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出版社图书编辑小学老师

发布时间:

出版社图书编辑小学老师

课本是必须的但是课本没什么难度 一定要看奥数书推荐给一线数学老师,适合读的书1、小学数学名师名篇(丛书,每套4本,分别是成名篇,经典篇,异构篇,珍珠篇)2、《听吴正宪老师评课》吴正宪等著3、《种子课——一个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俞正强著作4、《超越模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林良富著作5、《小学数学典型教学内容的解读与实践》曾小平 著作6、《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刘加霞 著作7、《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史宁中 主编8、《我就是数学》《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著作9、《小学数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与课堂教学实践》曾小平 著作10、《小学教师5项修炼》 李玲玲 著作11、《教育其实很美》 刘可钦 著作12、《思想改变课堂》 唐彩斌 著作13、《品课 小学数学卷001》方运加 著作14、《写作并非难事——写给小学数学教师》钟建林 著作15、《小学数学教材处理的智慧》 谭念君著作16、《著名特级教师教育思想录——小学数学》郑毓信著作17、《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邵光华著18、《徐斌:无痕教育》徐斌著19、《钱守旺的小学数学教学主张》钱守旺 著20、《简约数学教学》许卫兵 著21、《儿童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育》张兴华 著22、《心理致胜——一位心理学家的教育发现》张梅玲 著23、《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 徐速 著24、《小学数学学习病理学》 王金发 著25、《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张齐华著26、《小学数学的掌握和教学》马立平 著27、《教学大道——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人民教育编辑部28、《小学数学研究》《小学数学教育概论》《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张奠宙 著29、《简单教数学——一个特级教师的小学数学教学智慧》戴曙光 著30、《情感教学心理学》卢家楣 著31、《潘小明:数学生成教学》潘小明著32、《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 张维忠 著33、《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张丹 著34、《数学的观念 思想和方法》 郜舒竹 著35、《逻辑析理与数学思想研究》 朱晓鸽 著36、《备课的变革》 吴亚萍 著

大学老师。老师的工资待遇马上就要调了。编辑这个不是很稳定。

我现在是英语编辑 天天就跟上学一样 每天都可以学东西; 以前我也做过短期的少儿老师 总感觉学了这么多年英语浪费了 当然了楼主 主要看你个人喜好 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 关于编辑的问题 十分愿意为你解答

回答 那得看你是喜欢面对一群熊孩子讲课,还是喜欢安静地一个人编书。 老师嘛,肯定得有耐心,讲一遍不行讲两遍……,而且要面对家长、培训方的考核。而且培训机构,一般都是别人休息时你上班,这个时间也是蛮坑的。 做编辑,说实话,现在的教辅图书编辑,特别是民营的,更偏向于校对,还蛮枯燥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也不小,北上广还好一些,像武汉很多都是单休。这工作得看个性,有人喜静,求安稳,所以还蛮享受的。 培训老师比教辅编辑的工资高,特别是那种民营企业的偏向校对的教辅编辑,但说到底其实哪一行都不容易。 那得看你是喜欢面对一群熊孩子讲课,还是喜欢安静地一个人编书。 老师嘛,肯定得有耐心,讲一遍不行讲两遍……,而且要面对家长、培训方的考核。而且培训机构,一般都是别人休息时你上班,这个时间也是蛮坑的。 做编辑,说实话,现在的教辅图书编辑,特别是民营的,更偏向于校对,还蛮枯燥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也不小,北上广还好一些,像武汉很多都是单休。这工作得看个性,有人喜静,求安稳,所以还蛮享受的。 培训老师比教辅编辑的工资高,特别是那种民营企业的偏向校对的教辅编辑,但说到底其实哪一行都不容易。 更多6条 

出版社图书编辑小学老师待遇

也想知道

这个出版社的效益一般吧~ 可能福利待遇就比较欠缺点 相关的作者资源啊什么的就少点 编辑也有很多种 文字编辑 责任编辑 美术编辑 校对编辑啥的 但现在很多出版社的美术设计等都外包给外面的美术工作是 感觉责任编辑前途比较好吧 但基本上做编辑都等从文字编辑和校对编辑等做起 积累作者资源等~

去编辑部问问~会有答案的!这里是不会有准确的答案的!

哈哈!一般4000~5000底薪加提成!出版社一样,说不定少一些

出版社图书编辑小学老师工资

哈哈!一般4000~5000底薪加提成!出版社一样,说不定少一些

每个出版社的工资都不大相同。工作时间长短不一样,工资也不一样。刚开始大概四千多。出版社的类型、工作范围和组织机构 出版社的类型,在中国,按隶属关系区分,有中央级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按业务范围区分,有综合性出版社和专业出版社。综合性出版社的出书门类比较多,专业出版社只负责编辑出版一定专业和门类的读物。按出版物的形式分,有图书出版社和音像出版社。出版社的工作范围,从历史上和广义来看,包括编辑、印刷、发行。在中国,出版社中只有少数有自己的印刷厂。出版过程虽不是知识信息的主要形成过程,却是一个对知识信息体系进行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是按照适合读者消费的要求进行的,并且,还要按照同样的要求对所选定的作品里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补充、刷新、完善。也就是通过编辑工作对原作品进行编辑加工。纸质货币不是出版物,纸币的印制不是出版活动,就是因为没有对原作品进行编辑加工,从而缺少供读者消费的知识信息内容的缘故。

人民出版社不错,图书编辑待遇一般。4000左右吧。还是问问在做的人比较好。

参考下:我有朋友在出版社工作,上班时间是早8:30--下午5:30,工资2000左右,有饭补、车补,福利还可以。其他出版社也差不多这样,不过英文编辑或专业摄影的工资会高点3000左右+补助

出版社图书编辑小学老师招聘

编辑都是蛮枯燥的活,都得考你的文字能力,也就是给你个文章,让你找出里面的错别字,除此之外,如果你是做理科编辑,就考一些相关的知识,文科就是文科方面的知识,一般题不难,不用担心。  一般来说,它要是都会问一些你所学的专业知识,不会很难,是一些基本而又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比如它要招的人是用来坐办公室管理财务的,就问你一些理财日常管理财务等的小知识;要是招的人用来扩展企业的市场或者什么的,就可能问下你市场营销啊什么的。现在企业都注重综合能力的人才,对专业知识要求不高,很大部分公司干脆就一点都不顾你的知识。因为一般的工作很多人都是可以胜任的,就算不是学相关专业的,也会很快上手,只要你能懂得基本的知识就可以了。

出版社图书编辑

就业现状及就业前景1、就业现状: 目前,中国的新闻出版业随着市场经济进行了改革,目的就是要建立新的出版方针,让出版走向市场化,当今的世界,奋斗和竞争渐成主流,出版要发展要繁荣,就必须如此,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各个出版社进行了机构改革,把人才提到了主导的地位,因而本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的机遇很多,但竞争也十分激烈。2、就业前景:(1)就业方向:编辑出版工作是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以选择和加工为特征的社会文化活动。本专业多为培养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的记者、编辑、编务、策划、发行等专业人才,也有的到一些出版公司或网络公司做网络编辑,领域十分广泛。(2)就业方向职业的岗位职责: 毕业生可以到出版部门从事编辑出版、书刊发行工作,也可以选择到文化宣传部门进行文化传播与创作,或是到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也可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 毕业后到出版、新闻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工作。 编辑分为很多种,工作内容差别很大,如书刊编辑、电台编辑、影视编辑等。同是编辑,可以选择: 出版社——做图书编辑; 杂志社——做刊物编辑; 报社——做专栏或版面编辑,也可能兼作记者; 文化、广告公司、网站——做内容编辑。(3)就业方向职业的能力素质要求(任职资格):①掌握编辑与出版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②掌握市场分析、选题策划、文字加工、宣传促销的知识与方法; ③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④了解我国有关编辑与出版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法规; ⑤了解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基本知识。

我们学校(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是电视与新闻学院的,虽然在电视系属于不是最好的专业,但是电新本来就很牛啊。原来由于招收人数很少就业对口。现在扩招了一个班40多人,就业形势就有点严峻了,但现在就这么个情况

美国资深编辑人威廉斯认为,出版社图书编辑同时要扮演三种角色,即:狩猎者(睁大双眼搜寻好作品)、魔术师(能化平凡为神奇)、双面人(面对作者时代表出版社,面对出版社时代表作者)。此种归纳,在编辑的属性层面上是准确的。而在功能化上,业内则普通认同:图书编辑即项目经理。图书是产品,必须进入市场流通。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下,作为中国的图书编辑,既要接轨国际,又不能偏离国家的意识形态。我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四种意识和四种能力。 四种意识一是社会意识。也可称社会责任感,就是业内所说的社会效益。皇冠出版社的执行主编韦德说对,“做得好,还要做得对。”图书编辑应该把社会责任感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种社会责任感,既有道德层面的也有法律层面的。 通常有人会误解图书的社会效益,认为它是经济效益的天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比如,我参与组编的《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解放军征战纪实丛书》、《百战将星丛书》等,自出版以来在社会上反响较好,获得中国图书奖和解放军图书奖等多种奖项,市场销量均在五万套之上,并且,作为常销书,每年都在重印。 二是市场意识。“优秀的图书编辑能像发行人一样思考、规划、作决策。编辑人在文学品位之外必须具备数学概念。”我很赞同这种说法。图书编辑要有市场意识,而市场显然是很难掌控的,但并非无规律可循。名家的作品市场相对有保证,尽管不是绝对的,但给他们的稿子具有难度;好的影视剧能带动市场。如我社出的《亮剑》,电视剧播放销售平平,电视剧一播,小说卖到几十到册;好的题材也可能有好的市场,但这往往要取决于作者的写作能力和态度以及编辑的敏锐度和识力,这一点似乎更考验编辑。 三是创新意识。图书编辑的创新意识,不仅是来自技术或外部形式的,更重要的是思维观念的创新。今天的编辑和老一辈的编辑最大的不同是不仅仅会坐在编辑部编稿子,而且还要从事策划、组稿、印制、后期宣传等相关工作,在几乎每个环节都应贯穿编辑的观念。 四是精品意识。精品意识是图书编辑到了一定层次后的追求。编辑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鞭一类或几类图书,做成自己的品牌。文学、纪实、生活、文化、科普、儿童等读物,都可能做成精品。编辑的精品意识在于充分地正确地认识自己,正视可开掘的潜力,不要盲从,要找准方向,“一口井执着地挖下去”,不信它不出泉水。 四种能力一是策划能力。策划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劳动,编辑策划选题需要敏锐的触觉和独到的眼光,选题有新意自不必说,它的市场预期及作家接受创作的程度,都取决于策划的成功与否。在写策划方案前,至少有三个问题要问自己:一是方案有没有可操性?二是谁能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三是它的市场前景如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有助于图书编辑把方案变成现实。 三是编稿能力。编稿是编辑的基本功。佩因说,文稿编辑是勇于批判的第一位读者。说的就是编辑在案头工作时要有看出文稿问题并毫不讳言地提出的能惫。那么,编稿的能力就不仅仅是文字功力,与作者沟通的能力似乎更加至关重要。尤其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作家,编稿几乎就是沟通。 四是发现能力。能在众多的书稿中发现有价值、有市场的书稿,能在新人新作中辬识作者是否有潜力,这要考验编辑的耐心和判断力。通常情况是,一部新人的或不知名作者的来稿,编辑翻两页就作出退稿决定。但是,只要更有耐心一些,是不难发现有前途的作者的。想一想,那些知名作家都是从新人开始的,况且,成熟作家的作品毕竟是有限的,没有新人跟上,资源势必要枯竭。

现在说实话,这个什么出版行业的编辑待遇肯定啊,不怎么样,前景也不行,说实话,现在这个啊时代更新的太快了,你像什么出版社的编辑这个起叫夕阳产业了,这个东西像啊,现在都进军网络啦,做这个网络编辑,网络水手或者什么的,哎呀,太多了,你那个这个产业已经到差不多也就是夕阳产业了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