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

发布时间: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

193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钱悳(1906—2006),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中共党员,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著名校友。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院长、重庆医学院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重庆医学会会长、重庆市科协主席、名誉主席。钱悳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医学教育工作,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医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钱悳教授1906年6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193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33年后在南京、长沙、贵阳、重庆中央医院任医师、代理内科主任。1944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附属医院进修。1945年回国后任上海医学院教授、附属中山医院内科主任。1952年起任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院长。1956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援大西南的决定,奉调重庆医学院。先后担任重庆医学院副院长、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为重庆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06 年1月21日上午10时17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逝世,享年100岁。钱悳教授曾任高等医学院校《传染病学》教材及参考书、《医学百科全书》、《实用内科学》、《中华医学杂志》等医学专著和杂志编委,《医学百科全书传染病分册》、《中华内科杂志》副主编,《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实用血吸虫病学》等主编。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部)。193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33年后在南京、长沙、贵阳、重庆中央医院任医师、代理内科主任。1944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附属医院进修。1945年回国后任上海医学院教授、附属中山医院内科主任。1952年起任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院长。1956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援大西南的决定,奉调重庆医学院。先后担任重庆医学院副院长、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为重庆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06 年1月21日上午10时17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逝世,享年100岁。(1906—2006)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中共党员,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著名校友。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院长、重庆医学院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重庆医学会会长、重庆市科协主席、名誉主席。钱悳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医学教育工作,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医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

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是国内最权威的,以下都是。 中华外科杂志 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糖尿病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您可以看看中国医护服务网期刊频道

对稿件的要求1.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提供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2.基金项目:论文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首页左下脚,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05)”。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3.题名: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4.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进行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及其Email地址。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5.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通信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ian,LIU H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为250个实词。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6.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8.统计学方法:(1) 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2)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 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3)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χ±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5(或P<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写明所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45,χ2=68,F=79 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选用P>05、P<05和P<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需再细分为P<001或P<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名词术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10.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数据图及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影像图应标注左右;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如引自他刊,应注明出处并提供该刊同意刊载证明。11.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例如:“4 ng/L±2 ng/L”可以表示为“(4±2)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12.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2±6)%不能写成2±6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13.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外文文献需要提供PubMed的PMID号。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其他文献可选择标注。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二、投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文稿应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炼,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一般不超过4000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2000字。  请通过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进行投稿点击“业务中心”进入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网上投稿成功后还需寄送以下几项材料:(1)稿件处理费,每篇稿件40元(请务必注明稿件编号),汇款地址:100710 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收;(2)单位推荐信: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3)一份打印件(也需注明稿件编号);(4)若此项研究为基金项目者,需附批文复印件。投稿过程中如需帮助请致电编辑部。三、稿件处理  1.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2.稿件退修: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先通过稿件远程管理系统发回稿件,修改稿打印件寄回本刊编辑部,并需作者签字注明该稿件无一稿两投。  3.“快速通道”的稿件要求: 对符合“快速通道”要求的论文采用特定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个月内就论文审稿结果(以“快速通道”发表、按普通稿件处理、退稿)给予答复,对符合要求的论文在收稿后4个月内予以发表。“快速通道”论文必须具备创新性、重要性和科学性,该论文的早日公布将对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作者在投稿前应与编辑部联系说明研究的基本情况。在得到确认后,在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投稿,投稿成功后将稿号告知编辑部并通过特快专递将纸版稿件寄送编辑部。稿件应符合本刊稿约的要求并附单位介绍信。作者应提供说明论文需要通过“快速通道”发表理由的书面材料,同时提供省级及以上图书馆或医学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同时有2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至少有1位为非本单位专家)书面推荐意见。作者可推荐3~5名审稿专家(需注明其详细联系方法,包括Email)供编辑部参考。应提供作者的通信地址、电话、Email等联系方式。 凡要求进入“快速通道”稿件,需交纳审稿费每篇400元。汇款至100710 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附言中请务必注明“快速通道审稿费”。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在网上投稿成功后3个月内未明确处理意见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本刊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1)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2)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名单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呼吸内科专委会肺癌学组全国委员;四川省国际交流与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成都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通讯编委;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编委;临床内科杂志编委;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编委;西部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西部肺癌研究协作中心执委会委员;2005年,被批准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193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钱悳(1906—2006),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中共党员,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著名校友。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院长、重庆医学院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重庆医学会会长、重庆市科协主席、名誉主席。钱悳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医学教育工作,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医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钱悳教授1906年6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193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33年后在南京、长沙、贵阳、重庆中央医院任医师、代理内科主任。1944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附属医院进修。1945年回国后任上海医学院教授、附属中山医院内科主任。1952年起任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院长。1956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援大西南的决定,奉调重庆医学院。先后担任重庆医学院副院长、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为重庆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06 年1月21日上午10时17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逝世,享年100岁。钱悳教授曾任高等医学院校《传染病学》教材及参考书、《医学百科全书》、《实用内科学》、《中华医学杂志》等医学专著和杂志编委,《医学百科全书传染病分册》、《中华内科杂志》副主编,《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实用血吸虫病学》等主编。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部)。193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33年后在南京、长沙、贵阳、重庆中央医院任医师、代理内科主任。1944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附属医院进修。1945年回国后任上海医学院教授、附属中山医院内科主任。1952年起任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院长。1956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援大西南的决定,奉调重庆医学院。先后担任重庆医学院副院长、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为重庆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06 年1月21日上午10时17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逝世,享年100岁。(1906—2006)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中共党员,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著名校友。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院长、重庆医学院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重庆医学会会长、重庆市科协主席、名誉主席。钱悳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医学教育工作,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医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

中华牌杂志是国内医学杂志中有重要影响的一类期刊,有两种主办单位的统称为中华牌,一类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内科杂志,另外一类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从名字上无法辨别,只有通过主办单位来判断。中华牌有医学会的直管杂志也有地方医学会的分管杂志,通过从业20年的观察,有一些地方性的中华牌杂志在细分专业中有重要的影响力,且录用率高,见刊快,在晋升职称时,如果能通过中华牌杂志的助力,评审胜算要大很多,且可以作为自己的终身代表作品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地址

193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钱悳(1906—2006),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中共党员,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著名校友。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院长、重庆医学院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重庆医学会会长、重庆市科协主席、名誉主席。钱悳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医学教育工作,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医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钱悳教授1906年6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193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33年后在南京、长沙、贵阳、重庆中央医院任医师、代理内科主任。1944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附属医院进修。1945年回国后任上海医学院教授、附属中山医院内科主任。1952年起任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院长。1956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援大西南的决定,奉调重庆医学院。先后担任重庆医学院副院长、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为重庆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06 年1月21日上午10时17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逝世,享年100岁。钱悳教授曾任高等医学院校《传染病学》教材及参考书、《医学百科全书》、《实用内科学》、《中华医学杂志》等医学专著和杂志编委,《医学百科全书传染病分册》、《中华内科杂志》副主编,《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实用血吸虫病学》等主编。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部)。193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33年后在南京、长沙、贵阳、重庆中央医院任医师、代理内科主任。1944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附属医院进修。1945年回国后任上海医学院教授、附属中山医院内科主任。1952年起任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院长。1956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援大西南的决定,奉调重庆医学院。先后担任重庆医学院副院长、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为重庆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06 年1月21日上午10时17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逝世,享年100岁。(1906—2006)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中共党员,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著名校友。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院长、重庆医学院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重庆医学会会长、重庆市科协主席、名誉主席。钱悳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医学教育工作,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医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

需要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

朋友很能理解你的心情,我也支持你应该出去散散心。7年的时间是很漫长的,我建议你去旅游,好好的放松下。你现在应该和你的爸妈好好的谈谈心事,我想他们知道你心中的苦恼也一定的。生活是很美好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对稿件的要求1.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提供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2.基金项目:论文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首页左下脚,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05)”。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3.题名: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4.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进行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及其Email地址。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5.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通信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ian,LIU H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为250个实词。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6.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8.统计学方法:(1) 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2)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 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3)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χ±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5(或P<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写明所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45,χ2=68,F=79 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选用P>05、P<05和P<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需再细分为P<001或P<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名词术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10.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数据图及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影像图应标注左右;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如引自他刊,应注明出处并提供该刊同意刊载证明。11.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例如:“4 ng/L±2 ng/L”可以表示为“(4±2)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12.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2±6)%不能写成2±6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13.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外文文献需要提供PubMed的PMID号。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其他文献可选择标注。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二、投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文稿应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炼,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一般不超过4000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2000字。  请通过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进行投稿点击“业务中心”进入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网上投稿成功后还需寄送以下几项材料:(1)稿件处理费,每篇稿件40元(请务必注明稿件编号),汇款地址:100710 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收;(2)单位推荐信: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3)一份打印件(也需注明稿件编号);(4)若此项研究为基金项目者,需附批文复印件。投稿过程中如需帮助请致电编辑部。三、稿件处理  1.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2.稿件退修: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先通过稿件远程管理系统发回稿件,修改稿打印件寄回本刊编辑部,并需作者签字注明该稿件无一稿两投。  3.“快速通道”的稿件要求: 对符合“快速通道”要求的论文采用特定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个月内就论文审稿结果(以“快速通道”发表、按普通稿件处理、退稿)给予答复,对符合要求的论文在收稿后4个月内予以发表。“快速通道”论文必须具备创新性、重要性和科学性,该论文的早日公布将对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作者在投稿前应与编辑部联系说明研究的基本情况。在得到确认后,在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投稿,投稿成功后将稿号告知编辑部并通过特快专递将纸版稿件寄送编辑部。稿件应符合本刊稿约的要求并附单位介绍信。作者应提供说明论文需要通过“快速通道”发表理由的书面材料,同时提供省级及以上图书馆或医学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同时有2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至少有1位为非本单位专家)书面推荐意见。作者可推荐3~5名审稿专家(需注明其详细联系方法,包括Email)供编辑部参考。应提供作者的通信地址、电话、Email等联系方式。 凡要求进入“快速通道”稿件,需交纳审稿费每篇400元。汇款至100710 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附言中请务必注明“快速通道审稿费”。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在网上投稿成功后3个月内未明确处理意见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本刊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1)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2)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电话

获得首发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基金,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编写10余部学术专著、译著及教材。荣获1996年度北京协和医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青年岗位能手”;2004年被北京市总工会授予“教育创新标兵”;荣获2005年度“北京协和医院专项工作奖”,2008年度北京协和医院“特殊贡献奖”。现任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循证医学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学术秘书;《中华内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编委会委员。

慢性肾小球肾炎(上海医科大学 吴兆龙教授) 肾炎为对链球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为急性肾炎迁延不愈所致。有的病人过去有急性肾炎史,症状已消失多年,误认为已经痊愈,其实炎症仍继续缓慢进行,经若干年后,症状又复出现,而成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有的病人的肾脏炎症从开始即为隐匿性,病人无明显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但炎症呈缓慢发展,经若干年后变成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血尿,由于病理改变各种各样,症状表现不一样。严重者可能出现尿毒症 【处方】 1.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防止受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2.有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龋齿时应及时诊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这些都是可能导致本病复发或活动的诱因。 3.浮肿明显、大量蛋白尿而肾功能正常者可适量补充蛋白质饮食。无水肿及低蛋白血症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限制在每公斤体重6克(每瓶牛奶约含6克蛋白质,每只蛋约含6克蛋白质,每50克米饭约含4克植物蛋白质)。 4.有水肿、高血压和心功能不全者,应进低盐饮食,每天摄盐应少于5克(1钱),约一粒蚕豆大小。 5.避免服用含非那西丁一类的解热镇痛药及其他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6.经常检查尿液,如尿中红细胞每高倍视野超过10个,要卧床休息。 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许多人都认为它是一个临床非常常见的疾病,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不是独立性疾病,只是任何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在进入终末期肾衰前的进展阶段,此时不同类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和临床表现渐趋一致,出现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肾脏缩小、肾功能减退、肾损害呈不可逆性,所有终末期肾衰病例中,约60%是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是什么? 慢性肾小球肾炎,许多人都认为是由急性肾小球肾炎迁延不愈转化而来的,其实仅少数慢性肾炎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直接迁延而来,或临床痊愈后若干年重新出现慢性肾炎的一系列表现。绝大多数慢性肾炎系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直接迁延发展的结果,如系膜增生性肾炎(包括IgA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 导致病程慢性化的机理,除原有疾病的免疫炎症损伤过程继续进行外,还与以下继发因素有关:①健存肾单位代偿性血液灌注增高,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跨膜压力增高及滤过压增高,从而引起该肾小球硬化;②疾病过程中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性损伤。 慢性肾炎的起病方式有哪些? 慢性肾炎与急性肾炎之间无肯定的关系,根据临床资料,慢性肾炎只有15%~20%有明确急性肾炎病史。其起病方式可归纳为下列5种:①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未能彻底控制,临床症状及尿蛋白持续存在,迁延1年以上,而演变为慢性肾炎。②过去确有急性肾炎综合征病史,经数周或数月疗养后,临床症状及尿异常消失,肾功能正常。经过相当长的间隔期(长者可达多年)以后,因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或过度劳累,突然出现蛋白尿、水肿或(及)高血压等肾炎症状。③过去无肾炎病史,因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出现显著水肿及大量蛋白尿等肾病综合征症状。④过去无肾炎病史,短期内出现蛋白尿,进行性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⑤过去无肾炎病史,常因感染或劳累后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经短期休息后很快减轻或消失。如此反复发作,而无明显临床症状。 慢性肾炎病人有哪些临床表现? 慢性肾炎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水肿、高血压、尿异常,三者可以同时并见,也可以单一或相兼出现。 (1)水肿:水肿部位往往出现在眼睑、颜面及双下肢,一般为轻中度水肿,在慢性肾炎未引起尿毒症时很少出现胸水、腹水等。 (2)高血压:一般为中等程度高血压,收缩压在20~7kPa左右,舒张压在7~14kPa左右,通常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后,血压可得到有效控制。 (3)尿异常:中等程度的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2g左右,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也是慢性肾炎尿改变情况之一,用相差显微镜检查,90%以上的为变形红细胞血尿,少数为均一型红细胞血尿。除蛋白尿、血尿外,尚可有管型尿、尿量的变化、尿比重及尿渗透压的异常。 为什么慢性肾炎有顽固性持续性高血压? 有的慢性肾炎患者具有顽固性高血压,一般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久,则病情越严重,预后亦不佳。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肾缺血后血中肾素含量增多,加重小动脉痉挛而引起持续性高血压症。同时因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则进一步使血压升高。 (2)肾脏疾患时,肾实质遭到破坏,肾组织分泌的抗升压物质减少,有人认为肾性高血压可能与肾脏形成的抗升压物质(即肾前列腺素)减少有关,故可利用前列腺素治疗高血压,因前列腺素有很强的降压作用,又有改善肾血流量的作用。 (3)全身小动脉痉挛硬化:肾性高血压持续时间较久后,可出现全身小动脉硬化,小动脉阻力增高,促使血压上升。 由于上述原因使慢性肾炎发生持续性高血压,且血管痉挛缺血,肾素分泌增加,肾实质(包括髓质)的损害等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使慢性肾炎出现顽固性持续性高血压。 慢性肾炎需要临床分型吗? 关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到目前为止,国内召开了3次会议进行讨论、制定和修改。1977年北戴河会议将慢性肾炎分为普通型、肾病型、高血压型。肾病型除普通型表现外,尿蛋白>5g/d(定性>+++),血浆蛋白低,白蛋白<3g/L。高血压型除普通型表现外,以持续性中度以上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1985年南京会议对此分型方案进行修改,将上述肾病型划归肾病综合征Ⅱ型外,另增加了急性发作型。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于1992 年6月在安徽太平举办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座谈会。多数专家认为,将慢性肾炎分为“普通型”、“高血压型”、“急性发作型”等难以确切地反应其临床和病理特点,因此,赞成慢性肾炎不再进一步进行临床分型。 为什么有些慢性肾炎病人要做肾活检? 前面已经谈到,慢性肾炎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是许多具有共同或相似临床表现的多种肾脏疾病的综合征,建议病人做肾脏活检正是为了明确病理诊断,这对疾病的治疗预后是有帮助的。病理诊断一般有以下几种:系膜增殖性肾炎(含IgA肾病)、膜增殖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同时常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硬化,肾小血管硬化,病变部位有肾小管萎缩和纤维化及炎细胞浸润,发展到晚期,可见肾脏体积缩小,肾皮质变薄。 引起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有哪些? 病理组织学类型与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之间并无紧密联系。临床上所谓的慢性肾炎,在病理分类上包括系膜增殖性肾炎、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及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等。据国内统计以系膜增殖性肾炎为最多,其次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殖性肾炎及膜性肾病。 如何诊断慢性肾炎? 典型的慢性肾炎诊断不难,一般为青年男性多见,起病缓慢,病情迁延。有尿检查异常,常有蛋白尿,可伴有血尿、水肿和高血压。亦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详见第68条。 慢性肾炎要和哪些疾病相鉴别? (1)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慢性肾炎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在临床表现上可十分相似,但慢性肾炎多见于青壮年,常有血尿,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也较多,尿蛋白的选择性差。而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多见于儿童,无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表现,尿蛋白有良好的选择性。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患者非常敏感,而慢性肾炎患者效果较差。最后,肾活检可帮助诊断。 (2)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可类似慢性肾炎,但详细询问有泌尿系感染的病史(尤其是女性),尿中白细胞较多,可有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培养阳性,静脉肾盂造影和核素肾图检查有二侧肾脏损害程度不等的表现,这些都有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3)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胶原性疾病中肾脏损害的发生率很高,其临床表现可与慢性肾炎相似,但此类疾病大都同时伴有全身和其他系统症状,如发热、皮疹、关节痛、肝脾肿大,化验时可以发现特征性指标异常(如狼疮性肾炎血液化验可见抗核抗体阳性)。 (4) 高血压病:血压持续增加的慢性肾炎应与原发性高血压伴肾损害鉴别,后者发病年龄常在40 岁以后,高血压出现在尿改变之前,尿蛋白常不严重而肾小管功能损害较明显。心、脑血管及视网膜血管硬化性改变常较明显。 慢性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怎样鉴别? 慢性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的后期鉴别比较困难,可从以下几点进行鉴别: (1) 病史方面:有泌尿系感染病史,如尿频、尿痛、腰痛等症状,有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2)反复尿检查:如尿白细胞增多明显,甚至有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培养阳性,有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而慢性肾炎以尿中反复出现尿蛋白为主。 (3)静脉肾盂造影时如发现肾有疤痕变形,呈杵状扩张,或肾影两侧不对称;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双侧肾功能损害差别较大(以一侧为甚),均提示慢性肾盂肾炎。 (4)当慢性肾炎合并感染时,用抗生素治疗后尿改变和氮质血症虽也会好转,但慢性肾炎的症状仍然存在,而慢性肾盂肾炎则症状会基本消失,可作鉴别。 慢性肾炎怎样与恶性高血压病相鉴别? 恶性高血压病多见于患有高血压病的中年人,常在短期内引起肾功能不全,故易与慢性肾炎并发高血压者相混淆。恶性高血压病的血压比慢性肾炎为高,常在29/17kPa(200/130mm Hg)或更高。但起病初期尿改变多不明显,尿蛋白量较少,无低蛋白血症,亦无明显水肿。因为恶性高血压病时的小动脉硬化坏死是全身性的,故常见视网膜小动脉高度缩窄,硬化,伴有出血和渗血,视乳头水肿,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也较明显,这些均可作鉴别的依据。若慢性肾炎并发高血压而演变为恶性高血压者,则是在有长期慢性肾炎病史的患者,突然病情恶化,出现血压明显升高,肾功能明显恶化,并出现视网膜出血、视乳头水肿,甚至出现高血压脑病等症状。根据这些演变规律亦可帮助鉴别慢性肾炎与恶性高血压。 慢性肾炎与狼疮性肾炎如何鉴别?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组织学改变均与慢性肾炎相似。但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女性多见,且为一全身系统性疾病,可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炎等多系统受损表现。血细胞下降,免疫球蛋白增加,还可查到狼疮细胞,抗核抗体阳性,血清补体水平下降。肾脏组织学检查可见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着于肾小球的各部位。免疫荧光检查常呈“满堂亮”表现。 慢性肾炎病人生活上应该注意什么? (1)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慢性肾炎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应鼓励病人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战胜疾病。 (2)休息和工作:患者一旦确诊为慢性肾炎,在开始阶段,不论症状轻重,都应以休息为主积极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如病情好转,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尿蛋白、红细胞及各种管型微量,肾功能稳定,则3 个月后可开始从事轻工作,避免较强体力劳动,预防呼吸道及尿路感染的发生。活动量应缓慢地逐渐增加,以促进体力的恢复。凡存在血尿、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或高血压者,或有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和积极治疗。 (3)饮食: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水肿或高血压者应限制食盐入量,每日以2~4g为宜。高度水肿者应控制在每日2g以下,咸鱼、各种咸菜均应忌用,待水肿消退后钠盐量再逐步增加。除有显著水肿外饮水量不应受到限制。血浆蛋白低而无氮质血症者应进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应在60~80g或更高。出现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总量,每日40g以下,供给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总热量应在146kJ/kg体重左右,饮食中注意补充营养及维生素,水果及蔬菜不限量。 慢性肾炎的一般治疗应注意哪些方面?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基本上是对症治疗,包括休息,防止吃盐过多,适当限制蛋白质食物,利尿减轻水肿;降低高血压,预防治疗心力衰竭等。 注意不要选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磺胺药等,应给予有效的利尿、降压药物,必要时可用激素和其他药物治疗。适当应用营养保护肾脏的药物,如肌苷、ATP、细胞色素C等。利尿,降低高血压,预防心、脑并发症,是治疗的重点。 如何控制慢性肾炎病人的高血压? 慢性肾炎时,剩余的和(或)有病变的肾单位处于代偿性高血液动力学状态,全身性高血压无疑加重这种病情,导致肾小球进行性损伤,故对慢性肾炎患者应积极控制高血压,防止肾功能恶化。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研究结果证实,多数学者已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为一线降压药物。晚近,不少的临床研究证实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吡啶、尼卡地平等治疗高血压和延缓肾功能恶化有较为肯定的疗效。研究认为,钙离子拮抗剂尽管有轻微扩张入球小动脉的作用,但因它有明显降低全身血压的作用,故可使未受累或仅部分受累的肾小球高血液动力学、高代谢状况得到改善;此外,钙离子拮抗剂减少氧消耗,抗血小板聚集,通过细胞膜效应减少钙离子在间质沉积和减少细胞膜过度氧化,从而达到减轻肾脏损害及稳定肾功能作用。临床报道,短期(4周)或长时间(1~2年)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肾炎患者,并未发现任何肾小球损伤作用,却清楚证明它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十分类似的延缓肾功能恶化的疗效。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同处,为它一般无降尿蛋白作用。应该指出,部分学者认为钙离子拮抗剂对肾功能有影响,仍有必要作更长期的观察。 β-受体阻滞剂,如美多心安、氨酰心安,对肾素依赖性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β-受体阻滞剂有减少肾素作用,该药虽降低心排血量,但不影响肾血流量和GFR,故也用于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应该注意,某些β-受体阻滞剂,如氨酰心安和萘羟心安,脂溶性低,自肾脏排泄,故肾功能不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和延长用药时间。 此外,扩血管药物如肼苯哒嗪也有降压作用,它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减少扩血管药物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副作用(如心跳加快、水钠潴留),并可提高治疗效果。肼苯哒嗪一般每日200mg,但必须警惕该药诱发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的可能。 对有明显水肿者,若肾功能好,可加用噻嗪类利尿药;对肾功能差者(血肌酐>200μmol/L),噻嗪类药物疗效差或无效,应改用髓袢利尿剂。应用利尿剂应注意体内电解质紊乱,并要注意有加重高脂血症、高凝状态的倾向。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慢性肾炎病人有何意义? 近年来通过大量动物试验和对肾炎患者有对照的临床观察已证实,该药物除有肯定的降压疗效外,还可降低肾小球内压,有肯定的延缓肾功能恶化,降低尿蛋白(20%~ 40%)和减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临床上常用的制剂有巯甲丙脯酸,一般剂量为25~50毫克/ 次,每日3次;不含巯基的依纳普利,作用时间长,常用剂量为5~10毫克/次,每日1次。该类药降低球内压,保护和稳定肾功能的主要机理为:①扩张肾小球动脉,因出球小动脉扩张较入球小动脉扩张更为显著,故而降低球内压,减轻肾小球高血液动力学;②血管紧张素Ⅱ刺激近端肾小管铵的产生,而该类制剂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和(或)升高血钾而降低铵的产生,有利于减轻肾脏肥大和避免过多铵产生后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而诱发肾小管间质病变。 应用该类制剂时应注意其可引起高血钾(特别是肾功能不全者),其他的副作用有皮疹、瘙痒、发热、流感样症状、味觉减退和较为罕见的粒细胞减少。有人认为该类制剂有引起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可能。 抗凝和血小板解聚药物对慢性肾炎有何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抗凝和血小板解聚药物对某些类型肾炎(如IgA 肾病)的临床长期随访和动物实验肾炎模型研究,显示有良好的稳定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伤的作用。对于慢性肾炎应用抗凝和血小板解聚治疗并无统一方案,有人认为有明确高凝状态和某些易引起高凝状态病理类型(如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可较长时间应用。 怎样防治引起肾损害的一些因素? 对慢性肾炎患者应尽可能避免上呼吸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以免加重、甚至引起肾功能急骤恶化。应非常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肾毒性和(或)易诱发肾功能损伤的药物,如庆大霉素、磺胺药及非固醇类消炎药等。 对有高脂血症、高血糖、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及时予以适当治疗,防止上述因素加重肾脏损害。 慢性肾炎是否可使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 国内外对慢性肾炎是否应用激素和(或)细胞毒药物尚无统一看法,一般不主张应用。但也有学者认为,如患者肾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受损,肾脏体积正常,尿蛋白≥0g/24h,病理类型为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轻微病变等,如无禁忌症,可试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无效者逐步撤去。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可分为几个类型? 根据1986年第二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辨证分型方案,慢性肾炎分为四个证型,凡具备任何三项者,即可辨证为该型: (1)肺肾气虚:①面浮肢肿,面色萎黄;②少气无力;③易感冒;④腰脊酸痛;⑤舌淡苔白润,有齿印,脉细弱。 (2)脾肾阳虚:①浮肿明显,面色苍白;②畏寒肢冷;③腰脊酸冷或胫酸腿软,足跟痛;④神疲、纳呆或便溏;⑤性功能低下或月经失调;⑥舌嫩淡胖有齿印,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3)肝肾阴虚:①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②头晕耳鸣;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④腰脊酸痛或梦遗,或月经失调;⑤舌红少苔,脉弦数或细数。 (4)气阴两虚:①面色无华;②少气乏力或易感冒;③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④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⑤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 慢性肾炎蛋白尿中医有哪些治法? (1)益气固肾法:用于肺肾气虚,脾肾气虚者。补肺气可用黄芪、党参、太子参。补脾气可用党参、生黄芪、太子参、白术、芡实、莲子肉。固肾可用金樱子、莲须、菟丝子、覆盆子。 (2)温补脾肾法:用于脾肾阳虚者,常用方剂有附子理中汤、真武汤等。 (3)滋养肾阴法:用于肾阴亏损者,慢性肾炎如温补脾肾过久或用激素治疗者,都可导致肾阴耗伤,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汤、知柏地黄汤等。 (4)气阴两补法:用于气阴两虚证,常用方剂为参芪地黄汤,如有心气虚,可合用生脉散。 (5)阴阳双补法:用于阴阳两虚者,常用方剂为桂附地黄汤,可合用龟鹿二仙胶。 (6)清热解毒法:适用于慢性肾炎合并感染病人,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合银翘散加减。 (7)活血化瘀法:慢性肾炎病程较长,多数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征象,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加丹参、泽兰、红花、益母草、水蛭等。 (8)祛风胜湿法:慢性肾炎有湿胜、脾气不升者,可用本治法,常用方剂为祛风胜湿汤(羌活10g,苍白术各6g,防风6g,生黄芪15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10g,当归10g,赤芍15g,川芎10g)。 治疗肾性水肿中医有哪些方法? 中医认为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肺、脾、肾,这三个脏器的功能失调是引起水肿发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治疗水肿,中医一般以宣肺、健脾、温肾为基本原则,具体方法如下: (1)宣肺利水: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益母草等。 (2)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常用方剂为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等。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3)温中健脾、行气利水:本法适用于脾阳虚弱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胸闷腹胀,纳少便溏,面色萎黄,神疲肢冷,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滑沉缓。常用方剂为实脾饮加减,药物有:茯苓、白术、附子、干姜、厚朴、木香、大腹皮、木瓜、草果、甘草,可加猪苓、泽泻、党参、黄芪等。 (4)温肾利水:适用于肾阳衰微者。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惨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常用方剂有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药物有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肉桂等。 对慢性肾炎如何进行中医护理?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慢性肾衰起到辨证施护非常重要。 (1)辨体质,审虚实,辨证施护:慢性肾炎在护理过程中,运用中医理论,审察患者体质和病性,辨别阴阳、虚实极为重要。一般而言,水肿明显者,本虚标实。体质强盛者,多实多热。体质虚弱者多虚多寒。两者除必须按时测体温、脉搏、血压、24小时出入水量外,还须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呕吐、水肿等情况。如果出现少尿、神疲嗜睡、口有尿味,多为湿浊之邪蓄积体内,毒邪内渍,内陷心包,转为关格,最为危险。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临床上,阳虚水肿,水毒内踞,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应做好皮肤护理,防止感染。阴虚阳亢,水不涵木,多见头痛失眠,血压偏高,须观察有无呕吐,抽搐。头痛者可针刺百会、太阳、合谷等穴。抽搐、呕吐者,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抢救治疗。 (2)察病情,避外感,指导服药:应细心观察病情,告戒病人慎起居,避风邪,注意不可劳累,保暖防寒。因为慢性肾炎往往因为感染而急性发作,致原有病情加重。病室应阳光充足,气温得当,通风良好。 临床护理,指导患者按时服药。中药汤剂宜温服。恶心呕吐者,宜少量多次进服。服药前滴少量生姜汁于舌上,对防止呕吐有效。中药灌肠者须注意药液的温度适中,注入的速度要慢,肛管插入的深度要适当,一般以30cm为宜。这样才能保证药液的充分吸收,提高疗效。 (3)调饮食,辅食疗,促进康复:合理正确地选择食物十分重要,一般来讲,有浮肿及高血压者,要忌盐或进低盐饮食。肾功能减退者,不可进高蛋白饮食,辛辣刺激也不相宜。由于本病病程较长,辅助食疗普遍为常选之法。临床上,药疗辅食疗,对患者康复大有裨益。 (4)调情志,树信心,关怀体贴:调节患者情绪,做好心理护理,非常必要。一般来说,首先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促膝谈心,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思想顾虑,树立乐观的情绪及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应做好卫生宣教,各方面关怀体贴患者,取得患者信任,为患者早日康复,尽心尽职,使得中医护理工作做得更好。 慢性肾炎的预后怎样? 慢性肾炎患者的自然病程变化很大,有一部分病人的病情比较稳定,经5~6年,甚至20~30年,才发展到肾功能不全期,极少数病人可自行缓解。另一部分病人的病情持续发展或反复急性发作,2~3年内即发展到肾功能衰竭。一般认为慢性肾炎的持续性高血压及持续性肾功能减退者预后较差。总之,慢性肾炎是具有进行性倾向的肾小球疾病,预后是比较差的。肾活检的病理学分型对预后的判断比较可靠,一般认为微小病变型肾病和单纯的系膜增殖性肾炎预后较好,膜性肾病进展较慢,其预后较膜增殖性肾炎好,后者大部分病例在数年内出现肾功能不全,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预后亦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了肾小球病变外,肾小管、肾内血管及肾间质病变的程度明显影响预后。肾小管萎缩、肾内小血管硬化、肾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则预后较差。

对稿件的要求1.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提供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2.基金项目:论文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首页左下脚,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05)”。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3.题名: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4.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进行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及其Email地址。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5.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通信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ian,LIU H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为250个实词。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6.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8.统计学方法:(1) 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2)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 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3)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χ±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5(或P<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写明所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45,χ2=68,F=79 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选用P>05、P<05和P<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需再细分为P<001或P<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名词术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10.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数据图及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影像图应标注左右;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如引自他刊,应注明出处并提供该刊同意刊载证明。11.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例如:“4 ng/L±2 ng/L”可以表示为“(4±2)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12.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2±6)%不能写成2±6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13.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外文文献需要提供PubMed的PMID号。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其他文献可选择标注。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二、投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文稿应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炼,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一般不超过4000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2000字。  请通过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进行投稿点击“业务中心”进入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网上投稿成功后还需寄送以下几项材料:(1)稿件处理费,每篇稿件40元(请务必注明稿件编号),汇款地址:100710 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收;(2)单位推荐信: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3)一份打印件(也需注明稿件编号);(4)若此项研究为基金项目者,需附批文复印件。投稿过程中如需帮助请致电编辑部。三、稿件处理  1.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2.稿件退修: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先通过稿件远程管理系统发回稿件,修改稿打印件寄回本刊编辑部,并需作者签字注明该稿件无一稿两投。  3.“快速通道”的稿件要求: 对符合“快速通道”要求的论文采用特定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个月内就论文审稿结果(以“快速通道”发表、按普通稿件处理、退稿)给予答复,对符合要求的论文在收稿后4个月内予以发表。“快速通道”论文必须具备创新性、重要性和科学性,该论文的早日公布将对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作者在投稿前应与编辑部联系说明研究的基本情况。在得到确认后,在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投稿,投稿成功后将稿号告知编辑部并通过特快专递将纸版稿件寄送编辑部。稿件应符合本刊稿约的要求并附单位介绍信。作者应提供说明论文需要通过“快速通道”发表理由的书面材料,同时提供省级及以上图书馆或医学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同时有2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至少有1位为非本单位专家)书面推荐意见。作者可推荐3~5名审稿专家(需注明其详细联系方法,包括Email)供编辑部参考。应提供作者的通信地址、电话、Email等联系方式。 凡要求进入“快速通道”稿件,需交纳审稿费每篇400元。汇款至100710 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附言中请务必注明“快速通道审稿费”。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在网上投稿成功后3个月内未明确处理意见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本刊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1)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2)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

中华牌杂志是国内医学杂志中有重要影响的一类期刊,有两种主办单位的统称为中华牌,一类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内科杂志,另外一类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从名字上无法辨别,只有通过主办单位来判断。中华牌有医学会的直管杂志也有地方医学会的分管杂志,通过从业20年的观察,有一些地方性的中华牌杂志在细分专业中有重要的影响力,且录用率高,见刊快,在晋升职称时,如果能通过中华牌杂志的助力,评审胜算要大很多,且可以作为自己的终身代表作品

对稿件的要求1.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提供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2.基金项目:论文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首页左下脚,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05)”。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3.题名: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4.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进行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及其Email地址。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5.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通信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ian,LIU H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为250个实词。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6.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8.统计学方法:(1) 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2)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 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3)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χ±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5(或P<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写明所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45,χ2=68,F=79 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选用P>05、P<05和P<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需再细分为P<001或P<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名词术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10.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数据图及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影像图应标注左右;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如引自他刊,应注明出处并提供该刊同意刊载证明。11.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例如:“4 ng/L±2 ng/L”可以表示为“(4±2)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12.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2±6)%不能写成2±6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13.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外文文献需要提供PubMed的PMID号。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其他文献可选择标注。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二、投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文稿应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炼,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一般不超过4000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2000字。  请通过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进行投稿点击“业务中心”进入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网上投稿成功后还需寄送以下几项材料:(1)稿件处理费,每篇稿件40元(请务必注明稿件编号),汇款地址:100710 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收;(2)单位推荐信: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3)一份打印件(也需注明稿件编号);(4)若此项研究为基金项目者,需附批文复印件。投稿过程中如需帮助请致电编辑部。三、稿件处理  1.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2.稿件退修: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先通过稿件远程管理系统发回稿件,修改稿打印件寄回本刊编辑部,并需作者签字注明该稿件无一稿两投。  3.“快速通道”的稿件要求: 对符合“快速通道”要求的论文采用特定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个月内就论文审稿结果(以“快速通道”发表、按普通稿件处理、退稿)给予答复,对符合要求的论文在收稿后4个月内予以发表。“快速通道”论文必须具备创新性、重要性和科学性,该论文的早日公布将对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作者在投稿前应与编辑部联系说明研究的基本情况。在得到确认后,在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投稿,投稿成功后将稿号告知编辑部并通过特快专递将纸版稿件寄送编辑部。稿件应符合本刊稿约的要求并附单位介绍信。作者应提供说明论文需要通过“快速通道”发表理由的书面材料,同时提供省级及以上图书馆或医学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同时有2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至少有1位为非本单位专家)书面推荐意见。作者可推荐3~5名审稿专家(需注明其详细联系方法,包括Email)供编辑部参考。应提供作者的通信地址、电话、Email等联系方式。 凡要求进入“快速通道”稿件,需交纳审稿费每篇400元。汇款至100710 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附言中请务必注明“快速通道审稿费”。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在网上投稿成功后3个月内未明确处理意见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本刊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1)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2)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

肾脏专家,生于1937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历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中华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际肾脏病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内科杂志》主编及6个国际专业杂志编委。发表学术论文380余篇、专著7部。两次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获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卓越成就贡献奖章。擅长于内科及肾脏内科疾病的治疗与研究。1959年9月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曾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大内科主任、肾脏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第四届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内科杂志副主编、肾脏疾病编审组长、中华肾脏病杂志编委、实用内科杂志副主编;在国际上担任亚太肾脏病学会理事、继续教育委员会主席等。王海燕教授系国内外知名度甚高的肾脏病及内科学专家。多年来始终紧跟世界肾脏病学界的前沿,为我国的肾脏病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仅90年代以来就获诸多殊荣,即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奖”;获国家劳动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光华科学基金二等奖”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