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湖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报录比

发布时间:

湖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报录比

湖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是湖南师大的精品专业,十分好,尤其是教育理论是最好的专业方向,有博士点,是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之一,往往上了国家线不一定能上,要高出好多才有可能上,它实行差额复试,保送生占公费名额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

史变迁

你可以联系这学校的同学了解相关情况,或者登陆湖南师范大学考研论坛,去那里了解相关情况。录取分数是参照国家A区线,录取分数是由高到低的,这其中不包括保研的。对于湖南师大的各个专业的录取比例,你可以进入“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网站了解情况。

湖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报录比

具体还是问下各校的研招办,像湖大,湖师大,都是自主划线,一般比国家线要湖南师范大学研招办联系电话及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 邮编:410081 联系

古代文学专业总体评价: 文学类专业考研都是一根线,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还有文艺学,美学等等,都是这一大类,文学类的线算是文科里面最高的。全国有33所重点高校是自主划线,包括了北大、清华、复旦等等名校,所以它们的分数线一般都会比国家线高,而且古代文学也是文科类的热门专业,所以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像北大每年古代文学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二,而且复试淘汰率也很高,算是精英教育了……所以,英语要求很高。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总体评价: 湖南师大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历年属于热门专业,每年报录比大概120(以上):20(以下)的样子;湖南师大的古代文学属于B+,现当代文学属于A,所以比不上现当代文学的专业水平;湖师大古代文学虽然是湖南历史最永久的,但是现在没落了,一句老话说就是“青黄不接”,人才断层,反是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后来居上(据说湖师大人才都被这两所学校挖走了,特别是中南大学05年成立的文学院,现在学术活动搞得风风火火,湖师大文学院反而死气沉沉,中南毕竟是211、985教育部直属,发展经费充足);若要报考,可以试着报考中南和湖大的古代文学(湖南大学更强一些),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湖南师范大学——成立于1996年,前身是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其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创办于湖南蓝田的原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著名学者钱基博、杨树达、骆鸿凯、马宗霍等教授曾在这里执教,确立了深厚的学术传统和优良的学术声望。改革开放以来,马积高、周秉钧、宋祚胤等教授也为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目前已形成一个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结构合理、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我院目前共有在编教师98人,其中教授32人,占教师人数的7%,副教授39人,占教师人数的8%。56岁以上者8人,36—55岁者70人,35岁以下者20人,教师年龄结构正在向年轻化方向发展。我院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42人、占教师总数的9%,具有硕士学位者32人、占教师总数的7%。目前还有12位青年教师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每年均在增长。我院教师中现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省级优秀中青年专家3人,潇湘学者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一和三层次人选3人。我院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的优秀人才,促进学科的学缘开放,同时还常年派出骨干教师出国访问交流,提升学科与国际接轨的能力,教师访学的足迹遍布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等十多个国家。我院拥有各种类型的教学实验室,其中语言实验室1间、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房1间、多媒体教室3间、多功能学术报告厅1间,重点学科多功能会议室1间、小型实验室4间。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得到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较好地实现了教学与科研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了文学院图书分馆和文献研究中心。其中包括两个重点学科资料室、中文综合资料室、基地班资料室、工具书资料室、古籍资料室、过刊室和现刊室。共计中外文专业藏书78万册;我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古汉语研究》、《中国文学研究》已有较长历史,近年来先后进入CSSCI来源期刊,在国内外学界具有较高学术声望,是我院重要的学术窗口。 近五年来我院教师共出版学术著作130部,教材21部,发表学术论文608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家级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3篇;近五年来,我院共承担各类基金项目共计8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7项,省部级重点课题2项,一般课题20项,省教育厅重点课题5项,一般课题16项;我院科研成果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五年来共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唐贤清教授的《〈朱子语类〉副词研究》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截止于2007-7-27)湖南大学——湖南大学的前身“岳麓书院”,素以培养文史方面的人才而著称于世。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国立湖南大学文学院拥有如国学大师杨树达先生等一大批知名教授,培养了如著名语言学家郭锡良教授等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在国内高校中享有盛誉。后来由于院校调整,包括文学院在内的纯文科被分离出去,大量高水平的教师和珍贵的图书资料流往外校。 近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走综合性大学的道路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南大学领导高瞻远瞩,周密计划,果断决策,很快设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于2001年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共72人。被中断了近50年的传统重新接续起来,它传达给人们的,是湖南大学重振传统文科的决心与信心,是令人振奋的希望与号角。 在湖南大学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关怀与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一年多来,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立“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的条件业已基本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领导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决定于2002年10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并特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著名学者张炯教授担任湖南大学文学院的首任院长。 湖南大学文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工35人。教师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有博士学位的19人、在读博士2人。在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和学科分布等方面都是比较合理的。 湖南大学文学院下辖一部和五个教研室,即大学语文教学部、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字教研室、文艺学与写作学教研室。(截止于2011-02-24)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文学院座落在古城长沙美丽的岳麓山下、湘江之滨,系于2002年5月在原文法学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在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文学院和中南大学一起成长,以特色文科创学院品牌,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一个基础文科学院的快速发展。 文学院现有教职工52人,专职教师从不足20人发展到现在的40人。其中有教授14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6人,博士后3人。 建院8年来,学院本科专业从1个发展到2个,硕士点从1个增加到11个,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另有一个对外汉语教育专业硕士点。本科生从不足200名发展到700余名,研究生从不到20人发展到现在的200余名,从规模到水平都有了跨越式发展。(截止于2011-12-13)湘潭大学——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前身为湘潭大学中文系,创建于1976年,是湘潭大学最早建立的院系之一。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结构合理,图书资料丰富,实验设施齐全的教学科研单位。  学院下设中文、广告、新闻3个系;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传媒文化、民间文学、古籍整理等4个研究所;拥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汉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共有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硕士研究生;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新闻学专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拥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外文学与文化研究基地为湖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比较文学》是国家精品课程,《普希金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学》为湖南省精品课程;《中国韵文学刊》是在全国有影响的理论刊物。  近10年来,学院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00多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0多篇,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20项。获省部级科研、教学奖20多项,其中,国家教育部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3项;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4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  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3人,博士3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中外文论与美学教学团队”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建院30余年来,为社会培养了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各类人才4000多人。其中有凤凰卫视著名电视策划人王鲁湘,花城出版社社长、总编、著名作家肖建国,《计算机世界》杂志总编刘九如等一大批杰出人才。现有在校本科生1200多人,研究生400多人。(截止于2010-11-15)吉首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办于1958年,是吉首大学办学历史最长、招生人数最多、办学成绩最显著的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197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成为湖南省首批重点专业,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两个硕士点,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80人。历届学生在课程学习、研究生升学考试、就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专业目前有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2人,博士(含在读)22人。这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在教学科研各方面都有较好的成绩,近年来,共出版《艺术思维哲学》、《颠狂之美:美学语境中的狂禅》、《土家族文化精神》、《锉刀下的风景》、《黄永玉年谱》、《徘徊在边缘的女性主义叙事》、《吉首方言研究》、《李白新考论》等专著23部,主持《沈从文研究》、《湘鄂川黔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湘西鄂西杂居区少数民族语言受汉语影响研究》、《 里耶秦简校诂——探寻湘西失落的文明》、《与侗语有关的三个湖南土话:那溪话、本地话和草苗话》、《在别一个国度:汉文学中的湘西形象研究》、《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民初遗民文学研究》、《旅游语境中湘西民间艺术变迁的人类学研究:以德夯、里耶、山江为考察点》《从语言到话语——20世纪西方文化论的“语用学转向”研究》《齐梁乐府音乐与文学关系研究》等国家级研究课题12项,主持省部级各类研究课题40余项,主持校级各类课题6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种奖励10余项,显示出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学校“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辐射边区、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及湖南省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要求,在近50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大湘西本土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上水平,科研出特色,人才创品牌。具体表现在: 1、课程设置特色。立足于“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优个性”的人才培养要求,开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群夯实专业基础,同时,将滋生于湘西的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语言资源转化为课程体系,进入专业选修课群和通识课群,增强汉语言文学知识在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方面的运用能力。 2、科学研究特色。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注重学科研究与教学研究的结合,注重科研成果社会转化与教学转化的结合。 3、人才培养特色。求实创新、服务基层。 本专业拥有各类实验设备600余万元,图书资料4万多册,校内外各级各类实习基地35个,学生社团有西湘风文学社、学生通讯社、民俗学社、虎雏话剧社等,为学生发挥才干、锻炼专业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截止于2007-5-10)

500分 498分

385分吧,我好像听说过

华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报录比

2004年及以前,教育学硕士找工作多是在高校,或是地级市的教育局之类。属于教育学硕士找工作的黄金时代。2005年,进入高校任教师的已经大幅下降了。大多是到珠三角一些中学(深圳在03年左右已经开始招研究生)任教,进大学当辅导员的人数比较多。2006年,广东高校招聘研究生的要求已经近乎苛刻,研究生进入珠三角中小学成了主流,进大学当辅导员也比较难了。2007年,能进高校任教的几乎屈指可数,研究生大量寻找珠三角中小学任教,回内地工作成了另一个主流,大学辅导员出现教育学博士。2008年,目前找到工作的不足三分之一,很多还是到中小学,甚至珠三角中小学还是很难进,或者竞争力不如本科生。找工作难成为一个现实。

华南师大比较教育学去年实际招生12人,复试最低分数线325 进入复试最低分326,最高分387分!推荐311参考书如下:311的参考书《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在备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之前,请认真阅读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考条件。从近几年的出题可以知道,统考的题越来越细致、越来越灵活。这就要求考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才有可能通过初试。华南师范大学考研报录比是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同学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所以老师整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的报录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报录比如下:   学校 学院 专业 报名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原理 61 21 43%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 156 42 92%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史 39 9 08%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比较教育学 64 16 00%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学 48 12 00%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高等教育学 17 7 18%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成人教育学 22 7 82%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领导科学 37 11 73%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基础教育学 23 5 74%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基础心理学 80 18 50%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71 18 35%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应用心理学 62 18 03%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计量心理学 52 18 62%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学 56 28 00%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传播学 41 10 39% 卓越与挑战并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是竞争最激烈的学院,对于很多考研华南师大教育学研究生的同学来说,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最重要的还是打牢基础知识,通过老师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少走弯路。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同学们既有勇气选择华南师大作为自己考研的目标,博仁的老师相信同学们同样有勇气面对考研路上任何的困难与艰辛,哪怕有的问题是之前意想不到的,所谓天道酬勤,老师相信大家能一如既往的坚持和努力,复习策略上的灵活、理性的调整一定会让你圆梦华南师大。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报录比

湖南师范教育学报录比

1、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不是特别难考,但也不好考,毕竟是211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2、是否难考是相对而言,和北师大、华东师大比则不难考,但和非211师范大学比则难考。3、通常考研的难度和报考学校的名气(层次)以及所处的城市相关,因为报考生源不同。

这个师范大学在当地还是比较不错的,考研如果有喜欢的专业可以考虑。

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考研报录比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上国家线人数 录取人数  005 历史文化学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5 4  005 历史文化学院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31 19  005 历史文化学院 060200 中国史 112 40  005 历史文化学院 060300 世界史 15 14  005 历史文化学院 1202J1 文化产业管理   3希望对你有帮助,记得采纳哦~

湖南师范大学考研难考吗 正文1、考取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总体难度【难度中等】。2、考研难易主要看招生单位所处的地域、名气、排名等,因为报考生源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的重点大学都难考,而非重点大学则相对好考。湖南师范大学是【211高校】,所在城市位于【湖南】。3、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和报录比也是反映该校考研难不难的重要指标,点击可以查看【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湖南师范大学考研报录比】4、考研难易还要看各人的备考:如果备考充分就不难,否则就难。因为能否被录取是看初试和复试的分数排名。5、基于每位考研的同学都想了解考研难度的数据,我们考研派经过多重数据维度的考虑和收集整理,现整理如下考研难度院校排名, 。数据考虑了本科生源质量,学校在各大榜单上的排名情况,同城院校聚集程度和同城排名情况,学校所在城市的吸引力(一线、二线、三线等等),学校的类型(综合院校、师范院校、理工类院校、农林类院校等),同学搜索xx大学+考研的关注指数等数据,经过不同指标的加权计算得出难度指数,供各位参考。考研难度除了学校的吸引力外,还与报考的专业相关,请各位考研的同学根据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综合考虑报考。更多问题,可咨询我们考研派研究生学姐团队(点击顶部获底部QQ图标即可),帮你回答各个专业的难度分情况。一般来说,在考研之前都会选择好自己想考的大学和专业,而对于有准备的学生来说,早早就已经想好了,而且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自然在考研大军中,成功的几率自然就要高许多,而有些学生则稍微慢了一步,可能临近毕业的时候,才想要考研,与其他考研大军相比,优势少了许多,而且时间不足,自然在考研路上,会走得比较缓慢,甚至失败的几率也是蛮高的,想要成功,真的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考研同样如此,在考研路上,要清楚自己的实力,也要明白什么大学是自己可以考上的,什么是不能,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有五所师范类的大学是蛮难考上的,一般的学生考不上,当然有能力的学生还是可以尝试尝试的,毕竟考上了就是香饽饽,毕业后自然不会为找工作而犯愁。南方考研最“难”的大学一: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211”和“985”同时兼备的重本院校,在全国范围内,能够与之相比的只有北京师范大学,两者分别是南方和北方师范类大学的顶尖院校,对于师范类的考研生来说,能够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或者北京师范大学就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竟每所学校的名额是有限的,而且名额还被本校保研的学生占据,一般来说,能够考上的都不是一般的学生,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显得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的难度是多么大,想要在众多考研生之中突破,需要的不仅仅是实力,运气也是同样重要,只有考上了,毕业后找份高薪的工作轻而易举。南方考研最“难”的大学二: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211”类的重本院校,与华东师范大学相比,虽然少了“985”的名头,但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在师范类大学中,也算是挤进了全国前五,在南方地区中,甚至排名第二,由此可以看出其实力也是非常雄厚的,不仅只有江苏的学生会想要考南京师范大学,就算是外省甚至全国的学生,都想要考进南京师范大学,毕竟无论师资力量还是求学的环境,其实南京师范大学都算是顶尖的,在往年的考研录取率当中,虽然不高,但是也算可以的,只要有实力,考上南京师范大学,未来的前途必定光明。南方考研最“难”的大学三: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也是一所属于“211”类的重本大学,在本科录取的时候,分数也是高的离谱,一般的学生还真的考不上,对于想读师范的学生来说,湖南师范大学也是非常不错的院校,也算是蛮多人心目中的完美高校,当然本科录取难,在考研的录取方面也是同样难,毕竟想考进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实在太多了,而且录取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真的能够成功的人少之又少,尤其是跨地区跨院校和跨专业的学生,难度就加大了好几个等级,在南方地区中,湖南师范大学也是排名第三的,难度自然不弱,想要考进,还是得加倍努力才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