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工程机械杂志社长是谁

发布时间:

工程机械杂志社长是谁

《工程机械》始创于1964年,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本杂志,由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主办,属技术类月。刊名为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所提。

《工程机械》始创于1964年,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本杂志,由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主办,属技术类月。刊名为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所提。

工程机械杂志社社长是谁

李永新于1930年8月10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南埋珠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聪明好学,祖上世辈是庄户人家,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他在宁河中学读完初中以后,又于1947年考入位于北平的河北高中。在这所学校里,他勤奋好学,追求进步,参加了当时北平团市委主办的大中学生暑假学习团,逐步接触了历史唯物主义、新民主主义等革命理论,建立了初步的革命人生观。1949年8月,他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2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8月,李永新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1952年8月,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为主体,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他也随之转到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系学习。1954年大学毕业,这时,正值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各条战线正火热地大发展,各行各业都急需大批有文化、有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他满怀报国之情,参加了工作,任原第二机械工业部技术司第二设计科技术员。在这里,他曾先后参与规划并下厂组织了航空发动机、航空火花塞、电器、仪表、航空炮、坦克、战车发动机等项目的试制工作。他经常奔波于各试制基地,及时掌握试制进度,搜集存在的问题,提出措施建议,组织各项方案具体实施。1956年,他年仅26 岁即独立承担了调查分析某飞机起落架折断事故的任务。他多次深入现场调查、取证,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经反复分析、研究,写出了事故原因的调查报告,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时的李永新虽然才20多岁,但他的能力和才华已初露锋芒。然而,由于他过分直率地对个别领导的违法乱纪行为表示愤慨,1958年,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分子。对于这位追求事业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极为不公正和残酷的打击。逆境往往是构造事业的契机,尽管从这以后,李永新蒙受了长达20年之久的冤屈,但磨难也未必不是一笔财富,他也正是在这漫长岁月里,以对党和祖国的忠诚及对事业的追求,发奋砥砺,孜孜以求,奠定下他在知识和才能上的厚实基础。1958年5月,李永新来到第一机械工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资料室工作。他利用每天整理图书资料的机会,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科技图书资料,并且下功夫研读了《资本论》、《自然辨证法》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这知识的海洋里,他含英咀华,所得颇深。为了能直接阅读更多的国外资料,他刻苦地学习外文,经常数月不上街、不理发,每晚学习到深夜。当时学外语,非但没有诸如出国、留学、外事活动之类的动力,也没有什么电视、广播讲座、学习辅助班一类的条件,甚至还要冒不小的风险。他硬是靠字典,一个词一个词地攻,以顽强的毅力,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一门一门地攻下了英、日、俄、德、法五门外语。此外,他还深入自学了数学、现代物理、工业化学、电子学、计算机、激光学、机械产品结构和工艺学、情报理论和方法、经济学和组织管理学等基础理论和科技知识。1962年,李永新开始主编期刊。从这一年一直到1981年,他先后主编了《国外机械工业》、《国外机械》、《国外机械参考》等刊物,并担任了中美合办《西方技术与管理》、中英合办《先进技术与产品》刊物主编。为办好这些刊物,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在这段时间里,他潜心研究中外机械工业的发展动向与经验;不断跟踪、学习、介绍国外机械工业新技术、新产品;先后撰写了《国外机械工业的水平动向与趋势》、《日本机械振兴法评介》等学术论文、著作90 余篇;翻译出版了俄、英、日、德科技管理图书9本;编绘采矿、选矿、高炉、轧钢、化肥等成套设备挂图与图册7套;编辑出版了《国外工业现代化概况》、《机械工人基础知识》等书;并且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机械工程卷》机械工程史分部副主编,为该书撰写了“现代机械工程史”长条。1981年,他受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委托,用英文撰写了《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约8万字的论文,被UNIDO采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这些成果,大多是他在身处逆境的困难条件下进行和完成的。从1958年他被打成右派直到1978年平反,他始终在机械科技信息领域默默耕耘,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最困难的日子里,也初衷不改。1969年,他被下放到一机部河南罗山“五七”干校。在那里,他在劳动中创造了用来测绘农田地图的土“平板仪”;承担了水泵站、水泵的设计、安装,柴油发电机组的安装、检修、运行等技术工作。尽管他后来成为著名的科技信息和机械工程专家,他在填写自己简历时,仍在担任过的主要技术工作中填上在“五七”干校从事的这些工作。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真正掂量出这段历史在他人生道路上的份量。1981年,李永新走上了机械工业部情报所副所长的领导岗位;1983年,担任所长,并兼任机械工业出版社社长。他在紧张的行政管理工作之余,以更加忘我的精神从事机械科技信息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了《从引进嫁接到技术立国》、《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情报学术活动》、《建立适应国情的中文检索系统》、《计算机在出版业应用初探》等论文,他还撰写了英文论文《尖端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在世界工程师联合会内罗毕大会上作了宣读。为了宣传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和为科学献身精神,1987年与他人合作撰写出版了《沈鸿传》。李永新担任所长后不久,即发现患有心脏病,由于工作过于紧张,病情不断加重。曾因心肌梗塞被抢救数次。但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遗余力地投身于事业的发展与改革。他提出了“优质、高效、进取、求实”的所风,自己首先身体力行。从所的长远建设规划到具体科研项目的实施,从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到职工住房生活福利的改善,他都认真对待,事必躬亲,每天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连午饭时间都经常端着饭碗和同事谈工作,回到家里时常将就对付点方便面、剩馒头,一直工作到深夜。他在事业上不断追求最高境界,但在生活上却安于清廉。他非常关心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经常和他们谈理想、谈工作、谈生活,想方设法为青年创造工作条件和成才机会,被青年同志誉为“良师益友”。他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从1977年到1982年,他多次被评为部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1986年,被评为全国科技情报系统先进工作者。长期以来,李永新在党的培养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机械工程、信息科学、出版科学等领域取得了诸多建树。他担任了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管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石油石化设备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世界工程师联合会技术转让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他还应聘担任吉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国防科工委情报所等单位情报专业硕士生导师和兼职教授。令人惋惜的是,正当李永新准备以新的姿态更忘我地为党发奋工作的时候,病魔却夺走了他的生命,享年仅59岁,英年早逝。广大职工至今仍清晰记得,就在他离去的前一、两天,他还在广泛了解各项工作的发展情况,还在与基层的同志交心谈心,相互勉励。他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冲锋不息,战斗不止,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建筑杂志社(原名建设部建设杂志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惟一直属期刊出版直属事业单位,所辖《城乡建设》杂志(月刊)和《建筑》杂志(半月刊),分别由邓小平同志和朱德元帅题写刊名。其中《城乡建设》杂志创刊于1956年,《建筑》杂志创刊于1954年。两刊发行量大,覆盖面广,长期以来在中国建设行业享有盛誉,是全国建设系统指导工作、交流经验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展示两个文明建设成果与企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社 长:杜久才总 编:叶昌元副社长副总编:居吉荣地 址:北京三里河路九号邮 编:100835 《建筑》杂志创刊于1954年,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建设部优秀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是是中国质量协会建设机械设备用户委员会的会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介绍工程机械、建设机械、机械化施工及行业信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是国内同类刊物中创刊时间早、发行范围广、实用性强、影响力大的权威性期刊。《建筑》杂志是介绍工程机械、建设机械、机械化施工及行业信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报道工程建设机械行业的发展综述、产品的设计研究最新成果及其国内外发展动向;建设工程机械化先进施工方法、新技术应用及管理经验;工程建设机械使用维修、设备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各种工程建设机械新产品、优质产品;行业重要活动与最新动态等等。《建筑》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工程机械、建设机械的科研、管理、生产及营销人士,以及工程建设机械使用单位的设备管理、采购、使用、维修人士等。

我也觉得是

中国工程机械杂志社社长是谁

《工程机械》始创于1964年,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本杂志,由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主办,属技术类月。刊名为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所提。

不能说是老大吧,还有中联、三一等,这些工程机械企业跟徐工都是同一档次的。

这本是中文核心期刊,评职称有用的

徐工,三一重工

工程机械杂志社长

建筑杂志社(原名建设部建设杂志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惟一直属期刊出版直属事业单位,所辖《城乡建设》杂志(月刊)和《建筑》杂志(半月刊),分别由邓小平同志和朱德元帅题写刊名。其中《城乡建设》杂志创刊于1956年,《建筑》杂志创刊于1954年。两刊发行量大,覆盖面广,长期以来在中国建设行业享有盛誉,是全国建设系统指导工作、交流经验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展示两个文明建设成果与企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社 长:杜久才总 编:叶昌元副社长副总编:居吉荣地 址:北京三里河路九号邮 编:100835 《建筑》杂志创刊于1954年,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建设部优秀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是是中国质量协会建设机械设备用户委员会的会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介绍工程机械、建设机械、机械化施工及行业信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是国内同类刊物中创刊时间早、发行范围广、实用性强、影响力大的权威性期刊。《建筑》杂志是介绍工程机械、建设机械、机械化施工及行业信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报道工程建设机械行业的发展综述、产品的设计研究最新成果及其国内外发展动向;建设工程机械化先进施工方法、新技术应用及管理经验;工程建设机械使用维修、设备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各种工程建设机械新产品、优质产品;行业重要活动与最新动态等等。《建筑》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工程机械、建设机械的科研、管理、生产及营销人士,以及工程建设机械使用单位的设备管理、采购、使用、维修人士等。

这本是中文核心期刊,评职称有用的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成立初,全国工程机械科技情报网成员单位,一致呼吁创办全行业综合性的科技期刊,并提出办刊的具体准备工作建议和实施办法。1964年2月,经过四个月的筹备工作,一机部五局(64)机五技字222号文批准,《工程机械》杂志正式创刊。时任一机部五局副局长陈求光在贺文中称“这是工程机械行业的一件大喜事。”根据中央提出的“发展产品品种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方针,杂志紧密结合工程机械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和使用维修的需要,针对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及提高产品质量等重大关键问题,组织介绍国内外先进技术的稿件,为科研和生产服务。该时期杂志内容以介绍国外资料为主,适当刊登国内有关文章,以综合形式出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3年8月,经一机部(73)一机情字1170号文批准,《工程机械》杂志正式复刊。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杂志题写刊名。根据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时代的要求,杂志报道方针确定为:着重报道生产斗争、科学试验以及群众性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同时有针对性地及时报道国外工程机械的发展动态及新技术;为实现毛主席“开发矿业,大打矿山之战”的伟大号召贡献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杂志以工程机械行业广大工人、解放军战士和工程机械技术人员为主,兼顾领导和科研设计人员为读者对象。《工程机械》编辑部在办好《工程机械》杂志的基础上,为了更多、更好地介绍国外新技术,满足读者需要,于1974年创办《国外工程机械》(双月刊),专门刊登译文;为了满足工程机械文献检索刊物有关文件规定和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需求,经中国科学技术文献编译出版委员会(82)科情编字126号文批准,于1983年又创办《工程机械文摘》(双月刊)。至此,工程机械行业三种配套的技术期刊形成完整的报道体系。从1988年起,《工程机械》已被《苏联文摘》、《日本科技文献速报》等世界著名的文献检索系统列为重点文献源,中国科技情报所也将《工程机械》杂志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989年,《工程机械》应邀赴德国慕尼黑和苏联莫斯科参加了国际交流展览;同年,作为会议成员单位,出席了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二届“亚太世界出版会议”。中国工程机械科技情报工作得到世界同行的认可和瞩目。2000年4月,配合国家开发西部战略,《工程机械》杂志在陕西省华阴市主办“西部开发与工程机械研讨会”,并出版《西部开发与工程机械》增刊,介绍国家在西部地区的发展目标、战略规划、战略意义、工程机械的机遇和高原工程机械的发展需求。此后,《工程机械》杂志还组织了“青藏铁路建设与工程机械”等研讨会,出版增刊,促进中国工程机械拓展新品种,满足市场需求。2002年10月,《工程机械》杂志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的倡议下,协办以“新时代、全球化、信息化”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旨在为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创建一个与政府官员、国内外企业家、投资家、著名专家、学者及其他与会代表认识、交流、合作的平台,及时了解年度宏观经济形势、国际经济状况、国内法规政策变化情况,交流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经验,推动全行业快速发展、迅速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自此“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努力促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2004年《工程机械》杂志举行“庆祝《工程机械》创刊四十周年大会”,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陆燕荪、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杨红旗等领导发来贺文或赴天津道贺,行业内资深专家撰文共同回顾工程机械发展历程、展望未来“蓝图”。截至共和国“60年”庆典,《工程机械》杂志共出版432期,发表技术论文8 538篇,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进步、企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80年第2期《工程机械》杂志以编辑部的名义发布“承办广告启事”,正文内容为“《工程机械》月刊业经上级批准公开发行,自1980年起,承办国内外广告业务。国内广告业务可与本编辑部接洽,国外广告业务,请与上海广告公司(上海市圆明园路97号)接洽。”《工程机械》杂志率先开创了期刊广告经营的先河。1980年第4期,山东烟台工程机械厂在《工程机械》杂志封底发布第一幅广告,“机动灵活的小型装载机和叉车”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第一个广告对象,其广告语“加工精细、保证质量、实行三保、欢迎订货;提供指导、培训司机、协助检修、供应配件”,代表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当时的市场“攻略”。1980年第11期古河矿业株式会社成为《工程机械》杂志第一家国外广告客户,以“拥有向世界五十个国家出口的丰富经验,获得最高评价”为广告语,在封三为其装载机系列产品征战中国市场进行广告宣传。1981年第7期起,杂志广告改为彩色胶印,锦州重型机械厂和小松制造所分别成为《工程机械》杂志的第一家国内、国外彩色广告客户。之后,随着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广告意识的加强,《工程机械》杂志广告客户逐渐“拥挤”现象,编辑部制定了杂志《广告客户资格审核办法》。1999年将广告业务分离出去,成立了天津市鼎亨工程机械广告有限公司,下设业务部、策划制作部、音像中心和综合部等部门,专门从事工程机械行业内国内外广告的设计、策划、制作、发布和代理业务。该公司是国内首家专门承办工程机械行业广告经营的独立经济实体。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过程中,《工程机械》杂志在宣贯标准、普及科技、推广经验、交流情报、促进研发和创新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好评,多次被授予“优秀科技期刊”的称号。曾获第一机械工业部嘉奖1次,机械工业部嘉奖1次,机械电子工业部嘉奖3次,国家工业局嘉奖1次,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嘉奖1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嘉奖3次,北京市出版局嘉奖1次,天津市市委宣传部、出版局嘉奖10余次。

工程机械杂志社社长

· 1980年1月由济宁机器厂、济宁通用机械厂、济宁动力机械厂合并成立山东推土机总厂,隶属中国机械工业部 。· 1980年山推引进日本小松D85A-18推土机制造技术生产的第一台山推牌TY220推土机下线 。· 1989年山推在国内同行业首创工程机械产品年出口超1000万美元。· 1990年山推牌TY220推土机荣获国家金质奖,并获得1000小时推土性能试验国内同行业优胜第一名。· 1995年山推引进日本小松液压挖掘机械机制造技术。· 1995年山推成立国家级技术中心。· 1996年3月,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管理协会[1996]5号文表彰我厂为九五年度中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 1996年4月30日,省政府以鲁政字(1996)76号文印发的《山工集团改制实施意见》,决定取消山推总厂法人资格,整建并入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1996年12月20日,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作。· 1997年山推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1997年1月22日山推股份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1997年5月6日,小松山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开业庆典,原机械部部长何光远、农业装备司高司长、山东省副省长韩寓群、省经委孙光远主任、日本小松公司安崎晓社长等参加开业仪式。· 1997年12月,我厂被全国用户满意工程联合推进办公室评为97年全国用户满意工程机械先进单位。· 1998年12月25日上午10:00,山推股份公司举行山推牌TY220推土机5000台下线庆典活动。董事长向第5000台TY220用户铁二十局设备处递交车钥匙,并颁发5000台纪念证证书。· 1998年12月28日,由山推股份公司控股,泰安起重机械厂、临沂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工程机械厂四家合资成立的泰安东岳油缸有限公司开业。· 1999年3月12日,公司成立了工程机械配件销售公司。· 1999年3月15日期间,由北京消费者协会、北京经济报社联合举办的消费者权益调查活动中,我公司山推牌产品在本次调查中取得工程行业十佳品牌第一品牌荣誉称号。· 1999年10月,我公司获中国质协用户委员会、建设机械设备委员会联合颁发的产品质量连续四次评价用户满意称号。· 1999年11月,我公司生产的山推牌推土机,在99国产土方、起重机械产品质量用户评价调查中,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中国质协用户委员会、建设机械设备委员会授予连接四次(十二年)被广大用户推荐为满意产品称号。· 2000年5月16日,由我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小功率T70推土机在液变厂顺利下线,填补了公司小功率推土机的空白。· 2000年5月30日,我公司新近研发的DG70吊管机于5月30日试制成功,顺利下线。· 2000年6月22日,我公司山东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并发布公告。· 2000年7月3日,接中国质量协会的通知,我公司荣获2000年全国315优质服务月先进单位,山东省只有我公司和青岛海尔集团两家入选。· 2000年12月20日,山东省经委和国家机械行业管理司在山推大厦主持召开了山推DG70履带式吊管机鉴定会。· 2001年8月27日,山推TY320C推土机鉴定会在山推大厦隆重召开,来自国家、省经贸委的各级领导、有关专家以及山工集团领导参加了本次鉴定会。国家、省经贸委及山工集团领导发表了讲话并向山推表示祝贺!· 2002年2月,由履带厂市场技术开发科研发的YZ18液压振动压路机、YZ18J机械振动压路机于下线问世。· 2002年2月,我公司已成功注册了网络实名----山推和推土机。用户上因特网时,只要在地址栏输入山推或推土机就可直达公司网站。· 2002年2月,公司被山东省机械工业办公室评为山东省机械行业2001年度销售收入利税总额五十强企业。· 2002年3月,公司被济宁市电子机械工业办公室授予功勋企业称号。· 2002年5月,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监督检查小组对我公司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复评后的第二次监督检查,经过三天的认真评审,检查小组一致认定合格。· 2002年5月,山推股份公司试制生产的DGY25液压吊管机一次装机调试成功。· 2002年8月24日,公司200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山推大厦召开,大会通过了《关于出让小松山推公司20%股权的议案》。· 2002年10月2日,山推股份公司与日本国TOPY工业株式会社、日本国TOPY实业株式会社签定了《合资合同》,决定在青岛共同出资组建青岛东碧山推机械有限公司,于10月14日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2年5月,山推股份公司试制生产的DGY25液压吊管机一次装机调试成功。· 2002年10月29日,全国建筑机械用户委员会公布了2002年全国起重运输、土方工程、高空作业等建设机械产品质量用户评价调查结果,我公司生产的推土机连续五次(十五年,1987----2002)被用户推荐为满意产品;售后服务较好,被用户推荐为售后满意单位。· 2002年11月4日晚8:30,公司年内第1000台推土机顺利下线入库,主机产出首次突破年产千台大关。· 2002年11月,公司生产的TD80B、TY130B型履带式推土机和DGY25型液压履带式吊管机顺利通过省级鉴定。· 2002年11月22日,TSY160BL超湿地推土机顺利下线,该机型为TSY160L超湿地推土机的换代产品。· 2002年12月,山推股份公司、山推机械公司与日本国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签定了《合资合同》,决定在济宁出资组建山东山推工程机械结构件有限公司,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3年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2002年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工作日前结束。在510家上市公司中,我公司被评为优秀的40家上市公司之一。· 2003年3月12日,在经纬大厦召开的济宁市2002年度先进企事业单位表彰大会上,我公司被市机电办授予“功勋企业”荣誉称号。· 2003年3月,省机械工业办公室根据2002年统计年报,从全省机械大行业两万多家企业中评选出“全省机械工业销售收入百强企业”和“全省机械工业利税总额百强企业”。我公司2002年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位列百强企业的第26位和第7位。· 2003年3月,公司吊管机系列-----DGY45S湿地型液吊管机试制成功。· 2003年3月31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了82家高新技术企业,我公司榜上有名。根据省科学技术厅鲁高字[2003]28号文关于高新技术企业通知的程序和标准,公司研制生产的TY320C、TY160B、TY130B、DG70和通过技术引进生产的TY230B被列为机电一体化领域高新技术产品。· 2003年7月,山东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鲁质监质发[2003]42号《关于公布2003年度山东名牌产品(第一批)的通知》,我公司生产的山推牌履带式推土机系列产品榜上有名。· 2003年10月29日,山推国际事业园,山推彩桥驾驶室有限公司,山东山推工程机械结构件有限公司,山东山推欧亚陀机械有限公司开业庆典,山东省人民政府王仁元副省长、日本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萩原敏孝会长等领导到会。· 2003年11月,2003年度山东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揭晓,我公司有多个项目获奖。其中新型320马力(TY320)履带式推土机获一等奖;DG45、DG70型履带式吊管机,SD08履带式推土机,信息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获二等奖;PC200—7引导轮体中频淬火工艺研究获三等奖。2003年11月,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发出的《关于表彰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中,我公司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光荣称号。2003年12月,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通过测评我公司荣膺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2003年12月28日上午,在山推大厦三楼会议室召开山推股份信息化(ERP)项目启动大会,公司领导及公司中层干部、信息化项目实施小组成员等100余人参加了启动大会。· 2004年5月,公司被山东省机械工业办公室授予“山东省机械工业出口创汇先进单位”称号,是济宁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公司配股申请于2004年5月26日经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配股的通知》(证监发行字[2004]71号文)核准。· 由世界品牌价值权威评估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及被誉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共同组织评审并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于近日出炉。“山推、徐工、柳工、厦工、中联、三一”等六家工程机械企业品牌入围500强,其中“山推”品牌排名374位,品牌价值31亿元。· 2004年8月17至20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土运输机械行业年会于在济宁圣地酒店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山推和《工程机械》杂志社协办。· 近日,《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即《国际建设机械》杂志公布了2003年全球50家最大建设机械制造商排行榜,50强的总产值为4亿美元。山推股份公司等5家新公司首次荣登排名榜,其中山推以55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名第39位。

《工程机械》始创于1964年,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本杂志,由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主办,属技术类月。刊名为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所提。

它就是个一般的中文核心期刊,在工程机械这个领域一般订阅杂志为主要选项。你在百度百科中可以查到相关的介绍。发文章通过官方网站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直接投稿,仔细看投稿要求。我曾经投过一次,三个月内编辑与我联系。联系的时候主要内容为让我在论据上完善以及部分佐证的图片增加。每次都是我改完了给编辑,他主动再电话联系我修改,有时候通过邮件。相对认真,我改了6、7次,不知道是不是特例。最后刊登会发放稿费,不是个花钱登文章的三流刊物。至于收录等,都在百度百科中有,因此不要指望它是个国际一流刊物。只是在工程机械领域还说得过去。毕竟还是有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这个老牌(虽然如今一般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