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综合养鱼论文

发布时间:

综合养鱼论文

悬赏分没有!!!!还要3000字!!!!只给了个谢谢!!!!!而且是你老婆!!!!! ______很难

正是因为综合养鱼的可持续性和低投入、高效益的特点,我国综合养鱼受到联合国和各国农、渔业专家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克服贫困、解决蛋白质食品缺乏的有效途径。因此,早在1977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和粮农组织(FAO)就和我国政府签订协议,在中国综合养鱼的发源地江苏省无锡市建立综合养鱼研究和培训中心(简称综合养鱼中心,IFRC),向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推广综合养鱼技术,并对其应用基础理论作深入的研究和情报交流。20年来,综合养鱼中心的专家们,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著)60多篇(本),同时已对外培训了58个国家和地区的667名学员,这些工作促进了综合养鱼技术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和发展。在国内,该中心的专家们通过多种形式向各种层次的广大渔业技术人员和生产者介绍和传授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系统,使中国综合养鱼在分布地区方面由原来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下游推广到黄河中下游等大片北方地区,从理论和技术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综合养鱼论文3000字

悬赏分没有!!!!还要3000字!!!!只给了个谢谢!!!!!而且是你老婆!!!!! ______很难

如何提高池塘养鱼经济效益池塘养鱼,就是指在人工修建或天然形成的静水池中从事的鱼类养殖。如何提高池塘养鱼效率,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建设高标鱼池  这是养好鱼、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措施。建池时应做到高标准高起点,努力实现当年开发、当年放养、当年见效。标准鱼池宜大、深、保水性能好,水要活,水源充足,进排水渠道畅通,最好能自灌自排;机电设备齐全,主要是提水、增氧、饲料加工机械和用电设备齐全;鱼种和成鱼池配套,目的是实现鱼种自给,提高成活率,以便节省投入。对不符合标准的池塘实行“五改”:小塘改大塘、死水塘改活水塘、浅水塘改深水塘、漏水塘改保水塘、抢险塘改防洪塘。每年要定期修整,清除杂草淤泥,并严格消毒。  二、科学放养鱼种  根据鱼类的栖息习性,摄食特点,水体食物组成及鱼体间的互利作用,结合本地渔业生产实际科学放养。首先要做到适时。一般在晚秋或早春,水温达到6-10℃时(热水鱼类除外),有利于开春鱼类猛长。其次要注意苗种质量。应放养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残、能按时长到上市规格的优质鱼种。再是要合理放养。根据鱼池的生态环境,自身的经济条件和管理水平来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和各种鱼的搭配比例。一般水瘦草少以草鱼40%-50%,鲢鱼20%,鳙鱼5%-10%,鲤鱼10%,鲫鱼等5%-10%;水肥草足以草鱼10%,鲢鱼55%-60%,鳙鱼15%,鲤鱼10%,鲫鱼等5%-10%。另外是实行多品种,多规格养殖,一次放足,多次捕捞,常年上市。最后是鱼种要严格消毒,肥水下塘。  三、广辟饲料来源  饲料费用一般约占养鱼成本的60%以上,广辟饲料来源,降低饲料成本,节省开支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关键。如以青代精,利用塘埂、荒地种植牧草、利用沟渠等水域养殖浮萍,或采集嫩草杂草来喂鱼,可以节省精料。夏季可在鱼池距水面20厘米处安装60瓦灯泡诱虫入池,大力推行采用价廉的饼类和糠麸等,替代或少用价高的鱼粉,豆粕等配料,这样可大幅降低饵料成本。实践证明以菜粕、血粉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油脂、维生素、矿物质配成的饵料,营养物质能达到鱼类的需求量,养鱼效益较好。  四、发展名优特品种  调整传统的养殖结构是适应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以常规鱼为主体的池塘中,要合理搭配名贵的优质鱼,充分利用水体天然饵料资源。采取的方法:首先要发展当地养殖品种,每亩20尾;其次是积极引进新品种,如亩放高背鲫300尾,或大口鲶、加州鲈30-40尾,黄颡鱼100-150尾,夏华彭泽鲫200-250尾,鳜鱼10-20尾等品种,既可清除池中杂鱼,又增产增收。但养殖这些新品种时切忌盲目,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和预测,因地制宜地选好、选准养殖品种,才能取得较高经济效益。  五、“三测”投饵施肥  为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要做到“三测”投饵施肥,强化管理。1、测水温定投饵量。早春水温在6℃以上时,适量投草料;5月以后水温在15-20℃投料量为鱼重的50%;水温在25℃时投料量为鱼的80%;冬季减少投料量。在整个投草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鱼类的摄食情况,掌握好日投饵量。投饵时力求匀、好、足。因此,投饵量应掌握八成饱的原则,采用量少次多的投喂方法提高饵料利用率。2、测水透明度定施肥量。池塘养鱼最适宜水体透明度为25-30厘米,过低宜多投肥料,过高宜少施或不施。有机肥和化肥交替施用,有机肥要发酵腐熟。3、测水pH值调节酸碱度。  鱼塘水体要经常用pH值试纸进行检测。pH值高于5不利于鱼类生长,pH值超过10或低于5时会引起死鱼,并及时用生石灰调节水的酸碱度。  六、抓好防病工作  近年来暴发性鱼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渔业生产的发展。一些养鱼户平时没有提前作好鱼病预防,当鱼病发生后又没有及时对症下药,造成一定的损失,使养鱼效益下降。综合分析鱼病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实行鱼病综合防治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必要措施。防病的原则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及早诊治,严格消毒”。鱼池应彻底用药物清塘;鱼种放养前严格消毒;鱼发病季节定期用药物预防;注意保持水质的清洁,增强鱼体的抵抗力。此外用大黄、五倍子、大蒜、马齿苋等中药对防治鱼病有良效。  七、自育鱼种养成鱼  自己培育鱼种是提高养鱼效益的重要保障。鱼种自育不但规格、品种配比、质量有保证,可以节省鱼种成本50%以上,而且鱼体质健壮,成活率高。每亩鱼塘需鱼种培育池1亩左右。或采用成鱼池中搭配鱼种,养鱼种应根据要求规格灵活掌握。  八、常年轮捕轮放  改变春季投放鱼种、元旦或春节一次性干池捕捞的传统习惯,做到在市场鱼价高时,常随时网捕,灵活销售。采取这种形式保持水体有足够的载鱼量有二种方式:一是一次性放足,捕大留小;二是多次放养鱼种,捕大补小。  九、推行生态养鱼  这是今后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渔业、果园、畜禽等一体化立体养殖业,节能低耗,良性循环,降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常用的立体养殖模式有鱼—桑—鸡;鸡—猪—鱼;牛—蘑菇—蚯蚓—鸡—猪—鱼;家畜—蝇蛆—鸡—猪—牛—鱼等。  十、有效防治鱼浮头  每年8-10月份气温高,天气闷热,若鱼放养量过多和水质败坏时易引起鱼缺氧浮头,甚至窒息死亡,严重者1-2小时可引起塘鱼全部死光。因此,正确分析鱼浮头的原因,识别鱼浮头的预兆和轻重,对及时抢救鱼泛塘有重要意义。鱼浮头的预防关键是做好水质管理;做好鱼池“五改”,配置增氧机;进行药物预防等。一旦发现鱼浮头必须及时注入新水,向水中洒石膏粉、明矾、盐水、黄泥浆、石灰水等能沉淀有机物,吸收有毒物质的浆液,缓解鱼浮头的进一步发展。

鱼类养殖论文

西大叻?嘿嘿

悬赏分没有!!!!还要3000字!!!!只给了个谢谢!!!!!而且是你老婆!!!!! ______很难

关于养鱼的论文

悬赏分没有!!!!还要3000字!!!!只给了个谢谢!!!!!而且是你老婆!!!!! ______很难

我家养了两条金鱼,是我在一个池塘里钓的。这两金鱼是红色的,只有肚子和尾巴的末端是白色的。我的金鱼有三大特点。第一点是在它们的脑袋上有一对黑黑的大眼睛。第二点是它们有一个比别的鱼都大的肚子。你别看它们的肚子大,可它们行动起来可灵活了。第三点它们有一个像孔雀一样美丽的大尾巴。它们的尾巴薄而透明,摆动起来非常惹人喜爱。  我的小鱼非常贪吃,一看见我就把嘴伸出水面,好像找我要吃的。妈妈告诉我;“你别老喂它们,不然它们会撑着的。”我没有听,有一次我放了许多的食物,结果一只小鱼真的被撑死了。这时我才感到后悔,不应该不听妈妈的话。剩下的一只小鱼好像也在为同伴的死而难过。它静静地伏在水里,没有了往日的活力,也不爱吃食了。我非常担心它也会死去,只好找爸爸在帮我弄一条。小鱼看到了新同伴,真的好了起来,又恢复了以前的活力和顽皮。  从那以后我一天就喂小鱼两到三次,而且每次只喂一点。每当我走到鱼缸边,它们就冲着我摇头摆尾,看到我手里的食物它们就会更高兴,身体摇摆的更欢快。它们会把头抬高,把嘴伸出水面,待我把手放到水面附近,它们就用嘴去抢我手里的食。于是我把食物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它们就张大嘴巴转着身子不停地抢着吃。  我的小鱼很可爱,它可是我的好朋友。每当我写完作业的时候,就会静静地坐在鱼缸边看它。  小鱼若是高兴,它就会不分昼夜地摆动它的大尾巴和鳍在水里不停的游动,它摆右鳍就向右转,它摆左鳍就向左转。它还会做游戏。它会张开嘴巴吐出泡泡,一个、两个、三个,哄自己玩。这可都凭它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它就会一边游,一边用头撞玻璃。  我家的小金鱼很可爱吧!

观赏鱼饲养论文

孔雀鱼体长4~5厘米,是最容易饲养的一种热带淡水鱼。它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热带淡水鱼饲养族的青睐。尤其是繁殖的后代,会有很多与其亲鱼色彩、形状不同的鱼种产生。雌、雄鱼差别明显,雄鱼的大小只有雌鱼的一半左右,雄鱼体色丰富多彩,尾部形状千姿百态。  别名彩虹鱼、百万鱼、库比鱼。孔雀鱼体形修长,有极为美丽的尾鳍。成体雄鱼体长3厘米左右,体色艳基色有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孔雀蓝等,尾部长占体长的2/3左右,尾鳍上有1—3行排列整齐的黑色圆斑或是一彩色大圆斑。尾鳍形状有圆尾、旗尾、三角尾、火炬尾、琴尾、齿尾、燕尾、裙尾、上剑尾、下剑尾等。成体雌鱼体长可达5—6 厘米,尾部长占体长的1/2以上,体色较雄鱼单调,尾鳍呈鲜艳的蓝、黄、淡绿、淡蓝色,散布着大小不等的黑色斑点,这种鱼的尾鳍很有特色,游动时似小扇扇动。孔雀鱼适应性很强,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pH7.2—7.4,食性广,性情温和,活泼好动,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孔雀鱼易养,但要获得体色艳丽,体形优美的鱼则从鱼苗期就需要宽大的水体,较多的水草,鲜活的饵料,适宜的水质等环境。孔雀鱼4~5月龄性腺发育成熟,但是繁殖能力很弱,在水温24℃,硬度8度左右的水中,每月能繁殖1次,每次产鱼苗数视鱼体大小而异,少则10余尾,多则70~80尾。当雌鱼腹部膨大鼓出,近肛门处出现一块明显的黑色胎斑时,是临产的征兆。  孔雀鱼,卵胎生将鱼的代表,由于周期性的生产力,使得它赢得「百万鱼」的封号,也因此常是初饲养观赏鱼者家中的常客。早期的孔雀鱼以东南亚进口及国内南部生产为主,两者的共通特性是对水的硬度要求很高,且都是采室外培育的方式,因此充分受到阳光的洗礼,所以色泽显得特别灿烂。起初孔雀鱼虽为各界所接受,但落得和其它鱼种混养及廉价易阵亡的悲惨印象,因此国内观赏鱼的发展虽有数十年的历史,而孔雀鱼却得数十年如一日,毫无进展可言。这期间虽然有数波推展孔雀鱼的动作,但始终因天时地利种种条件不配合而无疾而终。主要是国内观赏鱼界数十年来的高度开发,至今已进入瓶颈,因此在这波倡导活动之下终于获得各方的响应,让孔雀鱼在观赏鱼界中建立一个新的领域。孔雀鱼往往是初学入门者第一次饲养的鱼种,却也常常是养鱼数十年者重拾的鱼种,此现象正巧说明了孔雀鱼易懂难精的特性,无怪乎能让人如此的着迷,愿意摒弃所有的鱼种只留孔雀鱼。  孔雀鱼属卵胎生鱼类。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便进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  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pH8-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防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  待产箱中的温度应比原水温高1~2度,箱底放青苔或水草,给小鱼设一个避身之处。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或者要塑料片围成漏斗状隔离墙,侵入水中,将产仔雌鱼放在漏斗中,使仔鱼产出后从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体,雌鱼就吃不到仔鱼了。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12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故有“百万鱼”之称。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缘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但孔雀鱼寿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第一胎一般产的比较少,大约产10~80尾;第二胎大约产80~120尾。价格几元到几十元甚至几百元1条不等  孔雀鱼在狭窄的区域内会有争地盘的现象,出现达到导致鱼只致死,所以当地方狭小的时候适合单条养殖。

凤尾鱼

金鱼起源于我国,12世纪已开始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引种的。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国金鱼已陪伴着人类生活了十几个世纪,是世界观赏鱼史上最早的品种。在一代代金鱼养殖者的努力下,中国金鱼至今仍向世人演绎着动静之间美的传奇。作为世界上最有文化内涵的观赏鱼,它在国人心中很早就奠定了其国鱼之尊贵身份。在中国,至少早在宋朝(960~1279)即已家养。野生状态下,体绿褐或灰色,然而现存在著各种各样的变异,可以出现黑色、花色、金色、白色、银白色以及三尾、龙睛、或无背鳍等变异。几个世纪的选择和培育这样不正常的个体,已经产生了125个以上的金鱼品种。包括常见的具三叶拂尾的纱翅,戴绒帽的狮子头以及眼睛突出且向上的望天。杂食性,以植物及小动物为食。在饲养下也吃小型甲壳动物,并可用剁碎的蚊类幼虫、谷类和其他食物作为补充饲料。春夏进行产卵,进入这一季节,体色开始变得鲜艳,雌鱼腹部膨大,雄鱼鳃盖、背部及胸鳍上可出现针头大小的追星。卵附于水生植物上,孵化约需一周。观赏的金鱼已知可活25年之久,然而平均寿命要短得多。在美国东部很多地区,由公园及花园饲养池中逃逸的金鱼,已经野化了。野生後复原了本来颜色,并能由饲养在盆中的5~10公分(2~4英寸)长到30公分。 金鱼的故乡是在浙江的嘉兴和杭州两地。根据日本学者松井佳一(1934)的研究,中国金鱼传至日本的最早记录是1502年。金鱼传到英国是在17世纪末叶,到18世纪中叶,双尾金鱼已传遍欧洲各国,传到美国是在1874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