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陕西科技大学论文奖励

发布时间:

陕西科技大学论文奖励

陕西m,科技大,学学报 还是,发给您,来哦。了/

陕西科技大学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目前,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西安和咸阳两个校区,总面积2003亩,建筑面积3万平米。西安校区占地面积1600余亩,规划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灞河之滨、未央湖畔。学校有教职工17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余人。图书馆藏书210万册。 学校设有造纸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外国语与传播学院、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15个学院(部)。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二级授权点1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4个、二级授权点65个,本科专业49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 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4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29项。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一五”期间,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80项,包括国家“8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产业化项目、陕西拾13115”科技创新专项等重大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2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50多项,先后获得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26部,发表论文7292篇,其中核心期刊4538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189篇。专利工作成绩突出,授权专利1060项,其中发明专利212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在2010年全国高校授权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16名,陕西高校第1名;在2010年底全国高校有效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26名;在2005年全国高校技术转让合同数排序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39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陕西科技大学佛山研究院、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2006年陕西省发改委依托学校成立了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又依托学校成立了省级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化平台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学校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50所、陕西省唯一一所普通高校基层团建试点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先进单位”、“陕西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科大学子在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挑战杯”、“电脑鼠走迷宫”等国家级比赛中摘取多项桂冠,形成了以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等为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3%以上。 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陕西科技大学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恪守“至诚至博”的校训精神,培养了7万多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陕西科技大学已经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0所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管理改革为手段、党建创新为保证,扎实推进“质量、人才、效益”三大工程,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科技贡献度和办学国际化水平,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7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600多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6%。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31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学校有双聘院士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等5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三秦学者:郭守武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皮革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马建中) 省级教学团队(13个):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党新安)、纤维与生物质资源教学团队(徐永建)、电工电子教学团队(党宏社)、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吴宝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学团队(黄剑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郑甲红)、微生物学教学团队(吕嘉枥)、数控技术教学团队(文怀兴)、基础力学教学团队(张功学)、有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李小瑞)等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71个。 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企业管理 省级重点学科(7个):材料物理与化学、包装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制浆造纸、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 博硕士学位授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学科(2个):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 博士二级学科授权学科(16个):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轻化工过程系统工程、资源与环境化工、制浆造纸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轻工装备及控制、轻工技术经济与管理、功能高分子化学与技术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学科(17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中药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美术学 专业学位授权点 序号专业学位领域名称类别1工程硕士机械工程2材料工程3动力工程4电气工程5控制工程6计算机技术7化学工程8轻工技术与工程9林业工程10环境工程11食品工程12工业设计工程13生物工程14工商管理硕士 MBA15艺术硕士 MFA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项;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动画、轻化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化学、艺术设计、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13个):应用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动画、艺术设计、电子科学与技术、包装工程等 省级名牌专业(7个):轻化工程、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化学、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轻化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食品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广播电视电影实验教学中心、设计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实训基地、力学实验教学中心等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皮鞋工艺学(弓太生)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年度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学院 2012 皮革理化分析 罗晓民 资环学院 2012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基础 蒲永平 材料学院 2012 工程力学 张功学 机电学院 2012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 党新安 机电学院 2012 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文怀兴 机电学院 2012 植物纤维化学 徐永建 轻工学院 2012 环境监测 丁绍兰 资环学院 2012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朱振峰 材料学院 国家级精品课程 年度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学院 2006 包装技术基础(双语授课) 陈满儒 设计学院 2007 制革整饰材料化学 马建中 资环学院 2008 有机化学 李小瑞 化工学院 皮鞋工艺学 弓太生 资环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 年度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学院 2003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朱振峰 材料学院 2003 设备控制基础 陈桦 电信学院 2004 有机化学 李小瑞 化工学院 2004 整饰材料化学 马建中 资环学院 2004 计算机基础 李 茜 电信学院 2004 大学物理 刘建科 理学院 2005 包装工程基础 陈满儒 设计学院 2005 人机工程学 杨君顺 设计学院 2005 植物纤维化学 李新平 轻工学院 2005 结晶矿物学 王 芬 材料学院 2006 皮鞋工艺学 弓太生 资环学院 2006 微生物学 吕嘉枥 生命学院 2007 化工原理 陈均志 化工学院 2008 工程力学 张功学 机电学院 2008 塑料成型及模具 党新安 机电学院 2009 造纸原理与工程 王志杰 轻工学院 2010 材料力学 张功学 机电学院 2010 皮革制品CAD/CAM 弓太生 资环学院 2011 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文怀兴 机电学院 2011 创造方法学 刘子建 设计学院 2011 环境监测 丁绍兰 资环学院 2011 生物工艺原理 贺小贤 生命学院 2012 皮革理化分析 罗晓民 资环学院 2012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基础 蒲永平 材料学院 教学成果 截至2014年3月,学校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3项;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36项。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学为主型地方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张美云) “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80项,包括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产业化项目、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专项等重大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2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50多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26部,发表论文7292篇,其中核心期刊4538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189篇。 2011年,学校科研工作全年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73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41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6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25篇,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36篇,授权专利378项,其中发明专利190项。 2013年,学校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10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5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4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28篇,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80篇,授权专利543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在2013年全国高校授权专利数量排名中,学校排全国高校第21名,省属高校第1名;在2013年底全国高校有效专利数量排名中,学校排全国高校第41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佛山研究院、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依托学校成立了省级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化平台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部分重要科研获奖 项目名称  研究者  奖项乙烯基聚合物鞣剂组成结构与性能相关性的研究马建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环保增强增韧型皮革鞣制整饰化学品的关键制备技术马建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提高汉口路山羊皮革质量的研究潘津生、魏世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北方面粗质次猪皮制革新技术的研究魏世林、刘镇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从活性染料到反应性染色理论与实践兰云军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北路山羊皮制革技术开发章川波、魏世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建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原轻工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以及其他校内科研机构数十个。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陕西省造纸技术及特种纸品开发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商检纸张纸浆检测重点实验室 原轻工部重点实验室(4个):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皮革工程实验室、轻工机械CAD/CAM工程研究中心、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中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轻工技术与创新研究中心、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校内科研机构 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科锐新材料研究所、证券投资研究所、造纸环保研究所、物流工程研究所、天然产物研究所、鸵鸟综合深加工研究所、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皮革复合材料研究所、自动机械研究所、凯特研究所、古陶瓷艺术研究所、过程控制研究所、阳光电子研究所、艺术设计中心、现代职业培训中心、图形与CAD技术研究所、平板显示技术研究所、环境材料研究所、纳米材料化学与技术研究所、皮革工程中心、图形与图像研究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企业文化研究所研究院佛山研究院、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130万册、电子图书65万册(种)、中外文期刊1079种、购置中外文镜像和网络数据库 26个、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10个,完整收藏自1907年创刊至今的百年文献《化学文摘》(CA)。形成了文理兼收、多种文献载体并存、轻工类图书文献资 源颇为丰富的多学科藏书体系。图书馆的所有文献资源已实现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局域网已具规模,建立了SAN结构的惠普存储系统,存储容量26T,各种应用服务器14台。 学术期刊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创刊于1982年12月,创刊初期为半年刊,限国内发行,1984年起改为季刊,198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陕西科技大学学报》为学术性科技期刊,主要刊载轻工行业各学科有独创性的科学研究论文。内容涵盖制浆造纸,材料工程、皮革及革制品、食品工程、机电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及信息科学、工业造型设计、化学工程、环境科学、基础科学众多领域,具有鲜明的轻工业特色和交叉学科特色,主要读者为国内外科研部门的中高级科技人员。《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第一版),在历次期刊评比中分别于1989年获陕西省高教局期刊评比三等奖,1993年陕西省科协期刊评比二等奖,2000年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期刊评比二等奖。2001年11月,我刊被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选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刊物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简介:  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   学校现有西安和咸阳两个校区,总面积2003亩,建筑面积4万平米。西安校区占地面积1590亩,规划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灞河之滨、未央湖畔。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226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400人。图书馆藏书210万册。   学校设有轻工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15个学院(部)。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71个,本科专业56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   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第二批试点高校,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3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36项。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一五”期间,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80项,包括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产业化项目、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专项等重大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2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50多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26部,发表论文7292篇,其中核心期刊4538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189篇。2013年学校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10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5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4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28篇,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80篇,授权专利543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在2013年全国高校授权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21名,省属高校第1名;在2013年底全国高校有效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41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佛山研究院、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依托学校成立了省级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化平台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学校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50所、陕西省唯一一所普通高校基层团建试点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先进单位”、“陕西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2012年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称号。科大学子在“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国家级比赛中摘取多项桂冠,形成了以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等为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   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陕西科技大学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恪守“至诚至博”的校训精神,培养了8万多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站在新的起点,陕西科技大学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管理改革为动力、党建创新为保证,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人才兴校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学校事业内涵式发展,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以上统计截至2014年3月31日)   西安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 邮编:710021   咸阳校区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人民西路49号 邮编:712081   电话:(029) 86168012 传真:(029)86168012   网址:" target="_blank">

西安科技大学论文奖励

如果矿业方面西科是大哥,特别采矿安全专业很牛;如果是是水利专业就上原来的水利学校理工大吧,这方面专业目前比较热。

回答 您好,下面由我为您解决您的疑虑,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对于陕西科技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这两所科技类的大学,他们在全国方面的实力总体还可以,位居全国前300名的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位于全省第11名,全国第282名;西安科技大学位居全省第10名,全国第263名。 真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愿您天天快乐! 但是陕西科技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 提问 自动化哪个学校专业强? 回答 陕西科技大学从2015年大规模招聘博士,5年时间大概招了400多个博士,这种招人方式可以称得上疯狂。原来教师数量800多,现在增长到1300多,五年时间教师规模增加50%以上。人多了,干活的也就多了。年轻博士,正值当打之年,学校科研成果数量可能会有一个大爆发,学校排名要往前冲。 西安科技大学是二本,陕西科技大学是一本。陕西科技轻工方面比较厉害,西安科技采矿类专业比较厉害。 更多5条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好点, 在校友会2021全国大学排名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位列全国前100,而西安理工大学位列全国110, 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造就学术人才排行榜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排名全国第90,西安理工大学排在142 所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好点。 希望能帮到您,祝您生活幸福快乐! 提问 两个大学从师资力量和学术水平上哪个更强一些 回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强一些 提问 但是我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除了建筑学其他不太强势啊 回答 相对来说它的综合实力比较好点 提问 建筑科技大学知名度比理工大高吗 回答 是的,没错 更多10条 

理工大整体来说比科技大学排名好一些,但是你说的这个专业我觉得西安科技大学好些,呵呵我就是理工大的研究生,不过不是你这个专业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文奖励

学院在昆虫分类与标本馆建设、小麦条锈病、蚜虫传毒专化性和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居国内领先水平。学院始终坚持以农作物病虫害成灾机理与综合治理为主攻方向,先后对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控制技术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其中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规律、品种抗病性和病菌毒性变异、杀虫活性物质苦皮藤素的发现与应用研究、小麦赤霉病致病机理与防控关键技术等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五年来,科研项目的级别和经费力度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加,研究经费稳步增长。学院共承担国家“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公益性行业专项及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近600项,科研到位经费2亿元。发表学术论文1203篇,其中SCI收录814篇,国家一级学报389篇,在Genome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Nature Microbiology、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New Phytologist等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65篇。

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专任教师103人,副教授以上职称4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0%以上。在校生368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57人,本科生233人,少数民族预科生87人。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立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十二五”期间,获“宝钢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主持教改项目3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0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级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二等奖各1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省部级教材10余部;组织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0余项;组织指导大学生数学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80余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400余人,就业率均在90%以上。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十二五”期间,主持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92篇(一区SCI论文16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 学院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发展理念,加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深入开展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积极开展数理基础研究及其与农林学科交叉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把学院建设成在全国农林院校具有引领作用的理学院而努力奋斗!

西南科技大学期刊论文奖励

若该期刊报社有相关的奖励措施,那是会奖励的,当然,你也可以咨询一下详细的情况。已公开发表的论文里有错误并不鲜见。如果把语法、表达或拼写错误也算上的话,则几乎没有完美的论文。每年学术论文发表数十万篇,里面有一些有严重错误或疏漏的也在所难免,毕竟科学家水平有高有低,大家都不是神,犯个错误也正常。犯错误的成果不一样,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以下分情况讨论。特别重大的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等一流期刊上的新发现、新成果,已经被学术界广为接受的结论等。拓展资料:给期刊发邮件可以称呼期刊名或者杂志社名。在首次投稿或者不熟悉的情况下,可以在邮件中用期刊名或杂志社名作为称呼,正文中略写为“贵刊”或“贵社”。一般期刊会有不同的人查看邮件,要是特意称呼某某编辑或某某老师却被别人审核,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有关单位考核正式发表的论文,自然会有相应的加分标准。在全国及刊物上正式发表论文奖励的分值,会因依据的加分标准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是几分到几十分之间不等,且发表论文的刊物等级越高,越权威,相应的加分会更高一些。建议作者根据本单位有关政策来计算奖励加分。

国内期刊一般200-300稿费,减去写作过程中一些不可报销的费用比如打印费,邮局手续费之类的大概可以纯赚2000左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论文奖励

根据考研初试复试综合成绩排名:前3名:全额奖学金,即把你研究生全部学费给免了。前5名:半额奖学金,研究生学费的一半给免了。前5~10名:新生奖学金,这个有分二等(2000元)、三等(1000元)以上名次为大概范围。研一评奖学金:1、优秀干部:2000元——1000元(分三等),根据工作量2、优秀生:2000元——1000元,根据学习成绩研二、研三:根据发表论文量,2000元——5000元,就看你的水平了。 学校统一的补助是没有的,导师好的话会给发点补助。

建大抠的很……

就综合实力和排名来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比西安科技大学强但是各个都有特点看你从哪方面比较了

关于奖学金:进入学校学习之后,第二学年初以第一学年的成绩和发表论文的篇数作为标准,来评定优秀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第三学年初以第二学年的成绩和发表论文篇数来继续评定第二学年奖学金。但是奖金数目较少,据说只有几百元。关于补贴:一分也没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