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小说家杂志1995年第5期

发布时间:

小说家杂志1995年第5期

吴承恩(约1500—约1582),中国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世江苏涟水,后徙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他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后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曾祖吴铭、祖父吴贞曾分别任过县学训导、教谕。其父吴锐,家境贫寒,以经营绸布为生。虽身为商人,却喜读书,六经诸子百家莫不观览。诗词: 西游开篇(选自第一回)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水帘洞(选自第一回)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 花果山(选自第一回)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通天河(选自第四十七回) 洋洋光浸月,浩浩影浮天。 灵派吞华岳,长流贯百川。 千层汹浪滚,万迭峻波颠。 岸口无渔火,沙头有鹭眠。 茫然浑似海,一望更无边。 晚风古意(选自第六十四回) 岩前古庙枕寒流,落目荒烟锁废丘。白鹤丛中深岁月,绿芜台下自春秋。 竹摇青佩疑闻语,鸟弄余音似诉愁。鸡犬不通人迹少,闲花野蔓绕墙头。 五客诗咏(选自第六十四回) 禅心似月迥无尘,诗兴如天青更新 好句漫裁抟锦绣,佳文不点唾奇珍 六朝一洗繁华尽,四始重删雅颂分 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古风·月夜怀故(选自第三十六回) 皓魄当空宝镜悬,山河摇影十分全。琼楼玉宇清光满,冰鉴银盘爽气旋。 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夜最明鲜。浑如霜饼离沧海,却似冰轮挂碧天。 别馆寒窗孤客闷,山村野店老翁眠。乍临汉苑惊秋鬓,才到秦楼促晚奁。 庾亮有诗传晋史,袁宏不寐泛江船。光浮杯面寒无力,清映庭中健有仙。 处处窗轩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今宵静玩来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园? 宝塔听夜(选自第六十二回) 四壁寒风起,万家灯火明。六街关户牖,三市闭门庭。 钓艇归深树,耕犁罢短绳。樵夫柯斧歇,学子诵书声。 雷音古刹 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巧峰排列,怪石参差。悬崖下瑶草琪花,曲径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却似火烧金;白鹤牺松立枝头,浑如烟捧玉。彩凤双双,青鸾对对。彩凤双双,向日一鸣天下瑞;青鸾对对,迎风耀舞世间稀。又见那黄森森金瓦迭鸳鸯,明幌幌花砖铺玛瑙。东一行,西一行,尽都是蕊宫珠阙;南一带,北一带,看不了宝阁珍楼。天王殿上放霞光,护法堂前喷紫焰。浮屠塔显,优钵花香、正是地胜疑天别,云闲觉昼长。红尘不到诸缘尽,万劫无亏大法堂

作品原文:这是真的。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就这样就完了。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做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张爱玲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登上文坛的,她初涉文坛之时,便在《天才梦》中洞穿了“生命是华美却暗藏着虱子的一袭袍”,赞美生命,同时敏感到它的破绽,这也是她此后创作爆发期的一贯主题。时间的无涯、迷惘的威胁、时代的崩坏,浓缩于爱,皆是有缺。《爱》这篇散文写于1944年,时年张爱玲正处于热恋之中。她在此以波澜不惊的语气和轻描淡写的笔调,道出了两性情爱的秘密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小说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中华民国上海公共租界。本名张煐,后因入学需要,母亲黄逸梵(又名黄素琼)以英文名Eileen译音,易名爱玲。代表作《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

艰辛万苦,走遍神州功德圆满,笑看世间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小说家杂志1995年第5期邮票价格

鲁迅什么问题哦?你说明白了~

作品目录 A、长篇小说: 《耳光响亮》 (发表于《花城》1997年第6期,长春出版社出单行本,19·8万字) B、小说集: 《抒情时代 (中短篇小说集,25万字,深圳海天出版社"新生代书丛"1996年10月,8字)《没有语言的生活》 (中篇小说 集,20万字,华艺出版社"晚生代作家丛书" 1999年10月,25万字)《目光愈拉愈长》 (小说集,18万字,广西民族出版社"我们丛书"1999年6 月出版,18万字) C、中篇小说代表作 《祖先》 (载《作家》1992年第2 期)《相貌》 (载《收获》1992年第4期) 《迈出时间的门槛》 (载《花城》1993年第3 期)《故事的花朵与果实》 (载《作家》1993年第12期) 《经过》 (载《大家》1994年第4 期)《原始坑洞》 (载《花城》1994年第5期) 《城外》 (载《作品》1994年第7期) 《没有语言的生活》 (载《收获》1996年第1 期,《小说选刊》96年第5期选载)《睡觉》 (载《钟山》1996年第3 期) 《慢慢成长》 (载《人民文学》1996年第7 期)《美丽金边的衣裳》 (载《江南》1997年第1 期) 《原名〈勾引〉》 (载《时代文学》1997年第1 期)《生活》 (载《小说家》1997年第4期) 《姐的一九七七》 (载《时代文学》1997年第5 期,《小说月报》97年第11期转载)《目光愈拉愈长》 载《人民文学》1998年第1 期,《小说选刊》1998 年第2 期转载)《痛苦比赛》 (载《小说家》1998年第3期,《小说选刊》1998年第9期)《肚子的记忆》 (载《人民文学》1999年第9期) D、短篇小说代表作: 《幻想村庄》 (《花城》1992年第3期) 《商品》 (载《作家》1994年第5 期,《小说月报》1994年第7期转载)《飘飞如烟》 (载《作家》1994年第5期) 《大路朝天》 (载《人民文学》1994年第11期)《荒芜》 (载《作品》1995年第1 期)《跟踪高动》 (载《山花》1995年第3期) 《抒情时代》 (载《作家》1995年第4期) 《雨天的粮食》 (载《作家》1995年第4期) 《溺》 (载《人民文学》1995年第4 期)《美丽的窒息》 (载《花城》1995年第5期) 《我们的感情》 (载《作品》1996年第1期) 《一个不劳动的下午》 (载《大家》1996年第3 期)《我们的父亲》 (《作家》1996年第5期) 《离开》 (载《山花》1996年第5期) 《反义词大楼》 (载《山花》1997年第9期) 《权力》 (载《东海》1997年第10期) 《戏看》 (载《作家》1998年第1期,《中华文学选刊》1998年第2期)《天上掉下友谊》 (载《漓江》1998年第1期) 《好像要出事了》 (载《青年文学》1998年第2期)《关于钞票的几种用法》 (载《花城》1998年第5期) 《闪过》 (载《山花》1998年第6期) 《把嘴角挂在耳边》 (载《作家》1999年第2期) 《我和我的机器》 (载《江南》1999年第2期) 《过了今年再说》 (载《收获》1999年第6期) 《我们正在变成好人》 (载《天津文学》2000年第1期)《送我到仇人的身边》 (载《作家》2000年第3期) E、有关评论: 《评〈迈出时间的门槛〉》 (载《文学自由谈》1993年第4期,作者:张柱林)《在解构中回望》 (载《作家》1994年第5 期,作者:雷体沛)《东西和商品》 (载《文学自由谈》1995年,作者:张柱林)《追寻生命的意义》 (载《中国文化报》1995年4 月9 日,作者:廖国伟)《东西:东拉西扯的先锋》 (载《作家》1997年第6期,《南方文坛》1997年第1期,作者:马相武)《存在之境》 (载《山花》1997年第9 期,作者:邵健)《晚生的现实主义》 (载《河池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作者:徐肖楠)《直接现实主义:广西三剑客的崛起》 (载《南方文坛》1998年第2期,作者:陈晓明)《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变异--东西长篇新作〈耳光响亮〉解读》 (载《出版广角》1998年第3期,作者温存超)《苦难记忆对现实的回访》 (载《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4期,作者:洪治纲)《对东西〈耳光响亮〉的一次阅读》 (载《南方文坛》1998年第5期,作者:朱潇)《在意念与感觉之间寻找一种真实》 (载《花城》1999年第1期,与张钧的对话)《在两极中奔忙》 (载《江南》1999年第2期,与林舟对话) F、获奖情况: 1、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小说选刊》1996年度优秀作品奖;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1998年,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广西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3、1995年,获第三届广西青年作家

新中国1995-8-1发行的军用邮票中的第2套“军2义务兵专用邮票”,其实该票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各自的市场价格也大不一样,详细请见我5月9日的同样的回答内容,现在的价格与我5月9日回答的价格一样暂无变动:

您好,yip09023320!1995年发行的《义务兵专用邮票》目前的市场价格是26元。近期邮票有波动,该票有升值的空间。谢谢!

《大家》杂志2020年第5期

很抱歉,我对这杂志没印象

这个杂志社目前被运营机构运营着,如果院校查的严 那么就建议不要发,反正是给钱就能发。

《艺光年》~ 我也是午饭哦 好像是下雨天吧! 应该是 艺光年 当然是大爱的《艺光年》啦~ 艺光年

这位朋友 你说有《大家》应该是报纸吧。在全国的核心期刊里没有这本刊。

少年小说杂志05年第2期

“萌芽”,是名词,是动词,更是一个中国知名青春文学文化品牌。“萌芽”,一个全方位的青春文学文化平台,“萌芽”,一本具有50年辉煌历史、仍为中国权威畅销的原创青春文学杂志,“萌芽”,一个历时8年,被誉为“中国语文奥林匹克”的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萌芽”,一个销售已逾百万册的国内畅销青春文学书系品牌,“萌芽”,一个近60万会员,每天百万流量的超人气青春文学文化网站。1956年 “任何参天大树都是萌芽长成的” 3月,作为培养青年文学人才的阵地,《萌芽》杂志由上海市作家协会筹备。7月,《萌芽》杂志创刊,哈华任主编。杂志的封面刊名采用鲁迅先生的手迹,旨在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30年代办《萌芽》的传统,在文学战线上培养大批新战士。正如巴金在创刊号的祝词中说的那样,“任何美丽的花朵,任何参天的大树都是由萌芽长成的”,“任何萌芽只要得到阳光和雨露的养料,就会展开她那‘欣欣向荣’的前途。”1960's 艰难岁月VS无人不知的《萌芽》 《萌芽》杂志创刊后,就受到全国各地读者的喜爱,来稿数量激增,发行量也直线上升。创刊号印数36000册,一年不到就达到20万份。在广大青年作者及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青年习作者的园地,不少作家,如新近去世的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陆文夫等,都是在《萌芽》起步跨上了文坛。而今天50岁左右的一代文化人,几乎无人不知《萌芽》。最初,《萌芽》为半月刊,至1960年7月改为月刊,但只出了两期,因纸张供应紧张而被迫停刊。从创刊到停刊,共计出版了98期。1964年,经济形势好转,《萌芽》复刊。1966年7月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再度被迫停刊,共计出版31期。1980's 属于文学的80年代 1981年,《萌芽》杂志复刊,哈华同志主编。复刊后的《萌芽》很快便博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发行量直线上升,刊物发表了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1983年,湖南省青年作家彭见明1983年刊发表在5月号《萌芽》上的小说《那山那人那狗》,以及湖南省青年作家刘舰平刊于6月号《萌芽》上的小说《船过青浪滩》,荣获全国短篇小说奖。1998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在国内外屡获殊荣,可见《萌芽》所刊作品的生命力之顽强。当时《萌芽》的最高发行量突破30万份。与此同时,大型文学杂志《萌芽》增刊《电影电视文学》,在上海创刊。开风气之先,发行量高达36万。1984年10月号《萌芽》发表的浙江省青年记者吴民民的报告文学《冰海沉船》,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1986年5月,哈华离休,曹阳接任主编。以后的十年,《萌芽》被誉为“作家的摇篮”。(《萌芽》增刊改名为《电视电影文学》杂志,于86年5月划归上海市文联。)为了激励与扶植青年创作,复刊后的萌芽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萌芽文学奖,并恢复了推出年轻作家的“萌芽丛书”的出版。如今的《萌芽》编辑中,就有多位从当年的“文学奖”中脱颖而出。1988年6月,《萌芽》荣获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1990年6月,《萌芽》杂志设计封面被评为国家刊物封面整体风格设计大奖。1994年6月号《萌芽》,闫连柯的《耙耧山脉》系列小说荣获第三届“上海市中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中篇小说二等奖、优秀作品编辑奖。1996年 文学杂志的市场之路 1995年,赵长天接任《萌芽》杂志主编。随着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1996年1月号《萌芽》又进行了改版,内容栏目化,开本从16开改为大16开,定价00元/册。这明示了《萌芽》办刊的目的不再限于培养青年作家、少年作家这一小众圈子,同时扩大范围,将眼光放远到提高广大青年读者的文学素养上。杂志将读者群重新定位在“大、中学生”,即以大学生为主,向下辐射到高中生,向上辐射到工作一两年的青年读者。改版后的萌芽更贴近生活、贴近校园和青年学生,既是一本青年文学刊物又是一种青年文学修养性读物,《萌芽》的品牌栏目有:小说家族、校园清泉、青春心事、校园扫描、第一类接触、异域传真、社团之页等等。1996年8月号《萌芽》,上海作家王周生的小说《星期四,别给我惹麻烦》,荣获《小说月报》’97百花奖、优秀编辑奖,以及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萌芽》新人奖推出张磊、刘文诚、周洁茹、商羊、张雄、路玮、王淑瑾等一批文学新人。1997年,萌芽杂志社与沪南供电局合作,每月向全国贫困地区赠阅《萌芽》杂志一千册,持续一年。并面向贫困地区举行了“沪南杯”散文征文活动。2000年,考虑原价6元的月刊,给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族每月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萌芽》杂志的开本从大16开,改回正16开,降价为8元保持至今。通过不断的市场实践,“用一本杂志来体验青春,用一本杂志来感受文学”成为新时代萌芽的办刊口号。阅读萌芽成为大中学生的时尚。2000年,迎着这样的奇迹,萌芽及时推出了由学生自己担纲编辑的“刊中刊(AMAZING)”不断更新栏目,“少年小说”、“学园Q弹”、“爱上男主角”、“大牌档”、“众议院”等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栏目,使文学杂志不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沙龙。基于1999年起又成功举办了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培养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畅销书作家和文学新锐,萌芽的影响力再度节节攀升,销量达到每月的50万册上下。2001年,随着优秀作者的队伍庞大,应读者的强烈要求和编辑部人员的积极筹划,《萌芽》恢复增刊的出版,一年为2期,为中长篇小说专号。2001年,国家出版署批准《萌芽》作为“双效”期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2005年,萌芽杂志被评为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被列为百种重点期刊之一。同年,萌芽杂志社被评为上海市宣传系统第一届(2003年—2004年)“文明单位”。1999年 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掀起的作文革命 早在1997年末,中国的舆论界就对中学语文教育投入了极大关注。《萌芽》作为时代青少年与文学之间的媒介,具有敏锐的嗅觉,察觉到一场作文革命的时机已经到来。1998年,《萌芽》联合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七所全国著名高校,向中学教育的“唯理模式”叫板,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就这样应运而生。“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出发点就是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大赛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除初赛作品要求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参赛者30岁以下之外,不收取报名费,无任何限制。“新概念”旨在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初赛优胜者参加复赛,最后确定一、二等奖及入围奖名单。1999年3月,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圆满成功。当年有7位一等奖获得者幸运地得到了保送联合主办高校的破格录取资格,自中国大陆恢复高考以来第一次因作文比赛的奖项,获得深造机会。自1999年7月第二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始,至第七届大赛止,新概念作文大赛由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独家协办并以“中华杯”冠名。2005年,第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由掌上灵通有限公司独家协办,以“掌上灵通”冠名,简称“灵通杯”第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至今新概念作文大赛已历时7年8届。7年来,参赛人数已经从最初的4千人次,逐年递增至7万多人次。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高校合作力量由最初的7所陆续扩大为10所到后来的13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先后加入了联合主办单位队伍。1999年以降,全国不计其数的媒体报道了“新概念作文”大赛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冲击,引发社会各界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深度思考。 “新概念”的参赛稿件给文坛吹来了清新之风。许多作品使评委铁凝、叶兆言等成名作家无法相信这样才华横溢的文章出自中学生之手。评委会主任王蒙甚至欣喜地说:“我们可以搁笔了。”作家赵丽宏也发出了“青春的光彩谁也无法扼杀”的感叹。许多潜在写作的年轻作者被发掘出来,文学的基础人口获得了拓展。而起步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等“80后”作家,更成为如今文坛最活跃的分子之一,他们的作品之畅销是文学出版业中的奇迹。另外,韩寒这名当年由大赛发掘出的一等奖获得者、媒体眼中的“高才留级生”所引发的话题,至今是对中国教育界的影响深远的冲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媒体舆论都不得不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重新审视与思考。每年由大赛衍生出的出版物《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和《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特色作品选》的销量也历年保持较好的销售势头,成为广大青少年业余课外阅读的重要补充。2000年 萌芽网站建立——青春文学文化家园初具规模 1999年《萌芽》杂志策划成立网站,以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方便编、读、写三者通过虚拟媒介更好地交流办刊心得,为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即时消息搭建更广阔的平台。2000年3月26日萌芽网站正式成立。2005年4月,改版后的网站一期顺利改造完毕。成为一个融《萌芽》官方信息发布、论坛交流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学爱好者集散地。杂志读者可通过登陆 了解萌芽杂志、新概念大赛、萌芽书系及萌芽网站社区的全方位“萌芽”官方信息,也可在网站的平台上与萌芽杂志社、萌芽作者、萌芽读者进行直接交流沟通。2006年5月,萌芽网站完成二期改版,新增萌芽播客、聊天室、在线投稿《萌芽》杂志系统等新功能,进一步改造论坛结构,同时吸引大量萌芽作者聚集网站与读者面对面沟通。目前,网站的注册会员数量已逼近60万。日均流量百万,论坛日均发帖量15000帖。萌芽网站业已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青春文学文化家园”。2003年 萌芽书系——国内畅销青春文学图书品牌诞生 2003年,作为青少年心目中具有权威性的刊物,《萌芽》杂志借助自己的品牌优势和稿源优势正式以“萌芽书系”的品牌,推出青春读物。早在杂志建立初期,《萌芽》编辑部就不定期地与全国各地出版社合作,为决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的青年作家搭建作品推广的平台,推出“萌芽丛书”。新概念作文大赛启动后,《萌芽》也时有图书策划编撰的成果。应该说,在2003年“萌芽书系”品牌确立前,《萌芽》推出的图书已经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消费群和可靠公信力;这个品牌的确立,已经使《萌芽》的图书编辑走向更专业更成熟更规范的运作模式。至今萌芽书系已与全国各大出版机构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依托萌芽杂志社自身的社会效应及经济实力,本着大力扶持青年作者的宗旨,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利于青年作者成长的图书出版条件。已出版的图书囊括长篇纪实文学、长篇小说、个人中短篇小说集、萌芽作品合集、萌芽作品年选等各个种类,诞生了畅销书作家蔡骏、那多、李海洋、马中才、王皓舒、朱婧等实力作者。品牌旗下文学出版物已达50多种,每种最低以10000册起印,至今销售达上百万计。萌芽也指事物的开始阶段----------------------------------------------------------------------------------------------------------萌芽Germinal(1993)导演:克劳德·贝里 Claude Berri主演: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Miou-Miou片长:Argentina:158 min / Belgium:160 min / France:170 min (original version) / Germany:158 min / Sweden:159 min上映日期:1993年9月29日 法国 剧情梗概:本片描写19世纪末矿工悲惨命运。在法国北方,在矿山工作的朗蒂埃爱上了一位已委身于马厄的女人凯瑟琳。不久,他因为矿上的生活条件恶劣,于是鼓动工人进行大罢工,但很快就被镇压了。工人复工后,却被一个流亡的虚无主义者破坏了有关设备,致使巷道被水淹没,朗蒂埃等都被困在里面……本片改编自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的重要作品,描写19世纪末矿工悲惨的命运。在法国北方,在矿山工作的朗蒂埃爱上了一位已委身于矿工马厄的女人凯瑟琳。不久,他因为矿上的生活条件恶劣,鼓动大罢工,但遭资本家破坏,加之工人本身的内讧,很快被军警镇压。复工后,一个流亡的虚无主义者破坏了有关设备,致使巷道被水淹没,朗蒂埃等都被困在里面。幕后/花絮本片的吸引力来源于对原著的忠实,人物个性鲜明,叙事富于激情。劳资间的纠纷和采矿工人生活的悲惨现实都在影片中得到细致的反映,特别是对马厄一家人世世代代做矿工凄惨遭遇,影片不惜花费篇幅,收到感人泪下的效果。但影片也存在明显缺陷,有些场面说教味太浓,显示出导演过分的修饰。结尾处旁白所宣

在网上找啊可直接找书,或找杂志

窗外十六岁那年,我上了高一,在一所普通高中。十六岁以前,我是个很乖很普通的女孩子,上普通高中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这十六年的岁月,我是如何得以整日安安静静谨谨慎慎地度过的。在家里,我听父母的话,在学校,我听老师的话,从不张扬或出轨。直到今日,我每每回想起来,还是感觉到一段生命的空白停留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上了高中,我以为这里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我像漫画中的女主角一样期待着美丽的或戏剧性的邂逅。班主任老师把我安排在中间一排靠窗的位置。这里是四楼,从窗口望出去可以看见城市灰色的天空和铅色的云朵。上课时我常常这么走神,扭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窗外的远山和夜间闪烁的霓虹。不久,我以此为内容写了一篇周记交了上去。我以为老师又会不耐烦地打上个“阅”,因为从小学到初中,从来没有一个语文老师会对我的文章多加评判。我已经习惯了,反正怎样都无所谓,我对自己说。几天后,周记本发了下来,是个“A”!我一愣。在评语中,老师竟然说我太孤僻,太寂寞,他说我是个奇怪的孩子。看着那段话我一直莫名地笑着,微微地笑了很久,最终却笑出了眼泪。上课时,我才开始认真打量起这个老师来。开学第一天,他说他姓萧名逸,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笑起来时他会用手扶着镜框,安祥地看着我们这群还未长大的孩子。我到今天才发觉他很幽默,在课堂上会时不时冒出一两句惊人之语引得全班哄堂大笑。经过几次单元测验与作文练习,他已经越来越“重视”我了,因为每次我总是会得第一。我喜欢他在班上朗读我那些肉麻兮兮的散文再将我大肆赞扬一番。因为这样我才不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有时我甚至相信自己真的是他说的什么“才女”了。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会时不时跑到他的办公室向他借书,虽然有些我已经看过,可还是乐此不疲。在周记里,我悄悄地告诉他:我没有朋友,然而我并不寂寞。窗外三月的校园阳光灿烂。坐在窗边的我自然最能体会到这一点。我知道天空怎样由铅灰变得透明湛蓝;我清楚楼下的桃花怎样在一夜之间变得喧闹纷繁;我更明白自己的心情怎样由阴霾变得明静平和。周记总是我写得最勤最长,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话要说。我还可以煞有介事地将班主任委托的广播稿写得文采斐然,让不喜欢我的数学老师对我刮目相看。班上同学们都已经习惯了萧老师对我的“溺爱”,我上课可以随意看小说、杂志而他不管;下课我看漫画,被他看到,他却只是笑笑又把书还给我。渐渐地,我们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他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我则显得不卑不亢,彼此都心照不宣。我开始发觉生活并没有我所想像的那么糟糕。一天上午,我像往常一样走过办公楼,路经语文办公室时,习惯性地向里面望去,办公室里只有萧老师一个人。我看见他坐在办公桌前,正在埋头看书。春日的阳光从敞开的窗户里大片大片地涌了进来,笼在他身上,像极了薄薄的一层金纱。空气中弥漫着缥缈的花香,他的眼睛微微地泛着光亮,紧闭的双唇似乎还带着淡淡的笑意,那笑却是冰冷的,凝固的,永恒的。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他很遥远,那么不真实,像一尊神像。我又向那春日的房间投去了匆匆的一瞥,悄然走开了。我想我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一幕,充满阳光气息的温暖的画面将我的心也照得亮了起来。我像放电影一样在脑中一遍又一遍地温习着那清晰无比的场景,并在纸上划着同一个名字———“萧逸”。那个晚上,我失眠了。我第一次紧张却又甜蜜地想着一个人。我为自己这种心情感到欣喜和不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可以被称作“爱”,如果他不是我的老师,如果———我不是他的学生。长廊每天早上,我去得总是很晚,虽然家离学校很近。当我气喘吁吁地跑到学校时,校园内的学生已经很少了。一楼的走廊空无一人,我老远便看见萧老师从那边走过来,他并未看见我。我急忙低下头,看着脚下的路面,听着那脚步声一点点靠近,我的心也跟着飞扬起来。接着,我轻轻抬起头装着不经意的样子,迎着他含笑的目光,我感到自己的脸在发烫。待他走到面前,我才鼓起勇气喊一声“萧老师”,他点点头,温柔地笑着从我身边走过。当我重新回过头时,他的背影却早已消失在清晨楼梯的拐角处了。晚上回到家中,父母都出去了,又是我一个人在家。我把书包往床上一扔,也没有开灯,就将录音机的音量开得大大的,窗帘向两旁一拉,外面的世界便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我在屋子里什么都看得清楚,而屋外的人却看不见里面,我在心理上便有一种安全感。黑色的夜幕上稀稀疏疏地亮着几点星光,月亮高高地悬在天上,泛着青光,冷冷的,像泰坦尼克号沉没的那晚发出的光亮。听着音乐,我似乎也要跟着启航了。那晚在电视上看到《我心依旧》的MTV,片中穿插着零碎的电影片断。看着看着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记得看电影时我也不曾流过这么多的眼泪啊!我边微笑着说出我最爱的那一段边哭得不知所措,话也说不出来了,只是微笑,只是心酸,只是流泪。究竟是什么触动了我呢?现在想想,或许是因为幸福吧,假若能够让我拥有一次刻骨的哪怕平凡的爱情,我也宁愿用生命去换取。现在我趴在窗前,看着对面楼里的玻璃窗或明或暗,橘色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那么柔和、美满,我就在想:在这样的时刻我所爱的人在哪儿呢?都在干些什么?会不会有人突然出现从背后轻轻捂住我的双眼呢?我下意识地回头望,却只看见漆黑一片,一切都不存在,一切都是虚无。我知道这里不是巴黎、东京或纽约,这里没有什么浪漫,什么都没有。我所爱的人永远都不会,不会看见今晚的月光、听到今晚的音乐、了解今晚的我。志愿转眼间,就已到了五月末,高一的一年很快就要过去,大部分人心中都已有了底,是上文科还是理科。我却还是举棋不定。我的理科成绩虽然不是特别差,但就凭我这头脑,上理科肯定没戏;上文科日子可能还会好过一点,但萧老师高二只教理科班。一天上课时,班主任问有多少同学想上文科,“唰唰唰”一下子举起了十几只手。我望了望周围的人,也把手慢慢地举了起来。中午吃饭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母亲什么话也没说,父亲却缓缓地说他想让我上理科,他知道我期中考试的数理化成绩并没有我所说的那么坏,他对我说上军事院校国家可以包分配,学费也很低,他就以这种别人无法拒绝的口吻絮絮叨叨地说了下去。我讨厌父亲这种专制蛮横的态度,我讨厌他的烟味———我心目中的优秀男人,比如萧老师就不抽烟的。我一声不吭地扒着饭,想到萧老师我的眼泪竟掉了下来。第二天,班主任找我谈话。我低着头跟在她后面,来到了数学办公室。她笑眯眯地对我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留在重点班才是明智之举;她说文科录取率低啊,还是理科将来有前途。我突然感到受宠若惊,心想自己什么时候也成了好学生了。下午,英语老师及化学老师又分别来找了我,说的竟又是分班的事。我开始迷惑起来,甚至都有些怀疑自己的决定了。回到教室,周记本已经发了下来。我坐在窗前,静静地翻着这大半学期以来我写的周记,看到那些长长的评语,我知道自己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心境了。一个戴着黑边眼镜、笑容温和、不抽烟的男子将会永远地离我远去。我知道有些东西我已无力挽回。就让它们都去吧!我想,如果萧老师对我说一句“你还是留在重点班吧”,我会立刻回心转意乖乖地报理科。我就这么一直等着。可他每次见了我却仍旧只是微笑,难道他真的什么话都没有吗?我很难过,直到正式填表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对我说过只言片语。当我机械地填完表格交给班主任时,她很诧异地望着我,似乎在纳闷我何以如此倔强。交完申请表,我忽然想到或许萧老师不知道我要报文科;或许他只是想尊重我的选择。这么想着,我已在心底原谅了他。父亲晚上回到家,有客人来了,满屋的烟酒气。我皱着眉径自走过去把窗户推开。当我把报文科的事情告诉父亲时,我看得出来他很愤怒,因为这件事我自作主张了,这是有悖于他眼中做好女儿的原则的,他狠狠地瞪着我,可因为有客人在场,只是沉着脸哼了一声。父亲与那个老乡高声地交谈,声音很大很吵。我习惯性地把房门关上———父亲向来不喜欢我这么做。这时,他在门那边很用力地又把门推开,我赌气似地轻轻地把门抵了一下,便向里走去。刚跨了半步,只听见“嘭”的一声巨响,门结实地撞在了墙上。父亲的话夹杂着客厅里令人窒息的香烟味风一样涌了进来,他厉声怒斥道:“死丫头!整天把门关那么紧干吗啊?我刚才还说让你别关别关,耳朵长哪儿去了?”接着便是那老乡的劝说声和父亲低声的咒骂。我像被人甩了一个耳光一样呆呆地站在床前。我在想如果刚才我不闪开,那么被门撞到的不会是墙,而是我!他就那么讨厌我吗?我拿起一本书毫无意识地翻了几页,便把它砸在了墙上。一刹间,十六年来所有的怨恨都如潮水般向我袭来,我哭得全身淋漓,像只落水狗。我的手指紧紧地抓着被单,像要抠出血来。我咬着牙狠狠地骂道:“你们算什么东西!凭什么要我事事顺从,当个没有血肉的乖孩子?我安安静静勤勤恳恳为的是什么?我得到的又是什么?我为什么不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我不是受人支配的玩偶!”我像发了疯一般把头深深埋进被窝里,用拳头捶着枕头。我哭得撕心裂肺却没有一丝声响,父亲在客厅里与客人谈到兴处,呵呵地笑着。在这黑暗的房间里,我想到了萧老师为我的第一篇周记所写的评语:你是个寂寞的孩子。我想起他那温柔的笑容,他三十一岁,他从不抽烟。此时此刻,他一定与自己心爱的妻子在一起,他的一切都属于那个女子,而非我!在这样的时刻,他会不会偶尔想起我,哪怕只是短短的一瞬呢?不,不会的!他说过他欣赏我的才气,但也仅仅只是欣赏。他有他的家庭、事业还有那么多优秀的学生,我算他的什么呢?我只是个寂寞的孩子,是的,我什么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已经哭得精疲力竭。我想我的灵魂已经就此死掉了,我也不会再有痛苦,这是件好事情。楼下传来孙燕姿的歌声。她一直在唱:“我爱上让我奋不顾身的一个人/我以为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世界/然而横冲直撞被误解/是否成人的世界背后总有残缺/我走在每天必须面对的分岔路/我怀念过去单纯美好的小幸福/爱总是让人哭让人觉得不满足/天空很大却看不清楚好孤独……”我就在这样的歌声中沉沉睡去,我已没有力气。文科班那天晚上的事情,我并没有写进周记里。我开始变得更加沉默,我对萧老师的笑容开始装作视而不见。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只是微微地笑,偶尔也会问我近来学习上的事情。我就一直这么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情感,直到我们分别的最后一刻。八月初,高二补课开始了,我进了文科班。在跨进教室的那一刻,我就发誓我要活得更快乐。补课的日子十分轻松,没有早晚自习。我依旧独来独往,没有朋友。我开始疯狂地看小说和由贵香织里的漫画,我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天使禁猎区》。书中那样阴暗颓废而又充满绝望的画面让我看到了无比真实的自己。现在我们的教室在二楼,而萧老师在三楼的理科重点班教书。我们就这样在垂直的平面里相互交错,在平行的世界中永远分离。我依然坐在靠窗的位置,仍旧时常把头靠在窗边。偶尔有那么几次,我看见三楼天桥上萧老师的身影。他走得很急,隔着玻璃望过去,我们之间似乎隔着一重天地。我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消失在我的视线,然后是泪无声地滚落下来。数学课我从开学第一天起就没听过一次,我趴在桌上睡觉或是看漫画,这样的生活真的是很惬意。班主任起初还找我谈话,到后来她发现跟我讲道理是对牛弹琴,于是便不再管我。期中考试,我考了班级第五,不过是倒数,一切都在预料之中。父亲又对我大发雷霆,所有的新账旧账他都搬了出来。他那愤怒凶狠的样子,像要把我吞下去。我冷冷地站在一边,没有自责,没有难过,没有眼泪。我只是在心底默念着张爱玲的话:“我要报仇!我要报仇!”期中考试过后,我被班主任调到了后面,反正坐哪儿对我来说都一样。很快,我和后排的男生打成了一片,他们教我怎样玩游戏,我则教他们用彩色塑料胶管叠星星、纸鹤或是教他们怎样写情书去打动女孩子的心。上课时,我们在后面悄悄地玩扑克、下棋或是听音乐。老师们已不再那么怒发冲冠,他们没有那么多精力来对付我们。好吧,痛痛快快的!我们是三等舱的穷光蛋!那天下午的自习课上,我又拿出扑克来玩。班里很吵很乱,我们以为万事大吉,便大摇大摆地把牌放在了桌上玩“斗地主”。就在玩到兴头上时,班里突然一下子安静起来。我一扭头瞥见了窗外的一双冷眼。完了,我在心里叫道,来不及了。我忽然变得很冷静。桌上的牌就那么坦然地散着。我看着班主任一步步走到我面前,她恶狠狠地骂道:“你还是不是一个学生?上课打牌,整天跟男生在一块儿疯疯癫癫,哪一点像个女孩子的样?我教过这么多年书,还从没见过像你这样张狂的女生,你还要不要脸啊你?”我腾地一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想也没想就抓起桌上的扑克奋力地向她脸上摔去。我什么话也没说,扑克牌在我四周蝴蝶一般翻飞、跳跃,优雅地纷纷落下。我听见她尖锐的叫声在我身后响起。班里一片死寂。我头也不回地跨出了教室,我想我是彻底地完了。天台出了教室门,我从长长的走廊上奔过去,跑过拐角,又跑过天桥。我飞快地上楼梯,一级又一级,一级又一级,似乎永远没有尽头。我累得精疲力竭,直至踹开通向学校后楼楼顶的小门。我慢慢地跨过木门,又转身将门虚掩住。走到楼顶中央,一阵凉风吹过。我长长地吁了口气,瘫倒在地上。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天空了。此时正值夕阳西下,橘红色的太阳低低地垂在山头,散发着温柔的微热的光亮。这让我想起萧老师的笑容和那个春日的房间。这才不过是几个月的光景,怎么就可以让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绝望到如此的地步呢?天空是柔和的淡金色,月亮像一抹淡淡的云影贴在远处微蓝的天际上。我艰难地站起身,走向左边的护栏。城市笼罩在一片暮色苍茫中。我看见高一时经常眺望的那座高楼,水红的、鹅黄的、荷绿的灯光从各色玻璃中透出来,一如从前。我看见远处的霓虹和路灯像萤火虫一样闪烁。我想起高一时我那些虚荣的快乐,我想起初三时忙得可笑的中考,我想起那个家庭中可怕的父亲与可怜的母亲,他们庸庸碌碌地活着,被生存压得畸形、麻木、痛苦。而我呢?我十六岁,我无所事事,我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而活着,像只站在墙角探头探脑的小老鼠。梦想?似乎曾经是有的,可现在政治书上的假话让我感到恶心。让它们都见鬼去吧!我的双手紧紧握着冰冷的锈迹斑斑的铁栏杆,微凉的晚风习习地穿过我的发梢,我的往事。那些空白的岁月就这样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不知不觉中我已在这里站了几个小时了。没有人想起我,也没有人会找到我。我想我是多余的,我想我会永远呆在这里了。雨夜也不知过了多久,当我正仰着脸在楼顶上转着圈时,那扇小门被人急急地撞开了。我一下子停止了旋转,差点摔倒在地上。一个熟悉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你真的在这儿!”是萧老师!我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他向我跑来。忽然,我顺势蹲在了地上,缩在一个角落里,双手抱头痛哭起来。他慢慢地蹲下,用手掌轻抚我的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这样?告诉老师,好吗?”他轻轻地说道:“我知道你是个孤独的孩子,所以我想帮你。”我仍旧只是抱着头呜呜地哭,那一刻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脆弱。过了很久,我平静下来。我靠着栏杆坐下,萧老师也跟着坐在了我旁边。我边抽咽着边缓缓地说出了一切,关于自己、关于父母、关于生活,我说我很迷惑,我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我说我很寂寞,即便我拼命地看小说和漫画。我望着夜色中的城市,说了很多。有好几次我看见他那专注的目光,想不顾一切地吐露自己的感情。然而话到嘴边,又总是胆怯起来。我知道这样做会让他有多尴尬,我也知道这样做会让我永远也无法再这样望着他。算了吧。他不需要知道,我只要看着他幸福就可以了。那一晚我一直在说一直在说,他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我知道他会明白。我仰着脸,忽然一滴冰凉的液体落在了鼻尖上。“下雨了。”我说道。“嗯,走吧,今天晚上回去好好睡上一觉,什么都不要想。明天一定要来上课,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走过去了,一切就都会不同。我说这些你可能不会听进去,但生活真的没有你想像的那么糟。”我一时间沉默不语。我们在校门口分手。雨点大了起来,我急急地跑回家中。晚上,雨下得很大,似乎要把整个世界都冲洗一空。我立在窗前看着雨珠一滴滴从玻璃上滑下,再掉落在窗台上,一下一下,永不停息。我的心竟出奇地平静。那时我真的什么都没想,只是———在看雨。晴天第二天醒来,天已经完全放晴了,经过大雨的冲刷,城市在一夜之间苏醒过来。又要迟到了。我匆匆洗完脸,便扯着书包跑了起来。刚进教室,便看见桌上有一封信。我打开信封,纸上只抄着一首歌词:“快些扬起你那苍白的脸吧/快些松开你那紧皱的眉吧/那些坏天气终于都会过去/人人都是这样匆忙地长大/那些疑问从来没有人回答/就让它们都去吧随着风远远去吧/就让该来的来临我们在这里等待/我们就这么长大/都会好的总会有的/那些风雨还有阴霾/关于未来就请你坦然/不要离开不要离开”。那么熟悉的字迹,那么熟悉的味道,这是我所爱的人。无意中抬头,我又看见萧老师从三楼天桥上走过的身影,棕色的西服,披着一身朝霞,消失在黑暗的拐角。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我知道。我知道十六岁那年自己所有的经历与心情。雨过天涯,一切都已经过去。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21年第5期

《中国国家地理》版权页上注明每月七号发行,实际会有一定差异。首先要看楼主在哪个地区,北京无疑是最早的,一般6号就能买到。其他地区相对较晚(7到10号),边远地区和川贵等交通不太方便的,还要再迟一点。还有一点,每年的十月都会比较迟(到十月中旬)发行,两个原因,一是国庆放假,二是《中国国家地理》每逢十月都会出加厚版,发行量大,印刷任务比平时重。此外,如果楼主是邮局或杂志社订阅的,平时一般也要到中旬接近月底甚至下月初才能拿到本月杂志,十月的就更不用说了。 以上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从目前销量来看,应该是2005年第10期选美中国,但是每期都有侧重点,一般而言,专辑相对看好点,然后看你对哪方面感兴趣

国家地理杂志是每一月的七号发布期刊,其他地区的就有点差别了,如果你们在成都那么到杂志铺订阅基本上要到本月的中旬才能拿到相关的杂志。

《选美中国》,《上帝为什么造四川》,《三峡专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