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投稿

发布时间: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投稿

当前文艺与理论批评中的审美价值观 中州学刊 2007/04当前文艺与理论批评中的价值观问题 文学评论 2007/04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回归基本问题 学习与探索 2007/01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 中国大学教学 2007/02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意识形态与文艺 学习与探索 2006/06当前文学面临的危机不容忽视——兼答管怀国的质疑 学术月刊 2006/06大众娱乐文化的一个“范本”——“超女现象”的文化解读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6/01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观念与方法——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的意义 文艺评论 2006/01文学理论批评化:趋势与问题 甘肃社会科学 2006/01论生态美学研究的价值立场 社会科学辑刊 2005/06文学研究:终结还是再生?——米勒文学研究“终结论”解读 学习与探索 2005/03文学“终结论”与“距离说”——兼谈当前文学的危机 学术月刊 2005/05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 文学评论 2005/02语文学习与人文教育——关于语文与文学关系的现实思考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文学精神价值重建的必要与可能——近十年来文学精神价值重建问题讨论述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01全球化时代的艺术观念 粤海风 2004/04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与文论:何往与何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与文论发展前景问题讨论述评 文艺评论 2004/05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研究的转向——近年来“文化研究转向”问题讨论述评 江汉论坛 2004/07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研究文学?——关于米勒近期的“文学研究”观念 文艺理论研究 2004/05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性问题——近年来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讨论述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文学主体性:自觉与自由 理论与创作 2004/03从文学理论教学看当代文论建设与创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浸润东方文化精神的民艺美学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01中西文化精神论略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02当代文学批评形态重构:必要与可能 文艺评论 2001/0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发展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 学习与探索 2001/0590年代文学研究:一种新视野 《文艺评论》、《新华文摘》 2001年第3期、2001年第8期当代文论创新建构中的几个问题 《文艺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2001年7月、2002年第1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立场 《文艺报》、《文艺报·文萃》作家出版社2001年8月、2001年12月当代文艺批评的功能性缺失 《文论报》、《新华文摘》 2001年8月、2001年第11期某些“后”、“新”文学现象评析 《文艺报》2001年10月从人学基点看文艺精神价值取向 《文艺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2000年1月、2000年第4期关于90年代文学转型 《创作评谭》、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2000年第2期、2000年第9期当代文学批评形态重构:必要与可能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文艺评论》2000年第2期、2001年第1期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转型与建构 载《反思与超越——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出版关于当代文艺学建设的一点思考——兼对“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命题的质疑 载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主编《文学论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建构问题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文化转型中的精神突围——《高老庄》的文化意蕴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02关于文艺本质特性问题的思考——读王元骧先生几篇近作有感 社会科学战线 2000/03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形态略论 青海社会科学 1999/02“意识形态”及相关概念辨析 吉安师专学报 1999/02让自强与博爱的精神更广泛地传播──评报告文学集《自强之歌》 中国图书评论 1999/12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9/04文学批评的角色定位与价值定位 《文艺评论》、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1999年第1期、1999年第5期呼唤文学批评的学术性——关于90年代文学批评的思考 (第二作者) 《文艺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9年4月、1999年第6期面对后现代文化 《东方》、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 1999年第7期、2000年第1期关于文学批评形态学研究 《江西师大学报》、《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9年第3期、1999年第6期、2000年第1期文学批评中的主体观问题 《人民日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1998年4月1998年第5期新时期文学批评的转型与探索 《江西师大学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8年第2期、1998年第9期文学批评的自我诊治 《文论报》、《新华文摘》 1998年7月、1998年第10期西方文学批评形态演变轨迹探析 《学习与探索》、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1998年第5期、1999年第1期相对主义批评的逻辑悖论 《文论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1998年9月、1998年第11期文学批评形态研究的思路与构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3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转型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7/06形态学与文学批评 学习与探索 1997/05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当代意义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1996/04创作与批评的观念——兼谈《废都》及其评论 小说评论 1996/04当代文艺学体系论纲 《学习与探索》、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1994年第1、2期连载;1994年第5期论文学接受系统 《学习与探索》、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1993年第2期、1993年第5期试论文学价值的生成与实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4读《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丛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3/01关于文学文本论的思考 中州学刊 1993/02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价值观 河北学刊 1993/01论文学批评的形态 学习与探索 1992/02从实际出发论文艺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02辩证理解意识形态与文艺问题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04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江淮论坛 1992/01马克思人类学美学思想略论 青海社会科学 1992/01正确理解马恩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江淮论坛》 1992年第1期新现实主义的辩证发展 《文艺理论家》、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3中国文学年鉴》1992年第1期、1992年第9期论新时期文学精神 《创作评谭》1992年第2期《大决战》的史剧品格 《人民日报》1992年8月关于陌生环境与典型人物 《飞天》 1992年第9期辩正理解意识形态与文艺问题 《江西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当代小说形态论 《文艺理论家》1992年第4期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思考 学习与探索 1991/01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与文艺问题 中州学刊 1991/06论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人类学研究 《晋阳学刊》 1991年第1期文学的超越与回归——对近年文学与现实关系的一种反思 《飞天》 1991年第10期交感论与对应说——中西诗论的一个比较 《创作评谭》1991年第4期关于主体论的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1990年第1期、1990年第5期复印论汤显祖的情与梦 《争鸣》、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 1990年第4期、1990年第11期现实主义:当代的新发展 《创作评谭》 1990年第3期文学民族化:从封闭到开放 《飞天》1990年第12期关于文学价值论的思考 中州学刊 1990/04佛教人生哲学的认识与评价 社会科学战线 1989/03马恩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4当代文学的新发展与现实主义的再认识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88/03当代文艺创作的意象化趋势 《今日论坛》 1988年第1期

此题无解

基本上都是要版面费的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刊名: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Radio & TV University主办: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周期: 季刊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3537CN: 36-1211/G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曾用刊名:江西电大创刊时间:1994刊名: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Jimei University(Education Science Edition)主办: 集美大学周期: 季刊出版地:福建省厦门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6493CN: 35-1238/U历史沿革:现用刊名: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曾用刊名:集美大学学报;集美大学教育学报创刊时间:1982《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省级期刊,综合影响因子:195。《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学术性期刊,综合因子为:399,期刊级别为国家级期刊。从综合印子上不难看出 后者比前者要好

《和而不同——清代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的移民、土著与国家》(27万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年1月。《江西通史·明代卷》(50万字,与方志远教授合作),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获江西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集体)。《魅力江西:江西省情教育读本》(撰写第二、三章,与方志远教授合作),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论明清时期江西进士的地域分布与特征》(11千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清代徽州棚民问题及应对机制》(16千字),《清史研究》2003年第2期。《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乡村社会控制——以清代徽州的棚民活动为中心》(11千字),《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棚民、土著与国家——以清中期江西省万载县土棚学额纷争案为例》(18千字),《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获江西省高校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清中晚期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的土客冲突与国家应对》(12千字),《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清代棚民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8千字),《历史教学》2004年第3期。《化干戈为玉帛:清代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的移民、土著与国家》(28千字),《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三卷第一期,2005年4月。《2005年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暨全国历史系主任联席会议综述》(4千字),《历史教学》2005年第10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土客冲突、阶级矛盾与意识形态斗争》(8千字),《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袁文才、王佐事件再研究——中共党史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的视角》(9千字),《中共党史资料》2008年第2期。《〈万载县志都图甲户籍贯册〉介绍与解读》(21千字),《文献与田野》第52期,2008年7月。《文本与权力:清代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历修方志分析》(25千字),《史学月刊》2008年第9期,同时收入张建民主编《10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区域环境、经济与社会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获江西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Text and power: A study on local gazetteers of Wanzai County of Jiangxi Province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V 4, N ( September 2009 ), 426-《清史宜采用纪传为体章节为用的新综合体》(33千字),《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清代前中期的地方冲突与国家应对》(30千字),载《多元视野下的清代社会》,黄山书社,2008年8月。《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4千字),《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一卷第二期,2003年10月。《《评〈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4千字),《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三卷第二期,2005年10月。《评周建新〈动荡的围龙屋〉》(4千字),《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五卷第一期,2007年4月。《评黄志繁〈‘贼’、‘民’之间〉》(4千字),《历史人类学学刊》第六卷第一、二期合刊,2008年10月。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清代及民国时期湘赣边区的土客矛盾与区域社会变迁”、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清初以来湘赣边区的移民与区域社会变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江西文化研究与省情教育”、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清代及民国时期赣西移民、宗族与乡村社会研究”以及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青年发展基金、教学研究基金等7项。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时期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主持人为方志远教授,2001年)、国家级项目《中华大典》的编纂工作(主持人为戴逸教授,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灾荒史研究”(主持人为赫治清研究员,2003年)、参加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史编纂体裁体例的调研工作(主持人为郭成康教授,2003年)、江西省政府重大项目“江西通史”(主持人为时任江西省政协主席钟起煌,2003年)、国家文物局科技课题“景德镇古瓷业文化遗产体系保护与城市发展” (主持人为时任景德镇市委书记姚亚平,200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民间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研究” (主持人为郑振满教授,2004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明清江西移民与中国西南部地区的开发” (主持人为方志远教授,2006年)及 “江西民间历史文献与区域文化传承研究” (主持人为廖华生副教授,2007年)等9项。 2003年8月,中山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首届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北京及河北蔚县。10月,中山大学主办的“第六届历史人类学研究生研讨班”,广东广州,报告题目为《清代至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的移民、土著与国家》。2004年8月,中山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主办的“首届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北京及山西临汾等。12月,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区域网络与地方社会国际研讨会”,中国香港,报告题目为《化干戈为玉帛:清代至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的移民、土著与国家》。2005年7月,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办的“2005年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暨全国高校历史系主任联席会议”,江西南昌,会务工作。11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光明日报理论部联合举办的“14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地区的环境、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湖北武汉。报告题目为《文本与权力:清代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历修方志分析》。2006年7月,中国经济史学会、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办的“中国经济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江西南昌,报告题目为《地方文献与社会经济权力:清代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历修方志分析》。8月,中国社会史学会、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地域中国:民间文献的社会史解读”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安徽黄山。报告题目为《文本与权力:清代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历修方志分析》。12月,中山大学第二期民间历史文献班,广东广州。2007年11月,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办的“客家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江西赣州,报告题目为《明末清初以来赣西北地区的移民与民间信仰》。12月,中山大学第三期民间历史文献班,广东广州。2008年4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湖南科技大学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灾害史学术研讨会,湖南湘潭,报告题目为《清代湘赣边区的移民、生计与生态》。7月,中国经济史学会、广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与国际学术研讨会”,广西桂林,报告题目为《国计与民生:明清江西重赋问题及地方社会的反应》。11月,中国社会史学会、中山大学主办的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暨“政治变动与日常生活”国际学术研讨会,广东珠海,报告题目为《明清江西重赋问题及地方社会的反应》。12月,中国经济史学会、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历史上的“三农”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江苏南京,报告题目为《清代湘赣边区的移民与区域社会变迁》。2009年8月初,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主办的“第七届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广东广州、江西万载。8月底,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华侨大学华侨华人资料中心联合举办的“民间文献与地方史研究数据库”国际学术研讨会,福建厦门,报告题目为《江西西部地区民间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报名

神女:南昌成教很发达了 在哪里随便抓一个人都可以报的 、我就知道几个地方

很便宜的 大概就是几千块的样子 4000左右吧

几千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网上报名流程?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创建于1979年1月,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的直属高校,主要运用广播、电视、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计算机课件及网络等。下面看下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网上报名流程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网上报名流程?  高起专、高起本:应、往届中专、职高和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  专升本:已取得或将取得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文凭者。  1、报名资格审核工作由各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审核。审核机构应于当地成人高校招生报名前,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办公地点、办公时间、联系方式、工作程序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2、报名前,考生须到有关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审核机构领取并填写《全国成人高校医学门类专业考生报名资格审核表》,由所在单位核准并加盖公章后,报有关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审核机构审核,各级成人高校招生办公室根据审核意见为考生办理报名手续。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网上报名流程?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且要求报考医学门类专业的考生,其毕业后所获得的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将不能作为参加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考试的依据,请慎重填表报志愿。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投稿格式

用WORD编辑,然后将文档另存为TXT格式(纯文本),然后用附件投就可以了,正文里写明你的联系地址电话号码一些联系方式

我们院长就是搞这个的,而且亲自上课王天恩 性 别:男出生年月:1954年10月籍 贯:江西  学历与工作经历   笔名王天思,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师从陶德麟教授。哲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历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 Rutgers 大学和 GIT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研究专长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和认知科学等。目前主要致力于描述论等的研究。  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哲学概论》、《现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现代系统科学》、《西方哲学史》、《现代科技发展战略》、《创新思维研究》。  科研项目   承接课题: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马克思主义微观认识理论研究"和省部级课题"电脑科技若干哲学问题研究"、"量子理论认识论问题的系统研究"等多项。  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辩证唯物主义描述理论研究"和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课题"思维的基本信息形式及其运作机制的电子计算机模拟"。  科研成果   专著: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理性之翼--人类认识的哲学方式》、《微观认识论导论:一种描述论研究》、《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决定性与非决定性》、《科学发现中的模型化推理》、《科学知识是什么?》等著作。  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描述和规定》、《试论因果结构——兼评哥本哈根学派的因果观》、《微观哲学体系笔谈》,在《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发表《系统群初探》、《哲学思维论——哲学的思维科学考察》、《论市场文明》、《描述与创构》和《描述论:现代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 物质时代和精神时代》和《哲学:解释、表达和认知--兼及哲学与艺术、宗教和科学的关联》等学术论文近百篇。 上海大学教授录王天恩(Wang Tianen),男,1954年11月生,江西省萍乡市人。199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1年10月毕业于江西家科院大专班家学系农学专业,1991年6月毕业(硕士)与江西师范大学政教系外国哲学专业,1996年6月毕业(博士)于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1996年6月在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9月至1999年9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Rutgers大学和GIT作访问研究。曾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现任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王天恩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和认知科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科研成果“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决定性与非决定性”在1993年12月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二等奖;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西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试论因果结构——兼评哥本哈根学派的因果观” 在1992年12月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系统群初探”在1989年12月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主要专业论文:(1) 王天恩:《海德格尔基本本体论形成的逻辑考察》,《江西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2) 王天恩:《系统群初探》,《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3) 王天恩:《“可能性空间”及其认识和实践意义》,《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4) 王天恩:《从哲学和科学的概念差异看哲学思维》,《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5) 王天恩:《试论因果结构——兼评哥本哈根学派的因果观》,《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6) 王天恩:《必然性和偶然性:一个连续系列的两个互补方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7) 王天恩:《日常概念、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8) 王天恩:《描述论:现代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9) 王天恩:《系统状态与功能有序》,《争鸣》1993年第1期;(10) 王天恩:《思维的起点是感觉》,《青海社会科学》,1993第3期;(11) 王天恩:《哲学:解释、表达和认知——兼及哲学与艺术、宗教和科学的关联》,《争鸣》,1993年第6期;(12) 王天恩:《论思维的凭借》,《思维科学通讯》,1993年第10期;(13) 王天恩:《哲学思维论——哲学的思维科学考察》,《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2期;(14) 王天恩:《人类社会: 物质时代和精神时代》,《江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15) 王天恩:《认知的解释机制和描述的认知意义》,《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8期;(16) 王天恩:《思维类型和思维凭借:一种发生学考察》,《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10期;(17) 王天恩:《让理性驱走蒙昧》,《江西日报》1995年10月17日;(18) 王天恩:《科学技术与精神文化》,《江西日报》1996年1月9日;(19) 王天恩:《“自我中心困境”的成因和实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20) 王天恩:《微观哲学体系笔谈》,《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21) 王天恩:《科学理性的迷失——牛顿把科学归于宗教的反思》,《江西日报》1996年10月4日;(22) 王天恩:《现代科学的多向透视》,《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23) 王天恩:《企业哲学》,《江西日报》1998年1月27日;(24) 王天恩:《量子理论中的描述问题》,《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25) 王天恩:《思辩:哲学认识的基本方式》,《当代哲学前沿问题探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26) 王天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性质及其选择》,《陕西社院学报》1998年第4期;(27) 王天恩:《哲学认识中的思辨和分析》,《南昌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28) 王天恩:《解释和描述——从微观认识的角度看》,《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9期;(29) 王天恩:《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四题》,《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30) 王天恩:《让教育真正转向创造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31) 王天恩:《哲学认识中的整体性理解——兼及当代哲学认识论立足点的转移》,《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32) 王天恩:《解放创造力: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2期;(33) 王天恩:《主客体关系的微观视野》,《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34) 王天恩:《论市场文明》,《河北学刊》2003年第1期;(35) 王天恩:《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互动结构》,《求实》2003年第3期。(36) 王天恩:《超越人性裂谷》,《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37) 王天恩:《描述和规定》,《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38) 王天恩:《描述与创构——数字时代哲学走向的两点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39) 王天恩:《量子描述和超弦描述》,《燕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40) 王天恩:《道德进步的逻辑——兼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主要著作:(1) 王天恩:《微观认识论导论:一种描述论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2) 王天恩:《理性之翼——人类认识的哲学方式》,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3) 王天恩:《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决定性与非决定性》,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4) 王天恩(主译):《科学发现中的模型化推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月;(5) 王天恩(主编):《科学知识是什么?》,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6月。 主讲课程:哲学概论、现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现代系统科学、现代科技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研究、现代西方哲学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辩证唯物主义描述理论研究”,在研;(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微观认识理论研究”,2001年2月;(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与当代社会实践”,1996年12月;(4) 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课题,“思维的基本信息形式及其运作机制的电子计算机模拟”,在研;(5) 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电脑科技若干哲学问题研究”,2003年12月;(6) 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量子理论认识论问题的系统研究”,2000年4月;(7) 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科学知识是什么”,2003年12月;(8)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项目:“因素决定论”,1993年6月。

一般来说是附件,但也有要求直接粘贴到全文的。word就可以。第3个什么意思?杂志的话也有自己的投稿投稿的,在目录或者最后登的都有,投到那里就行了。

[1] Smirlock M: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and Profitability in Banking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7,[2] Prowse S D: 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 in Japan, Journal of Finance,1992 (3), 1121–1140 [3] Maudos J, Market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n Spanish Banking Using a Direct Measure of Efficiency,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4] Margaret E Slade: Competing models of firm profit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4(22)[5] David Bernotas: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firm profitability in the Japanesekeiretsu,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5(16),533–[6]管军、李文华企业综合财务状况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研究[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4)[7]陈丽萍,李智全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初探[J] 商业研究2002(13)[8] 李晓荣,王宪良.因子分析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中的应用[J].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9]张晓明,何滢.我国旅行社绩效评价方法探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0] 汤青.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J].2005(2)[11] 王燕.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12] 张庆昌,傅再育.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模型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1)[13]张瑞龙,陈艳艳.基于Excel 的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模型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14] 莫生红,李明伟.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J].2007(1)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投稿邮箱

[1] Smirlock M: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and Profitability in Banking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7,[2] Prowse S D: 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 in Japan, Journal of Finance,1992 (3), 1121–1140 [3] Maudos J, Market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n Spanish Banking Using a Direct Measure of Efficiency,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4] Margaret E Slade: Competing models of firm profit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4(22)[5] David Bernotas: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firm profitability in the Japanesekeiretsu,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5(16),533–[6]管军、李文华企业综合财务状况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研究[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4)[7]陈丽萍,李智全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初探[J] 商业研究2002(13)[8] 李晓荣,王宪良.因子分析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中的应用[J].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9]张晓明,何滢.我国旅行社绩效评价方法探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0] 汤青.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J].2005(2)[11] 王燕.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12] 张庆昌,傅再育.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模型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1)[13]张瑞龙,陈艳艳.基于Excel 的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模型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14] 莫生红,李明伟.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J].2007(1)

我们院长就是搞这个的,而且亲自上课王天恩 性 别:男出生年月:1954年10月籍 贯:江西  学历与工作经历   笔名王天思,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师从陶德麟教授。哲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历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 Rutgers 大学和 GIT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研究专长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和认知科学等。目前主要致力于描述论等的研究。  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哲学概论》、《现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现代系统科学》、《西方哲学史》、《现代科技发展战略》、《创新思维研究》。  科研项目   承接课题: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马克思主义微观认识理论研究"和省部级课题"电脑科技若干哲学问题研究"、"量子理论认识论问题的系统研究"等多项。  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辩证唯物主义描述理论研究"和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课题"思维的基本信息形式及其运作机制的电子计算机模拟"。  科研成果   专著: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理性之翼--人类认识的哲学方式》、《微观认识论导论:一种描述论研究》、《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决定性与非决定性》、《科学发现中的模型化推理》、《科学知识是什么?》等著作。  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描述和规定》、《试论因果结构——兼评哥本哈根学派的因果观》、《微观哲学体系笔谈》,在《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发表《系统群初探》、《哲学思维论——哲学的思维科学考察》、《论市场文明》、《描述与创构》和《描述论:现代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 物质时代和精神时代》和《哲学:解释、表达和认知--兼及哲学与艺术、宗教和科学的关联》等学术论文近百篇。 上海大学教授录王天恩(Wang Tianen),男,1954年11月生,江西省萍乡市人。199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1年10月毕业于江西家科院大专班家学系农学专业,1991年6月毕业(硕士)与江西师范大学政教系外国哲学专业,1996年6月毕业(博士)于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1996年6月在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9月至1999年9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Rutgers大学和GIT作访问研究。曾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现任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王天恩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和认知科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科研成果“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决定性与非决定性”在1993年12月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二等奖;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西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试论因果结构——兼评哥本哈根学派的因果观” 在1992年12月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系统群初探”在1989年12月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主要专业论文:(1) 王天恩:《海德格尔基本本体论形成的逻辑考察》,《江西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2) 王天恩:《系统群初探》,《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3) 王天恩:《“可能性空间”及其认识和实践意义》,《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4) 王天恩:《从哲学和科学的概念差异看哲学思维》,《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5) 王天恩:《试论因果结构——兼评哥本哈根学派的因果观》,《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6) 王天恩:《必然性和偶然性:一个连续系列的两个互补方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7) 王天恩:《日常概念、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8) 王天恩:《描述论:现代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9) 王天恩:《系统状态与功能有序》,《争鸣》1993年第1期;(10) 王天恩:《思维的起点是感觉》,《青海社会科学》,1993第3期;(11) 王天恩:《哲学:解释、表达和认知——兼及哲学与艺术、宗教和科学的关联》,《争鸣》,1993年第6期;(12) 王天恩:《论思维的凭借》,《思维科学通讯》,1993年第10期;(13) 王天恩:《哲学思维论——哲学的思维科学考察》,《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2期;(14) 王天恩:《人类社会: 物质时代和精神时代》,《江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15) 王天恩:《认知的解释机制和描述的认知意义》,《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8期;(16) 王天恩:《思维类型和思维凭借:一种发生学考察》,《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10期;(17) 王天恩:《让理性驱走蒙昧》,《江西日报》1995年10月17日;(18) 王天恩:《科学技术与精神文化》,《江西日报》1996年1月9日;(19) 王天恩:《“自我中心困境”的成因和实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20) 王天恩:《微观哲学体系笔谈》,《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21) 王天恩:《科学理性的迷失——牛顿把科学归于宗教的反思》,《江西日报》1996年10月4日;(22) 王天恩:《现代科学的多向透视》,《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23) 王天恩:《企业哲学》,《江西日报》1998年1月27日;(24) 王天恩:《量子理论中的描述问题》,《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25) 王天恩:《思辩:哲学认识的基本方式》,《当代哲学前沿问题探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26) 王天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性质及其选择》,《陕西社院学报》1998年第4期;(27) 王天恩:《哲学认识中的思辨和分析》,《南昌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28) 王天恩:《解释和描述——从微观认识的角度看》,《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9期;(29) 王天恩:《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四题》,《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30) 王天恩:《让教育真正转向创造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31) 王天恩:《哲学认识中的整体性理解——兼及当代哲学认识论立足点的转移》,《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32) 王天恩:《解放创造力: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2期;(33) 王天恩:《主客体关系的微观视野》,《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34) 王天恩:《论市场文明》,《河北学刊》2003年第1期;(35) 王天恩:《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互动结构》,《求实》2003年第3期。(36) 王天恩:《超越人性裂谷》,《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37) 王天恩:《描述和规定》,《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38) 王天恩:《描述与创构——数字时代哲学走向的两点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39) 王天恩:《量子描述和超弦描述》,《燕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40) 王天恩:《道德进步的逻辑——兼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主要著作:(1) 王天恩:《微观认识论导论:一种描述论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2) 王天恩:《理性之翼——人类认识的哲学方式》,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3) 王天恩:《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决定性与非决定性》,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4) 王天恩(主译):《科学发现中的模型化推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月;(5) 王天恩(主编):《科学知识是什么?》,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6月。 主讲课程:哲学概论、现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现代系统科学、现代科技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研究、现代西方哲学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辩证唯物主义描述理论研究”,在研;(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微观认识理论研究”,2001年2月;(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与当代社会实践”,1996年12月;(4) 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课题,“思维的基本信息形式及其运作机制的电子计算机模拟”,在研;(5) 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电脑科技若干哲学问题研究”,2003年12月;(6) 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量子理论认识论问题的系统研究”,2000年4月;(7) 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科学知识是什么”,2003年12月;(8)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项目:“因素决定论”,1993年6月。

基本上都是要版面费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