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期刊数量多吗

发布时间: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期刊数量多吗

青年人大 是校报 同时面向社会发行 可以订阅每个院都会有自己的院报 不过不公开发行

是不是学术期刊?如果是的话挺多的,人民大学学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人大复印资料,等等,到知网上一查就有了。

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国内拥有最多刊号的法人单位,现出版有148种期刊,包括“复印报刊资料”、“文摘”、“报刊资料索引”和原发期刊等四大系列。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量(率)被学界和期刊界普遍视为人文社科期刊领域中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被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文章才能算做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期刊数量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期刊(按照影响因子排序)有:《法学家》《人口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情报资料工作》《政治经济学评论》《公共管理与政治评论》《社会学评论》《教学与研究》《社会建设》《档案学通讯》《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清史研究》《开发性金融研究》《朝阳法律评论》《成人高教学刊》《创新人才教育》《道教学刊》《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俄罗斯经济与政治发展研究报告》《法律文化研究》《国学学刊》《基督教文化学刊》《经济法学评论》《酒史与酒文化研究》《林业经济评论》《人大法律评论》《儒学评论》《社会保障研究》《世界政治研究》《唐宋历史评论》《土地经济研究》《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新史学》《新闻春秋》《证券导刊》《证据学论坛》《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中国公共史学集刊》《中国合作经济评论》《中国金融学》《中国苏轼研究》《中国乡村研究》《中国政治学》《中国主持传播研究》《宗教研究》《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

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国内拥有最多刊号的法人单位,现出版有148种期刊,包括“复印报刊资料”、“文摘”、“报刊资料索引”和原发期刊等四大系列。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量(率)被学界和期刊界普遍视为人文社科期刊领域中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被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文章才能算做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青年人大 是校报 同时面向社会发行 可以订阅每个院都会有自己的院报 不过不公开发行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期刊数量限制

媒体名称 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 单位地址 刊号 11-4297/G4 联系电话 类别 期刊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语种 汉语 全名是这个,不是核心,但这类型在有些地区和高校可以等同于核心期刊。

青年人大 是校报 同时面向社会发行 可以订阅每个院都会有自己的院报 不过不公开发行

中国人民银行主办刊物数量

财务,会计类的报刊杂志:《财会月刊》、《会计师》、《财会学习》、《中国税务》、《财务总监》、《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税务报》、《中国金融报》、 《中国税务报 》、《中国财经报 》、《中国证券报》等报刊。

这本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基本可以判定是核心的了

《财会通讯》《会计之友》《会计师》

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是全国经济金融界的权威性货币信用理论、政策研究刊物,本刊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良学风,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及时反映我国经济金融界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金融理论和业务发展提出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金融研究》内容涵盖中国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既展示国内权威部门、权威人士以货币信用为主要内容的重大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动向,也推出实务工作者的研究体会和心得,力图全方位深刻反映国内货币信用理论、政策和实务的发展状况和成果,坚实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发挥研究专业领域的权威导向作用,为经济金融部门培养和发现新人服务。《金融研究》力求扩大信息量和知识面,使读者能多有收获;为专业研究人员、院校师生和企业经理人员了解经济金融理论和政策动向服务,也是国外关心中国经济金融进展情况的读者不可缺少的读物。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是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金融学会主办的一部大型资料性、历史性、综合性年刊。1986年中文版创刊,1990年英文版出刊。自创刊以来,《中国金融年鉴》忠实地记录了当代中国金融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是一部具有权威性、专业性、连续性和科学性的大型工具书。《中国金融年鉴》全面、系统地记载了中国的银行、信托、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的改革和发展情况。内容涉及货币、银行、信贷、保险、信托、证券、利率、汇率、结算、投资、金融市场等,主要栏目有:经济、金融形势与重要方针政策,金融改革、金融事业的新发展,对外金融往来,各地金融情况,专题材料,金融法规、制度、办法选编,金融大事记,经济、金融统计资料,金融机构名录,附录,并根据金融业务发展情况增设新栏目。《中国金融年鉴》为大16开精装本,每卷约200万字,图文并茂,附有目录及索引,便于检索,是金融部门和专业研究必备的工具书,也是收藏金融史料的珍品。《中国金融年鉴》1995年刊中文版在首届中央级年鉴评奖中荣获综合类特等奖。《中国金融年鉴》编委会1986年成立,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任主编。历任主编为:刘鸿儒(1986年—1989年刊),陈元(1990年—1997年刊),史纪良(1998年刊),肖钢(1999年刊),吴晓灵(2000—2003年刊)。中国人民银行历任行长陈慕华、李贵鲜、朱镕基、戴相龙曾为《中国金融年鉴》作序。《中国金融年鉴》日常编辑、编务、出版、发行工作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所)《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负责。《中国金融年鉴》创刊至今,已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8卷,每卷发行7万册左右,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自1999年编辑部开始制作当年电子版光盘并随刊发行,使读者使用更加便捷。由于实行无库发行,以往历年中国金融年鉴均已无存书可售,为满足广大读者和市场的需求,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于1999年制作了1986—1998年刊电子版光盘。光盘汇集了自创刊以来13年的历史资料,压缩至一张光盘。并对有关条目进行了重新编排,采用了纵横两种检索方式,一方面使读者对历史资料的连续检索更为便捷,另一方面使印刷版的原貌得以完整展现,实现了电子化检索与年鉴典藏性的有机结合。《中国金融年鉴》电子版光盘既是经济、金融、科研、图书馆等单位必备的便捷工具,又可作为完整历史资料加以珍藏。  《中国金融年鉴》1986年—1988年刊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1989年刊以后由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出版,中国印刷总公司承印。1989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文版列入期刊系列,国内统一刊号:CN11—2609/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5841;1994年英文版列入期刊系列,国内统一刊号:CN11—365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5607。  2003年刊《中国金融年鉴》中文版定价00元人民币,英文版定价00美元。1986—1998年电子版光盘每册定价1300元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主办刊物数量是多少

中国市场是国家级刊物期刊名称 中国市场 期刊CN号 11-3358/F 主管单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文种 汉文 发行范围 公开

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是全国经济金融界的权威性货币信用理论、政策研究刊物,本刊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良学风,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及时反映我国经济金融界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金融理论和业务发展提出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金融研究》内容涵盖中国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既展示国内权威部门、权威人士以货币信用为主要内容的重大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动向,也推出实务工作者的研究体会和心得,力图全方位深刻反映国内货币信用理论、政策和实务的发展状况和成果,坚实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发挥研究专业领域的权威导向作用,为经济金融部门培养和发现新人服务。《金融研究》力求扩大信息量和知识面,使读者能多有收获;为专业研究人员、院校师生和企业经理人员了解经济金融理论和政策动向服务,也是国外关心中国经济金融进展情况的读者不可缺少的读物。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是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金融学会主办的一部大型资料性、历史性、综合性年刊。1986年中文版创刊,1990年英文版出刊。自创刊以来,《中国金融年鉴》忠实地记录了当代中国金融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是一部具有权威性、专业性、连续性和科学性的大型工具书。《中国金融年鉴》全面、系统地记载了中国的银行、信托、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的改革和发展情况。内容涉及货币、银行、信贷、保险、信托、证券、利率、汇率、结算、投资、金融市场等,主要栏目有:经济、金融形势与重要方针政策,金融改革、金融事业的新发展,对外金融往来,各地金融情况,专题材料,金融法规、制度、办法选编,金融大事记,经济、金融统计资料,金融机构名录,附录,并根据金融业务发展情况增设新栏目。《中国金融年鉴》为大16开精装本,每卷约200万字,图文并茂,附有目录及索引,便于检索,是金融部门和专业研究必备的工具书,也是收藏金融史料的珍品。《中国金融年鉴》1995年刊中文版在首届中央级年鉴评奖中荣获综合类特等奖。《中国金融年鉴》编委会1986年成立,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任主编。历任主编为:刘鸿儒(1986年—1989年刊),陈元(1990年—1997年刊),史纪良(1998年刊),肖钢(1999年刊),吴晓灵(2000—2003年刊)。中国人民银行历任行长陈慕华、李贵鲜、朱镕基、戴相龙曾为《中国金融年鉴》作序。《中国金融年鉴》日常编辑、编务、出版、发行工作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所)《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负责。《中国金融年鉴》创刊至今,已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8卷,每卷发行7万册左右,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自1999年编辑部开始制作当年电子版光盘并随刊发行,使读者使用更加便捷。由于实行无库发行,以往历年中国金融年鉴均已无存书可售,为满足广大读者和市场的需求,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于1999年制作了1986—1998年刊电子版光盘。光盘汇集了自创刊以来13年的历史资料,压缩至一张光盘。并对有关条目进行了重新编排,采用了纵横两种检索方式,一方面使读者对历史资料的连续检索更为便捷,另一方面使印刷版的原貌得以完整展现,实现了电子化检索与年鉴典藏性的有机结合。《中国金融年鉴》电子版光盘既是经济、金融、科研、图书馆等单位必备的便捷工具,又可作为完整历史资料加以珍藏。  《中国金融年鉴》1986年—1988年刊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1989年刊以后由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出版,中国印刷总公司承印。1989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文版列入期刊系列,国内统一刊号:CN11—2609/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5841;1994年英文版列入期刊系列,国内统一刊号:CN11—365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5607。  2003年刊《中国金融年鉴》中文版定价00元人民币,英文版定价00美元。1986—1998年电子版光盘每册定价1300元人民币。

《金融经济》不是核心-属于国家级期刊 金融经济荣获中国优秀经济期刊;湖南双十佳期刊;湖南省优秀经济期刊。 《金融经济》下半月刊,出刊周期为半月刊,主要版块栏目:经济纵横、管理论坛、理论探讨、金融研究、决策参考、经济视点、金融视角、股市纵横、保险主管主办: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  湖南省金融学会快捷分类:经济金融 经济与管理科学出版发行:湖南  半月刊  A4期刊刊号:1007-0753, 43-1156/F创刊时间:1982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相关核心期刊:金融经济学研究从2013年起更名为《金融经济学研究》。 《金融经济学研究》扎根于改革开放前沿、经济金融现象复杂多变的广东省,以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经济理论为研究对象,以促进中国金融经济转型为己任。本刊聘请了一主管主办:广东金融学院  广东金融学院快捷分类:金融经济与管理综合 经济与管理科学出版发行:广东  双月刊  A4期刊刊号:1674-1625, 44-1696/F创刊时间:1986  影响因子 950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PBC的分支机构到县一级,基本上每个县都有人民银行。县支行的工作比较苦。人员老化,人手不够,经费特别紧张。一般县支行都是要兼岗的。科室部门称为股。比如,国库会计股,综合股等等。县支行的话,基本就是营业室业务最重要了。忙起来很忙,一个股室对应上面三四个科室的业务,各种东西报告报表很多,很多都也是形式主义,分析什么的都是陈词滥调,数字正确报走就行了。工作内容很多,视乎不同的岗位,比如征信,比如国库(负责税收上缴国库),比如会计或者叫做营业室,负责支付系统,资金划拨等等。同时,做这些的人还有可能肩负着统计经济指标,反洗钱,管理支付结算,外汇、货币发行甚至发行库保卫工作,年轻人还担负着全单位的科技工作。当然,也有检查,检查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但是人实在不多,基本都走了过场了。最最坑爹的是一个叫做“调研信息”的东西。如今的央行,这个东西是自上而下考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调研信息”是分为“调查研究”和“政务信息”两块的东西,有点类似于小论文什么的。基层央行大家都比较抓这个,主要发表在自办刊物上。其目标是给领导提供一些新事件、新情况,包括一些政策运行情况的。结果发展到后来成了硬任务,完不成我们是要扣钱的。发表在不同级别的刊物算分数不一样,主要是内刊。县支行员工们顶着很多工作量而且工资有可能被拖欠(我知道的最差情况是3个月发不出,还有地市中支扣钱的)的情况下,那些实际文凭只有大专中专的叔叔阿姨们,也被迫写一些“调研信息”。顺带提一句,据说央行现在不太受其他部门待见,就是在“调研立行”的口号下,大家踊跃写作,爆出了太多其他部门的工作失误、制度漏洞等等有关系。但是相比企业,还是比较轻松的。到了地市中支,最少也100多人吧,算算人是够用的,可是闲人太多。地市中支大约有十几个科室,对应总行各个司局,省会中支的各个处,工作分的比较细,基本干活的人人均一块,和县支行那些差不多,干好万事大吉。调研信息还是永恒的主题。省会中支的话,人就太多了,基本400人以上,统领全省工作,各项业务专人专管,搞检查,报数字,汇总,工作量也很大。加班什么的,也常见。没有加班费,可以调休。但是总体上节假日有保障。配合政府出一些适合当地经济形势,又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分行级别和省会中支差不多。总行,太高大上了,牛人太多,被借调当马仔的多,我还没去过。只在蜗牛楼钱默默瞻仰了一会儿就闪人了。不过总行干的事情,就是统领全局,制定政策,研发系统等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