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病例报道怎么审稿

发布时间:

病例报道怎么审稿

发sci要先做科研实验,有因才有果。从我十年从事临床工作的经验来看,你的问题点我觉得不在于没有时间,而是没有科研思路和科研方法,缺了这两样,当然无法进行下去。所以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掌握正确的科研思路。方法有二,第一个是去和单位的副主任、主任医师学,多请他们吃饭;第二个是找科研实验室,有专业的老师教学,长三角地区,这样的实验室比较多。

先看两篇综述,搞清过去未来; 再看具体文章,搞清技术方法; 阅读摘要为主,全文只能为辅; 书籍大多没用,别去浪费时间;文献看少没用,少说也要两百。推荐善于利用知网、万方、掌桥科研、维普、scihub昂

博士生传给硕士生的经验,不服不行!(转)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 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早动手。 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 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学好英语,不学二外。 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英文文章写作 阅读10 篇文献,总结100 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 经常复习。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 找3-5 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 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 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 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 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 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写。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 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not 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人强烈推荐。 文献管理 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 / : * ? < > | 以及 换行符删掉。 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 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10-20/个)。我们经常会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耍一些小聪明,殊不知这些都会降低论文质量。 投稿 知而不引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可能就是同行。 断章取义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 3 引而不确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来源不实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盲目自引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写毕业论文 先列提纲 不列提纲,上来就写,是坏习惯。几百字没问题,几千字勉强,几万字就难了。必须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 平时多写 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 不要罗列所有数据 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非数据越多越好。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否则,要么显得累赘松散,要么成为破绽。 打印修改 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 让别人指出错误 自己修改,仍然受个人习惯的局限。错误摆在那里,却熟视无睹。让别人给你指出错误吧,不管他与你是不是同一专业。 怎样读文献 目标: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层次: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例如有人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治疗帕金森病,对他来说,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是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是某种物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形式: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著;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程度: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矛盾: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个案格式很简单,就要求病史资料,讨论及参考文献(有就写,没有就不写),以下有一篇个案仅供参考:  真菌性蝶窦炎1例报告  近年来,由于鼻窦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发现了一些过去难以发现的隐匿型真菌病。其中常见的多为曲霉菌和烟色带状菌。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真菌性蝶窦炎报告如下。  患者,男,43岁。因20 d前于疲劳后出现右眼球后钝痛,1周后出现双眼复视,不伴头痛、畏寒、发热及视力、视野改变。在外院诊为“右球后或蝶窦病变外展神经受损”入院。给予血管扩张、抗感染药物及理疗,效果不佳,后经MRI检查报告“蝶窦及筛窦慢性炎症”。转入我科前3 d自觉视力下降明显。检查:右眼睑轻度下垂,睑宽6 mm,左睑宽13 mm;视力:右眼2,左眼2;右眼突出度分别为14 mm和12 mm;右眼视野缺损;其余眼科检查正常。鼻咽顶见少量粘脓,未见新生物。入院后给予菌必治、复方丹参、ATP、肌苷及维生素B6等,症状有所缓解,但不显著。后在局麻下行鼻内窥镜检查,在30度镜下找到蝶窦开口,见蝶窦开口呈裂隙状,穿刺抽出5 ml粘稠脓液送培养报告阴性。遂在内窥镜下切除中鼻甲后部,咬除蝶窦口粘膜并除去部分骨质,开放蝶窦。见窦内大量粘脓及数块黑色条状坏死物,吸除脓液后用灭滴灵、生理盐水冲洗窦腔,见窦内粘膜完整,轻度水肿,窦壁无缺损。填塞鼻腔,取出物送病检,病理报告为右蝶窦粘膜慢性炎症,炎性坏死组织中见大量真菌,形态符合曲菌。即用大扶康液做右鼻腔灌洗,每日2次;口服酮康唑1周后,右眼球活动恢复,睑下垂、突眼及复视均消失,视力9。出院后继续用大扶康液灌洗右鼻腔1周。随访3个月,病人自觉良好,眼科检查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  讨论 蝶窦由于位置深,窦口隐蔽,病变较易被忽略,尤其是真菌性蝶窦炎,临床上较少报道。且其确诊须做病理检查,虽然影像学上能提供一定的帮助,但临床诊断有一定难度。同时,蝶窦手术难度较大,有相当大的风险。近年来,由于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使该区域的手术逐渐受到重视并不断取得进展。从这类病例来看,其中不少人有眼科表现,故病人常先就诊于眼科,较易延误治疗,故加强学科联系,互相交流经验很有必要。同时,CT和MRI检查有很大的价值。对有疑问者,可及时做鼻内窥镜检查及治疗。  参考文献: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LINCHUANG ER-BL-YANHOUKE ZAZHL  1998年 第12卷 第1期 No1V1998

病例报道投稿

1 来稿务必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数据可靠、图像清晰,内容应有新观点、新技术或新经验。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等方面的论文一般不超过6 000字 (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表),其中含有3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以及内容相同的英文摘要(包括文题、作者姓名、单位、邮编,需要打字),中、英文摘要内容都应包含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并在文内写出这些小标题,再精炼地叙述有关内容。短篇报道及病例报告一般以1 000字为宜。文稿字数是指全文占据版面的字数,不是全文的总字数。综述稿件均为本刊约稿,编辑部不受理自投综述文章。  2 来稿请用简化汉字。录稿用Word软件、五号或四号宋体字、5倍行距格式,A4纸单面打印,最好附光盘,以减少错误。标点符号占1格。在应用缩略语时,应先写出中文术语全称,再用括号标出缩略语,以后可直接使用缩略语,凡用英文缩略语时,应先写出英语全文,并要注意大、小写。凡涂改不清或传真稿件恕不受理。  3 超声诊断稿件都应附声像图。图、表应少而精,图、表内容应避免与正文重复,图要列出图序、图题,表应列出表序、表题,勿用文字性大表;图、表均应绘制规范并在正文中标明插位,线条图应用电脑绘制,线条应匀称、规范、清晰,图内文字须用印刷体,字号应小于图题用字。图片要清晰、反差适中、层次分明,病变处要用箭头或符号标注,均应用E-mail发来。若寄照片图应在图的背面写明作者姓名及图序。凡图片一律以矩形为宜,其高、宽比为5∶7。图、表均应附于另一张白纸上,并放在正文之后(不要插在正文内),并在各图的下面写明图序、图题及图注。不收复印图片。  4 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的主要文献为限,并与原著核对无误。内部刊物、资料及未刊出的文章均不能作为文献引用。参考文献应规范著录并按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码(顺序编码制)列于文末,外文文献打字时应用印刷体格式。  5 来稿请附盖有公章的单位介绍信 (不收仅在稿页上盖章的稿件),并在单位介绍信上注明第一作者所在省、市、县等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址以及其他作者的姓名。通讯作者应写姓名及E-mail址。  6 稿件署名,研究类论文不超过7人,短篇、病例报告不超过3人为宜。  7 凡来稿在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如未再接到稿件处理通知,系仍在审阅或录版中;作者如欲他投,请尽早来函联系。如拟刊用,则通知交纳版面费。如不采用,凡交稿件处理费者,将在50天内退稿,凡退回返修的稿件,务必在一个月内改完寄回,否则将按新来稿件处理。本刊邮寄信、稿均用平信(不用挂号)。  7 来稿切勿一稿两投,并在推荐信中说明。如已排版要求撤稿时酌收排版费用,如查实确为一稿两投者,将予以曝光,并在3年内,拒收该文作者来稿。  8 文责由作者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节和标准化加工。不同意修改者,请在来稿单位推荐信中注明。作者不得有抄袭、剽窃行为,不得用不实资料,否则自负法律责任。  9 投稿同时请从邮局汇稿件处理费(包括审稿费、邮寄费等)。病例报告及不超过2 000字的短文(图表等均按占版面字数计算)收20元,其他文章均收40元。凡不寄稿件处理费者,保存两个月,过期作废,不再退稿。  10 稿件被采用后,将按规定收取版面费(专家讲座、点评,编读论坛免收),每千字275元,黑白图不另收图费,彩图只收成本费。稿件刊出后寄付作者稿酬,每千字75元,赠送当期杂志,论著文章2本,短篇1本。  11 来稿一经刊出,版权即归本刊编辑部,本刊将有权汇编、复制、发行、翻译及相关的信息传播。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等光盘(网)版,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全部自动进入相应的光盘(网)版。如有异议,均请在投稿时说明。?  12 本刊稿约每年(卷)在第1期和第7期各刊登一次,执行时以最新版本为准。

病例报道怎么写出论文

2011-07-24 回答医学论文一般有几种类型:综述、个案报道、病例分析、临床研究、科研课题论著、学位论文等等。医学论文的撰写要看你的经历和年资,这决定了您对问题理解、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能力,简要建议如下:1、在校学生,一般只能写综述等理论探讨型的论文;2、低年资者,综述、病例个案报道、回顾性病例分析等。3、高年资者哪一种类型的论文都可以。至于怎么写医学论文,以下步骤供参考: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和学习,借助数据库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大量参阅相关文献,筛选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内容,找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论点,着手撰写。以下内容供参考: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及写作方法(一)标题(title)标题要求: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二)作者署名(author)作者署名的意义(1)明确论文责任:文责自负(2)获得应有的荣誉:载入科技发展的史册(3)文献检索的需要:著者检索(4)明确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作者署名的原则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作者署名的要求(1)分为集体署名和个人署名。(2)第一作者应是论文课题的创意者、设计者、执行者,是论文的执笔者。(3)多人合写时,主在前,次在后;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4)作者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5)指导、协作、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三)摘要(abstract)摘要内容和格式一般格式:(1)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2)方法(methods):说明研究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3)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包括数据和统计学检验结果。(4)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其它格式(1)目的(objective, purpose, aim, background):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研究背景。(2)设计(design):论文基本研究设计。(3)地点(setting):研究地点、单位、等级。(4)对象(subjects, patients):论文研究的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5)处理(intervention):论文的临床治疗和其它处理方法。(6)检测(measures):论文为评定结果而进行的主要测试项目。(7)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和数据。(8)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摘要的写作要求(1)连续写出,不分段落,不加小标题,不举例证。(2)格式规范化。(3)简短、完整,一般占全文文字的10%左右。(4)文字性资料,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5)内容基本一致的英文摘要。(四)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是表达科技文献的要素特征,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或词组。主题词是规范化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的自由语言。现阶段关键词和主题词都作为检索语言使用。由于关键词是自然语言,同义词、近义词、多意词未统一,造成检索误差,故目前多采用从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择。关键词格式3-8个词或词组,之间空一格书写,不加标点符号。外文字符之间可加逗号,除专有名词的字首外,余均小写。选择关键词的方法(1)可从标题、摘要和全文内容中选择,以从标题中选择最常用。(2)要严格筛选,充分、准确、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3)查阅医学主题词表确认。(五)引言(introduction)引言的基本内容(1)简要叙述研究此项工作的起因和目的(2)研究此项工作的历史背景(3)国内外对研究此项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4)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义(5)适当说明研究此项工作的时间、材料和方法引言的写作要求(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为200-500字,约占全文的1/8-1/10。(2)实事求是、客观评价:不能蓄意贬低前人,切忌妄下断言。(3)少用套话:水平如何,自有共论。(4)勿与摘要相同,避免与正文重复:不涉及结果或结论。(5)一般不写“引言”字样标题。(六)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材料与方法的主要内容(1)实验对象:①动物:名称、品种、数量、来源、年龄、性别、分组标准与方法。②微生物或细胞:种、型、株、系、培养条件和实验室条件。③临床病例:来源、数量、性别、年龄、病因、病程、病理诊断、分型标准、选择标准。(2)实验仪器: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操作方法、改进之点。(3)实验材料:药品和试剂的名称、成份、规格、纯度、来源、出厂时间、批号、浓度、剂量、给药方法、途径、用药总量。(4)实验方法与条件:①临床病例:观察方法、指标、治疗方法、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方法、疗程。②手术与标本: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标本制备过程。③实验室:实验与记录手段、观察步骤、指标、注意事项、方法改进及依据。(5)统计学方法:(七)结果(results)结果是论文价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结晶。全文的结论由此得出,讨论由此引发,判断推理和建议由此导出。结果的内容(1)数据:不用原始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2)图表:用于显示规律性和对比性。(3)照片:能形象客观地表达研究结果。(4)文字:对数据、图表、照片加以说明。结果的写作要求(1)按实验所得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安排,可分段、分节,可加小标题。(2)解释客观结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评价、分析和推理。(3)结果要真实性,不可将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或其它结果随意删除。(4)因图表和照片所占篇幅较大,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图表或照片。(八)讨论(discussion)讨论是论文的重要主体部分,是作者对所进行的研究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评价其意义。讨论的内容(1)对实验观察过程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分析和解释。(2)评估自己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与他人结果比较异同,并解释其原因。(3)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4)作用机制或变化规律的探讨。(5)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与本文的关系。《如何写作和发表医学论文》写作和发表归纳为二十步,可供大家参考。信息来源:创 新 医 学 网(1)所写论文能否用一简单句子说明信息,其实亦即初步的主题。(2)是否值得写?以前有无类似的报道,这样一方面可避免重复,另一方面又可从以往作者的报道中有所借鉴,如表格的设计等。(3)论文的重要性。作者在论文中能否提出某些新论点或实践经验,供争论或参考。(4)根据所投杂志,写作时宜限定读者对象。(5)仔细浏览拟投稿杂志内容,了解该杂志性质,是否国外发行。(6)检索文献,通常从近5年开始,如资料不足,可再往前找5年,直到满意为止。(7)考虑参与本论文写作的作者名单。(8)分头收集、整理原始资料。9)仔细阅读稿约,这是动手写作前的重要步骤,务必符合其规则,所谓投其所好。(10)论文基本结构,是属论著、病历报告抑或综述。(11)列出原始草稿提纲。(12)写出草稿原文。(13)推敲、修改稿件至满意为止。(14)用准确、简练和流畅的文体书写。(15)应符合科学性要求。(16)选用适当的图表。(17)重修底稿以达到刊出要求。(18)复印留底,论文附介绍信寄编辑部。(19)答复编辑部来函的有关问题,修正后迅速寄出。(20)对将刊出的稿样细心、认真、逐字校对后(所谓校红)寄回编辑部,静候佳音。

还是比较容易的我觉得可以从个案来也是这样做的。

围绕课题收集资料和研究资料。 收集资料分三步:①根据研究课题选择检索工具;②确定检索方法;③查阅原始文献。 收集资料时应注意下列内容:①在方法上沿用前人的,或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

病例报道投稿sci

基本是大多数都接受,你去你选择的杂志首页,找稿约就可以了

如果是零基础,需要看什么类别的SCI,优 助 主要从事医学的,可以说下经验。首先,病例报道对于新手是最简单的,最适合入手学习,需要查阅本病的所有文献。其次,综述会相对容易些,因为它是总结某领域的研究,主要是方向选择上。然后,就是临床论著了,这就需要有临床经验和科研思维,如果连手术都没做过,估计是很难体会的。最后,就不用多说,肯定是基础实验了。先易后难,需要慢慢学习。

发sci要先做科研实验,有因才有果。从我十年从事临床工作的经验来看,你的问题点我觉得不在于没有时间,而是没有科研思路和科研方法,缺了这两样,当然无法进行下去。所以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掌握正确的科研思路。方法有二,第一个是去和单位的副主任、主任医师学,多请他们吃饭;第二个是找科研实验室,有专业的老师教学,长三角地区,这样的实验室比较多。

病例报告只是论文的一种体裁或者说是形式,SCI收录了很多高质量国外期刊的数据库,把病例报告发到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上,才算是发表SCI了。 当然还要看学校的要求,对疑难病症做分析报告,应算做创新的一种,杂志影响因子高的话,就更有影响力应鼓励! 非典期间,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在几家顶尖杂志如JAMA,NEJM等发表了数篇case report的文章,这些作者大多因此而晋升。

病例报道投稿经验

1 作者投稿请直接通过杂志社网站的投稿系统进行,按照提示注册成功后即可投稿。网络投稿成功后请通过邮局邮寄第一作者单位介绍信,同时向编辑部汇出审稿费30元,以便安排进入审稿程序,介绍信中作者单位应声明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须声明未一稿两投。作者姓名、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或E-mail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的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顺序,校对时不再改动。作者寄介绍信和汇款地址:武汉市武昌珞喻路237号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邮政编码:430079 。2 杂志社收到稿件和审稿费后,即进入编辑工作流程。作者可通过网站上“作者查稿系统”查询稿件处理情况,来稿在审修、印刷期间未经杂志社同意不得改投他刊。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我刊实际,凡作者在接到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查见处理意见,可另投他刊,但请事先告知。3 省、部级以上基金论文,经专家审阅通过后,本刊将优先刊出。4 论著须附200字以内中文摘要及内容一致的英文摘要(包括文题、作者姓名、单位、地址、邮编),中英文摘要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结论(conclusion)四部分,关键词3~5个。临床经验交流、病例报道、技术革新等字数应在1500字左右。5 图注及表注需用中文和英文书写。照片应对比度好,层次分明,色彩清晰。表格应使用三线表,避免文字、图表之间的重复。6 医学名词应注意全稿统一,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95年)。英文缩略语首次出现时应先写明中文全称,再括号注明英文全称极其缩略语。7 量和单位的写法请参阅国家标准 GB 3100-93, 3101-93。8 参考文献须严格按照如下格式书写:1)期刊文章[序号]作者 (3位以内全部写出,中间加逗号;3位以上时,只写前3位作者,后加“,等”)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例:施斌,王贻宁,程祥荣,等30例种植义齿失败原因分析[J]口腔医学纵横,1997,13(4):234-2362)专著[序号]作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樊明文口腔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87-3)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人原文献题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例:魏国贤变形链菌的蔗糖代谢[A]樊明文口腔医学新进展[M] 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93:26-9 文章的第一作者按以下顺序作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例:作者简介 黄翠(1968~ ),女,湖北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口腔修复学临床及基础的研究工作。多位作者署名时应空1格,不同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标注不同的数字,并在工作单位前标注相应的序号。例:黄翠1*? 郑智明2 张顺彬2 祈理海2(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湖北 武汉 430079; 香港大学牙学院保存齿科)10 有2位以上作者的论文请注明一位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在姓名右上角标注'*',通讯作者必须是该课题负责人。对文章通讯作者按以下顺序作简介: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地址、邮编、电话或E-mail)。例: *通讯作者 黄翠,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电话:。11 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在文题页左下方须注明,并附项目编号。12 来稿刊出前及刊出后的获奖情况请及时通知本刊。

个案格式很简单,就要求病史资料,讨论及参考文献(有就写,没有就不写),以下有一篇个案仅供参考:  真菌性蝶窦炎1例报告  近年来,由于鼻窦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发现了一些过去难以发现的隐匿型真菌病。其中常见的多为曲霉菌和烟色带状菌。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真菌性蝶窦炎报告如下。  患者,男,43岁。因20 d前于疲劳后出现右眼球后钝痛,1周后出现双眼复视,不伴头痛、畏寒、发热及视力、视野改变。在外院诊为“右球后或蝶窦病变外展神经受损”入院。给予血管扩张、抗感染药物及理疗,效果不佳,后经MRI检查报告“蝶窦及筛窦慢性炎症”。转入我科前3 d自觉视力下降明显。检查:右眼睑轻度下垂,睑宽6 mm,左睑宽13 mm;视力:右眼2,左眼2;右眼突出度分别为14 mm和12 mm;右眼视野缺损;其余眼科检查正常。鼻咽顶见少量粘脓,未见新生物。入院后给予菌必治、复方丹参、ATP、肌苷及维生素B6等,症状有所缓解,但不显著。后在局麻下行鼻内窥镜检查,在30度镜下找到蝶窦开口,见蝶窦开口呈裂隙状,穿刺抽出5 ml粘稠脓液送培养报告阴性。遂在内窥镜下切除中鼻甲后部,咬除蝶窦口粘膜并除去部分骨质,开放蝶窦。见窦内大量粘脓及数块黑色条状坏死物,吸除脓液后用灭滴灵、生理盐水冲洗窦腔,见窦内粘膜完整,轻度水肿,窦壁无缺损。填塞鼻腔,取出物送病检,病理报告为右蝶窦粘膜慢性炎症,炎性坏死组织中见大量真菌,形态符合曲菌。即用大扶康液做右鼻腔灌洗,每日2次;口服酮康唑1周后,右眼球活动恢复,睑下垂、突眼及复视均消失,视力9。出院后继续用大扶康液灌洗右鼻腔1周。随访3个月,病人自觉良好,眼科检查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  讨论 蝶窦由于位置深,窦口隐蔽,病变较易被忽略,尤其是真菌性蝶窦炎,临床上较少报道。且其确诊须做病理检查,虽然影像学上能提供一定的帮助,但临床诊断有一定难度。同时,蝶窦手术难度较大,有相当大的风险。近年来,由于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使该区域的手术逐渐受到重视并不断取得进展。从这类病例来看,其中不少人有眼科表现,故病人常先就诊于眼科,较易延误治疗,故加强学科联系,互相交流经验很有必要。同时,CT和MRI检查有很大的价值。对有疑问者,可及时做鼻内窥镜检查及治疗。  参考文献: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LINCHUANG ER-BL-YANHOUKE ZAZHL  1998年 第12卷 第1期 No1V1998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