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社办有经济论坛性刊物

发布时间:

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社办有经济论坛性刊物

《半月谈》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中没有此刊物。所以不是核心期刊

《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社是2005-12-31在北京市西城区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75号1栋319室。《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2H52627802D,企业法人雷小武,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主办《中国国情国力》杂志;出版《中国国情国力》杂志(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翻译服务;承办展览展示;会议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信息咨询(不含中介);市场调查。(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81387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3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河北省一级期刊是肯定的,好像不是核心期刊

中国经济论坛杂志社

区域与城市经济 金融与财政税务 企业与经营管理 财会与审计融资经济与产业集群 经济与信息建设 经济与法治社会 能源与交通经济市场与流通经济 旅游与文化产业 哲学与人文科学 职业与人力资源经济与农林牧渔 技术与科教创新 党建与思想教育 城镇与建筑工程艺术与文化评论 档案与图书文博 教学与教育管理 土地与环境资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 主要面向经济管理类高等院校师生、理论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政府决策部门的经济管理人员以及企事业界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为他们总结、交流经验和成果发布提供平台。《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面向国内外征集中英文稿件。发表各类与泛经济相关的学术论文、课题成果、调研报告、形象报道、人物专访。文章需要标题、正文、摘要、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作者照片、联系方式等要素齐全,每篇2800~6000字符为宜。所刊发文章皆由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便于作者和单位检索。两院院士、博(硕)士导师、省级以上科研课题负责人及博士独立署名文章,国家级科研基金论文优先发表。

中国经济论坛是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高端大型论坛,是由全国人大、政协、国务院有关部委、国际组织等机构与领导共同参与的中国品牌性会议机构。目前形成“一周、一月、一年”的论坛模式,即:每周一次在本刊刊登热门经济话题交锋报道;每月与人民网联合主办一次网络论坛对话;每年一次的高端大型论坛年会。2008年1月27日,由中国活动营销峰会推出的“最具影响力品牌活动总评榜”正式发布,《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中国经济论坛”荣获2007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报刊品牌活动。

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社

《中国国情国力》杂志于1992年创办,是国家统计局主管、中国信息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期刊。按照展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成果、剖析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建言中国科学发展良方良策的定位,通过全方位报道我国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发展进程与经验成就,尤以经济主管部门、地方党政机关、政策研究机构和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报告为主要特色,帮助广大读者“正确认识国情 准确把握国力”。在紧跟时代热点、指导区域发展、前瞻产业趋势等方面,已形成独特风格,成为一本文化品位高、信息量大、权威性强,既有理论前瞻又兼有可读性、时效性、学术性的高端刊物,在各类期刊尤其是社科类期刊中占有重要位置。杂志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政策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材料。《中国国情国力》杂志有较高层次的编辑委员会,主要成员有(按姓氏笔划为序):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马建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原)郑新立,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京平,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黄守宏,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著名经济学家樊纲、金碚等。《中国国情国力》杂志在世界5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广泛的机构用户和个人读者,国内读者分布在全国各省区(市)的各行各业,影响力较大。 展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成果剖析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建言中国科学发展良方良策 数说天下、高端视角、热点聚焦、经济观察、政治建设、文化研究、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创新驱动、国是论丛、美丽中国、统计之声、环球视野、数据晴雨等。

《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简介本刊报道内容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尤以经济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和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报告为主打产品。刊名: 中国国情国力 China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Strength主管: 国家统计局主办: 中国信息报社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4-2008CN: 11-2840/CQQ: 1294557155邮发代号: 82-46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国情国力创刊时间:1992《中国国情国力》杂志为普通期刊,但是在全国大多数地方被列为是核心级别的刊物,其影响因子为540,评职称是否承认要看您当地单位的要求了哦,不过中级和高级职称一般都是可以的,投稿之前一定要先问清楚单位或者当地人事局的要求,不要乱投,以免发表后不承认,影响职称评定。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杂志社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是2004-04-15在北京市朝阳区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海外版楼417号。《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5761415315M,企业法人季晓磊,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发行《中国经济周刊》;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组织人员培训;广告设计;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服务);承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国内广告、发布外商来华广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6318621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3934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经济论坛杂志社是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注册成立的,注册地址位于石家庄市裕华西路67号。经济论坛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12130000E11632718R,企业法人穆兴增,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经济论坛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刊载经济文章,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编辑、出版、发行《经济论坛》期刊经济理论培训学术交流研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经济论坛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国经济论坛杂志社社长

王健林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璞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水皮《华夏时报》总编辑文海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融资性担保业务工作部副主任白云峰中国博奇环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向文波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洲伟《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刘积仁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坚如家酒店集团CEO苏敬勤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玉臻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桂莲大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云前百年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江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宋金伦大连市企业发展研究会秘书长张亚勤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刚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功北京安邦咨询公司董事长姜鹏明北京绿创环保集团董事局主席晏平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唐骏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黄怒波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龚方雄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常德传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梁昭贤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CEO谢祖墀博斯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谢韬华奥物种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历年主题2000年-2010年中国经济论坛介绍2000年,中国经济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对股市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进行了交锋,产生了巨大影响。2001年,中国经济论坛在江苏苏州举行,论坛主题:民营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成为最早探讨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阵地,论坛还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文艺晚会。2002年,中国经济论坛在浙江省义乌市举办,本届论坛主题:商贸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本届论坛是在中国最大的商贸集散地举办,为中国的商贸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也是对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商贸经济发展一次大的检阅。2003年,中国经济论坛在广东省阳江市举办,本届论坛主题:民营、海洋、旅游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2004年,中国经济论坛在浙江省湖州举行,本届论坛主题:古镇经济——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2005年,中国经济论坛分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主题:第一代独生子女能否引领“第三次消费浪潮”。这是论坛首次和著名的高校进行合作,在北大、人大、清华等数十所著名高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论坛进一步走向权威学术交流的平台。2006年,中国经济论坛在广东肇庆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2007年,第七届中国经济论坛于2007年6月22日-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本届论坛主题:面临转型的华人经济。本届会议确立了华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2008年,第八届中国经济论坛于2008年9月16日-17日在贵州省人民大会堂举行,主题为“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成为“总结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成就和经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深化”的大型政经盛会。2009年12月26日,“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银装素裹的冰城不仅迎来了客人,更迎来了一个热点话题。来自中国十几个相关部委、100多个城市以及200多家知名企业与机构的近500位代表走进论坛,共同讨论“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第十届中国经济论坛”于2010年12月17-19日在广东省清远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与中共清远市委、清远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论坛主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启十二五新局。第十一届中国经济论坛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中国经济周刊》杂志主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先生出任论坛名誉主席,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先生出任论坛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出任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届中国经济论坛于2011年12月24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论坛的主题为:“全球衰退与中国机会” 。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主办, 12月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实体经济的回归和转型”为主题,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蔡名照、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厉以宁、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张国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建国等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发言。 第十三届中国经济论坛2013年12月25日,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经济升级与创新驱动”为主题,200多位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人士汇聚一堂,智慧碰撞,为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的中国寻求新发展的动力源,探讨多元化的成长、发展之路。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杨振武、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分别在大会上致辞。 由人民日报社、国务院国资委共同指导,《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10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新常态 可持续”为主题,中国经济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做主旨演讲。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阎晓峰出席开幕式。张建星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上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已经转向创新驱动。要适应新常态,必须善于发现新机遇,努力寻找新动力,用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发展起来。本届论坛还进行了“中国—丹麦零碳对话”、“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及“新型城镇化的中国路径”三场高端峰会,中外嘉宾分别就环境问题、中国企业走出去、新型城镇化等与“新常态 可持续”密切相关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