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数学物理学报分区

发布时间:

数学物理学报分区

一区。地球物理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球物理学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48年。地理物理学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是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地球物理学报》主要栏目设有: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地热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重力与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

目前,在国际科学界,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被SCI、SSCI收录的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那么,究竟什么是SCI和SSCI呢? SCI 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般比较好的期刊才能被SCI期刊数据库收录,因此sci论文被认为是最高等级的论文。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SCI期刊的水平层次不齐,也有不少水刊。因此同样是sci论文,发表在不同期刊的水平也千差万别。为此,国际国内都将SCI期刊进行分区,如中科院分区和JCR分区,他们都将SCI期刊分为1到4区,其中1区的期刊是行业内最好的期刊,非常难发表。而4区的SCI期刊则相对容易很多。    其次,SCI期刊数据库主要收录的英文期刊,实际上代表的是好的英文期刊数据库,只收录了少量的其他语言期刊,还有很多非常好的其他语言期刊没收录。比如很多中文核心期刊比一般的三区或者四区SCI期刊难发表。    因此,评价论文的水平不能唯SCI,还要实际考虑论文的水平,SCI论文可能比大部分中文论文好,也可能不如核心中文期刊论文。

数学物理学报最新分区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一区。地球物理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球物理学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48年。地理物理学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是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地球物理学报》主要栏目设有: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地热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重力与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

物理学报分区

李立(地质矿产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廊坊 065000)摘要 利用深大地电磁测深结果研究了地壳、上地幔的地电结构。30km深度的地电结构复杂,由很多大小不等电性各异的块段组成,大多数低阻区对应于高地温区。90km深度的地电结构相对简单,在高阻的背景上分布着一些低阻异常带,其中的松辽、华北地台东部以及扬子地台西部连成一片,构成了北东-南西向的巨大低阻异常带,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汾渭地堑、龙门山-攀西构造带位于该低阻带西侧,依兰-伊通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位于其东侧,推测该低阻异常带与上述断裂带的形成有关,并有部分熔融的地幔物质存在。150km深处的电性结构则以低阻为背景,在其上零星分布着高阻块体,其轴向线构成的“构造线”将中国大陆分割成若干地质构造单元。在新生代裂谷区和近代活动构造区大多存在壳内低阻层,且深度浅,浅源地震的震源一般分布在壳内低阻层以上。上地幔低阻层的深度变化较大,最浅处仅50~60km,而最深可达200km以上,东部地区平均约100km,西部地区约120km。从东北的松辽地区经华北地台东缘向西南沿汾渭地堑再折向南直到扬子地台西缘有一个北东-南西向的巨大的上地幔低阻层隆起带,大部分上地幔低阻层隆起区与高热流区以及强震震中分布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地壳 上地幔 电阻率 中国大陆1 引言本项研究的数据是基于地质矿产部系统十余年的大地电磁测深(MTS)深部调查结果以及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地质院校等单位多年的MTS结果[1~24]。搜集并整理了近1000个测深点的资料得出了30km、90km、150km深度的电阻率值,壳内低阻层以及上地幔低阻层的深度值,并将这些数据按1°×1°的经纬网格分别进行平均,以平均值代表每个网格的电阻率值与低阻层的深度。由于深大地电磁测深的测点分布不均匀,尚有不少空白区,有些空白区的壳内与上地幔内低阻层的深度是用大地热流值估算的[25],因此只能粗略地给出中国大陆深部的地电结构与格架。2 不同深度上的地电特征根据30km、90km以及150km深度的电阻率研究了地壳、上地幔的地电结构,它们基本上反映了地壳内、岩石圈底部以及岩石圈以下的电性结构。1 30km深度在30km深度上电阻率的变化无规律,由很多大小不等,电阻率各异的块段组成,说明了地壳内构造复杂。根据岩石电阻率的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地壳内的低阻异常大多是由含流体或石墨化的地层引起[26,27]。多数的低阻异常带与高地温区对应。2 90km深度图1 中国大陆90km深度上的地电结构及低阻异常①松辽地块;②华北地台东部;③扬子地台西部与地台东缘;④华南褶皱系东部;⑤腾冲褶皱带;⑥青藏高原;⑦祁连褶皱带;⑧鄂尔多斯西缘的银川地堑;⑨天山-北山褶皱带;⑩阿尔泰褶皱带;⑪班公错-嘎尔地区。图中等值线为松辽—扬子正磁异常[28]90km深度上的地电结构较为简单,在高阻的背景上分布着一些低阻异常带(图1),它们是松辽地块、华北地台东部、扬子地台西部与该地台东缘、华南褶皱系东部、腾冲褶皱带、青藏高原、祁连褶皱带、鄂尔多斯西缘的银川地堑、天山-北山褶皱带、阿尔泰褶皱带以及西藏西缘的班公错—嘎尔地区。其中的松辽地块、华北地台东部以及扬子地台西部连成一片,构成了一个北东-南西向的巨大低阻带,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汾渭地堑、龙门山-攀西构造带位于该低阻带西侧;依兰-伊通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位于东侧,推测上述断裂构造带的形成与该低阻异常带有关。这一北东-南西向的低阻带与安振昌编制的卫星磁异常图[28]中的松辽-扬子正异常带基本吻合,推测该低阻带是上地幔的隆起区。90km深度上的低阻异常大多分布在岩石圈的减薄区,那里可能存在部分熔融的地幔物质。3 150km深度150km深度在低阻的背景上零星散布着一些高阻块(图2),大部分地区的地幔物质已处于部分熔融状态,只有松辽地块北部、冀鲁陆核东部、扬子地台与华南褶皱系的接合处,右江褶皱带南部、龙门山-攀西构造带、柴达木地块、祁连山褶皱带、阿尔泰-天山地区以及西昆仑山表现为局部的高阻区。推测上述高阻区是由难熔的残余地幔物质形成的“硬块”。这些高阻块体有可能是深部构造带的标志,如果将一些高阻块体的轴向线分别连接,则可得出6条有趣的“构造线”F1—F6。自西昆仑山经柴达木、祁连山及其东延部分直到冀鲁陆核南端构成近东西向的“构造线”F1,它将中国大陆分割成南北两大部分,准噶尔、塔里木、华北地台位于其北侧,青藏高原、扬子地台及华南褶皱系位于南侧。松辽地块北部的轴向线向南延伸则与郯庐断裂带相连构成北东-南西向的“构造线”F2。扬子地台与华南褶皱系间的高阻块体轴向线向西南延伸与右江褶皱带的高阻轴同线相连构成“构造线”F3,它可能是扬子地台与华南褶皱系的深部边界。除此尚有位于龙门山-攀西的“构造线”F4以及天山-阿尔泰“构造线”F5,它们可能分别反映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台的深部边界以及准噶尔地块的深部边界。图2 中国大陆150km深度上的地电结构及低阻背景上的高阻块体①松辽地块北部;②冀鲁陆核东部;③扬子地台与华南褶皱系的接合处;④右江褶皱带南部;⑤龙门山-攀西构造带;⑥柴达木地块;⑦祁连褶皱系;⑧阿尔泰-天山地区;⑨西昆仑山;F1—F6为高阻块体轴向线构成的“构造线”3 壳内低阻层的深度变化在中国大陆上除华南褶皱系、扬子地台及松辽地块的部分地区外,大多发现了壳内低阻层。壳内低阻层的深度一般为15~30km,厚度几到十几公里,电阻率几到几十欧姆米。大多数的壳内低阻层与活动构造区对应,且地温较高(表1)。此外,壳内低阻层的上隆区还与莫霍面的上隆区(图3)以及上地幔低阻层的上隆区(图4)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多数浅源地震的震源位于壳内低阻层以上(图5)。表1 壳内低阻层上隆区图3 壳内低阻层上隆区与莫霍面上隆区的分布①松辽地块北部;②华北地台东缘;③汾渭地堑;④二连-呼和浩特-东胜;⑤南北地震带北段;⑥祁连山;⑦松潘-甘孜-康滇地区;⑧雅鲁藏布江-腾冲地区;⑨天山-准噶尔地区;⑩北山;⑪下扬子地区;⑫泉州-赣州地区;⑬洞庭盆地;⑭建始-恩施盆地;⑮西昆仑北部;⑯班公错-嘎尔地区图4 汾渭地堑壳内低阻层与上地幔内低阻层的对应关系[5]图5 拉萨与唐山地区壳内低阻层与浅源地震震源分布[29]4 上地幔内低阻层的深度变化中国大陆上地幔低阻层的顶面深度变化很大,从最浅的50~60km到最深的200km以上,平均深度为100~120km,一般情况下,中国的东部地区浅,西部地区深(图6)。从东北的松辽地区经华北地台东缘,向西南沿汾渭地堑再折向南直到扬子地台西缘有一个北东-南西向的巨大的上地幔低阻层隆起带,在90km深度的地电结构图上也清楚地显示了一个巨大异常带。一般情况下,上地幔低阻层顶界面是岩石圈的底界面,因此根据上地幔低阻层的深度粗略地给出了岩石圈的厚度,并对中国大陆的岩石圈进行了分区,岩石圈厚度小于100km的地区定为岩石圈减薄区,岩石圈厚度大于120km的地区定为岩石圈的增厚区。表2给出了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厚度。岩石圈的减薄区大多对应于高热流区(图7),多数的强地震分布在岩石圈减薄区。这些都说明岩石圈减薄区具有活动构造带的特征。有资料[30,31]表明大型内生金属矿多数分布在岩石圈的减薄区或岩石圈厚度的陡变带上。因此,上地幔低阻层的起伏变化对矿产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图6 中国大陆上地幔低阻层的深度(单位:km)表2 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厚度5 结论在90km深的上地幔内发现一个自松辽盆地直到扬子地台西部的北东-南西向巨大低阻异常带,推测该低阻异常带是上地幔的隆起带。中国大陆自90km到150km深的上地幔是由塑性的“软体”和致密的“硬块”组成,而不是简单的层状结构。中国大陆150km深度的大部分地区,地幔物质已处于部分熔融状态,反映为低电阻率,只有局部地区为高电阻率,它们构成的一些“构造线”有可能是大地构造单元的深部边界。图7 岩石圈减薄区与高热流区(金昕)的分布①松辽-华北地区;②扬子地台东缘-华南褶皱系东部;③鄂尔多斯西缘;④汾渭地堑;⑤康滇隆起区;⑥腾冲褶皱带;⑦金沙江-玉树地区;⑧东昆仑;⑨祁连褶皱带;⑩天山褶皱带;⑪二连-东乌珠穆沁带在多数的近代活动构造区内均发现了壳内低阻层,且埋藏度浅,一般小于20~25km。在上地幔内发现一个自松辽至扬子地台西缘的北东-南西向的巨大的低阻层隆起带。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平均厚度为100~120km,东部小于西部。岩石圈的减薄区大多位于活动构造区内,并与高热流区以及强地震区对应。参考文献[1] 袁学诚,李立,金国元等.西藏洛扎—羊八井地区的磁大地电流地壳测深.地质学报,1985,59(1):25~[2] 李立,金国元.西藏地区岩石圈的电性与热状态.地质矿产部物化探研究所所刊,(2),121~128.北京:地质出版社,[3] 李立,金国元.攀西裂谷及龙门山断裂带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物探与化探,1987,11(3):161~[4] 陈沪生.下扬子地区HQ—13线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及其地质意义.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8,9(3):211~[5] 邢集善,姚典群,黎明.试从地球物理资料论山西地堑系的构造特征.山西地质,1989,4(2):95~[6] 蒋宏堪,战双庆,王宏勋.十堰至洛阳大地电磁观测结果.物探与化探,1990,14(4):285~[7] 蒋宏堪,战双庆,王宏勋.湖北麻城—九宫山剖面深部地质特征初探.物探与化探,1990,14(5):357~[8] 詹麒.塔里木盆地东北部的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及其初步地质成果.地球科学,1990,15(增刊):97~[9] 罗志琼.开封—灵壁大地电磁测深研究.地球科学,1990,15(增刊):87~95.[10] 张胜业,欧阳昌定.大地电磁测深在鄂中地区区域地电结构探测中的应用.地球科学,1990,15(增刊):79~[11] 李立,金国元,刘畅往等.可可托海—阿克塞剖面的地电特征.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北京:地震出版社,[12] 蒋宏堪,战双庆,王宏勋.四川大足—福建泉州深部地电特征.地球物理学报,1992,35∶214~[13] 顾群,孙洁,史书林等.华北、西北一些地区地壳和上地幔内高导层.地震地质,1980,2(2):21~[14] 国家地震局《深部物探成果》编写组.中国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北京:地震出版社,1986,271~[15] 吴广跃,曾陆海.大地电磁法在福建漳州地热区的应用.地球科学,1988,13(3):325~[16] 张云琳,安海静,刘晓玲等.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横向变化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地震地质,1988,10(2):65~[17] 孙洁,徐常芳,江钊等.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地壳构造活动的关系.地震地质,1989,11(1):35~[18] 高文,蒋邦本,白登海.邢台地震区大地电磁观测与研究.地球物理学报,1990,33:291~[19] 邓前辉,刘国栋,刘金汉等.湖北襄樊—福建罗源的大地电磁测量与地壳上地幔电性特征研究.地震地质,1990,12(2):149~[20] 史书林,徐常芳,王继军等.辽宁义县—内蒙古乐乌珠穆沁旗剖面深部电性研究.地震地质,1991,13(2):115~[21] 孔祥儒,刘士杰,张建军等.福建东部地区大地电磁测深研究.地球物理学报,1991,34:724~[22] 白登海,张丽,孔祥儒.内蒙古东部古生代块体碰撞区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地球物理学报,1993,36:773~[23] 秦国卿,陈九辉,刘大建等.昆仑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的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特征.地球物理学报,1994,32:193~[24] Белявский,В.В..ГЕ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МОдЕЛЬТЯНЬ-ШАНЯ.Физика Земли,1995,(1):3~[25] Adam,AGeothermal effects in the formation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zones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EPEarth PI,1978,17:21~[26] Ваныян,Л.Л..Мекдународный симиозиум“Природа злектропроводности земнойй коры”.физика Земли,1995,(1):95~[27] Жамалетдинов,А.А..Модель Электропроводности Литосферы по Результатам Исследовании с контролируемыми источниками поля.Ленинград:Наука.1990,125~[28] 安振昌,马石庄,谭东海.中国及邻近地区卫星磁异常的球冠谐和分析.地球物理学报,1992,35(增刊):188~[29] 马杏垣.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30] Щеглов,А.Д..Эндогенная металлогения и тектоносфера.Геотектоника,1990,(5):9~[31] 郭文魁,刘梦庚.中国内生金屑成矿图.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32] 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9~65.

[1] A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abundances of neutron -capture elements in metal-poor stars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9, 513: 910-918Zhang Bo, Li Ji, Zhang Caixia, Liang Yanchun, Peng Qiuhe[2] Neutron Capture Elements in the s- and r-Process-Rich Stars: Constraints on Neutron-Capture Nucleosynthesis Processes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06,642:1075-1081Zhang Bo, Ma Kun, Zhou Guide[3] Investigation for the Puzzling Abundance Pattern of the Neutron-Capture Elements in the Ultra Metal-Poor Star: CS 30322-023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7, 657:1037-1041Cui Wenyuan, Zhang Bo, Ma Kun, Zhang Lu[4] Investigation for the Enrichment Pattern of the Elements Abundances in r+s Star HE 0338-3945: A Special r-II Star?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0, 708: 51-57Cui Wenyuan, Zhang Jiang, Zhu Zizhong, Zhang Bo[5] The oxygen abundance calibrations and N/O abundance ratios of 40000 SDSS star-forming galaxies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6, 652:257-269Liang Yanchun, Yin Shaoying,FHammer, Deng Licai,HFlores, Zhang Bo[6] The heavy-element abundances of AGB Stars and the angular conservation model of wind accretion for barium stars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0,363: 555-567Liang Yanchun, Zhao Gang, Zhang Bo[7] Orbital elements of barium stars formed through a wind accretio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0,363: 660-666Liu Junhong, Zhang Bo, Liang Yanchun, Peng Qiuhe[8]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four barium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3,397: 257-265Liang Yanchun, Zhao Gang ,Chen Yuqin, Qiu Hong-mei, Zhang Bo[9] Empirical strong-line oxygen abundance calibrations from galaxies with electron-temperature measurements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7, 462: 535-546Yin Shaoying, Liang Yanchun,FHammer,JBrinchmann, Zhang Bo, Deng Licai,HFlores[10] The origin of the lead-rich stars in the Galactic Halo: investigation of the model parameters for the s-proces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6,368:305-309Cui Wenyuan, Zhang Bo[11] Investigation of the single neutron exposure model for the s-process: the primary nature of the neutron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7, 375:1418-1422Ma Kun, Cui Wenyuan, Zhang Bo[12] Study of Isotopic Fractions and Abundances of the Neutron-capture Elements in HD175305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9, in pressZhang Jiang, Cui Wenyuan, Zhang Bo[13] Evolu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neutron exposures in the Galaxy disc: an analytical model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7, 28:1-12Cui Wenyuan, Zhang Weijuan,Zhang Bo[14]Two r-process components in ultra-metal-poor stars:the neutron-capture element distribution of CS 22892-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2002, 280:325-Zhang Bo, Li Ji, Wang Yuexiang, Zhang Yanxia, Liu Junhong, Peng Qiuhe[15] The yields of r- process elements and chemical evolution of the G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2006, 306:33-39Chen Zhe,Zhang Jiang,Chen Yanping,Cui Wenyuan,Zhang Bo[16] Orbital elements of the mild and strong barium stars formed through a wind accretion scenario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2008, 314: 351-359Cui Wenyuan,Zhang Bo, Quan Yamin, Zhou Guide, Chen Yanping[17] Abundances of heavy elements in ultra-metal poor star CS22892-52= 极贫金属星CS 22892-052的重元素丰度研究Science in China(A),1999,42:401-=中国科学(A辑), 1998, 28:1102-Zhang Bo,Zhang Caixia, Li Ji, Liang Yanchun, Peng Qiuhe[18] Correlativity of nucleosynthesis in low-mass AGB stars== 低质量 AGB 星核合成事件的相关性研究Science in China(A), 1996,39:1112-=中国科学(A辑), 1996,26: 1050-Liu Yongxin,Zhang Bo,, Peng Qiuhe[19] Inverse Correlation of abundances in AGB SChinese Physics Letters, 1998, 15: 76-Zhang Bo,Liu Junhong, Liang Yanchun, Peng Qiuhe[20] Abundances of elements in metal-poor star HD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1999, 619-Li Ji, Zhang Bo, Wei Guoqiang,Zhang Liping,, Peng Qiuhe[21] Abundances distribution of slow-process main heavy elements in AGB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3, 962-Zhang Miaojing, Zhang Bo,Li Guanglie[22] R-Process Nucleosynthesis and Galactic Chemical Evolution of the Ba Peak E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3,20:2084-Song Hanfeng, Zhang Bo, Zhang Jiang, Wu Haibin, Peng Qiuhe[23] Neutron Capture Elements in the Double Enhenced Star HE1305-0007: a new s- and r-Process P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7,24:1417-Cui Wenyuan, Cui Dongnuan, Du Yunshuang, Zhang Bo[24] Mass Fraction of C-Pocket in Metal-Poor AGB Stars and the Primary Nature of Neutron Source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9,26:039701, 1-4Cui Dongnuan, Geng Yuanyuan, Cui Wenyuan, Zhang Bo[25] Galactic chemical evolution of the lighter neutron capture elements Sr,Y,Z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3,5:431-Du Cui-hua,Zhang Bo, Song Hanfeng, Peng Qiuhe[26]New variable stars discovered as by-product of the Beijing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Supernova survey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2,2:463-Kong Minzhi,Qiu Yulei,Shen Chuanjian,Deng Jinsong,Zhang Bo[27] A statist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average abundances patterns of the heavy elements in metal-poor-stars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2,2:429-440Zhang Bo, Zhang Yan-xia,Li Ji, Peng Qiuhe[28] The Distributions of Neutron Exposures in AGB stars and the Galaxy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7,7:224-233Wen–YuanCui,Feng–HuaZhang,Wei–JuanZhang,LuZhang,BoZ[29] Model of wind accretion in extrinsic AGB stars under conservation of total angular momentum= 外赋AGB星星风吸积的角动量守恒模型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99,23:189-194=天文学报,1998,39:424-Zhang Bo, Liu Junhong, Liang Yanchun, Peng Qiuhe[30] A methed of evaluating abundances of heavy elements in metal-poor stars= 一种研究贫金属星重元素丰度分布的方法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0,24:88-94=天文学报,1999,40:256-Zhang Bo,Li Ji, Zhang Caixia, Liang Yanchun, Peng Qiuhe[31] The abundance distribution of Neutron-capture elements in metal Poor stars= 贫金属星中子俘获元素丰度分布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1,25:298-304=天文学报,2001,42:22- Zhang Bo, Zhang Yanxia, Liu Junhong, Li Ji, Peng Qiuhe[32] The nucleosynthesis of elements in low-mass AGB stars= 低质量 AGB 星重元素的核合成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97,21:59-69=天文学报,1996,37:243-Wang Xinge, Zhang Bo, Peng Qiuhe[33]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of the orbital elements and abundances of Barium stars= 钡星系统轨道根数及丰度分布的Monte-Carlo模拟计算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3,27:292-302=天文学报,2003,44:116-Shi Weibin, Niu Ping, Zhang Bo, Liu Junhong, Peng Qiuhe[34] Evolution of the s-element abundances of 3M⊙ asymptotic giant branch stars= 3 M⊙AGB 星表面重元素丰度的演化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98,22:49-=天文学报, 1997,38:232- Zhang Bo, Chang Ruixiang, Peng Qiuhe[35] A new formula for computing mean neutron exposure = 计算平均中子辐照量的新公式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8, 32:369-=天文学报, 2008, 49: 133-143 Zhang Fenghua, Zhou Guide, Zhang Bo[36] The color-magnitude relation of disk galaxies= 盘状星系的颜色星等关系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7, 31:236-243 =天文学报, 2007, 48: 11-17 Wu Haibin, Liu Chengze, Zhang Bo, Chang Ruixiang[37] The overbundance of s-process elements in Ba stars through wind accretion= 星风吸积引起的钡星重元素超丰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97,21:453-460=天体物理学报,1997,17:284-Chang Ruixiang, Zhang Bo, Peng Qiuhe[38]The average abundance of heavy elements in metal poor stars in different metallicity ranges=贫金属星中子俘获元素平均丰度的金属丰度分区研究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1,25:187-193=天体物理学报,2000,20:277-Zhang Yanxia, Zhang Bo, Li Ji, Liu Junhong, Peng Qiuhe[39] Period variation of x-ray pulsars and Kelvin-Helmholtz instability at the accretion disk boundary= X-射线脉冲星周期的变化与吸积盘的K-H不稳定性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89,13:366-372=天体物理学报,1989,9:244-Zhang Bo, Ge Yunzao[40] Nucleosynthesis of fluorine in low-mass AGB stars during the thermal pulse phase= 小质量AGB星热脉冲阶段氟的核合成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96,20:231-238=天体物理学报,1996,16:58-64Liu Yongxing, Zhang Bo, Peng Qiuhe[41] Ba星星风吸积机制的再研究 天体物理学报,1999,19:213- 梁艳春, 张波,彭秋和[42]贫金属星的表面元素丰度与慢中子俘获过程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3,27:304-张妙静,张波,厉光烈[43]太阳系元素丰度与AGB星慢中子俘获元素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3,27:978-983。张妙静,张波,厉光烈[44]贫金属星的中子俘获元素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4,28:30-张妙静,张波,厉光烈[45] AGB星演化过程中的核合成 原子核物理评论,2002,13:321- 张妙静,张波,厉光烈[46] AGB 星核合成理论的研究进展 天文学进展,1996,14:275- 张波,常瑞香,彭秋和[47]贫金属星中子俘获元素丰度 天文学进展2000,18:238- 张波,李冀,张彦霞,彭秋和[48] AGB 星s-过程核合成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天文学进展 2006,24:54-张波,崔文元

四区

地球物理学报分区

引言 近几年来,华北地区中上地壳构造探测与研究取得了新的重要成果,对地震与地质构造的空间关系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对1966年邢台地震、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1695年临汾和1303年洪洞地震等大震区的研究表明:a)深浅构造是不连接的形态、产状、力学性质不同的两套断裂系统;b)直接的发震构造是地壳深部的高倾角断层;c) 浅层的铲形正断层消失在10km以内的地壳上部。这些观测事实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与浅层构造间的种种不协调现象都证明,不能简单地用地表断层代替地壳深处的发震构造。因此,研究地壳深断裂特征及其与浅层构造的对应关系是地震学的重要课题。然而现有多震层深断裂探测资料很少,短期内不可能编制出区域性深断裂展布图件,更难了解其活动性。目前最现实的思路是,采用以地震活动图象和震源机制为主要资料的构造分析方法,研究现代活动的震源断层。 1989年和1991年大同—阳高两次地震发生在山西剪切拉张带北部的晋北拉张区内,是本世纪在山西断陷构造带内发生的最大地震,这两次地震的发生提供了深入研究在张性断陷构造条件下地震成因机制的良好机会。本文以地震地质思想为指导,采用地震活动图象�平面和剖面 和震源机制资料构造分析为主的方法,结合宏观烈度分布和地质构造资料,研究大同—阳高两次地震震源断层的三维特征,讨论震源断层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1 地震活动图象分析 傅承义院士(1963)在记述地震预报的地震地质方法时指出,用高灵敏度的高频地震仪可以划分出地下微弱震动的震中汇集带,这可能就是地下深处地震成因断裂在地面的痕迹,可以补地质方法之不足,对了解地震的地质条件大有帮助。本节以震中平面带状分布图象显示大同—阳高两次地震震源断层在地面的投影图象,即震源断层的平面特征;以震源分布图象显示震源断层的剖面特征。大同—阳高地震序列位于大同遥测台网的最佳控制范围,台网记录了整个地震序列,并且有较高的震源定位精度,为分析地震活动图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使用山西省地震局提供的序列目录分阶段进行地震活动图象分析。 a)第一阶段:1989年10月18日22时59分(7级地震)—10月19日00时52分(8级地震前)。这个阶段主要是7级地震及其余震活动,震中分布如图1a所示。图中显示出NE25°和NW80°地震活动带的交叉图象。7级地震和10月18日23时15分1级、23时41分0级地震发生在NE25°带内。 b)第二阶段:10月19日01时01分(M8地震)至10月19日12时30分。这个阶段是8级主震和10月19日02时20分6级地震及其余震活动。震中分布如图1b所示。图中显示出NE20°和NW60°地震活动带的交叉图象,若与图1a比较,NE20°地震活动带明显向SW方向延伸,8级和10月19日01时26分7级、10月19日05时02分8级地震发生在这个带内。6级地震发生在NW60°带内。图1a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序列第1阶段地震震中分布图 图1b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序列第2阶段地震震中分布图图1c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序列第3阶段地震震中分布图 图1d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序列第4阶段地震震中分布图图1e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序列地震震中分布图 c)第三阶段:10月19日18时29分(2级地震)至10月21日23时39分。本阶段表现为2级地震及其余震活动。图1c是震中分布图,图中显示出十分清楚的NE25°地震活动带。2级地震和10月19日20时32分4级、21时59分2级、10月20日01时56分3级、19时41分2级地震都位于NE25°地震活动带内。 d)第四阶段:10月23日21时19分(3级地震)至10月29日09时34分。本阶段表现为3级地震及其余震活动,震中分布如图1d所示,由图可以看出,NE25°地震活动带仍有清楚的显示,10月24日01时07分2级、10月24日23时36分0级地震发生在这个带内。在该带东侧形成一条NW70°的分支地震活动带,3级地震位于这个带内。 与上个阶段相隔近17个月发生的8级地震子序列。由图1e震中分布图象可以看出,8级地震发生在NE25°地震活动带内。该带东侧出现一条NW45°地震活动带。此外,还在该带的ES方向上形成了另一条NE25°的地震活动带,两条NNE向带呈明显的斜列图象。 在图1a~图1e中,由震中密集程度勾划出来的地震活动带是十分明显的,若统计图中带外离散地震与地震总数比值,各阶段均小于2,说明这样的划分是可取的。 以地震活动条带表示震源断层,图1a~图1e所示的大同—阳高地震序列震源断层分布平面图象的特征是:1)全序列各阶段都是由NNE和NW—NWW向的共轭震源断层组合;2)全序列各阶段出现的NNE向震源断层是一条主干断层,长约20km,它自始至终贯穿于全序列的破裂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鲜明的稳定性。两次地震的主震都发生在这条断层上,成为主震震源断层。此外7级、2级地震和10次0级~8级地震也发生在这个断层面上;3)NNE向主干震源断层由两条断层斜列组成,以北面的一条为主,南面的一条是在序列破裂发展的最后阶段形成的。 为求得NNE向主震震源断层垂向剖面特征,作出了该断层的纵向和横向剖面图�由于1991年的震源定位精度不高,故未采用 ,由图2可以看出,两次地震的主震震源分布在10km和12km深度上。主震震源断层是近似垂直的高倾角断层,断层面埋深5km~17km,断面宽度为12km。图2a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震源断层横剖面图 图2b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震源断层纵剖面图 通过以上地震活动图象(平面与剖面)分析,我们得到了一条走向NNE向,长20多千米,埋深5km~17km,断面宽12km的高角度震源断层。 2 震源机制资料的构造分析 以上通过地震活动图象分析得到了大同—阳高地震两个主震震源断层的静态特征。为进一步研究主震震源断层的力学性质和受力状况,使用在NNE向地震活动带内发生地震的震源机制资料进行构造分析。 1 0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 以概率振幅模型利用初动符号计算得到NNE向地震活动带内发生的9个0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列于第18页表1。按照地震活动图象分析得到的地震活动带(见图1),取与震中所在震源断层一致的节面为断层面,将9个位于NNE向地震活动带内的地震断层标在图3上。由表1和图2a可以看出,在NE25°地震活动带上,各地震断层走向与带走向基本一致,两次地震震源断层走向分别为25°和31°,与地震活动带一致或十分接近。大多数震源断层的倾角在60°以上,两个主震震源断层倾角为86°和85°,这与地震活动带横剖面所表示的接近直立的断层一致。各地震断层的滑动矢量与走向的夹角均小于15°,均为右旋以走滑为主的错动性质。再从P,T轴各参数来看,P轴仰角多数小于20°,平均值为9°;T轴仰角多数小于20°,平均值为6°。P,T轴的优势方位分别为NEE—SWW和NNW—SSE向,P轴平均方位为NE7°,T轴平均方位为NW3°。图3 NNE向活动带上0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反映的破裂图象 2 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 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是一种汇集小地震震源信息的方法,常用来研究震源区应力场。李钦祖等最早提出利用单台小地震资料确定台站所在地区的地壳应力场。许忠淮等利用北京周围地区地震台站的地震P波初动资料,分区研究了综合断层面解得到区应力场方向。经验表明,一个地区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反映的应力状态信息的可靠性可与一次强震相当。本文试图使用这个方法汇集由小地震带来的震源破裂信息,进一步论证由地震活动图象和单个较大地震震源机制资料得到的大同—阳高地震NE25°地震活动带上的多个小震P波初动资料,求得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这个结果可以抑制震源断层破裂过程的局部复杂因素,取得由小地震反映的主震震源断层的主体特征。 使用均匀分布于NNE向地震活动带内的多个小地震的879个初动符号,得到综合断层面解,使矛盾符号比为15%,将这个结果也列于表1中。它汇集了由主震断层面上发生的众多小地震带来的震源破裂总体信息。取节面Ⅱ为断层面,走向NE29°,倾角89°,滑动矢量与走向的夹角9°,为右旋走滑断层,P和T轴仰角小于10°,方位分别为NE74°和NW16°。序号 时间年-月-日T时:分 震级Ms 震源深度h/km 震中位置 节面1 节面2 P轴 T轴 N轴 资料 φN(°)(′) λE(°)(′) 走向(°) 倾向 倾角(°) 滑动角(°) 走向(°) 倾向 倾角(°) 滑动角(°) (°) (°) (°) (°) (°) (°) 矛盾符号比 1 1989-10-18T22:57 7 10 39°9′ 113°0′ 7 NW 7 2 9 NE 6 4 4 9 3 2 4 6 30/120 25 2 1989-10-19T01:01 8 10 39°6′ 113°8′ 3 NE 9 7 9 NW 3 9 3 4 9 6 0 1 31/102 30 3 1989-10-19T01:26 7 11 39°9′ 113°8′ 5 NW 6 0 0 NE 5 6 2 4 4 7 6 3 8/37 22 4 1989-10-19T05:02 8 14 39°0′ 113°0′ 7 NW 8 -8 6 SW 8 -2 2 9 1 6 9 8 8/48 17 5 1989-10-19T13:29 2 10 39°3′ 113°3′ 3 SW 7 3 6 SE 8 6 7 1 2 7 4 3 24/90 27 6 1989-10-19T20:32 4 15 39°5′ 113°5′ 2 NW 1 -8 7 SW 0 -9 5 0 4 4 4 6 10/34 29 7 1989-10-19T21:59 2 13 39°1′ 113°1′ 3 NW 2 -4 0 SW 5 -8 4 3 9 5 2 2 6/33 18 8 1989-10-20T01:56 3 13 39°2′ 113°2′ 6 SE 6 -1 4 NE 2 -5 7 2 3 5 8 5 10/46 22 9 1991-03-26T02:02 8 12 39°6′ 113°6′ 0 SW 0 1 0 NW 0 9 0 0 0 0 0 0 10 综合断层面解 9 0 4 0 4 0 6 8 3 8 0 0 132/879 15 由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由众多小地震和9个0级以上较大地震的断层面解得到的震源破裂信息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是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与两次地震主震断层面解十分接(见图4、图5),并且与地震活动图象(平面和剖面)反映的震源断层特征也十分一致,它们共同揭示出大同-阳高主震震源破裂面是在近水平的应力场作用下,产生的一条NNE向高倾角右旋走滑断层。图4a 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震源断层综合断层面解图4b 1991年大同—阳高地震震源断层综合断层面解图4c 两次大同—阳高地震震源断层综合断层面解图5 震源断层上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与综合断层面解的比较 3 震源断层与地壳分层结构及等震线的相互验证 80年代以来对大陆地壳内的地震研究发现,大多数地震发生在一个多震层层位内。大陆地壳热力学剖面研究指明,陆壳中、上部存在一个温压适中的介质高强度带;陆壳岩石学剖面表明多震层的岩石结构易于表现弹性行为;地壳地球物理环境的研究发现,多震层之下存在着低速层与高导层,这可以作为促使其上部岩石层易于断错的底部边界条件。于利民[4]等利用深源体波记录反演得到的大同一带的低速层深度为14km~19km,两次主震发生在12km和10km处,恰在地壳低速层之上,多震层位之中。 虽然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极震区等震线不甚规则,但长轴方向仍然显示出NNE向的优势方向,1991年8级地震的极震区等震线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与震源断层的走向[5]、长度等大体相当[6]。 以上所述表明我们得到的震源断层结果有着构造发生学的基础和地表破裂的解释,因此是可靠的。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述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分析,我们认为1989年与1991年大同—阳高地震发生在同一条地震断层上。1991年地震破裂面略向南有所扩展,但总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地震活动图象是震源断层在平面上的投影。平面上震源断层分布显示出为走向NE25°,长20多千米,剖面上为一陡立的断层,埋深在5km~17km范围内,宽度12km左右。由地震带上小震综合断层面解和两次地震主震及单个4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它们得到的断层面解是一致的,共同揭示出一条NNE向右旋走滑的高角度断层。此震源断层与地壳分层结构及等震线等资料一致。 从区域地壳浅层地质构造环境看,大同—阳高地震序列发生在山西剪切拉张带北部的拉张区内。震区的主体构造是NEE向的大同断陷盆地,长130km的六棱山北麓断裂是控制大同盆地东南边界的主控性构造,该断裂晚更新世—全新世强烈活动,表现为张性倾滑活动。然而大同—阳高地震序列震源断层与浅层主体构造有明显差异,以右旋走滑为主的NNE向震源断层在地下深处斜穿大同断陷盆地及六棱山北麓正断裂(见图6),表现出深浅断裂的不协调现象。图6 大同—阳高地震构造简图 苏宗正和程新原[7]根据野外调查、物探及钻探资料,发现斜切大同盆地的两条断裂,一条走向NE40°左右、长48km,称为大王村断裂,该断裂至少在晚更新世末有明显活动;另一条走向NW40°左右,长为47km,称为团堡断裂。大王村断裂与大同—阳高地震序列的震源断层大体吻合,是地壳浅层与地壳深部相对应的发震构造。参考文献:[1]王椿镛,王贵美,林中洋,等用深地震反射方法研究邢台地震区的地壳细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1993,36(4);410-[2]张家茹,邵学钟,殷秀华,等深部构造背景和强震的深部孕震环境[A],高学闻、马瑾首都圈地震地质环境与地震灾害[C]北京:地震出版社,58-[3]刘国栋山西临汾地区的地壳上地幔构造裂谷模型和大地震震源结构[A],辽宁省地震局。发展中的地震科学研究——纪念海城地震成功预报2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地震出版社,180-[4]于利民,刁桂苓,李钦祖,等由深源远震体波记录反演华北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J]。华北地震科学,1995(3):11-[5]阎海歌,安卫平,王国强,等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震害和灾害评估[J]山西地震,1992(1):48-[6]王国强,安卫平,兰龙青,等1991年大同—阳高8级地震宏观烈度与地震构造[J]山西地震,1992(1):41-[7]苏宗正,程新原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地质环境与地震构造[J]山西地震,1992(1):19-

回答 欢迎您的咨询,我是为您解答的答主,目前已累计帮助4000余人,您的问题我已看到,目前正在为您整理答案,请您稍等一会儿哦~ 根据您的提问,做出如下解答: SCI论文,顾名思义,即为被SCI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目前我国科技界对SCI论文概念模式,小部分研究者误认为SCI是一本期刊,而由于南京大学率先引用并愈来愈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和奖惩的一类刊物。就SCI论文本身来说,我国科研工作者大多面临英语能力匮乏的缺陷,尤其对于年龄大和专业性强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内容不是问题,英语往往成为了制约的瓶颈。 SCI论文对我国大部分科技工作者来说依然是神秘的,难于发表的,正基于此,大部分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引入作为评价标准,这也是比较公正,缺少人为干预的评价标准,科研工作者在工作的同时,用心于SCI论文的写作与发表,一方面使得我国科研可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提高了我国的科技水准,同时我国科技工作者也需要经常善于运用SCI官网进行现有论文和科技成果的查询与搜索。[微笑][微笑] 提问 你好,请问在怎么发表SCI论文? 回答 首先肯定是要先确定要投稿的期刊,根据收集的一些期刊信息并且结合自己的文章内容选择适合的期刊进行投稿。 其次就是投稿后会的状态,一般在投稿的时候没有指定编辑的话文章会先到主编手里,然后主编再分派给别的编辑。当编辑把文章拿到手后会正式邀请审稿人,这个过程会持续比较长,可能会因为找不到合适审稿人等原因使得时间变长。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造成审稿时间变长的原因就是审稿人接受审稿之后的状态,这应该是漫长的一个等待时间,一般是一个月左右。审稿结束之后还要等编辑进行SCI论文处理,这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定的。 提问 请问往哪里投稿? 请问往哪里投稿? 回答 1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MMM英文版) 2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3 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4 代数集刊(英文版)  5 地球物理学报  6 地质学报、土壤圈(英文版)  7 分析化学  8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9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0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11 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12 高分子学报  13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4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15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 16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文)  17 化学学报  18 计算数学(英文版)  19 结构化学  20 科学通报(英文版)  21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22 力学学报(英文版) 23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4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5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26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  27 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28  28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29 数学学报(英文版) 30 无机材料学报  31 无机化学学报  32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文版)  33 物理化学学报 34 物理学报  35 物理学报—海外版 36 稀土学报(英文版)  37 稀有金属(英文版) 38 稀有金属与材料工程  39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40 有机化学 41 植物学报(英文)  42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43 中国化学(英文版)  44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45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46 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  47 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 48 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  49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 50 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  51 中国文学(英文版) 52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53 中国药理学报  54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55 中 55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56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 根据自己论文的领域和内容,向对应的报刊投稿。 提问 这些都是国内的期刊吗? 回答 是的,大部分是国内报刊。 提问 有没有计算机网络安全类的期刊? 回答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 Computing》《国际自动化与计算杂志(英文版)》 提问 这个是国内期刊吗?直接往这里投稿就行吗? 回答 是的。[嘻嘻][嘻嘻] 提问 投稿的话要投英文稿吗? 投稿的话要投英文稿吗? 回答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JCST)是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国际性学术期刊。 优先选择英文投稿。 sci论文虽然允许出现多国语言,但要求是英文与要求是中文的期刊数量有所不同。大多数sci期刊是要求英文的。这一现实情况,告诉作者sci论文是中文,可以成功发表,但可以选择的期刊范围比较窄,筛选到合适的期刊的可能性小,成功发表几率低。即写作发表sci论文,面对是英文还是中文的选择,建议作者优先选择英文。 我已完成对您的解答,方便在点击屏幕上方的“结束咨询”后给我个赞吗?谢谢[心][心][心][比心][比心] 更多51条 

我这里有的是,不过要打这些文章,花费的时间太多了。还是你把自己从事的工作进一步总结,找些有关的论文参考,自己编写,发表。我这里有:水位与地震,地热与地震,电磁波与地震,还有许多震例分析,这都是阶段性的总结的。在CN级发表的。

李立(地质矿产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廊坊 065000)摘要 利用深大地电磁测深结果研究了地壳、上地幔的地电结构。30km深度的地电结构复杂,由很多大小不等电性各异的块段组成,大多数低阻区对应于高地温区。90km深度的地电结构相对简单,在高阻的背景上分布着一些低阻异常带,其中的松辽、华北地台东部以及扬子地台西部连成一片,构成了北东-南西向的巨大低阻异常带,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汾渭地堑、龙门山-攀西构造带位于该低阻带西侧,依兰-伊通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位于其东侧,推测该低阻异常带与上述断裂带的形成有关,并有部分熔融的地幔物质存在。150km深处的电性结构则以低阻为背景,在其上零星分布着高阻块体,其轴向线构成的“构造线”将中国大陆分割成若干地质构造单元。在新生代裂谷区和近代活动构造区大多存在壳内低阻层,且深度浅,浅源地震的震源一般分布在壳内低阻层以上。上地幔低阻层的深度变化较大,最浅处仅50~60km,而最深可达200km以上,东部地区平均约100km,西部地区约120km。从东北的松辽地区经华北地台东缘向西南沿汾渭地堑再折向南直到扬子地台西缘有一个北东-南西向的巨大的上地幔低阻层隆起带,大部分上地幔低阻层隆起区与高热流区以及强震震中分布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地壳 上地幔 电阻率 中国大陆1 引言本项研究的数据是基于地质矿产部系统十余年的大地电磁测深(MTS)深部调查结果以及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地质院校等单位多年的MTS结果[1~24]。搜集并整理了近1000个测深点的资料得出了30km、90km、150km深度的电阻率值,壳内低阻层以及上地幔低阻层的深度值,并将这些数据按1°×1°的经纬网格分别进行平均,以平均值代表每个网格的电阻率值与低阻层的深度。由于深大地电磁测深的测点分布不均匀,尚有不少空白区,有些空白区的壳内与上地幔内低阻层的深度是用大地热流值估算的[25],因此只能粗略地给出中国大陆深部的地电结构与格架。2 不同深度上的地电特征根据30km、90km以及150km深度的电阻率研究了地壳、上地幔的地电结构,它们基本上反映了地壳内、岩石圈底部以及岩石圈以下的电性结构。1 30km深度在30km深度上电阻率的变化无规律,由很多大小不等,电阻率各异的块段组成,说明了地壳内构造复杂。根据岩石电阻率的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地壳内的低阻异常大多是由含流体或石墨化的地层引起[26,27]。多数的低阻异常带与高地温区对应。2 90km深度图1 中国大陆90km深度上的地电结构及低阻异常①松辽地块;②华北地台东部;③扬子地台西部与地台东缘;④华南褶皱系东部;⑤腾冲褶皱带;⑥青藏高原;⑦祁连褶皱带;⑧鄂尔多斯西缘的银川地堑;⑨天山-北山褶皱带;⑩阿尔泰褶皱带;⑪班公错-嘎尔地区。图中等值线为松辽—扬子正磁异常[28]90km深度上的地电结构较为简单,在高阻的背景上分布着一些低阻异常带(图1),它们是松辽地块、华北地台东部、扬子地台西部与该地台东缘、华南褶皱系东部、腾冲褶皱带、青藏高原、祁连褶皱带、鄂尔多斯西缘的银川地堑、天山-北山褶皱带、阿尔泰褶皱带以及西藏西缘的班公错—嘎尔地区。其中的松辽地块、华北地台东部以及扬子地台西部连成一片,构成了一个北东-南西向的巨大低阻带,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汾渭地堑、龙门山-攀西构造带位于该低阻带西侧;依兰-伊通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位于东侧,推测上述断裂构造带的形成与该低阻异常带有关。这一北东-南西向的低阻带与安振昌编制的卫星磁异常图[28]中的松辽-扬子正异常带基本吻合,推测该低阻带是上地幔的隆起区。90km深度上的低阻异常大多分布在岩石圈的减薄区,那里可能存在部分熔融的地幔物质。3 150km深度150km深度在低阻的背景上零星散布着一些高阻块(图2),大部分地区的地幔物质已处于部分熔融状态,只有松辽地块北部、冀鲁陆核东部、扬子地台与华南褶皱系的接合处,右江褶皱带南部、龙门山-攀西构造带、柴达木地块、祁连山褶皱带、阿尔泰-天山地区以及西昆仑山表现为局部的高阻区。推测上述高阻区是由难熔的残余地幔物质形成的“硬块”。这些高阻块体有可能是深部构造带的标志,如果将一些高阻块体的轴向线分别连接,则可得出6条有趣的“构造线”F1—F6。自西昆仑山经柴达木、祁连山及其东延部分直到冀鲁陆核南端构成近东西向的“构造线”F1,它将中国大陆分割成南北两大部分,准噶尔、塔里木、华北地台位于其北侧,青藏高原、扬子地台及华南褶皱系位于南侧。松辽地块北部的轴向线向南延伸则与郯庐断裂带相连构成北东-南西向的“构造线”F2。扬子地台与华南褶皱系间的高阻块体轴向线向西南延伸与右江褶皱带的高阻轴同线相连构成“构造线”F3,它可能是扬子地台与华南褶皱系的深部边界。除此尚有位于龙门山-攀西的“构造线”F4以及天山-阿尔泰“构造线”F5,它们可能分别反映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台的深部边界以及准噶尔地块的深部边界。图2 中国大陆150km深度上的地电结构及低阻背景上的高阻块体①松辽地块北部;②冀鲁陆核东部;③扬子地台与华南褶皱系的接合处;④右江褶皱带南部;⑤龙门山-攀西构造带;⑥柴达木地块;⑦祁连褶皱系;⑧阿尔泰-天山地区;⑨西昆仑山;F1—F6为高阻块体轴向线构成的“构造线”3 壳内低阻层的深度变化在中国大陆上除华南褶皱系、扬子地台及松辽地块的部分地区外,大多发现了壳内低阻层。壳内低阻层的深度一般为15~30km,厚度几到十几公里,电阻率几到几十欧姆米。大多数的壳内低阻层与活动构造区对应,且地温较高(表1)。此外,壳内低阻层的上隆区还与莫霍面的上隆区(图3)以及上地幔低阻层的上隆区(图4)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多数浅源地震的震源位于壳内低阻层以上(图5)。表1 壳内低阻层上隆区图3 壳内低阻层上隆区与莫霍面上隆区的分布①松辽地块北部;②华北地台东缘;③汾渭地堑;④二连-呼和浩特-东胜;⑤南北地震带北段;⑥祁连山;⑦松潘-甘孜-康滇地区;⑧雅鲁藏布江-腾冲地区;⑨天山-准噶尔地区;⑩北山;⑪下扬子地区;⑫泉州-赣州地区;⑬洞庭盆地;⑭建始-恩施盆地;⑮西昆仑北部;⑯班公错-嘎尔地区图4 汾渭地堑壳内低阻层与上地幔内低阻层的对应关系[5]图5 拉萨与唐山地区壳内低阻层与浅源地震震源分布[29]4 上地幔内低阻层的深度变化中国大陆上地幔低阻层的顶面深度变化很大,从最浅的50~60km到最深的200km以上,平均深度为100~120km,一般情况下,中国的东部地区浅,西部地区深(图6)。从东北的松辽地区经华北地台东缘,向西南沿汾渭地堑再折向南直到扬子地台西缘有一个北东-南西向的巨大的上地幔低阻层隆起带,在90km深度的地电结构图上也清楚地显示了一个巨大异常带。一般情况下,上地幔低阻层顶界面是岩石圈的底界面,因此根据上地幔低阻层的深度粗略地给出了岩石圈的厚度,并对中国大陆的岩石圈进行了分区,岩石圈厚度小于100km的地区定为岩石圈减薄区,岩石圈厚度大于120km的地区定为岩石圈的增厚区。表2给出了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厚度。岩石圈的减薄区大多对应于高热流区(图7),多数的强地震分布在岩石圈减薄区。这些都说明岩石圈减薄区具有活动构造带的特征。有资料[30,31]表明大型内生金属矿多数分布在岩石圈的减薄区或岩石圈厚度的陡变带上。因此,上地幔低阻层的起伏变化对矿产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图6 中国大陆上地幔低阻层的深度(单位:km)表2 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厚度5 结论在90km深的上地幔内发现一个自松辽盆地直到扬子地台西部的北东-南西向巨大低阻异常带,推测该低阻异常带是上地幔的隆起带。中国大陆自90km到150km深的上地幔是由塑性的“软体”和致密的“硬块”组成,而不是简单的层状结构。中国大陆150km深度的大部分地区,地幔物质已处于部分熔融状态,反映为低电阻率,只有局部地区为高电阻率,它们构成的一些“构造线”有可能是大地构造单元的深部边界。图7 岩石圈减薄区与高热流区(金昕)的分布①松辽-华北地区;②扬子地台东缘-华南褶皱系东部;③鄂尔多斯西缘;④汾渭地堑;⑤康滇隆起区;⑥腾冲褶皱带;⑦金沙江-玉树地区;⑧东昆仑;⑨祁连褶皱带;⑩天山褶皱带;⑪二连-东乌珠穆沁带在多数的近代活动构造区内均发现了壳内低阻层,且埋藏度浅,一般小于20~25km。在上地幔内发现一个自松辽至扬子地台西缘的北东-南西向的巨大的低阻层隆起带。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平均厚度为100~120km,东部小于西部。岩石圈的减薄区大多位于活动构造区内,并与高热流区以及强地震区对应。参考文献[1] 袁学诚,李立,金国元等.西藏洛扎—羊八井地区的磁大地电流地壳测深.地质学报,1985,59(1):25~[2] 李立,金国元.西藏地区岩石圈的电性与热状态.地质矿产部物化探研究所所刊,(2),121~128.北京:地质出版社,[3] 李立,金国元.攀西裂谷及龙门山断裂带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物探与化探,1987,11(3):161~[4] 陈沪生.下扬子地区HQ—13线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及其地质意义.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8,9(3):211~[5] 邢集善,姚典群,黎明.试从地球物理资料论山西地堑系的构造特征.山西地质,1989,4(2):95~[6] 蒋宏堪,战双庆,王宏勋.十堰至洛阳大地电磁观测结果.物探与化探,1990,14(4):285~[7] 蒋宏堪,战双庆,王宏勋.湖北麻城—九宫山剖面深部地质特征初探.物探与化探,1990,14(5):357~[8] 詹麒.塔里木盆地东北部的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及其初步地质成果.地球科学,1990,15(增刊):97~[9] 罗志琼.开封—灵壁大地电磁测深研究.地球科学,1990,15(增刊):87~95.[10] 张胜业,欧阳昌定.大地电磁测深在鄂中地区区域地电结构探测中的应用.地球科学,1990,15(增刊):79~[11] 李立,金国元,刘畅往等.可可托海—阿克塞剖面的地电特征.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北京:地震出版社,[12] 蒋宏堪,战双庆,王宏勋.四川大足—福建泉州深部地电特征.地球物理学报,1992,35∶214~[13] 顾群,孙洁,史书林等.华北、西北一些地区地壳和上地幔内高导层.地震地质,1980,2(2):21~[14] 国家地震局《深部物探成果》编写组.中国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北京:地震出版社,1986,271~[15] 吴广跃,曾陆海.大地电磁法在福建漳州地热区的应用.地球科学,1988,13(3):325~[16] 张云琳,安海静,刘晓玲等.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横向变化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地震地质,1988,10(2):65~[17] 孙洁,徐常芳,江钊等.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地壳构造活动的关系.地震地质,1989,11(1):35~[18] 高文,蒋邦本,白登海.邢台地震区大地电磁观测与研究.地球物理学报,1990,33:291~[19] 邓前辉,刘国栋,刘金汉等.湖北襄樊—福建罗源的大地电磁测量与地壳上地幔电性特征研究.地震地质,1990,12(2):149~[20] 史书林,徐常芳,王继军等.辽宁义县—内蒙古乐乌珠穆沁旗剖面深部电性研究.地震地质,1991,13(2):115~[21] 孔祥儒,刘士杰,张建军等.福建东部地区大地电磁测深研究.地球物理学报,1991,34:724~[22] 白登海,张丽,孔祥儒.内蒙古东部古生代块体碰撞区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地球物理学报,1993,36:773~[23] 秦国卿,陈九辉,刘大建等.昆仑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的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特征.地球物理学报,1994,32:193~[24] Белявский,В.В..ГЕ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МОдЕЛЬТЯНЬ-ШАНЯ.Физика Земли,1995,(1):3~[25] Adam,AGeothermal effects in the formation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zones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EPEarth PI,1978,17:21~[26] Ваныян,Л.Л..Мекдународный симиозиум“Природа злектропроводности земнойй коры”.физика Земли,1995,(1):95~[27] Жамалетдинов,А.А..Модель Электропроводности Литосферы по Результатам Исследовании с контролируемыми источниками поля.Ленинград:Наука.1990,125~[28] 安振昌,马石庄,谭东海.中国及邻近地区卫星磁异常的球冠谐和分析.地球物理学报,1992,35(增刊):188~[29] 马杏垣.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30] Щеглов,А.Д..Эндогенная металлогения и тектоносфера.Геотектоника,1990,(5):9~[31] 郭文魁,刘梦庚.中国内生金屑成矿图.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32] 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9~65.

数学物理杂志分区那么低?

法律分析:sci 一区、二区 、三区、四区指的是SCI论文分区,SCI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种是 Thomson Reuters 公司制定的分区(简称汤森路透分区);第二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汤森路透分区,汤森路透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JCR对86 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 75%之后的为Q4区。汤森路透分区中期刊的数量是均匀分为四个部分。中科院分区,中科院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 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 个等级,即4 个区。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 为该类1 区、6% ~ 20% 为2 区、21% ~ 50% 为3 区,其余的为4 区。在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杂志很少,杂志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级期刊。法律依据:《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通知》 一、准确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SCI论文是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相关指标包括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等,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

SCI有两个分区规则:JCR分区和中科院的分区;1、JCR分区根据影响因子(IF值),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2、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 ~ 20%;三区刊:前21% ~ 50%;四区刊:后51%~100%。SCI杂志的分区依据 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分区遴选法 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理论基础    科技期刊浩如烟海,刊载期刊上的科技论文的数量更是呈指数型增长。面对如此众多的论文信息,如何有效的选择报道科学前沿问题、具有国际地位的一流期刊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1期刊论文与评价指标的“集中与分散”规律    早在1934年,英国著名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就首先发现了学术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即:“对某一学科而言,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该学科论文的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分出对该学科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相继的几个区。这时核心区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成1:a:a2„„的关系。”后人将此规律称之为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    此后,期刊论文的分布规律受到人们重视而不断发展。1971年,美国情报学家、《科学引文索引》(SCI)创始人加菲尔德,通过统计2000种期刊中的1000,000篇参考文献发现,24%的被引率高的文章出自25种期刊,50%得出自152种期刊,75%出自767种期刊,而其余的被引文章则分散在数量很大的期刊中,证明了被引文章在期刊上的分布也有一个较为集中的核心与广为分散的相关区。    还有很多研究表明,其他如文摘率、影响因子等因素也存在着“集中与分散”的规律。因此,根据“集中与分散”规律,选择集中了学科领域内大量论文、集中了学科期刊较高指标值、具有较高国际显示度的少数期刊,作为学科的国际一流期刊,有助于我们更有效的利用期刊信息了解学科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2 遴选国际一流期刊的评价指标    文献计量学研究中用来评价科技期刊质量的指标有很多,其中期刊的影响因子(IF)、总被引频次(CI)以及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期刊的显示度。   影响因子(IF)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数的比值。它可以测度期刊在最近两年中的篇均被引频次,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能够客观的反映期刊的相对影响,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总被引频次(CI)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测度该期刊被引用和受重视的程度,反映其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指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单干被引用的次数,是用于计算影响因子的分子,可以测度最近两年期刊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2 分区法遴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我们主要基于影响因子(IF)、总被引频次(CI)以及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三个评价指标,利用ISI出版的JOURANL CITATION REPORTS(JCR)(2001版)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以分区的方式遴选各学科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在JCR(2001版)中,报道了5748种期刊,排除社会科学类16种,我们按照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天文、生物学、农林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综合共12个学科(类),将其余5732种期刊分类,每个类有ni种期刊,1≤i≤12。由于期刊论文数量与各指标的关联度很高,为了减少期刊论文量的波动带来的误差,我们同时利用了JCR(2000版)和JCR(1998版)光盘提供的数据计算每一种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平均总被引频次。 第一步:计算每个期刊的三年平均影响因子(IF)、平均总被引频次(CI)。   IFij=(IFij1998+IFij2000+IFij2001)/3,1≤i≤12,j=1,2,, ni;   CIij=(CIij1998+CIij2000+CIij2001)/3,1≤i≤12,j=1,2,, ni; 第二步:对JCR(2001版)期刊按学科从影响因子(IF)角度进行分区。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平均影响因子(IF)降序排列C={c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一区期刊,再将其余期刊的影响因子之和平均分为三部分,再由下列公式的计算结果产生二区、三区和四区期刊,即:    一区期刊:Ci1={ cij: 1≤i≤12,j=1,2,„,ti, ti < ni , ti / ni =05};    二区期刊:Ci2={ cij: 1≤i≤12,j=ti+1,ti+2,„,mi, mi < ni , / =1/3};   三区期刊: Ci3={ cij: 1≤i≤12,j=mi+1,mi+2,„,pi, pi< ni , / =1/3};    四区期刊: Ci4={ cij: 1≤i≤12,j=pi+1,pi+2,„,ni, / =1/3}。 第二步:按学科遴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总被引频次(CI)降序排列A={ a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Ai={ aij: 1≤i≤12,j=1,2,,ki, ki / ni =05}。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计算影响因子时的两年总被引频次(IFCI)降序排列B={ b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Bi={ bij: 1≤i≤12,j=1,2,,mi, mi / ni =05}。 各个学科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期刊为Si=(Ai∪Bi∪Ci1)∩(Ci1∪Ci2),则Si就是我们遴选所得各学科的国际一流期刊。分区法遴选国际一流期刊的意义 1 为文献情报机构的期刊工作提供参考    采用分区遴选方法选择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无论在评价指标还是学术质量上都具有较高水平,在各学科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显示度。图书情报部门可以此作为选择国外期刊的参考依据,结合馆藏特点和用户需求有效的提高订购期刊质量;同时可以指导读者重点阅读,建立高质量的文献数据库和检索系统。 2 为科研部门的学术成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分区法确定的国际一流期刊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此,可以为科研部门间点科技成果、评价研究水平提供定量的参考依据。但指的注意的是,科研成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以同行专家评审意见为基础,不能简单的根据其是否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上确定研究质量。3 为科研工作者利用期刊提供参考    国际一流期刊在学科领域普遍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他们刊载的学术论文质量较高、体现了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领域。科学家们通过阅读这些一流期刊,可以更有效的了解学科发展态势、了解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同时,遴选出的国际一流期刊也为科学家们选择高水平期刊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参考。  4 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分析这些国际一流期刊的内在与外在发展特点,可以帮助我国科技期刊学习国外期刊的发展经验,探索一条有效的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科影响力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前5%一区。生物:8以上一区;4-8二区;2-4三区;2一下四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