达350家,港澳台有关高等学校与相关研究机构达40余家,内地开展留学生汉语教育的相关高等学校与研究机构达1200多家,加上相关华文教育的领导部门、管理部门、教育机构以及有关图书馆的订购,每期印刷量达2000份以上。《海外华文教育》杂志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大学的孔子学院、台港澳地区的相关高校、研究机构与内地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大大提升了期刊在海外的社会影响度与学术知名度,扩大了厦门大学的海外华文教育在学界的影响力及其海西经济区在海外的文化辐射力。在我们看来,侨刊乡讯类期刊虽然是中国独特的期刊制度下的产物,未来发展也受到诸多限制,但是仍然应该结合国家对外发展战略,走好“海外”拓展之路。为了走上“国际汉语教育”的“新大陆”,我们《海外华文教育》杂志必须打开视野、改变思路。期刊能够取得目前的成绩,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一、紧密结合国家对外重大发展战略,加大执行力新世纪以来,国外的汉语教育炙手可热:不分国别和种族、不分年龄段、不分行业就地学汉语成为时尚与热潮,海外高校迎来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崭新局面,因应这样的形势,2004年来汉语国际推广上升为国家对外发展战略,孔子学院的纷纷设立就是这种新局面的标志之一。截止目前,国外已经建成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850多家。如何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研究孔子学院建设和汉语国际推广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现国际汉语教师、教材及教学法的改革和创新,提升汉语言文化研究与传播的能力,根据期刊的特点提升中国文化的辐射力与影响力,是每种期刊需要思考的问题。《海外华文教育》以服务于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为目标,以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传播研究及市场推广为取向,充分发挥厦门大学 “侨、台、特、海”的办学特色,根据汉语国际推广当前形势及长远发展的要求,为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交流平台和学术服务。《海外华文教育》注重与国外孔子学院的联系,每期赠送到全世界的所有孔子学院,介绍华文教学界研究的最新状况,以便海外及时了解国内华文教育的最新资讯。二、构建面向海外的期刊运行模式,加强关联度一个期刊的海外拓展需要在期刊的运行制度与体制上进行规范,《海外华文教育》从创刊之初就着力于此,2011年改版以来更为加强。我们组建了新的编辑委员会,大量吸纳国外的专家学者进入编辑委员会,先后吸纳了包括台湾、香港等地在内的海外各地专家多名,力图逐步建立起以海外专家为主的编辑委员会。同时期刊按照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多样化的要求,努力提高办刊质量,从2011年起执行匿名审稿制度,建构起海外匿名审查专家库200多名,从审查制度上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另外,《海外华文教育》每期刊发的论文作者的区域分布上逐步实现“国际化”发展思路。三、先行先试突破现行的期刊管理体制,顺应国际化鉴于目前的国内期刊管理制度,所有的侨刊乡讯类杂志都难以在ISSN刊号申请上取得突破,使得期刊在海外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图书馆的资讯管理上很受制约,登记数据库难以实现信息化与条码化,甚至还需要手工输入处理,给侨刊乡讯类杂志在海外的信息化管理带来极大限制。考虑到海西开发区要发挥在文化政策上进行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同时鉴于厦门大学已先后与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泰国皇太后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南安普顿大学与纽卡斯尔大学、波兰的弗罗茨瓦夫大学、德国的特里尔大学、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马耳他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加拿大圣玛丽大学等国外15所大学合作共建了孔子学院,为了解决期刊在海外信息化管理的瓶颈问题,顺应信息管理国际化的发展,希望起到具有带动和影响全局的引领、示范作用,《海外华文教育》杂志与海外机构有效合作,先行先试与海外合作申请ISSN国际标准期刊号,在期刊信息化管理中取得良好的信息管理效果。

海外华文教育期刊

在广州市出版的教育类的,季刊。级别的话,应该是省级

2000年创办《海外华文教育》学术刊物,为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2010创办了学术杂志《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海外华文教育》全面改版,改版后的刊物版面大,容量大,更加适应汉语教学的发展,该刊现由海外教育学院与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联合主办,主编:郑通涛;执行编委:方环海。编印《国际汉语学报》(已出两卷)与《海外华文教育动态》(已出124期)等学术性刊物,共达1000多万字,深化与补充了教学内容。历年的建设与开拓,使学院的对外教学成为开不败的花朵。中文远程教学,催促海外华文作家、文化新人辈出。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培训的外国留学生,在参加全国每年举行的汉语水平考试(HSK)中合格率都达95%以上。

2008 《复合式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推广实践中的意义及应用》,《海外华文教育》,2008年第1期2008,《国际主流写作教学法理论在二语写作教学界引起的论争》,《中国教育与探索》2008年5月总97期2008 《现代教育技术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第六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韩国又松大学和又松孔子学院联合出版2008,《国际主流写作教学理论的论争及中主义对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启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版》2008,22008 《论过程体裁写作理论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现代语文》2008年三月中旬刊2008,《复合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8 年第1 期2007 《对外汉语写作评改课采用复式教学法的探索》,《求实》杂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1期2007 《论国际主流写作理论在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编写原则中的体现》,第四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世界汉语教学创刊20周年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2007 《在美国采用复合式汉语教学法的策略》,首届对美汉语暨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提交论文2006 《对外汉语本科教学系列教材·写作(三年级下学期用)》2005 《戊戌变法前梁启超、谭嗣同与达县吴氏父子》,《史学月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增刊2001 《论中国古典小说结构对戏曲结构的影响》,泰国《星暹日报*泰中学刊》 连载1999 《论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祭祀仪式》,《中国文化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秋之卷1999 《论写作课中学生互评互改的实践意义》,《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课程规范》,陈田顺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又载《教学与科研》1999年第5期1999 《〈议论文〉教案》(写作课),《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课程规范》,陈田顺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戏曲在西方的传播及西方戏剧对中国戏曲的影响》,《中华文化论丛》第二辑,商务印书馆1997 《明代曲论中的音律地位之争》,《语言文化教学研究集刊》第一辑,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 《论明代戏曲批评的标准》,《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华语教学出版社1995 《明代戏曲语言论》,《语言文化教学论文集》第一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明代戏曲的社会功能论》,《中国文化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冬之卷1994 《明代戏曲题材论新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第2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